0

《穹顶之下》视频观后感(优秀20篇)

浏览

3619

作文

227

校园欺凌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2138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期是个体探寻自我安全边界的阶段,具体表现为个体时不时做出包括校园欺凌在内的一些出格的举动,此时如果行为人受到家庭、学校或者社会正确的引导及适度的干预、疏导、惩罚,会起到良好的矫治作用,会让个体人格更加健康,从而遏制、大大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汤平说。

结合自己多年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经验,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重视专业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辅导和甄别,一旦发现有暴力倾向或者被暴力倾向的学生,要及早进行干预,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处理不了的,要及时转介给专业机构;学校对于触犯校纪校规乃至国家法律法规的学生要依法依规及时处理,防止这类学生的行为错误升级。同时,不断提升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教育水平,防止因为教师的原因而孤立个别学生,比如,有的老师会经常性地批评甚至取笑学习成绩不好、做作业不认真的学生,从而使其成为校园欺凌的潜在对象。

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12月7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颁布施行。2015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各中小学校建设心理辅导室,至少应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上述规范性文件要求的基础上,各地中小学不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然而,各中小学校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的专业化水平差别较大,实际情况不容乐观。

“心理健康辅导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实践中要避免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模式去操作。”汤平说。同时,她建议,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都需要进行心理辅导。

“被欺凌者往往对求助目标、求助地方以及求助方式不明确。建立预防欺凌热线电话,让受欺凌学生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帮助。”徐光兴建议。

临近采访结束,李安向记者透露,他曾制作了50集普法动画剧,故事情节主要围绕青少年暴力、犯罪行为来展开,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形式,使法律意识深入青少年内心。他将上述普法动画剧赠予一些学校和家长,并且获得他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因学校和家长更注重文化课,渐渐地他们认为,观看普法动画剧消耗学生精力,因而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观看时间。

“从根本上减少欺凌行为,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法律知识。课堂上不仅应有与法律相关课程的一席之地,授课方式更应有所创新。”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有勒索钱物,还有辱骂殴打,更有脱衣扇耳,暴力程度令人震惊,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关注。针对该问题,基层干部群众提出多项建议。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处理校园欺凌只能援引《治安处罚法》《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处理。而实际处罚很少,力度也不够,有的只是赔钱了事,不足以对此现象产生震慑。因此,需尽快制定专门的反校园欺凌法规,明确监护人、学校、社区、公安、司法等的职责;同时司法机关应加大对典型的校园欺凌案件的惩罚力度,各方形成合力,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强化舆论宣传,设立“反校园欺凌宣传周”。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披露欺凌行为,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引起家长、老师对教育欺凌事件的重视。同时,通过设立“反校园欺凌宣传周”,集中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

家庭、学校、社区及公安加强协作。家长要重视道德教育,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违反法纪要承担责任。落实学校分管副校长职责,切实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同时要充分发挥校规校纪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作用。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心理辅导老师要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校园范围内应普遍安装监控摄像头,不留死角。学校应和家长、社区、公安等共同成立反校园欺凌小组,专门负责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问题,畅通学生申诉渠道。

净化影视、游戏及网络空间。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影视、游戏及网络中的暴力、欺凌、色情等内容的审查管理,减少其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同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先进典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

要求各校成立校园欺凌预防工作委员会,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成立一支由校级领导、职能部门代表、学生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学校法制副校长等组成的工作小组,共同协作,明确职责,专门负责管理校园欺凌问题。同时,该市重点在建立健全机制上着手,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各市属学校建立校园反欺凌预警机制,通过公益广告、宣传橱窗、电子屏等形式对校园反欺凌进行宣传,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校园欺凌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建立安全联络员机制,每个班级指定专人作为安全联络员,主要负责收集本班学生矛盾、团体关系等不稳定因素,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并将收集到的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信息收集情况实行“周收集、月通报、年考评”;建立校园反欺凌应急机制,包括早期预警、及时上报、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预等全方位机制,做到在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各处室能形成合力,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果断处置;建立校园反欺凌考核机制,将校园欺凌行为防治、反欺凌工作等纳入学校优秀班级、班主任、德育导师考核中,学校的欺凌行为综合治理情况纳入市、县(区)美丽校园、平安校园、生态校园的考核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廉洁自律案例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观看了廉洁自律案例视频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高薪厚禄、地位显赫的高官们,狼狈的被送上法庭,曾经气宇轩昂的他们深深地垂下了头。那些曾经想法设法去追求的所谓“幸福”,一夜之间灰飞烟灭。他们满腹学问、人情练达、才能卓越,曾是万千人民的父母官。是贪念,一步一步将这些国家栋梁拉入深渊,最终走向不归路!

在闪耀的钞票和丰富的物质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去树立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面对一个个诱惑,我们该怎样保持自己一颗平和向善的心?

曾经有一次在骊山风景区,爬上半山腰,看到一个卖旅游纪念品的老太太,葫芦、陶瓷小鸟、玉石观音……众多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但是其中有一件,一霎间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个陶瓷泥做的吊坠,一只用红线坠着的可爱小脚丫。我很好奇,拿起来仔细端详。脚底刻了几个字“知足常乐”!幡然醒悟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我将其买了下来,珍藏在一个玻璃瓶中,小小的脚丫,时刻提醒着我抛开世俗的纷扰,保持一颗知足、平静的心。

我们生活在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经济的腾飞,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这也是一个欲望大爆炸的时代。“不管黑猫、黄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儿,向前冲。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永远没有尽头。很多人只看到别人有别墅有宝马,羡慕嫉妒恨,心里不平衡了,但他没看到别人背后留下的汗水和泪水。于是寻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通过各种投机取巧的手段走捷径,殊不知捷径通向的不是想象中的幸福,而是致命的深渊。

带着贪欲行走人生,似掉进沼泽地,无法自拔。眼睛只看到美好的未来,不知道自己的脚下已是无尽的黑暗,美丽的憧憬终究是海市蜃楼。多少能人志士因贪污腐败深陷囹圄,曾经得势天高任鸟飞,如今在透过铁窗看到的那一小方天空底下却无能为力。前途、自由、理想离自己远去,亲情、爱情、友情渐渐飘渺……

美好的生活不是靠物质来满足的。内心的平静与祥和才是幸福的源泉!国家赋予公职人员权利,是为了治理好国家,造福人民。如果把权利把追求自己的私欲建立在损害国家利益、损害人民利益的基础上,能使自己安宁吗?

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来拼搏自己想要的明天,拥有一颗知足的心,感谢生命、感谢亲人、感谢所有带给我们美好的人和事。当我们风烛残年的时候,能用一颗平静的心,回忆自己无愧的一生,那是多么美丽,多么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书生之用,或许只是口舌之争,文字之琢磨,看似轻透无力,但它也具有最庞大深长的力量。以水之柔,滴水穿石,贯成钟乳,载舟覆舟,移山震地,力克刚阳。爱智慧便是哲学,中国人爱智慧的方式,就是信任这种从大自然生息流转的规律中参透出的感悟。

柴静一己之力,耗费整年,做成这份调查,她或许只是凭藉一份书生意气----我所理解的是,从古代典籍中一直流传下来的中国人的品性,而因为它们寄居于书中,那么开卷就学的人所获得和熏陶的,便可称为「书生意气」了----忠义、正直、责任感、使命感、大德大爱。

柴静或许不能改变许多现实,但她做了与她学历、学力、资历相符的事,这是值得我辈读书人敬佩和追随的,现今学之不用,不知所用,敢言而无物者,乱言以惑众者大有人在。

此前并未看过她的其他报导,只知她是一名记者,我亦非媒体专业或科学专业出身,但就以文科相通来看这篇调查,认为它是有良心和诚意的作品。

作品无论什么方式呈现,都有「受众」群体,柴静台下的观众,均是你我一样的非文盲社会大众,具有一定是非判断能力、有自己一套价值观、能够独立思考的人,知识水平和范畴可能参差,但柴静肯定不是想以专业科学家级别的人为「受众」,对那些专业人员、决策人员,她或许是想抛砖引玉,引起他们的关注和重视。柴静知道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准确定位,她只做好了传媒人或者说记者的分内事,往水中投了一颗小石子,至于这波澜能荡开多远,除了石子的分量,也要看有多少滴水被引起了共鸣。

水,是中国哲学中最上佳和丰富的哲学表达。

以水喻民,相信社会民生的力量,聚少成多,只要指明一个方向,造出这河道,就会有奔腾的水流滚滚而来。

以水喻力,社会改革需要繁复的协调,社会改革的驱动力,需要庞大而温和的阴力,太暴烈则急就不成,太弱化则行而无功。治大国若烹小鲜,七字洞明治国精神。有时阴柔胜于刚阳,绵柔之力亦可掀狂澜,以己及人,将心比心,将环保意识播种到每个人心中,让人人都有环保的危机感和生存的尊严感,若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觉悟,那么行动起来的人就会多,社会整体的自觉性就会随之提高,那么做成这件事就指日可待了。

柴静还有一份勇敢让人佩服,她选择了面对,勇敢地站在雾霾下,生活、研究它、想解决它,想推翻这个穹顶,让我想到了顶天立地的盘古,双脚踏地,双手擎天,只想撑开这中间光明的天地,人们乐享岁月。

「希望」和「未来」,是人类终极的向往和渴望,所以我们有一个壮志豪情的强盛中国梦。但我们也应该做一个鲁迅所说的敢于直面艰难困苦的真的猛士,负担起这一代人的责任,拔除荆棘、踏平坎坷,与国家和民族荣辱与共,共同实现蓝天白云下的中国梦。

希望,并不是你看见未来才行动起来,而是当月黑星沉时,你仍坚定不惧地一往无前,大踏步地奔向认定的黎明。

映目的煤炭添了我们眼睛的黑亮,我们要用这煤炭燃烧的熊火,炼就那可洞察光明的火眼金睛。

为甚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卑微地想用这汪月牙泉,洗出一片白云蓝天。欲再凤凰涅盘,须先破出穹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作文最新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穹顶之下》通过视频网站、社交网络等共同的力量,让数千万乃至上亿人再次认识到雾霾的危害,并且形象化的对雾霾的构成做了解读。视频公布后,引发热议。下面应届毕业生网为你准备了这篇关于《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这个周末,主角只属于柴静一人,“穹顶之下”四个字刷遍各大媒体。这次,柴静不是以调查记者的身份,而是作为一名爱女心切的母亲为我们揭示雾霾的来龙去脉,用纪录片的真实帮助我们了解雾霾的危害和破解之道。

向柴静致敬,不是因为她自费百万制作纪录片,是因为她敢于以个人和一位母亲的身份去谈论雾霾如此沉重的社会问题,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担忧。虽然柴静说这是她与雾霾的私人恩怨,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个东西与己无关,雾霾无时无刻的不在笼罩着我们,而我们只能默默忍受,所以柴静这种认真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信念是伟大的。

纪录片开头,柴静的一段自述是这样说的“什么叫同呼吸共命运,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想等待,我也不想推诿,我要站出来做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她在讲这段话的时候是那么坦然、那么果断,完全把这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义务来完成。纪录片从雾霾的角度,用最生动形象的方式完成了科普,让每个人心头一颤——雾霾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不采取措施遏制,危害的将是我们自己。

103分钟的纪录片我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看完,当柴静谈到柴油车排放不达标的时候我觉得污染就在身边:一名收费员,每天都要面对上千辆的汽车,其中柴油车占相当大的比例,而柴油车所排放的硝基多环芳烃毒性比一般颗粒物要大的多,致癌性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量级,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对收费员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威胁。看看我们的收费岛头,那一片片被熏黑的污迹就能理解片中所讲不达标柴油车颗粒物排放量是国四的500倍有多么严重!希望这次的调查能够引起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对广大收费员来说将是一个福音。雾霾的源头就在我们身边,不应该只是柴静,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意识去解决、去监督,这样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最后,感谢柴静,向你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庆祝建党95周年视频《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回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下面是语文迷为大家整理提供的视频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一

7月1日上午10时,畜产办党支部根据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关于做好七一直播报道学习收看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一起回顾建党95年来的辉煌历程,重温入党誓词与党员精神,促进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更加坚定,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辨明前进方向。

观看结束后,支部书记宋强同志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要利用业余时间观看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波澜壮阔历史,了解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懈追求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同时,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学习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和先进事迹,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二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7月1日,县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收看中央电视台央视网推出的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追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一同经历中共发展史上那些不平凡的时刻。

节目为我们展现了重要节点上共产党人的关键抉择和惊心动魄时刻,并总结了我党发展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将党的历史和精神具象化、浓缩化、细节化、人性化。

通过观看《道路:回望1921》,进一步弘扬了党的先进性,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激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也让中心全体党员切身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秉持“勤政、廉洁、高效、便民”的原则,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着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为镇远美好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道路:回望1921》观后感三

7月1日,是我们党的95周年纪念日,央视网以史无前例的规模,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型多点移动直播特别报道《道路:回望1921》, 7月1日当天,栽麻镇组织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观看了该节目。该节目以“道路”为核心要素,通过“选择、开辟、建设、改革、复兴” 五大章节板块回溯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岁月。

栽麻镇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学习收看《道路:回望1921》,一是在早上9点整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在会议室集体收看节目;二是在7月1日当天,通过CCTV-1电视直播,共产党员网、央视网,手机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等各大直播媒体自觉学习收看节目。三是通过“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络新闻联播”微博、微信,积极参与交流、提问题、谈感想、讲心得。

同时,栽麻镇将《道路:回望1921》节目观看方法,通过广播、宣传栏、短信等向全镇宣传推介。

据统计,7月1日当天,栽麻镇收看《道路:回望1921》节目人次共计200余人次,包括全体机关党政干部、党员群众、普通群众等,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学习收看,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镇党委书记吴述峰有感而发,每一名党员都要铭记党的光辉历程,学习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立足岗位做贡献,脚踏实地促小康,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红领巾爱学习网上主题队课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做完了作业,看见我带了一个星期的红领巾没有洗,就自告奋勇地对妈妈说:“妈妈,让我自己来洗那条红领巾可以吗?”妈妈听了笑呵呵地说:“好的!”

我先来到水池边,拧开水龙头接了半盆水,再往盆里倒一些热水,加一点洗衣粉,接着把红领巾放进去泡一泡。泡泡在盆里围成了一圈好像在一起说悄悄话呢!然后我用手搓一搓红领巾,泡泡就爬上了我的手背。我又搓了搓,泡泡变得很多很多好像白云一样在盆里飘呀飘,我轻轻拍一下泡泡,泡泡就不见了,它们像在和我捉藏。

我把红领巾搓一搓摊开后,看见有一个小黑点,我就往小黑点上又加了些洗衣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才把红领巾搓干净。

最后,我又接来一盆清水,把红领巾放在盆里,搓一搓摊开后,看见红领巾被我洗得干干净净像新的一样。接着我把红领巾拧干,晾在衣架上。

看见自己洗干净的红领巾,我心里开心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周四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有关地震的两部影片《地震的逃生与自救》和《今天、明天》,其中《地震的逃生与自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地震的逃生与自救》讲述了当地震来临时,我们如何应急与自救。这部影片不仅让我们了解有关地震的知识,而且进一步了解了地震自救知识,提高了应对地震自救自护能力。让我明白当地震来临时要做到如何来来保护自己: 不能慌乱,应到空旷的地方;

禁止到建筑物下躲避; 听从 学校和老师的安排要有秩序地疏散;绝不能为了重要的物品而冒着生命危险返回去取。如果我们还在教室来不及逃离,就听从老师的安排,躲在凳子、椅子下面蹲着面朝地伏下,卷曲身体,降底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保护头和眼睛。

接下来,让我说一说地震逃生的演习。学校准备了药品和救援工具并放在便于及时取的地方。演习中,学生们抱着头有秩序地下楼,小的学生可扶着把手一边保留体力。另外,学生应学会一些紧急的救援方法。

这部电影使我收获很大,它既能让大家学到知识还能增强我们的自身保护意识。它是一部难得的好影片。如果你学会了自救方法,当地震来临就不会害怕,因为我们掌握了地震的防护和自救的知识,既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拯救他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穹顶之下》的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2月28日,从央视辞职的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柴静在采访中表示,孩子生病使空气污染成为她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在一年的调查中,柴静作为一位母亲而不是调查记者,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

大众最初熟识柴静,是因为非典疫情的爆发时,她瘦弱的身躯里蕴藏着的惊人的力量。从彼时的年少成名到不久前的赴美产子,柴静向来不缺少话题性,如今为了孩子的“私人恩怨”而拍摄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更是惊呆了一众看客。在震惊的同时,雾霾之于柴静或者柴静之于雾霾的关系,却不似尚为媒体人那时的明朗和清晰,庄严却又多了一丝悲壮,而这也不仅仅是柴静一个人的战争。

雾霾,对于这个东西我们一点也不陌生,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始终摆脱不了雾霾的笼罩,雾霾也不再是教科书里的说教,自然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伤害也不是简单的柴静一个家庭在承受。也许有人会说,柴静之所以选择拍摄宣传片是为了自己的“私人恩怨”,但是作为一名曾经的职业媒体人,将柴静的行为称之为伟大或许过于夸张和不切实际,但是也绝不是为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那么简单,无论是曾经的记者身份还是现在母亲的烙印,都无法掩盖其追求真理的社会责任。

在网络世界里,我们生产着创造着各种信息,享受着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不断向大自然和社会索取,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麻痹,睁着双眼却看不到真相,张开双耳却听不到声音,迈开步伐却未曾前进一分,每个人都在喧嚣,每个人都在说话,却没有人在听。以前我们会说向沙漠进军,向太空漫步,现在却被雾霾打的措手不及,难道我们未曾发现它吗?不是的,每个人都看见了,可怕的是都当做并未发生,我们不缺少随声附和阿谀奉承,恰恰缺少的就是赤裸裸的较真精神。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前媒体人还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柴静的努力和成果也不在于一个宣传片的“成败”与否,而在于一种执着的斗争精神。人类与环境污染的战争历程中,柴静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也从来都不是主流,但历史也正是由一个个人类的个体所创造的。雾霾的治理不是个人所能左右,但此时个人的影响却超过了环保部门,这是不是也值得有些人深思呢?

社会共识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却体现在一朝一夕的细节上,正如环境治理不在个人却离不开每个人一样,而穹顶之下的柴静也不应该是一个人在战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柴静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刚刚看完柴静关于霾调查的纪录片,触目惊心四个大字在脑海里不停环绕,这是我第一次看完一个片子之后这么急切的想说一些话,因为这与我们的生活真是密切相关,就像柴静说的:同呼吸,共命运。

雾霾是这几年才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并且几乎成为了生活常态,可是这个生活常态正常吗?不正常,因为这是以我们的生命健康为代价的。以前住在北湖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我记得白天可以看见一轮红日落山,晚上还可以看见星星,那真的是满天的繁星,当时的我没想到的是这居然在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奢侈。我承认,南充二十几年的时间发展的很快,但是发展得代价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现在走在街头,到处都在拆房子,建房子,挖道路,建道路。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飞扬的尘沙,我们走在路上必须得捂住口鼻,不敢呼吸。但就算这样我们仍然会呼入大量的灰尘,而这些都是能够诱发肺癌的因素,环境的污染程度和肺癌的发病率是成正比的,而大部分的受害者使我们的孩子和父母。每次雾霾发生的时候我们都在祈祷赶紧来一阵风将霾吹跑,但是吹跑了一次还会有下一次,雾霾已经不是偶发事件,它仍会频繁的发生,而且还是一个开始。

这次关于雾霾的调查的片子,长达将近2个小时,我从头看到尾,它的信息来源非常权威,信息也很立体,它告诉我们什么是雾霾,雾霾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

雾霾是什么?雾霾是一些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而我们肉眼能看见的最小颗粒都是它的20倍,我们看不见它们,但是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当PM2.5值升高时,人群的死亡率会随之上升。

雾霾从哪儿来?中国能源结构中,燃煤和燃油占了百分之60,而在燃烧排放时大部分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就直接排放到了大气之中,煤炭没有得到过清洗,石油没有得到提炼,各种有毒物质随着排放来到大气之中,通过我们的呼吸进入身体。

我们怎么办?在片子中,环保局的一位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现在都不敢开口,让人看到里面没有牙。”还有一个民营加油站的老板是这样说的:“环保局是什么?你有义务但是没有权利管。”没有权利,那谁有权利?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在今年9月份才开始正式生效,那么在生效之前呢?谁来管理?谁有权管理?

几十年前的伦敦因为烧大量劣质煤炭造成了大烟雾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大约一万两千人死于长期吸入煤炭产生的黑炭和短时间内吸入的高浓度的含有重金属的颗粒物。这是场大灾难,而这也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我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一个普通的武汉市民,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我希望我们能够生活在蓝天白云下,能够自由的散步和呼吸,不必时刻担忧因为污染而产生的健康问题。我无法为治理污染做更多的事,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看到这个片子,让更多人来参与其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那十几亿人一起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柴静穹顶之下》,这个山西老乡为空气清洁做的具体工作,包括作为资深记者对事情的影响,应该说正能量是巨大的。在每年一度的两会之前,如同把一块巨石抛向这个前行疲乏进而经济转型的社会生活中。也或者说是大河涌动之中的抛下一枚深水炸弹,激起的浪涛足以撼动一些既得利益者和习惯势力。但愿在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层面对解决污染有所推动,有所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给了人类影响自然的无限可能。对物质进一步需求和贪婪,使人们误入歧途。其实人们的生存条件,无需那么多的能源和自然的消耗。在原始的小农经济下,人们的需求无非是温饱要求的一点食物和衣物,简单的洞穴或房舍。人类的智慧和思想宝库可以毫无限制地增长,而对于保持生命和思考所需的物质,不管变换了多少花样,升级多少代,用以提供给生命的能量永远是那么一点就足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老祖宗早就有人身体力行,如同那些现在仍然在深山中修行的隐者,不管出于哪一种思想渊源,对物质的需求都降低到最原始的状态,追求的无非是精神上的成就和满足,恐怕这是人类文明下一步都需要思考和面临的问题。

我的博客以“有限的物质和资源,无限的生活和内心”表达了最初的这种心情。身心相得益彰的健康之路,才是个人幸福安宁的途径。贪婪会带给人们心灵深处的不愉悦,人们会越来越多地感觉到,物质的富有、财务的自由并不会完全对等地赋予自己精神上的愉悦。假如没有思想智慧和文化艺术上的跟进,再多的财富和享受,也不能换来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雾霾的形成,事实上是人类对煤炭和油气等能源的无节制消耗造成的,这种社会发展趋势正是由于人们对于物质无休止的追求造成。所谓的身外之物,即荷载人们思想和智慧的身体之外,极大丰富的商品,林林种种的物资,这些看似美好的东西,都是对自然和能源无限索取换来的,而这些所谓好东西并不都是我们必须的。就像华丽繁复的包装下面,我们需要的只是某件东西本身一样,决不能做买椟还珠的蠢事。

生产力和科技水平达不到的时代,对自然和能源的索取受到客观制约。而今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渐入无所不能的境界。这种趋势中人定胜天的豪情难掩人类颠覆自我生态的幼稚,是人和自然相处中必将迈进玉石俱焚的误区。老祖宗早就有天人合一顺势而为的自然观,即便是今天,在这种危机来临之前,仍然有人对此提出思考和预警。对于节能减排,一切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的困惑难道比人类自身生存都重要吗?回答绝对是否定的。

从小我来讲,节能减排是一种修行。降低个人的物质欲望,不要求人人都去大山中修行,只要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就如片中提倡的,少做一些对环境不利的事,多做一些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事,就是善莫大焉。而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那就需要一种共识,我们需要的不必那么多,或许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升级版的小农经济,或许是片中提出的在放量增长的过程中,把节能和减排做到极致。其实我们需要的只是思想和智慧、文化和艺术的无限发展和繁荣,那些应该剔除的物质增长,应该像毒瘤一样舍弃。就像面对雾霾和诸多生存问题时,我们有能力想出解决问题的法子,这才是人类能够舍弃物质包袱困扰,依靠智慧继续前行所需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穹顶之下》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柴静的视频看完之后,深深地感觉到柴静的团队真心专业,其中有一个动画片介绍pm2.5视频做得非常好,让普罗大众能看懂,再加上柴静的妈妈身份及非常感性的一面,调动了更多的女性用户,她弱弱地听了很想哭泣的声音比过去的任何很死板理性的pm2.5科普文章都来得更有效果,反正这次我朋友圈里的几乎所有妈妈都转发了这个视频,并发表了感慨。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牺牲了环境,但带来了高速的文明发展,柴静就是这样成长出来的,我们也是,这有点讽刺也有点无奈不是吗,柴静作为比较有资源的一员,站了出来,对她来说选择这个时候发布她的言论绝对是一个极好的时机:前几年的雾霾基础教育及最近几年的社交网络也给了一个极好的平台;没有这么几年的雾霾影响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新闻平台大力推动这个视频;大家没有体会过雾霾的痛苦也不会在朋友圈疯狂地传播;而且国家正在转型期,正在大力推动产业改革,同时政府也正在寻找方法解决雾霾问题,正缺柴静这样的事情出现。

综合以上各种条件,这件事必定会发生,只是机会放在柴静这里了,她不站出来,会有别的柴静站出来,我想这其实是历史选中了人,当然同时人也在推动历史的发展。

话说回来,我们也在吃着社会快速发展的红利,是社会网络的建设者,也消耗着社会资源,这真是一个很混沌的社会问题,感觉会有一个大问题摆在面前--没有快速发展就没有互联网,没有快速发展就没有各种社会资源和柴静的成长,更不会有这样的《穹顶之下》。

当然,社会体制还有很多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如果现在开始投身环境问题的治理产业,可能会有不错的经济效益,看了视频之后,我又不断在思考这个问题,比如你去看看美国,所有货车都要在排气系统上装上空气过滤器,如果有这样的设备商出现,也会赚到不少钱,一开始冶理,就相当开始了一场革命,很多老旧的产业要被淘汰,新型的产业及人才会涌进,经济也会出现一种叫“治理经济”的东西,治理带来的机会并不难发现,又比如,如果工厂大量需要优化或者转型,面向这类工人的培训或者教育机构,或者招聘等平台都有大量的机会。

我想历史是这样发展的:

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能源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柴静等人过上文明生活

大量能源消耗产生空气问题

文明生活的人们始通过先进的互联网了解到雾霾和pm2.5的危害

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中国走向文明社会,并有了互联网及快速的网络能瞬间加载3个小时的视频及快速传播给朋友

这时候柴静及他的团队站了出来,在节后的第一个周末发布了这个视频

柴静受过高度的文明教育,受到过去几年雾霾知识及受到文明的影响,有能力到国外考察,并带着妈妈的身份、用独立第三方、非常感性并很理性的表达方式,感动了所有中国人,而且跟过去的教课书不同,这次带动了女性消费者

柴静和他的团队更有话语权及社会影响力,雾霾及环境问题倍空前关注,雾霾会延伸出更多问题,比如体制问题,法律执行问题、腐败问题,还有治理经济等更多产物

空气有雾霾、还有水、食品安全,都有机会出现类似这样的空前的社会关注度,当然如果柴静一口气再做水和食品就完美了,毕竟她的妈妈女性角色及她感性的表达方式,还有她团队专业的制作水平,做出来的东西让大众更容易看得懂

相信事情会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相信我们的后代能吸上新鲜空气

在我看来,柴静在历史到了该出现这个事件时,她恰到好处地站了出来,接过了大旗,佩服她的勇气与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防溺水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是酷热的,它的酷热牵引着多少人去沟渠、去江河湖海中游泳、嬉戏?正是因为这一个个不规范的“游泳池”夺走了一个又一个含苞待放的生命,使一个又一个的原本幸福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啊!溺水——成了一个恐怖的字眼,让人心惊胆寒,让人心情悲愤,但却无济于事。

江河、塘堰、游泳池给人带来欢乐享受之余,也潜藏着安全危机,如果游泳前多一分防范意识和自救知识,就可以带给我们欢笑,更可以避免可能发生的后悔与遗憾。因此,在这里我倡议同学们:

一、从我做起,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远离溺水隐患,不参与各类危险的校外活动;

二、不私自或结伴到水池、河塘、水库、蓄水池等危险地带嬉戏、玩耍;

三、一定要在有家人陪伴的前提下,到安全的、正规的游泳池游泳。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

四、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玩耍和游泳;不在设有“禁止游泳”或“水深危险”等警示标语的水域处下水戏水,不在公园尤其是靠河处逗留玩耍;

五、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她不像财富能失而复得,也不像离离原上草周而复始。失去了生命,不仅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还要给活着的亲人留下心灵的创伤。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为祖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cctv7爱我国家圆梦中华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5月13日,汨罗江畔热闹非凡。“爱我国家圆梦中华”——我们的节日•端午全国文明村镇文艺展演在汨罗龙舟竞渡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精彩传统文化节目,齐聚有“端午源头•龙舟故里”之称的汨罗,为数万群众送上精彩的端午大戏。中央文明办一局局长张志勇,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刘进能,岳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娜,汨罗市委书记喻文,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平波等出席活动。

上午8时30分,节会还未正式开始,气氛已经十分热烈。辽阔的江面上,十余条龙舟竞渡,胜利的鼓声响彻江面。观众挥舞着国旗,场内是一片欢腾的海洋。9时许,伴随悦耳的童声朗诵,优美的楚辞诗句仿佛将人们带回到久远的历史时空。

寻梦汨罗、诗画田园、风润农家、大美中华……800余名来自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示范县和全国文明村镇代表,以具有湖湘文化和全国各地端午文化特色的节目,展现新农村精神文明风貌,表达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追思。汉族的端午佳节,同时也是蒙古族的楚古兰盛会和羌族的歌仙节。来自少数民族的热情歌舞为此次展演增添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安全教育片呢,这类影片看完会让人印象深刻!

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安全教育片《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这是关于安全方面一部短片,用一个个生动案例讲了安全方面常识。

案例一,突然发生。如果在校园里突然发生地震,如果无法跑下楼,应该及时躲在坚固物体下方暂避,如果有跑下去,应当按队列顺序及时跑下去,到空旷地方躲避。

案例二,交通安全事故。过马路时,应按照红灯停,绿灯行顺序过马路,不能奔跑过马路,不能横跨马路中央护栏,否则会出车祸。交警叔叔话我们应牢记在心,几秒钟冲动,一辈子。

案例三,描述了让我印象最深火灾。短片中讲是一位中学女生晚自习后在宿舍中点蜡烛,结果太困睡着了,结果蜡烛燃尽,点燃了蚊帐,引起了大火,最后造成了多人伤亡惨剧。此案例提醒我们,在宿舍不能够点燃火物看书。

通过这么多案例分析,让我明白了我们大家应珍惜,学会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人人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穹顶之下》雾霾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2月8日,从央视辞职的著名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关于霾的深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不到一天时间,传遍全网,成为全国数亿人手机朋友圈中热谈的话题。

在父母的陪伴下看完了这部时长一小时四十三分钟的纪录片,我感触颇多:

一、国人的环保意识。我曾在街上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伙子在喝完饮料后,明明垃圾桶就在他的不远处,可是他就是随手往地上一扔就走了。路过的行人也没有一个把那饮料瓶捡起来丢进垃圾桶里。我这里举例的只是日常生活中一个极小的却极其真实的例子。在这部片子里我们还可以看到企业为了省钱乱排污,而环保部门置之不理或有心无力的举措-----再和美国对比一下,美国虽然用了100年的时间才改善了生活,而我们中国只用了30年的时间完成了美国用100年时间才能完成的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虽然发展了,国人的环保意识却没有一起跟上来。大部分国人的环保意识远远不及美国人甚至日本人。

二、国人对雾霾的意识。片子中指出在北京一年的雾霾天数达到了175天。在我们居住的被形容为人间天堂的杭州,这样一个所有人印象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丽城市一年中的雾霾天数居然达到了200天以上——这意味着杭州居民也就是我们一年当中有一半以上的天数是生活在雾霾天中,呼吸着混合这各种毒素的复杂的空气。看到这里时,我非常吃惊。再以英国为例:英国曾被称为雾都。在1950年的大烟雾事件中,英国伦敦死了很多人。之后英国人逐渐开始用石油和天然气来代替煤炭。一定要使用的煤炭,则开始洗煤等等。这些措施让英国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

虽然有很多措施需要国家、需要政府去实施。但作为一名小小的公民,我希望柴静的这部纪录片能够唤起更多的人来关注环保,关注雾霾。希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安全月视频《隐患直击》观后感

全文共 6181 字

+ 加入清单

隐患,是安全生产的天敌,也是直接导致安全事故的恶瘤,若想企业安全运行无事故,持续治理和消除隐患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宿迁市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将隐患治理系列活动作为主要抓手,近几年陆续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高危企业专项治理“十到位”模式、安全发展县区行、事故隐患网上治理、专家集中“会诊”、行业自律自治行动、主管部门“一企一档”、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等系列活动,特别是今年推出的安全生产“隐患直击” 专项督查活动,将一大批的事故隐患陆续清零。近5年来,全市未发生一起3人以上的安全生产亡人事故,连续11年获得全省安全生产优胜单位称号,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持续稳定和逐步好转的局面。

我市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等系列活动,有机地融汇“四个结合”,较好地破解了安全生产科学发力、效力持续、方向转换和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命题,在安全生产法治、机构、人力、装备等要件组成的安全监管体系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初步找准了安全生产监管的突破口。

全面与重点结合——实现了科学发力

我市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的基础工作,就是坚持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高危企业安全专项治理,注重“全面”和“重点”的结合,使工作过程的发力合理而科学。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力点是“全面”整改企业长期形成的事故隐患,不断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全面”清除各类隐患、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现长治久安的基础工作。几年前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还是个新生事物,我市把着力点放在全面整改企业长期留下的事故隐患等方面,但企业认识和部门推进都存在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业主认识、降低工作成本、打开创建局面等难题,我市在全省率先采取“打包招标”、“活用支付宝”、“行业创建”、“抱团创建”、“定片创建”、“专家认包”、“以奖代补”、“资金奖励”等10多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创建中各级政府财政共计划拨2300多万资金作为奖励,培养各类专家180多人,组织各类业务培训班60多期,邀请技术服务机构40多家,加之各县、区主管部门的强力推进,使2238家规上企业全面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3497家小微企业基本达标,消除各类重点事故隐患10500多处,为企业的安全运行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我们的创新工作方法在《中国安全生产报》等10多家新闻媒体刊载和推广,全国50多个市、县来我市考察学习。通过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企业逐步认识到在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逐步认识到整改各类事故隐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高危企业专项治理与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结合,“全面”和“重点”整改各类事故隐患,实现了工作的科学发力。高危企业的专项治理一般体现为“重点”的功能,能将最高的风险降为最低直至彻底消除。我市针对以往专项治理工作走过场、企业不会做、隐患治理差、链条不闭环等实际问题,以针对性、实战性、可行性和长效性为立足点,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的相关要求,通过对多年来专项治理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梳理和摸索,研究制定出的全新的《宿迁市企业安全专项治理“十到位”模式》,要求企业从制定方案、统计归类、风险评估、控制措施、消除隐患、员工培训、本质安全、应急救援、总结验收和归档备查十个方面扎实做好工作,用24份制式表格和相关资料作为模本,解决了基层不会做、如何做、长期做、做得好的难题,最终实现企业接受程度快、具体操作方法活、专项治理效果实、工作闭环程度严、过程资料保留全的效果。去年底,在完成18家试点工作后,全市220多家列入专项治理的企业全面通过验收,在今年新一轮专项治理中已有40%通过验收,在10月底全面完成验收工作,预计有3000多处较大隐患全部清零。

我市在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后,要求其“全面”持续运行和不断整改隐患的同时,扎实开展高危企业专项治理,又“重点”清除高危企业高风险的隐患,发力较为科学,符合工作实际,在理论和实践上也得到了极好的印证。

短效与长效结合——实现了持续态势

企业的长期运行,决定了事故隐患长期存在的属性,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它的严重和复杂,它既需要短期密集地清除,解决眼前的要害问题,更需要长期不断地治理,实现效力的持续。我市在理论和实践中,逐步地融通“短效”和“长效”的结合,基本上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多年治理隐患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问题集中、风险性极大的隐患,必须坚决地“短效”清除。我们之前对待治理隐患,往往是组织活动期间治理,活动之后放松;发生事故期间治理,事故之后放松;甚至是上级检查时治理,检查之后放松等等。在工作中经常出现时治时停、治后即停或久拖不治、久治不愈等不良现象,治理措施缺失,监管底数不清,隐患依然存在,事故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市几年来开展的以治理隐患为主要抓手的系列活动,对每一个工作“项目”精心设计,并在工作过程中大胆实践,最终无一例外地成为本市安全监管的成功范例。我市这次安全生产“隐患直击”专项督查活动,按照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就是针对前期安全生产欠账多且风险度高的企业,按照制定行动方案、协调相关部门、调配行业专家、政企双向互动和媒体全程跟踪的工作步骤,县、区安监部门主要领导领队,由“领导+专家+执法人员”组成督查组,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利用一个多月时间,查处各类事故隐患310多处。在督查活动中,新闻媒体对企业负责人和主管领导的现场采访、各类专家对企业负责人的专业发问、执法人员对各类企业下达的的整改指令,密集地曝光于电视节目和报纸版面,其中宿迁电视新闻专题栏目连续播放34次,《宿迁日报》和《宿迁晚报》共计刊登32期,在全市上下引起巨大反响,加大了各地整改事故隐患的压力和动力。我们将查出的310多处事故隐患上网公示,同时以文件下发各地,提出整改的明确时限和要求,使各地的隐患在6月20日前全部整改到位,可谓快刀“摘瘤”,充分显示出“短效”的力度。

“短效”和“长效”的互补,是我们必须使用的工作手段,也是正确对待安全生产工作的智慧和理性。我市始终认为,“短效”直击对事故隐患有着特殊的作用,但“长效”治理隐患必须跟进到位,关键要做到有机结合,不可偏颇。我们这次“隐患直击”督查活动,注重对“短效”实施持续发酵,除了集中整改了310多处重点隐患外,又将督查活动设置为定时复查、持续跟进、长期督促、分段验收的工作程序,在阶段性有效直击隐患之后,又采取每月至少一次直击,从集中转为分散,从重点推及其他,既在短期着力消除风险性较高的事故隐患,也在后期监管中起到陆续消除其他事故隐患的效用,实现了“短效”和“长效”的互补。在“隐患直击”督查活动之后,各县、区都在开展相应的活动,沭阳、泗阳等县区开展了“隐患直击100天”、“隐患直击进行时”的专项督查行动,有效地加深和扩大了这次“隐患直击”专项行动的外延和内涵。“短效”和 “长效”的有机结合,使之发生短效的同时又能产生长久的效应,是我市长期追求的目标。我市在安全标准化建设中,要求企业持续运行、不断整改、逐年自评、机构复评,充分地发挥其长效的功能,而在评审验收时密集整改、消除各类隐患,又显示其短效行为;在企业专项治理工作中,我市把它作为带有突击性的重点工作,使之成为消除事故隐患的一把利器,具有短效的属性,而我们制定专项治理“十到位”工作模式的重点是解决过程、闭环、痕迹和持续等问题,尤其是模式的建立,都是从逐年、逐季、逐月甚至更短时间去考虑,在程序上不仅留下短期治理隐患的刚性指标,同时设计出长效管理的基本框架,为逐年跟踪监督事故隐患留下合理的“接口”,很好地兼顾了“短效”和“长效”,使企业的事故隐患做到即生即治和防患于未然,有效地加大了企业安全的冗余。

治标与治本结合——实现了方向转变

在长期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中,存在着“治标”和“治本”这个看似明确而简单的命题,却长期困扰着我们的工作思路,也衡量着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向是否准确。

标本兼治是上佳的工作方法,会说不会做却是致命的根源,我们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下足功夫。治理事故隐患,标需要治,标是导向,也是氛围;本更需要治,本是要害,也是根基。不过,治标是我们熟悉的套路子,比如我们一谈到安全生产就是开会传达啊、布置检查啊、宣传培训啊、营造氛围啊等等,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未落到实处;而治本是我们陌生而棘手的领域,它具备一定的业务技术含量,需要动真格、来硬的,带有一定的挑战性或风险性,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会受到很多的制约,可谓困难重重。从理论上看,我市今年重磅推出的“主管部门‘一企一档’模式”,在前期全面摸底、统计和论证的基础上,将全市企业按照行业、类别、规模和风险等级划分,编印出企业基本情况、风险评估和隐患治理等21份制式表格,对辖区内各类企业统计入档,实施档案的宏观管理和务实的细节管理,换言之,就是为基层解决如何具体治理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监管工作的问题。我们要求乡镇、县区、地级市三级统一建立规范的企业档案,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对各级档案资料提出具体要求:乡镇必须具备全面而具体企业资料,县区必须明确基本情况和主要工作任务,地级市必须明确基本概况和工作要点,使监管工作有效地走进系统清楚、计划得法、重点突出、提前执法、事后追踪和规范监管的轨道。这套模式应该带有“治标”的属性,但我们在设计中将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员工培训、安全投入等要件作为主要指标来考核,特别是隐患治理作为“一票否决”项,将治标模式转化为治本的有力武器。在推进过程中,全市6400多处事故隐患列入档案统计,在网络和纸质档案中进入监管部门的视野,为追踪企业整改提供极大的便利。从实践上看,我市以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系列活动取得不俗的成果,与安全主管部门“一企一档”模式互为表里,既是对以往工作的反思与纠正,同时也是对隐患治理工作长时间、多方位、深层次探索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晶。

深入思考我们的许多工作,与其说是在讨论“治标”或“治本”,不如说是实现由“重在治标”到“重在治本“的转变。我市几年来开展的“隐患直击”系列活动,是在“治标”的同时直奔“治本”——排查和理各类隐患,彻底突破了安全生产“唱赞歌”的层面。过去在会议上、检查中、汇报里每每出现对工作的溢美之词,对问题就轻不就重,深层次的、敏感的问题很少提及,不仅未达到治本的目的,就连治标也在有无之中。我市开展“隐患直击”等系列活动,目的就是昭示各地政府部门和企业:执法检查如果仅是在走过场,只能局限在功效甚小的“治标”层面;企业未整改有可能导致事故的隐患,就必然受到警示和处罚,倒逼他们走上治本的务实的也是符合实际的路子。回顾历次隐患治理系列活动、特别是这次“隐患直击”专项督查行动,县、区和企业都主动地提前进行自查自纠,同时也逐步理解政府不是在 “找碴子”、“做样子”,积极配合督查组查摆隐患,对一些重大问题能主动和专家一起研究整改措施,最终将隐患整改到位。

实践证明,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正是企业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一种升华,是由“重在治标”到“重在治本”的微妙转变,无疑也是主攻方向的巨大转变。

“他动”与“自动”结合——实现了主体负责

所谓“他动”,即是政府部门职责内的规定动作,“自动”则是企业依法自我管理的行为。“他动”在前期乃至当下还是政府部门安全监管的主要手段,也是习惯动作;而“自动”这个极其重要的动作,则是明显的不足。

“他动”的习惯动作使安全监管部门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企业觉悟的提高和政府部门的推动,使企业依法“自动”逐渐成为必然的趋势。从安全监管部门层面看,我市一些地方政府存在着重视力度不够、监管力量薄弱、机构尚未健全、相关保障残缺等实际情况,治理隐患与发展经济这对矛盾尚未有效地对待和处理,“他动”是监管的首选,但往往导致监管部门包打天下,长官凭意志指手画脚,工作不接地气,后果是政府想管管不了,企业想做做不到,监管工作很多是流于形式。但为了消除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在企业的自律行为尚未完善的前提下,他动有其时效性和必要性,一旦他动缺失,企业必然会发生安全问题。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我市将2015确定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也是全省最先响亮提出并践行的唯一地级市。市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隆重召开全市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工作会议,市政府主要领导在会议上郑重地提出要求。会议要求市、县(区)、乡(镇)各级政府和全市规上企业,根据各自监督和管理的职能作出承诺,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目标任务;20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代表全市规上企业向本辖区政府递交《落实主体责任书》,刚化隐患整改和风险控制,明确完成的时限、标准和所承担的责任。这次会议同时与我市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等系列活动密切配合,同时发生效力。就一年多来全市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来看,企业的“自动”意识在迅速调整和提高,加之各地政府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强力推动,企业已逐步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使命,自查自纠了大量的事故隐患,其“自动”的行为正在由“可能”逐步转化为“必然”。

实现企业“自动”必须落实一系列安全生产工作“项目”,光凭理论的要求无济于事,业主的诚意是落主体责任的关键。从我市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系列活动可以明确发现,我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不是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号上,而是在精心设计系列活动亦即实施一个一个工作项目去实现的。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实高危企业专项治理“十到位”、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 企业安全隐患网上治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等等,无疑都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现“自动”的富有实效性的工作项目,而安全生产“隐患直击”督查行动、安全发展县区行、专家集中“会诊”、行业自律自治行动、主管部门“一企一档”等系列活动,又是对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督促、警示和推进,是“他动”的有力手段。全市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生产“三同时”,对各类隐患和风险实施评估整改和控制,有效地保证了企业本质安全;积极安全标准化建设,规上企业全部达到三级以上水平,有效地排查和整改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深入落实高危企业专项治理“十到位”, 320多家高危企业通过安全验收,有效地排除了较大以上事故隐患的风险;认真填报隐患信息网上系统,逐步达到了事前执法和及时整改的效果,等等,企业的不断自觉和实际行动,有效地实现由“要我动”到“我要动”角色的逐步转换。当前我市的隐患治理工作,已经不是主要由政府部门带着专家挨门逐户去查找,而是逐步落实到企业的自查自纠之中,较好地实现了企业体责任的不断落实。当然,全面落实企业体责任还有一定的过程,还有很多空白需要我们去填充。

“他动”与“自动”的结合,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必将发挥很好的作用,随着企业安全生产法治的逐步完善、地方政府和企业认识的不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必将落到实处,“他动”全面进化为“自动”也将为期不远。

隐患治理无竟时。我市各类企业群体在快速地发展壮大,安全形势将会更加艰巨和复杂,隐患治理必然是我们主要的任务,工作永远在路上。我们必须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推出隐患治理新的系列项目,大胆实践,扎实苦干,把各类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全市企业持久的安全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就在两会筹备之际,柴静将她的调研资料都提交给了全国人大,引起了有关部门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也就在2015年初的腊八节,她站在了星光影视园的演讲台上,面向观众和摄像机背后的大众,心情起伏地讲述着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怎么办?不需要任何讲稿,那些想要说的话,已经在她心底憋了太久。2月28日,柴静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上线仅一天,就被播放了近亿次,片中,一次次的采访、一组组的对比、一个个的案例、一串串的数字,令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人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戚戚,“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的背景下,已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问题。

拜访国内外多家研究大气污染的权威部门和学术机构,调研污染空气的企业、事主及其背后的执法困境,柴静用了数百个数据、几十张图表,为我们拨开雾霾背后的层层真相:燃煤和燃油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而这些问题的监管执法又很难落实。没有严惩不贷的手段,就难有改进和创新,就会让金山银山和矿山毁掉青山绿水和蓝天。为此,她呼喊,她奔走,她在担当曾为新闻媒体人的社会责任。关心每个人健康,带给每个人希望,这不是女神是什么?

当然,个人调研毕竟并不专业,难以概全,角度和辨析也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些内在的关联性还不直接,一些系统的解决方案亦有待商榷,但它至少起到了启蒙引导的科普作用,让人们对雾霾、空气乃至水源清洁等诸多令人怵目惊心的环保问题倍加关注。有关注就会有监督,有呼吁便能有进步,而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能决定至少是影响解决问题的速度。我们衷心期待着互联网的公民行动精神,能够尽早尽多地从线上走到线下,能够从一人一事一时一地的一言一行做出改变。

据柴静自述,促使她展开雾霾调查的原因是她的女儿没出世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因此她决定辞职,打算用相当一段时间照顾孩子,并帮助更多的孩子寻找雾霾的真相。柴静这种因为心底有爱惜而去做什么的初衷的确让人感动,不过,我们不禁思索这样的调查报告的撰写者为什么是柴静?我们更加希望下一次这样的报告不再是公益性质的个人调查,不再是柴静和雾霾的私人恩怨。柴静的声音,打开了一个黑匣子,应该让更多的民众“看见”,也需要让更多的高层听见,正如人民网在官方微博中所言:“穹顶之下别让柴静太孤单”。

新的《大气防治法》正在酝酿,环保部门和环保组织的权力将被加强,也许能就此长出“铜牙铁齿”。然而,我们不应就此静默等待,而应立即采取行动,因为,每一天我们都在呼吸,每一天我们都被伤害,我们又岂能等待?作为个体,我们能做的或许不多,但纵观历史,许多深刻的重大改革往往萌发于每个微乎其微的努力汇聚起来的力量。公众监督的力量是绝对不能低估的,因为它无处不在,特别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网络覆盖如此广泛的今天,群众的眼睛更加雪亮,民意的渠道更加畅通,我们岂能懒于作为?

从公权力部门抓起,落实各项法规,重拳惩治不作为的部门、钻空子的企业、无视法的个人;从身边改起,与有污染的企业、有扬尘的工地、冒黑烟的车辆、排油烟的饭店作坚决的斗争;从自己做起,少烧煤炉子、少开私家车、少买排碳量大的企业产品……包括这次她拿出自己前年出书赚来的百万稿费拍摄和制作了这部让人震撼的纪录片,以及由此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绿色发展、能源体制改革话题的升级式讨论,也是一个唤醒人们麻木神经的实实在在的行动。若是人人都这么毅然决然地捍卫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环境,人类的健康才有真正持久的保障。

“我不想等待,我也不再推诿,我要站出来做一点什么。我要做的事情,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身。”柴静的呼唤让人怦然心动。从自传性作品《看见》到空气污染深度调查《穹顶之下》,我们蓦然发现退隐一年的柴静能够再次走红是必然的,因为当她把关注的目光从自己身上放大到整个星球时,她就已经成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交通安全公开课视频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交通安全这个话题,说起来我觉得很沉重。因为我经常在电视中看到有关交通事故的报道。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车毁人亡也屡见不鲜。惨状让人触目惊心。

我也亲身经历过一次。现在回想起来,我还不寒而栗。

那是在我上初中二年级时发生的事。离我家不远就是花园口,这是一条交通主干道。每天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一天中午,爸爸妈妈都有事,没有送我,让我自己去上学。我背着小书包,连蹦带跳地跑着,就像一只重新获得自由的小鸟。因为一年多来都是爸爸妈妈接送我,我自己走的机会几乎没有。今天我终于有了一次自己上学的机会,我能不高兴吗?我蹦蹦跳跳地来到花园口。这时,正好是红灯,我没有注意。我径直走上快车道。就在这时,一辆小汽车飞驰而来,我立刻吓呆了,站在路中央一动不动,不知所措。说时迟,那时快,警察叔叔一个箭步冲上去,把我抱了回来。那辆车也停了下来,司机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嘴里还喃喃地说着什么。警察叔叔给他敬礼表示道歉。我还没回过神来,只见警察叔叔弯下腰,笑着对我说:“小朋友,吓坏了吧?以后千万不能再闯红灯了。绿灯亮了,快走吧。”我的心还在“怦怦”地跳个不停。怎么走到学校的,我都不知道。一下午上课,我都心神不定。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闯过红灯。当然,这件事我没敢告诉爸爸妈妈。至今他们都不知道。

这位警察叔叔的面容我已记不清了,但是他亲切的话语却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

我深切地体会到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它牵系万家。多少个幸福的家庭由于交通事故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失去了子女……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就这样毁于一旦。在这里,我要大声呼吁: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为了自己的亲人,也为了他人的幸福,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柴静《穹顶之下》的观后感

全文共 334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看了我们中国传媒大学校友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这部片子引起了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至今为止最大的环保轰动,这是差不多第一次媒体与影视媒介+互联网双重媒介爆发的巨大力量。鉴于这部片子在“环保”与“媒介”这两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所以我很激动,想要谈一谈这个话题:环保到底是个什么啦?这部片子到底重要在哪里?

当时写完【有人在不经意间或是在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拯救了世界吗?】

中克莱尔-C-帕特森的故事那篇文章后,有人在下面评论区问我:

“现在各路砖家鼓吹转基因是不是也像第二个故事那样?是蒙蔽公众!?”

的确从目前环境来看,是和帕特森的故事很像。不过我当时的回答是

“我觉得转基因倒是刚好相反,转基因和核能是未来人类发展所必需的,以后说不定有另外一个故事,一个领导人从人类和国家战略角度知道核能和转基因是必须发展和研究的,但是游戏开局是广大国民和恐慌坚决反对。这条道路也不好走啊。”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大背景,无铅汽油的阻碍者是工业巨头和既得利益,而转基因和核电的阻碍反而或许是公众呢?

因为我觉得每个人对环保的理解是有很大误差的,我们现在一提起环保,就认为那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飞禽走兽,而那些高大的烟囱和工厂甚是邪恶的!甚至会有极端的人认为人类本身就是邪恶的,人类生存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消耗大自然。

我觉得环保的意义是被曲解了。

每一次环保和技术的开发其实是人类的妥协和平衡。环保不能是反人类,而环保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人类更好的生存下去。

这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可持续发展”。持续的发展才是环保的目的。

回归园林,回归原始人的生活,消除一切工业绝非环保的目的。人类所有的生活用品基本都来源自工业生产,我们怎么能够小清新地一边把烟囱和工厂机械定义为邪恶的破坏环境的源头,一边却开着车,喝着咖啡享受工业带来的生活的便利呢?柴静片中其实专业上最大的争议和受到工业领域专业人士抗的是:影片把重工业和环境对立起来,认为消除重工业,减少汽车出行,干掉小煤窑消除排放源头,用油气替代煤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关于环保其实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煤矿多少年后要用完的!!,石油不到60年要用完的!!为了人类的未来和下一代我们要环保和节约!!

这种看法其实有道理,但是却是静态的,就像我们买房时喜欢用现在工资乘以年数来衡量房价贵不贵,但是人的工资是动态的,房地产环境也是动态的。环保和能源也是个需要动态,站在第四维,也就是时间和历史上去观察的问题。

古代人改良马,让马跑的更快,八百里加急跑死三匹马让信件3天从边关到达京城,但是绝想不到信息传递更快的方法不是让马儿跑的更快,而是汽车火车的发明和电波通信。

石器时代为什么结束?是石头用完了吗?不,是因为发现了铜和铁!

蒸汽时代为什么结束?是煤矿用完了吗?不,是因为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

所有的资源都有替代品或者循环利用的解决方案。

对于地球,目前已知知识范围的终极能源是会走向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

*中国2008年全国大雪灾时,很多地区处于孤网运行,铁路封闭,电煤无法运进来导致停机加剧电网压力,只有18个月换一次料的核电可继续运行。

说到最极端,地球的能源耗尽了还有太阳系的巨大能源宝藏,还有宇宙千千万万我们还没有掌握的资源。所以其实从资源耗尽这方面来说环保是有漏洞的。

那为什么目前有很多环保净化设备和清洁能源,我们不使用啊?是因为万恶的BOSS们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吗!?其实既得利益集团是个幌子,反正最后每个人都要死的,大BOSS也不例外,而一代代最终阻碍我们的,是技术和人性。就像我说的,无论从环保还是所有一切的人类组织活动,都是一种平衡:经济和技术的平衡。

我们不使用某种新能源,一定是它无法替代现在能源的平衡。

例如太阳能的低效和风能的高噪音。之前任志强就提出

“算上电动汽车和电池的生产过程其实各种污染一点没比烧油汽车对环境污染小。”

虽然有很多人骂他啦,因为他的身份是个万恶的房地产奸商!但是他说的有部分是对的:

一项新的技术,考虑其环境影响时,必须要用生命周期评价的思想去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简称LCA,属于工业生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例如造纸厂生产的纸是没有毒的,但是造纸厂的污染真的比生产有毒化学剂的化工厂要少吗?你不能光看纸是无毒的,化学剂是有毒性的来认定纸厂比化工厂要环保。而是在LCA等各项环保指标完全评估下才能衡量哪个选项才是更有利的。

写帕特森含铅汽油时候就有人说:

当时是技术上解决不了不含铅的抗爆剂问题,才不能马上停止,要等20年才能解决问题,比如你知道目前航空航天领域,飞机的航油还是含铅汽油吗?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新能源一定是比如油价高到了逆天的价格,例如页岩气的开采成本低于油价,然后我们会用页岩气替代石油。

新能源、工业、环保是在不断试对试错中才会确立的。

看好未来的趋势,不代表中间的过程是对的哦,例如未来基本肯定是电动车的天下,但是那时候的电池和供电方法说不定完全和现在的方法不一样。

就像看好【即时影像】是未来方向的宝丽来相机万万想不到真正的对的改革点不是胶片而是感光元件。例如谁都看好便携式设备,但是诺基亚、黑莓、汉王、文曲星走对趋势但是最后都错了的原因。(所以如果你炒股也别太轻易买环保概念股哦,趋势对还是会爆仓哟XD)

柴静《穹顶之下》这部片子最大的意义不是内容,而是提高了公众的认知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让他们了解到:“哦!如果提升油标,增加环保设备,油价每升是要涨价的!”而不是一股脑的涨价就是坏的!都是你们渣渣混蛋要中饱私囊!这种诚恳的让信息透明公开,把所有选项放在人们面前,让人们选择哪个是最平衡一切,最好选择的,这是这部片的最大意义。

但是环保真的是很难很难很难的问题,因为它像“灯塔经济学”一样令人头痛

*灯塔经济学:“……为了确保航行的安全,建造和维修灯塔、设置浮标等属于政府适当的职责。由于不可能向受益于灯塔的海上船只收取使用费,没有人会出于个人利益的动机而建造灯塔,除非由国家的强制征税给予补偿。”这个问题也可以引申为政府如何就公共产品和服务收取费用。

例如拿最近几年很火的“PX化工厂”来说事,虽然科学告诉我们, PX是第三类致癌物(和咖啡等一样毒性),而PX是生活必须原料,我们生活中接触的大部分东西都制造都会需要PX,但为什么那么多地方的人们坚决反对在家乡设厂?

很简单!因为利益是大家的,但是坏处是这里人承担的。你说你建厂对国家利大于弊,经济提升了,生产了生活必需品,但是跟老百姓没有关系!!一建厂别的不说,MD我家的房子“啪”就跌了几千一平米!!一百平就跌了几十万!!对一个家庭来说可是巨款,谁来体谅我们?好处你们享受了坏处让我们承担!!换我也要丢石头啊!!!你妹啊,侬有问过我的心情伐!!!

这就是环保的“灯塔困局。”

更重要的是,“科学上没有毒性”,但是你看柴静的片子,我去,那么多造假的!!!实在不能相信一帮连奶粉都管不好的货可以管的好“低毒性化合物”!!

他们说的对么?真的很对很对。

出问题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人的管理。很多理论上可行的,但是实际上就很难,例如片中采访的中石油前总工程师,他的意思就是很多事都不是你们书生能了解的,那都是大局,他对么?也很有道理。许多相关工业从业者人数少,行业较为封闭与外界交流较少,不注重公众宣传,导致在舆论中经常处于被动。

每一个人都有他的立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无关对错,只有平衡。

雪崩之前,没有一片雪花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我们早身处环保之中,无论你有没意识,你已是这个平衡中的一员。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其实每个人都做不了什么,人的贪欲和趋利是天性,但是人类这个集合本身有一个目的是高度一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人类种族的延续。我们只能让人类继续延续下去,让信息透明公开,只要人类能继续存活,就能不断的自我修正这个平衡,当然对大自然来说,她不会在乎人类的存在:“天道有常,不为尧生,不为纣亡”。人类灭亡后自然有的是时间,宇宙会把人类的存在完全抹去,回到最开始的样子,宇宙的年历上或许没有任何人类存在的证明。

所以能爱人类的,只有人类自己。

柴静的《穹顶之下》观后感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

《穹顶之下》观后感3000字

雾霾《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观后感2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穹顶之下》观后感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电影要想追赶上世界第一流还有待时日,但有一种电影完全可以做到世界一流,就是人文纪录片。柴静用一己之力制作出的这部《穹顶之下》堪称完美,秒杀了前不久大热的韩国国家电视台制作的《超级中国》,如果说韩国人背后的心思可能是炒作“中国威胁论”或者“教韩国企业如何赚中国钱”,那么这部《穹顶之下》就是完完全全深度剖析了“中国速度”下的隐忧,关系到我们的未来国家利益,更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

柴静以前就是央视高级记者出身,有着敏锐的嗅觉和犀利的视角,以及温暖的人性关怀。在这部投入大量物力和心血的作品里,我们还看到了她朴实扎实的台风。影片是以一场脱口秀为题材摄制的,全程一两个小时的脱稿演讲,她口吐莲花、滔滔不绝,大量数据和人名之下竟然只错了一个数字,让我这个新闻学弟钦佩不已。

还有一个值得赞赏之处,是影片采用了双向视角,不同于像《海豚湾》这样一味的批判,影片从超排的卡车司机、相关主管领导、超排企业商贩等等角色口中也道出了他们的苦楚,引发更多思考。这个污染的事真不是一个两个方面的责任导致的,更不是靠政府一方就能解决的事。必须要引起全民的重视,所以她冷静地从家庭、历史、采访、他国经验教训、指导意见等多重角度来分享她的成果,这种感同身受可以让我们同一个母亲的子民获得同仇敌忾一般的激情来迎战污染大敌,至少希望是个引子。中国世界第一的人口,既是负担,也是力量,用好人口向来是中国的强项,影片就是要唤醒全民认识到雾霾之中隐藏的问题所在,灯红酒绿粉饰不了太平。

未来的中国,会记住有一位记者,她叫柴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火灾安全视频观后感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火灾安全视频观后感,希望能帮到大家! 火灾安全视频观后感1

今天,我看了《消防安全教育》,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从中知道了怎样防止火灾放生,怎样在火场中逃生等方法。

记得有一次,在我家,妈妈把电暖片、电磁炉、电视机等的插头都插在了一个插座上,过了一会儿,我出去了,当回来的时候,我发现家里一片漆黑,我赶忙跑进屋里,看见妈妈和姐姐脸上都呈现出惊慌的样子,同时,我又闻到了一股什么东西烧焦了的难闻气味,当我问妈妈时,才得知,原来是电棒上面着了很小的火,那火幸亏没有把房子烧着了,当妈妈说时,我的呼吸急促了,心跳也加快了,那一幕可真让人胆战心惊!

后来,为什么火灭了呢?我猜想:肯定是姐姐用水把它扑灭的。但是,我又一想:水遇到电,那不就会出现生命危险吗?那样还了得!

姐姐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说:“不是你想的那样的,那时,我是把插座上的插头全拔了。”噢!原来是这样。做姐姐的就是有安全消防的知识!

当我看了《消防安全教育》以后,才知道:不能在一个插座上插许多个插头,如果那样,可能就会发生生命危险。

看来,我也必须要有安全消防的知识,那样才会保证我们的人生安全!

所以,看了《消防安全教育》,我的消防知识的确有增加! 火灾安全视频观后感2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个《消防知识教育》视频。

节目一开始先播放了一段火灾发生的场景,燃烧的熊熊大火把楼房少的面目全非,还有人在大火丧了命。视频中报道了近几年来得火灾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这些惨痛的教训,大多都是人们的疏忽或小孩玩火造成的。同学们个个看的认真,听得仔细。

有一次火灾,是几个学生在树林里烤土豆,老师进行了阻止,但是当老师离开后他们又重新点燃了火,没想到因此引发了森林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又讲了遇到火灾如何自救的知识,报警时都要说清什么,着火了的第一刻都要做些什么。还有着火时,不得呼救否则会吸入毒气。还讲了很多知识,不过主要还是让大家要防止火灾的发生。

通过这些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防火的重要性,人人都要有防止火灾发生的意识。

[关于火灾安全视频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