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厦门海堤故事(热门四篇)

厦门的秋,不像春天那么生机勃勃,却能使万物收获;小编收集了厦门的秋天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007

作文

4

篇1:厦门海堤精神

全文共 1287 字

+ 加入清单

解放初,厦门岛与大陆交通全靠高集海运,为避免空袭,各类船只夜间来往,大批物资车辆都要摆渡,危险费时。加上福建前线对台斗争形势紧张,为巩固厦门海防的安全需要,“如何增强厦门岛海陆联运的出路战略决策”被提上地方与中央政府的重要议程。

1950年秋,梁灵光市长与陈嘉庚先生交谈时,两人同感高崎与集美之间完全有必要且有可能修筑一条海堤。同年底,叶飞陪陈毅视察厦门,梁灵光送陈毅离开厦门时,晚上过渡高集海峡,现场汇报打算在此建海堤的设想,陈老总马上表态支持,并随后进京向毛主席汇报修建厦门海堤计划。1952年底,毛主席对陈毅说,“厦门海堤一定要修。好,简单一点,钱交给你,由你陈毅负责。”

1953年,中央批准修建厦门海堤方案,共拨款1323万元,成为当年全国第一号建设工程,由福建省包干,厦门市具体负责修建,技术上采纳了苏联专家沙士可夫的设计与施工建议。福建省立即成立了以梁灵光为主任的高集海堤工程建设委员会。随后又设立了高集海堤工程指挥部,张维兹为主任,指挥部下设 4个工区和1个造船厂,调集厦漳泉三地的员工共计一万多人。1953年6月17日,厦门建设史上开天辟地的伟大工程厦门高集海堤正式开工。历经两年又三个月的艰辛鏖战,终于1953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2212米,主体工程由花岗岩干砌而成,牢固耐用,从此横隔厦门孤岛的天堑变坦途。紧接着,广大军民马不停蹄,兢兢业业,于1956年12月又建成杏林至集美海堤,火车驶进岛内,开创厦门交通发展史新纪元。

厦门海堤的建成创造了世界海堤建设史的奇迹。在建设过程中,诞生了许多重大创造发明,如水下爆夯与条石插砌护坡列入国际首创,还有石料单抛法等重要技术革新,高集海堤也是闽南石文化的伟大创举。广大海堤建设者风餐露宿,上山下海,不畏艰险,乘风破浪,共牺牲100多名员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建设硕果。整个工程项目累计节余工程款400多万元,用作创办8家厦门现代工厂,为尔后厦门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60年秋,朱德委员长在视察高集海堤时,赞叹之余挥笔题写“移山填海”四个大字,并立碑为志。厦门海堤建设不但是个工程奇迹,而且铸成一种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与自强不息的“海堤精神”。正是这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引领一代又一代的厦门人制造出“海堤牌”茶叶、香烟及系列产品,驰名海内外。海堤就是一座社会大学,为厦门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海堤牌”干部、技工,不断涌现出传承海堤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在随后厦门建设尤其是经济特区创建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历经60年的峥嵘岁月,今天高集海堤与集杏海堤正在开口改造,打通东西海域促进水循环成为新时期的大势所趋。厦门又开国内先河,大规模的“海域清淤整治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中,还原碧海蓝天指日可待。最近,凝聚无数老海堤建设者智慧结晶的厦门海堤建设纪念馆已落成,这座酷似一本展开书的平屋式简朴建筑,必将成为全市又一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基地,与经济特区金钥匙、海堤纪念碑组成鹭岛地标式景观,大大丰富海堤精神的时代内涵,不断激励代代厦门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奉献与自强不息,去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厦门之行难忘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1月24日的下午,我和爷爷奶奶弟弟坐火车去厦门玩。

火车上每个隔断的小房间里分别有六个床铺,分上中下铺,而我在视野最好位置最高的上铺,坐在铺上远望,可以看到层层错落有致的梯田,宛如一幅翠色欲滴的油画,据说那里种着很多茶,我可真想亲自去闻一闻茶香呀!

到了厦门,我和弟弟就穿了一件秋衣下的火车,那都不冷呢!然后我们过天桥去坐大巴车去各个景点游玩。

在大巴车上,导游给我们讲很久以前的故事,能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伟大的陈嘉庚先生,陈嘉庚先生的父亲去世了,然后自己娶妻,自己在马来西亚创业,种菠萝拿去卖钱,然后陈嘉庚先生发现了一种叫橡胶的树,他觉得可以做车的轮子和枕头,然后他就把菠萝砍掉,种上橡胶树,马来西亚的人觉得陈嘉庚是不是傻了?把可以吃的东西砍掉,还种什么橡胶树!于是人们就不敢跟他靠近,但是橡胶树必须种五年才能种出橡胶。

五年过去了,陈嘉庚先生做了软绵绵的枕头,马来西亚人才支持他,但是他没地方住了,他住的房子墙几乎都裂开了,不能在住了,因为他的钱都给学校了,是因为他不想下一代人不懂知识,不知道怎么保家卫国,所以他74岁到81岁都是住在学校的桌子上睡觉,88岁去世,去世之前,他做了一个“归来堂”!这三个字的意思是希望他的儿女能回来看他。陈嘉庚一共有10多位家人呢!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做事情不能只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考虑,所以生活中,我要做一位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厦门海堤精神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们进行了一次六年级"寻海堤精神,共筑中国梦"的文化遗产保护演讲,至此演讲是由我们校长的老师——林振其老师来为我们演讲。

使我们了解到了高集海堤。

高集海堤,位于厦门高崎与集美之间,海堤全长2212米,1953年动工,1955年10月建成。1955年由于历史因素厦门湾的西部建起了高崎—集美、集美—杏林海堤,两座海堤总长约5公里。铁路、公路过堤跨海通省内各地,为厦门岛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因素。上世纪90年代随着厦门各座跨海大桥陆续建成通车、海堤作用减小,又扮演着隔断东西海域阻碍海水流动的角色,为此厦门海域环境逐渐下降态势。为改善厦门海域海水水质、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厦门市政府于2010年启动拆堤建桥工程,集美—杏林海堤被拆除改为桥梁取代、2012年建成通车,集杏海堤不复存在。2011年高崎—集美海堤拆除工程启动、预计2014年大桥建成通车。厦门岛通过几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与大陆相连,海堤碎退出历史舞台,但海堤纪念馆会建立。

但是海堤那种“爱国爱乡、无私奉献、不畏艰难、移山填海、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海堤精神会由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厦门海堤精神

全文共 1390 字

+ 加入清单

从海的一端到彼岸,沧海桑田的造化让我来猜你的距离。左边的河畔是斜阳波光,右边海浪拍打红色港湾。它们曾经连成一片没有分别,等我来看,却铺成了这一条笔直的堤岸。多少年了,踏在条石板上,让我猜你曾经的模样。

变化的时光流转了星云,你把所有的记忆清空在苍穹之下。却有我的诗意不曾忘记——太姥远峰夕阳下,映彩晚霞逐浪宽。此刻的堤上仿佛只有我的存在,与天地对话,随着苍穹的扩展,渐渐引发内心的感叹,诉说与你听。

空旷的心情揉碎了我的渺小,就如芳草与树木,也许就连那自由飞翔的白鹭都不如吧。我只是你四季眼里这一刻的飞沙一粒,蜇疼你睫毛的苏展。而我却在你的痛苦里自在欣赏。一步一步靠近你深藏的泪痕,揣摩苦苦的单思。想起那些强风刮起的日子我在哪里?真是犹豫又徘徊。

月亮隐去圆缺,潮水涨涨落落,迷茫雾气的虚幻与真实。看天边飘去最后一抹羞涩,我无法沉睡到夜的孤寂。被天枕地的年少轻狂是如此的熟悉,此刻我惧怕海浪的私语窃窃,她们无意的哂笑就像布满蛎壳的乱礁,划过我淡淡的忧伤。

黑夜的远山合拢了臂弯,姆屿岛堵住了海的出口,请让它们帮我锁紧心中的爱,别让木讷的表情在风里飘来飘去。那一条留在童年记忆里的小船,随我摇阿摇,去靠近你的美。也许在传说里,我就这样,为了纯真的命题,一叶扁舟飘过海的地平线。也许在另一个故事里,你凝视远方,流干了委屈,化成了石头的模样,依然默默等待。也许这样的版本有千千万万,即使写成传奇的浩瀚,也只是波浪里的一点星光,收到我的网里,流到市井的嘴里嚼烂。

不,我不愿,不愿让你的温柔就这样断送。跃过忙碌的码头,我的渔歌要穿透你的黑暗。听,这一波波柔情的水,是爱的婆娑,浸润你坚强如磐石的心。只要爱能打开一扇闸门,我将是一只洄游的鱼儿,穿越水草茂盛的河床,在你温暖的心房里徜徉。或许我将游得更远,直奔泉水叮咚的天涯,叩响渔歌的回音,播撒万千光茫。

多少回,多少回,都是如此丰富的联想。不要再让固执的犹豫,留给我一条窄窄的堤,年复一年年复一年的想。

岁月会漫过记忆,过往将化成细线,提在渔人的手里,你的幸福在我的眼,布满了星云的血,滋润富饶的土地。爱若没有模样,恨也无处盛放。这一条飘浮的玉带,写满了秦川儿女的情意缠绵,等我来采一朵最为羞涩的恋,微笑印在石头的脸上。

第三篇:厦门海堤精神

半个多世纪前建成的厦门海堤,曾经为厦门的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厦门海堤也到了要进行开口改造的时候了。

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高集海堤、集杏海堤为厦门进出岛交通、鹰厦铁路的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国跨海修堤的首创之举。半个多世纪前,“万人大军”移山填海建造厦门海堤的豪迈场景还让不少人历历在目,海堤建设者们铸就的“移山填海、拼搏奉献”的海堤精神,激励了厦门一代又一代建设者们,成为了推进厦门市前进和建设的强大动力。

然而,随着厦门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厦门海堤已不再是厦门人进出岛的唯一通道了,而海堤造成东、西海域的阻隔则是让厦门的海域面积和纳潮量不断减少,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的损害,对海堤进行开口改造已是势在必行。2008年,我市拉开了海域综合清淤整治的序幕,逐步进行海堤开口改造前的准备工作。有关专家指出,对厦门海堤的改造开口,将进一步对海域的水动力、环境和生态进行综合修复,拓展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并为沿岸城市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景观水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