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双拥作文(实用四篇)

浏览

1141

作文

4

篇1:双拥作文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军人,红军在国家危难之际,他们挺身而出保卫家园;解放军在人民被大自然侵害时,他们奋勇当先,拯救生命岌岌可危的人民百姓;在中国航空事业飞速发展,宇航员冒着可能被宇宙吞噬的危险,他们挺身而出;军医无论是在战争时期的救死扶伤,还是和平年代的医学创新,他们都走在了前列。为了祖国、为了人民,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中国军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祖国和人民保驾护航。

心存信念,为了理想不断前进的是我们的红军。1934年10月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饿了,他们煮皮带,吃草根,啃树皮。面对残酷的镇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他们依旧斗志如钢,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胜利,董成瑞用自己的生命做支点,拉响了手中的炸药包摧毁了敌人的碉堡;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成功转移,刘胡兰宁死不屈,用“给我金人也不要,死也不投降”的气魄英勇就义;为了比暴露目标,邱少云被敌军飞机的燃烧弹击中时,即使烈火焚身,指甲在土地里都抓出了血丝,硬是没吭出半声,保护了同伴,取得了战役的成功。无论是2万5千里的长征,还是一例例英雄的事迹,红军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告诉世人,只要坚持不懈,只要心里存在梦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心存百姓,救死扶伤的是我们的解放军。1998年,中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在这场历史罕见的天灾面前,解放军全力支持抗洪抢险,近三十万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火速赶往灾区,同沿江数百万干部群众一起日夜奋战,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解放军高喊: “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口号声响彻云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博,最终取得了抗洪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无数的解放军前往灾区进行救援,许多将士都是几日几夜进行抢险救灾工作,当余震来袭,面对暂停行动的命令,将士们喊道:“让我再救一个,我还能在就一个”,让我为之感动。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对面别人的生死看的比自己都重要。他们也是父母生养,他们也想安稳过日,可是面对重大的责任,他们还是挺身而出。为了大家和小家,他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大家。

心存宇宙,为了航天事业而献身的是我们的宇航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承载中国人民飞天梦想的神舟5号飞船,飞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为了航天事业,杨利伟要接受复杂多样的技能训练,平时也很少能够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为了航天事业,杨利伟冒着被宇宙吞噬再也回不来的巨大风险,坐上了神舟5号,成为了我们中华人民的英雄。不管是之后的神舟6、7、8、9号的航天英雄,还是以后的神舟10、11、12„„的航天员,你们都是我们中华人民的英雄。你们是我们航天事业成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心存医德,在战争的炮火下抢救伤员的是我们的军医。军医无论是在战争时期的救死扶伤,还是和平年代的医学创新,他们都走在了前列。军医比其他的医生又多了军人这个神圣的称号,做为军人,时刻要听从祖国的召唤,时刻都担负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当他国发生战争,军医要代表中国去执行联合国的卫勤医疗保障任务,这是一份艰辛且有生命危险的工作,但是军医们为了去拯救伤员,他们义无反顾,踏上了疾病肆虐,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战争土地。中国的军医,让我们为他们骄傲、自豪。

我们中国拥有一个伟大的群体,他们战斗在一线,吃苦耐劳,心系人民,他们就是:中国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双拥作文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曾几何时的黑雾笼罩在我们的上空,天空失去了原本的颜色,恐惧缠绕在我们的心头。暗淡下来的光芒,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格局。是谁撑起了人们无法呼吸的天空?是谁斩断了与光耀的阻隔?是他们,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眼神,坚定的意志,不畏困难的英勇战士。人们因为他们的存在,又萌发出生的希望。群众与军人的关系,好比就是鱼与水一般,大家互不相离。

一路慢慢地走来,周围的景色已经不知变幻多少次了,不禁感叹时间的流逝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却改变了世界。还有多少人还曾记得过去的事迹,那一幅幅触动我们心中的琴弦的画面。多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鞭炮声此起彼伏。只有他未曾忘记,冒着小雨来到了长安镇将军山凭吊烈士,当来到的时候却看到了杂草,心中难免有一丝哀伤。这里不知沉睡了多少让人由心钦佩的英魂,世代传承着深信不疑的旋律,温柔得仿佛要催人泪下,在恒久不曾停息的雨中。任由雨水拍打着他的身躯,哀伤的气息充斥了整个心头。薄薄的雾没有人阻挡住他的视线,他毅然地向前走去,寒冷的风无法扑灭心中燃起的火苗。他默默的蹲下身子,摘了一束山花,向烈士们许诺:“只要自己还活着,决不让你们寂寞。”他那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引起了身边阵阵的微风,宛如挥去了身上的雨珠。他的眼神注视前方,踏出了重要的一步。

晨曦中,“樟木头镇将军馆”光彩夺目。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有多少人知道它的背后经历了多少风雨才迈入了我们的眼前。是他,因部队精简整编,时任连长的他专业回到家乡。“尽管离开了军营,但军人本色不能丢。”他暗暗告诫自己。是他,带领十一个工作组拜访了六十多位将军,奔波了三万多公里,足迹踏遍九个城市,收集资料二百多件,将军馆的问世。一位老将军欣然题词:“宝山脚下兵强马壮,樟木头人拥军有功。”当大家纷纷来到的时候,他坦露心声:“今天的社会需要一个载体,记载着先辈的奉献,提醒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他完成了他的承诺,他的完成不仅仅因为自己的承诺,更多的是自己心中的责任与一腔热血的内心愿望。

雨,不知何时开始慢慢地落下,当泪之雨划过脸颊时会变得更加美丽。唯愿,将曾几何时的晴朗与今日之雨色紧密相连。或许这就是天上的战友们对他的肯定。他们的向往,凝聚成一束光芒;他们的心跳,汇作一瞬间的感动;他们的目光,造就一次偶然;他们的温暖,化为一个约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双拥作文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温暖而美好。一切都从沉睡中苏醒,欣欣然张开了眼。明媚的阳光仿佛带着笑,将希望与梦想播撒在我们心中。就在这个盎然的春意中,我又想起了那些为我们创造今天美好生活的人们——我们的军人。 我今年担任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翻开书本,历史上我们国家经历的一幕幕屈辱仿佛就在眼前重现。先是英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近代化大门;紧接着八国联军侵华洗劫了全世界瞩目的圆明园;中日法西斯战争使中国面临着家破国亡的境地。在这国家危亡之时,是我们的军队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在他们的带领下,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为保家卫国进行英勇反抗,使我们的祖国得以摆脱任人宰割的境地。

再说长征时期,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用自己的双脚穿越了两万五千里的战斗历程,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歌。山高路远,沼泽坑深,没有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敌人的围追堵截,残酷镇压没有将他们吓倒。他们煮皮带、吃树皮、嚼草根,年轻的红军战士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心,年长的老红军更是斗志如钢。大家克服困难、勇往直前,长征中的一个又一个坎坷就这样被红军战士们以坚韧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征服了。国外一位哲人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那么他就能够创造奇迹。正是依靠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依靠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的军队创造了长征奇迹,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新中国成立后,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们的军队又回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演绎着悲壮的一幕幕。为掩护大部队的转移,狼牙山上,五位壮士在用尽最后一颗子弹后,纵身一跃,跳下悬崖;为了不让自己的战友继续倒下,为了新中国的胜利,面对敌人的碉堡,董存瑞毅然托起手中的炸药包;为了不暴露目标,为了保证战斗计划的实施,当烈火蔓延到身上时,邱少云纹丝不动,咬牙坚持到自己生命的尽头;为了朝鲜人民,为了战斗的胜利,当阵地上只剩下自己时,王成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然后拉响了爆破筒„„无数可歌可泣的革命战士,为了国家和人民,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是他们用生命托起了新中国的太阳。 在安居乐业的和平年代,军人虽然没有了战场上的拼杀与驰骋,但他们依然是保家卫国、全心为民的代名词!仍有这样一群军人,他们扎根在荒无人烟的丛林里,跋涉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坚守在风寒暑热的哨所中,与野猪为伴,与山鸟为邻,

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样的军人有成千上万。他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割舍了人间的亲情,在天涯,在海角,在雪线以上,在荒岛之间,挺立起他们那庄严肃穆,孤独而美丽的身躯,为了祖国的荣誉,为了百姓的安危,他们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军人,一个多么神圣的称谓!他们的生命力顽强,革命意志坚定,风吹不弯,雨打不倒,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救人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人民,默默得地烧青春,这是真正的奉献,一颗颗普通军人伟大的情怀构成了人民安居乐业的坚实屏障。军人是和平的守护神,当年,作家魏巍曾满怀深情地赞颂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现代军人也无愧于这样的称谓,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紧跟时代的脉搏,奏响嘹亮的军歌,向军人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玉林市双拥文化作品征稿启事

全文共 1963 字

+ 加入清单

为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部署,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宣传活动,同时配合我市开展好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根据市委、市政府、玉林军分区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入开展再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玉发〔2015〕4号)的要求,举办玉林市双拥文字类作品和书、画、摄影作品征集活动。欢迎我市广大文学、书画、摄影等文艺爱好者(含驻玉部队现役军人、玉林籍的现役军人和学生等)踊跃投稿。

一、征稿内容及要求

(一)双拥文字作品类

作品体裁:各类体裁的文学作品和理论性文章、歌曲(要求谱好曲)均可。

主办单位:中共玉林市委宣传部、玉林市双拥办、玉林市文联。

协办单位:玉林日报社、金田杂志社。

(二)书、画、摄影类

内容要求:以“双拥在基层”主题,以我市军民共建为背景创作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作品。突出基层和老区特色,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反映我市双拥工作成就,各行各业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活动中,开展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拥军优属、爱心献功臣等双拥共建活动的画面;驻玉部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保驾护航及部队保家卫国风采的作品等。

1.书法作品:

①不超过6尺(180×97cm),不小于4尺对开;

②不收手卷、册页、刻字作品;

③古今诗词、联、赋、格言均可;

④书体不限;

⑤所有作品不装裱。

2.美术作品:

①国画不超过6尺,不小于4尺对开,所有国画作品不装裱;

②油画、漆画作品高、宽边长(加外框)不超过1.6米。版画(不展出版画原版)、水彩、粉画,作品尺寸高不超过150厘米、宽不超过100厘米。

3.摄影作品:

①投稿数量每人限30幅(组)内。

②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且不得涉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内容和涉密范围,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

③作品创作时间不限(鼓励近期创作的摄影作品),使用数码、胶片相机拍摄的作品均可参赛,彩色、黑白不限。可以接片,但不接受改变景物客观状态的合成照片,允许构图剪裁和适度调整锐度、对比度、色阶、色温等。参赛作品可用单幅或组照(组照每组4~6幅,按单幅计)。

④每幅参展作品压缩为jpg格式小图(长边为1000像素,文件大小200~500K)。

⑤获奖和入选作品必须提供调整好的JPG格式电子文档,短边不小于2000像素,单张照片文件不小于2M,文件必须包涵exif格式信息。

主办单位:中共玉林市委宣传部、玉林市双拥办、玉林市文联。

协办单位:玉林市群艺馆、玉林市书法家协会、玉林市美术家协会、玉林市摄影家协会。

二、投稿方式

文学作品、摄影作品采用网上投稿,邮箱:《玉林日报》:ylsywhrb2015@163.com,《玉林晚报》:ylsywhwb2015@163.com,请选择其中一个邮箱,勿一稿多投。书画作品投稿,属协会会员的把作品送到对应的协会,由各协会集中送玉林市双拥办统一评奖,其他人员直接送玉林市双拥办,地址:玉林市民政局七楼,联系人:陈清,联系电话:0775-2684812。

三、奖项设置

分类按照来稿量的比例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并奖励相应的奖金。

四、征集活动时间

从征稿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15年6月5日止。

五、其他事项

(一)获奖作品,将在《玉林日报》、《玉林晚报》、《金田》择优刊登。

(二)从获奖的文字类作品稿中推荐部分优秀作品参加自治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同心共筑强大国防”主题征文比赛。

(三)5月上旬,从征集来稿中选拔部分有创作实力的作者参加“沿着先烈的足迹,重走红色之路”双拥文化采风活动,以拓宽视野,争取创作出更优秀的双拥文化作品。

(四)审稿评奖时间:2015年6月15日前。

(五)选稿结集成书时间:2015年7月15日至25日,入选作品有相应稿费,书本出版后,在“八一”活动上进行首发。届时邀请部分获奖作者参加。

(六)书、画、摄影作品展时间: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玉林市群众艺术馆展出,参展作品在玉林双拥网上公布,并在《玉林双拥》发表部分优秀作品。

(七)文字类作品要在作品后面注明作者和联系方式。书画艺术类,送展作品请在每件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通讯地址。摄影类送展作品请在每幅作品上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手机号码、通讯地址。

六、主办者和参展作者的责任、义务和权利

1.主办单位对展出作品有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的权利,主办单位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有优先收藏作品的权利;其余不收藏作品一律退还所有者,请所有者在10月份到市双拥办领取,过期不取者,视为放弃。

2.凡涉嫌抄袭、模仿他人作品者一律取消参评、展出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

3.本次活动不收任何费用。

4.凡送作品参加本次活动的作者,皆表明认可并遵守本活动的各项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