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和我的父辈观后感作文【最新4篇】

《高考1977》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呈现仍然是建立在一个有明确意识形态垄断的创作立场上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考1977》观后感范文,快来围观吧。

浏览

7070

作文

4

篇1:父辈们的故事《高考1977》观后感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听老妈讲过她在刚恢复高考时怎么利用一切时间去看书算题,和同学讨论,疯狂记笔记,一本高等数学的练习题集在她的同学间广为流传。她还记得她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记一个感动你的人。她没有选择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的主题:写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怀念,而是选择去写她身边的一个朋友,写那个女孩怎么身残志坚,用自己的毅力乐观坚持地生活下去的故事。由于她的“个人”选择,她当年的高考作文分数很低,于是在1977年,她落榜了。虽然在第二年的高考中老妈如愿考上了大学,但是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至今还是令她记忆犹新。

老妈在她的同辈人中算是幸运的,14岁停课后进了生产无线电器材的工厂,小小年纪就当了工人,没有经历过插队下乡,文革对于她来说除了饥饿和姥姥常年因为忙工作不能按时回家之外,她并没有受到太多命运的不公。但是1977年对于她来说也是一个梦幻般的年月,文革的到来,使她本应该在学校做一个学生安心学习的生活,受到彻底粉碎,她说当时看到满大街贴满的大字报,只觉得是“好日子到头了”。

1977年中央下文件宣布恢复高考,对于她这样被政治运动中断学业的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意味着一种“正常生活的恢复”,这种应该由政府提供并好好维持的社会秩序感和稳定感,在经历了10年无序生活后再次降临,高考本身是人心所向,高考的到来确实是一个标志,标志着当年每一个中国人终于从“革命人”的身份牢笼中走出来,成为一个不再受组织压迫和摆布的相对“自由”的人。

所以在看《高考1977》之前,我对这部影片还是充满期待的。哪怕明知道这是一部以宣传政府历史政绩,塑造政府光辉形象的“主旋律”影片,可是由于这个题材的缘故,作为一部关于我父母一辈人的,在他(她)们人生的最好年华中发生的一件足以改写他(她)们人生命运轨迹的影片,还是有很多看头的吧。可惜,这份期待最终还是被打破了。这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还是一部被主旋律创作思维彻底改写的影片,剧作的漏洞,不合时宜的裸戏,虚假的自相矛盾的人物性格设计,凸显了影片创作者在基本创作态度上的问题。这既不是一部具有史料价值的影片,也不是一部有着感人情感记忆的影片,我想编剧或许对于1977年的高考的了解仅仅建立在一种主旋律角度的想象上,影片没有一个镜头来表现考生在高考考场考试的场景,没有一张高考试卷的完整展现,没有任何细节交代那些在场站青年如何备考,如何在一起复习探讨,而是把主要情节矛盾放在“能否获得考试资格”、“能否及时赶上考试时间”、“能否顺利被学校录取”,并不是说这些问题在1977年不重要,而是影片对于这些问题的展现,其背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让片中青年高喊“有党中央替我们撑腰!”、“这是一个老人的伟大决定”之类的高调宣传和塑造政府正面形象的口号式表白话语。除了让观众看着就肉麻之外,就是大大破坏对影片的情感真实度的认同。

不是说这个题材不应该拍得宏大、伟岸、主旋律,只能说《高考1977》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呈现仍然是建立在一个有明确意识形态垄断的创作立场上的,在这个立场之上,所有的情感都可以化作为意识形态服务的工具,这样的情感不是建立在个人独立丰富的情感体验上的,所以无关乎什么情感的真实,无关乎什么历史的真实。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太多被这样改写的历史经验,它们深深地破坏了以后的人们对于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也深深破坏了每个经历过历史的人们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的可能,以及对自己在历史中的行为反思的可能。

《高考1977》从这个角度其实是对一个具有巨大反思价值的重大历史题材的浪费,它的拍摄不如不拍摄,它所呈现的历史观本身就是对1977年那个历史事件的讽刺。高考的恢复给几代人带来“自由生活”并学会“独立思考”的可能,这种对于“自由意志”的饥渴和向往,才是那个时代留给人们最有价值最值得反思的东西。《高考1977》却用这样一个太过虚构的故事粗鲁地代表了当年全体参加高考的知识青年对于高考的理解。这是对历史真相的不负责任扭曲,也是对一代人情感记忆的扭曲。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父辈们的故事《高考1977》观后感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怀着一种复杂的别样的心情看完了这部电影~

感受着那段动荡过后的岁月里,渴望知识的青年们对高考恢复的激情澎湃,也感受着当年高考和我们如今的不同~

前面的总感觉是喜剧片,可看到最后,我还是忍不住想要哭,为那些渴望知识的人感动。看着他们歇斯底里的喊着,狂奔着,奔向希望的考场,至始至终,都给我无尽的震撼。

现在看来真的是不可思议,可当时确确实实发生在祖国的很多地方,这只是千万个故事的浓缩,一个时代或者说一代人的缩影,让我们后来人有所感悟的励志电影。

其中穿插的爱情,最后却没有结局以示,却是一个遗憾,可能为了还原当时的真实,就没有以圆满的大结局收尾。

来之不易啊,珍惜现在的大学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父辈们的故事《高考1977》观后感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好”“同学们好”,这样熟悉的称呼,对于他们来说,十一年未曾说出口了。 1977年恢复高考,对于那一代甚至前一代人来说,是历史的机遇、是改变命运的机会。那年的高考帮助了20多万人离开了工农活、回到了校园,影片里有一句话说了很好“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重要的多”,这种制度的重新回归使得千万人有机会重新得到知识,来弥补那十年无知的遗憾。

作为一部主流片,它的剧情不可避免的要向上、要向好,哪怕压迫人的最后也会去帮助别人。

不要指望它能揭露多少那个年代的黑暗,对于那十年浩劫来说,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影片本身说的东西能让人感动,已经足够了,对于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我们来说,有个角度去了解下过去,虽然不完全,总比没有的好。 相比较现在的社会,和那是一样,也会有许多的压迫。那时候虽然苦又黑,但大多数人是善良的、单纯的,人活着心没那么累,这又是现在人所不具备的。哎,不同年代,塑造不同人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们的父辈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影片开始于1941的德国,在刚刚完成两个月攻占法国的战略目标后,德国的枪口转向了辽阔的乌克兰平原。在部队开拔之前,五个年轻人相聚在一间小酒馆内,跳着那只因高层三言两语便被单方面宣布消失的摇摆乐,在一片欢歌笑语中期待着未来。此时,战争对他们来说还只是收音机里传回的捷报。

“战争会展现出我们最坏的一面”费莱德海姆以一个智者的形象清晰地认识了这场战争。他喜欢兰格与荣波的作品,本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学者,但战争改变了一切。初到之时,他不敢开枪,仅三个月后,他便弹无虚发。来时,他怀有信仰与怜悯,他知道善待俘虏,他知道挽救生命。黑夜战壕中闪动的火光,是一个存有理智的人对这场战争的无情控诉。直到作为俘虏的苏军政委被处决、犹太女孩在他面前被枪杀、苏联空军的轰炸、唯一的朋友踩中地雷后绝望地迎来死亡……

或许,在他说出这话时还未曾知晓它的真正含义。战场上的残酷、战争的激烈程度,震撼地呈现在他面前,他不能摆脱这名为世界的梦魇,只能融入这场被他所不齿的肮脏战争。他开始杀戮,开始不择手段保全自己和兄弟们,他终从一个满怀理想的青年转变成了无情的杀人机器。在这名为战争的政治游戏里,生存的唯一条件便是抛下人性!可他却从未抛下他的信仰,最终在一九四五年的波西米亚森林,他用生命祭奠了一切。

威廉文特尔,从波兰战役起他就开始领导灰猎犬连队,作为指挥官,他带领着兄弟们冲锋陷阵,攻破一条又一条防线,取得一场接一场的胜利;作为哥哥,他尽己所能保护费莱德海姆。但残酷的东线战争最终压垮了这位年轻的中尉,威廉看着他的兄弟一个个消失在硝烟里,他崩溃了。当他一个人离开库尔斯克的时候,带走的只是一副千疮百孔的躯壳。这场战争无情的撕碎了他珍视的一切,连队,弟弟,爱人,信仰,灵魂,所珍视的一切,都已在枪林弹雨中尽数毁灭,他能做的只有逃离,逃离家人,逃离战场,逃离这场战争。他是战功卓著的军官,可他也只是个渴望归家的普通人!

没有希望则没有失望,费莱德海姆从没有对赢得这战争抱有任何希望,在面对节节败退的战况时,他从未像哥哥那样歇斯底里,他似乎总能保持那种超乎寻常的冷静与理智。他所渴望的不过是五个好友听着收音机里的《莉莉玛莲》能再跳一支舞,但这一切注定只能存在于幻想中…最终他选择以死亡换得解脱,洗刷自己曾经为生存欠下的债。可当他知道威廉幸存下来的时候,他的眼神里到底蕴含着什么?当他眼看着那新兵倒在自己面前时,他的内心到底是不是在呐喊?已然成为了尘封历史中一个无解的问号。

但是,费莱德海姆,你有曾抛弃过自己的灵魂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