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3237

作文

14

篇1:刘胡兰党员观后感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个小女孩——刘胡兰。她碰到了國民党,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说出来,不然,就把她抓走。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后来,坏蛋用两种办法对付刘胡兰,还不行,他就用刀剌死了 6 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 16 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完电影,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的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而我们,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啊!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要牢记“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可以这样来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为中国的富强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是谁开辟了新中国?是谁建立了新中国?是谁建设了新中国?是英雄好汉!是共产党!更是无数中华儿女!

“数英雄人物,还看今朝!”今朝梦想成真了,会忘了这些英雄好汉吗?不,永远不会,有了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这天的新中国;有了他们的卓越奋斗,才有了我们当代的幸福生活。他们是甘霖,滋润了大地;他们是阳光,温暖了世间。

我爱戴英雄好汉,在《刘胡兰》这部电影中我看到了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被她那奋不顾身的精神所感动。

刘胡兰自幼失母,是她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得把她和妹妹抚养成人。再想想自我,有父母的爱,竟还不珍惜,肆无忌惮的浪费那大山般的爱。

爱确实是阳光,照耀着那一幕幕柔情似水,意志似钢一般的情景,难道你的心不会有那沉重的一击吗?

刘胡兰从小便在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为中华抗日献一份力。使她有着与其他孩子与众不一样的意志、智慧。在她当上儿童团长后,一项项艰巨的任务如狂风般地袭来,在只是孩子的刘胡兰面前,她总是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每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行动,但她从不退却。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誓死保密党的机密。刘胡兰死了,但她的英雄事迹,永远地让我们铭记着,思念着,赞颂着。。。。。。毛主席也赞许“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虽然此刻国富民强了,但我们还是不能忘记我们中华民族过去遇到的耻辱,要让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想成功,就要努力,让我们一齐发奋读书,树立信念,成就理想,建设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看完《刘胡兰》这部影片,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六个活生生的民兵,都被按倒在敌人的铡刀下,顿时人头落地,热血喷涌,这是一种何等惨烈悲壮的场面,一种何等血腥恐怖的场面。

这样的情景,是常人很难承受得了的,胆小一点的可能吓瘫在地,意志薄弱的就可能乞哀告怜,而刘胡兰,这个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怒视敌人的残暴行经,两眼几乎要冒出火来,然后望着父老乡亲,望着养育了自己15年的云周西村,默默地告别。刘胡兰迈着大步走向铡刀,从容地躺到铡刀上。雪亮的大刀悬在脖颈上方,她视而不见,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望着蓝天,似乎看到了自己用青春和生命换取的美好未来。

虽然我早已熟知刘胡兰的故事,可看了这部影片还是心潮起伏。这个年仅15岁的女孩身上究竟拥有什么力量,使她面对死亡,面对屠刀那样坦然,那样从容?

此时我的思绪飞扬,李大钊面对绞刑架进行了最后一次演讲,江姐整好衣服和头发从容就义,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一幕幕壮举浮现在眼前,耳边萦绕着一曲曲壮丽的凯歌:“丹心已共河山碎,大义长争日月光。不作寻常麻箦死,英雄含笑上刑场”“……对着死亡我放声歌唱,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烈士的铮铮铁骨,烈士的执着追求,深深的震撼人心。为了理想,为了事业,他们虽死无撼,用生命和鲜血筑就了共和国坚实的基石。

看完电影《刘胡兰》,我擦干眼泪走出影院,不管是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还是回到温馨的家,都忘不了刘胡兰从容就义的情景。而今,正处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我们去流血,去与敌人拼杀,需要的是发扬刘胡兰那种为了理想,为了事业而执着追求的精神,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刘胡兰党员观后感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妈妈讲过刘胡兰的英雄事迹,那时的我就知道刘胡兰是个抗日英雄。今天我读完了这本书,使我感慨万分,刘胡兰那么小,却能做这么勇敢的事情,真的让我感到震撼!

刘胡兰15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刘胡兰被敌人抓捕的时候,敌人绞尽脑汁的想从刘胡兰的口中得知自己有利的信息,沉着脸,恶狠狠的说:“你们的八路区队在什么地方……”刘胡兰斩钉截铁的说:“不知道!”“区区一个孩子,嘴挺硬!快说!”“不知道!”

就这样,刘胡兰牺牲在了敌人的军刀下,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刘胡兰——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毛主席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想一想,现在的15岁的孩子还在妈妈的怀抱中撒娇,现在的我们过着平平安安的生活,还不是刘胡兰等抗日英雄当时的付出吗?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刘胡兰的精神,珍惜革命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好好的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刘胡兰党员观后感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看了许多英雄的事迹,也了解到了许多历史名人。我很敬佩他们。但是,我敬佩的人却是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我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第二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國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的军隊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已连铡几人的铡刀前,怒问匪军:“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主席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牺牲半年后,1947年8月1日中共晋绥分局决定破格(通常需年满18岁)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虽然只有十五年短暂的生命,但刘胡兰却将自己的青春书写得格外绚烂。毛泽东主席用“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概括她的人生。

在那个并不缺少英雄的年代,刘胡兰的英勇就义令无数人震撼不已。此后,她的事迹和体现出的精神被公众进一步诠释为追求真理,有坚定的信念,爱憎分明,敢于和一切邪恶势力斗争。

这就是我敬佩的小英雄————刘胡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刘胡兰党员观后感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为刘胡兰亲笔写下的。这也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感受。

刘胡兰出生在一个平穷的家庭里,刘胡兰13岁就入了党。就在她15岁那年她被鬼子抓到了,鬼子对她说:“你只要同意和共产党断绝关系,我们就放你一马。”刘胡兰没有回答。到了刑场上,刘胡兰用鄙视的眼神看着那个泄露机密的人说:“你出卖了自己的灵魂!”这时,刑场上只剩下刘胡兰一人了,刘胡兰平静的向鬼子问:“我咋个死法?!”鬼子气急败坏的说:“跟他们一个样!”说完刘胡兰自行把脖子放在铡刀上,自行了断,当时她才15岁。

刘胡兰15岁就有这般胆识,可我们看见个虫子就大呼小叫,遇遇到点儿芝麻绿豆大的小事儿就报告老师,如果遇到这种事儿,不早就吓得哭爹喊娘了吗?现在这个年龄,正是享受童年美好时光的时候,可刘胡兰为了共产党就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如果和我比,我真是无地自容啊!

现在我的眼前又出现了刘胡兰那纯洁坚强的眼神,虽然她没有看到今天的美好生活,但她的精神却留在了我们心中。当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呢?从此以后,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勇于面对困难,长大对国家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学习班,她学习完毕,就回村负责工作。后来,刘胡兰竟被一个贪生怕死的叛徒给出卖了,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坦白”,不论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看到这儿,我的心被揪成一团,真为她担心。如果当时是我,我肯定会哭喊着叫爸妈。后来,坏蛋用刀刺死了6个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完电影,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我们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我们脱离了父母的怀抱,该如何面对社会呢!我想,以后,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我们要克服困难,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接受新的挑战。

[刘胡兰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刘胡兰是一位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一种新的力量!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她学习完毕,就回村负责工作。后来,她碰到了,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自白”,不然,就把她抓走。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看到这,我真为她担心。如果当时是我,我肯定会哭喊着叫爸妈。后来,坏蛋用两种办法对付刘胡兰,还不行,他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也记得这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可以这样来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还要认真学习,掌握本领,接受新世纪的挑战,为把上海建设成国际化的大都市而努力,为中国的富强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刘胡兰——一位被毛泽东主席提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少女英雄。她的感人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今天,我专门来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的大概内容是这样:在抗日战争时期,做为云周西村的抗日救国儿童团团长的胡兰子,积极副食小伙伴们一起配合共产党,组织了大量抗日救国行动。终于,日本投降了,可是,发动了内战,战争的阴影再次笼罩住神舟大地。学习了许多革命道理的刘胡兰,下了决心,决定加入党,终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后补党员。很不幸,她被的人抓住了,面对凶恶的敌人,刘胡兰说出了“怕死不当共产党”这样的一句话!最后,年仅15她死在了敌人的铡刀下。

刘胡兰真是一个爱国爱党的人呀!宁愿自己死也不说出党的机密。刘胡兰这种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的人,的确是很伟大!我们应该学习她为国捐躯的精神!同学们,行动起来吧!我们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让我们看了《刘胡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女共产党员刘胡兰的故事。千千万万人民都纪念着这位女英雄。

1946年7月,蒋匪在美帝指使下发动反人民战争。有一次,敌人来了,刘胡兰带着伤员老赵和另一个人躲进了一口井里,但是刘胡兰不放心村里的人,虽然这一去就可能会死,但她还是去了,果然,她被敌人抓进了牢里。她被长鞭打得血淋淋的,可刘胡兰就是不低头。第二天,敌人把刘胡兰押进了刑场,她说:“即使我死了,我们也会打败你们,会有很多人替我报仇的。”刘胡兰视死如归,匪兵再给她一机会,可刘胡兰理都不理,最后,刘胡兰留被铡刀铡死了,年仅16岁。

16岁的刘胡兰就这样死去了,我们此刻生活的这么好,我们要好好学习,要向她学习,我们中国人民永远忘不了这位女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女英雄刘胡兰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她,年轻,漂亮,善良又勇敢,一本名叫《刘胡兰》书,让我认识了这个来自美丽山西的女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生在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家里人勤俭过日子,但这个平凡的家庭却铸造出了刘胡兰不平凡的一生。

胡兰想上学,但她那重男轻女的奶奶却是一千个不答应,一万个不赞成,好在后来村公所下了通知,所有适龄儿童都要上学,胡兰总算如了愿。

可好景不长,1940年以后,阎锡山暗中与日寇勾结,这样一来,日寇就抽出大批兵力向抗日根据地蚕食,同时实行“强化治安”。云周西村的环境一下子就变坏了,日军、伪军、汉奸、狗腿子,经常到村里清查户口,危害百姓,胡兰不能上学了只好在家里和奶奶学纺线,学做针线活儿。

刘胡兰以为抗日政权没有了,只能当亡国奴了,后来她才知道,抗日组织名义上没有了,实际上都转入了地下,她的好友金香、玉莲的家就是他们的落脚点,胡兰常到金香、玉莲家,日子久了,就和干部们熟悉了,经常听到他们说一些抗日的道理,于是她对抗战胜利也充满了信心,对共产党闹革命也有了一些认识。从他们口中还听到一些根据地军民不怕死,和敌人英勇战斗的动人事迹。

后来,胡兰不顾家人的阻挡,和金香、玉莲一起上了妇女训练学习班,取得了抗日干部的信任和肯定,当上了妇女干部。

在接下来的“纺棉花”和“做军鞋”的故事中,突出了胡兰热心、聪明、一丝不苟的好品质,同时,有一位骄傲自满的干部——石五则也浮出了水面。

紧接着,一大群的抗日伤兵来到村子里,其中有一个王连长,长了一身疥,胡兰不怕闲言碎语,隔三几天就去帮他洗衣服、抹药膏、烤疥疮。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经过生死逃亡、斗争,胡兰不幸落入了敌人的魔掌里,卑鄙的日本人和狗汉奸,举行一场恐怖的“自白转生”就是逼迫共产党战士交待知道的一切,否则就会被乱棍打死,不管敌人怎么严刑逼供,胡兰就是什么也不说,仗势欺人的汉奸没办法了,只好杀鸡给猴看,把为抗日立下汗马功劳的石三槐和石六儿杀了,见胡兰还是不肯就范,就又杀了一些陈照德区长的亲属,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那个以前勤劳的石五则!没错,他背叛了共产党,背叛了把他养育大的共产党!

敌人一把把胡兰推到了沾满烈士鲜血的铡刀上,还顺手抓了一把草扔到她脸上,问她到底投不投降,胡兰甩掉脸上的草,用大眼睛瞪着敌人,嘴角浮起一丝冷笑,敌人被激怒了,铡刀落下来了,鲜血像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直冲云霄……

鲜血像一朵朵鲜红的小花,溅落到四方……

刘胡兰同志为新中国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光荣牺牲了!

读到这里,我的心碎了,一位多么伟大的姑娘,为了祖国贡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抗日战士知道后,来到了战士们死去的地方,报了一些血土,去攻击日军,为死去的人报仇,一番苦战,日军落荒而逃,战士们怀揣着云周西村的血土欣慰的倒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红色电影《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了《刘胡兰》这本电影后,被刘胡兰深深感动了。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3岁参加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5岁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光是这些,就让我赞叹不已。

1947年1月12日上午,敌军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观音庙前,还抓了几个人在庙里拷打。刘胡兰预感情况不妙,摘下奶奶留给她的戒指,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帕(一位八路军烈士的遗物)和一盒清凉油(她的入党介绍人送给她的纪念品),把这三件小东西交给继母胡文秀。这点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刘胡兰的心爱之物。接着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有六个不向敌人低头的乡亲,被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了头。这时#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www.gkstk.com end#候,大胡子狞笑着刘胡兰,刘胡兰二话没说,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年仅15岁的刘胡兰,就这样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国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多么伟大的刘胡兰啊!那一次,我正好在拣菜,好多好多的菜要我拣。我边看边拣,快要累死了。正好电影放完了,我就想了:刘胡兰连死都不怕,我才干这么一点点活,不就是拣拣菜嘛,有什么不行的?我一想到这个伟大的革命小英雄,想到她十五岁就牺牲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怕苦啦!去年暑假,我还去奶奶家帮她种田播种翻土呢!刘胡兰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以刘胡兰为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是毛主席为刘胡兰题的词,刘胡兰是一位共产党员,为中华民族增添了一种新的力量!

电影《刘胡兰》主要讲了一位13岁的小女孩——刘胡兰,她参加了妇女干部学习班,她学习完毕就回村负责工作。后来她碰到了国民党,他要刘胡兰把村里的事情都“自白”,不然就把她抓走。刘胡兰被抓走了,敌人怎么问她打她,她都不说。看到这,我真为她担心。如果当时是我,我肯定会哭喊着叫爸妈。后来坏蛋用两种办法对付刘胡兰,还不行,他就用刀刺死了6人,想吓刘胡兰,可刘胡兰一点也不怕,她主动向铡刀走去,她死了,为了人民!虽然她的一生只有16年,但的确像毛主席所说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看完电影,脑海里浮现出许许多多刚才出现的画面,记得刘胡兰生前的一句话:“不向困难低头!” 那时,刘胡兰明知前面的路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可她还是毫不犹豫。相比之下,我们这一代孩子,从小就娇生惯养,整天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之下,一旦遇到了麻烦,就束手无策,不能勇敢地去面对,很容易放弃,将来如何面对社会啊!我想,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说一声“不会”就过去了,也不是一声不吭就随之而去,而是要动一动脑子把它解决,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也记得这句“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可以这样来说,如果没有许许多多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是他们用鲜血乃至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要学习刘胡兰的革命精神。珍惜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 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英勇奋斗,默默奉献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刘胡兰观后感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了一部革命电影,是讲述烈士刘胡兰不顾自我奋勇抗日的故事。让我看后十分感动,并且感触良多。

电影中,刘胡兰烈士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毅然走上断头台,在日本鬼子的铡刀面前依然是一幅大义凛然的样貌,毫无畏惧、害怕之情,不管敌人如何蹂躏、恐吓她,她还是没有背离祖国,背离人民群众;这种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就应记住和学习的。

而历史又是怎样牢记这位勇士的呢?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芦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全面开赴抗日前线。文水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也组织了抗日游击队,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英勇斗争。不久,八路军来到文水,同人民一道抗战,刘胡兰和云周西村人民一齐欢迎子弟兵。1940年初,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反动派的第一次高潮,取得了反顽固斗争的伟大胜利,晋绥边区政府也在兴县成立了,抗日形势进一步发展。那时候,八路军经常在云周西村驻扎,刘胡兰常常模仿八路军和小伙伴们玩游戏。刘胡兰还常听领导同志讲革命故事,迟迟不想离去。伟大的革命时代,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使刘胡兰在抗日战争的暴风雨中度过了童年时代。1942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抓。不久她就英勇就义了。

刘胡兰烈士并没有在威胁和折磨、杀戮下屈服,而是心里依然装着祖国、人民和自我的职责,那就是保护好国家财产和人民的安全,她这种不怕献身,不在恶势力面前屈服的勇气和精神是令我们折服的;1947年春天,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做出决定,追认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高度评价了她短暂而光辉的一生。邓小平同志题词:“刘胡兰的高贵品质,她的精神面貌,永远是中国青年和少年学习的榜样。”1994年2月2日,总书记在山西视察工作时为刘胡兰题词:“发扬胡兰精神,献身四化大业。”同样我们也就应珍惜此刻的生活,因为这些都是老一辈的革命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