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团结合作的历史典故【经典20篇】

浏览

3097

作文

1000

篇1:观音送画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某年,杭州城疫症流行,碰巧荒年,市民贫病交迫,十分凄惨

一天,城内的湖边,泊了一只大船,船头坐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为贫病的人请命,如果有人出钱买她,她就住在他的家里,为他服务,得款用来救济人民

岸上的人争着买她,相持不下,就采用投钱的方法,谁用钱掷中她,就迎她回去

于是,铜钱黄金白银都纷纷投下来,堆满船头,却没有一枚落在她身上大家十分失望,只好放弃

女子微笑,合掌向岸上的人致谢,把每一个捐来的钱都施舍给穷人

消息传来,轰动整个杭州城,富人们为她侠义的行为感动,纷纷慷慨布施于是,病人得到医药,穷人得到金钱,饥饿的人得到食物,人心都安慰和满足

突然,女子的船上毫彩万道,灿烂光明,一位法相庄严的菩萨合掌微笑大家惊奇极了

她说:我就是观世音菩萨,我来,是为了启发和唤醒大家的仁心同情怜悯是最高贵的情操,帮助他人,是最神圣的责任,扶助弱小,是人们义不容辞的天职今天,你们的表现十分值得赞美,大家将得到幸福

众人既感动又欢喜,不约而同合掌,称念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把画像送给他们她的诺言应验了,她真的住在每一位出钱为善的人家里

这个故事在中国普遍地流传,增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团结合作的高中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在蓝莹莹的天空上。照得大地都干裂了。小猫和小鹿都是跑步高手,他们想趁今天这个好日子一决胜负。

它们找来狮子大伯给它们当裁判。狮子大伯说:“跑步比赛的规则就是跑到那条溪的对岸,那儿有个鼠洞,你们要到里面捉一只老鼠回来,谁先捉回来谁就是冠军。”

小鹿心想:我肯定是冠军,因为我腿长,轻松就能过河。小猫心想:今天的冠军非我莫属,我的身子小,而且我最擅长捉老鼠了,小鹿是不可能赢的。

比赛开始了,小鹿哼着歌,蹦蹦跳跳地踩着水过了溪,到了对岸。小鹿很快就找到了那个老鼠洞,但它发现洞口太小了,自己的身子进不去。于是,它趴在地上,把前脚伸进鼠洞里,一个劲地捅,希望能把老鼠捅出来。洞里的老鼠见伸进来一个毛茸茸的“木棒子”,都慌忙躲到角落头里去了。小鹿还不甘心,它一会左捅捅,一会右踢踢,一些大胆的老鼠不耐烦了,就走上前去咬了一口那毛茸茸的“木棒子”。小鹿疼得“哎哟”叫了一声,赶快把脚缩了回来,再也不敢伸进去了。而小猫呢,却还在河对岸发呆。它不会过河。

狮子大伯呵呵笑了起来:“我教你们一个办法吧?你们两个合作,就一定能捉到一只又肥又大的老鼠,吃上香喷喷的烤鼠肉。”小鹿半信半疑趟过河,走回小猫身边,让小猫骑在它的背上,驮小猫过了河。小猫一过河,就跳到草地上,来到鼠洞旁,迈着优雅的猫步走进了鼠洞。它骄傲地昂着头,对洞里所有的老鼠宣布说:“现在,我就是你们的大王。如果你们谁不听话,就要全部被我吃掉。下面我命令你们,选出两只鼠让我叼走。”老鼠们争论了很久,还是犹豫不决。小猫很生气,于是自己挑选了两只又肥又大的老鼠,而且还是鼠群的头。小猫一纵身,出了洞,把第一只鼠头送给了小鹿,第二只鼠头留给了自己。哈哈哈,小鹿开心地驮起小猫,过了河。它们一起把自己的老鼠交给了狮子大伯,完成了任务。

中午,狮子大伯提着两只香喷喷的溢着油的烤老鼠奖励给了小猫和小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按图索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按图索骥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按图索骥:学而不思落笑柄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

【释义】

骥:好马。按照画像上的样子,去寻求好马,结果一无所获。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历史典故】

春秋时,秦国有个名叫孙陽的人,善于鉴别马的好坏,只要让他看一眼,便能分辨出马的优劣。因为传说伯乐是负责管理天上马匹的神,于是人们都把他称为“伯乐”。为了不让自己的一身绝学失传,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识马经验写成一本书,名为《相马经》,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类好马。

孙陽的儿子资质很差,却想继承父亲的事业。在熟读了这本书后,他以为自己学到了父亲的所有本领,便拿着《相马经》去找千里马。《相马经》上说:“千里马的主要特征是:高脑门,大眼睛,蹄子像摞起来的酒曲块。”他按照这个特征找了很久,也没有什么收获。

有一天,他发现路边有一只蹦蹦跳跳的动物,他看了很久,觉得这个东西很像《相马经》中所说的千里马,于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个“千里马”捉住,并带回家。一进门,他便嚷着说:“我找到了一匹千里马,它长得和《相马经》中说得差不多,就是个头小了点,蹄子差了些。”孙陽一看儿子手里捉着的居然是一只癞蛤蟆,真是哭笑不得,只好回答说:“傻儿子,你拿的是一只癞蛤蟆,根本不是什么千里马啊!你这样按图索骥是不行的,要学相马的本领,就得多去看马、养马,深入地了解马才行啊!”儿子听了羞愧不已,从此便一头钻到马群中去研究马。

【成长心语】

把癞蛤蟆误认为千里马,这固然有点夸张。但是,在学习中,死背教条,生搬硬套,以致闹出笑话的事确实屡见不鲜。前人传下来的书本知识,应该努力学习,虚心继承,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切实验证、牢固掌握,并加以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机械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不探究事物的本质,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闹出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的故事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鸿门宴历史典故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刘邦攻破秦都咸阳,随后,项羽的40万大军也到了。刘邦的十万军队驻扎在灞上,项羽的军队驻扎在新丰鸿门。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见项羽势力强大,想巴结他,就告密说:“刘邦一心想称王关中,派人守住函谷关不让你进来,使子婴当宰相,然后就可以占有秦宫室所有的珍宝。”项羽听后,非常愤怒,准备第二天歼灭刘邦的军队。

刘邦得知消息后,十分恐惧,他的军队怎么能抵挡项羽的进攻呢?他请张良出主意,张良说:“我认识项羽的叔父项伯,通过他给项羽说情,然后,明天一大早,你亲自去鸿门向项羽谢罪,或许可以缓和一下紧张气氛。”

第二天一大早,刘邦带着百余骑来到鸿门,亲自向项羽解释和谢罪。项羽大摆酒宴接待。项羽的谋士范增极力主张在宴席上杀掉刘邦,以绝后患,但项羽不置可否。在宴席上,范增三次暗示项羽动手,项羽都默然不答。范增见机会难得,私下叫来将军项庄,希望他利用宴会舞剑的机会,杀死刘邦。项庄遵照范增的吩咐,舞剑时,多次想杀刘邦,但都被项伯挺身挡住。正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刘邦的参乘樊哙(kuài)闯进了宴会,他当面指责项羽不讲信义,想诛杀有功的人。项羽觉得自己理屈,最终放弃了杀掉刘邦的想法。

鸿门宴上,双方剑拔弩张,各怀鬼胎,杀机四伏,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导致双方厮杀火并。

含义及用法:后用“鸿门宴”比喻暗藏阴谋,不怀好意的邀请;又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表示言行表面上虽有名目,实则另有所图。

注:参乘,将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林则徐与“王老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凉茶」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成功获得国务院批准。

历史上岭南为瘴疠之地,多雨潮湿。先民们为保健养生,遂采集一些清热解毒、消暑去湿的草药,经过长期的配制,创造出多式多样的「凉茶」。不同品种的凉茶,功效各异,包括生津止渴、消暑解困、除湿清热,以及治疗四时感冒、咽喉肿痛、痰多咳嗽等等。凉茶早已成为粤港澳人士喜爱的日常保健饮料,历久不衰。甚至有些华侨回广东探亲,也要买些正宗的广东凉茶带出国,与久居海外的亲友分享。

广东凉茶与清代禁烟大臣林则徐也有一段渊源:相传当年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整日奔波劳累,结果中暑困热,咽痛咳嗽,病情日渐加重,但随行的医生却无良方,上下十分焦急。有人听说王老吉治暑感有方,就到十三行「王老吉」王泽邦的药铺为林则徐求药,没想到果真药到病除,林则徐仅服了一包草药,感冒便痊愈了。于是,林则徐登门答谢,问及店主姓名与所用之药。

原来,王泽邦熟谙医道药理,从白云山采药归来,就在自己开的药材铺里诊症,一般病人服下他开的三五味草药便可药到病除。他不但医技高,也重医德,不分贫富,一视同仁。开始,大家都亲切地叫王泽邦的乳名──阿吉;后来,阿吉年纪大了,自然就成了王老吉。

林则徐问王老吉用什么药治好了他的病。王老吉如实回答:「为你治病的是几味不值钱的草药。」林则徐不禁感叹:「药无分贵贱,不值钱的草药,贫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那就更是为大众造福无量啊。」

王老吉听后,若有所悟。没过几天,他如林则徐所言在药材铺里煲药卖茶。林则徐得知,即命人送去一个大铜葫芦壶,上面有「王老吉」三个大金字。此后,王老吉的名声风行羊城和珠三角一带,王既卖凉茶,又把草药配成药包,方便顾客携带出门远行。「王老吉」凉茶一传十、十传百,处处口碑,人人受益,历久不衰。直至今天,「老老实实王老吉,清热解毒祛暑湿」的口碑还广为流传,王老吉成为最负盛名的广东凉茶王。

相传,毛泽东也曾用「王老吉」凉茶治过病。话说一九二五年十月,毛泽东带着家人住在广州。一日,与中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陈独秀之子)闲谈,向陈请教「王老吉」三字的含义。陈的解释是「以马列老祖宗为指导的共产党是王者之师,有老百姓支持,这本身就是一种吉兆。润之兄来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正合天道……」。一九二八年,毛泽东因病到福建永定县苏家坡休养,想起当年广州的「王老吉」,便叫人去买这种凉茶,后来通过地下交通站把「王老吉」弄来,毛泽东饮了「王老吉」之后身体逐渐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历史传承,每一历史事迹无一不是通过历史故事源远流长,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历史典故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1:甘拜下风的典故

原句为“敢在下风”。《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春秋时期,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将晋公子夷吾送回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晋惠公以前曾答应过秦穆公,要把黄河环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给秦国。

但晋惠公执政后却没有遵守诺言。晋国发生饥荒时,秦穆公曾送粮食给晋国,可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时,晋惠公却关闭了两国的粮食贸易市场。

秦穆公决定攻打晋国,面对强大的秦军,刚愎自用的晋惠公反而主动下战书。开战之时,本就对这场自取灭亡之战极度不满的晋国大臣们不但袖手旁观,而后又处处解救秦穆公于危难之时,直到秦军俘虏了晋惠公。获胜的秦穆公表示不杀晋侯。

晋国大臣们纷纷叩头下拜说:“贤君脚踏后土,头顶皇天,皇天后土都听到你的话,我们也敢于在下风头证实听到你在上风头的讲话呀。”“敢在下风”日后便演变为“甘拜下风”。

历史典故故事2:覆水难收的典故

《拾遗记》中记载,姜太公隐居时,家境窘困。妻子马氏不愿与他共同生活,任凭姜太公如何挽留却兀自离去。

后来,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联合各路诸侯攻灭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马氏见其登临高位执掌重权,请求重新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令人将壶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后让马氏收起,马氏急忙趴地取水却只能收到星点泥浆,姜太公此时冷冷说道:“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复合,好比这倒在地上的水再难收回。”《汉书·朱买臣传》也记载了朱买臣与其妻的类似故事。

历史典故故事3:赴汤蹈火的典故

语出《东汉·晁错传》。刘启继位称作汉景帝后,经常听从“智囊”晁错的意见。晁错主张中央集权,巩固边防,重农粟的政策,并在一篇奏章中具体提出鼓励将士保卫边疆,能打胜仗或坚守不退的就升级,攻破敌人城池或阵地的就奖赏,这样才能使将士们“冒着敌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向滚汤烈火,奋不顾身去拼命”。原句中的“赴汤火”日后渐扩充、演化为“赴汤蹈火”。

历史典故故事4:扶摇直上的典故

《庄子·逍遥游》中引用《齐谐》的记述:“鹏迁往南海时,水花被激起三千里高,它的翅膀拍打着飓风上升到九万里高,它的背如同泰山般大,两翅如同悬挂在天边的云彩,背负青天乘着六月大风飞向南海。”庄子通过这般描述,主要表现无往而不利的精神境界。

历史典故故事5:奉公守法的典故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赵国大将赵奢原本是个收税小官,某次他来到平原君赵胜家收取田税,管家仗势欺人,拒付税款,赵奢依照法令杀掉了他。

赵胜闻后怒气冲天,定要其以命偿命,赵奢找上门诚恳地说道:“您是赵国栋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应该遵守国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现在您的管家却倚仗权势公然违反国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税,那么天下还会太平吗?国家还会富强吗?到那时候,您还会有现在这样显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会以此为榜样,那样天下就会稳定,国家就会富强,您怎么能轻视呢?”赵胜听后惭愧万分,当场拜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团结合作的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班上,有四十二名性格不同的同学,虽然平时不怎么团结,但在关键时刻是不会掉链子的。

在以前,练习运动会项目时,班上的同学会极度不团结。比如轮到这个人了,另一个人又叫他去玩;轮到训练这个项目了,许多同学又在玩体育器械;有时体育委员在集合整队时,吼了半天也没有人答应;还有在训练时,有同学在场上疯跑打闹。

但在昨天,秦老师组织了一场“二三班对抗赛”。首先,我们比的是“金山小骑兵”,需要十个男生手拉着手,抬起九个女生的腿,每一个女生对一个空,男生抬着跑,女生就跳。等我们站好时,秦老师说:“预备——”,我们平视前方,随时准备冲出去。“跑!”,两边的男生像脱缰的野马,冲了出去,但跑出之后,大家发现雷沐居然没动,第一轮就这么失败了。

第二轮,我们分析了一下战术,得出一个结论:男生要往两边跑,不能太挤了,女生要跳快一点。果然,第二轮我们完美的完成了这轮比赛,当我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第二种比赛也准备开始了。

接下来,我们比赛翻天覆地了。我是第一个,心里还是有点压力的,其实就是翻轮胎,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完完整整地练过。当我看见二班第一个上场的是一个矮个子时,心中的压力一下子就灰飞烟灭了。比赛开始了,我使出的力气,快速翻过去,同学们使劲在喊加油。不一会,就拉开了一点差距,我迅速到了对面,交给xx。xx像开了挂似的,像翻着风火轮一样,一下子比二班快了很多,我们不用说,当然赢了。

下课了,我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在无形之间,我们变团结了,我为我们的团结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一丘之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2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丘之貉历史典故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一丘之貉历史典故介绍

汉朝时有一个名人叫杨恽,他的父亲是汉昭帝时的丞相杨敞,母亲是文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养,未成年时就成了当朝的名人。汉宣帝时大将霍光谋反,杨恽最先向宣帝报告。

事后被封平通侯,当时在朝庭中做郎官的人,贿赂之风极炽,有钱的人可用钱xing贿,经常在外玩乐;无钱xing贿的人,甚至一年中也没有一天休息。杨恽作中山郎后,便把这些弊病全部革除,满朝官员都称赞他的廉洁。

但他因少年得志,又有功劳,便产生了骄傲自满,结果与太仆长荣(长荣是宣帝旧友,最得信任)发生意见。

有一次,杨恽听见匈奴降汉的人说匈奴的领袖单于被人杀了,杨恽便说:“遇到一个这样不好的君王,他的大臣给他拟好治国的策略而不用,使自己白白送了命,就像我国秦朝时的君王一样,专门信任小人,杀害忠贞的大臣,结果国亡了。如果当年秦朝不如此,可能到现在国家还存在。从古到今的君王都是信任小人的,真像同一山丘出产的貉一样,毫无差别呀!”就这样,杨恽被免职了。

自古君王勇于改过,不信馋言者能有几人,杨恽仅被勉职,已是不幸中之大幸了。“前汉书”:“杨恽传”的原文是“古与今,如一丘之貉。”丘,土阜也,四边高,中央低的土堆;貉,音鹤,俗称树貉,状似狐小,毛黄褐色,深厚而温滑,可做皮袍。后来的人将这两句话引申成“一丘之貉”一句成语,来此喻同类没有差别,像在同一个山丘里生长的貉一样,形体都是相同的。

这成语在应用时,都是用来形容反面的事物,即使是形容否定的事物;含有不屑一谈和讥诮的口吻。例如说有一群人专门造谣生事,无事生非,故意与人为难,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是好人,就可说:这批东西都是“一丘之貉”,哪有一个是好人呢!

汉·班固《汉书·杨恽传》:“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一丘之貉历史典故杨恽简介

杨恽(?--前54)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外孙,又是丞相杨敞的儿子,年轻时博学多才,交游很广。他起初受任为郎官、骑郎,常侍宫中。由于办事干练严正,被加官为左曹,负责处理百官上书等事务。

公元前66年,大司马霍禹、冠阳侯霍云、乐平侯霍山等人,由于失去汉宣帝的信任,准备密谋造反。杨恽知道了他们的意图,立即通过侍中金安上报给宣帝。霍氏的阴谋遭到粉碎,杨恽也因功被封为平通候。

当初,在宫中服事的郎官很多,有些人出身豪富,为了获得较好的差使,经常送钱给主管的官员,以致内廷贿赂盛行,舞弊成风。杨恽知道情况后,大力进行整顿:凡是xing贿tan污的立即免退,确有才干的就尽力向上推荐。

杨恽自己非常廉洁,从来不受不义之财,连父母留下的遗产也都分给了宗族和兄弟。但他自恃才高,说话无所顾忌,又好揭发别人的隐私,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有一次,高昌侯董忠的车马突然受惊,挣脱缰绳奔入北掖门。杨恽知道后对富平侯张延寿说:“我听说以前曾有奔车冲到殿前,撞得门断马死,不久昭帝就去世这样的事。现在又发生了这种事情,莫非也是上天在示意吧?”

又有一次,杨恽听说匈奴单于因暴虐无道,众叛亲离而被逼自杀,就对人说:“无道的君主,不听臣下忠言,最后必然自陷绝境。当初秦朝如能信用贤臣,恐怕直到现在还不会灭亡。古今的事情,其实是一丘之貉啊!”

上面这两件事,在封建社会里都是犯禁的,幸亏当时无人揭发,杨恽才没有遭殃。公元前55年,宣帝的亲信侍从长乐突然被廷尉传讯,怀疑是杨恽在告发他,就上书给宣帝,把杨恽以前犯禁的言论给揭了出来。

杨恽立即被廷尉于定国下令逮捕入狱。经过审问查验,证明确有其事。于定国认为杨恽口出恶言,诽谤天子,实属大逆不道,主张对他处以极刑。但宣帝想到了杨恽过去的功绩,不忍加诛,只下诏把他削职为民。

杨恽失去了爵位和官职,退居在家。他认为自己的言论并没有错,心中愤愤不平,从此就置田造屋,广交宾客,消磨时日。友人孙会宗劝戒他说:“大臣遭到贬斥,应当闭门思过,遗事悔改;否则,将来招来祸患。”

杨恽满腹怨气正无处发泄,当即写了一封信给孙会宗,向他直抒己见,流露出对朝廷的极度不满。不久,有人上书告发,廷尉查到了他写给孙会宗的信。宣帝知道后非常恼火,就下令把他处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梁武帝做和尚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但是梁武帝指挥无能,不但不能恢复土地,反而死伤了无数军民。北魏分裂后,也没有能力再进攻南方,梁朝才有一个比较长的安定时期。

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他就对自己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从不办罪。梁武帝有个六弟临川王萧宏,是个贪得无厌的人,尽情搜刮财富。临川王府内室后面有几十间库房,平日锁得严严实实的。有人怀疑里面藏的是兵器,向梁武帝告发,说萧宏私藏兵器,准备造反。

梁武帝听说他弟弟要夺他的权,也有点吃惊,亲自带领禁军去搜查。萧宏一见梁武帝,神色慌张。梁武帝更加起了疑心,就命令萧宏把库房全部打开,让他挨间检查,打开库房一看,发现其中三十多间库房里都堆满了钱,共有三亿万以上,其他的库房里囤积着布、绢、丝、绵等杂货,更是多得不计其数。

萧宏跟在梁武帝后面,心惊胆战,怕梁武帝发现了他的赃物,一定要办他的罪。想不到梁武帝检查完了,转过身来,笑嘻嘻地对萧宏说:“阿六,你的日子过得不错嘛!”

打那以后,他知道萧宏不会谋反,反而对萧宏更加信任了。

梁武帝对亲属和士族百般纵容,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都没有人敢干涉。

有一个正直的官员贺琛上了一个奏章,对梁武帝提出四条意见,说现在各地州郡官吏搜刮残酷,百姓实在受不了:官员穷奢极侈,浪费太严重;奸臣当道,作威作福,陷害好人;

大造官府,没完没了,百姓终年服役不得休息。

贺琛说的条条是事实,但是梁武帝一句也听不进。他口授一道诏书,责备贺琛。在那份诏书里,他把自己说成一个天底下少有的贤明君主,又是勤劳,又是节俭,把贺琛的意见顶了回去。

梁武帝也是个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

有一次,他到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皇帝做和尚,这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可是皇帝说要出家,谁敢反对!再说,那时候佛教盛行,皇帝肯做和尚,还表示他对佛法的虔诚哩。

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

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寺里和尚能够收进一大笔钱,怎么不高兴,当然同意他还俗。大臣们就排了仪仗,到寺里把他接回来。

第三次,梁武帝又想个新花样,他到同泰寺舍身的时候,说他为了表示他对佛的虔诚,不但自己的身子舍了,还把他宫里人和全国土地都舍了。

舍的多,赎的钱当然应该更多。过了一个月,大臣们就凑足了二万万钱去把他赎了回来。

说巧也巧。正好在那天晚上,同泰寺里的一座塔被火烧了。和尚赶快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合着手掌,说这一定是恶魔干的。他又下了一道诏书说:“道越高,魔也越盛。我们要造更高的塔,才能压住魔鬼的邪气。”

过了一年,他又舍了一次身。大臣们又花了一万万钱把他赎回来。梁武帝前后做了四次和尚(一说是三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这笔钱,当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梁武帝热心做和尚,把朝廷大事弄得混乱不堪。有个野心家就利用他的昏庸,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大叛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司马懿装病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死后几年里,蜀汉对魏国只采取守势。魏国的势力强大起来了,但是它的内部却发生了动乱。

魏国的大将司马懿,出身大士族地主。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那时候,司马懿嫌曹操出身低微,不愿意应召,但是又不敢得罪曹操,就假装得了风瘫病。曹操怀疑司马懿有意推托,派了一个刺客深夜闯进司马懿的卧室去察看,果然看到司马懿直挺挺地躺在床上。

刺客还不相信,拔出佩刀,架在司马懿的身上,装出要劈下去的样子。他以为司马懿要不是风瘫,一定会吓得跳起来。司马懿也真有一手,只瞪着眼望了望刺客,身体纹丝儿不动。刺客这才不得不相信,收起刀向曹操回报去了。

司马懿知道曹操不肯放过他。过了一段时期,让人传出消息,说风瘫病已经好了。等曹操再一次召他的时候,他就不拒绝了。

司马懿先后在曹操和魏文帝曹丕手下,担任了重要职位。到了魏明帝即位,司马懿已经是魏国的元老。由于他长期带兵在关中跟蜀国打仗,魏国兵权大部分落在他手里。后来,辽东太守公孙渊勾结鲜卑贵族,反叛魏国。魏明帝又调司马懿去对付辽东的叛乱。

司马懿平定了辽东,正要回朝的时候,洛阳派人送来紧急诏书,要他迅速赶回洛阳。

司马懿到了洛阳,魏明帝已经病重了。明帝把司马懿和皇族大臣曹爽叫到床边,嘱咐他们共同辅助太子曹芳。

魏明帝死后,太子曹芳即了位,就是魏少帝。曹爽当了大将军,司马懿当了太尉。两人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在皇宫值班。曹爽虽然说是皇族,但论能力、资格都跟司马懿差得远。开始的时候,他不得不尊重司马懿,有事总听听司马懿的意见。

后来,曹爽手下有一批心腹提醒曹爽说:“大权不能分给外人啊!”他们替曹爽出了一个主意,用魏少帝的名义提升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是夺去他的兵权。接着,曹爽又把自己的心腹、兄弟都安排了重要的职位。司马懿看在眼里,装聋作哑,一点也不干涉。

曹爽大权在手,就寻欢作乐,过起荒唐的生活来了。为了树立他的威信,他还带兵攻打蜀汉,结果被蜀军打得大败,差点全军覆没。

司马懿表面不说,暗中自有打算。好在他年纪也确实老了,就推说有病,不上朝了。

曹爽听说司马懿生病,正合他的心意。但是毕竟有点不放心,还想打听一下太傅生的是真病还是假病。

有一次,有个曹爽亲信的官员李胜,被派为荆州刺史。李胜临走的时候,到司马懿家去告别。曹爽要他顺便探探情况。

李胜到了司马懿的卧室,只见司马懿躺在床上,旁边两个使唤丫头伺候他吃粥。他没用手接碗,只把嘴凑到碗边喝。没喝上几口,粥就沿着嘴角流了下来,流得胸前衣襟都是。李胜在一边看了,觉得司马懿病得实在可怜。

李胜对司马懿说:“这次蒙皇上恩典,派我担任本州刺史(李胜是荆州人,所以说是本州),特地来向太傅告辞。”

司马懿喘着气说:“哦,这真委屈您啦,并州在北方,接近胡人,您要好好防备啊。我病得这样,只怕以后见不到您啦!”

李胜说:“太傅听错了,我是回荆州去,不是到并州。”

司马懿还是听不清,李胜又大声说了一遍,司马懿总算有点搞清楚了,说:“我实在年纪老,耳朵聋,听不清您的话。

您做荆州刺史,这太好啦。”

李胜告辞出来,向曹爽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太傅只差一口气了,您就用不着担心了。”

曹爽听了,不用提有多高兴啦。

公元249年新年,魏少帝曹芳到城外去祭扫祖先的陵墓,曹爽和他的兄弟、亲信大臣全跟了去。司马懿既然病得厉害,当然也没有人请他去。

哪儿知道等曹爽一帮子人一出皇城。太傅司马懿的病全好了。他披戴起盔甲,抖擞精神,带着他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率领兵马占领了城门和兵库,并且假传皇太后的诏令,把曹爽的大将军职务撤了。

曹爽和他的兄弟在城外得知消息,急得乱成一团。有人给他献计,要他挟持少帝退到许都,收集人马,对抗司马懿。但是曹爽和他的兄弟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哪儿有这个胆量。司马懿派人去劝他投降,说是只要交出兵权,决不为难他们。曹爽就乖乖地投降了。

过了几天,就有人告发曹爽一伙谋反,司马懿派人把曹爽一伙人全下了监狱处死。

这样一来,魏国的政权名义上还是曹氏的,实际上已经转到司马氏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鱼腥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鱼腥草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根茎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之功效。鱼腥草主产湖南,而又以怀化市各县最多,其他下茎成为人们最爱吃的桌上佳肴。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商店里,还出现了真空包装的袋装鱼腥草食品。公路边,还有人用稻田大片进行人工栽培鱼腥草,很多农民靠种植鱼腥草走上了致富路。其实,吃鱼腥草是有个由来的。那是从古沅洲(即今芷江)开始流传着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相传宋朝熙宁6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侗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传说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侗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

就在这紧要关头,在白马滩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镇白马铺村)里,有一个张姓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寨子里的人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

侗民们半信半疑,想了想,反正等死也是死,那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试一试也无妨。于是,侗民们就拖着病躯上山下地挖鱼腥草的根吃,果然病情见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鱼腥草把病治好了。

原来,姓张的后生是因为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左邻右舍的猪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全家人都甚觉奇怪。由于他对草药也略知一二,他想:难道是吃了鱼腥草的缘故?难道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于是全家人试着挖鱼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从此,沅洲侗民对鱼腥草特别珍爱,觉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来越讲究,把鱼腥草在地下茎洗净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姜、芫荽、葱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这样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种传统美味,吃出了一道药食同源的佳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唐朝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40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记忆来看,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后续过程中,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借鉴!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一:尉迟恭殴打李道宗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

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州刺史尉迟敬德,就是隋唐名将尉迟恭。尉迟将军的分量大家是知道的,在唐太宗开创江山的武将当中,尉迟恭和秦叔宝、程咬金等都是位置居前的大功臣,李世民当年被单雄信追杀的时候,是尉迟恭及时出马救主,将单雄信打下马,让李世民免了一难。这个不仅“说唐”里有,正史里也有。

然而,这天居然有人坐在尉迟恭位置的上头,老尉迟将军讲话很不讲客气,冲着那人吼:“你立了什么功劳,居然敢坐在老子上面。”

坐在尉迟恭下头的任城王李道宗出来好意劝解,没想到尉迟恭不领情,抡起拳头对着李道宗一顿狂扁,尉迟将军一手好拳棒,李道宗不一会就满脸乌青,最严重的是,眼睛都几乎被揍瞎了。

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李世民看着自己的老部下殴打自己的堂弟,那滋味不好受,于是宴席也不开了,很不高兴地打道回府。

李世民没有公开处分尉迟老将军,而是私下里给他上了一堂历史课:“我过去对汉高祖诛杀功臣的事,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诚心诚意地希望和你们这帮文武功臣一起保守这富贵美好的生活,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不过,今天你是闹得过分了点,你任职以来,不良记录也不少,看老兄你的表现,我才明白汉高祖杀韩信,将彭越剁成肉末,也不能说全是汉高祖的错。咱们大唐立国,讲究法度,其实就是赏与罚。你该有什么待遇和恩宠都给你了,非分的你就不要去痴心妄想了。希望老兄你好好自勉,努力加强修养,不要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尉迟恭天不怕地不怕,但还是怕老大,从此,他就收敛了很多。史载他后来天天在家里练仙丹打坐,安享晚年。

唐太宗这番话多少带点威胁,然而他对待老下属的方法还是很得体的,他没有选择在公共场合批评,照顾了尉迟恭的面子,选择在私下里进行教育,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没有直接说要如何处理,而是引用历史上的往事进行旁敲侧击,可以说仁至义尽,对得起尉迟恭的功劳,也对得起大唐的法度。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二:柴绍是负心汉?

柴绍(588年-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洪洞县(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柴村)人,唐朝初期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为霍国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户。 柴绍幼以任侠闻。补隋为太子千牛备身,渊起兵,绍兼领马军总管,率先登陷阵。高祖武德初,从李世民征战,以功封霍国公。太宗贞观初,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后加镇军大将军。

负心汉之说

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唐高祖李渊共有19个女儿,平阳公主排行老三。平阳公主的母亲是李渊 的原配窦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亲。李建成和李世民相差十岁,李世民和李玄霸同年,和李元吉差不到两岁,这样推断,平阳公主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妹妹 ,李世民的姐姐。

平阳公主在李渊太原起兵前就嫁给了柴绍。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起兵前让家人亲戚逃回太原,其中包括儿子建成、元吉,女婿柴绍等人。这时柴绍和平阳公主在京城洛阳,柴绍接到李渊的信后,对 平阳公主说:“你老爸要造反,我想去和他会合。我们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会有危险,你说怎么办?”平阳公主立刻说:“你尽管一个人走,我妇道人家,躲起来很容易,到时候自有办法。”于是柴绍就丢下老婆独自逃走了。

平阳公主回到李家在武功县的别宅,遂散家资 ,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到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又派家僮马三宝说服附近的“盗贼”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投诚,攻克长安附近不少县城。她严明法令,禁止士兵抢劫,附近的人都来投奔,最后集结兵力七万人之多,威振关中。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发现平阳公主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于是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 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与平阳公主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平阳公主的这一万多精兵就称为“娘子军”。唐军能南渡黄河进入关中,不作一战就包围长安,然后很快攻克之,平阳公主的功劳是至关重要的。关中平定之后,这才被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她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去逝。史书上记载了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有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李渊则说:“鼓吹就是军乐 ,从前公主亲临战阵,擂鼓鸣金,参谋军务,古时候有这样的女子吗?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诏命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三:大唐女将樊梨花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与薛丁山的相知相识

隋末唐初,唐王李渊夺取隋朝政权,建立了唐朝。由于治理有方,国力强盛,声望很高,西域各地纷纷遣使到中原与大唐修好,伊吾城主石万年举七城首先归附大唐。但自持强大的突劂势力不甘衰败,常常出兵侵挠唐王朝控制的西州和伊州,还挟制焉耆王,挑动高昌王和伊州城主与大唐为敌,甚至阻断交通,劫掠各国使臣。

当时,镇守河西锁阳城的大唐名将薜仁贵,智勇双全,顿食斗米,膂力过人,单臂可以扶起被狂风刮倒的营帐旗杆,在唐初是东征西战中一位勇猛强悍的老将。

为阻止突厥侵挠,唐王朝遣守边将军薜仁贵发兵西征,当大军开赴东天山脚下,与突厥兵马对阵准备厮杀时,只见薜仁贵身披战袍,手持方天画戟,英姿勃发,气度非凡,为了边阵的安定,为了丝路畅通,大唐的统一,他在短兵相交之刻,向敌阵张弓连发三箭,射中敌阵大小头目三人。这在敌军阵营中立即引起一片惊慌。敌阵首领深感薜仁贵久经沙场,武功高强,非等闲之辈,自知绝不是对手,便立即下马请降议和,使即将血染东天山的一场恶仗才没有重演。这就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凯歌入汉关”这一美传的由来。

当薜仁贵回师白虎关(在今安西与柳园之间)休整时,传说前来支援薜仁贵之子薜丁山误以为营帐内突然显现白虎星下凡,慌乱中张弓就射,竟然把薜仁贵当白虎星射杀身亡,这个带有神化色彩的故事虽然不足为信,但薜仁贵三箭定天山的美言却千百年来广泛流传在民间。

樊梨花是参与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员女将。据传樊梨花原本是唐朝蕃邦一个山寨的首领,并不依附唐军,只因为西突厥不断东侵骚挠,具有爱国热情的樊梨花在唐将程咬金的劝说和邀请下,才毅然起兵西征。在她转战天山南北过程中,配合唐军确实打了不少胜仗,表现非常英勇,不仅为唐军弘扬了军威,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生动感人的传说,像在东天山焕彩沟点将换装的故事,在鸣沙山同敌人遭遇,欲血奋战,最后流传下来的沙山藏营典故等……如今,你若沿哈巴公路老路前往山北,在走进南山口不远,便可看到一个叫焕彩沟的地方,这里有一块巨大的汉碑,就曾是唐代樊梨花行军途中休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越往山里走,天气会越凉,若回头往山外走,天气则会越热,所以樊梨花才传令人马在此停留,进行了点将换装,并为死难将士在这里准备了棺木。当时人们见此情景,便给此处留名叫棺材沟。延用到清代,一次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路过这里,听说这条沟叫棺材沟,觉得很不好听,也不吉祥,便下令更改为今日的名子叫焕彩沟。

沙山藏营则是说樊犁花在西征中,先派一营女兵探路,在走进草原柳条河边的沙山子时,没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铁骑遭遇,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结果终因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女营寡不敌众,伤亡残重。当樊犁花率大军赶来把敌军打跑,才将壮烈牺牲的战士埋葬于沙山之下。另有一说是西征女兵有一营当时先扎营于沙山之下,没想到一夜之间,天气突变,狂风大作,越刮越猛,铺天盖地,防不胜防,第二天女兵全被埋在厚重的沙山之下。后来每到风天或者有人上山滑沙,沙山就会发出各种响声,音量随着震动大小变化不同,时而像战鼓雷鸣,时而像战马冲锋,时而似精灵哭泣,时而又如万众欢呼,时隐时现,若幻若真,人们说这是长眠在沙山下的征战将士忠魂不散。其实呢,仔细想想,这不过是人民群众把古代征战将士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总愿同大自然的物理现象相结合罢了,以表达后人对传说中的远征将士的一种缅怀之情。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仁贵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

关于樊梨花的身世,民间的传说多数认为和她的出生有关。说她出生之时就因有人预言她会弑父杀兄,而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西凉国寒江关守将樊洪扔在了野河滩上。后来,据说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梨山老母途径此地将她带到山中。在抚养她长大的同时,教会了她移山倒海的法术。也许是因为人的天性,18岁的樊梨花在一次游历中偶然遇见了薛丁山,也就是唐王朝征西元帅薛仁贵的公子,并一见倾心。从此之后,她便开始了对理想爱情的苦苦追求与守候。为了爱情,她将薛丁山抓了三次放了三次;为了爱情,她在劝说自己的父兄归顺唐王朝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兄。可即使这样,满脑子正统思想并抱有偏见的薛丁山对她却依然不冷不热。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她结了婚,也还要将樊梨花一休再休。只是后来战事吃紧,所以才又有了“三请樊梨花”的故事。据说后来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了圣旨,由程咬金做媒,才最终促成了他们两人的婚事,也才有了后来因为反唐而被人们记住名字的薛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江桥之战的抗日历史典故

全文共 1983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九一八"后,驻在东北的中国军队并没有能够对日军组织有效的还击,以致让日寇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一路占据了辽宁、吉林两省。1931年10月日军自南而上逼近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当时,黑龙江省的东北军主力及省主席万福麟全在关内,齐齐哈尔城内仅有一个卫队团,省城周围也仅有四五个省防旅。省城内人心惶惶,投降派和特务活动猖獗。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张学良和万福麟电请南京政府,任命当时在黑河的马占山将军到齐齐哈尔代理黑龙江省主席主持省务。

10月13日,驻在白城一带的汉奸张海鹏部三个团在日军飞机配合下,向齐齐哈尔以南的泰来嫩江哈尔葛铁路桥进犯,江桥抗战从此拉开了序幕。这时,马占山尚未到省城,省督军署参谋长谢珂挺身而出,暂理省城事务,指挥卫队团对汉奸张海鹏部以迎头还击。16日,毙敌总指挥徐景隆,击退汉奸的进犯部队。

我军首战告捷,日寇利用汉奸进犯齐齐哈尔的阴谋破产,全省抗日气氛为之一振。

19日,马占山将军到达省城齐齐哈尔。马占山一到省城,日本人就使用了一贯的诱降伎俩,对马占山作出许多许诺,可是马将军不为所动,旗帜鲜明地表示要抗战到底。马占山在就职典礼上说"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铲除之,以尽我保卫地方之责",激励将士准备抵抗日军,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不能为降将军"。接着到江桥前线布置防务。至此,黑龙江省的抗战形成了新局面。

在利用汉奸的武力进攻和政治诱降失败后,日寇只得直接对我江桥抗日军队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11月4日晨,1300多名日军在七架飞机掩护下对我江桥阵地发起攻击。马占山当即下令还击,日军的进攻很快被打了下去。我军士气大振,乘胜反击。

5日和6日,日军发动的进攻也全被打退。11月7日,进攻的日军增至8000人,加上汉奸共1?5万人,有重炮30门,飞机20多架,坦克多辆。战斗极为激烈,双方伤亡均在500人以上。在敌军重炮和飞机的轰击下,我军阵地难以坚守,马将军下令部队自江桥退守到齐齐哈尔南郊的三间房阵地。

7日,马占山通电全国,宣告抗战决心,电称"占山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之土,沦于异族"。

在东北大部分国土沦丧,国民党将领的一片恐日声中,黑龙江省区区数千地方守备部队以简陋的武器阻击不可一世的强大的日军于江桥,使投降论调受到打击,使全国的抗日热情出现了高潮。当时,齐齐哈尔江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焦点,马占山将军也被称为"抗日英雄"。全国掀起了"援马运动",上海、哈尔滨等大城市的青年人组织"援马团"、"义勇军",支援马占山为首的黑龙江省抗日军民。上海的电影公司还拍摄出以马占山为题材的电影,上海烟草公司推出了"马占山牌"香烟。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黑龙江省军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齐齐哈尔周围的一些地方守备部队也陆续加入了战斗。

我黑龙江省军队的顽强抗击,让号称无敌天下的日本军队丢尽了面子。

11月12日日军大本营将专门用于寒地作战的精锐部队多门师团调至齐齐哈尔前线,日军兵力达到了两万多,含步、骑、炮、坦克、空军等多种兵种。16日、18日两天,双方展开了决战,战斗达到了白热化。多门师团团长的弟弟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毙,多门师团团长本人也险些被俘,多名联队长级敌酋毙命,也有敌机被我黑龙江省军队击落。由于装备简陋,国民党政府不派出援军,我黑龙江省军队损失极大。为保存抗日力量,马占山部队只好撤出战斗,向海伦方向转移。11月19日省城齐齐哈尔沦落敌手,江桥战役结束。

"九一八"之后,日本侵略军占领辽、吉两省几乎是兵不血刃;齐齐哈尔江桥一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对日军的第一次有组织、有规模又有效果的抗击,可以说,1931年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是抗日战争的第一枪。

江桥之战,日军投入精锐达3万人,而我方先后加入战斗的不过是1?3万人的地方部队,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江桥抗战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江桥抗战在军事上虽然没有取得胜利,但是,以马占山、谢珂为首的黑龙江省军民,能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不畏强大的日本侵略军,以阵地战方式与强敌相战,并给敌人以巨大杀伤。这一抗战之举,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这一抗战之举对投降派是一次有力的打击,对以后国民党的全面抗战起了推动作用。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部改编为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部分继续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有的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另一部分进入苏联,辗转回国后,在陕西、内蒙古一带继续抗战。全国全面抗战时期,马占山率部在陕北组织抗战,马将军与八路军为邻,曾得到共产党的帮助和教育。解放战争中,马占山对傅作义将军做了许多工作,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

马占山、谢珂等将领,领导黑龙江省军民的齐齐哈尔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为中国抗日战争史翻开了光辉的第一页,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典故:克己奉公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克己奉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典故:克己奉公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

【释义】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以公事为重。比喻一个人对己要求严格,一心为公。

【历史典故】

祭遵,字弟孙,东汉初年颍陽人。祭遵虽然出身豪门,但生活非常俭朴。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知书达理,贤孝博学。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颍陽一带时,祭遵前去投奔,刘秀便将其收到帐下。刘秀发现祭遵为人正派,做事讲究原则,便任命他为军市令,负责军营的法令,管理军纪。祭执法严明,不徇私情,为大家所称道。

有一次,刘秀身边的一个小侍从犯了罪,祭遵查明真相后,依法把这名小侍从处以死刑。刘秀知道后,十分生气,欲降罪于祭遵。有人劝谏刘秀说:“严明军令,本来就是大王的要求。如今祭遵坚守法令,上下一致做得很对,这样号令三军才有威信,保证以后再也没人敢以身试法了。”

刘秀听了觉得有理,笑着说:“这个侍从死得太妙了,他一个该死的人让我看到了我的营帐中的两个贤人。”于是,他不但没有降罪于祭遵,还提升他为刺奸将军。后来,祭遵因屡立战功,又被封为征虏将军,颍陽侯。

祭遵为人廉洁,为官清正,做事谨慎,克己奉公,常得到刘秀的赏赐,但他将这些赏赐都拿出来分给了手下的人。他生活十分俭朴,家中也没有多少私人财产,即使在安排后事时,他仍嘱咐手下的人,不许铺张浪费,只要用牛车装载自己的尸体和棺木,拉到洛陽草草下葬就可以了。

【成长心语】

“克己”,便是要对自己有要求,有一个时刻不能松懈的标尺。贪、嗔、痴,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诱惑,但不同的人在诱惑面前的表现却大不一样。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这应是我们对自己的最起码的要求。“奉公”,是一种为自己所在的团体贡献力量的义务,是一种维护自己所在团体的公平与公正的义务。以法律和法规为行事的准则,以共同利益为行为的目标,以众人的幸福为己任,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中流击楫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晋书·祖逖传》。

【释义】中流:河流的中央;击:敲打;楫:船桨。渡河时在河流的中央拍打船桨。比喻收复失地,报效国家的激昂之气。

历史典故

祖逖原本出身于西晋末年的北方大族,后来家道中落。在当时的乱世之中,祖逖带了几百乡亲来到淮河流域一带。在逃难的过程中,祖逖主动把自己的车马让给老弱有病的人,把自己的粮食、衣服也分给大家。乡亲们都十分敬重他。

不久,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泗口(今江苏靖江北)。这时,祖逖手下已经聚集了一批壮士。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大家眼看着自己的家园被外族侵占,都很愤恨,见祖逖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就推选祖逖做了首领,希望祖逖带领他们早日打回家乡去。

当时,司马睿还没有即位做皇帝,祖逖曾劝说他领兵收复失地,司马睿当时并没有收复中原的打算,但听祖逖说得慷慨激昂,也不好推辞,就勉强答应了祖逖的请求,并派他做豫州(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刺史,拨给他一千个人吃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但不给他战衣和兵器,还让他自己想办法集结士兵。

祖逖带着随同他一起来的几百乡亲,组成一支队伍,横渡长江。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拿着船桨,在船舷边拍打,向大家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绝不再过这条大江!”他激昂的声调和豪壮的气概,使随行的壮士个个感动,人人激奋。

到了淮阴,祖逖停了下来,一面制造兵器,一面招兵买马,等到聚集了两千多人马后,才向北进发。当时,长江以北的不少豪强地主,趁中原大乱的机会,占据堡坞,互相争夺。祖逖说服他们停止内争,随他一起北伐,祖逖的威望越来越高。

祖逖的军队一路上得到人民的支持,迅速收复了许多失地。后来,祖逖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领土,许多敌军也陆续向祖逖投降。晋元帝即位后,觉得祖逖功劳太大,于是封他为镇西将军以节制其权力。

【成长心语】

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有始有终,绝不能半途而废。祖狄以他自己的微薄之力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实现了对自己、对众人的承诺。他也让我们领悟到了誓言的真谛,它不应该是一种决心,而应该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与作为。当你想要许下誓言的时候,请先想想你真的愿意去做吗?你真的有能力去做吗?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维护誓言的可信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张融,南朝人,其貌不扬,但才智过人,诗文书画无所不精,尤其擅长狂草。他的作品不拘常法,独创一格。其为人处世,清高绝俗,只与有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的人交往,否则即使王公贵族也不放在眼里。南朝皇帝萧道成在前朝做太尉时就很赏识他,萧道成精通武略又文采出众赢得张融的佩服,于是二人结为好友。萧道成建立南齐政权当了皇帝以后,两人还经常在一起探讨文学艺术领域里的一些问题。

一天,两人又讨论起了书法。在评价了几位著名书法家的特色之后,皇帝评论起张融的书法来,他说:“您的书法颇有风骨,但还缺少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度。”张融笑道:“陛下只看到张融缺少二王的法度,却没看到二王缺少张融的法度啊。”皇帝听了心头一惊,随后指着张融笑道:“也只能从你嘴里说出这样奇怪的话,好,说说你的理由吧。”张融说:“男子汉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要向孔夫子删编《诗》、《书》,制定《礼》、《乐》那样,开拓新路,独创一格,推出的作品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风格法度,怎能因循守旧,拾人牙慧,寄人篱下呢?二王的法度我不是没吸收,但已经转化为我自己的法度了,遗憾的是二王不能吸收我的法度再行转化了。”皇帝听了也不得不点头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与太上皇博弈的太监

全文共 5193 字

+ 加入清单

一、得罪大太监

唐朝肃宗至德二年,京城长安经过安禄山之乱的战火,总算是有了点繁荣的样子。这个时候,因躲避乱匪的玄宗皇帝李隆基回来了。他来的时候,儿子李亨的皇位已经坐稳,这事就显得很尴尬。最后,李亨便尊父亲为太上皇,李隆基就在兴庆官里养起了老。

虽然李隆基安心了,可他身边的大太监高力士却有些失落。以前他在皇帝身边说一不二,现在却没有实权了。

李隆基搬到兴庆宫后,皇上李亨每天都恭恭敬敬地来给父皇问安。问安的队伍浩浩荡荡,每次都停在兴庆官外。

高力士发现,皇上轿前有一个威风凛凛的大太监,他就打听那个大太监是谁。有人告诉他这人叫李辅国。高力士在宫中多年,大小太监都有印象,却记不起谁叫李辅国了。

高力士又找了相熟的太监袁公公,问这个李辅国是个什么来路。

袁公公说:“李辅国就是当年御马监里喂马的小太监小三子呀。”

高力士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想起来。当年在御马监里,的确是有个小太监叫小三子。那不过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谁想到他竟然成了大太监。

袁公公又对高力士说,那个小三子在御马监里待了几年,后来又到太子李亨身边。正赶上安禄山叛乱,李辅国便帮着李亨招兵买马,把乱匪打败,为太子坐到龙椅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李亨便赐他姓李,又给他取了个名字,李辅国。

高力士吸了口凉气,在皇家有大臣太监被赐姓就算是无上的荣耀了,再加上“辅国”这个名字,就更厉害了。没想到那小子飞黄腾达,爬得这么快。

那天早晨,皇上又来兴庆官问安。等皇上进去见父皇,轿子停在兴庆官外,高力士便走上前几步,故意在轿前咳了两声。

李辅国抬头见到高力士,马上施礼说:“是高公公呀,这几天一直没腾出空来看望您,实在抱歉呀。”

高力士拿架子拿惯了,故意拖长了音问:“你是谁呀?”

李辅国不卑不亢:“我就是当年御马监里给您喂马的小三子呀。”

本来李辅国对高力士已经相当客气了,可高力士从骨子里既瞧不起他又忌恨他,心里想着和他搞好关系,可嘴巴却不听话:“原来是小三子呀,我一直在深悔一件事,当年我的鞭子下得太狠了,打到你背上都出了血,不知道你的伤好了没有?”

高力士这话无异于当众揭了李辅国的伤疤。

当年,御马监里一匹马得了病,李辅国几夜不眠不休地守着,不敢有半点怠慢,但马还是瘦下来不少。正好那匹得了病的马是高力士的爱马,他一见爱马瘦了不少,就生气地问这匹马是谁喂的。小三子说是他。高力士不由分说,扬起鞭子来就往小三子身上抽去。

高力士越抽越来劲,小三子身上留下一道一道的血痕,最后御马监的管事太监过来苦苦劝阻,高力士这才住了手。

这件事已经过去多年了,现在高力士却提起来,并且是当着众多太监、大臣的面,无疑是给李辅国难堪。

李辅国却还是笑着脸,说:“我怎么敢忘呢,一想起便觉得背上疼,还得感谢高公公赐我那几鞭子。我时刻告诫自己,一定要当个有实权的太监,现在我终于实现梦想了。”说着阴笑了两声。

高力士脊梁骨微微发冷,心想这个李辅国怕是不好对付,但又想,自己有太上皇撑腰,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二、枕上做文章

过不到一个月,兴庆宫里发月钱,数量明显减少了。

原来,兴庆宫里平时的吃穿用度以及那些太监们的月钱,都是皇宫里统一发放的。以前发的跟在皇宫里时一样,可这个月怎么突然降下来了呢?

高力士预感到,这是李辅国在报复自己,就怒气冲冲地问皇宫里的太监:“你们这是欺负兴庆宫的人吗?”

太监说:“李公公说了,现在乱匪刚退,国家还不稳定,宫中的花费一定要节省着点。不光是兴庆宫,我们皇宫里的也都减了。”

高力士心想,糊弄鬼呢,又去找李隆基,可诉了半天苦,李隆基却说:“我皇位都不争了,为了国家大局,少得两个钱又有什么好争的?”

高力士知道,现在的李隆基已经不是过去雄心勃勃的皇上了,只好作罢。

以后几个月,每个月的月钱都在减少,弄得兴庆宫的太监手里都很紧。那些小太监撑不住了,纷纷来找高力士,说这太监当不下去了,还不如当乞丐呢。高力士心想,小三子这一招够狠的,难道自己就这么逆来顺受吗?

这一天,高力士看到一个百姓抱着一个包袱,在宫门外徘徊,眼睛还不住向宫门口看去。高力士就让几个小太监把那个百姓叫过来。

那个百姓见到高力士战战兢兢的,高力士叫他不要紧张,慢慢说来。他就说,他叫刘海,家在京城,他这里有宫中旧物,想献出来。

刘海打开包袱,高力士就见是一对瓷枕,上有龙凤呈祥的图案,便知是一对鸳鸯枕,就是专供夫妻枕的。他再一看,这对鸳鸯枕正是兴庆宫中旧物,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安寝的榻上的。这对瓷枕可是他们枕了多年的心爱之物。高力士知道太上皇成天想念杨贵妃,如果让他看到这对瓷枕,肯定很高兴。

高力士就问那个刘海,是怎么得到这对鸳鸯枕的。

刘海就说,当年安禄山的乱匪入京,在京城里大肆烧杀抢掠,连皇宫也不能幸免。皇宫里值钱的东西,都叫那些乱匪抢了个遍。等乱匪走了,京城里的百姓也趁机想发点财,纷纷到皇宫里抢东西。可刘海胆子小,不敢进皇宫,去了兴庆宫。

等刘海进了兴庆宫,才发现里面值钱的东西几乎都叫人拿走了,他在宫里转了半天,就看到一张床上有一对瓷枕,就想不管孬好,拿点东西回去吧,就抱了那对瓷枕回去了。

刘海又说:“这些年,我一直珍藏着这对瓷枕,现在太上皇回来了,应该归还皇宫才是。所以我就来了。

高力士便想到让刘海给李隆基献枕,博得太上皇的高兴。可两人刚要进宫,高力士却突然又生了个主意,喊住刘海悄声问:“你想发财吗?”又悄悄在他耳边说了几句。刘海越听越点头,脸上兴奋得不得了。

不长时间,刘海在高力士的带领下,抱着枕头进了宫。高力士向上禀报:“太上皇,当年您和贵妃娘娘枕的鸳鸯枕找到了。”

李隆基正睡得昏昏沉沉的,听说是鸳鸯枕,立即从床上坐起来。刘海打开包袱,里面却只有一只瓷枕了。

李隆基一眼就认出了鸳鸯枕,立即老泪纵横,说:“这枕头,我本想这辈子再也见不着的,没想到……”又问刘海,“另一只枕头呢?”

刘海忙解释说:“太上皇,这鸳鸯枕是我父亲从安禄山敌军中所得,现在我父亲死了,我也不知另一只的下落,只是找到一只就献上来了。”

李隆基叹了口气,说:“唉,罢了,罢了,人都不能齐全了,何况枕头呢?”又摆了下手,说:“赏他十两纹银。”高力士在下面应了一声,就把刘海领出来。

高力士向太上皇献了瓷枕后,这几天一直在观察他的动静,见他没事就拿起瓷枕来,来回地摩挲着,还叹气:“可惜只有一只,两只再也凑不到一起了。”他知道太上皇睹物思人,又想起在马嵬坡死去的杨贵妃了。

高力士便趁机进言:“皇上,那对鸳鸯枕或许还能找到呀。”

这句话正说到李隆基的心坎里.就问高力士:“怎么个找法?”

高力士说:“就算百姓人家丢个东西贴张告示还能找到呢,别说咱们皇家了。”

李隆基觉得有理,他立即吩咐高力士,贴出告示悬赏,不管花多少银子,都要把另一只枕头找到。

高力士马上按太上皇的意思写好了告示,悬赏另一只鸳鸯瓷枕,并把瓷枕的图案画在上面。告示上说,谁要是能找到那只瓷枕,就能得到赏银一百两。为了鼓励大家踊跃献枕,凡是来献枕的人,都能得到十两赏银。

三、生财自有道

这告示一贴出去,京城里立即一片哗然。献枕都有钱拿,这等好事岂能错过,不到一天,兴庆官门前便排起了长长的献枕队伍。那些太监也忙了起来,每个来献枕的人,都要把枕头经由太监传到太上皇那里,让李隆基验看了,然后再给赏银。

第一天,献枕的有好几百个人,第二天,来的人更多了,第三天、第四天……献枕的人依旧源源不断。

那些太监看到这么多人来献枕,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原来,太监们给百姓传枕头不能白传,都要从十两赏银里抽二两银子,作为上传费。百姓也乐意,反正还能赚八两呢。

而这就是高力士的心机。当初他在宫门口悄悄对刘海说的,就是让他先献一个枕头。因为两个一同献出去,他最多能得几十两银子,如果献出一个去,另一个便会不断地升值……这样一来,那些太监有了发财的路子,再也没有怨言了,高力士的危机化解了,他想,小三子呀小三子,你以为克扣月钱就能把我弄死呀,你太嫩了点。

兴庆官前就这么一连收了十几天的枕头,李隆基在宫中看枕头都看烦了,也没找到真正的另一只鸳鸯枕。由于他太想念杨贵妃,急于让这对鸳鸯凑在一起,就让高力士将赏银提高到一千两。

这样一来,献枕的人更多了,有人还从别处收了瓷枕,再到兴庆宫来卖,拿献枕当成买卖干起来了。那些太监也不分辨,反正每个枕头他们抽二两银子,别的都不管了。

又过了十多天,也没见鸳鸯枕出现,李隆基坐不住了,又下旨说赏银提到一万两。

这下,全京城都轰动了。

就在这一天,有一个人怀里拿着个包袱,来到兴庆宫门前。那个人就是之前来献枕的刘海。高力士见到刘海,笑了一下,说:“你终于出现了。”

刘海说:“公公叫我到一万两的时候出现,我怎么敢不出现呢?”

高力士就领着刘海进宫。

在李隆基床前,刘海打开包袱,露出里面的瓷枕。李隆基拿过瓷枕来,反复看了几眼,激动地说:“是它,就是它。”说着,又拿起以前那只瓷枕,将两只瓷枕放在一起,泪水就流了出来。他摆了摆手,说赏。

高力士应了一声,脸上得意地笑着,要知道这一万两银子到手,自己能从中抽五千两。

高力士正要领着刘海去领赏银,宫殿里却突然闯进了一伙御林军,把高力士和刘海团团围住了,为首的是李辅国。

高力士指着李辅国,怒喝道:“大胆李辅国,竟然私闯兴庆宫,你还把太上皇放在眼里吗?”

李辅国却说:“我是奉皇上之命来保护太上皇的。这个献枕人根本就是个骗子,来人,把这个骗子抓起来!”

上来几个御林兵就把刘海抓起来了。

李辅国又冲着高力士冷笑了一声:“高公公,你放任那些不三不四、身份不明的人频频进入皇宫,不顾太上皇的安全,万一有刺客怎么办?”

高力士被问得哑口无言。

李辅国又跪下来说:“启禀太上皇,奴才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来接太上皇人皇宫的,兴庆官周围人员太杂,皇上日夜难安,想还是把您接到皇宫里才安全些。”

李隆基虽然老了,却不糊涂,说:“皇儿恐怕是为皇位日夜难安吧?我只是想找一对鸳鸯枕,重温过去的梦,可他还是不放心。现在想想,过去的都过去了,还找它干什么呀,人都不在了,更何况是物呢?”李隆基颤抖着双手把那对瓷枕举起来,重重地摔下去。鸳鸯枕瞬间在李辅国面前碎了一地。

以后的事,对高力士来说简直是做梦一样。当天他便陪着李隆基迁到皇宫里。没过几天,他就被从太上皇跟前调开,彻底没了依靠。几天后,他又从皇宫被调往巫州,可等快到巫州的时候,身后却来了皇宫的快马,带来了圣旨,要把他转调到郎州,一刻也不能停留。巫州离着郎州路途遥远,可圣旨不可违,高力士只好又往郎州赶去。

四、送命因贪财

又经过半个月,高力士刚到郎州,又来了圣旨,要把他调到巫州。

高力士本就年老体衰,如何经得起这么折腾,心想,这是李辅国存心要他的老命呀。而那个传旨的太监,就是当初他打听李辅国的袁公公,高力士一抱拳,说:“袁公公,我这副老身子骨,不想再走了。我只求袁公公给我个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袁公公说:“高公公是皇宫里的老人了,你既然要真相,我就让你死个明白。”

袁公公就对高力士说,李辅国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他对高力士怀恨在心,可高力士有太上皇撑腰,他没法下手。就想先把太上皇扳倒了,再对高力士下手,那就易如反掌了。可怎么才能把太上皇扳倒呢?

李辅国最善察言观色,他看出了皇上的忧虑。皇上虽然每天都去兴庆宫里问安,明是去看父皇,实际上也是观察父皇的动静。他看到朝中大臣对太上皇的崇敬之色,比对自己这个皇上可强多了。他的担心更甚了,害怕哪天父皇再坐上皇位。李辅国看出这一点后,就不断地向皇上进言,明里暗里地提醒皇上,要防着太上皇点。可不管李辅国怎么说,太上皇那里没动静,还是白搭。

就在这时候,兴庆官里贴出告示,要寻找一只鸳鸯枕。随着去献枕的人越来越多,并且还不断地向皇宫要银子,李辅国便看到了下手的机会。每次兴庆宫门前人最多的时候,李辅国便想办法让皇上看到。皇上心里也犯了疑:为了找一只鸳鸯枕,父皇也不必召集这么多人呀,恐怕不只是找个枕头那么简单,说不定是在收买人心……最后,皇上下决心要对太上皇下手了,就让李辅国带兵把太上皇逼回皇宫。李辅国就让安插在兴庆宫的太监及时禀报,在刘海献枕的关键时候,进兵兴庆宫……

袁公公这一说,高力士全明白了,自己只知道捞钱,却没想到皇上对太上皇的猜忌之心,反而给了李辅国可乘之机。这都怨自己太贪婪了。他又想到,当年,皇上离京其中也有他的主张。也是为了他个人私利,他在皇宫多年,攒下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害怕乱匪打进京城来动了他的钱,便想趁着皇上离京的时候把钱财转移……如果当时自己反对离京,或许现在太上皇还是皇上,自己还是呼风唤雨的大太监。

高力士找了棵歪脖树,一根绳子吊死了。

几年后,李隆基在忧郁中死去,紧接着他儿子李亨也死了。再剩下李辅国更加飞扬跋扈,可他最后也被刺杀了。等这些人都死干净了,那个叫刘海的才从狱中出来。是袁公公可怜他,觉得他不应该卷入皇家的斗争中,等这些相关的人一死,便把他放了。据说,刘海回家后,用他那第一只鸳鸯枕换来的十两银子,做起了小买卖,可他却始终不知道当年的鸳鸯枕是闹出了怎样的风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张献忠奇袭襄阳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湖北谷城再一次起义。原来,张献忠曾经在谷城接受明朝的招安,并不是真心投降,而是暗暗积蓄兵力,准备再起。明朝将领发现张献忠的意图,准备派兵镇压。张献忠先发制人,在谷城杀掉明朝县令,焚毁了官衙,重新打起了起义的旗号。不久,罗汝才也起兵响应。

明朝总兵左良玉派兵进攻,被张献忠打得一败涂地,只留下几百残兵败将逃回,气得崇祯帝把主帅熊文灿和总兵左良玉都革了职务,另派兵部尚书杨嗣昌到湖广围攻张献忠。

杨嗣昌带了崇祯帝的尚方宝剑,率领了十万人马,耀武扬威到了襄阳。他派左良玉等将领把起义军四面包围起来。张献忠转移到玛瑙山的时候,由于起义军队伍里混进了奸细,起义军陷入敌人包围圈里,被左良玉军打败,损失了大量金银、战马。张献忠的妻子、儿子也被俘虏。

张献忠带了一千名骑兵,从湖北转移到四川。杨嗣昌跟踪追击,把他的行辕迁到重庆,准备在四川消灭起义军。

杨嗣昌在四川到处张榜,说有谁能抓住张献忠,赏给黄金万两,还封他侯爵。哪知道第二天,在杨嗣昌的行辕里,发现了许多标语,上面写着:“有能斩杨嗣昌头的,赏银三钱。”

杨嗣昌派出大批官军到处追剿起义军,张献忠起义军却是忽东忽西,叫官军捉摸不定,一直到第二年正月,官军才在开县追上起义军。当明军将领猛如虎、刘士杰拖着疲劳不堪的兵士赶到,张献忠的起义军绕到背后,从山上呐喊着冲了下来,官军全部崩溃,刘士杰被杀,猛如虎好容易逃脱。起义军杀退敌人,在营里拍手唱歌:“前有邵巡抚(指四川巡抚邵捷春),常来团转舞;后有廖参军(指监军廖大亨),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指杨嗣昌),离我三尺路。”

这支歌谣传到明军那里,使杨嗣昌听了哭笑不得。公元1641年,张献忠发现杨嗣昌把重兵都放到四川,襄阳兵力空虚,就摆脱明军,突然带兵离开四川,往东转移,一天一夜急行三四百里,把杨嗣昌大军远远甩在后边。到了湖北当阳,遇到另一支明军堵截,张献忠把罗汝才留在当阳,亲自率领精锐部队直奔襄阳。

杨嗣昌在重庆得到消息,连忙派使者赶到襄阳,命令襄阳明军严密防守。哪里知道使者走在半路上,被起义军发现抓了起来。起义军在使者身上搜到了令牌、文书,上面盖着杨嗣昌行辕的大印。张献忠把他的义子李定国叫来,叫他打扮为杨嗣昌使者,带了几名“随从”和令牌、文书,混进襄阳城去。

李定国带了公文、令牌,来到襄阳城边,正是夜色朦胧的时候。他在城门外向守军喊话,守城明兵听说是杨阁部派来的使者,验过令牌、文书,也没有怀疑,把李定国和随从兵士放进了城。

当天晚上,混进襄阳的起义军兵士在城里好几处放火,全城的百姓从睡梦里惊醒,发现到处火光冲天,全城大乱。在混乱中,起义军打开城门,大队人马赶到,官军要想抵抗也来不及了。

起义军进城以后,一面派人打开监狱,救出被俘的起义兵士和家属;一面直奔襄王府,活捉了襄王朱翊铭。

张献忠坐在襄王府大堂,派兵士把朱翊铭押上堂来。朱翊铭吓得直打哆嗦,跪在地上求饶。

张献忠说:“我不要别的,只要借你的头派个用场。”

朱翊铭听说要杀他,吓得捣蒜似地磕头,说:“我宫里有金银宝器,听凭千岁搬用,只求饶命。”

张献忠哈哈大笑,说:“我进了襄阳,你的金银财宝有什么法子叫我不搬?不过,你不把头借给我,那杨嗣昌还死不了呢!”

说着,吆喝一下,把朱翊铭拉下堂去杀了。

张献忠占了襄阳,缴获了杨嗣昌储存在那里的大批粮饷,兵器,又把襄王府金库里的十几万两银子分发给当地的饥民,百姓听说处决了罪恶累累的襄王,高兴劲儿就不用提了。

张献忠攻破襄阳的消息传到了四川,把杨嗣昌惊呆了。他处心积虑布置的围攻起义军的计划全部破产,特别是张献忠在他眼皮底下,来个突然袭击,使一个藩王丧了命。怎么向崇祯帝交代?

杨嗣昌丧魂落魄地从四川窜到湖北,刚到沙市,又听到一个消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离开商洛山区,重振旗鼓,趁河南兵力空虚的时候,攻破洛阳,杀死福王朱常洵。这一来,杨嗣昌更是又惊又害怕,他想来想去,没有出路,只好自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