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端午节怎么写优秀20篇

浏览

5134

作文

1000

传统节日端午节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而这些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艾蒿、包粽子……,说到包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相传,春秋战国时期,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被_人所害,流放他乡。家破国亡后他悲痛不已,投河自尽。每次听到这个故事,我都被屈原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

去年的端午佳节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这天一大早,我拉着妈妈去菜场,我们分别买了粽叶、糯米和绳子……。回到家,我们把粽叶和糯米清洗干净,然后就开始包粽子。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妈妈手像有魔法,不一会儿一个长着四个尖角的胖家伙就变出来了,可我的手里还是一堆的糯米,我沮丧极了。这时妈妈看见了,在一旁说道:“很多东西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是只要自己注意观察、多动脑筋,就一定能寻找到方法。记住:失败是成功之母哦!”听完妈妈的话,我认真观察起妈妈来。

首先,她把粽叶放到自己的手窝里;然后,在粽叶里放满米使劲压住;接着,边压边用绳子捆紧;最后,把绳子打上结。我按照妈妈的方法,一遍一遍的尝试,终于一个个长着角的“胖娃娃”也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极了。看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不禁垂涎欲滴。

美味的粽子一定要和家人一起分享。我立马把锅里放入水,让这些“四角娃娃”在里面尽情的游泳,不一会屋里香气四溢。“爸爸、妈妈、妹妹,吃粽子啰!”我呼喊着。看着一家人围着桌子,欢声笑语的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从此,那清甜的粽香便刻进了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我们去外婆家过端午节,还没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外婆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好吃。妈妈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能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外婆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外婆:“这是什么东西?”

外婆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因为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作用,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很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功效!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最吃的黄鳝﹑黄鱼等。妈妈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很有益。”

今天不仅有很多好吃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难忘的端午节年级小学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这个活动的起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时的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Dragon boat is a traditional activity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cause of this activity was set up to commemorate Qu Yuan, a great poet in ancient my country.

今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我有幸和爸爸观看了一次赛龙舟。尽管当时是早上7点钟,岸上已经是人山人海,挤得水泄不通。比赛还没开始,两岸已经是掌声雷动,吆喝震天。爸爸拉着我左冲右突、前推后挤,我好不容易才挤进人群中,站在这人群中,我真有一种唐僧师徒步入火焰山的感觉。

一条条精美的龙舟停泊在江边,龙船狭长、细窄,一个个龙头非常漂亮,栩栩如生,龙尾也像蟒蛇的尾巴和狮子的尾巴熔合在一起。从远处看,就像几条蛟龙在水面上整装待发。每一条船上赛手的衣服样式整齐、颜色鲜艳,只是颜色不同,有的红色,有的黄色,有的蓝色……真是绚丽多彩,好看极了。

赛龙舟开始了,每只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的向前冲,每只龙舟的速度都不分上下:一会儿红色1号,不一会儿蓝色8号又追上了。突然,划船手好像力气大增,每一只龙舟的速度更快了。这时,击鼓手开始鸣鼓了,划船手顿时很有节奏的跟着喊起:“咚!咚!咚咚咚!嗬!嗬!嗬嗬嗬。”天公也好像来助威,开始下起了毛毛细雨。真是鼓声!人声!助威声!

龙舟的速度越来越快,仿佛龙群在江水中急速飞腾。渐渐的,渐渐的。1号,5号9号构成了集团。100米!50米!20米终点越来越近,只见5号的力量一发不可收拾的爆发了!把后面的两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然后冲线了!

通过这次赛龙舟比赛,让我明白只有团结合作、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会取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早起来,就看见爸爸他们都忙着杀鸡准备着午饭。妈妈和婶婶正在跟奶奶学包着粽子。

我赶紧洗漱完毕,吃完早餐,也加入到她们的行列——包粽子。这包粽子也太难学了。看到奶奶她们包的粽子是有模有样的,而我包的却奇形怪状、不伦不类。自己心想:太丢人了。后来奶奶安慰我说:“别伤心,每个人第一次包的时候,都不是很好看的,多学几次就好了。”听了奶奶的话,我又包了几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也包出有模有样的粽子了!

可我有一个问题,那是一个一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又为什么要包粽子呢?于是,我去问爸爸。爸爸一本正经地解释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人。屈原是一位好官,为国为民。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跳河自尽了。包粽子是因为有人梦到屈原吃不饱很饿似的,便叫大伙把食物丢到河里给屈原吃。可丢下去的食物全给河里的鱼虾吃光了。大伙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食物用竹叶包成棱角的形状,丢到河里去。鱼虾们以为是棱角,就不敢吃了。这样,屈原就能吃到粽子了。那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要举行包粽子、赛龙舟、插茱萸等活动。”

这时,奶奶端上了一篮热气腾腾的粽子吆喝道:“吃粽子啰!”我们立刻围拢过去,拿起粽子就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它的意义。让我们祖国的这一传统节日一直传承下去吧!也让屈原的爱国精神在我们童年的心中生根发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作文端午节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快要到了,大街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甚至也给西小路添了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挂这么多的红灯笼?爸爸说:“因为要红红火火的过新年呀!”

我来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努力地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说道:“奶奶,我来帮你包,可以吗?”

“当然可以。”奶奶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奶奶教我包粽子,先拿两张粽叶,右手拿着粽叶边,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到一半的地方,放一到二颗红枣,再用糯米盖住,糯米放到顶端,然后多余的粽叶包出尖角来,这个角一定尖,再后来用绳扎好,一只粽子就做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还是包不好,奶奶跟我说,一定要有耐心,你慢慢包总有一次会跟和我一样好。奶奶的

话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要包一个小粽子来。这回我慢慢的一点一点得包了起来,果然我包出了一个令我和奶奶都满意的粽子,奶奶看着我开心的笑了说:“我们的家乐长大了,会帮奶奶干活了,等下我帮你烧好你自己好好尝一尝。”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笑着对奶奶说“好的,我晚上要好好的尝尝。”

就这样,我帮奶奶包了一下午的粽子,和奶奶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就是诗歌中描写的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龙日、诗人节,小儿节等等。

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位叫屈原的爱国诗人,他是在楚王身边做官的,他一心想让国家强大起来,但有一位奸臣在楚王面前编了些屈原的坏话,楚王就把屈原赶了出去。屈原在外听说楚国被敌人占领了,百姓受累受苦,心里难受极了!他就抱石投进了汨罗江自杀了。百姓知道了,拿粽子,鸡蛋往江里扔,拿雄黄酒往江中倒,就是为了不让鱼虾吃了他的尸体,谁让屈原如此高风亮节呢!

端午节有许多风俗,有包粽子,有戴香囊,有拴五色线,还有赛龙舟,而我们这儿最常见的就是包粽子了。每过端午节,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包粽子要准备好糯米、粽叶、馅料、漏勺。我先把粽叶选出来,卷出圆锥状;再把糯米放进去,接着放入馅料;然后裹上粽叶;最后捆上粽绳,放人锅中。我包的粽子可是有模有样呢!当粽子在煮的时候,我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呢!

端午节是我最爱的节日,我最喜欢这个节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6月12日,——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天,人们吃粽子,戴香包,在门上挂艾草和绿篷…

早上醒来迷迷糊糊,一股淡淡的香味扑面而来。于是,我起身,在香味的指引下,不由自主地向大门走去。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好奇地问妈妈。我妈回答我说:“这是艾草,那是绿篷。这是驱灾驱邪。”

中午,我看到桌子上有很多材料,包括树叶、肉、米饭和绳子.我好奇地问奶奶:“奶奶,奶奶,为什么包饺子需要那么多材料?包饺子好麻烦!”

奶奶说:比你看到的麻烦多了。粽子的叶子要煮熟洗净,肉要切成小而均匀的条状,然后用盐、酱油、料酒等调味品腌制几个小时。米饭要用温水洗净,晾干至半干,然后和盐、味精、酱油拌匀。

“啊?不,吃蝎子好麻烦!”我惊讶地看着奶奶。“那根绳子是干什么用的?”

“你以后就知道了!”奶奶给了我一个秘密!

我想了想,对奶奶说:“哦,我明白了。绳子是用来包粽子的。”奶奶冲我笑了笑。

奶奶开始做粽子,我就看着。看着奶奶娴熟的技术,我很激动。一个精致的粽子诞生在奶奶熟练的手里,外观整齐,包裹均匀,让我垂涎三尺。每个粽子都很好吃:一块肉,两个蜜饯,还有栗子。

等粽子等了好久。我花了几个小时才品尝到这个美味的粽子。盖子打开的那一刻,一股浓浓的香味冒了出来,有粽子叶的香味,有糯米的香味,还有浓浓的肉香味。各种香味混合在一起,组成了这种“人间美味”。

这比我买的那些粽子好多了,没有任何添加剂和其他化学成分。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一年级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春节,清明节,可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端午节吗?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早年受楚怀王的信任,屈原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受奸臣陷害,被放逐汉北。公元前278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屈原含恨下抱了一块大石头汨罗江而死。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在这么多的习俗里面,我最喜欢吃粽子了!妈妈带我去超市里买粽子,然后回到家里煮粽子。把粽子放进锅里,蒸上30-40分钟就煮好了。小巧的粽子就像一个盼着腿的佛像,端坐在盘子里。我拿起了一个粽子细细的品尝了起来。咬一口豆沙溢满齿间,香甜美味,好吃无比!我吃了好多个,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

我爱美味的粽子!我爱端午节!我更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年级作文端午节怎么写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故事吗?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妈妈。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等所有的粽子包完后,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你就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闻得我们直流口水,看起来特有食欲,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们总是吃得很多!

过端午节除了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赛龙舟”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得不更加使劲划船,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整个赛龙赛龙舟的场面非常壮观、热烈。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戴香包,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小馋虫”都跑

出来了,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正是美味极了!吃完粽子后,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石漫滩水库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随着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离弦的箭,向前飞去。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是丰富多彩呀!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600字优秀日记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谁也没想到昨天还是大晴天,今天过端午节却又成了毛毛雨的天。单纯是过端午节的话,毛毛雨的天是好天,可以好好在家吃粽子、挂菖蒲,静悄悄地祭奠屈原。然而,每年的端午节也是我们这边要赛龙舟的日子,下雨天总归是有风险的。还好雨不大,毛毛雨而已。

因为下雨,往年一大清早就会去赛龙舟现场去等着看比赛的我们一家,改变了往年端午节的习惯,将现场看的比赛安排在了家里看电视直播,这样也方便了妈妈在厨房里煮出最新鲜的粽子,以供我们一家过端午节享用。妈妈在厨房里忙活了一会儿后,忽然端了一桶粽叶和一盆糯米出来,她问我“要不要学着包粽子呢?”从来都只是吃粽子的我,因为在电视上看龙舟赛直播没有在现场看有意思,听到妈妈的召唤,赶紧应声“好”,洗了手来陪妈妈包粽子。

妈妈从泡在水桶里的粽叶拿了两片出来,又舀了一勺已经和匀了的糯米,在我的面前包了起来。只见妈妈动作极慢地把粽叶将糯米一层层地裹好,又示意我拿一根她已经剪好了的小细绳将裹好了糯米的粽叶裹成粽子的形状。这一系列动作,妈妈做得非常的慢,可是当我学着妈妈的模样,将粽叶和糯米放在一起操作时,我这才晓得包粽子的难了。

妈妈看着我不会包,笑了笑,又用极慢的速度让我看着她做。她没做一遍,我也学会一点点,但真正要将我包的粽子拿出来示人,妈妈还是忍不住笑了。妈妈告诉我,她小时候在外公那里学着包粽子,也学了很久很久,包粽子是一个巧手活,等包得时间长了,也就会了。

今天因为下雨没有去现场看龙舟赛,却在家里跟着妈妈学会了一点点如何包粽子,无论如何,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由来》主要讲了屈原的感人故事。他爱国、有才干,并且深受百姓的爱戴,可是楚王却听信了其他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很远的地方去,不再重用他。后来楚国被秦国占领,他感到报国无门,在万分悲愤之下,抱着石头投汨罗江自尽了。当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涌到江边去呼唤、打捞,向江里投食物,倒雄黄酒,希望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所伤害。后来,有人梦到屈原容颜消瘦,就想了一个办法,把食物用箬叶包起来,缠上红丝线投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为了纪念屈原,都会向江中投粽子。

我在讲这一课时,采用了三勤四环节教学法,把两课时的教学内容压缩成了一课时,所以教学本课时时间显得有点紧张,做后还拖了点堂。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作文左右高5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有一位叫屈原的诗人。他身为一个楚国人,不忍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攻破,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附近楚国百姓得知,纷纷前来凭吊屈原大夫的死,渔夫划起渔舟来打捞屈原大夫的真身。

一个渔民把糯米制成的饭团抛向水中,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的嘴,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四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端午节这天,屈原故里人们主要的活动就是看龙舟,吃完早饭,便身着节日盛装,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往西陵峡“屈原沱”汇集,倾城出动,争看竞渡。端午阳的屈原沱两岸,人山人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热闹非凡,江上七条龙舟飞渡,岸边数万名群众观战。场面之壮观,气氛之热烈,令人惊叹。

每当这时,我不禁在心里默念起屈原大夫的绝作:

《怀沙》: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

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三介绍端午节语文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收到朋友的节日祝福,若不是接到放假一天的通知,我真的没有意识到端午节到了。

儿时的每个节日都是很热闹的,当然包括端午节,那时候也不懂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但知道要吃棕子、插艾蒿、叠端午符、戴香包和五色线。往往是在半个月前就张罗这些东西了,母亲忙着打听哪家的棕叶色好味浓,哪家的糯米润滑绵密,我们也忙着到野地里找艾蒿,到商店里买五色线,天天缠着母亲快点包棕子。端午节的前两三天,母亲便开始把棕叶、糯米、小米、红枣泡在水里,作好准备工作,节前一天,便早早起来包棕子了,一个棕子二三根棕叶,先放一点糯米,中间加一到两个红枣,然后再用糯米盖好,既要包得严实紧密,又要透气美观,看着大人们利索地包扎好棕子,忍不住也想试试,于是也张罗起包棕子来,长长的棕叶到了自己手中竟变得调皮起来,这两根拢合了,另一根却横竖合不在一起,糯米从空隙间洒落出来,急得一身汗,让姐姐帮我调整好,绑线的时候又闹了笑话,要么绑得太紧绕成死疙瘩,要么绑得太松散了架,直到她们嚷我填乱子,自己也累得满头大汗才悻悻走开。下午时分母亲便开始生火搭锅煮棕子,没一会整个院里便飘满了浓浓的棕合味,馋嘴的我们急不可耐一会跑去看一遍,恨不得马上吃上棕子。棕子往往要煮上四五个小时才能熟,我们小孩子是没有耐心一直等下去的,便相约了出去玩耍,直到天黑回家时突然想起了棕子,撒欢跑回家,来不及洗手,便将那刚刚煮好的棕子打开来。

端午节的早上,早早起来,我们的衣服里已经缝好了端午符,脖子上挂上了公鸡状的香囊,手腕间戴上了五色线,辫子里也插上了艾蒿,一切都是那么神圣而喜悦。亲朋好友间互相送棕子,小儿伙伴间偷偷比起了谁的香囊好看,谁的五色线鲜艳,一切都是那么的快乐。这种快乐一直延续近一个月,到家里的棕子吃完了,门上的艾蒿枯了,背上的符拆去,手腕上的五色线解下。

又是一年端午节,这种快乐的氛围似乎只能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了,城里人过节很简单,去超市提一袋冷冻好的棕子回家一吃就意味着过了端午。我也从没有象母亲那样去为孩子准备五色线、端午符,感觉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是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简化了传统节日那些繁锁却有趣的过程,还是平日里的压力让我们更喜欢上了那些能够尽情狂欢的洋节日?

只想回远方的家乡去看看,乡下的端午是否还象往昔那样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千年古城——寿州。春节,端午,中秋是我们那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年的端午节那天,家家户户的家长都会亲手给自己的孩子做一个荷包,里面装满香草,然后再用红丝线扎住包口。白天孩子会把荷包挂在脖子上,晚上孩子睡觉时,再将荷包拿下放在枕头下。一丝丝香味会慢慢扩散整个房间。家乡的老人都相信,这种香味不仅能驱逐蚊虫叮咬,同时还能避邪呢!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那就是吃粽子。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吃着粘软的粽子和可口的饭菜。不一会儿,我的小肚皮已经被撑的像个小皮球。

我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吃端午节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日记5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这是奶奶小时候教给我的歌谣。

端午,最忆故乡粽香阵阵,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混着棕叶和糯米的香甜,原本寂静的晚上,此刻酒杯相碰。

在我的印象中,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在两千多年以前的农历五月初五,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匆匆写下绝笔《怀沙》便抱石投江,他就是屈原;人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

千年过去,吃粽子便以成为祭祀屈原的一种方式。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当然,粽子有南北之分,形状各异。但都非常的香甜可口。

奶奶的手经了沧桑岁月的磨砺,早已如砂岩般粗糙,只有拿起粽叶时,才稍多了些敏捷。卷好粽叶,白花花的糯米从手里漏入粽叶,将已浸泡得色如翡翠的粽叶灌成胖鼓鼓的锥形,绿素相映。酒红色的枣子,从冷水中捞出,仿佛一碗胭脂,和那枸杞一起匀称地嵌入糯米里。接着,奶奶拿起筷子,蘸点蛋液,再往粽子上一滚,便在粽米上涂上了一层琥珀。粽叶一裹,再扎上几根深绿色的细麻绳,有清香便都锁在了这玲珑小巧粽子里……

清水煮沸,将这锥形的粽子放进锅里,不断翻腾,粽叶的清新,粽馅的米香、枣香环绕着肉香,直钻你心里去,光是闻闻,就令人垂涎三尺!

这粽子更给端午节平添了一些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是端午节了,今天妈妈带我到外婆家包粽子。我也很想要学包粽子,可外婆和妈妈都说我太小了,力气不够

,外婆还说要等到18岁再学,那还要再等十年啊。妈妈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一位古代的人,叫屈原,因为他很爱 国,而且很有才能。

今天外婆和妈妈包了两种粽子,蜜枣粽子和香肠粽子。她们包的粽子外形有点象小老鼠的头。我喜欢吃蜜枣粽子

,甜甜的。下午我吃了一个,还想吃,但妈妈说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会不消化的。外公说我是小馋猫,外公真是太“ 讨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趣事的日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早上,我一起床,发现门上挂着一串串大的的艾草和菖蒲,我问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挂艾草和菖蒲”?妈妈说:“传说中这个可以防虫、避邪,还要吃粽子、黄瓜、黄鱼、咸鸭蛋等。”

走进厨房间,我闻到了一股浓浓的粽子香味,打开锅盖,一只只大大的粽子正冒着热气,我问爸爸:“这是什么粽子”?爸爸笑着说:“这当然是你最喜欢的蛋黄粽子。”爸爸拿起一一个的,把粽子的“绿衣服”脱掉,这是,香气更浓了,我对爸爸说:“你快一点,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我端着剥好的粽子咬了一大口,一个金黄色的蛋黄露出来了,蛋黄里的油一点一点地不停地往外流着,好像在说:“我的味道可好了,你快尝尝吧”!于是,我狼吞虎咽地把蛋黄吃了下去。

粽子的味道可真好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开心的端午节作文600字左右

全文共 204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叫午日节,是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在这一天,就会有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noon day. It is the old custom of more than 2,000 years in my country. On this day, there will be a dragon boat and eating dumplings.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The third significance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o commemorat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filial daughter Cao E to save her father and vote for the river.Cao E was from Shangyu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His father was drowned in the river and did not see the body for several days. At that time, the filial daughter Cao E was only fourteen years old and cried along the river day and night.After seventeen days, the river was also cast on May 5th, and his fathers corpse was held after five days.In this regard, it was passed on to the myth, and then passed down to the county governments knowledge, and the order of Du still made a monument, so that his disciple Handan Chun made a praise.The tomb of the filial daughter Cao E was in Shaoxing, Zhejiang today, and later passed on Cao Ebei to the book of Jin Wangyi.Later generations to commemorate Cao Es filial piety, Cao Emiao was built in the place where Cao E voted in the river. The village and towns she lived were renamed Cao E town.

端午节第四个意义是纪念现代革命女诗人秋瑾。秋瑾是六月五日殉国,后人为敬仰其诗,复哀其忠勇事迹,乃与诗人节合并举行纪念,而诗人节亦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且喜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预谋起义,开会时为清兵所捕,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

昨天是端午节,我的姑妈叔叔们都来送节礼来了,拿来许许多多的好吃的,让我肚子里的馋虫挠得我直发痒,我的表哥表姐表妹....也都来了,我加一下子变得很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二年级及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

瞧!濠河那边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龙舟比赛呢!一条条龙似离弦的箭从岸边射出,你追我赶,似乎要与风儿赛跑,与日月争辉。

今年的端午,我们照例去外婆家。我在楼上刚做完作业,就听见外婆在楼上大喊:小馋猫们,快下来包粽子哟!看来这次外婆不想让我们坐享其成了。一群小馋猫听罢,不约而同地蜂拥而至,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下楼,赶集似地聚拢到外婆身旁。

外婆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包粽子,经过三番五次的试验,我终于包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蜜枣粽。过程是这样的:先把三片芦叶左折右叠,折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把白白的、晶莹剔透的糯米倒在漏斗里,再加一颗散发着诱人香味的蜜枣,之后把漏斗严严实实地封好口,最后把粽子五花大绑起来,就大功告成啦!原来在书上看到包粽子挺简单的,可真正做起来也挺难呀!我突然明白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含义了。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学会了包粽子。譬如我妹妹,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耐心,所以她就随心所欲地包了一个长方形粽子,还很兴奋地大喊:大家快看,我会包粽子了!弄得我们捧腹大笑。

到了晚上,月亮姐姐嘴角带着点笑意走上了天空,把光芒洒下大地。吃饭喽!的声音顿时响起。在有着浓浓家乡味道的饭桌上,香喷喷的粽子出炉了。我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这时,爱喝酒的舅舅把雄黄酒隆重地请了上来,连从来都不喝酒的爸爸也抿了一小口。爸爸告诉我,喝雄黄酒有辟邪解毒的功效哦!

吃完热气腾腾的晚饭,全家一起出门散步。我发现家家户户都挂着艾草,耳畔又隐隐约约响起一首童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端午节的习俗议论文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吗?让我来告诉你吧!

端午节的由来是:在战国有一个叫屈原的人被小人赶去飘游,在飘游时写了许多诗,所以端午节也叫诗人节。后来,因为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就要灭亡了,于是跳汨罗江自杀了。许多人划着船来来回回地打捞,尸体并没有捞到。有一个渔夫往水里面扔食物,说给龙虾吃饱了,不再咬屈原的尸体了。一位医生往里面倒了很多雄黄酒,说是可以药晕蛟龙。后来,人们在食物上包一种叶子,就成了现在的粽子。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戴香包、插艾叶、戴五彩绳。五彩绳的颜色有红、黄、蓝、黑、白五中颜色组成。南方过节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人们还要在儿童的头上画“王”字。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和习俗?一起说一说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