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端午节怎么写【热门20篇】

浏览

5191

作文

1000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每逢端午节,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去奶奶家过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一天的上午,我们就要去买艾草。我们把买来的艾草插在门缝里,有的插在窗户上,还有的站在门口,一动不动,仿佛是威严的战士在门口站岗。那一天,整个小区都飘着淡淡的艾草香,插在门上的艾草香千万条青色的丝巾在门口飘荡,十分美丽。因为这青涩的带着清香的艾草的寓意是: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很快就到了正午,父母们要给孩子系五色绳。颜色分别是:青、白、红、黄、黑,分别代表是:木、金、火、土、水。五色绳的位置也欣然不同:有的人系在手上,有的人系在脖子上,有的人挂在脚上。五色绳不仅系的位置不同而且他们的美称也有很多,比如;长命绳、辟邪绳、快乐绳等等。

中午吃过饭,很快到了下午两点,大人们要给我们洗一次特殊的澡。。这个澡的特殊在于它的水,洗澡的水是由艾草、鱼腥草、毛草等十几种植物熬水而制成。因为听人说,洗了这个“植物澡”,这一年身上就不会长东西

很快就到了晚饭时间,这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在各地工作的游子如果没有迫不得己的事情,必须赶回家吃团圆饭。这一天桌上的菜可丰富了,有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鸡鸭,象征着家畜兴旺等等。

吃过晚饭则又到了我们最兴奋的时候---买香包。香包就是香囊,形状各异,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心形的,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长方形的。不仅形状各异,而且大小不一,大得像手掌那样大,小的只有巧克力那么小,里面装的东西也不一样,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小玩具。香包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

家乡的端午节别具一格,令人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歌颂思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诗歌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又一天

不知不觉的又是端午节

不知不觉的又是怀念屈原的日子

采一把艾香抱一包粽子

艾香浓浓的勾起我对你的爱

粽子鼓鼓囊囊的包裹着

我对你深深的情

远去的是一个节日

留下的是记忆的爱

一年又一年

不变的是一个端午节

不变的是我对你的思念

五千年的历史随着我的思念远去

远去的不是历史

而是一个民族魂

一种不屈不挠民族精神

端午节想你

我把一首诗歌鸣唱

我把一个故事传诵

有水的地方就有古乐龙舟

有人地方就有醉人的艾香

就有甜蜜的粽子

你一口我一口

甜了我饱了你远离了他

屈子颂

掬一捧汨罗水,

她甘甜清凉,

溢满粽香。

生生不息的龙子龙孙,

聚拢在端午时光,

祭奠不朽的屈子,

到处是凝泪的面庞。

手捧滚烫的角粽,

包进去的是一腔悲壮!

掬一捧汨罗水,

她醇如琼浆;

柔似雄黄,

那是诗人屈子留下的华美篇章。

刚直不阿的屈子,

忧国忧民的屈子,

你的眼里充满了悲伤,

你的《离骚》演奏出唯美绝唱;

你的《天问》和《橘颂》,

你的《九歌》与《九章》,

都是文学史上非凡的标榜!

奔流不息的汨罗江,

在中华大地上荡气回肠,

深吟浅唱的汨罗江,

你接纳了数不清的角粽,

你承载了道不尽的画舫,

不知道,

你能否让屈子的心,

不再哀伤?

拿起笔吧,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引领我们奔向希望,

在诗人的节日里,

尽情张显诗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端午节的习俗议论文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我和妈妈去街上买菜。我闻到了粽子的味道。当我到家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海关是什么?我想问我妈妈,但是她妈妈说,“你可以自己去查查书。”我心想:寻求帮助比寻求帮助更好。我会照我说的做。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并打开了它。它说:“在端午节那天,人们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赛龙舟是为了营救死于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放进河里喂鱼、虾和螃蟹,停止吃屈原的尸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一个龙节,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在端午节要吃“黄武”: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包粽子和雄黄酒。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雄黄都将被用来在孩子们的额头上画“国王”这个词,并且在这一天将会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包。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当我看到美味的粽子时,我不禁唱起了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日是端阳。插入艾叶,戴上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快乐地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我就听妈妈说喊:“吃粽子了!”我就垂涎欲滴,连忙跑进餐厅,拿起一个粽子就吃了

起来,吃着吃着,我想起去年我包粽子时候的情景:我首先用苇叶做了一个封口漏斗,然后再向里面装米,等装到一

半的时候,把馅装进去,馅上面再装上米,最后该封口了,这道程序最重要,如果它没有弄好的话,那这前功尽弃。

我小心翼翼的把上面封住口,可是封口漏斗却开始决堤……最后我终于包好一个粽子,想想现在吃粽子,真是吃粽子 容易包粽子难啊!

此外,我还吃了独蒜、茶叶蛋,戴上了香包,妈妈说这能消灾免祸,降妖除魔。

粽子不仅是中国传统美食,也受到外国人的喜爱,随着中外人口的增加,粽子口味也很多有肉味、蜜枣味、黑芝

麻味、草莓味、蛋黄味……符合广大民众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传统节日一年级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时候,端午总是充满着浓浓的欢乐色彩,在这一天人们放下平时的劳碌,开开心心地包粽子,扒龙舟,热热闹闹地快乐一天。我也不例外,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的来历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据记载,公元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却无能无力,他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而死。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赛龙舟,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每当小朋友唱起这儿歌时,人们就知道端午节要来临了,一转眼,端午节来临了,一大早起来。吃过早饭后,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去看赛龙舟了。刚来天鹅湖只见从远处划来了十几条龙船。龙船偏长细窄。龙头有黑。灰。红等颜色。很快,比赛开始了。选手们争先恐后,不甘落后。观众们也在一旁加油鼓颈。就要接近终点了,选手们敲锣打鼓,唱着打油诗。到终点了,来自荔湾区的选手获胜了。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抢鸭子”游戏了。资助方和一些好事的富人不许多鸭子仍进水中。选手们从船上跳进水里抓鸭子,抓到的归自己。围观的观众也不甘落后,纷纷跳进水中,场面一片混乱。

比赛结束了,我回到家中,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家人说说笑笑,开心极了!端午节也将随着笑声一直留传下去,成为全世界人民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的起源由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的故乡在哪里?当然是我的故乡——湖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汉人特别重视的节日——端午节。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看重这个节日?爱国诗人屈原在家乡听到秦军进兵楚国的消息,悲愤交加,投江自尽,为国捐躯。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永远记得他。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会把粽子扔到汨罗江里喂鱼。他们不希望屈原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因此,有一个定制粽子。

买些鲜竹叶,糯米,加些红豆沙,大枣,烧鸡,蛋黄,绿豆等。,你就可以开始做了。通常全家人都会像过年一样围坐在一起打包。先把竹叶包成三角形,有点像漏斗,再往漏斗里放一把糯米,然后塞一个红色的蜜枣。最后用藤条把三角形牢牢绕几圈,就完事了。别看这个粽子。步骤不多。真的很难做到。新手扎不牢,不然“漏斗”会漏米,要下大力气让包装好看。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很快你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竹叶拌米饭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奶奶召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然后解开粽子的藤条,剥下叶子,闪闪发光的“红白宝石”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满满的甜香。我自己做的,但是味道不一样。感觉比我外面卖的香。

“来吧!加油!”“嘿哟!哎!”这不是龙舟赛吗?每年武汉的端午节,社团都会组织一些壮汉来比赛划龙舟。就我记忆所及,黎明时分石桥人头攒动,邻居们早早等着给赛龙舟队员加油,哪怕站上几个小时,也从来不会太累。看,龙舟正经过。第一艘龙舟飞快地划向我们,都是皮肤黝黑的大个子,动作整齐划一。平静的水面瞬间被他们的桨溅到,每个队员都大汗淋漓,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还是汗。我对他们的划船技术感到惊讶,没有时间欢呼。龙舟瞬间经过石桥,向远处跑去...

当然,武汉端午节的习俗可以不止于此:有的人会把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当早餐吃;有的人会给孩子一个香囊,据说有辟邪的意思;有些人挂钱包,系吉祥的五色丝线...这样的习俗数不胜数。

粽子叶的香味飘荡在我的鼻子里,赛龙舟的叫声萦绕在我的耳边,五彩的丝线点缀着我多彩的生活。武汉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会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优秀话题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那一天,天气晴空万里。妈妈,婶婶带着我来到列西观看我市百年盛典——梅列列西龙舟邀请赛。 The fifth day of May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On that day, the weather was clear.Mom, I took me to Liexi to watch the centennial ceremony of our city -the Melaleie Cya Dragon Boat Invitational Tournament.

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赛场。只见沙溪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主席台边有锁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一会儿,市领导入座,我们全体起立,唱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接着,龙舟邀请赛的代表队入场,有列东队,列西队,莘口队,城关长安队,城关传柑队,徐碧队……

队员们穿着有大红色的,橘红色的,白色的,深蓝色的队……的赛服。用地方方言唱着《龙舟歌》:“喜乐欣喜喜乐欢,秀才欢喜去求官,求得官来凉伞开,回来白马紫金安队……”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缓缓地划过主席台。3点钟,比赛正式开始了。

看,运动员们已停泊在起划线上整装待发。首先是徐碧队和台江队PK.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向目标。渐渐地徐碧队的龙舟超越了台江队,但是,台江队也不甘示弱,紧紧咬住徐碧队不放。“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伏彼起,连绵不断。两条龙舟上的运动员使劲全力,拼命地划着。最终,徐碧队以半条船的优势获得胜利。

比赛在锣鼓声中进行着,终于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白沙队和列东队进行角逐。只见白沙队龙船上那位老鼓手坐在龙头有节奏的敲打着,20位划桨手毫不畏惧,奋力拼搏,龙船飞速前进。我们拉拉队个个伸长脖子,放开嗓子呐喊:“白沙队,加油!白沙队,加油!”看,他们配合的多默契啊,就连龙舟也特别听他们的指令,行动自如。龙舟的身后留下一道道波纹,原来平静的水面跳起了芭蕾舞。尾随在后面得列东队,有的刚抬浆,有的已下水,一点儿也不整齐。我想,这就是他们输的原因吧。在一片欢呼声中,白沙队列东队足足两条船获得了本次比赛的胜利。我们高兴地欢呼着。

通过这次激烈的龙舟赛,使我懂得了“人心齐,泰山移。独角难行,孤脚难移。”的道理。要学习赛龙舟的精神:奋勇拼搏,积极向上,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我们就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想必大家都过过端午节吧!这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据说端午节和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

相传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听说秦军攻破楚国后,悲愤交加,最后抱着石头投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就逐渐形成了包粽子、喝雄黄酒等习俗。

端午节在我们“浙里”是十分重大的节日,一大清早,外婆就上集市买东西了。一大包糯米,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肉,外加一叠叶壳都是做粽子必不可缺的东西。包粽子要先将米洗净,叶壳洗净,备好肉和枣,将碧绿的叶壳卷成三角状,再将米和肉搁里头,用绳子紧紧地封上口就好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上手试试,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光卷叶壳就琢磨了好一阵子,我又是绕又是缠,叶壳却好似一个顽皮的小孩儿,死活不肯听我使唤。最终在外婆手把手指导下,终于完成了第一道工序,再后来就简单了,把米和肉放进去,用筷子往米里戳几下,防止粽子煮好后太松散,最后我把口子捏紧,捆上绳子,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起锅架起煤炉,一个个穿着绿衣裳的粽宝宝争先恐后地跳进锅去,我坐在煤炉边给歇着,看着锅中咕噜咕噜的冒泡,我掀开盖子想偷偷望一眼,不料冒起的白烟一下子迷了眼,还把家瞬间变成了仙境一般,我赶忙盖上了盖子。

外婆拿来艾青挂上墙,又拿来雄黄酒倒上,味道甚是刺鼻。过了一会儿,外婆说粽子该好了,我赶忙打开锅盖,一个个粽宝宝穿着绿衣裳进去,披着黄衣服出来。外婆将其装盘,望着那热腾腾香喷喷的粽子,心中有种莫名的愉悦。

解开绳子,香味忽地像巨龙一般翻滚而出,趁热咬上一口,米又糯又鲜甜,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简直恰到好处。

吃着粽子,闻着艾香,一切都懒洋洋的。家家户户无不是吃着粽子,谈论着生活的琐事,做好的粽子也不忘给邻家送上几个,虽不是玉盘珍馐,但也会使每家每户笑得合不拢嘴。

粽香伴随着快乐在这余姚城里愈飘愈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安康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它还有其他的名称,午日节,龙舟节,五月节,浴兰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和春节,并称为中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是战国时期,诗人屈原抱石跳河自尽。赛龙舟,是为了把鱼赶跑,不让鱼把屈原的尸体吃掉。我也看过赛龙舟,我觉得赛龙舟的很辛苦,划船打鼓都很累,赛龙舟也有些危险,有可能翻船,赛龙舟的人,每次上岸都是满头大汗,我真敬佩他们,他们是先把浆放好,人坐在船中间。打鼓的人只要站着打鼓,他们滑的时候都会喊一二一二。

端午节还要包粽子,我看见外婆是先把糯米泡在旁边备用,再拿出粽叶洗干净,把它卷起来,把糯米的水倒出来,把糯米放进粽叶里,再把要包的菜放进去,最后到锅里面煮熟,粽子就做好了。我问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呢?外婆说:“因为以前的人要把包的粽子丢进河里让鱼吃,不让鱼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还要在脖子上挂鸡蛋,是为了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端午节,人们还要在门上插艾叶。

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永远也忘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屈原,就想起了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屈原想帮楚国,但是楚王不相信,屈原想证明自己,一怒之下跳到了汨罗江,楚国的老百姓怀念这位清正的大夫,往汨罗江投糯米,不让江里面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渐渐就形成了端午节。在这一天里人们会举办各种活动赛龙舟、插艾草、菖蒲等习俗。

在端午节这一天,一大早,我就和妈妈到超市里买包粽子的材料,首先我们到蔬菜区买粽叶,再去干货区买大枣和桂圆,最后再去买大肉、咸鸭蛋。最后走的时候,我看到有人买艾草、菖蒲,我们也买了两把,妈妈说可以辟邪。

回到家后,我和妈妈一块包粽子,首先我们把粽叶拿出来,把枣和桂圆砸碎,再把肉切成条条,再把粽叶包成斗形,我和妈妈包粽子,一个比一个带劲,最后就是煮粽子,我耐心的等待着,50分钟过去了,闻到一阵阵粽香,粽子终于煮好了,我把粽子一个一个拿出来,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不一会儿一盘子粽子就被我消灭掉了。

端午节是一个宝贵的节日,我们要好好珍惜,希望我们的国家能一直繁荣富强,每天都能过得开开心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这天,我和妈妈到街上去买菜,我闻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风俗?我便想去问妈妈,而妈妈却说:“你自己去查书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翻开它,它说:“端午节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我看见香喷喷的粽子,情不自禁的唱着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午节,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名称,如:下午节、重阳节、五月节、沐浴节、儿童节、天中节、迪拉节、诗歌节、端午节等。

端午节,中国人两千年传统和习俗,因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有许多故事和传说,产生了许多的节名,而且各地有不同的习俗。主要内容有:女儿回娘家,钟馗像,欢迎鬼船,躲午,后午休树叶,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甜酒产品,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以雄黄画儿,喝雄黄酒,菖蒲酒,吃五大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迷信活动已经逐渐消失,其他的已经蔓延到中国和亚洲邻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已经有新的发展,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它已成为一个国际体育赛事。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留念屈原说;留念伍子胥说;留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老师的《端五考》和《端五的汗青教导》罗列的百余条古籍记录及专家考古验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爱国主义和感人诗词广泛植根于人们心中,人们“珍爱和悼念它,在世界上讨论它的话语,代代相传”。因此,纪念屈原的理论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间文化领域,中国人把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到现在为止,端午仍然是中华民族它的三大传统节日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但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样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此时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因为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明白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一有关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我国伟统的节日之一,又叫端阳节、五日节、重午节、浴兰节等等。风俗习惯是吃粽子,在门上插艾草,赛龙舟。关于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一个传说呢!

很久以前,楚国有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受到别人的排挤,就被皇帝流放到边疆了。后来,他就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投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就往江里投入自己包的粽子,让鱼虾不吃屈原。

厦门端午节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都要插艾草、吃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除此之外,厦门还有民间传统竞技活动“抓鸭子”,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水柱,然后打开一只成盛鸭子的木箱,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端午节前后,市面上有卖艾草、粽叶,还有卖肉粽、碱粽,各种各样。但最有名的是烧肉粽,它里面有板栗、红烧肉、蛋黄、香菇、虾仁,颜色呈深棕色,闻起来有一股竹叶的清香和其中包容物的香味,吃起来又软又粘,别看它包的是大块的肥肉,可是吃的时候却油而不腻,吃完嘴里回味无穷,让你留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三端午节作文素材大全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了,已经习惯了在早上看新闻的我,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今天新闻节目上的互动话题就是"端午节",主持人也是微笑着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在家乡里过端午节时候的事情。

说到端午节,其实自己并不怎么熟悉,而且我总觉得北方对这种节日好像并不像中秋节那样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较重视一些,也会举办一些活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么说来,这个节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怀旧的色彩,这么多的传统节日中,好像端午节是唯一的一个纪念古人的节日?看来,中国人确实是对古人很是尊重,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像今天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尽管没有带任何的雨具,想想难得在这种天气里感受到这么清凉的空气,不禁抬头深呼吸了几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气就是最纯净的,手机上早上收到了朋友发来的祝愿,也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丽,今天一出门就是这种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像中,以前是写过很多关于雨天的文章,很喜欢雨天的感觉,雨水轻轻飘落下来,仅仅打湿了自己的头发,反而体会到了一种春风的感觉。

今天在一个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画,雨天中的风景,看到这个时候,第一的印像就是一个安静的心情,因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够欣赏到风景的,雨天中的风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仅要去接受这雨水中的朦胧还要接受这雨水中的泥泞,而这些一旦进退到自己的视线中成为了风景时,就会忘记所有的泥泞,就好像是端午节的粽子一样,想想,都已经好像闻到了扑面的香味了。

端午节的雨水中,祝愿每一个人都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日记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早晨,我还缩在被窝里时,一股我最喜欢的香味从厨房里飘了出来。我从被窝里钻出来,顺着香味走出了房间,走进了厨房,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妈妈在蒸一道我爱吃的“美食”。那就是粽子和茶叶蛋。

吃完早餐粽子后,爸爸带我出去晨跑。我在河边停了下来,因为我听到了锣鼓声,然后河中就划来了一艘龙舟,一艘非常有气势的龙舟,从我面前飞快的划过,后面也划来了三艘龙舟。我问爸爸他们在干什么,爸爸告诉我了答案,原来他们在比赛啊!

现在知道我为什么喜欢端午节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是华人夏季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和春节、中秋并列为华人传统三大节日。“端,初也”,也就是“开始”的意思。 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为“午”,而“午”与“五”又同音, 所以,“端午”又称“端五”。五月五日,月与日同为五,故古也称为重五,与九月九日称重九之意相同。 古人也把“午时”当作“阳辰”,所以端午也有“端阳”之称。明清时代,北京一带也把端午节称作“女儿节”或“五月节”。

端午节起源的说法有好几种, 其中以纪念两千多年前,愤投汨罗江的中国大诗人屈原说最广为流传。

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备受楚怀王重用。 此举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妒,诽谤屈原,离间楚王和屈原之间的关系。 楚王继而逐渐疏远屈原,甚至将屈原放逐。

眼见楚国濒临绝境,因谗臣误国,将为秦国所灭,屈原满怀悲愤,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

屈原死后,楚国的百姓哀痛非常,涌至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而渔夫们也撑起了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 他们还把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面丢,希望喂饱鱼虾,不让它们夺食屈原的尸体。

还有人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药晕江里的蛟龙。 据说,当时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 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和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这些小孩子。

因为屈原投江的那天是五月初五,从此以后,每年的这一天, 人们便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 甚至还在这天到来时,特地把菖蒲或艾草插在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优秀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夜里第一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快乐小学生优秀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民间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许多材料:棕叶、糯米、肥肉或瘦肉、酱油、棉线。糯米和酱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当然,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来进行选择,如果喜欢吃甜的话,可以不需要酱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叶尽量要绿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显一些的,要有韧性的,不能太碎的粽叶,这样包的时候容易裂开来,包的时候,米粒会漏出来,粽子的香味会大大减少。线得用棉线,棉线更粗,裹得更紧,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时候才不会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准备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叶的二分之一卷成一个无底的圆锥,然后兜两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酱油加到圆锥里,加一块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挤一挤,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满为止。可是我兜了一勺又一勺,一勺又一勺,就是兜不满,像个无底洞一般,怎么装都装不满。

可是我始终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把粽子翻了个身一检查,才恍然大悟,原来我卷的时候,没卷好,“圆锥”的头上有个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劲按一按,下面这个洞就会像没捏紧的水龙头一样,时不时漏一些糯米下来。拆掉,重包!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为了防止它再漏出来,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线,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几圈。粽子到是兜满了,总该盖盖子了吧。

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叶包上去,盖住再折下去,它的两边就有两个大口子开开来,会使糯米漏出来的。我重复了好几遍,还是会有两上大口子裂开来。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叶往口子上一盖,就拿棉线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时候漏出来,所以横着竖着斜着捆了有二十来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说我捆粽子像捆贼一样,来了个五花大绑。而她们包的只有横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还比我的结实呢!初学者嘛,没事儿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叶包完,我们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个。我包的那几个虽然一个比一个好,但是还是奇形怪状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显得特别与从不同。没关系,我这叫有创意嘛!进锅蒸粽子喽!等一会儿吧,粽子很快就出锅了。

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主要最不可少的习俗。当然,还有其它很多习俗,例如:赛龙舟、挂艾草、戴香包……这些传统文化寄托着我们对先辈们的思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文化端午节高三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端五节、端阳节、午日节、女儿节、诗人节、龙日等等。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各具风韵。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于驱蚊蝇,净化空气。

端午节也是爱国节。

春秋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告诉皇帝要加以防范,以防被秦国所灭。昏庸的皇帝不同意。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中怀抱大石投江自尽。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而今天,在端午节的这个日子里,我看着妈妈在包粽子,心血来潮,也想尝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首先把叶片和糯米洗干净,加一点盐和生抽搅拌均匀,用两张大小不一的竹片叠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型。可万万没想到,我的漏斗有两三个洞,米一直不停地往下掉。妈妈见状,在旁悉心教导我。我开始做得很顺利,可到后来我的糯米又放多了,叶片怎么也压不住。妈妈语重心长地教导我:‘’舀一勺米放在漏斗里,不要太多了。‘’我按照妈妈所说的做,果不其然,一个结实的粽子就做好了,最后用绳子捆紧。看着那有模有样的粽子,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心中的兴奋之情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端午节是传统节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古代人民的美好情感与心愿。

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我们也要向屈原学习,做一个爱国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一想到端午节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吃香甜美味的粽子吧!我一想到就会流口水,不说了,我来慢慢的讲讲今天包粽子的事情吧。

早上,我起的早早的,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了粽子叶、糯米等材料。回到家以后,我和妈妈便大开工了,妈妈说:“要先把糯米放进水中浸泡,等可以用手展碎的时候就可以拿去包粽子啦!”我半信半疑地把糯米放进了水中,接下来我又和妈妈把粽子叶洗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恰好糯米也可以用手展碎了。我和妈妈便用粽子叶把糯米包了一圈又一圈。然后用绳子系起来放到锅中蒸熟。

过了好久,终于可以吃了,我和爸爸争先恐后的吃着香甜可口的粽子。而妈妈在那坐着说:“别急!别急!我来给你们讲讲糯米是什么东西做出来的。”妈妈又说:“糯米是由糯稻托壳的米,在我们南方称为糯米,在北方称为江米。”妈妈又说:“端午节是由唐朝时,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在抵抗战略失败后,便沉江自杀。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一位伟大的诗人便纷纷包粽子丢入江中,以免让鱼虾啄食他的身体。”

妈妈讲的津津有味,我们却在那里吃的津津有味。在这个端午节,我不但吃到了粽子,也学习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