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端午节怎么写20篇

浏览

5313

作文

1000

纪念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几天端午节就要到了,你想知道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吗?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在我们家,奶奶每次总是提前两天就要包粽子。她先把早就采来的粽叶放在清水里面浸泡,然后再把包粽子需要的材料(比如说糯米、咸肉、蜜枣、红豆等等)用一个个小盆子装好,放在装粽叶的大盆旁。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一张张粽叶在奶奶的手下听话的卷成一个个圆锥形,随后糯米、咸肉等就有序的往圆锥形粽叶里“跳”,最后,奶奶大手一挥,一根长线就绑住了粽叶,一个粽子就诞生了。煮熟后的粽子香喷喷的可好吃了。

端午节那天,母亲还会去买艾叶挂门口。母亲说以前艾叶是不用买的,小河里面都长满了艾草,直接去采就行了,可是现在却没有了。

当然,除了我们家,家家户户都在过端午,我们还有集体活动呢,那就是赛龙舟。在大大的湖里,一条条神气的龙舟在惊天动地的鼓声中飞速的前进。岸边围满了我们这些看热闹的观众,为他们加油呐喊。

看啊,我家乡的端午节多么热闹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节的作文高一600字大全

全文共 834 字

+ 加入清单

梅子熟透将来,端午的脚步款步而来。“她从花明柳暗细雨如丝的江南走来,从绿阴如盖柳树含烟的梦中走来,从我深深地凝眸中走来了。”这是当代词作家丰桦对端午节的赞美。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山区。村庄的四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山上“佳木秀而繁阴”。一条清澈的小溪在巍峨的山涧溢出,淌过炊烟缭绕,鸡鸣狗叫的村庄。千百年来,古朴安宁的村庄就如此静静的躺在大山的怀抱中,吸收着大地的灵气,沐浴着阳光的光辉。

野鹃花开过不久,就到端午节了。于是,我处在异国他乡而又回忆起在故乡过端午节的情景来家乡的端午节,不少风俗跟外地一样系百索子,端午的前一天晚上凌晨3,4点钟,妈妈起床,把事先筹备好的五色小绳系在小孩的手脖子上。小绳是掉色的,沾了水,把手腕染的红一色,青一色,好玩极了。

端午节过了,等到第一场雨,小孩睡着后妈妈在悄悄的把小声解下来,扔在水里让雨水将其冲走。

用五彩的纸叠了连环小宝灯挂在门楣上,象征着一年的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记忆最深的是我8岁那年的端午节。那年,不知怎的,我身上起了又大又紫,肿的流脓的脓包,疼得我不能安宁,这个时候八一公公说“毛毛,你等着,我去弄些薆蒿来。”直到下午,他才回来。我听人家说这玩意放在水里煮沸后,用水洗澡,能治百病。我洗完澡后果真不疼了。第三天,就好了。

事后我问八一公公缘由。他说“你这娃子走运,逢上端午节,不然,可够你受得!”我到今天也不知道他的意思。大概是因为恰逢上这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节日吧!

家乡也要泡端午酒。再下过春季的第一场雨后,家家户户就已经将端午酒放入地下深埋发酵。里面放6样东西,那就是:北枣,荔枝,枸杞,橄榄,桂圆和杏仁。端午酒入嘴清香,可谓“泉香而酒洌。”端午酒还可以被人长生不老呢!!!现在,母亲也照猫画虎,材料一样,但入嘴后口味却不同。我提醒母亲:“你用的是这里的酒,而不是家乡自己酿的酒啊!”

我同母亲已离开家乡多年,但故乡的山山水水,人情风俗在我心屏上总不可以抹去。今年的端午节已经过完,我多想问问:亲爱的乡亲们,你们又酿端午酒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学生端午节的作文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假期期间,我们回老家喝喜酒。大舅公的小女儿订婚。阿姨穿着一条红色的礼服,盘着头发,可漂亮了。桌子上有许多好菜,比如火鸡腿、珍宝蟹、小鲍鱼等。我最喜欢吃的是大龙虾,它虽然看上去很威武,但马上就成了人们的美餐。我吃得饱饱的,小妹妹也很开心,把拿在手里的东西都往嘴巴里塞,哈哈,真逗!

吃得差不多了,奶奶去盛了满满一碗饭,还夹了许多好菜,然后走开了。奶奶去干嘛呀?我赶紧跟了上去。原来太外婆最近住在大舅公家里。她八十多岁了,一个人住在一间侧房里,奶奶给她送饭呢。太外婆看见奶奶很激动,都快哭了,她絮絮叨叨地责怪奶奶为什么这么久没去看她,奶奶也没办法,平时在绍兴照顾我和妹妹呀,只好一个劲地劝她多吃点东西,把她照顾好。吃过饭后,爸爸抱妹妹也来看太外婆了,并且在她旁边坐了很久,用家乡话和她聊天,太外婆终于高兴起来了。后来爸爸跟我说,我要听奶奶的话,平时多关心老人,多陪陪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素材高三大全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安徽,在我们老家,过节都是有讲究的。端午节这天,家家在院子里摆上一个桌子,桌子上放着包成各式各样的粽子和好吃的咸鸭蛋,这时候,最开心的当然就是小孩子了。

我最喜欢吃母亲包的粽子了。每个端午节,母亲便早早起床去把已成熟的粽叶泡在水盆里,约莫一个小时后就来擦洗一遍,擦洗时不能用粗粗的硬物,只用头软的布条,以免把粽叶们损伤了或擦破了,把粽叶擦洗好后一一摆放整齐。

端午节用的米是糯米,母亲泡糯米只选大粒饱满的,把它们洗得白白净净,然后放在水里浸泡,过了一个小时后,它们变得肥胖了一些,健壮了一些。做完这些后,母亲就开始要加调料了。很小的时候,家乡里都很穷,所以调料只有单调的碱,加了碱之后,米酒变黄了,再用粽叶包起来。现在可不是这么单调了,现在的材料一年比一年丰富了。开始,家乡人只在粽子里加入豌豆和红豆。后来,生活富了起来,家乡人开始在粽子里放进一大块鲜肉,从此,粽子的味道就变得与众不同起来了。

每当我看到院中人家的粽子在锅中焖得不住欢叫时,我的口水就会留下来,我迫不及待想尝尝粽子的新味道,当然,每户人家的粽子焖好后第一个就是给小孩子吃的——不管是自己家小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时候的端午节开始,母亲就开始给我讲为什么要吃粽子,原来,有一个典故: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大臣,他是一个诗人,他很爱国,楚国有危难的时候,楚王被俘获了,他想要和楚国同生死,他来到江边,面对着滔滔大江作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后,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江河。后来,许多人知道了屈原感人的事迹,都被感动了,许多渔夫自告奋勇地要去捞屈原的尸体,但一无所获。从此,人们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海里的鱼虾吃掉,就用竹叶包着大米丢在江河里,从此,它就被称为“粽子”。听了屈原的故事让我也深受感动,下次我一定好好珍惜粽子,不再乱扔了!

端午节家乡的习俗各种各样,我都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初中作文7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二十来天,端午节就要到了。

说起我家过这个端午节呀,我还真是感慨万分啊!实属让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生动地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我的家乡没有江河湖水来划龙舟,不过每逢端午,还是可以看到人家门前插着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闻到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阵阵粽子的香味。

按理说,我家过端午也没啥区,别可就是有些与众不同。众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实也无太大区别。还不就是过个端午节!只是我家的气氛不对头。

人家过端午,都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我家却是硝烟弥漫,分成两派,年年都要斗上两回合,才肯罢休。

传说在屈原投江时,人们因为捞不上屈原的尸体,所以用栋叶、芦叶和五彩丝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罗江以祭祀屈原,不让江里的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从这以后,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如今的粽子在讲究饮食文化的中国人巧手经营下,不论是造型还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这粽子馅儿上。

爸妈喜欢吃糯米粽、蚕豆粽;而我和弟弟则喜欢吃豆沙粽和肉粽。可妈妈在包粽子的时候总是以种.种理由来反对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较量。

“妈,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吗?”

“包那两种粽子多麻烦!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妈我哇!肉粽又油腻腻的,多吃对身体健康无益。还是糯米粽和蚕豆粽比较好!”‘青菜萝卜,各有所好。我们两姐弟就是喜欢吃这两样嘛!难道您连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应吗?”

“那好啊,你们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现在我没空!”“包就包,谁怕谁!”,怎么着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们就凑齐了所需的原料。接下来我们俩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热火朝天!

忙了大半天,总算把粽子包好、煮好了。可我们还是和爸妈堵着气呢。干脆就把吃的挪到了客厅,边看电视边吃粽子,好不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作文优美段落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行文教育的老师们带我们去万江水蛇涌体验包粽子和做风筝。

刚一下车,啊!一股仙气扑鼻而来,我现在都还想再闻一闻呢。

到了包粽子的环节,当我还在想我包出来的粽子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时候,一个阿姨走了过来说:“我今天来教你们包粽子。”语音刚落,阿姨就拿起两片粽叶,叠加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放入少量的糯米,再把五花肉和蛋黄放进去,再加上一点绿豆和糯米,把其余的叶子包紧,最后用绳子绑紧。一个粽子就完成了。

到我做了,我兴奋极了。我按照刚才的步骤把一个粽子做完了,我把它轻轻一提,它便从我的手掌心里“逃跑”了。粽子里的馅洒到了地上,我伤心极了,不过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再次尝试。经过一遍又一遍的尝试,我终于成功了,我心里喜滋滋的。

从包粽子里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是: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优秀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

一大早,我就在卧室里闻到了一阵阵粽子的香味,我急忙起床来到餐桌前。哇!今天的早餐是吃粽子!妈妈说:“今天的粽子品种可多了!有红线捆的红豆粽,有白线捆的清水粽,还有花线捆的五香牛肉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五香牛肉粽,剪开线,撕掉粽叶,只见一粒粒饱胀的糯米像一颗颗珍珠相拥在一起。我使劲咬上一口,觉得香香的,还有一丝丝甜味呢!也许是我吃得太快,连牛肉的影子也没看见。在看看妈妈的红豆粽,红色的豆子像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糯米团里,里面还有花生呢!突然,爸爸说:“我这个清水粽像什么?”我说:“像一个宝塔!”于是爸爸粘上白糖,我一口就把宝塔的塔尖咬去了。我们一家三口吃得津津有味,爸爸还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当时朝廷腐朽,屈原不堪奸臣陷害,含恨投江自杀。老百姓知道后,为了不让鱼虾啃食屈原的尸体,于是老百姓划船到江中,投下粽子、咸蛋等食物喂鱼虾。所以,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咸蛋,甚至划龙舟比赛。”

今天,我不但吃到了香甜的粽子,还增长了不少课外知识,我会记住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的传统节日。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端午节也叫做端阳节、五月节。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也是用来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

端午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热闹、有趣的一天。我们会带上大人们用红、蓝、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线编成的手绳,它的寓意是长命顺遂。奶奶还会买一些新鲜艾草回来挂在门上,据说是用来辟邪和防蚊虫叮咬的!家里所有的人都像过年一样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粽子、吃粽子和看龙舟比赛!

一个个粽子玲珑可爱,看着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尤其是最后一个步骤用绳子扎粽子的时候,扎不好,里面的糯米就会像顽皮的孩子接二连三地跳出来……试过后,我才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杭州过端午节我们还要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鳝和黄酒。奶奶说吃了五黄就会平安顺利!

这一天不仅可以吃粽子,还有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时间久了就变成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了。我希望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节日,也蕴含着我们对屈原的爱国精神的追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学生二年级作文端午节趣事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我小的时候十分的期待端午节的来临,那是因为我很佩服屈原的出色精神品质,因此他在中国十分的出名,古代的帝皇为了纪念他把端午节作为一个节日专门去纪念他,这让我看到了古代的帝王还是很重视贤臣的。我喜欢端午节不仅仅是因为我能够从中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了解到了越多的历史,每到端午节母亲都会花一个小时来给我讲关于端午节的故事,虽然每年我都会听到这个故事,但是我从来都不会感到厌烦,而是对屈原生活那个年代产生了更多的遐想,母亲年轻的时候不会包粽子,但是我特别的贪吃,特别的爱吃粽子,非要母亲给自己买,母亲为了节约点钱,便学习起了包粽子,就是为了满足我在端午节吃粽子的要求。

除此之外,我都会在端午节快要来临的时候,人们正在忙碌的时候去给他们捣乱,有时候会入迷的看着他们包什么粽子馅,要是被我这贪吃鬼看上了的粽子,我就死活赖在他家不走了,除非给我一个吃解解馋。每次吃粽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母亲给我讲的屈原的故事。屈原是一个热爱国家的爱国勇士,是人民的英雄,更加是我的偶像,他生活在他的那个年代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可是他一样那么的坚强,让我特别的佩服,屈原还是我的偶像,所以在端午节那天我会吃许多的粽子来纪念他。

我还记得在端午节我会洗一次澡,那是一次特别的澡,那些水是用药草泡过的,母亲每年都要求我去洗这样的澡,我心里可是十万个不愿意啊,除非在洗澡的时候吃着粽子才行,母亲拿我没办法,就答应我这样洗澡的要求,我永远都忘不了一边洗澡一边吃粽子的那些童年回忆,我一不小心没那稳就把粽子给掉洗澡水里了,我还因为那一件事哭闹了好久呢!在我的端午节里,一定要吃粽子,不管怎样我都要为屈原做一些事情,毕竟父母和老师教导我不能浪费粮食,所以我不能够像古代那些纪念屈原的人一样,把粽子扔海里,但是我能够把粽子扔我的肚子里,那样就算是对屈原的纪念了吧!端午节吃粽子,为了我的偶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三有关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最具特色的要数端午节。浓浓的粽香,欢乐的加油声从龙舟上飘来。这就是家乡的端午节。

说起端午节,最令人兴奋的是包粽子。记得有一年端午节,我们全家都来包粽子,可热闹了!第一个出场的,便是我们家的主力骨——妈妈。只见她手拿三片粽叶,把它转成一个圆锥形,再拿一个勺子添上生米,嘿!还别说,可真有种端午节的气氛呢!妈妈熟练地把粽叶多余的部分折起来,再缠上粽线,瞧!一个小小的“特种兵”,多么可爱!我们也迫不及待的模仿着妈妈的样子,包了几个粽子。当妈妈看到我们给她包的“惊喜”时,简直笑到直捂着肚子,可不是嘛!这哪里是粽子啊!有的像个方盒子,有的像个“金字塔”,有的像小鸡蛋------最好笑的是弟弟包了一个“粽子”,足足用了六片粽叶呢!里面只有一小勺米,外面包满了粽叶,并用线密密麻麻的缠满了,虽然看起来不大不小,刚刚好,可里面却只有一小口粽子,真是名副其实的“外强中干”呀!

当妈妈在蒸粽子时,我和弟弟等着吃粽子,而爸爸滔滔不绝地讲起了粽子的来历。原来在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叫屈原,他是楚王的重臣。当时楚国和秦国的关系并不和谐,不久,秦国攻占了楚国的一座城池,又派使臣去楚王议和,屈原看出了秦王的阴谋,告诉楚王真相,但楚王非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了郢都。后来楚王因为不听,却死在了秦国。屈原知道楚国将要灭亡时,万念俱灰,跳入了汨罗江。人们知道后,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纷纷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还有的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使屈原的尸体免遭动物的伤害。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便称之为“端午节”。其实,端午节就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我们刚听完这个故事,忽听外面不停的“加油”声,原来是龙门村,魏高村在举行端午节划龙舟比赛。只见龙舟上坐满了人,大家头戴官帽,身穿运动装,手持木浆,兴奋无比。只听一阵鼓鸣,几条龙舟齐头并进,加油声此起彼伏,个个眼睛瞪得溜圆,鼓起腮帮,使劲地划。村民端着早已准备好的粽子,迎接胜利的一方。其实,赛龙舟也是一种纪念屈原的方式。

家乡的端午节多么有趣啊!欢迎你们来我的家乡——武穴尝尝这美味的粽子,观赏赛龙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苏州的端午节却与其他地方不同,它所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纪念伍子胥的端午节是苏州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民间节日

古城苏州的端午龙舟竞渡依然延续,每年农历五月五日,古老胥门城墙下,在苏州人为纪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彩旗飘扬,龙舟待发,每当拜过涛神伍子胥,比赛就开始了。苏州百姓摇旗呐喊,为健儿们加油鼓劲。

还有,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到了端午节,那便是粽子的世界了。粽子的味儿,有甜的,有咸的,有素的。形式有圆的,有方的,有长的,有尖的。苏州家家户户在端午自己包粽子,用青箬叶或青芦叶包裹糯米及各种馅料成三角圆锥形,这是小脚粽,或者包成筒状,叫枕头粽。苏州白水粽,清单可口,可谓色、香、味三绝。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它继承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及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端午节的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初夏时节,迎来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次,我们到奶奶家过端午节。

刚走进奶奶家门口,奶奶就迎了上来,笑眯眯对我和哥哥说:“今年我们不买粽子,自己动手包粽子吃。”说着就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粽叶、红枣、腌肉、生糯米和细绳等。我拿起一片长长的粽叶,好奇地问:“一片粽叶可以包一个粽子吗?”奶奶马上回答说:“要两片粽叶才能包一个粽子。你先看看我是怎么包粽子的。”奶奶先把两张长长的粽叶围成一个三角形漏斗的样子,然后装上一些生糯米,再把里面装上一颗红枣,最后用粽叶一圈一圈的缠绕起来,包得严严实实的,再用细绳紧紧扎上,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就包好了。奶奶可真厉害!包粽子又快又好。

“您包得真好呀!我也要包!”我和哥哥兴奋地喊了起来,迫不及待地拿起粽叶,妈妈赶紧提醒说:“小宝贝们,这里有红枣、腌肉两种菜,包的时候只选一种就行了,红枣只放一颗就够了,不然会太甜的。”我照奶奶的方法先包了一个红枣粽子,可我包的这个粽子经常漏出几粒米来,样子瘪瘪的,比奶奶包的粽子差多了。这时我看到哥哥手里拿着刚包好的粽子,看起来像个金字塔,感觉和奶奶包的差不多,我包的粽子完全不能和他比。一下子,我又伤心又着急,奶奶急忙安慰我说:“别难过,我小时候第一次包还没你包得好呢!你再多包几个就好了。”我听了奶奶的话,立刻信心满满,包了一个又一个,看上去真的一个比一个好,甚至比奶奶包的还好,顿时心花怒放,开心极了。

感觉时间只过了一会,粽子就包完了,好大一盆,有好几十个呢!不一会儿,粽子浓浓的香气充满了房间,馋得我直流口水。我饿极了,香喷喷的粽子一上桌,我就头也不抬地大口吃了起来,甜甜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这时,我问爸爸:“除了吃粽子,端午节还要干什么?”爸爸眉开眼笑地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喝雄黄酒,划龙舟。”我突然想起了屈原的故事,就跟奶奶讲了一遍,奶奶夸奖我故事讲得很精彩。

今年的端午节过得真开心啊!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事情要一次次尝试,不断积累,才能真正做好。回家的时候,我对奶奶说:“自己包的粽子比买的粽子好吃多了,明年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呢?像悬钟馗像、卦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等都是端午节的习俗,下面小八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卦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带,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鬼祛贵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节。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愉快的端午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又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

传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日渐衰败,屈原就写了很多诗表达爱国主张,让楚王和大臣采纳他的意见,然而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说法。在五月初五的那一天,绝望的他纵身跳入了汨罗江。这里的人们就划着船去打捞屈原的遗体。后来楚国被秦国打败了,到这时楚王才相信屈原是对的。后来在这一天,人们用赛龙舟、吃粽子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

端午节那天,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和妈妈一起包粽子。我们准备了芦苇叶儿、糯米还有一盆红彤彤的大枣儿,之后就开始包又香、又白、又胖的粽子了。

妈妈先把两盆米粒儿放到电饭煲里,开始焖米饭。等米饭熟了以后再挖出来,用刀切成粽子形状的,再放上几颗枣儿,然后用芦苇叶儿给米饭穿上绿色的衣裳。就这样,一个粽子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眼前。我们做了一个、两个、三个……做完以后,我和妈妈叫醒了正在熟睡中的爸爸、爷爷、奶奶,一起共享着美好的早餐。这粽子虽然没有商家做得好,但是我能感受到妈妈做的粽子里有一种爱。

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端午节,一幕幕场景让我难忘,至今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作文650字大全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人们都会马上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今,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习惯。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欢乐的端午节小学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叶载满糖果的小舟,甜的、酸的;童年是一支能画出彩色的笔,绿的、蓝的;童年又是一支欢乐的歌曲。童年是多么有趣,童年又有很多趣事。

我现在就是一个童年快乐的孩子。

去年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利索的包粽子,我看了心里痒痒的,就对奶奶说:“奶奶,我来包包看。”奶奶原先不同意,但后来还是被我的花言巧语迷住了,便同意了。奶奶告诉我,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样子,然后往里面加入米,再将粽叶包起来,最后用麻绳把粽子裹紧。我照奶奶的样子,一会就学会了。我就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前面几步我包得很好,妈妈在旁边不停的夸奖我“璐璐包得真不错,真能干。”奶奶也在旁看着我包。见我包得那么好,奶奶乐得笑开了牙。最后一步了,奶奶叫我用线把粽子捆起来扎紧,然后打个死结。说完后,奶奶和妈妈出去了。我把粽子捆好后想:打死结太丑了,我来打一个蝴蝶结吧。于是我把包好的粽子打成蝴蝶结,并把前面的粽子都打成蝴蝶结。做完后,我向外喊道:“奶奶,我包好了。”奶奶应声走了进来,看我包的粽子,连连夸道:“璐璐包得真好看,味道一定不错。”于是,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了起来。

到了时间,奶奶把锅打开一看,锅里成了一国粥。原来是我粗心,非要把死结改成蝴蝶结。这下好了,一锅粽子变成了一锅粥。那天晚上,本来要吃粽子的,可却改成吃粽子粥了,真有趣。

每当想起去年端午节的这件事,我都乐得“哈哈”笑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咚咚咚!锵锵锵!呼啊呼啊!”你一定认为这是在拆什么东西吧。我告诉你:“NO!这是我们在参加端午节龙舟活动。”什么?你不信?那我就带你去看看吧!我们的比赛地点在福州长乐市三溪村,传说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由于三溪村端午节赛龙舟的比赛历史悠久,比赛还没开始,岸边就已经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了。

我看到这情形,一下子血液沸腾、激动万分,也忽然紧张起来:这是怎样的比赛啊,这么多人这么早就赶来看了?快快开始吧!放眼溪里,已有几艘龙舟开始练习了:有的在练习加速;有的在练习控制方向;有的在练习整齐划一的节奏,还有的在练习怎样增加士气。比赛马上开始了,我们一家三口也穿上救生衣参加了赛龙舟比赛,我们登上了“祥龙号”,哈,我好激动啊——我竟然也能成为一名龙舟赛手,多么光荣啊!我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发挥!我们的桨开始跟着手转了起来。哗啦啦!啪!溅起的水花仿佛雨点般落到船上“安家”。我飞快地拿起勺子,手忙脚乱地把这些“入侵者”赶走了,因为爸爸告诉我船上的水会增加重量,减慢船速。

这时,有一艘龙舟赶了上来,大家看见了,手里的桨似风车似地转地更快了,我们的锣更响了、桨更快了、心更齐了,我跟着叔叔大伯们大声地呐喊:“嘿,呦,嘿,呦!”我忽然发现我的`声音竟然也能这么响亮!我们的呐喊声汇成一片,淹没了水花声,和着锣鼓声,响彻长空!听见了吗?那声音是那么振奋人心!在我们齐心协力下,那艘龙舟被我们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就这样,我们使出了看家的本领,吃奶的劲,在这次的龙舟赛上,越划越勇,超过了所有的对手,获得了第一名!虽然满身是水,虽然嗓子喊哑了,虽然手臂都划疼了,但我们,十分开心。这次激烈的龙舟赛,让我真切地懂得了什么叫做团队的合作精神,只要人心会齐,就会显示出无穷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端午节的作文大全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在我国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传说,在五月初五这天,屈原得知楚国被秦国打败后,他心想:我连国都没有了,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于是,屈原跳进汨罗江里而死了。为了找到屈原,渔民们划着舟找他,因为汨罗江太大了,渔民们没有找到他。为了让鱼虾不吃屈原的尸体,他们用粽叶包成了肉粽子,扔进了江里,让鱼虾去吃。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妈妈也和外婆在泡粽叶、泡糯米、泡红枣。第二天一大早,妈妈把我从床上拉起来,让我洗了手去和外婆学包粽子,我早就想学包粽子了,所以赶快洗了手就坐在外婆的旁边。外婆教我:“先用两片粽叶把它弄成三角桶的,放上一颗红枣,放一点糯米把那颗红枣盖住,然后再放几个枣,用糯米把三角桶装满,再把粽叶盖住,用绳子系好。”外婆包了一个完整的粽子,我觉得好简单,也试了一下,可是我把红枣放进去,放了一些糯米,糯米就漏了出来。外婆说:“别着急,慢慢来。”于是,一个、两个、三个……我试包了好多个粽子,终于成功包了一个。

我喜欢吃粽子,更喜欢端午节,因为在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项新本领一一包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端午节传统节日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快到了。在端午节那天赛龙舟可热闹了,河的两边站满了人,河面上有许多条龙舟从从河面划过看,大家都在为各自支持的村的龙船加油呢!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从前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宫,希望国家强富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消职流放,屈原听说楚国的城都被占领,百姓遭难,愤怒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石头,纵身跳路汨罗江中。楚国百姓听说屈原跳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来打捞屈原的尸体,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那天锣鼓咚咚响,火炮啪啪响,挂着红布的龙舟下水,“加油”“加油”……龙船你追我赶,互不相让。在人群呐喊中,龙舟飞快的驶向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日记300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因为啊,我可以包粽子了,以前都未曾包过呢,还真想尝试尝试!

为此,我准备好了粽叶、糯米、肉、蜜枣和五彩的丝线。我觉得有点像新官上任三把火呢!

第一把火就是做粽子。我先把清洗好的粽叶叠成一个半三角形,然后把糯米适量的放进去,然后再把另一半粽叶盖上去,再用丝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接着,我包了更多粽子。

第二把火就是煮粽子。我把已经包好了的粽子放到蒸笼里,再调好火量,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看样子也八九不离十了,就关上了,然后把蒸架拿了出来,可我的手顿时像被烫了一样,直捏耳朵。

最后一把火也就是尝粽子。把粽子拿出来时,就已经垂涎三尺了。我扒开粽叶,用嘴尝了尝香喷喷的粽子。“哇哦,实在是太好吃了,既有肉馅的,也有蜜枣馅的,真让人回味无穷啊!”

第一次尝试包粽子,真的好爽啊,明年我要继续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阳光灿烂,妈妈带我去西溪湿地去看龙舟。

我兴致勃勃地走进西溪湿地,咱们坐船来到深潭口,那里摩肩接踵,咱们十分困难才找到一个方位。开端竞赛了!只听裁判拿着话筒听喊着:5,4,3,2,1,开端!一条条五光十色的龙舟像箭相同冲出,有的龙头张着嘴巴,显露一颗颗洁白的牙齿,嘴巴的下面还有一根根洁白的胡子,嘴巴的后边还长着一个红红的眼圈,眼圈的里边有一个圆溜溜的黑色眼珠子,头的最后边还有一个个五颜六色的鳞。有的龙舟还戴了一顶帽子。水手们顶着水面先把身子往前,把船桨用双用拿起,用力地把船桨按到水中,水花就蹦老高,船头的水花都把龙头的半个嘴巴给冲掉了。敲鼓的人拿起棒子,用力地一敲,响彻云霄的鼓声就呈现了,他每敲一次鼓,水手们就齐截下。瞧!那一条赶上来了,两条船的人拼命地划着,都想抢先。看!那个黄色的龙舟超上来了!后边那个船紧追不舍,但仍是赶不上来。再看那儿,那艘船翻了,船上的东西都掉了下来,水手们十分困难才把船翻过来。别的一条船上的一个水手划得太用力了,一下掉进了水里。

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就在咱们的欢呼声、加油声中完整地画上了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