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赞美开封的文章(精品九篇)

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作文:

浏览

6032

作文

9

篇1:自己赞美自己的文章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自我欣赏或自我赞美,其本质正是对臬我成功的一种最直接的暗示------”当年拿破仑在奥辛威茨,不得不面临着与数倍于自己的强敌决战。但他们的最终以一抵十,竟如摧枯朽一样打败奥俄等国的联军。正是因为在战斗中高喊“我是最优秀的战士,我是不可战胜的英雄。”的口号。

是的,人人都江堰市应当学会自我欣赏或自我赞美。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像得到神的帮助一般,必将取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困难,都有一件令自己畏惧的事情。可是我们去挑战过吗?去真正地向它发出战书吗?没有,当然没有。正是因为我们缺少了这种对自我的赞美。如果我们拥有了,结局必然是一个能结出无数个胜利果实的树。要知道,别人的赞美是可要可不要的。但是自己的赞美却是必要的。

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那一次,我在写家庭作业时,遇到了一个难题,那道题使我绞尽脑汁。二个小时过去了,可我还是没有想出这道题的结果。但我没有灰心,又重新走进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常铅笔在纸上画着:几滴汗水。可我的心却没有流汗,心里想着:我会成功的,我一定会成功的。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我真的成功了。成功的喜悦冲洗掉了我的汗水。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有数不清的事情能说明:自我赞美;往往会成为许多奇迹的动力。让我们不断地赞美自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自己赞美自己的文章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是的,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都江堰或自我表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想知道神的帮助一般,就会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个困难的,有一种恐惧,他们的东西。但是我们必须挑战吗?一个真正的ZhanShu它吗?不,当然不介意。这是因为我们缺乏自我的赞誉。如果我们有,最终将会是一个能结出果实的树无数的胜利。你知道,别人称赞不是。但他

赞美是必要的。

我是一个实例。那个时候,我写作业,遇到问题,问题是我绞尽脑汁。两个小时过去了,但我还没有想出这个问题的结果。但我没有泄气,回到战争经常没有硝烟的铅笔在纸上画着:几滴汗水。但我的心却没有汗水和思考:我可以成功,我就一定会成功。和一个小时之后,最后,我非常成功。成功的喜悦冲洗掉我的汗水。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有数不清的东西可以表明:自我赞美,往往成为许多奇迹的力量。让我们继续表扬自己!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总是为他人的赞扬和高兴,因为有人被控和失去了希望。我记得读四年级时,父亲警告我:不要让别人来左右你的情绪,你要经常赞美自己,觉得自己是最美丽的,最好的。爸爸所说的,我必须已经被遗忘了,我把它当作一个座右铭。

在学校里,看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作为学生将感到惭愧,我心中默读,“杨梅啊,难道你真的如此愚蠢吗?为什么不如别人吗?“总是那么时代,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以致学业表现。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其实,我另外有优势! ! ! ! !在学校写了一篇作文比赛,竞争,获得这个殊荣,而且我也会打篮球、乒乓球等,学校的乒乓球比赛,我也带一个女冠军!事实上,我也不坏! ! ! ! !什么技不如人,都只是一些科目。但话又说回来,你还是要谦虚点才行,俗话说:“互补”。

让我的秘密最好的方法是不断赞美自己。没有理由赞美自己,就像人们常说的一句话:“爱是不需要理由的。”同时,爱的人、要赞美自己,不需要理由,无论何时何地你可以对自己说:我今天真是妙极了。

有人说,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但是你必须不断赞美自己的能力去爱他们自己的能力,不断挑战自己的感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我敢肯定,更赞美自己,你更自信、更快乐。

每一天从你的心,真诚地对自己说一声:今天,我成功了!从长远来看,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很有信心。担心,痛苦,悲伤会离你而去。

朋友,你对自己有信心吗?如果不是,学制我!赞美自己更多。生活中没有赞誉,生命的舞台会缺乏激情,平淡的生活缺乏自身价值的肯定,生命的花朵是很难开花。美好的生活是需要你不断,关键是要看你在漫长的人生旅程可以自己给自己一个自信的理由!

[自己赞美自己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赞美开封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初八,一大早,我和妈妈正在睡梦中就被爸爸叫醒了。我们说好一起去开封玩。简单的吃了早饭,我们就出发了,经过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到了开封。

一路看去,开封真不愧是一座历史名城,古色古香。我们首先到了龙亭,途径杨家湖,潘家湖。龙亭非常雄伟,壮观。很多人在合影留念。东朝门正在唱戏,戏名叫“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非常好听。

中午我们去品尝了开封的名吃——灌汤包子,足足等了四十分钟才上来,不过真是名不虚传,味道好极了。吃完饭,我们休息了一会,就去了翰林大庙会,那里热闹极了,人山人海。有划船的,有抬轿的,还有巴西的美女在表演桑巴舞。我最喜欢的是一个叔叔表演的“手撕铁盒”,“吹爆暖水袋”,力气非常大,听说,他还上过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呢!

不知不觉中,天已经快黑了,于是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翰林庙会,准备回家了。坐在车上,可能是太累了,一会就进入了梦乡。连爸爸妈妈什么时候带的特产——花生糕,我都不知道。到家还是妈妈把我叫醒的,我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想到开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赞美开封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眼前的开封更像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锦心绣口,孤傲清高。面对千年的时光,她潇洒从容,面对纷繁的红尘,她处之淡然,面对众多的猜测,她缄口不言,面对生活的窘迫,她相对恬然。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要的是一个真正的自我,那就是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将她美丽的锦屏粲然绽放!

城市的发展如同文明的发展一样不会一成不变。(先进的不一定永远先进,落后的不一定永远落后。)去掉建国六旬,改地换天,改革开放,沧桑巨变!时间的列车匆匆驶入二十一世纪。在这个沧海(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高歌猛进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想想有没有意思相近句子更凝练的当伊妹儿的眼眸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璀璨闪亮,我看到,脚下的这座城市正抖落满身的灰尘,缓缓站起!

开封,终于找到了一方独舞的舞台,终于迎来了一个专属于她自己的时间(代)!

自然资源(的)短缺怕什么!工业(的)暂时落后又算什么!厚重广博的文化才是古老(的)去掉开封真正的名片!

看!九月的汴菊染黄了长城内外,香透了大江南北;清明上河园的东京梦华重现出帝都的灿烂与辉煌;郑汴融城的通衢大道俊采星驰、云蒸霞蔚;翰园里“行行复行行”的碑林上,无私奉献的公涛精神(光照莽原)能不能换个和“上”押韵的,这样读来更有气势!贯通了“四河”、“五湖”的水系工程,更是书写了“北方水城”千年后的华丽(重现)篇章!

开封正在用变幻多姿的文化舞步演绎新世纪东京城的“羽衣霓裳曲”。

茶余饭后,到开封的大街上走一走,你一定能看到满眼的书法、绘画、官瓷、汴绣;到开封的人群中站一站,你一定能听到古老豫剧的铿锵鼓点;到开封的公园里看一看,你一定能找到古色古香的历史遗存;到开封的胡同里转一转,你一定能寻到名人大家的轶闻故园……如果说开封变了,变的只是城市的面孔上又多了一层黄沙,不变的却是开封人心中那奔腾不息、脉脉不绝的文化馨香。

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甚至就在几年之间,开封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一定会在文化产业方面做足文章。旅游、书法、音乐、绘画、影视论坛、民间艺术……文化的每一味馨香都能在开封荡漾,文化的每一张脸谱、每一朵奇葩都能在开封绽放笑颜。

大潮澎湃我引领。千年以前,铁塔以绝对的优势成为11世纪世界文化的制高点,而二十一世纪全城尚文、全民从文的开封,必将引领世界文化的新潮流,成为人类文明千年后重新高扬的精神桅杆!

小小的塔窗,如同时间的瞳仁,映射出纷繁的过去,又幻化出遥远的未来。站在这历史与现代的交接点上,我仿佛看到脚下的这片热土正如一只五彩的凤凰,从文化的烈焰中涅槃重生,在历史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赞美严东生院士的文章

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最好的科研时光:从60岁到90岁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观测到“类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颗新粒子”。探测器上的钨酸铅闪烁晶体是严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晶体,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早在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严先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体必须长达30厘米,此前从未有人实现。与此同时,美、法、日的科研机构也参与竞争。当时,严先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他立即组织团队攻关,最终拿下了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各国的BGO产品进行评比,上海硅酸盐所的产品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因此,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数以万计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先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就要拿出全部晶体。严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再次挂帅。已经85岁高龄的他,不仅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PWO晶体的性能测试数据,还亲自到位于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没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先生已是90岁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当他50岁国际首创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严先生曾经说过,他最好的科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是战略科学家

严先生曾参与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当时制定《规划》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年仅38岁的严东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严先生开始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里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该所依然保持这个架构。

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在院党组领导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参与了几项重点工作,如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实验室,破除部门所有制,把科研设施供科学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动研究人员,打破近亲繁殖。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上海硅酸研所为依托,面向全国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于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后制度试点,中科院的博士后出站后,半数以上留在了设站单位工作,补充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严先生还展现了“科学外交家”的风范,推动中科院与国外众多知名科学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一大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到发达国家深造。

上世纪90年代初,从中科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严先生敏锐地发现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国际趋势。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攀登计划”首批项目之一,至今仍在继续拓展。

大家风范、有情有义的一位长者

“严先生领导了那么多项目,但在获奖名单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说,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陈航榕研究员至今都保留着严先生10多年来写给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签纸,上面都是严先生提出的一些学术建议。她到上海硅酸盐所读博士研究生时,严先生已经80岁了,但他基本上每周都把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实验进展。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非常严谨,甚至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改正。他自费订阅了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电子版,经常细致地做好读书笔记,再拿给学生看。

严先生倡导科研创新,但对过程中的失败也很宽容。沈炳孚回忆说,在研发PWO晶体时,经历了无数实验失败。“有一次我给钨酸铅配料,错得很多,我以为肯定要挨批评了,他却说没关系,要吸取教训。”

“严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科学家。”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两年前,严先生的夫人在医院里住了3个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医院陪她说话,一直到晚上被医院“劝”回家。严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手搀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其实,自夫人两年前去世后,严先生就状态不怎么好,没什么胃口。

时间回溯到1935年,严先生中学毕业,他的家人希望他报考税务学校,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他做到了。先生,一路走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赞美严东生院士的文章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严东生是我国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奠基人,被国际无机材料科学界誉为最有影响的学术领导人之一。1950年,他排除万难从海外回到祖国,致力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在高温结构陶瓷、陶瓷基复合材料、人工晶体、特种无机涂层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严东生先生直接参与1956年中国第一个12年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62年由周恩来总理主持的《1963-1972十年科技规划》的起草,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在高温陶瓷制备方法、陶瓷制备热力学与动力学、材料设计与微观调控以及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等诸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组织研制的碳纤维补强石英复合材料成功地应用于我国第一代战略导弹关键部位,并推广应用于各类航天器,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组织研制大尺寸闪烁晶体,为我国在国际高能物理和晶体研究领域赢得了崇高的声誉。

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严东生在1984年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改革的汇报提纲”,使中国科学院的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的杰出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赞美祖国的文章500字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仰望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一次唱起庄严的国歌,爱国之情便在我们的胸怀激荡。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我们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

过去的历史让人沉痛,鸦*战争、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我们不能忘记。悲痛与耻辱化作力量与顽强。鸦*战争中,英国人侵略我国各地,贩卖鸦*,害的我们中国人伤亡无数,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罪不可赦。南京大屠杀、火烧圆明园……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今天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走出阴影,迎接新的挑战。

中国这位钢铁般的巨人站起来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水立方、鸟巢……这些高科技给她带上了一顶皇冠,墙上的广告失踪了,取之而代的是一面面干净、整齐的墙。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肩负着民族兴旺的使命。我们少先队员要向这些爱国者学习。也要为祖国尽自己的最大的力。我们从小就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那就是报效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祖国在我心中,和谐家园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付出努力。让我们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辉煌,来报答祖国母亲。奋斗吧,中国青少年!让我们为开辟民族复兴的新蓝天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述开封特色小吃的文章500字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包子要数开封第一楼的灌汤小笼包。小笼灌汤包子是开封历史悠久的名点之一。它是由北宋时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以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鲜香利口而驰名。第一楼就位于闹市鼓楼附近的寺后街行宫角,“第一楼”新楼营业面积近5000平方米,是一家集餐饮、娱乐、桑拿、美容于一体,功 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综合性服务场所。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富丽堂皇,环境舒适,面向大众化 消费,可容纳240人同时就餐;三楼4间风格迥异的豪华餐厅匠心独具,美食荟萃。

相对那里会稍微贵一些,但图个名气,也的确好吃。一般开封熟门熟路的会去黄家小笼包子馆,黄家小笼包子馆也有几家分店,宋都御街有一家,西门大街也有一家,相对比较实惠些。具说是最早第一楼的师傅开的,味道也一样好。

现在小笼包的种类越来越多,可吃来吃去还是猪肉馅的最好吃,吃完之后再来一碗清淡的榨菜汤最为适宜,因为包子比较油腻,清淡的榨菜汤可以去掉那份油腻。

鼓楼夜市好吃的就太多了,一个晚上吃不完的,因为相对都是一些主食和面食,所以吃了几样就会饱了。

比较有特色的也是我最喜欢吃的有江米切糕:江米与白糖,蜜枣,青红丝一同蒸制,上盘时浇兑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入口绵软香滑,甜酸可口。

冰糖熟梨:冰糖熟梨是将熟梨与红枣,枸杞,桂圆,大块冰糖等物一同煮熟,皮棕肉白,晶莹透亮,香甜清爽,止咳润肺,本人认为是干躁冬天的最佳饮品。

羊肉炕馍:烙饼中加以碎羊肉沫孜然等物,用羊油炕制而成,成品焦香,别有风味 。

炒凉粉 :凉粉以红薯或绿豆淀粉打制而成,佐以豆酱,葱,姜,蒜,用香油炒制而成。入口热鲜香嫩,凉粉滑嫩不碎,素有“凉粉管炒”之美誉。曾数次赴国外表演,大受欢迎。 说到炒凉粉就不能忘了开封的烧饼,拿一个香焦酥脆的烧饼夹着炒凉粉,那味道真叫一个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赞美严东生院士的文章

全文共 1728 字

+ 加入清单

60岁开始最好科研时光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他们观测到“类似‘上帝粒子’特性的一颗新粒子”。探测器上的钨酸铅闪烁晶体是严先生带领团队研制的,正是这种晶体,捕捉到了“上帝粒子”的踪迹。

早在1982年,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找到了严先生。当时,丁肇中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主持建造大型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的L3探测器,准备采用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做探测器中的电磁量能器。然而丁肇中的要求非常“苛刻”,BGO晶体必须长达30厘米,此前从未有人实现。与此同时,美、法、日的科研机构也参与竞争。

当时,严先生领导的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闪烁晶体领域已有一定积累。他立即组织团队攻关,最终拿下了12000根BGO晶体的供应合同。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对各国的BGO产品进行评比,上海硅酸盐所的产品得到唯一的一个满分。因此,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数以万计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先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就要拿出全部晶体。严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再次挂帅。已经85岁高龄的他,不仅可以脱口而出一连串PWO晶体的性能测试数据,还亲自到位于江苏昆山的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没有拖延一天工期,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先生已是90岁高龄。

在7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严先生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当他50岁首创了新型陶瓷基复合材料时,没有人想到他会在90岁时站在更高的科学高峰上。严先生曾经说过,他最好的科研时光是从60岁开始的,直到90岁。

展现“科学外交家”风范

严先生曾参与1956年我国第一个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为我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拟定了方向。当时制定规划的科研人员大多是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年仅38岁的严东生也在受邀之列。

1978年6月,严先生开始担任上海硅酸盐所所长。他前瞻性地部署了所里的五大研究方向,直到今天该所依然保持这个架构。

上世纪80年代,严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他花两三年时间跑遍了全国各省市的15个中科院化学学科研究所。每到一个所,都要住上五六天,一个个实验室去看,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情况。在院党组领导下,他主持制定了中科院第一个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启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引擎。他主持或参与几项重点工作,如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实验室,破除部门所有制,把科研设施供科学家共同使用,接受流动研究人员,打破近亲繁殖。在他的倡导下,一个以上海硅酸盐所为依托,面向全国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于1988年成立。再如建立博士后制度试点,中科院的博士后出站后,半数以上留在了设站单位工作,补充了一批有潜力的青年人才。

严先生还展现了“科学外交家”的风范,推动中科院与国外众多知名科学团体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一大批中国的年轻科研人员走出国门去发达国家深造。

毕生坚持“科学救国”梦

“严先生领导了那么多项目,但在获奖名单里他的名字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放在了最后。”上海硅酸盐所研究员施剑林说,先生一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

研究员陈航榕至今都保留着严先生10多年来写给她的工作信件和便笺纸,上面都是严先生提出的一些学术建议。她到上海硅酸盐所读博士研究生时,严先生已经80岁了,但他基本上每周都把学生叫到他的办公室,了解实验进展。他对学生的论文审阅非常严谨,甚至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改正。他自费订阅了许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电子版,经常细致地做好读书笔记,再拿给学生看。

“严先生是一位有情有义的大科学家。”上海硅酸盐所副所长杨建华说,两年前,严先生的夫人在医院里住了3个多月,他每天下午都去医院陪她说话,一直到晚上被医院“劝”回家。严先生和夫人感情非常好,两人经常手搀着手,一起散步一起听音乐。其实,自夫人两年前去世后,严先生就状态不怎么好,没什么胃口。

时间回溯到1935年,严先生中学毕业,他的家人希望他报考税务学校,可以捧个“金饭碗”,但他的第一志愿却填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因为积贫积弱的祖国催生了他的梦想,那就是“科学救国”。他做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