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推荐四篇 作文怎么写(汇编20篇)

竞争是为了让我们不要松懈,合作是为了让我们工作效率能够提高。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推荐四篇 作文怎么写,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377

作文

54

道德与规则的议论文800字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哈佛楼大火后,学生将违规带出馆外、已成珍本的图书交还学校,校长表达感谢后将其开除。校长的做法是否妥当?学生所受待遇是否不公?“道德”与校规相冲突之时,该如何作为?

私以为,校长的做法、学生所受待遇是妥当、公平的。

学生为私人目的违反校规,将珍藏图书带出馆外。倘若事件到此结束,毫无异议地,学生从校规与道德两方面来说都应受惩治。但哈佛楼发生了大火,使学生带出的书籍成为孤本。到此,学生违规行为该被如何处理?先是学生违规,后是哈佛楼大火,难道哈佛楼的大火或学生手持孤本书便能使学生违规的行为不再违规,因而不受惩处吗?或者,若哈佛楼未大火,学生便应受惩治;若哈佛楼大火,学生便不该受惩治?这显然不对,学生保护了孤本完全是偶然结果,对待违规惩处方式并不该受外界因素导致的偶然结果所影响。况且,动机上,学生也并非因预知火灾,为保存孤本而违规,只是为己私欲。

那么,为什么所谓的“道德观点”认为学生所受待遇是不公呢?这是因为,“道德观点”混淆了学生两个不同的行为过程。行为过程如上文,是为个人目的违反校规的行为,应受批判。行为过程二,则是学生深思熟虑后,在个人利益有受损风险的情况下,冒着被处分的风险,将孤本交还学校,保障了学校、集体的利益。而这应受褒扬。因而,我赞同校长对两个行为过程,一采取开除处分,二表达感谢的做法。校长奖罚分明,学生所受的待遇是公平的。

校长之所以说“让校规看守哈佛的一切,比让道德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正是因为“大众道德”“舆论道德”常常犯这类混淆错误,与屡经完善的校规相比,并不大可靠。

但是,又有观点认为,从处理方式可能造成的结果来看,学生可能因遭开除心生不满,下次不再为集体牺牲个人利益;可能促进精致的利己主义的发展。这其实是误解。先不说,校长并非只有开除,而是也有感谢。就算采取肯定的处理方式,也只是使学生产生一种假装为集体主义牺牲个人利益便可以得到好处的错误认识。而奖罚分明的做法将使学生认识到,违规就应受罚,但即使违规,也会可以进行补救而受认可、感谢。而从是否促进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角度说,倘若采取肯定的处理方式,只是促使其以后学会为利己行为添上伪装——假装为集体主义牺牲个人利益——而已。

综上所述,我认为校长的态度与做法无可非议,学生所受待遇正显示了校规公正,而非不公。当“舆论道德”与校规冲突,屡经完善的校规更加可靠。不过,对于“道德观点”,也应深思,不应抱有偏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道德的议论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何谓善?何谓恶?为了生存,杜鹃鸟将其他鸟蛋推出巢外,是恶?为了庄稼,人们常用大量农药杀死害虫,是善?我们无法用绝对的对错去评价大自然中的种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大自然的残酷法则。在这现实的法则中,是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讲的。生存是第一任务。只有生存有了保障,才能讲究道德

日本小说家东野圭吾曾写道:“我们都是社会这个时钟里的齿轮。”我们靠一些齿轮带动着,又带动着另一些齿轮。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其中,独自转动,更不能随心所欲,脱离轨道。我们身在其中,便要遵守它的运行规律。而齿轮上会有怎样的花纹,大可以由自己随心雕琢。

这规律有两条。一条看得见,名叫法律。另一条看不见,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康德认为,心中的道德律可以唤起敬畏和赞叹。《东方快车谋杀案》中,道德律与法律在这里盘旋交织,织成一张巨大的人性之网。网住了受害者,终得恶报;网住了复仇者,陷入无尽的仇恨。侦探选择向警方隐瞒真相,只是遵循了心中的道德律。他认为,这只是受害人自己结的恶果。这样的选择,能被称作恶吗?

诚如马克·吐温所说:“道德是一种获得——如同音乐,如同外国语,如同虔诚扑克和瘫痪——没有人生来就拥有道德。”在从小的教育观念里,好与坏的界限早就在各自的心中划开。不让自己多一个齿,不让自己少一个齿,依靠着心中的模板。人类之所以自称为大自然的精灵,正是由于这环环相扣的道德律,让我们学会仁、义、礼、智、信,让社会这座大机器稳妥地运行。这是人类的大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能够站在食物链的最顶端。

对事物的评价总需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地看待问题,才是正确的方式。正如曹操一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喜是恶,凭君定夺。

遵守心中的道德律,便是无愧于社会,无愧于自己;遵守心中的道德律,才能做好一颗齿轮,不被社会淘汰。在这架生命的列车上,道德律应是运行法则,遵守它,才能平稳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规则与道德800字议论文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利益与道德的议论文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行远,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无以行远路;低不修,无以登高山。

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仅有志气,而且能拼搏,不仅热爱事业,而且热爱生活积极上进,不仅有着高尚的道德和情趣,丰富的阅历,而且有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奋斗开拓的精神。有修养的人,一定是有爱心且知识渊博的人。一定是爱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自己的修养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的人。

品德包含在修养之内,身不修则德不立,君子不可以不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

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可见,真正的品德是一个人思想和行为的全部。

良好的修养乃是人在其神经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播种一个思想,你会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道德,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修养学,并非简单的道德修养学,而是在道德修养学基础上的审美修养学。孔子以“贫而乐”、“仁者无忧”、“乐而忘忧”的悦乐情怀去成就“仁”的德行,因而具有了超越道德的审美的性质。这种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人生境界是一种独特的、内在的、个人的审美体验,是一种具备大众性和可观性的精神创造。人生境界不一定通过艺术形象再现出来,但它远远高于艺术境界,用悦乐的情怀和审美的体验去成就个人道德,去实现个人修养与个人理想的境界,这就是孔子美学的精华和魅力所在。

苏拭有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碎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是的,以修养对待修养,还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

在生活中,从未遭人毁谤的人恐怕并不大多。面对毁谤如何办呢?清人申涵光在《荆园进语》中所言:“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则谤者愈巧。”或许能够给予我们某种启示。

修养,不是说不会发脾气,而是说不会轻易发脾气。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则是缺乏修养的人。

修养之所以重要,其中一点,是因为良好的修养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人际关系中的紧张与摩擦。难道非要把生命耗费在人际摩擦中吗?

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谈到个人修养,我就想起培根在《论美》这篇文章中指出,形体之美胜于容颜之美,而气质之美是最高境界的美,而人的这种气质跟一个人的修养分不开的。所以,古人特别讲究修身,觉得修身是一切成功的基点。但是,现在社会里,修养被许多人忽视。

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

有文化气息的人,在谈吐举止之间,自然地流露出一种高雅,一种文质彬彬的感觉。古人形容一个世代文人之家为书香门第,事实上,门是绝不可能透露出书香之气的,即使在屋里堆再多的书。真正能透出书香,能够让人一眼,一交谈就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书香气息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在那种举首投足之间就闪现出修养这两个字。当然,修养也包括了举止,仪态,谈吐等。但文化气息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道德与利益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煮一壶香茗,我细品芳泽,看氤氲萦绕;捧一本书籍,我汲取精华,任思维驰骋。在多少个子夜幽幽的日子里,我读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读本》一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胡总书记的“人英人耻”精神。在品位书香中,让我对荣辱观有了一些新的看法。 马丁"路德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爱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的确,道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个品德优良的人,他是最美的。他平时做一个好家人,好公民,好客人,一遇到紧急情况,他可以变成应急的英雄:见到邻居惨遭不幸,他可以仗义牺牲;见到他人落水,他可以率先拼斗。这就是优良品德的巨大潜力。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随着竞争的激烈,常有一些人为了利益,而不惜蒙蔽群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更别说做违心之事了。而现在却出现了这种情况,若推而广之,那么全社会势必将成为一个追名逐利的臭水沟。有些人为了名,当然可以昧这良心办事,颠倒是非,只管削尖脑袋往上爬;为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当然可以大吃大喝,把帐记在公家的帐上,把公家的变为私人的;当然也可以干些有损国格,人格的事。凡此种种,已司空见惯。利益熏心,为钱不惜损公肥私,坑害他人,衷失品德,将给我们是社会带来多少的危害! 树立优良的品德,是对自己的责任,对国家的责任。茫茫人海,芸芸众生,谁能无过?重要的是如何该掉错误,使自身得到完善。早就被美国NBA相中的中国球员王郅志,他去了美国,而后一去不复返。在中国体育局最需要他之时,他违背了当初的诺言。而今,他又回来了,重新投入了母亲──祖国的怀抱。在众说纷纭之间,他顶住了压力,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向广大球迷作出了检讨。他办到了。 树立优良的品德,是对美的体现。静下心来修身,然后心情豁然开朗。独坐小石,我可以悠闲成山;涉足于清涧中,我可以明丽如水;牵一片白云走动,我便是天上的仙人,这才是德的好处!这好处带来的悠闲与惬意,哪里要刻意去装呢? 树立优良的品德,以自己的美展现给世人。美,给视觉以欣赏,思之惬意。大自然具有美,让人沉醉其中;一些人也有心灵之美,让人怦然心动。而今,我们需要这种美,需要树立自己的优良品德,需要完善自己。 任思维驰骋,有些思考会变得更加沉重,在断想中,我幡然醒悟:最优良的品德,最美的心灵,最需要拭区的灰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适用话题:利益,道德,造假,监管,责任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1月2日,新发地市场附近,来自独流镇的造假者展示假冒“家乐辣鲜露”样品,部分假调料以送货上门方式进京。

家庭作坊式窝点聚集,制假、售假在天津独流镇已形成一个产业。十多年来厂家打假不停,但是造假窝点依然大量存在。多个调料厂家打假人员告诉重案组37号,独流俨然已是我国北方调料造假的一个中心,假货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有厂家打假人员分析,在和厂家的对抗中,造假者越来越谨慎小心,这种家庭作坊式的生产,地点可以随时变换,他们不再在固定时间发货,这都给打假造成一定难度。与此同时,有的厂家委托打假公司打假,这种模式存在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出现“打假者养假”的奇怪现象。他们表示,独流镇假货屡禁不止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当地监管出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利益与道德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我国古著名的文化人物,其下弟子号称三千。但其中一位义救在外国的鲁国奴隶而不报账的学生受到了责备;同是救人一命又收到一头牛的谢礼的弟子反而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两个故事很简单,却很有深度,我们不妨研究一下。

研究事情通常要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位收下了一头牛的弟子,他的行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无形之中就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益于社会的事。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

其实利益与道德之间并不一定是你存我亡的关系,但人们却没有注意这一点。

道德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从古至今,是无数文人墨客,以及寻常百姓所关心的话题。它是做人的根本、立世的基石。然而,也有许多人过激地理解它、改造它、传播它。认为利益就是它的头号死敌。于是就有宋朝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一类的主张。

但是在宋代,是社会背景导致了这样的思想产生。宋朝的商品经济前空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也必然会极大地冲击原有的伦理道德。由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是如此的特殊,才会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潮流。而后来它也发展成了巩固封建统治的武器。

再回过头来看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虽不如战国时期那样战乱频繁,但社会上流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气息。于是孔子站出来,赞扬了救人收礼的弟子,也批评了另一救赎人却不报账的弟子,其实救人不求回报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孔子这么做,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些举动,使人们都能达到一个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点。

再反观现在,我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一些痛苦了,摔在地上的老人无人敢扶,原因是一些老人被扶后竟然讹诈好心人。在有人落水急需救援时,耳畔却传来先给钱再救人的喊声。这些事情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然而,我们却不可被这一小部分不良事件所影响。我们需要平衡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调整一盛着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天平。现在,问题出在了利益重而道德轻上,我们要以自身的行动,去增加道德的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道德与利益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惊闻一八旬老人勇救落水者,但是事后要求宣传此事;另有一南京公司开始办理失物招领方面的有偿服务。这一切都让人觉得难以想象,难道帮助别人就一定需要获得报酬吗?

我并不赞同这种观点。我认为,救人是值得表扬的。但要求宣传大可不必,救人的出发点应是把人救上来,并非为了宣传。失物招领公司这固然是一种利益的追求,但是这同时也是摒弃从小就被教导的“拾金不昧”的道德

这种现象的背后,透露着现在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背景。在现阶段的中国,利益的追求和道德的冲突到了应该重视的地步。现在社会上,大名鼎鼎的教授论文被发现抄袭的还少吗?这就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名声利益,而违反的道德的表现。连打工皇帝唐骏也随意捏造自己的文凭,这难道不是道德的缺失吗?我认为,即使是这个物欲横流的中国,道德也是不可缺少的,是十分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保证,是社会安定的必要条件,是国家和谐稳定的基本要求。从小就被教导的道德,和国家长期的“素质教育”都被这个利益的追求轻而易举的打败了。

在这个以金钱为上的社会里,竟有人在电视上公开说:“我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在这样的社会上,道德到底去了那里?为了成功不择手段,竟还有人为了结婚谎称自己的父母是企业的董事长,这难道不是道德的缺失吗?山寨机、假冒伪劣商品、盗版光碟;“三鹿奶粉”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就可以损害人的生命吗?“艳照门”何尝不是电脑公司的员工弃职业道德于不顾?司机送失款上门竟需5千元的费用?这些东西也是道德缺失的体现。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难道为了利益的追求,我们就可以不择手段,把道德抛弃了吗?

我觉得利益的追求可以在道德的领域内实现,超过道德的底线的利益就不用追求了,过分的追求只会让道德的缺失愈演愈烈,我希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从我做起,这个社会越来越团结,中华民族雄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银行业职业道德议论文

全文共 2584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涌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下面是关于银行业职业道德议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银行机构越来越庞大,金融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操作风险受到国际银行业界的高度重视。在不少金融机构中,操作风险导致的损失已经明显大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因此,国际金融界和监管组织开始致力于操作风险管理技术、方法和组织框架的探索与构建,目前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从国内银行业情况来看,操作风险是当前银行业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银行职员操作权归属不清以及银行员工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是操作风险产生的根源。

1 我国银行业道德风险形成的因素分析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后的银行,其市值在全球的市值中已经排在前列。但仍存在形成道德风险的行为。

1.1 现行经营考核制度扭曲了高级管理人员价值取向。目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包括多数的股份制银行在管理架构上依然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也就是“条块”管理。在“条块”管理的人事制度下,上级行考察选拔干部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走过场的行为,导致了管理层(行长)在这个组织架构中拥有几乎不受约束的权利和不可挑战的权威,他们的好恶、经营理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银行经营的好坏,一旦出现败德行为,会为银行发展带来严重的风险隐患。

1.2 变相鼓励短期逐利的激励机制淡化了审慎经营。目前,我国银行业在激励机制设计上加强了高管层薪酬收入与经营业绩(或利润)挂钩的力度,关注短期效果,急功近利引致激励过度,使一些分支机构.尤其是基层行一味盲目追求存贷款规模、利息收入和盈利:同时对基层员工激励不足,对合规经营和风险防范激励不够。一方面,由于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缺乏科学性,对经营业绩考核片面强调指标刚性,经营管理层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想方设法遮掩经营中的风险和问题,甚至有些地方通过违规违法手段来提升经营成果。另一方面,在银行内部往往简单地以奖金的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单纯强调本单位的效益最大化,不顾及员工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长此以往同化了员工的内在心理需求,造成了被迫的激励认可,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内部员工的监督失去了效力。

1.3 不完善的风险管理与监督机制提供了败德空间。我国银行业的内部监督.无论是稽核内审还是纪检监察部门对经营班子成员的再监督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不能胜任制衡和约束银行经营班子成员败德行为的职责。一方面,银行内部审计目标缺乏对内控系统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内审部门不能从制度上完全超脱于被审计对象自身。难以对全行业务部门(特别是高管人员)的活动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银行内部机构众多,审计业务繁重,内部审计难以达到足够的覆盖面和深度,导致审计低效:此外,因“条块”管理的缺陷缺少了对管理层(行长)的制度约束,形成了内控“控下不控上”。“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力、下级监督不了”的局面,导致内控失效。

1.4 监管资源整体合力与效能影响了败德行为约束。监管能力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影响监管能力建设的因素涉及方方面面。当前.体制性与机制性的多重因素的存在使监管部门产生了监管障碍。一是监管力量分散。二是监管部门资源整合困难。银行与银行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政府之间,银行、证券、保险之间以及银行监管部门与有关监管机构之间缺乏定期沟通交流的平台,各自为政,信息闭塞,重复工作不断,既增加了被监管机构负担,也不利于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三是快速变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带来挑战。

2 金融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完善

金融职业道德监管体系不完善,存在道德监管真空。目前,金融行业既没有一套科学规范的从业者道德评价体系,也没有完善的道德档案和惩罚机制,从而导致金融职业道德约束力不强,甚至没有道德约束。对加强金融职业道德建设,需要从以下四点着手:首先,把金融职业道德法制化。目前,金融职业道德标准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人们对金融职业道德的理解既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导致金融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评价和考核无章可循,不利于金融职业道德建设。可由相关部门统一研究制定金融职业道德标准,把金融职业道德纳入法制化轨道,充分搜集各金融机构的员T行为规范、行业规范,从金融全行业的角度对金融职业道德的标准进行研究,制定科学、统一、规范的金融职业道德标准,为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和监管评价提供依据,成为各类金融机构引路的方向盘。

其次,加强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不到位,道德观念淡薄,金融机构、学校、公司和社会对金融从业者的宣传教育偏重于金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金融职业道德的教育;并且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存在方式不多、力度不大、时效不强等问题,教育效果差。因此,应在学校教育中安排金融职业道德课程;在金融从业资格证书考试中安排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通过公司培训、政府培训等方式对金融从业者进行职业道德强化教育,增强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对职业道德的后续教育实行检查制度。要在全社会中加大金融职业道德宣传教育力度,努力提高金融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第三,加强金融职业道德监管。建立金融职业道德管理部门,一方面,组织和推动金融职业道德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执行法规,严格考核奖惩,完善金融从业人员资格准人、考核、奖惩、培训、退出等制度;另一方面,应督促金融机构对其从业者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和评价管理力度,使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并且加强金融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档案建设,定期对从业者进行考核,记人其职业道德档案,作为录用和晋升的依据,严禁金融职业道德严重败坏者从事金融工作。金融职业道德监管是防止金融腐败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第四,金融职业组织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和金融职业道德奖惩制度。利用金融学会等金融职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发挥其在行业中的自律作用,使金融职业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在金融学会中设立金融职业道德委员会,专司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解释、修订、实施之职。通过合理的金融职业道德奖惩机制有利于弘扬正气,打击邪气,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

综上所述,防范操作风险的重点,是全力构建全员合规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与监督整改,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确保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道德的议论文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源为我们每一个人共享,我们同样也在共享着一个时代。可是,却有许多人把共享演变成了占为己有,把原本属于我们每个人的资源自私地成了他一个人的,难道我们的人性、道德就是如此吗?这样真的好吗?

我曾经看到不止一辆单车被人们把二维码划掉,自己骑着一辆不是自己却像自己的单车那样逍遥自在、大摇大摆,似乎这么做是理所应当、聪明的做法,说不定这时这个人还在背后嘲笑那些骑好单车依然归位,那些老实的人呢。如果每个人都像这样自私自利地占为己有,那怎么还称得上是“共享单车”,共享这个时代呢?也许这种不良的现象也在一点一滴形成或改变越来越多人的价值观,到那时,这真的对我们时代的发展有利吗?最后最大的赢家真的是那些把共享的资源占为己有的人吗?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还有的人借着正义、道德的幌子,指责、抨击那些把资源占为己有的人,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伸张正义、正义凛然的人物,自己却依然在背后做着那样的事,好像这件事不为人知,没有人会知道一样。其实,只要你做了,总会有一双眼睛盯着你,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这样的人可以说比单纯想把单车占为己有的人还要恶劣,把自己不道德的一面伪装起来,背后却做着破坏道德的事。这样的人把道德变成了表演,我们民众就成了他的观众,好像这里就是他表演伸张正义的舞台。如果我们的时代变成了那样,那么最没有道德的人成为最有道德的人,那这个时代也将演变成最没有道德的人表演的时代。

如果说哪一天,真正有人把传递道德、正义这件伟大的任务、使命做到问心无愧,那我也将发自内心地给这样的人点赞,为这个时代能有这样的人而光荣、骄傲。

花,静静地绽放,不为喝彩,只为这个世界曾经来过;水,潺潺地流淌,不为称羡,只为心中执着、干净的信念;路,默默地延伸,不为坎坷,只为远方心中美丽的风景。每样事物都有它的价值、使命,人也是如此,做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而不是为了某个不单纯的目的。愿每个人都能做一个有道德、有人性的人。

“共享”并不是占为己有,它理应被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所共享。这样,我们的时代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真、善、美的花朵一定会在这个时代永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道德与利益话题

全文共 1448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拟规定拾金不昧者可获失物价值10%奖励的新闻又掀起了舆论风暴。事实上,类似“拾金有昧”的做法,广州并非开先河者。2003年,江苏一家“失物招领公司”就开始挂牌营业了。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当拾者把捡到的东西交到公司后,公司要开具收据并付拾到者一定酬金,然后寻找线索联系失主。当失物被失主认领时,公司将根据失物的价值向失主收取一定的酬金,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给付拾者。如果一个月后没有找到失主,公司将把失物退还给拾者或者转交公安部门。

这家公司后来的运营情况如何,媒体鲜有提及。不过当时这家公司确实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想想看,十年前,社会道德还没有沉沦到现如今的程度,有偿招领将激起多大的风浪啊?十年之后的今天,广州警方更进一步将有偿招领上升到地方法规的高度,争议依然此起彼伏。

所有争议的根源无非是有偿招领挑战了传统拾金不昧的美德。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热切呼唤个人私德和社会公德的大背景下,有偿招领是不是加剧了道德的堕落?

仔细想想,任何一个拾者在寻找失主的过程中都要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个人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的社会里,付出了成本,然后象征性地收货一些“利益”,及时从最庸俗的层次上来分析这样的有偿招领行为,也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或者看成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已经下滑到让人无以忍受的程度。在国外,“有偿失物招领”的行为比比皆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依据《物权法》,司机捡到钱物后应还给失主,失主认领时给司机最低10%的报酬;在摩纳哥,当地媒体刊登失物招领启事,失主认领失物时需交给的士司机20%的酬金并且担负广告费。

道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任何人去做损己利人的重大牺牲,而是要人乐于做无损于己且有利于人的事。从这个角度看,广州拟规定拾金不昧者可获失物价值10%奖励,这并不表明道德已经“变异”到了需要众人唾弃的程度。

给道德一点儿利益基础,是不是有违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呢?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社会道德也呈现出种种复杂的状态,如果我们还坚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高标,那我相信很多人会“永远只说道德的话而永远不做道德的事”。在道德教化的范畴里我更坚信这样的判断,“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又像空气那么平常,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空气是最好的空气,而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道德则是最好的道德。”原本平淡无奇的、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要一味地把它拔高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呢?

回报给道德一点利益基础,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有位学者曾经说过,“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大地,而不是人类生活的天空。让所有的人都在坚实的道德基础上自由舞蹈,这才是人类文明的目标。”如果能够创造条件,比如给道德一些利益的鼓励,是不是可以激发更多人去做一些有道德的事情呢?

想起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的一件事情。朋友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不一会儿他等到了失主。失主看我朋友的样子像学生,匆匆地收了信封之后说,我是大学老师,以后有考试的事情可以找我。话刚落定,失主一转身消失了。朋友在叙述这件事时无比遗憾,“我从没想过要他回报什么,可是连句谢谢都没说,虚头八脑地留下一句不靠谱的话,我这心里怎么能不别扭?”

社会发展到现在,很多事情确实无法“回到从前”了。在所有关于“拾金不昧”或者“拾金有昧”的争论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将道德追问在拾者身上,而失主后续的表现却常常被人忽视。广州市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鼓励失主让利,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这规定有伤道德风化。要知道,这是“鼓励”,又不是“强制”,实在没什么好争的。

[道德与利益话题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职业道德议论文作文素材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这庄严的医学生誓词中,我们走进了神圣的医学殿堂。从此,我们便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开始与病魔斗争,与死神赛跑,为肩上沉甸甸的生命而努力!

从入学的第一天开始,老师就淳淳地告诫我们: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第一步得先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总的来说,医生的优秀不仅体现在能够牢固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上,还体现在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上。对于医学生也是如此。

学生学生,以学为本。作为一名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也是成为一名优秀医学生的根本前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医学,讲究的是实干加方法。面对浩瀚的医学海洋,自身的勤奋刻苦是有力的桨,积极主动是张满的帆,老师的引导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在课堂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那短短的50分钟,熟练掌握各种疾病的诊断原则和治疗方法;在课堂外,则应该做到“三早”—————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实践。通过临床见习与实习,帮助自己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果说专业得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生的硬实力,那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就是优秀医生的软实力。

我们都知道,“大医必大儒”。一位优秀的医生必然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操守。从西方的先哲希波克拉底到东方的药圣孙思邈,从国际战士白求恩到现代医生的楷模林巧稚,无一不是如此。而对于绝大多数医学生来说,从事医疗工作是我们将来的主要职业生活,优秀医生的品质就是我们所应具备的品质。因此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还得提高自身的软实力。

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即医德和医风。医学生应该利用课外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书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同时还应掌握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边缘学科的相关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我认识,进而将内在的认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和习惯,塑造“止于至善”的完美医德医风。

激扬青春,缝中的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激扬青春,茧中的蛹儿将会幻化成蝶;激扬青春,海中的蚌贝终能含石成珠。我们一路摸索,一路前进;我们激扬青春,立志弘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

全文共 374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欢迎借鉴!

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老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老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老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老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老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老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老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老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老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老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老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老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老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老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老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老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老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老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老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老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老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老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老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老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老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老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老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老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老师。

老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老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老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老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老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老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老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老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老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老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老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老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道德与利益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一种永恒的话题,古今中外,道德往往是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衡量点。曾经有一句话:“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 同样的,若是没有道德,那么世界就将混乱不堪,„„ 一般的,一个人做了件好事,但他没有得到任何利益,只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表扬了一下,或许人们会夸奖他的道德高尚,做好事,但是会有几个人那样做呢?因为人们觉得物质更现实,心中的道德却比不上手头的那几个硬币。社会是残酷的,而在社会中立于不败的基础便是手头的那一点金钱而已。道德在当今社会之中不能当饭吃,就像我用了卑鄙的手段得到了一大笔钱,虽然有人说你道德不好,但人们还是会亲近你,还是会拍你的马屁什么的,就因为你有钱。而那些募捐的人,捐个百八十万的在世人面前认为他有道德,但这些钱却是九牛中的一毛,花这么多钱只不过是为了一个名份而已。 这些都不过是那些见利忘义的人而已,而这种见利忘义的人却在社会中生存了下来。但遥想当年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宁肯不当官,宁肯自耕自锄,宁肯无人照料,也不为那五斗米而拍马奉承。我们再来看孔子,他一个圣贤,德就不用说,但他没有钱。好吧,再看看他徒弟,一个颜回,一个子贡。一个没钱有德之人,一个有钱德不高之人。那么孔子为什么收子贡为七十二门徒之一呢?那就是因为子贡他有钱,能够为孔子的出游,讲学,周游列国凑够本钱,这便是原因。

所以,道德不能少,金钱也不能少,咱不能见利忘义,也不能像陶渊明那样只利不义,所以只有既利既义这样才能生存于社会的同时,也是(成为)社会的脊梁,这便是我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道德绑架议论文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杨成燕的妹妹张懿小时候被父母送给别人,知道真相后不愿接受生父生母。张懿在现场一直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不料,节目主持人周立波当场指责女孩心胸狭隘,说她应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

张懿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养父母伤心;二是与亲生父母并无感情,她信奉“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认还是不认,张懿已成人,她有权利作出判断。而周立波一再诘问,甚至逼迫,出言不逊,哪怕初衷良好,也有道德绑架之嫌。

从法律上说,如果当初张懿的亲生父母遗弃了她,已涉嫌违法;如果将其送养给别人,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她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换言之,张懿可以不认亲生父母,也不必赡养亲生父母。本来一件很纯粹的事,却因周立波的“好心”而变得复杂。

据杨成燕称,其妹妹张懿属于超生,要上交罚款。无奈家里条件太差,杨成燕的父母实在拿不出罚款,只能将仅有1个多月大的女儿送走。更接近真相的细节应该是,杨成燕的父母重男轻女,因为在生了张懿之后,又生了一女一子,即包括张懿在内,杨家共有四个孩子,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在笔者老家,有太多类似的情况,一些家庭连生了几个女儿,直到生了儿子才满足,孩子多养不起就把女儿送人。

不认亲生父母,总有原因。作为旁观者,我们自然不能勉强,更不能道德绑架。他们与养父母建立良好感情,不愿让养父母难受,已尽孝道。他们认亲有时也容易受到阻力,比如被养父母劝阻,张懿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养父母的做法,同样值得理解。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我们最爱拿道德说事。道德是砝码,道德是武器,挥舞道德大棒,习惯于道德绑架,这种做法明显不合适,可能遮蔽真相,伤害法律,掩藏了社会问题。少一些泛道德化,回归到法律命题,并深思道德泛化背后的社会问题,也许强过动辄上纲上线,拿道德说事。

[道德绑架议论文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德与利益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今社会充斥着冷漠与浮躁,政府高呼正能量,反腐倡廉等词就是在呼吁道德,呼唤善意的人性,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夫子赞扬他的弟子在帮助别人之后取走应得的酬劳,对他的弟子在帮了人之后拒绝酬劳予以批评,孔子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决然地以道德为先,认为只有建立在义之上的财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两弹一星钱学森当初在美国时被看作能抵得上五个师的重要人物,美国政府提出优越的条件来挽留这位英才,甚至是他的老师也极力劝阻他留在美国。他在道德与利益面前选择了前者,他认为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种出属于自己的苹果,这种利益才是他所渴求的,即使这是一片异常贫瘠的土地,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

人们永远忘不了抗金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人们更忘不了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这位当世豪杰。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善弄权谋的奸臣秦桧害死了岳飞——这位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将军。正是因为人们忘不了,如今岳王庙前跪着的铜人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仍在忏悔着自己的过错。在权力与道德面前,秦桧坠落了。曾几何时,他也许有着想成为像管仲,蔺相如等良相的伟大抱负,他也想像蔺相如与廉颇一样,做到文臣提笔安天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我,将自己变为历史长河中最卑微的小人。

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吴锦泉的身影润湿了许多人的眼眶,看见他,我们难免会忆起年老的爷爷,但就是这位看起来平凡的老人,用自己的工作来支付爱心,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这就是这位老人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年老的身躯努力工作着,吆喝渐行渐远,一摞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他把自己劳动所得捐给灾区,捐给世界上最困难的人。在他心中,他没有失去,全是满满的获得,全是满满的幸福,这就是他所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利益因道德而呈现,这才是真正的利益。

形形色色的人用自己的实践启示我们,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在这场角逐中,道德被最大程度的展现。只有做个以道德为先的人,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

[道德与利益的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利益与道德的作文

全文共 248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的社会,道德利益总是很难并存,看看下面的利益与道德作文,一起阅读!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一)

外貌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美;华丽的外衣并不是真正的美,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美在于心灵。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如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他心中只有仇恨,生活从此而改变;一个人如果拥有了道德,就拥有了一切,关爱、温暖、快乐……生活因此而更加完美;人生就如一颗宝石,如果用道德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光彩耀人。

在班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在其中测试那天,我们都被紧张的气氛淹没着,空气也凝固起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二场考英语时,监考老师发现自己坐的凳子上不知谁吐了痰。是谁?这个同学失去了最纯朴的美——道德,他丢失了一切。也许他没在乎这件小事,随意的,可从这件小事中却反映出了大道德。他不单单毁坏了自己,也丢失了一颗无价珍珠——道德。

美在于心灵。道德在人生旅途中是至关重要的:人生就像是一只船,道德便是船桨,只要拥有道德的人,船就会有前进动力,一步步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人生的最巅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道德,船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慢慢地往后滑,越滑越快,最终回到原点,这个人的一生就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价值,彷徨一世,暗淡而平静,温饱而平庸;如果我们要想成功,就要有奋斗目标,就好好拿稳这块无价宝石,掌好这只船桨,不应该随意虚掷,稍不留神它就离你而去,但重新找到它却很难,就如大海捞针。

有这样一位60多岁的农场主,他种了600多公顷土地,尽管平时非常忙碌,但他坚持参加赞助青少年眼疾患者协会。除了每年捐款100美元外,还参加义务募捐活动,收入用来为青少年治疗眼病。“人们最大的快乐来自于对别人的帮助。”这位老人既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这也是一种伟大的精神,更是一笔无法比拟的财富。拥有道德是快乐的,是美好的。

小行为,大道德。的确,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出这个人的品质、思想如何,他是怎样一个人。讲道德是一种美,最纯朴的美,它会给我们人生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完美,道德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拥有道德眼前一片晴空;从生活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你会快乐一生,终身受用。

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店录取员工,又许多大学生都来应聘,却意义淘汰了。当轮到一名没有大学生文化高、学历偏低的年轻人时,他看到地面上有许多废纸,便顺手拿起扔进垃圾桶里。然而,正是因为这看似平凡的举动是他被录取,其他大学生看不起这小事,把道德远远抛在了一边。从中我们看到了道德有时也会使你迈向成功的大门。看一个人并不是看他取得了什么,而是看他品质如何、道德如何,这样的人才会成功,如果再有文化与知识,没有道德的支撑也是没有用的。

永远记住:美在于心灵,道德才是最纯朴的美。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二)

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自觉地做道德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扞卫者,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会收获一个品格。文明,已被人们放在心中的一个重要位置,时时刻刻与文明交谈,而万万不要把文明行为看作小事。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间都传递着丰富的文明信息,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举手之劳的小事做起,养成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

也许,许多人想必都让“道德”二字成为重点,就如同道理一样,人只有尽力做而不可不为。道德,每个人心底里都有 ,只是每人用处不同,可是道德也是在不同环境下造成的,有些人会在恶劣的环境下改变了做人的根本,但有些人在恶劣的环境下,不管受尽怎样的折磨,他都会坚守原则,不会改变方向。这就是一个人的本性,你心底里是好的,你道德就是好的;你心底里是坏的,无论你怎么伪装,却不从变成好人。

一个人,只要遵守了这些,无论是在社交或在事业上,他都遵守着一个人做事的本能,所以,他的朋友会遍布大江南北,困难也会迎仞而解!

灾难无情人有情。电视上曾一幕幕救援队救援的情景;捐款箱前的一条条队伍;一个个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的病人……每每看到这些,总有一股暖流流入心田,眼睛也不觉得湿润了。 ()可有“正面”就有“反面”。

一些没有道德的人趁四川危难之时,发起了国难财,一桶水卖50元。看,更令人气愤的是有些人居然打起救灾物资的主意……这些人的行为是可耻的,但毕竟是少数,我从地震中看到更多的是让我感动的画面。全国人民为灾区捐款、捐物,我们学校也进行了募捐活动,师生们纷纷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是一面镜子,学会道德,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生活也会还你微笑。

如果你有道德,请不用说出来,每个人心底里会很清楚;如果你没有道德,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三)

从学会说话起,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从上学读书起,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从成熟长大起,常学着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要遵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得看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向一个小女孩借一块钱,答应明天晚上还,因为信任,这个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便答应了。可是离还钱的时候间只剩下一个晚上了,小女孩等到天黑也没见小男孩出现,她开始有些后悔,担心他不会来了,正当熄灯上床的时候,听见敲门声,那小男孩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一块钱,小女孩高兴的笑了。后来才知道,借钱是为了给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还钱,每天晚上一放学就去离学校一公里外捡废铁卖钱,由于太困了,就倒在树下睡着了,起来时才发现晚了,便开始狂奔,只好现在才来。这位小男孩最后干了一番大事业,这都是他遵守道德的结果啊!

其实还有许多像小男孩那种人和事,道德永远在我心,一直教育着我,鞭策着我。写道德的作文有关道义道德的作文:不信道义唤不回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议论文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中国的旗手姚明高举五星红旗,在他旁边有一名小男孩,他就是抗震救灾中的小英雄林浩。

我听老师说,四川大地震中,小林浩和同学们在上课的时候被死死地压在废墟里。林浩那边的天花板比较薄,他趁机逃了出来。回头一看,没有同学跟出来。于是,林浩转身去寻找自己的同学。“咔嚓、咔嚓”一块预制板重重地压了下来,挡住了他的路。林浩只好走另一条小路,那里寸步难行,几乎每走一步都要碰到一块预制板。林浩就这样慢慢地爬着。他似乎看见了什么,爬近一看,是一位昏迷的男同学,林浩用尽全力把男生背了出去,交给了一位阿姨。林浩第二次爬进废墟中,这次他走了另外一条路,发现了一个灰白色的影子,原来是一个穿灰白色衣服的女孩儿。林浩背起她,爬呀爬,突然,林浩听见轰隆隆的声音,预制板快要塌了,林浩背着女孩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来,这时,倒塌下来的预制板重重地打在他的左肩,林浩忍住疼痛,继续向前爬去,把小女孩交给了护士阿姨。他正想去救另外的同学。可是被一只大手抓住了肩膀,是位交警叔叔,他说:“小朋友,你现在不能再进去了,那里危险。”小林浩只好跟着交警叔叔走了。我听到这,眼睛湿润了,他只有9岁,和我一样是一位二年级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利益与道德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认为利益道德之间是不能划等的。就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孔子鼓励救人后而拿了相应报酬的弟子。却批评了行善却默默无闻的弟子。

这不经让我感到很困惑。这似乎与我们理解的做法不一样。难道一代圣人孔子也会犯错吗?

我却认为利益固然重要。但也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我认为在道德之上的利益是可取的。

这个观点让我想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陶渊明不愿在官场与世俗同流合污,义无反顾的辞去官职,归隐田园。但是他却失去了官职带给他的利益。却守住了内心的纯净。虎门销烟的有功之臣林则徐。将鸦片阻挡在虎门前,最后林则徐等来的只是道光皇帝的贬蔗。但是在今天,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因为林则徐守住了内心道德的底线。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二战后期,盟军准备轰炸日本本土,梁思成说服美军保留日本古建筑物,为美军在地图上标出日本古建筑集中的地区并注明详细地址,包括京都和奈良的宫殿、城墙及寺院。因此,京都及奈良的古建筑奇迹般地毫发无损,他超越了狭隘的种族观念。

反腐倡廉建设中,不少高官被拉下马。他们就是因为利益超乎了道德底线,而变得贪婪。正因为有些人将利益放在了道德之上,所以产生“三鹿奶粉”“地沟油”,各种假货更是穷出不奇。

有人说:无论什么时候,你都需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底线,因为很多时候有些人他会一点一点磨消你的底线,当你没有底线的时候,你就完全被别人控制。

道德底线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存在的。但是在道德底线下最求个人利益是可取的。但是一旦当你的利益凌驾于道德法律之上,那你便失去了人的道德底线。

没有底线的人很可怕。因为你已然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一切利益之上。

古人云: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所以我认为追求不超出个人底线的利益是能够的。这个时候的道德底线与利益不相矛盾。但是一旦超出这条底线。利益与道德就会相互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道德与利益话题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道德利益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然而孔子称赞收下谢礼的学生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的故事,却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固有观念大打一个问号:利益与道德真的不可兼得吗?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用她并不强壮的双手去托住从高楼坠落的陔子,这是道德的表现。而她也没有像常人一样要把利益与道德划清界限,在选择道德的同时,她也选择了利益——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殊荣也接受了重金的酬谢;“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大肆涨价赚钱,而神威药业却毫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这是神威出于道德的选择,而在非典结束后,神威药业也收到了利益的回报——销售业绩远超其他公司。由此观之,利益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我们的大脑中回荡的却都是诸如“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的话语,我们总是把道德与利益视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总是以德为荣,视利为耻。于是我们讴歌看那些大爱无私之人,颂扬着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在这一次次的讴歌与颂扬中渐渐失去了行善的勇气。不计利益的行善固然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有私心的凡夫俗子,一旦道德的标准提高到要放弃利益的程度,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行善举义之时只是感动只是钦佩,却不敢效仿不敢推广。一个人的行善举义固然可贵,但许多人的行善举义才更为难得。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道德的情况下,利益是值得被接受的,而道德之花也能在利益之风的吹拂下开得更加鲜艳。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我们无法一直奉献却不求回报,但我们仍能尽力让道德之花开放,同时合理取得属于我们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道德与利益记叙作文

全文共 1143 字

+ 加入清单

两个人并肩同行,到了十字路口,一个要往左走,一个要往右走,意见产生了分歧。争执之中,“左”人突然往“右”人脑袋上猛然一击,“右”人当头一棒,随即昏倒。然后,“左”人扛起“右”人向自己所想的目的地走去……

道德”被“利益”扛在肩上。

于是,第二天这座城市的早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呼吁:我多想刀枪不入。署名:那个被强行打昏扛走的“道德”。

我想,上文应该是幽默型的文字。但我知道,看到这样字眼的你,一定笑不出来。是的,你和我所想一样,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挥之不去的、社会的阴霾。继“爆炸西瓜”后,网络再度爆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怪黄瓜”……相比较近年来的一切一切食品安全,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无物。

说是要行动,实际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呼吁吗?在文章之始我们就被这一棒子打的头晕。是的,面对利益,什么道德礼仪、品行修养,通通都不及被扛起来的畅快。就这样,我们的社会变了样——所谓的仁人义士只占一小部分,太多的“良心”被装进了不环保的塑料袋,随意丢到了路边,久而久之,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过的行人掩着鼻子匆匆而过,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垃圾站下,掩埋的却都是最珍贵的。

数数看吧,多不胜数。记得“染色馒头”正流行时,有多少家媒体整日关注、连续报道,狠批、猛爆,摄像头所到之处满是白面的味道……暂不说这过程的轰轰烈烈,单看结果就够我们哭笑不得:人们把矛头都盯紧了这一家非法制作厂,让太多仍旧不管不顾的商家乐到了最后。我们输了,社会输了,就输给这苍蝇乱飞、卫生不合格的地方。都说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你看到了吗?社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不起来了……

持续至今。

文字的力量始终不能阻止这黑心的行为。但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方式,也仅此而已。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将“食品安全隐患”当成了家常便饭,昨天西瓜蹦出个孙悟空,明天黄瓜里冒出个雌激素,我相信人类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能力,一时半会儿铁定是去不了上帝那儿;但我也同样坚信,我们坚持不了一辈子。

今天,馒头西瓜牛肉膏黄瓜被曝光,成,不吃了;明天,鸡鸭鱼肉里发现细菌,成,不吃了;后天,我们就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病怏怏到处找草吃……一年后,兔子届集体x议!呼吁“退饭还草”!也许我所说的还为时过早,但你知道的,若不提前设想好未来,很有可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两个家伙一样茫然失措,还傻乎乎的等着奶酪回来……

很多时候,笔者所写下的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需要的。今天,我在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让梦想成真:总有这样的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危害,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度过百岁;总有这样的一天,关爱与道德并行存在,它们俩也不吵架,十字路口也不会谁给谁一下子。

回归主题,当道德碰撞利益,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不过是道德的一刹那,就将一切扭转。

[道德与利益记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