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以平凡语言写平凡事件的真实情感作文(经典16篇)

浏览

6227

作文

16

篇1: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深海浩劫》观后感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好莱坞压轴高分灾难巨制电影深海浩劫》在北美一经上映便成为“年度黑马”,口碑横扫同期影片,烂番茄83%的极高评价与IMDb的7.7优秀评分充分证明了影片的绝对品质。这部取材于6年前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泄漏爆炸事件的电影,在上映前就让众多观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加上逼真的特效、宏大的场景和走心不做作的情节,使得影片才刚刚上映,依然在各大进口片夹击之下取得佳绩,收获无数观众地极力点赞。

电影中从灾难发生到最终众人逃生的整个过程,令许多观众都看得汗毛立了起来,众人顽强的抗争和舍己为人的精神打动了无数观众。有观众甚至激动的说道:“终于在国内大银幕上又看到一部能激动竖拇指的电影。前半段沉稳老练的叙事铺排,后半段华丽的镜头(点名那个跳海跟拍长镜头)和音效,奥斯卡最佳音效编辑奖若少了你还有什么投票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深海浩劫》观后感

全文共 148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年好莱坞越来越喜欢拍现实题材灾难片,去年有讲述全球关注的“智利矿难”的《地心营救》,今年则有这部讲述“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的《深海浩劫》,以及“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纽约哈德逊河”的《萨利机长》,明年还有两部重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的影片等待上映,仿佛“重大热点事件”已经成为好莱坞争抢的大IP,而《深海浩劫》的写实感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没有好莱坞虚构类灾难片那种常见的“套路”,而是以近乎纪实的方式展现了灾难发生的全过程,因为“真实”已经足够火爆、刺激与震撼。

《深海浩劫》的故事背景是这样的:2010年4月20日,英国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租用的钻井平台“深水地平线”发生爆炸,导致大量石油泄漏,酿成一场经济和环境惨剧,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故。虽然这是一场持续将近三个月的灾难,电视新闻里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连续剧式的播报,每个人应该有意无意都看到过,而本片聚焦的则是海上钻井平台“灾难发生的那一刻”,详细讲述这一重大灾难背后的技术成因和人为疏忽,以及灾难发生时的英雄壮举。

好莱坞的灾难片往往都爱加入家庭片元素来强化情感色彩、拉近同观众的距离,本片就从马克·沃尔伯格扮演的技术工程师的家庭展开故事,展现他所拥有的甜美妻子和可爱女儿组成的幸福家庭。他用可乐饮料来给小女儿讲解石油钻探原理的那场戏,也算是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在对观众进行讲解。此外,影片充斥着大量有关海洋石油钻探的操作规程、技术细节、专业机器、工作环境等方面的专有名词,以及钻探工人团队同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一般的灾难片往往用前半个小时来做铺垫,而本片的铺垫戏份用得更多,很显然,导演是真正想让观众将灾难成因了解得清清楚楚,才这么事无巨细地加以展现。此外,大量的文戏也用在了刻画一个个性格鲜明的钻井工人身上,同时对于那些大腹便便的管理层,影片也并未进行脸谱化的反派形象刻画,而是揭示出他们同钻井工人基于不同的利益与立场所产生的必然矛盾。而且暗示英国石油公司重利益不重安全的公司文化,才是灾难发生的罪魁祸首,而钻井平台上的美国管理层,只不过是在这样的公司文化之下,做出符合自身职位利益的决定罢了。

影片展现的钻井平台石油泄露+燃爆的大灾难,也是此前灾难片从未表现过的,看起来比较有新鲜感,当然,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观众造成某种陌生感,比如说影片反复用特效画面表现的石油是如何经过钻探管道从海底喷出的过程,恐怕没几个观众能真正看懂。但是,石油在钻井平台上喷溅泄露并引发大爆炸的壮观场面,无疑属于观众“喜闻乐见”的灾难戏和特效大场面。尤其是爆炸那一下的冲击波破坏力格外强劲,仿佛一枚炸弹在每个人身边爆炸一样,大部分人无论身在钻井平台的何处,都瞬间被爆炸气浪掀飞出去,整个钻井平台也瞬间变成一颗火树,让观众对于海上钻井工作的危险以及石油泄露的恐怖都有了更为深刻鲜明的认识。

由于影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并没有像常见的灾难片那样,过于戏剧化地营造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的灾难逃生动作戏,而是较为写实地展现了钻井工人们自救和逃生的过程。大部分人在大爆炸之后其实都安然无恙,也能够迅速乘坐救生艇逃生。影片的英雄主义主要体现了以马克·沃尔伯格为代表的少数工人身上,有一场戏马克·沃尔伯格穿过火场去接通电源,一路躲过各种爆炸和倒塌物,还有一场戏是一位工人去爬上吊塔驾驶室,挪开即将倒塌砸向幸存工人的吊塔,可惜他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幸牺牲。最后,马克·沃尔伯格和一个黑人女工人因为没有赶上救生艇,还上演了一场飞跃火海、跳进大海的逃生戏,没有谁是常见灾难片中那种具有超凡体能、无敌运气的“光环主角”,有的只是基于责任与勇气的平凡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真实事件改编《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在这场反“扫荡”战斗中为掩护群众而牺牲的何止“十勇士”,那个夜晚和十勇士同样壮烈的是数百勇士!

十六团团长周光、政委张寰旭率团机关和部分连队突围时,发现沿途有很多群众,遂派人四处聚拢失散的群众,带领群众一道突围,结果延误了时机,拂晓时分遭遇“扫荡”日军,周团长、张政委指挥部队拼死阻击敌人,掩护700多名群众冲出了险境,而张寰旭政委和参谋长陈志英、参谋周文彬、组织股长牛文蔚等100多名指战员英勇牺牲。

十六团一营三连刘指导员带领一排20多名战士,在马石山北麓组织第四批群众突围时被日军发现,激战中刘指导员和20多名战士全部牺牲在马石山的悬崖峭壁上。

十七团二营营长孙涛和团敌工股长赛自来带领第七连突围至马石山以东时,遇到数百名群众,随即组织部队阻击日军,掩护群众突围,赛自来牺牲,孙营长被战士强行拖出阵地。三连连长丛培露、指导员黎光指挥全连百余名战士与日军展开搏杀,除6人受伤被俘外,其余全部牺牲。

十七团八连、九连在马石山东麓掩护500多名群众突围成功,转移至马石店,未及突围的数百名群众全部被日军杀害。当获悉小股日军宿营于海阳郭城镇,为了给死去的乡亲报仇,十七团决定八、九两连向郭城镇发起攻击。战斗发起后才发现日军多达千人,攻入镇中的八连遭到优势日军围击,力战不退,只生还3人。

在马石山南麓战斗的胶东行署公安局警卫连指导员也叫王殿元,他带领三排16名战士连夜救援千余名群众脱险,天亮后被日军包围,血战至中午,16名战士全部牺牲。王殿元负伤倒地,将最后一颗手榴弹枕在头下,用右手扣住拉弦,与冲上来的日军同归于尽。

为解救被敌人追赶至半岛最东端的群众,东海独立团二连一排和日军战斗至弹尽粮绝,剩下的7名战士宁死不屈,怀抱枪支跳入了大海。

这是一个无比悲壮的夜晚:八路军救出了被围的6000多名乡亲,五六百指战员为此献出了生命。

岂止是那个夜晚,在抗战八年的日日夜夜里,胶东八路军夜以继日地和侵华日军进行战斗,烈士的遗骨埋遍了胶东大地;岂止是胶东大地,白山黑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民抗日武装都在进行着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士的鲜血染红了神州大地。

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青山遗骨可以作证,那个夜晚可以作证,抗战的全部历史可以作证:他们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是世界上少有的仁义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他们用最差的武器打败了最强的敌军,他们的勇气和力量来自人民,来自他们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有了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我们伟大的民族就能够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结论,印证着历史,也昭示着未来。

看过电影后大家的心情都很激动,影片真实再现了先烈们战斗牺牲的壮烈场面。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他们!用他们伟大的精神时刻激励我们,让我们不要忘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五招:情感真实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

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1)内容的呈现。

比如:在书面表达My dream 中,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 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

2)副词的运用。

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ea in thesun. 加了一个really,就有丰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良心永不过期真实事件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以德报怨应该是感动人的一种方式了吧。这也是良心的一种表现。

2007年11月,澳大利亚新任总理陆克文对外发表公开声明,向澳大利亚土著人过去遭受的不公待遇表示诚挚的道歉,并将接受他们合理的索赔要求。声明一经发表,在一片哗然中,人们的思绪不禁又飘飞到一百多年前。

19世纪60年代开始,生活在偏远的内陆定居点、过着简陋生活的澳大利亚土著人,遭到了当时政府的残酷压迫。他们的儿女,即将被硬生生地从他们身边抢走,交由当时的白人家庭抚养、教育。

谁想亲生儿女眼睁睁地被人从身边抢走?谁想自己的家庭被人无情地毁灭?愤怒的澳大利亚土著人终于筑成了抗击外敌的战线,与侵袭者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但是,两者之间的实力悬殊太大,澳大利亚土著人根本就抵挡不住武器先进、装备精良的入侵者,最终以惨败而宣布投降。自然,他们的儿女也就被入侵者活生生地从他们身边夺走,融入了一个又一个陌生的白人家庭里。

这些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儿女,自从寄养在白人家庭之后,便失去了以往的一切自由。他们被限定在固定的区域内活动,每天都要干一些连成人都无法忍受的重活,时常受到白人的虐待,而且还被禁说他们自己的家乡语言。

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这一悲惨历史,直到尘封了一百多年才被世人揭开。1997年,一份名为《请允许他们回家》的报告,详细披露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内,澳大利亚土著儿童被迫离开家园并接受白人家庭虐待的事实,从而让这一问题引起了澳大利亚社会的重视。而澳大利亚土著儿童,因此也被称为“被无情掠走的一代”。在此期间内,澳大利亚政府对此从来都是漠然视之,不理不问。

一百多年来,澳大利亚土著人也曾对此进行过无数次的声讨,但都无果而终。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才注意到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问题。但却一直拒绝道歉。澳大利亚几届政府都认为,澳大利亚土著儿童的遭遇是过去政府所为,属于过期行为,他们完全没有道歉的义务。更让他们担心的是,道歉可能会引发澳大利亚土著人数额巨大的索赔。

澳大利亚国内,虽然也有很多人支持政府向土著人道歉,但都因政府的不予理睬而以失败告终。在支持道歉的浩荡队伍中,陆克文就是其中的一名。从小就从书上得知这一史实的他,心里就发誓一定要还澳大利亚土著儿童一个公道。他始终认为,个人也好,国家也好,都应对过去的事情负责。

2007年11月27日,终于位列澳大利亚政治舞台中心位置的陆克文,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向澳大利亚土著人公开道歉。陆克文向反对他道歉的人解释:“确实,澳大利亚土著人所遭受的不公待遇是过去政府所为,但我们作为澳大利亚的领导者,有义务承担过去政府所犯下的错误。因为,在一个崇尚文明、自由、发展的现代化国度里,行为可以过期,良心却永不能过期!”

陆克文代表国家公开道歉之后,正当澳大利亚政府准备等待澳大利亚土著人大规模的索赔时,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原来,一向要求索赔呼声很高的澳大利亚土著人,在得知陆克文公开道歉一事之后,竟纷纷偃旗息鼓,停止了一切索赔的要求。从陆克文公开发表道歉声明一直到现在,澳大利亚所有的州政府,都没有接到任何一例关于澳大利亚土著人的索赔要求。

澳大利亚土著人这样解释,我们之所以不需要赔偿,是因为他们的道歉,已经给了我们心灵上最大的慰藉。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有良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精选作文博客真实情感日记

全文共 2206 字

+ 加入清单

一段文字就是一段心情,习惯了抬手就在博客里写下真实的心情,昨天一个朋友的提醒,让我也开始疑惑,博客里该不该有真实的心情日记?类似于个人隐私的东西,比如情感日记。如果有,让误闯进来的熟人,朋友看到了日记,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裸露,该如何面对他们?

不错,博客是个交流的平台,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心,为的只是有人能够懂自己,或者这是个逃避平台,为的是找到另一个心灵的家园。

怎么说呢?博客就是倾诉心情的地方,不过生活中的朋友发现的话,确实有点难堪,该不该是大家可以讨论的问题,却不是大家可以决定的问题。那些深不可及的内心世界或许会被朋友发现,可是,真正的朋友只会加深对你的理解,而不会陡生尴尬,传说里有个故事,说是有个国王没有亲近的人,也就没有倾诉的人,于是他到郊外挖了洞,每天都去对着那个洞说心事,我想博客就是那个洞,说或是不该说,取决于挖洞的那个人。

可是,误闯进来的人可不一定都是朋友,同事,同学,熟人,也许他们每个人都戴着一个面具,在大家面前是一种状态,独处的时候又是另一个自己,当然我不是说人都是虚伪,其实那也是一种真实。如果你真的很保守,还是不写为妙,喜欢在博客这个空间里写点自己真实的心情,那样的东西就是一种倾诉和释放,心里会很轻松,做人有时真难,做一个真实的自己更难,要顾及这个顾及那个,因为我们生活的空间毕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社会。

其实习惯了就没什么,刚开始肯定有点担心,我觉得心情是可以写进去的,只要不是脱离正轨的就可以,我们都需要一片空间宣泄,太需要了,大家都是认为博客是宣泄情绪的地方,是一方自由的空间。只是不要涉及太隐私的就行,当然这要把握一个度,博客---本来就是发泄和交流的场所。只是在想写的时候,进来写些文字,通过一些似是而非的文字,感觉情绪已经得到了释放。

社会上的人是复杂的,朋友,同事,甚至亲友和你的关系在利益,观念,政治的影响下会变化的,歪解,扭曲,中伤,都会因一点点不足道的蛛丝马迹而产生。幸而,网络可以让你有了一个诉说的空间,可以让自己释放一下内心的苦闷,更重要的是不至于得抑郁症。其实博客的初衷就是让我们展露我们的另一面吧,愿意在博客里面诉说自己的心情和生活。

我的一个朋友如是说:我不希望自己身边的人看到,还是希望自己保留一点点隐私,所以我有两个博客,一个博客用来与别人沟通交流,另一个用来珍藏自己的心情。博客想写真实的心情,它不是图利的,是一个和大家交流的平台,只要真诚相待,多一个朋友,多几句话语,或许能对我们有很多启发,如果是经常在一块的人,了解太多熟悉人的内心里的东西,感觉不舒服,现实中也可能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说的没有错,我也一直在想着个问题,也为之困惑。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就有太多的不能说,要带着面具生活,在这个博客里,我们要不要真实的吐露心声呢?含蓄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美,也许无论在那里,都要穿好了衣服在出门吧。

一般人开博的目的就是写写心情日记,烦恼与人倾诉,快乐与人共享。这也可能与人性格有关,每当不开心或内心有某种感触的时候,我会通过QQ空间或博客来表达此时的心情。在空间里,里面都是认识的朋友,写的都是对生活的一些感悟,而博客中,我们会写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一些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情怀。正试着一点一点将自己的心情流露,这可是需要勇气,要找一个心灵的倾诉园。

现在博客已经是非常普及了,我想由于个人空间越走向大众化,开放式。流入出来的“真实”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大部分注重的是装饰、点击率、把自己推向一个时尚潮流前锋的队伍里,而真正单纯用来记录心情的朋友们已是少之甚少(深度思考一下,问自己)包括我自己都不能够完全的把心交给这个开放式的空间。我想真正最真实的东西都自己心里存放,当然这只是谈到真实流入的这个问题,在其他方面想,博客带给大家的快乐与好处是不可厚非的。

有这样的一句话,"人活在世界上并非一味地活给别人看,人活着的价值也并不是每个方面都要得到别人的赞同和认可,随心吧,真诚地生活也不错,因为现实生活带来了许多烦恼,所以我们才建博客,找个倾诉的地方宣泄一下,如果一味的为了面子或是为了别人而活,岂不是更累了,要端正自己的心态。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吧,写了就不要怕被人知道,如果怕被知道就不要写在博客上,写在心里就好了。那些深不可及的内心世界或许会被朋友发现,但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如果真的看到的话只会关心帮忙,再说网络不正是记录生活点点滴滴的好东方吗?以后可以回忆。会有许多美好。

社会毕竟还是很现实的,通过这些,你会发现很多,有得必有失,当然让自己的损失减至最少,把握这个度还是好的。人都有一种渴望被关注、被理解的特性,在自己的博客写下心声,虽然我们对自己说,我们的心情是给相隔万里的一个陌生人看的,其实在内心深处,我们都渴望能有我们身边的朋友看到我们的真心,理解我们的真心,并靠近这个真实的我们。当你写下来,就一直在渴望着,等待着,剩下的,只是我们是否有那个运气,遇到一个身边的她可以依偎,还是遇到一个远方的他可以交心。

我觉的可以写真实的心情日记,在这里将自己心中所压抑的东西释放出来,这里有这么多的陌生的好朋友,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说不定还会有意外的收获,能够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来书写自己的生活、情感,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人开博的初衷,如果你真想释放情感,就不要顾虑重重。

朋友们,我们要在博客里快乐的行走。

[精选作文博客真实情感日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深海浩劫》观后感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毕业论文的开篇案例就是墨西哥湾溢油事故,所以关注这部电影很久,作为美国目前最大的原油泄露事件,给海洋造成的污染与伤害是人类远远不可估量的,逝去的不仅仅是数字中的十一名石油工人,更多的是87天无止境的石油排入浩瀚不可及的大海,损失的也不仅仅是1.27亿加仑石油,还有不可弥补的生态损害,并不是我所研究的海洋生态补偿所能完成的任务。

作为一名自称海洋法律方向的学生感到无比惭愧,仿佛是在一切不可挽回的破坏背后来说几句无关痛痒的慰藉。看完电影后,我突然发现,渺小的不仅是人类个体,更多的是我们的视野。从自然索取者继而演变成剥削者、掠夺者,事前没有足够的防御措施,事后才来救济,救济不完全,留下的痕迹遍布了数十万平方公里。剧中那只挣扎的被石油污染成黑色的大鸟,将来会要变成成千上万只,被石油污染不得不面临死亡威胁的海洋生物,同时也象征着未来的人类。

我们在挣扎,在负隅,在顽抗,自认为用尽了力气,最后得来的却是大自然的反噬,无边无际的黑暗在慢慢吞噬着我们。那些受害家属声嘶力竭的质问,绝望的哭泣和拥抱,盲目行走伤痕累累的幸存者,是一场突发大灾难不断敲击脆弱心灵的结果。

第一次在电影院里看灾难片,带给我的震撼远及我所爱的英雄主义电影,真正的英雄是没有超能力的平凡者在突发事故面前奔跑在最前线的人,他们没有翅膀,却拼尽全力飞得更高,来保护其他人。除了开篇有些冗长无趣,中期就开始精彩,后期迷失自我,仿佛一同感受,生死存一线的危机。

我觉得非常好看,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海洋污染问题,尽力避免污染的扩大,给海洋生态系统一个安全的家。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言和情感思考相连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分等评分标准》将“感情真挚”列为内容等级中的第一等。可见作文表达能达到“真挚”的层面,便是拥有了作文高分的制胜法宝。

真挚的情感以“真”基础,并发展为“善”和“美”。即发自内心,真实而真诚,不是矫揉造作,不虚情假意;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情真意切,能使考官获得共鸣,从而为文章增加感情分。

6、不要一味个性化,更不能剑走偏锋

要注意高考是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是考场的作文,有它的规定性;不要过分追求个性化表达,更不能剑走偏锋。考场作文和平时写文章是有些不同的。尊重规定性不等于扼杀个性。前些年有的考生用古文来写作文,虽然写得不错,但有点冒险。还有的观点怪异,自以为个性凸显,其实也容易失误。从符合时代主旋律、社会总基调上着眼,文章合为时而着,才是明智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情感真实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

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1)内容的呈现。

比如:在书面表达My dream中,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

2)副词的运用。

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reallyenjoythebeautyoftheseainthesun.加了一个really,就有丰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以影像语言揶揄影像语言──真实与虚构:从长镜头到分裂后再拼凑*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错过了影片开首的数分钟长镜头,确是观众的损失。那长镜头就如一个客观的第三者,由军装警员喝问悍匪「袋入面系d咩黎?」开始,由左至右,低至高,目击整场枪战如何发生,一如纪录片般真实

剧情中提及,由陈慧琳饰演的督察Rebecca,如何利用割裂后再拼凑的,经过刻意选取的影像(蒙太奇),挽回警队的形象。于是,片开首时的长镜头(真实),与剧情中督察处理办案影片的手法(不真实),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应。

电影语言中的「蒙太奇」,本身就如督察处理办案影片的手法一样,是经过有目的地筛选,剪裁,拼合,以图表达特定的讯息(在片中,要表达的讯息就是警察英勇行为)。杜琪峰以电影语言(影片本身),去揶揄影像媒体本身的真实性,其心思和精细的设计,确是港产片中少见的。

此外,影片最后安排由从头到尾都没有戴上过摄影镜头在身上,没有在电视上曝过光的警员张家辉,成功拯救自以为叫所有警员戴上镜头就可以知道所有实况,可以控制大局的督察Rebecca,亦是很有心思的安排──影像讯息再广再强也好,始终也没有人可以知道所有真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真实事件改编《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已经很久没有被这样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故事片触动了,这里就不发表“现在生活来之不易”的情感感叹了,看了很多的商业影片,国内的国外的,突然间很怀念小时候和长辈在一起看战争片的情景,那个露天老街的黑白影像年代,什么《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 、《地道战》 、《地雷战》、《铁道游击队》 、《上甘岭》、《英雄儿女》 、《董存瑞》 、《血战台儿庄》 、《平原游击队》、《红色娘子军》等等等等,这样一些经典镜头,是永远无法从脑海中抹去的, 直到今天回想起来那时抑制不住的激动心情,还特别感动。

电影《马石山十勇士》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代的故事,1942年,2万日军叫嚣着“连天上的飞鸟也要打三枪”对马石山方圆数十里进行残酷的扫荡,为了解救被围的父老乡亲,胶东军区的八路军和敌人展开了较量,有一个班的10名战士往返数次冲破敌人的火网,护送1000多名群众成功突围,而自己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被围困在了马石山上,依然斗志顽强,和敌人殊死搏斗。

这部电影最值得欣赏的是,这是一部用现代电影科技拍的黑白影片,犹如前段时间热映的《南京,南京》, 我们这80后一代小时候多半都会遇上学校包场看电影的好事,那时候我们接触了不少黑白战争片,都是共和国电影初期的经典作品。虽然这部影片光影处理仍然有一些瑕疵,不太到位,比较偏向黑暗,不太看清人物的表情,但当你投入到电影情节中,这样黑白的处理才更显战争的残酷和人物的心理状况,我还是期待以后有更多这样类似的影片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血淋淋的真实事件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今天去游泳时,我姐姐和我一起去的。我们中途想去小便,爬上来后,我和姐姐几乎同时摔了一下,可能是太滑,我倒没什么事,只是擦破了点皮儿,我滑得跪倒了就在可恶的生锈铁下水道旁边,我没什么事,可姐姐却跌倒在铁下水道那,她脚不知怎的一抽就进去了下水道,拔不出来了,很疼。我赶紧去叫人,来人围住了,赶紧用铁竿试图锹开来让姐姐的脚出来。可惜,越锹越紧,夹得姐姐的脚越痛。后来不知道怎地总算拔出来了,姐姐的小腿,却流了很多血,很痛,我看了真心疼。毕竟是表姐呀,我和她很亲的。表姐现在住在医院里,真不知什么时候才可以好,真的是……唉!表姐她皮肤本来就不大好,这么一来,唉!再说开学的时间不多了,她那伤怎么好得了!我看到姑姑姑父眼里盈着泪。可又有什么办法!哼,都怪游泳池旁的下水道,偏偏要在那,又不是标准的栏杆3分寸,偏偏是6、7分寸,人的脚可以完全塞进去了!虽说这受伤的不是我,可是,伤的是我最亲的表姐,你看,这怎么办!!!(可恶,气死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第五招:情感真实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1、内容的呈现。比如:2012年的中考英语书面表达My dream,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 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2、副词的运用。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ea in the sun.加了一个really,就有味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3.让你的语言有一种情感的美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感情常常充溢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但是,要把我们心中那真挚的感情表达出来却是要在语言上多加琢磨的。

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句话精炼地概括了人生的三种情: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显然,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是亲情,在我看来,亲情是不单只发生在亲人之间,如果友情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便升华为亲情。

这段话也是很常规的,当然也很清楚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它就是很平静地告诉我们友情有时也可以与亲情等同。读者读过之后,可能会颔首称同,但,很难被感动。

如果我们换一种词语选择和语句组合方式,你会有不同的感受。下面请看:

友情是水,爱情是酒,亲情是血。这不知是谁用如此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人生的三种情。显然,在人们看来,这其中最珍贵、最浓厚的一定是亲情,“血浓于水”啊!然而,在我看来,这浓于水的血不一定只流淌在一脉相承的亲人间,如果友情也到了甘苦与共的境界又何尝不也是一种血的流淌啊!

这样一改后,我们再读一读,就不仅仅只是告诉你什么,而是感染了你什么,其抒情性与感染力就大大加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第五招:情感真实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同样的话题,有些文章没什么情感,冷冰冰;有些文章很有温度,有真情实感。情感真实主要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

1)内容的呈现。

比如:2012年的中考英语:

书面表达My dream,大部分的作文都还是停留在表面上。但这个例子:I want to be a good father because my

daddy was always so busy when I was a little boy.He had no time with me and my mum…虽然文章的文采并不是很好,但很有真情实感,令读者有心动的感觉,也是好文章。

2)副词的运用。在句子的某些位置,添加副词,可以使句子和文段更有人性味,更有情感性。如:I really enjoy the beauty of the sea in the sun.加了一个really,就有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真实事件改编《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期间,我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红色电影——《马石山十勇士》。影片讲述了九名性格各异的战士在其班长王殿元的带领下,帮助马石山的乡亲们突出重围的故事。七名战士先后身亡,三名战士被逼至尽头,但他们视死如归,藐视敌人,纵身跳下悬崖。这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充满中国人的正义的味道。同时也为十位勇士的牺牲感到难过。

影片中有一人虽不时十位勇士之一,镜头也不过几个,但我记住他了。他叫冯源书,只是一个被鬼子强迫做翻译的马石山的青年人而已。他将自己所知道的情报告诉了王殿元。面对村里人的愤怒与不解,甚至还要打死这个“汉奸”。冯源书跪下来由衷地说道:“乡亲们,俺不想看到你们受到伤害,俺也是中国人哪!”最后,冯源书为了帮助王殿元而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冯源书的爱国精神,说不定我们这些后生也不具备的。

不仅如此,看完此片,我也为自己而感到羞耻,革命先烈用热血与生命铸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而我,却是如此不争气,整天贪婪地“吃”着前人给我的“苹果”,我错了,彻彻底底地错了,“或许我该为祖国做点什么”我这样想着。所以,我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为祖国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