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海底两万里》每一章的阅读感想800字(通用十篇)

开学吧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考试感想作文,字数在100左右,欢迎大参考参阅。

浏览

7031

作文

33

篇1:阅读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世界名著《海底两万里》,它是大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巨作。

故事主要讲述了“我”——皮埃尔。阿隆纳克斯误打误撞进入了尼摩船长的“鹦鹉螺”号潜水艇,从而开始了我的海洋冒险之旅。由于“鹦鹉螺”号一直被世人当作“海洋怪物”,尼摩船长又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凡是上船的人都不允许下船。最后发生了一次大漩涡,把尼摩船长和“鹦鹉螺”号潜水艇永远地卷入了海底,而我却坐着小艇死里逃生。

读完小说,我特别佩服尼摩船长,他意志坚定,从没放弃过要穿越海洋的伟大理想,但最终为了实现理想而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认为他是值得的,他死得有价值,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我,做事总是虎头蛇尾,缺乏意志力和恒心,也从没有设立过目标。从现在开始,我要为自己设立三个目标:短期目标就是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要考入班级前五名;中期目标就是两年以后考入向明中学;远期目标就是八年以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我要为此而努力学习。

《海底两万里》中的灵魂人物尼摩船长正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像他那样意志坚定,顽强、刻苦地学习,以此来报答所有关爱我的人。

刚放暑假,妈妈就给我买了许多本图书。我翻开的第一本书就是《海底两万里》。我刚开始读开头,就对它爱不释手,迫不及待地想读到结尾。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阿龙纳斯教授和尼摩船长的探海旅行故事。作者凡而纳以追踪海怪为引子,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故事,展现出一幅幅画面。神秘的海怪、美丽的海底世界、庄严的海底葬礼……这些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读起来使我惊心动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仿佛也成了“鹦鹉螺”号上的一员,跟随着尼摩船长和教授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极洲和北冰洋。读完了《海底两万里》,我不光认识了海蜘蛛、角鲨、抹香鲸、鮟鱇、珊瑚还有裙带菜和发菜许多海底生物;还学习了光的折射、海沟、水压等一些海底知识。尼摩船长身上那些机智勇敢、不屈不挠、沉着冷静、细心认真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傲慢与偏见阅读感想8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它们可能是你生命中的闪光点,也有可能是你生命中的绊脚石。它们也许吸引着更多的人来接近你,了解你;也许煽动着更多的人去远离你,抛弃你。然而,无论如何,它们都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或许可以改变,但或许它们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

就像达西先生,只是因为自身优于他人的家庭条件,以及从小的家庭教养,和所接触的环境,使不了解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极其傲慢,不苟言笑,难以相处的人;然而伊丽莎白小姐,她天生的性格和独特的想法,使她对任何人都抱有些许偏见,但这一点使她会站在十分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事,所以她不会受伤。即使是这样,他们最终任然消除了对彼此的不满,解除了误会,走到了一起。

有些人的缺点其实并不是缺点,而是一种自然表现的气质,只是你看不惯而已。可是他也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如果你愿意去走近他们,你会发现其实他们真的很好。就像当伊丽莎白发现达西先生其实是一个绅士,一个很有教养的绅士时,她就无法自拔的爱上了他。

所以,我们不能被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缺点所吓跑,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同样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去了解他们,试着接受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不是吗?我们为什么要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使之变成我们的缺点,成为我们刁钻刻薄的表现呢?其实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真的成为这个缺点的钉子户,自暴自弃。但我相信,如果这样,也是因为他们太过孤独,绝望,才会这样。如果我们多给他们一些关心,多给他们一些温暖,也许又是另一番景象。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他也会有他自己的优点。一个人不可能都是缺点,也不可能毫无瑕疵,毕竟人无完人。不要被缺点所吓跑,就像不要被困难所打倒一样。只有战胜所有的困难才能成功,只有透过缺点看到一个人的本质,才能给出正确的评价。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一个人,也不能单方面的考虑一件事。任何人都有他好的一面,任何事都有它意想不到的一面。只要我们肯于发现!

不要被缺点所吓跑,有可能事情并不是你想的那样。有可能你会因为你的小小坚持,而获得一个一生的挚友。一切皆有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海底两万里》体会感想800字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儒勒·凡尔纳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和冒险小说作家,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写的小说,读完后,总会让我有很多的幻想。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阿尤纳斯教授带着仆人康赛尔和一个捕鲸之王——尼德,跟随尼摩船长乘“林肯”号驱逐舰在海底里的两万里环球旅行的故事。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吸引着读者:从海面上的“海怪”出没,到尼摩船长和他的“乘客们”的海底旅行,到最后“鹦鹉螺”号被海洋旋涡吞噬。这些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让我印象深刻的有这两个故事:分别是“海底奇观”和“大漩涡”。

先来说说“海底奇观”吧。这个故事是阿尤纳斯教授和他的两个伙伴在“鹦鹉螺”号船上透过玻璃窗看见的海底景色。他们在船上透过水晶玻璃看见了:色彩斑斓的箭雨、像迎风招展的旗帜的鲻鱼、双层黑线的鲷鱼、娇美无比的玻璃鱼……这样美丽的海底世界让船上的所有人都沉醉于其中。这本书虽然是科幻小说,但是在1866年,人类还没有发明驱逐舰的时候,凡尔纳作家能想象出这样美不胜收的海底世界,也让读者大饱眼福了!当我读到这个片段时,我也仿佛置身在奇妙无比的海底世界,我的身边就是一个巨大的水族馆,里面有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有五彩斑斓的各类生物,在这里呆上整整一天都觉得不够,因为这样美丽多彩的海底世界实在让人回味无穷!

当我读“大漩涡”这个故事时,船员们说:“大漩涡!大漩涡!”我读这句话时,心也跟着故事情节一起在波动,心里想:尼德他们能逃脱这大漩涡吗?他们又将怎样逃脱呢?最终他们三人落在大漩涡中,失去了知觉……当然,故事的大结局是:三人被一位先生救了,他们也逃离了“鹦鹉螺”号。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人在真正遇到危险时的冷静、不慌张,同时也需要聪明、智慧的头脑。

这本书里的故事趣味盎然,引人入胜。读完这本书,我开阔了眼界,还学到许多知识,同时这本书也在告诫人类:要爱护海洋生物,谴责人们滥杀滥捕的行为。读完这本书,我也收获多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阅读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两万里》这部作品叙述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后他受船长尼摩的邀请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这部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

看了这部书,我不仅在想,假如我是他们中的一员会怎样呢?

假如我是龙纳斯教授,当我与一个仆人在茫茫的海洋中游水前进,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我会像他那样不自暴自弃吗?不,我是不可能象他那样因其顺变,积极自救。

假如我在那没有自由的潜艇上,我会象他那么乐观向上吗?不,虽然可以进行一些独特的"旅游,但失去自由我会疯的,如果一个人家财百万,但失去自由,那又有什么用呢?

假如我是龙纳斯的仆人,当龙纳斯落水后,我会象他那样落水救人吗?不,我会被下傻,不知怎样办而耽误时间,但我会的。

假如当龙纳斯全身僵硬,不能动弹的那刻,我会不自私自利,丢下他自己逃生吗?不,我不会丢下他自己逃生,任由他被海水吞没……

如果我是那艘“鹦鹉螺”号的尼摩船长,发现他们后,我会象他那么仁慈,留下他们吗?不,我会立刻潜到最深的海下,任由他们淹死;当船员被巨型章鱼卷走的时候,我会不顾个人安危去救他吗?不,根本没可能,我会逃走回船上,另谋计策。在这么多个如果中,我非常佩服的是他们都不自私自利,我佩服啊龙纳斯教授的乐观向上精神;佩服教授的仆人康塞尔对主子的忠心耿耿与无私精神;佩服尼摩船长的勇气,和他那见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就会奋不顾身的去营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阅读凡尔纳《海底两万里》读书笔记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法国著名的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里面有光怪陆离的海底景物,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还有性格不一的人物形象,特别是那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我更喜欢叫它“鹦鹉螺”号,简直是那一个时段我向往无比的神秘幻境。

也就是因为这本小说,我喜欢上了搜集各种不常见的贝壳,期待着有一天我也会乘坐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去神游太空。整部小说带给我太多的感受和震撼,每一章每一节都有,我觉得真是写也写不完,但我更敬佩的,却是作者儒勒·凡尔纳这个人,他有着怎么样奇幻的大脑和想像力呢,带给我们一个这样神秘的,超前的,不同寻常的科幻世界!

《海底两万里》发表于1869年,在跨越了近一个半世纪的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读起来依然觉得超前而且先进,当时的凡尔纳预见了几百年的科技水平,这让我由衷地赞叹他这先进的前占眼光,他在我心里真是位了不起的大人物!这让我不由想起前不久我看过的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震撼无比的科技水平和视觉效果。让我不由的感叹,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没有这样先进的科技头脑呢?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去创造这种神奇的科技创新呢?

是的,我们很少,我们是一个稳重的,成熟的,内向的民族,我们常常引以为豪的是我们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老袓宗已经失传的科技成果,我们躺在古人留下的片言只字中就能觉得自己特别有优越感,觉得我们国家厚重的历史足够抵消现在一切的不足,我们却没注意到欧美发达国家的飞速上升的科技水平和预见力。我觉得我们年轻的一代是应该觉醒一下了,不能只掰着手指细数我们的历史,更应该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怎么样才能重新让自己的国家再度辉煌灿烂起来,这才是我们青少年应该思考和觉悟的吧。

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能自己驾驶着我们自己的“鹦鹉螺”号,能够在海底和太空任意遨游,书写着由我们创造的奇迹,让全世界都为我们赞叹,那时再读《海底两万里》,会不会是不一样的心情呢?

我这样想,我应该也更努力地去做,这就是《海底两万里》带给我的一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傲慢与偏见阅读感想800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傲慢的达西和带有偏见的伊丽莎白,因门第与财富的差距一开始没有走一起。然而,在傲慢与偏见之外,达西改变了过去骄傲自负的神态,伊丽莎白消除了对他的误会与偏见,两人从此缔结了美满姻缘。

傲慢与偏见之外,是俩人在各方面的平等,是俩人真正客观认识对方,是美好的结局。

走出傲慢与偏见,走出世俗的禁锢,才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

贝多芬走出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尽情跳跃;居里夫人走出了名利的纷犹,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走出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

走出去,人生就此改变,世界就此焕发意义。走出去,走出世俗,走出名利,走出保守,走出套子…..走出去,在人生中轻松徜徉,嗅着人间芬芳。

出于保守和闭塞的状态下,人性难以自由的发展,导致自我真正的意愿和想法被桎梏。相当于自己的社会生活被社会和世俗所安排。若不走出原来设定好的套子,那么从你一出生,你的命运就已被安排。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生活将变得毫无意义,你存在的意义就只在于按照正确轨道运行。你存在的意义,只在于你存在。

从“子承父业”到“大众创业”,从“按经验去做”到“改革”,从“父母之命”到“自由恋爱”等,越来越多的人“脱离”了原定轨道,向着自己的方向发展。

然而过早地或不正确地脱离,还会导致悲剧发生。在《傲慢与偏见》中不正确脱轨的事例也屡见不鲜。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与军官威科姆的私奔,致使全家人深遭诟骂,导致其所有的姐姐妹妹都无法出嫁。现实生活中,童星过早过度地参加娱乐性活动,过分成熟的装束、语言遭到网友“炮轰”。童星们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反复炒作,发酵,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八卦。他们早早地超过同龄人接触社会,过早离开了“温室”,在聚光灯下展示自我、生活。

走出去,正确、适时地走出去,避开食古不化的轨道,踏上前往美好未来的征程。走出去,不让感情沉睡,不让思想灰暗,不让心灵死寂。生命在行走中才有高度。既然江河东去,时光流逝,我们的脚步就不能停下。那么,走出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传》阅读体会感想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这也是人过的日子!",看完米开朗琪罗传,我实在无法忍受,一种纠结的沉郁的压抑的感情当我牢牢捆住,这种恐惧而沉闷的思想束缚住我的嘴角,我不知什么是笑,什么是美好,不可名状的痛苦传染了我的身心,我提起笔,不知道要说什么,赞美吗?

赞美上帝给予他的旷古奇才?赞美他痛苦如同炼狱一般的一生?赞美他多疑、怯懦、怜悯又复杂的性格?还是苦涩而醉人的悲观主义?

我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因为,我对他感到心疼,也许,只能说心疼吧。

"他孤单一人,恨别人,也被别人恨,爱别人,却不为人所爱。人们钦佩他,但又都害怕他。在最后,他使人产生了一种宗教般的敬畏。他统治着自己的时代。"

他是怪人又是天才,他噬人的精力使他每时每刻都在使他生活在一种忧伤或癫狂的状态之中。"我的快乐,就是忧伤"。

他的偏执性格来自不被人认可的童年,我似乎找到了打开心门的钥匙——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当初他的家人鼓励他的雕刻爱好而不是漫骂瞧不起,他也许不会埋下痛苦的种子,之后也许不会如此纠结而坠入痛苦的深渊。

他的很多作品被损坏,他个人受教皇的逼迫不得不完成他不想完成的任务。他必须工作工作工作,完成他不喜欢不擅长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

又是一个被上帝捉弄的可怜的天才,他甚至把自己完全献给艺术。但家庭的拖累,政治上的迫害,挚友的亡故等等将他折磨地不像人样。我只能感叹造化弄人,我无法评论他的作品——我实在对雕刻没有鉴赏能力,也无法评判他的人生,甚至依我之见连罗兰都在试图更为准确的感慨——他也说不出什么。暂且认为他就是单纯为了受苦而生的人吧,但苦难也使他磨砺了个性,激发他的创作欲,使他创作出了很多传世不朽的作品如《大卫》等。但我坚信如果没有苦难他会创造出更美的雕像。

"他终于安息了。他到达了自己所向往的目的:他从时间里超脱出来了。"

这是一种解脱,对我来说,没有如此骄傲的才华,没有如此噬人的苦痛,没有如此疑虑沉郁的生活,学会满足吧,天才不过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暑假读《海底两万里》心得感想7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非常精彩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我一拿到这本书,马上读了起来。津津有味,爱不释手。

通过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儒勒·凡尔纳。法国著名作家,是现代科幻小说的奠基人,又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这是凡尔纳的誓言。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11岁时,曾志愿上船当见习生,远航印度,结果被家人发现接回家并狠揍了一顿。正因这一童年经历,凡尔纳大半生时间都投入到幻想与写作当中。他虽然没有周游过世界,但在作品中,他用丰富的地理知识带领着我身临其境,走遍七洲四海,世界各地。

书的内容相当精彩:在大洋中有一只神秘的海洋生物,连连发生撞船事故,让政府警觉重视起来,下令造船搜捕这只神秘的“海洋生物”。于是,一艘先进的大船——“林肯号”诞生了。可是神秘“海洋生物”实在是太强大,“林肯号”不是它的对手,被击沉了。后来法国生物学家阿隆纳斯博士一行人,在逃生中到了“神秘海洋生物”上,发现其实是一艘无比先进的潜水艇。为了保守潜艇的秘密,他们别无选择,跟着潜水艇周游各大洋,参观了诺大的海洋王国。这艘潜艇名为“诺第留斯号”,它无所不能,简直堪称完美。

书中有博古通今的阿隆纳斯博士,生性沉稳、精通分类的康赛尔,野性十足的捕鲸手尼德兰……我最喜欢的是尼摩船长,一个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他勇敢、机智、冷静、刚毅。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潜艇,利用海洋来提供能源,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他乐观自信、独立自由,有同情心,有正义感。他善待俘虏,帮助并收留了博士一行人。在旅途中,他们领略了海底奇幻美景,与凶猛的海洋生物搏斗,经历了重重险遇。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智慧英雄,令我钦佩。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厌。它赐予我一颗勇敢的心,让我体会到坚定的探索精神,它是一本极好的精神教科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暑假读《海底两万里》心得感想7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两万里”顾名思义,就是海底下两万里间有什么奇异珍宝,怪咖大事。

当然,吸引我的还有里面各色的人物,有着积极上进精神的阿尤纳斯教授,有着对主子耿耿忠心的仆人康赛尔,有着奋不顾身舍己为人的精神的尼摩艇长。因为他们,构成了海底两万里好几个月生活的丰富多彩。

故事起源于1866年一件闻名遐迩的怪事。在海上,许多船只发现了“海怪”。阿尤纳斯受到科学家的邀请,去追赶海怪。谁知,天不愿意,让他们落入水中,虚惊一场。结果,“海怪”未被清除,驱逐舰反而被“海怪”倒打一耙。博物学家和康赛尔以及为了消灭这个困扰了许多人好几日的问题的怪咖捕鲸手,最终竟本末倒置,成了这个“海怪”的俘虏。其实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海怪”是一只大型潜水艇,只是因为它的神出鬼没,而使好奇心强到极点的科学家博物学家为之倾尽全力。这一艘尚不为人所知的潜水艇名为“鹦鹉螺”号。鹦鹉螺号对这些俘虏也是好生招待,但是,为了保护保守自己的惊天秘密,只得将他们囚禁于此,不许他们离开这艘神秘鹦鹉螺号。天无绝人之路,他们在经历十个月的惊险旅行后,终于在险境之下逃脱,最终博物学家写成了一部《海底两万里》,这个秘密公诸于世。

“鹦鹉螺”号潜艇长尼莫同样也是一个神秘人物。似乎是受人类的欺压而离开陆地,创建了这一艘坚固的潜艇。但是,他却有报国之心,把自己从海里打捞来的珍宝换做了钱币去支援了在陆地上为了国家而作斗争的战士们。扑朔迷离的文章扣人心弦,人物的命运竟受此刁难。但,一些切实的科学使原本就迷离的故事锦上添花。场面描绘波澜壮阔,细节描写仔细切实。引人入胜,增加了文章知识性文学性,从侧面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

这本小说在间接的告诫我们:世界上还有许多你还没有发现的新事物,我们必须保护起他们来;我们还需要有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刨根问底,打死不放弃的意念,这样社会文明才能不断进步,科学世界才能永恒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传》阅读体会感想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名人传》后,深有感触,对那三位名人十分敬佩。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一位是音乐家,一位是雕塑家,一位是小说家,虽然他们的职业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真理作出努力。他们的意志力如钢铁般坚强。

在这三位伟人中,我最敬佩的还是米开朗基罗,他表面上比贝多芬幸运多了,它既不贫穷,又不残疾,出生于佛罗伦萨的市民家庭,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又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但是,在精神上他却比贝多芬更受折磨,有着更大的压力。他是孤独过了一生,他的家族从未给过他任何温暖与鼓励,只是在他身上谋权取益。他到处遭遇嫉妒和陷害,生活环境和奴隶差不多。贝多芬从精神上还是自由的,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米开朗基罗却没有自由,他不得不为教皇们服务,她们拿米开朗基罗当牛马使唤,他一辈子都像拉磨的驴一样拴在教皇的磨坊里。如果米开朗基罗没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许它就不再那么痛苦,生活在折磨之中,就会以教皇赏识为荣,更追求表现尊严与意志。

读完后,我也认为这些伟人背后的生活是艰辛的,在成功之前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勇敢的为理想而奋斗,我们要忘掉生活中的不如意,因为生活好似一个五味瓶,有着酸、甜、苦、辣、咸,要重新获得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在这三位名人的传记中,也透露出了他们的缺点,比如:贝多芬的暴躁脾气,米开朗基罗的软弱,列夫·托尔斯泰的固执。其实《名人传》告诉我们:那些名人或英雄也并非十全十美,都有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人,不是神仙,但是这些问题并不阻碍他们的理想事业。悲惨的命运同样也会降临在他们的身上,所以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冷静地去思索方法,怎样可以解决,不要总去埋怨,多想想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英雄和名人们,坚定自己的信仰,去努力。

看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虽然人的一生中会经历种种磨难,但是我们不可以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也要不屈不挠,才能有所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