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热门20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焦裕禄精神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浏览

4585

作文

1000

弘扬工匠精神征文

全文共 2075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工匠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查看!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工人数量众多,但能被称为工匠的却屈指可数。从表面看起来,工人和工匠之间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却有天壤之别。当前,一些贴有“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成为了粗制滥造的代名词,只能在地摊上去销售。就是因为缺乏“工匠精神”。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和普通工人不一样的是,工匠的工作不单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从中获得快乐。这也是很少有工匠会去改变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这些工匠都能够耐得住清贫和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去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他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为此,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高凤林却不为所动,都一一拒绝。理由很简单,用高凤林的话说,就是每每看到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能够被称之为工匠,其手艺自然得到社会公认。但工匠对于自己制造的产品,却永远不会满足。在他们的心目中,制作出来的产品应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费时40余年,先后造了五台航海钟,最后一个钟,创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 秒的记录,从而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而我国的工匠们同样毫不逊色,他们中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令人叹服。而这没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显然是无法做到的。

在一个3000平方米大的现代化数控车床厂房里,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

这像一个隐喻:在我们这个人口超过13亿人的偌大国度里,胡双钱和他的钳工同行们,显得寡言少语,也几乎得不到太多的关注。甚至,直到今年的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特别节目《大国工匠》在介绍胡双钱们时,仍有一些网友惊叹,“原来还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

《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节目播出之后,工匠的故事很快引起社会热议,截至5月7日,相关话题的微博阅读量超过 3560万次。人们发现,包括胡双钱在内的工匠们,之所以走入镜头,并非他们有多么高的学历、收入,而是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近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经济新闻部副制片人、《大国工匠》节目制片人岳群说,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正如一位网友的评论所言:“当看见哈雷戴维森工厂的装配工自豪地对儿子说,‘街上那些漂亮的摩托车里就有我的签名’的时候,我想,我们的中国工匠也应该有这种荣誉感,社会需要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

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岳群说。

这也成了《大国工匠》制作的初衷。选题确定后,拍摄对象的寻找是一道难关:要在种类繁多的工种与数量庞大的技术工人中,找到能代表中国水平与中国制造实力的工匠,并非易事。

更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在诸多单位推荐的工匠名单中,不乏一些大工程项目的指挥官、负责人,但制作团队却坚持一点,寻找真正的匠人——“一定要找到拥有顶尖技术的一线技术工人,他们可以不是官员也不是负责人,但无一例外都要有别人难以替代的技术水准。”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岳群至今记得,在节目中,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之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100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部件,那时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

仅用了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再一次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华文化的前路在何方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车水马龙,倒映着国家的“繁荣”;灯红酒绿,绚烂着社会的“昌盛”;歌舞升平,点缀着世间的“荣华”。而我站在静默的巷角,面对雍容华贵的世人不知何去何从,本想以博深的中华文化为伴,却无处寻觅,只引来无限惆怅。

物质充裕,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无人不说中国在崛起,无人不说炎黄子孙在世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一切在我看来,只是一个让多少人陶醉其中的假象,相反,中华民族在某一意义上来说,是在倒退的!倒退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内涵在逐渐流失,渐渐的剩下一个空壳让世人景仰,而炎黄子孙却美在其中,殊不知危机四伏。

当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时;当人们出口就是脏字时;当我们追随韩流,乐在其中时;当天安门广场粘满了口香糖时;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哪里?难道这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体现?当“超女现象”反映出娱乐圈的肮脏时;当三鹿,双汇等企业为了利益而危害消费者健康时;当商标冠名于大学时;当有人戏称我们为“盐荒子孙”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哪里?国民的素质在哪里?我们又怎敢口口声声说自己是礼仪之邦呢?

纵观历史,德意志民族与大和民族是很优秀的,虽然一战与二战的罪恶为他们泼上了污水,但我们不得不去佩服他们那顽强的民族精神文化。德意志民族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均能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原因就在于。国家虽败,但民族文化还在。再看日本,其在二战后经济国力迅速恢复,更是创下了振兴的神话。其实这都得益于强大的精神文化基础。

当然,我们中华民族还不是很落后,还不是陷入深渊,无法自救。当长江学子舍命救人时;当教师义无反顾赴火救学生时;当灾后全体人民团结一致时,我看到了文化复兴的希望,也只有全体中华儿女觉醒,捡起那如玩具般丢失的文化时,中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崛起。

从古到今,文化是一个民族盛衰的决定因素。文化在心,又何怕民族贫穷落后,文化在心,又何怕他国的压迫与侵略。愿中华儿女早日醒悟,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承朱子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书信

全文共 1908 字

+ 加入清单

朱子文化奠定了闽学在中国思想文化长河中独尊700年的历史地位,福建赢得了“海滨邹鲁”盛誉。朱子学远播东亚诸国,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几百年的官方指导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启蒙思潮中的一些思想家产生影响。

朱熹一生大部分时光停驻闽北,这一文化名人作为闽北乃至福建的世界级文化品牌,魅力日显。

一次倾听,古镇先哲留跫音

6月17日上午,武夷山市五夫镇,荷叶田田,荷花正盛。

打开紫阳楼大门,姜东成向我们滔滔不绝介绍起朱熹在当地的遗迹。

五夫里朱子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兴贤书院院长、福建省朱子理学研究会理事……名片上一系列的头衔,都昭示着姜东成作为当地朱熹文化传播者的地位。

从紫阳楼往东,踏着鹅卵石小路,不久见一处清泉,号曰“灵泉”,为朱熹所起,当年朱熹在五夫求学授业时常饮此水。

靠前倾听,水声汩汩可闻,掬一口甘甜清爽。泉水流经府前村,72户村民至今仍以此泉为生活用水。“老人都说常饮此水能才思泉涌,流传很久了!”姜东成特别强调。

从14岁来五夫求学,到迁居建阳考亭,朱熹曾有40多年在此乡居,五夫镇的大街小巷、山水田园,到处可寻朱子当年印记。

从灵泉及紫阳楼出发,过五虹桥,经兴贤古街,穿几条街坊,来到“朱子巷”,这是朱熹当年前往兴贤书院讲学的必经之路。现存138米的巷子,曲折蜿蜒,两侧雨蚀风侵的黄墙黛瓦,脚下岁月磨洗的鹅卵石,都诉说着理学宗师在此留下的深痕。

回到紫阳楼,一株800多年的古樟树枝繁叶茂,却掩不住时光的刻印。这株朱熹手植的樟树,至今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

穿越历史烟尘,古镇文脉历800多年而至今犹存。

踏进镇里的武夷山市朱子学校,浓厚的朱子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宋代风格的学校大门、高挺的朱熹铜像、朱子文化园、朱子文化讲学堂等相互辉映。

“……处世无私仇,治家无私法。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朱子家训》从课堂飘出。一直以来,朱子学校重视将朱子文化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朱熹的思想文化。学校组建了朗诵队、朱熹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合唱队等,并定期开展“朱子文化”主题班会课、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每年新学期开学时,全体新生和参与教师还会身着汉服,在紫阳楼前举行隆重的敬师礼。

11岁的小朋友胡可盈,虽不是本地人,但说起朱熹的生平事迹及一些诗词作品,头头是道。附近的紫阳楼和兴贤古街,是她和同学们休息时常游玩之所。

“我们学校就是要延续朱子文化,把朱熹思想中对孩子有益的东西传给学生,成为鼓舞学生成长进步的精神力量。”校长江锦平说。

一声叹息,朱子胜迹藏深闺

时近正午,赏荷的游客渐渐散去。紫阳楼前的荷塘边上,一个孩子在哭闹,母亲教育他“要讲理”。

这位母亲怎么也想不到,就这样一句口头禅式的词语,与那位先哲或有联系。

“朱熹把以往的"尊天"上升到"讲理",如今常说的"讲理"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很大关系。”常年从事朱熹思想研究的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品端表示。

武夷山隐屏峰下九曲溪畔的武夷精舍,是朱熹完成《四书集注》的地方。导游多吆喝“这是朱熹讲课的地方,大家有时间就进去看看,不过注意集合时间”。得来的是不少青年人关于“朱熹是谁”的疑问。听惯了读书声,精舍内原址保存的两段残墙是否该发出谁解我心的提问?

建阳市小湖镇葛墩村,弯弯山路边有座朱源寺,相传因朱熹在此住过一夜而得名。

寺庙法相庄严,偶有游客好奇入内,不知何以得名,有人揣测是朱元璋,告之以朱熹,唯诺诺而已。

建阳考亭村,朱熹晚年定居于此,并在考亭书院讲学。考亭书院门口那立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的石牌坊尚存完好。现存的书院屋顶,早已在前几年的冰雹灾害中千疮百孔,书院周遭杂草丛生,荒败状不忍目睹。

如今的考亭村已是远近闻名的乡村休闲游目的地,不过,走过路过的游人,有心来此书院瞻仰的又有几人?即便仅仅拍照留念的,也少之又少。

回望朱熹一生,从尤溪呱呱坠地起,生命的绝大部分时光流连于闽北,这里成为他的寓居地、成长地、终老地,相关的文化遗存丰富多彩。然而有资源不等于有知名度,甚至不等于有认可度。

一个花絮。武夷山申报双世遗时,朱子与孔孟的传承关系竟受到欧美评委的质疑。幸而申报小组拍下的一段视频中,有兴贤书院保存下来的当年的四个砖雕汉字“洙泗心源”。洙泗是孔孟故乡的两条河流,在此借指朱子与孔孟的文化渊源关系。看了这个视频,评委们信服了。

武夷山列为世界双世遗已十几年,可朱子文化品牌依旧深藏闺中。

“每年专为朱子文化而来武夷山的,只有几百人,这还包括不少相关学术会议请来的客人。”福建省武夷山旅行社老总朱日忠颇感无奈,目前朱子文化旅游线路只有极少的旅行社开设,而且基本没有客源。“游客只听说来武夷山必游天游、坐竹排,谁会认为不参观朱子文化景观会遗憾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心灵家园征文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春发万物,大地复苏,又是一年春来到。转眼间,雷锋同志已经离开我们50个年头了。 50多年前的雷锋,发扬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生命的理想。实现这人生的价值,不断丰富和升华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高举“弘扬雷锋精神”的光辉旗帜,就是为了使我们在高度的物质文明中不致迷失,在不断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忘善行。 我们一直提倡“弘扬雷锋精神”。

那什么才是雷锋精神?有人说雷锋精神就是要频捐善款;还有人说雷锋精神就是要舍身救人。不错,这些都是雷锋精神宝贵的组成部分。但是有些同学认为,只要舍身救人才算是一种雷锋精神。其实,我们把自己应该干的事干好,也是一种雷锋精神。如作为学生,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学习雷锋的“钉子”精神,善于“钻”和“挤”的习惯。作为残疾学生,我们更应该学有一技之长回报社会,感谢长期关爱我们的叔叔、阿姨们。学校的老师们,每天都在课堂上辛苦的讲课:努力把所知的的知识教给学生。还有工作在各行各业的叔叔阿姨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些都是雷锋。 雷锋离开我们快50年了。每年3月,全国各地都会掀起“学习雷锋”的活动高潮。

其实雷锋精神的内涵真的很简单。那就是你用一颗真诚、勇敢、善良、美好和永恒的心灵,去面对这个社会,去面对身边的每个人,让“雷锋精神”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携起手来一同走进雷锋的世界,让我们继续“弘扬雷锋精神建设心灵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文化传承600字话题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传承,古人的吟唱,无不折射出文化,我说中国的文化一半是浸在海水中的,咸涩的焦灼,凄苦的迷离,构建的华夏的高阁。

回望历史,我们无法不直视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无不面对他们流下那长流的泪,那泪,是一种包含,包含了人生诸多的坎坷,包含了时代留下的痕迹,包含了中华文化蹒跚的脚步。

华夏五千年,传承了道教、佛教、儒学等百芳争艳的局面,而使得文化得之以丰富,封建中也不免有繁荣,唐代则是古代文化的颠峰,你看,李煜总在哭,哭声中是他渴望朱颜必的悲哀,陆游总在哭,哭声中包含了许多的无奈与辛酸,李白总在哭,哭声中是他一醉千年的姿态,我似听到李清照低吟“梧桐落,又还秋风又还寂寞”而双泪长流,那是南宋财东的无奈之泪,泪,书写了一个时代。

中国,也许正国为这些泪流满面的伤感文人,才有了它更为鲜活的生命力,而这些泪,又几经流传,流逝在后人的泪中,我们无法忘却这些感伤的文人,他们对人世的种.种必然丢失不能对之以坦然,对人世的必有的缺憾总耿耿于怀,他们无法安宁于生活的定数,既不能战胜世界又不能战胜自己,这样的现实于是只能由泪来承担。

是的,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悄然而来,溘然而逝,终于流下了风雨中飘摇的身影,那短暂的一瞬,流下了永不干涸的泪,而对无数后人来说,则是流下了一个长久的永远的标志,一个属于东方文化的情结,一个不息地祈祷着昌盛的记忆,泪,于是化为血液,流动在文化的全身;泪,于是成为烙印,镌刻着中华的文明;泪,于是折射着一种永恒的文化流转。

我总在这样想,在这个年代,我们不怕笑容的消亡,而是害怕泪眼中无法了悟人生,了悟中国的文化。泪,不只是一种实物的液体,不仅仅是咸咸的,似乎夹着苦涩的味道,而我们应该清楚地明白,泪是一种精神的包含,在那里,我们可以看见一切的一切。

原来,小小的一滴泪,却滋润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原来,小小的泪滴,我们看见过去与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我在奶奶家做了一件觉得十分挑战自我的事!你想知道是什么吗?就接着往下看吧!

“总把新桃换旧符,千门万户瞳瞳日!”爷爷这一句有力地话叫醒了鸟儿,叫醒了大地,叫醒了白天在熟睡的我。妈妈对我说:“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春联旧了,有再新的时候。快起床写春联了!”一喊到春联,我马上从床上跳了起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准备好了,原来今天要写春联。

我把春联纸、笔、墨,准备好了,要下笔时,心里突然抖了一下,想到:要不然先练一下吧,毛笔字我只学了两年,而且快忘了,能行吗?再说写不好就丑死了!我有点害怕了,悄悄对爸爸说:“爸爸,我可以不写吗?外面好多可以买的,为什么我就要写呢?”爸爸看着动摇的心,又耐心地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写毛笔字,是我们一家一直传承下来的精神,那红纸黑字,那笔风,那力度,透露出中国五千年来特有的文化,而且你都学过了,怕什么呢?”这时,我想到了拿破仑的一句话:“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

是哦!做什么事都要有决心。嗯,我下定决心了。开始写毛笔字了,我有力地握着那神奇的毛笔,好,第一笔下去了,我看着,还不错!妈妈在旁边说道:“写得真好看,非常大气!”我更加坚定一定要把春联写好,贴在奶奶家,大门上,那是件多么自豪的事。写着写着,我感觉自己慢慢渐入佳境,时间在我的笔下匆匆溜走了,不一会儿,两幅气势磅礴的春联便在我的笔下收场了。当我再写到另一幅时,爷爷的一位老朋友来探访,看到我的字,夸奖了我,也给了我专业的点评!

傍晚,微风从我的脸颊上轻轻拂过,落日把一切照得金黄金黄的,它那余光,照到了我写的春联上,照到了那铿锵有力地字上。我闭上双眼,闻着墨香,心里想道:这就是中国的魅力,这就是五千年的历史,感谢古人,感谢天地,让我感受到那毛笔的趣味,那迷人的联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风气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杨绛说:“我们不断地发明,不断地实验,我们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时代。”没错,科技发展,时代变迁,人类的文明愈来愈昌盛,但精神的文明愈来愈萎缩,究其根本,还是文化的缺失。

央视名嘴白岩松曾经有这么一段评价:“中国很难出一个牛顿,因为即使苹果砸到了我们头上,也不会有人停下脚步去思考。”是啊,当今社会人们沉醉于纸醉金迷的喧嚣,而抛弃了文化的修养与沉淀,他们的灵魂正是因为缺少文化的滋润而变得干涩、浮躁,自然也就不会有去思考的时间和想法。所以传承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中华上下五千年,花鸟鱼虫、节日欢乐都凝聚在一件件古物上。你是否记得那天青色的烟雨,那江南秀丽的水天一色,那色白花青的锦鲤,唯有那青花瓷能承担起这一切。于灵气中出生,在烈火中锻造,吟诵着岁月的诗歌,它是中华文化的凝结与见证。

王朝、传奇将相终究逃不了一抔黄土的归宿,唯有名篇不朽。翻开厚重的古典书籍,我们看到的是老子用了五千个字写出的《道德经》,句句短小,却又饱含真理,孔子与弟子言行在《论语》的二十篇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短短八个字,体现出的却是何等的重要。打开《三国演义》,是刘,关,张三人"不在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义气;翻开《红楼梦》,是林黛玉“红藕香断有谁怜"的惆怅;翻开《西游记》是孙悟空的神通广大,唐僧的执着;"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司马迁用《史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翻开唐诗,是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怀念,是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豪放,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忧民。字字珠玑,文化之风跃然纸上。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上那些动人味蕾的美食,但我更欣赏其中一群平凡的人——麦客。这个职业就是割麦子,但他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他们是文化的传承人。他们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正如他们自己所说:“这个工作,累,效率也不高,毕竟是人收割,相比之下。机器的确快很多。但是我们热爱这个工作,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种文化。它已经难舍难分。我们所期待的的不是收入有多高,而是能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仅此而已。”简单的话,朴实的语言,却凝结了文化的精神。

我们头顶着中华的天空,脚踩着中原的大地,呼吸着华夏森林的空气,我们就应该传承这一份文化,这一份辉煌的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五四精神传承有我的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乱世如麻,如今锦绣年华;曾经的桨船,如今的中国航海。中国的飞速发展,无一不让世界震惊。我们是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是祖国忠诚的儿女,见证了历史性的变革。无论是中国高度、中国速度、中国深度等,这些都是我作为中华儿女而感到的骄傲。现在的中国是繁荣的,是富强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每个时代的青年朋友共同努力的结果。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无疑是对我们青年最大的寄托,也说明我们青年肩上扛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我热爱我伟大的祖国,更荣幸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今年是我们国家和人民遭遇困难的一年,新冠病毒侵入,我们的国家受到危机,人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国家优越的制度体系,由党统一领导,武汉封城,速建医院,全国支援,毫无疑问这一场战“疫”我们是胜利的。这一场灾难我们全国各国人民站在统一战线,积极配合国家进行病毒防控,无数青年冲在一线守护着人民的安全,团结的力量是强大的,国家的力量是重大的,我感谢生活在中国,我坚信,不管未来中国遇到什么样的挫折或困难,全国人民只要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披荆斩棘,战胜一切。

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担当时代责任,肩扛重大使命,将梦想融入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去,用青春奋斗,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讲政治首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这一重要要求,首次将文化自信与理想信念联系起来,深刻阐明了坚定理想信念的强大根基和深厚伟力在于文化自信,深刻揭示了文化自信对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文化自信在根本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支撑,理想信念就能愈加理性而坚定。理想信念首先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最重要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之所以是科学的,因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进步的指路明灯。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进程,强调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把握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的过程,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分析的理性基础之上,既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科技发展的现实,更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更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规律;既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更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文化自信在实践中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创造的自信,有强大的文化自信作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就能愈加强大而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道路创造、理论创造、制度创造,也是一种文化创造。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是因为这条道路蕴含着中国人民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信仰,蕴含着对坚持党的领导的价值认同,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追求,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而且具有坚实的价值根基。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也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还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法律化、制度化,是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无论是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和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各种具体制度,都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念的反映和价值理想的表达,都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指引和规导。

文化自信在内涵上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自信,有优秀文化基因为底蕴,理想信念就能愈加饱满而深沉。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高度,对中华优秀文化进行了科学论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重大成就,集中展示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先进成果。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不忘初心、坚守正道,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华传统文化的满分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而且历史悠久。有中秋节赏月、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新年了。过年不仅可以和家人团聚,还有红包拿,全家人开开心心的,长辈们嘘寒问暖,多么幸福!

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传统的年货。打年糕,包粽子,做豆腐。对我来说,记忆最深刻的就要数做冻米糖了。

那年,外婆特意等我放寒假了才动手做冻米糖,说是让我体验一下乐趣。外婆将麦芽糖、白糖、炒米,芝麻各种食材准备好;然后把柴灶烧得旺旺的,往锅里加了麦芽糖,锅热后,外婆一声令下:芝麻二碗,花生一碗,白糖二勺。我不紧不慢地把它们一样样加入锅中。此时,香气弥漫整个屋子,每个角落都不落下。外婆拿着勺子一边搅拌一边让舅舅往木制的框里抹了点食用油。要把所有食材装进这个模具中,需要很大力气,爸爸力气大,这时派上用场了,这些食材倒入模具后,需要用专用工具压实。只见外婆得心应手拿起菜刀把它切成了片。我迫不及待拿起一片品尝起来,“哇,太美味了,回味无穷!”

新年热闹非凡,家人团圆在一起,互相祝愿,我喜欢这个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源泉。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缺失的文化

现在,有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警惕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缺失的传统文化。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矫枉过正。从清朝时期的天朝上国思想,发展到后来的崇洋媚外;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定;从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全盘鄙弃;从改革开放,发展到让洋节日和英语上升到一个空前绝后的崇高地位,以至于本来就被冷落的传统节日和受白话文解释的中国母语,均受到史无前例的漠视。

文化精神无法自立,只懂得人云亦云,纵然经济发展全球第一,将文化立法保护。我想,这也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背道而驰。

复兴的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孕育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方式。文化,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决不能让它走向缺失。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举办三季;《中国成语大会》已经举办两季;《中国诗词大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些节目收视夺冠、成千上万网友参加,赢得无数好评的背后,是现代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感悟。

中华文化繁衍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随处可见。

子路百里负米,不论严寒酷暑,都不辞辛苦,只为家中老母能吃上米饭;十四岁少年赵文龙,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独自一人照顾患有脊椎裂痕和尿毒症的母亲,赢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郑成功不惧艰险,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师昌绪从条件优越的美国毅然回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从古至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文化的复兴使得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充满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我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民主……定会使得我们更加幸福、快乐。

结语

文化,民族的灵魂,国家发展的精神导向。一个国家只有带着充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才能谈得上伟大复兴;一个国家,只有当文化展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时,国家和人民才能强盛、幸福。

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中华文化,传承我们的文化,共同营造我们幸福的大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中华文化歌盛世中华作文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泱泱五千多年的历史文明,穿越千年尘封的记忆,中华传统文化在传承路上屹立不倒,历经坎坷,最终在斑驳的墙上华丽绽放,走进中华文化的世界,从中感受一个来自古老国度的熊熊火焰。

《周易》里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意谓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不屈不挠。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像天宇一样刚强,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强化自己的能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君子的度量应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可谓是包罗万象,阴阳乾坤,刚柔并济,我们古老文明的祖先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悟出这样了不起的人生哲学。可以把它运用在许多领域,用在企业发展,可以是一种企业文化来发展企业;用在做人,凡事包容勉励自己一生。易经是中外历史上一种奇特的文化,包罗巫术、科学、哲学、历史等。这门学问,其思想与思绪的变动,都非常清洁与宁静。“洁净精微,《易》教也。”孔子如此评价易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弘扬和传承它呢?

我国是诗的国度,许多瑰丽的诗篇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拜读朱强娣的《爱国诗百首》,能从“草色遥看近却无”中感受春的气息,听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哀号,那是晚唐时期的愤恨之泪。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满怀希望,看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铁骨铮铮,也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死决心。流芳百世的不仅是他们绝妙的诗句,还有他们正直的心,如秋之落叶般返璞归真。

一览中华传统文化,回到现代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漂泊无根的民族,国家深深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把立德树人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从此许多学校开设立德树人校本教程,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知书明礼,学会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反观,电视剧《大长今》的热播使古风袭来,许多年轻人只知道朝鲜的朝鲜服,日本的和服、茶道,却不了解我们汉族的汉服。我们难道不应去反思一下吗?在东方,有一条河流叫长江,有一个图腾叫龙凤,有一件羽衣叫霓裳,有一种文化叫中华传统文化。

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墨客,拂袖翰墨于纸上,那些传统的文字诗词,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而我就是流墨烟水里的过客;也是泉水叮咚的弦上音,而我就在亭台轩榭里独自横琴……有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也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

龙腾盛世,锦绣中华,每当中国一次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每一个华夏儿女,又有谁不感到骄傲自豪?让我们携手传承中华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歌一曲盛世中华,响遏行云九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承国学经典,让中国文化永存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我国的一大文化,国学小名士便是国学的传承。有人可能问我国学到底是什么,以前我也不清楚,是诗?还是词?现在我知道国学并没有标准,琴棋书画诗等等,跟中国有关的,都是国学。

回归国学,就应当理解文字的内涵,就应当渗透进生活细节,传承经典文化中的精华。光靠知识的灌输并非是国学的最终目的,对于教师来说,国学教育的意义应该是渗透进每个孩子生活的细节中,贯穿在做人的道理中。知行统一,不能坐而论道。不要让国学学习仅仅是课堂上的一道风景,而不加深学习,加深印象,国学小名士便是给了我们这样的一个机会来加深印象。“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这些都是国学小名士教给我的。

国学小名士不仅能让你加深印象,还会回想典故和诗句。要知道国学是师古之学,但师古不能泥古,更不是简单的复古。中国传统教育常常以礼节教育为主,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取舍。不能一本正经的,按照书里原封不动搬出来也不能给了书里完全不一样,这就是老师的责任。既然我们学的开心,也不能让我们一点也不理解诗句的意思。

因为现在许多人总是弯着腰,低着头玩着手机,所以现在去学习国学古文的人是真的不多了。没有人会去关注我们的祖先传承给我们的文化,而是都去在玩娱乐游戏。就算是学习了国学,真正可以把国学全到理解贯通的人是不多了。

所以,我们要接着传承国学这个无价之宝,让国学这中国的灵魂继续传承下去,让博大精深的文化在我们心里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忆峥嵘岁月悟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由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分团委开展的以“忆长征岁月 悟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圆满结束。

本次活动线上,线下双向开展。线上结合QQ空间,让同学写出对长征胜利的感想,篇幅较短。线下采取征文,绘画以及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宣扬了“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韧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继承革命优良传统。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的开展让同学们再一次回忆长征,感悟长征精神,也更加坚定了始终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活动形式多样,参与方式简单,同学纷纷积极参加。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不少优秀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到同学们对历史有着不可磨灭的责任感,真切反映了其对长征胜利的喜悦,对工农红军的缅怀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作文素材中华美食文化

全文共 1752 字

+ 加入清单

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首先是味道美。孙中山先生讲“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将对“味”的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晏氏春

秋》中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美作为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美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

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吃吃喝喝,不能简单视之,它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一边吃饭,一边聊天,可以做生意、交流信息、采访。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于在饭桌上表达惜别或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风波,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于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过去的茶馆,大家坐下来喝茶、听书、摆龙门阵或者发泄对朝廷的不满,实在是一种极好的心理按摩。

中华饮食之所以具有“抒情”功能,是因为“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和由此而出现的具有民族特点的饮食方式。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我们要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礼”,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中国饮食讲究“礼,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生老病死、送往迎来、祭神敬祖都是礼。《礼记〃礼运》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三礼”中几科没有一页不曾提到祭祀中的酒和食物。礼指一种秩序和规范。坐席的方向、箸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

我们谈“礼”,不要简单地将它看作一种礼仪,而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内在的伦理精神。这种“礼”的精神,贯穿在饮食活动过程中,从而构成中国饮食文明的逻辑起点。

精、美、情、礼,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有机地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这个整体概念。精与美侧重于饮食的形象和品质,而情与礼,则侧重于饮食的心态、习俗和社会功能。但是,它们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唯其“精”,才能有完整的“美”;唯其“美”才能激发“情”;唯有“情”,才能有合科时代风尚的“礼”。四者环环相生、完美统一,便形成中华饮食文化的最高境界。我们只有准确是把握“精、美、情、礼”,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因则也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少年传承中华美德征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礼仪随处可见,这些都常常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中,但是却往往被大家忽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吧!

文明礼仪是从我们日常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例如:乘坐公共汽车时,我们应该主动给老弱病残孕等乘客让座;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打闹,做文明的小公民;尊老爱幼,不铺张浪费,保护动植物,不乱扔垃圾,节约资源……这都是我们该做的。

李坤在《悯农》里说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可是,在当今社会,有些人们不但不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还浪费用一滴滴汗水辛苦种植出来的粮食。为此,一些餐馆用各种办法让顾客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据统计:全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可养活约3.5亿人,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只是说了几个数字,就可以让我们吓一大跳。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永远记住李坤说的话。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在乘坐公共汽车。突然,老爷爷羊癫疯发作,顿时倒在了地上,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车上的人都吓傻了,司机见了赶紧掉头往医院跑。这时,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跑过来。先用餐巾纸把嘴里的脏东西掏出来,在一边为他做人工呼吸,一边掐他人中,让老爷爷清醒。不久,医院到了,老爷爷被抬进了重症监护室,那位青年一直守在老爷爷的身边,直到老爷爷康复为止,他才离开并没有留下姓名。就这样素不相识的两个人,传递了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

事在人为,我们要具备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让我们的社会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让我们手拉手,传承中华文明,传承中华美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曾经的缺失是中国难以治愈的疤,在那个闭关锁国的年代,中国这头曾经吼一吼都会令世界为之胆寒的雄狮,却一度沉睡不醒。自大的君主,愚昧的国人,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脱离导致我们几个世纪的落后,那些曾经的耻辱给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几个世纪后的今天,在所有人都认为中国这头沉睡的雄狮苏醒了时,我们是否应该让中国文化也再次站在巅峰,引领世界。

历史的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千年时光弹指一挥间悄然滑过,回想几千年前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中国文明--那令人惊叹的四大发明,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以及一系列的科学成就,这些无一不昭示着中国文化曾经的繁荣与昌盛。而如今,经历过近代那场持续一百多年的耻辱的我们,却不再相信祖先代代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化,转而把西方文化奉为经典,一味的批判中华文化的腐朽与落后。可是,请试想,假如中华文明真的没有与时俱进,那么为什么世界四大古文明如今只剩我们这一支还依然在迸发活力,为什么经历了如此多的坎坷,它依旧屹立于世界东方,岿然不倒。我们的文化一直都在创新啊,只是有些人不曾发觉罢了。就拿汉字来说,经历了小篆、隶书、楷书再到行书,到如今,简体汉字已被我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设想一下,假如我们还要写那些壁画繁琐的字体来表达自己,那么生活中会平添多少不便!

其实我们应该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信,因为它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因为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所做的巨大贡献,也因为它曾带领中国冲向世界的巅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哪一项不是改变世界前进步伐的发明啊。而且中国的茶道、功夫、儒学思想更是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马可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赞美中国是"物产丰富的天朝大国",让无数的西方人神往。拥有着这样优秀过去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不必依仗于外国人的肯定,我们的文化底蕴本就比他们深,为什么还要他们来肯定。中国人少的只是那一份对于自己文化的信仰与自豪,只要再多一份自信和从容,我们一定可以让华夏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焕发出无与伦比的活力,让世界看到中国这头沉睡的巨石在苏醒后究竟可以爆发出多么大的威力。

孔子学院在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开办,无数的外国人慕名进入;"中国年"在俄罗斯成功举办,吸引了大批外国游客前往游览;中国的功夫之乡每年也都吸引大批外国人前来拜师学艺。这一切都证明了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吸引力。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的文化强大了,这个国家才会真的强大。试问,一个只有GDP支撑的国家,又能在复兴之路上走多远!

我们要不断发扬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文化成为祖国崛起的坚强后盾。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自信。我相信,终有一天中国会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文化会再次引领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8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它根植于封建主义的土壤,经过五千年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成为支撑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成为推动中华文化发扬广大、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漫漫中华五千年,悠悠历史数千载,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几次全盘否定和摒弃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洋文化泛滥、道德标准阙失、心浮气躁、功利化趋势日益严重的今天,依然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初步接触中国传统文化时,黯然失笑、心生不屑,觉得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花精力去学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古董”,耗时费力,跟不上时代潮流,是重蹈封建思想覆辙。怀着较劲找茬的心态,我不屑地捧起那一本本中国传统文化书籍,眼球像扫描仪一样机械地扫看着,就这样一天、两天、三天。。。。。。渐渐的自己也被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了。当枯燥的文字,拗口的语句,慢慢为自己所接受;为人原则,处世之道为自己所认可。当接触到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的倡导悟道、求道、体道、行道,无为而无不为;佛教崇尚的的利己利人,功德圆满;《周易》推崇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思想时,心头更是为之一振,直叹自己才疏学浅,只了解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

古圣先贤用更多的时间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所以他们睿智。他们真正是在用心地活着,好好的活着,真正让自己达到精神与躯体的结合,诠释活着的内在含义。而生活在现代社会忙碌的我们,被太多世俗的东西所束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目前的障碍物远不止“一叶”。物欲横流、攀比严重、穷奢极欲、功利心强的现代风气,蒙蔽了我们的双眼,迷醉了我们的心窍;让我们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里。梁漱溟先生认为人类面临三大问题,顺序错不得:一个是解决人与物之间的问题,二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三是解决人与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人内心的贪嗔痴,使我们的境界充其量也就仅仅局限于第一个问题而无法达到更高。时代纷繁复杂,忙碌的人们,终要面对自己的内心,而这种面对,在今天变得更难、却也更急迫。我们都需要答案。而中国传统文化是古圣先贤抛却世俗的欲望,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它就是改变现代心浮气躁功利的社会风气的一剂良药。但再好的良药也得有人愿意接受,愿意把自己的生命托付于它,才能发挥功效。外国人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而我们中国人却时常有把薪火相传几千年安身立命之本的济世良药全盘否定和摒弃的冲动,岂不痛哉?

一人独自走在街上,发现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那一串串手串,或左或右。我相信其中不乏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更多的却带有祈福和安心的意味。这的手串真能够安抚我们那份不安、焦虑、怀疑、悲观吗?我想只要我们能够体悟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精髓,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社会会是一个安静祥和的社会,我们还需要借助外来的东西增强自己的内心吗?古人有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如果我们能够潜心专修传统文化的一小部分,那么我们心中的那份不安与焦虑将会烟消云散;我们的心胸会开阔许多;我们的心境会开朗许多;我们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当有一天我们拥有古人那般深厚传统文化的底蕴时,我们离佛家所说的无悲无喜、无欲无求的境界又近了一步,真正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世俗所奴役。那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情形?我很期待。

中国传统文化承载着数千年先人的宝贵经验和智慧,我这晚辈后生尚不具备如此深厚的功底,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始终相信人的处世之法深藏其中;帮助人类处理好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己内心三大问题之道深藏其中;中国乃至世界的救市之道深藏其中。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无数仁人义士以生命和实践换来的宝贵财富,能够承受的住这几百年科学发展的考验,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如今的中国社会,急需传统文化匡时济世。一个民族要强大,首先文化要强大。我们没有理由不学习它,不传承它,不发扬它!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英烈精神代代传固根守魂筑梦圆征文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到了,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先烈的墓前,祭奠长眠在这里的先烈的英灵。

站在烈士的墓前,我们心绪起伏,思绪万千。革命先烈们有的为了独立和国家尊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为了彻底埋葬旧世界,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前赴后继,英勇作战,抛头颅,洒热血;也有的在和平建设时期,为了国家的繁华富强,人民的安全健康而献出青春和热血。

先烈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时刻,是你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长城,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进行着拼搏,你们倒下了,但成千上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了,他们高举着由你们鲜血染红的五星红旗,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去继承你们未完成的事业;先烈们,是你们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爱化成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先烈们,每次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又是你们抛下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宝贵的生命无私的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遍了祖国大地。尤其在今年,无数的白衣天使为了祖国人民的安危前赴后继,支援抗疫一线,历经千辛万苦,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三月31日,又有十八位消防员为了扑灭大火而英勇牺牲,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能稳定,安全的生活。

我们要继承先烈们这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了家乡的建设,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人民的安定幸福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承中华美德作文750字

全文共 878 字

+ 加入清单

魂,是一个人的精神所在。何为中华魂?我想,中华魂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孝道。传承美德共铸中华魂作文500字

翻开浩瀚的历史,《黄香温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年满9岁的小黄香就懂得孝敬父亲,冬天为父亲暖被的感人事迹。《张良拾鞋》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汉文帝亲尝汤药》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仁义、孝顺的好皇帝。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传诵至今,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好儿女。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我们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孝敬父母。

在我的家乡——襄阳,发生了一个真实的孝道故事。程威,一个年仅20岁的90后大学生。在2010年10月,母亲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之后,他打工救母—背母上学—休学侍母,陪母亲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上大学期间,为了能多挣180元钱给母亲治病,程威哥哥经常用瘦弱的身体在建筑工地搬运重达几十斤重的钢管,每次都累得双眼冒金星,双腿直发抖。有一次,程威哥哥拖着疲惫的身体从建筑工地回来给母亲做好面条端给她时,母亲却责备他不管自己,并打翻了面条。身体上的疲劳与生活上的艰辛让20岁的小伙忍不住鼻子发酸,他看着憔悴的母亲,咽下了泪水,回报给母亲一个微笑,“妈,是不是又疼了,我给您揉揉”。

600多个日夜的坚守,程威哥哥用行动诠释了为人子女的真情孝道。这是中华之魂的传承与发扬!

同学们,讲到这儿,我们是否该认真思考了?我们该如何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继承和发扬中华之魂—孝文化呢?我想,平时在家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做“小皇帝”、“小公主”;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长辈们生病了,我们及时给他们端茶送水,关心他们;父母批评我们了,我们不顶嘴,不任性,学会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在社会上,我们要尊敬长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父母。

习爷爷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我们是21世纪的骄子,我们身上流淌着中华的血液,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向程威哥哥学习,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热爱我们的父母,孝敬我们的长辈,让我们传承孝文化,共铸中华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纵使时光如流水,年华似残花,不会变的是中华文化留给我们的精髓。

——题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的结晶。让我们在文化中慢慢探索,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孔明死后,由蒋琬主持朝政。蒋琬手下的一个小官吏杨敏,对此颇感不满。蒋琬和他交谈时,只应不答。杨敏性格怪癖,经常在众人面前说蒋琬的坏话。有人把这告诉给了蒋琬,并建议严惩杨敏。可蒋琬坦然一笑,说:“杨敏说我的坏话,说明我可能真的有不好的言行,我应该反省自已啊!”

多么可贵的宽容之心!传承宽容的中华文化,共筑宽以待人的精神家园!

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堂堂一代国君,在吴国灭了越国后,宁愿到吴国做牛做马。他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尝一口苦胆,并躺在草堆上睡觉。勾践天天激励自己,不忘复仇决心,他决定一雪前耻,重振越国。终于“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多么可贵的迎难而上!传承迎难而上的中华文化,共筑坚韧不拔的精神家园!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望着远去的零丁洋,心中感慨不已。为了正义,为了国家,每次战斗,文天祥都冲在最前面,一次又一次,你的血液在沸腾,可最后你还是被元军抓住了。你对荣华富贵不屑一顾,始终牵动着让你的心的是国家的安危。面对威逼利诱,你正义的决心毫不动摇。在银光刺眼的大刀下,你正义地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咔”的一声,一缕忠魂却斩不断。于是,后人记住了你的正气回荡,大义凛然。

多么可贵的正义之心!传承正义的中华文化,共筑热爱祖国的精神家园!

传承中华文化,在世间的纷扰中得到一丝慰藉,传承中华文化,在文化中寻找自己前进的方向;传承中华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家园……宽容,迎难而上,正义的中华文化,值得我们去赞美,去弘扬,去传播,带着中华文化走向未来,走向世界吧!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