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感【精彩20篇】

走进鲁迅纪念馆,先映入眼帘的是鲁迅先生的半身铜雕像。小编收集了参观鲁迅纪念馆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820

作文

1000

篇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的著述浩如烟海,我最喜欢的一篇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它描述了鲁迅先生儿时在百草园的乐趣,以及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乏味生活。

在文中,作者充分描绘出百草园充满着无限的乐趣,那儿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里无疑是一个儿童的乐园,无一不充满生机,无一不充满快乐,难怪鲁迅先生喜欢百草园了。

当鲁迅先生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将他送进了三味书屋。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老师家的书房。进了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开始了乏味的学习生涯,“每天只读书,正午识字,晚上对课”,这便是鲁迅先生的生活内容。鲁迅先生和同窗们经常到屋后的园里去玩,但人去多了,时间久了,就会被老师叫回来,继续读书,远远不及在百草园里自由、快活。

通过将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比较,让我感觉到童年是那么美好,令人留恋。

鲁迅先生上的是私塾,一天下来几乎没有时间玩耍,这束缚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而我们现在上的学校,每节课下课都会有时间玩,也还算得上自由。跟三味书屋比起来,我们像在天堂。 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我觉得,在让儿童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玩好。

鲁迅的名字家喻户晓,读到他的文章却是在课本里,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文章。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了鲁迅的《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文章,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与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亲切地交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鲁迅悼亡友——伟大的大无畏精神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蒋介石于1933年6月,指使特务在上海公然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兼总干事杨杏佛杀害了。鲁迅和其他民权保障同盟的主要成员宋庆龄、蔡元培都收到了特务的恐吓信,在黑名单上也有鲁迅的名字。鲁迅置生死于度外,毅然前去参加杨杏佛的葬礼,并且破例出门不带钥匙,表示有去无回。他说:“怕什么,杀死一个杨杏佛,会有更多的杨杏佛;杀死一个鲁迅,会有更多的鲁迅……”

鲁迅的出现使特务惊慌失措。他身上透出一股无形的力量,尤其是那双锐利的眼睛似乎能够看透五脏六腑。特务们慑于鲁迅在国内外的崇高威望,没敢下手。送殓回来,鲁迅挥笔写下《悼杨铨》一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鲁迅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一张瘦削的脸庞,透露出刚毅与坚强;两道犀利的目光,仿佛能刺破四周沉沉的黑暗;一头不屈的硬发,一根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他,就是鲁迅

鲁迅先生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教育家、革命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奠基人。鲁迅先生的一生都是坎坷不堪的。开始,他是一名医生,救死扶伤,到了后来他有弃医从文,放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的笔,用比作武器,用文字做军队,一次又一次对反动派进行猛烈的进攻,揭露他们肮脏丑恶的嘴脸。

鲁迅先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批判中,孤身一人走上了为民族、为人民的奋斗之路。这一路上,鲁迅先生一次又一次受尽迫害,尝尽辛酸。自己写的文章屡次被查封,但他依然不放弃,不惧迫害,顽强拼搏。他用满腔热血实践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生追求,他用笔划存漫漫长夜,挑出些许亮色。

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对青年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他给予那些失落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进步青年鼓励,给予他们父亲般的慈爱,温暖的关怀。他还亲自接待了来访青年500名,亲自给青年回信3500多封,帮助过的青年更是不计其数。

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是我们更深地了解了鲁迅。在我心目中,鲁迅先生幽默风趣,平易近人,他关心做过的下一代,在危险与迫害面前毫不退缩,永不屈服的人,是一个不拍困难,忧国忧民,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爱憎分明的人。

他用自己的文字呼吁人们,幽默中闪烁着睿智与深刻,虚弱的身体中却包含着中国人的骨气和一颗有份深沉的爱国之心。这,就我心目中的鲁迅;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勤奋学习的鲁迅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12岁在绍兴城“三味书屋”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干家务劳动。

有一天,鲁迅在家里帮助妈妈多做了一点事,结果上学迟到了,严厉的老师狠狠地责备了鲁迅一顿。鲁迅挨训以后,并不因为受了委屈而埋怨老师。他反而诚恳地接受了批评,决心做好精确的时间安排,再也不会因为做家务而迟到了。于是他用小刀在书桌的右下角方方正正地刻了一个“早”字,以提醒和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发愤读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假如我见到鲁迅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在2022年的一天,我坐着高速飞机来到了荒芜人烟的沙漠。在漫步时,我发现了一个机器,我拿着它回到了家,才发现这是一个学习时空机,上面有许多写有名人的按钮。我们刚刚学完鲁迅先生的文章,对鲁迅先生我心中充满了敬佩和仰慕之情,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按动了一个通往鲁迅先生家的按钮。突然,我有了一种飞的感觉。

当我停下来的时候,我的周围只能看见一座座草房,街道上也十分冷清。在我的面前有一座更加简单的房子,我便走向书房模样的房间。我发现这个书房很简陋,但是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在书桌前,有一个人正在写作。我猜他应该就是鲁迅先生。一点没错,鲁迅先生长着很密的胡子,从目光中看他是个严肃而温和的人。我当时自豪极了,因为我亲眼见到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

当我来到他身旁时,他反应了过来,问我:“你是谁呀?”我说不出来了,因为我没有和真正的鲁迅对过话。我说:“我叫……石……东泽,我想……问您几件事。”“好吧,你说吧。”这时我才大胆起来。 “请问,你为什么学医呢?”鲁迅先生慈祥的看着我:“啊,我之所以学医,是想救治像我父亲那样的病人。”“那你为什么又弃医从文呢?”“是因为有一次,我在课前看了一次幻灯片,看到一个中国人被日本人捉住杀头,一群中国人却若无其事地站在旁边。非常麻木。我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这时我才意识到,身上的虚弱可怕但可治,可精神上的麻木不仅可怕还不可治。如果要改变中国的命运,就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意识,于是我才弃医从文。”我深深的点点头,然后又好奇地问:“那为什么您的笔比别人的枪更厉害呢?”“因为我所写的都是激励人民觉醒的文章,所以敌人会害怕。”“那您的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好?”我急切地问。“这个简单:要反复研读有关材料;根据材料拟出合适的题目;根据题目拟出中心思想;再加一些想象和适当的修辞手法。”我恍然大悟,如获至宝,激动的说:“谢谢您,鲁迅先生。”

我们越谈越有兴趣,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我不得不跟鲁迅先生要说再见了,可我怎么舍得这位大文学家呢?可是,按钮已经到了规定的时间,我只有恋恋不舍的离开这里,但这里给我的收获我都全部带了回来,我要把鲁迅先生告诉我的方法全都告诉我的同学,使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寻找鲁迅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妈妈、弟弟,还有阿姨一家一起去绍兴玩。

我们坐了一上午的车子,好不容易来到了绍兴—鲁迅的故乡。鲁迅是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更是我们中华名族的英雄。带着好奇,我们走进了鲁迅的家。首先看到的是带着浓厚绍兴味道的富家宅院。向四周一看,到处都是房间。东边前半间是客厅,那里是鲁迅吃饭会客的地方。西边前面是鲁迅继祖母蒋氏的卧室。她性格幽默,孙子们都很喜欢她。蒋氏经常给年幼的鲁迅讲:”猫是老虎的老师“,”水漫金山“等民间故事和传说,给鲁迅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楼上的东边是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她和鲁迅性格不同,鲁迅对她更是无感情可言。穿过蜿蜒曲折的长弄堂,便是美丽的花园——百草园。百草园名称虽雅,但只是一个普通的菜园。平日里也只是种一些蔬菜瓜果,但那却是鲁迅小时候的乐园。小时候的鲁迅经常和小伙伴来这里玩耍。正是因为这样,鲁迅才被家人送到三味书屋读书练字。长大后他还是非常留恋这个承载着童年欢乐的乐园。

走过长长的小路,映入眼帘的是鲁迅笔下的风情园。台内有一方400平方米清澈见底的水池。水中的鱼儿在盛开的荷花丛中游来游去。看着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禁让我联想鲁迅故居 ,到了鲁迅小时候在这里嬉水逗鱼的情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而我却对眼前的美景依依不舍,带着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

[介绍鲁迅的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名人读书的故事5、《鲁迅》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非常讲究读书方法。他提倡博采众家,说:“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页内容。”有拓宽思路,增长知识等好处。对于较难懂的必读书,他的看法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他还提倡在“泛览”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爱的书深入研究。在研究中,他主张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与实践相结合,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对看不懂的地方,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那个地方,那无论看到多久都不会懂。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也明白了”。鲁迅十分重视运用“剪报”积累材料。曾说:“无论什么事,如果陆续收集资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鲁迅祝福词语

全文共 262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积累词语知识,可以帮助各位更好掌握所学课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鲁迅祝福词语,供各位阅读和借鉴。

【百无聊赖】

生活或感情上没有寄托。

【不更事】

经历世事不多,即缺乏社会经验,不懂世故人情。更,经历。

【俨然】

十分庄重的样子。

【沸反盈天】

形容人声喧嚣杂乱。沸反,像沸水一样翻腾。盈,满。

【讪讪】

难为情的样子。

【诡秘】

诡诈神秘,使人难以捉摸。

【窈陷】

深陷。窈,幽深。

【惴惴】

忧惧不安的样子。

【祝福】

旧社会我国江南一带的迷信习俗,在过旧历年时用酒肉和香火供奉,酬谢祖先和天神,祈求来年的幸福。祝福仪式通常在腊月二十四以后的五、六天之内举行。

【气象】

景象,光景。本课用法:“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例句:

1、“里面有气象万千的活动,也有容光焕发的人物。”(吴伯箫《说读报》)

2、“如今劫后重来,修复后的岳王庙显得更加巍峨辉煌,气象万千。”(袁鹰《青山白铁之间》)

【钝响】

沉闷的响声。

【送灶】

旧社会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灶神升天“奏事”的日子,在这天祭送灶神,叫送灶。这是一种迷信习俗。

【幽微】

微弱;轻微。本课用法:“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例句:“又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旧唐书·方伎传·许胤宗》)

【寒暄】

问候起居寒暖的客套话。暄:太阳的温暖。本课用法:“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例句:“当下寒暄已毕,酒过数巡,危素道:‘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吴敬梓《儒林外史》)

【投机】

形容见解相同。本课用法:“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例句:“后见话不投机,只好搭讪着出去。”(《官场现形记》)

【烟霭】

这里指烟雾。

【朱拓】

用朱红色的颜料从碑刻上印下文字或图形。

【间或】

偶然,有时候。本课用法:“只有那眼珠间成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例句:“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抚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何其芳《雨前》)

【纯乎】

纯粹。

【诧异】

觉得十分奇怪。例句: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我们都十分诧异。

【悚然】

恐惧的样子。

【踌蹰】

犹豫。

【支梧】

现在写作“支吾”。

【委实】

确实;的确。

【怨府】

怨恨集中的所在。这里指埋怨的对象。

【逍遥自在】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逍遥:安闲自得,没有拘束。本课用法:“然而—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例句:

1、“只因当年这个石头,娲皇未用,自己却也落得逍遥自在。”(《红楼梦》)

2、“也有的吹成细长条,好象半透明的银鱼,在蓝空里逍遥自在地飘浮着。”(萧乾《草原即景》)

【云散】

比喻人们的飘零分散。是“风流云散”的省略说法。《红楼梦》第106回:“众姐妹风流云散,一日少似一日。”

【谬种】

坏东西。这是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诬蔑。

【淡然】

漠不关心的样子。

【形骸】

人的形体。

【怪讶】

奇怪,惊讶。

【中人】

旧社会介绍职业、联系买卖的中间人,其中有些人以此为职业,从中牟利。

【月白】

浅蓝色,接近白色。

【周正】

端正。

【顺着眼】

垂着眼,显出顺从的样子。

【定局】

事情确定。这里指雇佣关系确定。

【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也可引申比喻犹疑不决。

【淘箩】

江南一带用竹篾编成的淘米用具。

【宽洪大量】

形容待人宽厚,气量很大。本课用法:“幸而府上是向来宽洪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例句:

1“丞相宽洪大量,何所不容。”(《三国演义》)

2、“奶奶素日宽洪大量,今日老祖宗千秋,奶奶生气,岂不惹人议论?”(《红楼梦》)

【折罪】

抵罪,赎罪。

【新正】

农历新年正月。

【一注钱】

一笔钱。

【里山】

深山里面。

【出格】

言语行动超过一般,与众不同。本课用法:“可是祥林嫂真出格,听说那时实在闹得利害,大家还都说大约因为在念书人家做过事,所以与众不同呢。”例句:

1、“她刚二十三岁,脸模子如花似月,在青龙洞是出格的漂亮。”(韩小功《回声》)

2、“这首诗的新意,在于诗人处在心力交瘁的情况下,犹春意满怀,异想天开,突破年龄的界限,忘却身上的缧绁,跪在床上和儿童大耍出格的游戏。”(吴嘉《流沙河归来辞》)

【回头人】

旧社会对再嫁寡妇的轻蔑称呼。

【絮絮】

说话唠叨。

【门槛】

门限。

【但是】

只是。

【呜咽】

低声哭泣。

【驯熟】

顺从,熟悉。本课用法:“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例句:“月亮地里,这个一百八十多呎长的人面狮身大物件显得那么安静,又那么驯熟。”(杨朔《金字塔夜月》)

【桌帏】

办婚丧事或祭祀时,悬挂在桌子前面用来遮挡的东西,多用布或绸缎制成。

【鄙薄】

轻视,嫌恶,看不起。本课用法:“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例句:“欣泰(张欣泰)、子真(范镇),并希古胜文,鄙薄俗制。”(钟嵘《诗品》)

【纯熟】

很熟练。本课用法:“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例句:“庞秋炳纯熟地背诵道:‘基本吃素,饭后走路,心胸开阔,劳逸适度。’”(吴强《夜深了》)

【怔怔】

这里是因吃惊而失神呆住的样子。

【咀嚼赏鉴】

细细地体味和欣赏。

【唾弃】

鄙弃、吐唾沫表示鄙视。本课用法:“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例句:“要唾弃林彪、‘四人帮’的一切花言巧语,唾弃他们的奇谈怪论,连同他们满脸的金粉和如簧的巧舌!”(白朗《唾弃他们》)

【善女人】

指信神吃斋念佛的女人。

【独语】

自言自语。

【拗】

“扭”的意思。

【蹙缩】

皱缩的意思。

【强】

固执,不服劝导。

【阴司】

迷信传说中的阴间官府。

【替身】

旧社会的迷信习俗,认为人死后到阴间还有鬼魂,人活着时有什么罪,可以用人或物代替赎罪,这人或物叫替身。

【庙祝】

庙里管香火祭祀的人。

【炮烙】

古代的一种酷刑,把人绑在烧红的铜柱上烫死。

【伶俐】

聪明;灵活。

【初夜】

上半夜。

【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

歆,这里指神享用祭品。牲,原指祭祀用的牛羊猪三牲,后来也泛指祭祀用的肉类。醴,甜酒。香烟,指香烛的烟火。意思是(祝福的时候),天地间的众神享用了祭祀的酒肉和香火。

【蹒跚】

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回忆鲁迅先生读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打开这本书,翻阅这篇文章时,就有一股文学的香气袭上心头。细看,是鲁迅先生的事迹。

这位伟大的革命家,一生中全部精神都投入在文学,他无时不刻都在捍卫国家。他没有真枪实弹,但是,笔是他最好的武器。

花开花败,人物是非,他总是拼命工作。

正如文中所述: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写文章,街上的车嘟嘟叫起来了,鲁迅先生仍旧坐着

他让我感受到那种博大的精神,孜孜不倦,全神贯注,那种投入的精神是不灭的,像盏灯,照亮了人的私心,人的懒惰,人所拥有信念上的不坚定,这所有,一切的一切

鲁迅先生的无私让开拓了创新的路。

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健康不成了,工作时间没有几年了,死了不要紧的,只要留给人类更多

而我明白,死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虚度光阴,花,可以几个轮回的生、死、盛、萎。而人呢?只有这70、80年光阴罢了。而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人民服务中!

我为这位伟在惋惜,他毕生都在工作,可曾有几次真正休息,他失去的太多了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

鲁迅先生病逝

读到这,我思绪混乱,鼻子酸了,为鲁迅先生的逝世感到哀伤,他的事迹让我懂了许多,许多。从一个孩童长大

天底下哪里有天才,只不过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我在工作罢了

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希望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吃人的人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即使我被吃了,可依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今天,我又品味着这令人深思的话语。

此文通篇读来,总觉些许怪,是除语言外说不出的怪。若非语文老师言:“狂人,即疯子”,现今我仍予狂人以诸多奇怪可笑之解释。全文从一个疯子的角度下笔,自是不同寻常,其实文中之我并非狂人,乃他人灌此名予我以便“吃”我。通篇“吃人”,似原始,如童话,更具虚幻之感。所述之世,若到处充满假、恶、丑,无丝毫真、善、美。“我”兄欲“吃我”,见当世亲人间之残忍无情。然“我”劝兄之言语,竟非出于狂人之口,确是一有先见、良知、正义感之人言之。“我”之遭遇、思想,正是先生之遭遇、思想,故先生定欲借此文以告世人。

看终句,“没吃过人的孩子们,或有,救救孩子。”孩子之心灵纯洁美好,没被世俗所污,故先生寄一切希望于孩子,此乃对未来之美好向往。

若先生在,观今之社会,千年陋习虽未根除,少不同那时之失望痛心。今非非人间,先生定竭力善之。先生之精神,乃国之精神,若不被后世继承发扬,奈何?先生虽已去,但诸多事吾辈亦可做,虽不及先生,实可做。先生为国献之甚多,吾辈竭力还先生一“风清气正国貌新”又如何?此举更为国矣!

鲁迅之前,无一鲁迅,希望鲁迅之后,无数鲁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读《鲁迅》有感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鲁迅》这篇文章后,我感到了时间的宝贵。

鲁迅是我们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也经常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即使是到了晚年,也会抓紧时间,为人民,革命做更多的事情,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曾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读了《鲁迅》这篇文章后,我也感到无比的羞愧。记得有一次,我约好了两个小伙伴一起去上补习班。可因为我前一天晚上太迟睡觉了,把这事给忘了。让小伙伴等了我半个小时,可我却迟迟没有到来,差点连累大家迟到了。

后来,小伙伴们说我浪费大家的时间,还言而无信。事后我也非常后悔,后悔当初没有珍惜时间,使我差点就失去了两个好伙伴。

通过这件事后,通过这篇文章——《鲁迅》,使我更加了解到时间的宝贵。所以,从今以后我要更加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使我的生活更加快乐,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鲁迅妙语退迷魂作文900字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深夜,鲁迅撰文太倦,伏案睡着。朦胧中,只见几个人吵吵嚷嚷从门口走了进来。

第一位乃是阿Q,一副无赖模样。他摸了摸头上的红疮张口便嚷:“妈的,我阿Q揍过王胡,摸过小尼姑,看见过砍头,斗过尼姑庵里的狗,连赵大爷也叫过我老Q,为什么就不准我革命?”

鲁迅听了又好气又好笑,严肃地说:“阿Q,你是非不明,好歹不分,欺软怕硬,愚昧无知,可怜可悲又可憎,你有什么资格谈革命,还不快给我滚!”

阿Q听了满脸通红,悻悻地扭头出去了。

第二个走上前来的是衣衫褴褛的祥林嫂。她满脸悲哀,低着头怯怯地说:“先生,我丧夫之后外出打工,被逼再嫁以死想争,后夫再丧儿遭狼凶,捐槛赎罪人迹不怜。我从不作恶,为什么总是苦命,难道冥冥之中真有鬼神?”

鲁迅听了心头一颤,他总觉得自己对于祥林嫂有点歉疚,于是和蔼地说:“祥林嫂啊,有时候,个人的奋斗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因为个人的命运往往是与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你的遭遇不过是当时千千万万中国妇女遭遇的一个缩影罢了。”

祥林嫂听了似懂非懂,她用衣角擦了擦眼泪也转身走了。

第三个走上前来的是青白脸色、身穿长衫的孔乙己。

“鲁兄,虽来无恙。想当初,咸亨酒店的一杯酒、一碟茴香豆、一阵阵哄笑,真令我这个老童生斯文扫地。连个秀才都没捞着,我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啊?”

鲁迅先生朗朗一笑:“孔兄,你难道至今仍不醒悟?科举考试、八股取士使你成了一个百无一用的书生。我看你呀不如把研究‘茴’字有几种写法的功无用在研究‘茴香’怎么种的问题上,或许能使你谋生下去。”

孔乙己听了不以为然,口里念着“非也,非也”,转身走了。

最后一个走上来的是木木讷讷的老头闰土,他客客气气地说:“老爷,您说的什么‘所谓有所谓无’,什么‘路走得多了也便成了路’,到底是什么意思?”

鲁迅微笑着说:“阿Q想入非非,他的希望本无所谓有;祥林嫂精神枷锁不解脱,她的希望也无所谓无;至于孔乙己,因为错走科举考试之路,也便没有路。如果你们都能解开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打破灵魂的禁锢,同走一条思想解放的路,这就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闰土听后恍悟大悟,似乎一下子年轻了许多,高高兴兴地健步走了。

[鲁迅妙语退迷魂作文9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最喜欢的作者鲁迅英文作文

全文共 1301 字

+ 加入清单

My favourite writer—Lu Xun 我最喜欢作者鲁迅

Lu Xun is my favourite writer. H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writers in China. He wrote a lot of literary works.

He was thin and not tall. He always wore a long old coat in that time. At first, he wanted to be a doctor and save people s lives. So he learned medicine, but later he found the Chinese were in sensitive when they faced the oppression of their enemies. So he began to write articles to wake the people up.

Lu Xun wrote some famous novels, he attacked the social mores in that time, and in his works, many persons were known very well, such as Ah Q Kong Yi ji .

I like Lu Xun because I also want to be a great writer like him. I like reading and writing, and I often write some articles in my free time. Though I don t have good literary talent or a large vocabulary, I spend lots of time reading and writing to improve my writing skills.

Lu Xun is my hero, I will learn more from him. I believe I can be a great writer like him in the future.

鲁迅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他是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他很瘦,个子不高。他总是穿着旧衣服。首先,他想成为一名医生,挽救人们的生命。所以他学医,但后来他发现中国人愚昧时,他们所面对的敌人在压迫着他们时。他开始写文章来唤醒人民。

鲁迅写了一些著名的长篇小说,他抨击当时的社会习俗,在他的作品中,许多人熟知,如阿Q孔乙己。

我喜欢鲁迅,因为我也想成为一个像他这样伟大的作家。我喜欢阅读和写作,我常常在我的空闲时间里写一些文章。虽然我没有好的文学天才或大量的词汇,所以我花时间阅读和写作,来提高我的写作技能很多。

鲁迅是我的英雄,我会从他身上学到更多。我相信我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未来就像他一样。

[我最喜欢的作者鲁迅英文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走进鲁迅的作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翻开厚厚的相册,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张我最珍贵的照片。那是我在鲁迅的私塾三味书屋拍的,照片上我甜甜的微笑定格在那一瞬间。鲁迅是我最敬佩的作家之一,能坐在他用过的硬木书桌前留念,这是我最有幸近距离的一次珍贵的回忆。

早些天听爸爸说我们要去绍兴玩,到那去看看鲁迅纪念馆,我很是兴奋,自从读过鲁迅的几部经典作品《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阿Q正传》、《故事新编》以后,我特有一种想从他的全世界路过的感觉,去深入的了解一下他的童年求学的地方到底是怎样的呢?

终于到了目的地三味书屋,书房正中悬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南墙有个圆洞门上面有一副小匾,题“停云小憩”,正中挂着一幅画,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下伏着一头乖巧的梅花鹿。朴素的八仙桌,高背椅子,东北角正是鲁迅先生当年用过的那一张书桌,我快步上前,似乎都要把鼻子贴在桌子上了,清楚地看见了刻在书桌右下角那个“早”字,无情的岁月,终将无法绝迹鲁迅留下的坚韧意志,虽然字已经有些淡了,但可以醒目的看到,那一横,一竖,不是不经意间刻上的,而是贯穿了鲁迅强烈斗争精神的傲骨之灵魂。“早”这个字无不是鲁迅一生奋斗的目标,时时早,事事早!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他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人格,如同性情刚烈的牛对敌人,抱以横眉冷对,对人民怀着满腔热忱。在那腐败的年代,他毅然拿起文学这杆枪,“解剖”别人,“解剖”自己。我的身上如同注入了一股暖流,在这寒冬,迎面有一股扑鼻的清香,这不是腊梅花吗?我的脑海里呈现出满树都是花,像琥珀雕成的,花瓣如同冰薄一样透明,冬日的一抹阳光使得整棵树发光了似的,真是白里透光呀!突然我愉悦的想象似乎融会贯通了,再仔细想想鲁迅先生的小说里好像也说过后院有梅花,难道这棵树存活到了现在,那真是奇迹呀!他的灵魂就在腊梅花里,正盛开,正怒放,腊梅花就是鲁迅,鲁迅就是腊梅花,他们同样敢于迎风傲雪,同样冰清玉洁,同样顽强不屈。是啊,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珍惜清晨,珍惜每一天,做“东风第一枝”,我如梦方醒,停止了想象,却收获了很多,脸上挂着甜甜的微笑。

不知道何时,爸爸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给我拍下了这张照片,这是一张珍贵的照片,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喜欢鲁迅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喜欢鲁迅,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读他的作品,但依然不能否定他的才华。最开始接触他的文章是在课本上,刚开始觉得他的文章很无聊,甚至对他的文章感到厌烦。后来接触的多了,慢慢地觉得他的文章其实很不错。于是,开始常常抱着书本品味那鲁迅用智慧续写出来的精华。感觉十分的满足。

我觉得他的文章写的很生动,时而搞笑,时而悲伤。但总与时代接轨,总离不开对社会黑暗的批判以及人心的冷漠无情,离不开对被功名利禄迷惑了双眼和思想的人的嘲笑。说实话,有的时候觉得鲁迅本就不该生活在那个战乱年代,不过,如果他生活在和平年代,不知他的文章是否还能使我着迷。或者是说他是否会放弃学医,用笔墨与敌人战斗。

但有时还是有些讨厌他,讨厌他对女性的误解、对女性的偏见。如果他还活着,我会毫不犹豫的指着他,愤怒的发泄我心中的不满,告诉他:你的思想也被这个年代污染了!或许他会指责我,认为我的思想很愚昧,但其实我想说。真正愚昧的是他本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一样,哪怕是再支持改革、支持现代化的人,毕竟也是从封建走过来的。就如他本人一样。

亲爱的鲁迅,我对你有着无尽的崇拜。对你有着无尽的嘲笑。不知怎么诉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作家鲁迅的英语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Short-story writer, essayist, critic, and literary theorist who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reatest figures in 20th-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Lu Xun, hailed as "commander of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by Mao Zedong, is typically regarded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 who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u Xuns acclaimed short stories appeared in three collections between the years 1923 and 1935. He also produced sixteen volumes of essays, reminiscences, prose poetry, historical tales, some sixty classical-style poems, and a dozen volumes of scholarly research, and numerous translations. His main works are:Call to Arms (1922) "A Madmans Diary" (1918) "Kong Yiji" (1919) "Medicine" (1919) "Tomorrow" (1920) "A Small Incident" (1920) "The Story of Hair" (1920) " Storm in a Teacup" (1920) "My Old Home" (1921) "The True Story of Ah Q" (1921) "The Double Fifth Festival" (1922) "The White Light" (1922) "The Rabbits and the Cat" (1922) "The Comedy of the Ducks" (1922) "Village Opera" (1922) from Old Tales Retold (1935) Mending Heaven (1935) The Flight to the Moon (1926) Curbing the Flood (1935) Gathering Vetch (1935) Forging the Swords (1926) Leaving the Pass (1935) Opposing Aggression (1934) Resurrecting the Dead (1935)

[介绍作家鲁迅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的鲁迅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我心中的鲁迅是伟大的,是聪明的,是幽默的,他愿意付出一切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更好的活着。

鲁迅先生长着一头漆黑的短发,显得非常炯炯有神,那双眼又大又圆,他的胡须是一字型的,看起来非常的有精神。

鲁迅先生原来是一位医生,帮乡亲们治病,后来他发现乡亲们不是身上有病,而是心理有病,于是,他弃医从文,做了一名作家,以笔为武器,以文学为士兵,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一次又一次的揭开反动派的阴谋,唤醒沉睡的民主意识。

鲁迅先生特别关爱他人,有人肚子饿,他会给口饭吃,有人没书看时……,有一次,他正在吃饭,突然听见门外有人在喊疼!他连忙出去一看,车夫受伤了,他立刻拿起药品来为车夫治伤,直到不疼之后,他才放心。鲁迅真像一个“傻子”不断的去帮助别人,也不管自已处境危不危险。

鲁迅真是一个为自已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鲁迅的一生

全文共 2643 字

+ 加入清单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寿,1898年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的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

他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他1881年9月25日出生,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鲁迅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

三味书屋

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乳房》、《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

鲁迅

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着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着《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

求学时期

在当时,一般的读书人走的是三条道路:一条是读书作官的道路。当不上官的还可以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俗称“师爷”),倘若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的中国,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慈母多方设法筹借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都是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期间,鲁迅阅读了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着作,开拓了视野。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着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着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欺凌。

鲁迅先生在南京路矿学堂期间成绩优异,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公费留学的机会。1902年,他

鲁迅先生画像

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他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青年时期的鲁迅

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想通过医学启发中国人的觉悟。但他的这种梦想并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酷的现实粉碎了。在日本,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视。在他们的眼睛里,凡是中国人都是“低能儿”,鲁迅的解剖学成绩是59。3分,就被他们怀疑为担任解剖课的教师藤野严九郎把考题泄露给了他,这使鲁迅深感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场电影中,鲁迅看到众多的“体格强壮,神情麻木”的中国人,在淡然地围观被当作俄国侦探处死的同胞。鲁迅受到极大的打击,这时他已认识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于是他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回到东京,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筹办文学杂志,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当时,他与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关于中国国民性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通过这种思考,鲁迅把个人的人生体验同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奠定了他后来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在日本留学期间,鲁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是,鲁迅的思想不但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所无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学生中也很难得到广泛响应。他翻译的外国小说只能卖出几十册,他筹办的文学杂志也因缺乏资金而未能出版。家计的艰难使鲁迅不得不回国谋职。1909年,他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员。这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到苦闷、压抑。五四运动之后,他压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样通过文学作品猛烈喷发出来。在那时,他已经在教育部任职,并且随教育部一同迁居北京。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场面非常壮观。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鲁迅故里的作文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特别兴奋,因为妈妈要带我去鲁迅公公的故里。鲁迅公公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

早晨,吃过早饭,妈妈带我走进了鲁迅故里,我们先去了他的祖居,看到了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还去了他小时候的乐园----百草园。鲁迅公公小时候会把墙角落里的碎砖翻开,爬出蜈蚣.蟋蟀.臭屁虫来,他用手指按住臭屁虫的背,臭屁虫放了个臭屁逃走了。小时候的鲁迅公公胆子很大,经常在井圈边上跳上跳下,玩的非常开心。这里就成了他小时候的乐园。比起现在我玩的遥控飞机.汽车那就差多了。我们又去了三味书屋,这是鲁迅公公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屋子中间有一张八仙桌,桌子的右上角刻着一个“早”字,这是他用来提醒自己读书不要迟到。而我读书不像鲁迅公公那样用功。早上,妈妈叫醒了我,我 还要赖在床上。

参观完鲁迅故里,我们回家了。路上我对妈妈说:“我长大了要做一个像鲁迅公公一样的人。”

[游鲁迅故里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走进鲁迅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一张普通旧中国人的面容,面部黄里带白,人看起来瘦得教人担心,但他的精神很好;你可以看到他的头发与他的性格“相符”,寸把长头发大多是精神抖擞地直竖着,隶书“一”字形的胡须点缀着鲁迅先生传统。他长得非常像他自己,非常的五四,非常的中国,又非常的摩登,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配他的,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

鲁迅本是富贵出身,因祖父科举考场作弊,被下到监狱,判决秋后处斩,鲁迅家里花了大量钱去营救。后来鲁迅父亲生病,花了大量钱医治,渐渐卖田卖地买房产当东西,家境渐渐衰败

1898年,18岁的鲁迅,揣着慈母多方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了家乡,到异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入路矿学堂。他接受了一种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哲学,同时强烈地感受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华民族的危机。

鲁迅从少年时代就充满了祖国的热爱,正是这些热爱驱使他追求新的知识,探索传统文化。鲁迅起先抱着科学救国的思想东渡日本去学医,后来受到刺激,决心弃医从文,他要用文艺唤醒人民。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封建的思想文化,封建的道德伦理,成为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一种可怕思想,影响人们思想,而鲁迅却能在如此的环境中学习并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真谓之为我们的榜样,也正是因为鲁迅看到这种可怕思想对人的羁绊,所以才弃医从文,决心医治人们的想法,挽救落后的国家。

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他我们民族永远骄傲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