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破常规作文【热门20篇】

事有便宜,而不拘常制。谋有奇诡,而不徇众情。在做事情中我们要善于打破常规。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打破常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820

作文

90

打破常规的思考方式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读过《苹果里的五角星》这篇课文,至今,我还铭记着它给人们的启示:创造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邻居家的小男孩向“我”展示了一种独特而新颖的切苹果的方法。我们通常的切法是循规蹈矩地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从中间切下去,这样可以清晰地看到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通过这次切苹果,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一个普通的苹果里居然还隐藏着一个五角星!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人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才能发挥我们身上未曾发掘的潜能,如果一个人心灵受到束缚,他的潜能也会受到限制!

比如说一头被习惯所约束的大水牛!这头牛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一个小小的木桩上,而当时的它力气还小,没能力挣脱,但长大后的它,仍然没有从小小的木桩上挣脱。为什么呢?因为它还是抱着小时候的那个不可能挣脱的心。你明白了吗?约束它的不是小小的木桩,而是多年来的习惯!

再比如说,看魔术表演,一个人从扎紧的袋子里奇迹般的出来了,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想他怎么能从里面出来呢?而不会去想带下面的秘密!思维定势让大家都傻了,才显出魔术师的聪明!

要改变僵化的思维定势,需要我们改变观念。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并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行动。而不是习惯性地顺着定势思维思考问题。爱观察,勤思考,勇于尝试,勇于创新,就一定能走出思维定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东西打破了以后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走着走着,突然,我的肩膀碰到了一个凉冰冰、滑溜溜的东西,瞬间从我的衣袖上滑了下来,当我还没反应过来时,它已经与地面碰触了,直到发出响亮而清翠的声音时我才反应过来。“啊!这不是妈妈——两千块一瓶的护肤精华吗?”我咬着指头,发着抖,不一会儿腿就软得站不住了……此时我的脸色已经发白了,不知如何是好,手上的饼干洒了一地。

我捂着头在房间里不停地乱跑,大约过了半个来小时的样子,我才冷静下来,思考着等会妈妈回来了要怎么办?是要承认错误还是要……天使和魔鬼在我的身旁徘徊着,搅得我的心无法安宁,这时我想到了一句话叫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对,没错,我还是诚实点说出真相想好了,哪怕被妈妈骂一顿打一顿。

“咚、咚、咚”急促的敲门声响起了,妈妈回来了,我慢吞吞地开了门,手心紧张得捏出了一把汗,“对不起,妈妈,我打破了您的护肤品……”妈妈看出了我的担心,笑了笑说:“傻孩子,这瓶已经用完了,就算是没用完,打破了还不就破了,也不能挽回来,你下次小心就好了,没关系的!”听了妈妈这番话,我松了口长气,这也许就是诚实承认错误带来的好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打破规则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徘徊在生活的“半山腰”上。这条山路坎坷难行,荆棘遍地。我们总是朝着下山路迈开步子,走向属于我们我们群体,走向属于我们的地方。如同那群随波逐流的小鱼们,毫无方向,,漫无目的。可就是没有尝试着,向着崎岖、坎坷的山路攀登一下。感受在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而在人生的征途中,往往就有一些人能在困难和挫折中取得成就,那是因为困境能磨练出强者,能产生一中向上拼搏的动力!

就像那条不服气,不甘心的小鱼,它不一味地遵循自然规律,它欲想打破自然规则

它想:为什么,它们为什么一定要成群结队的游?它们为什么一定顺着下游游?为什么……鱼儿太疑惑了,太不服了,太好奇了。终于,从它心中喷发出了一个信念:我要“逆向而行”!我要“打破常规”……

在生活中的我们,不能在逆境中体会快乐,因为我们不去尝试,不去突破。因而,生活给我们的是单调,是乏味的。所以,不管鱼儿最终是怎样的结局,它也是一条“精彩的鱼”。

想想我们也是一样啊,我们除了要越过坎坷,走过平坦,还要铲除荆棘,将泪擦干,试着突破自己,逆向而行。最终在撒满星星的天空下,凭着一颗不哭泣,勇敢的心。感受真正成功的感觉。

鱼儿的坚持不懈,鱼儿的突破自我,都是值得我们的学习的。我们要与时俱进,打破常规,攻克一切堡垒。突破、向前,生活带给我们的困难,我们要用自信去“包容”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打破枷锁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曾说:“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置身何处,而是我们将前往何处。”是啊,起点与重点并不等同,我们的置身之地并不能决定我们未来的道路,哪怕我们身处逆境与绝地时,我们也应有前往远方、走向成功的决心与勇气。只有打破困住自身的枷锁,方能拥抱美丽的蓝天。

身处家中,电影之梦从不放弃。

李安,这位世界级的大导演,曾一段时间归隐家中,担任“家庭煮夫”数年,与大多数人们不同,他,在家干家务,而妻子却在外上班挣钱养家。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下,李安却也不甘如此,尽管身在家中,但他演绎电影的梦从没放弃。梦想所在的地方,就是最好的工作之地,李安打破“家"这个枷锁,一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让人们重新认识他。

李安,身处家中,却依然追逐着梦想,他给予我们以启示:不管身处何方,我们应打破无形枷锁,追求崇高的目标。

身坐轮椅,我心依旧自由飞翔。

在牛津大学毕业的霍金,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刻,不幸身患绝症,全身肌肉萎缩,只有几个手指能艰难的屈伸。若是我们,全身不能自由地活动,该绝望了吧!但霍金凭借惊人的毅力和不屈于命运的决心,毅然的学习与研究。虽身体困于轮椅,但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有蓬勃的生命力的,他的思想与感知,变为最先进的超时空的望远镜,去宇宙深处探索黑洞的秘密。他穿梭于黑洞之间,为我们打开时空之门。

霍金,身坐轮椅,却依然自由地行走,甚至比我们每一个人走得都远。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他们,出身卑微,但心怀崇高的理想,不甘心被身份的枷锁所困,而潦倒一生。倘若他们自认天命,那即使有再多的伯乐,千里马之称也不会属于他们吧?

生活在当下,我们不应该被任何东西所困,不应该找任何的借口停止你前行的脚步,更不应该因为一点点的成就而满足于现状。有些事,是不应该被满足的。只有打破无形的枷锁,行动自由,方能拥抱美丽的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以“教学常规月”为主题的600字征文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通过查阅教育教学文献资料,了解到有效的教学系指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变量促进学生取得高水平成就的教学。有效的教学总是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取得。也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智力学习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掌握知识以及团队工作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建立终身学习态度的教学与学习。还有学者认为,有效的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达成了预定学习目标的教学。从本质上讲,有两个因素制约着有效教学:其一是教师必须明确促进什么样的学习;其二是教师必须安排和提供给学生获得这种学习的学习经验。不难看出,着眼于目标的定义,重点强调的是预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之效,结果表现为质量。质量来自哪里?来自日积月累的功效。这日积月累,涉及面甚广。单就课堂教学而言,来自于每一节课,以及相关的课前深入研读教材以至有效备课、课后根据学情差异有效布置和批改作业、培优补差辅导、科学训练考试、深入教学反思和习惯总结提升……。

认真推敲起来,从一定义以上说,实现教学有效、高效,就是抓好抓实教学常规。说到教学常规,大家都有话可说。但是,说起来常常不外乎这样一些话语:备课,三次备课两次飞跃;上课,方式转变师生互动;作业,减轻负担;辅导,有的放矢;训练,讲究科学;反思,教后笔记;总结,撰写论文……。这些,都没错。

但是细加研究,又感觉不是那么回事。备课,飞跃不易;上课,互动艰难;作业,负担难减;辅导,乱矢穿空;训练,机械重复;反思,鲜花朵朵而已;总结,论文拼凑罢了。要真的做到有效,照我的理解,就是要把教学的每一个常规环节做到精细。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那就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我下面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尊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实际

开展课堂教学,应该以尊重教学条件和教学内容的实际为前提,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有效。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我们在选用各种教学媒体时,应遵循“简单、实际、经济、易操作”这一基本方向,以是否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为基本出发点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回归自然。

二、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我们还应充分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有时并未达到教师的期望,学过的东西学生并没有掌握好,有时又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课堂上,我们要随时随地关注学生的反应。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宁可不讲,让学生先放松一下,活动一下。学生没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一般也不能往下讲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按照学生的实际状态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活动形式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而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作支撑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但是有的课堂活动太过频繁,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一堂课并不是一堆或有趣或无趣的活动的无序集合,而应该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从而使学习朝着教师努力的方向发展。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都要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使每个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有助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才能使学习与活动实现有机结合,使教学任务在活动中得以完成。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 让我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并富有成效。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从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共同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有效,是教育工作者永无止境的追求。

有效的方法多样,途径多条,关键是——

施教者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态度,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管理者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要有宽容的态度激励的机制。

引领者要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平等的态度,发挥有效促进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吸收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库里全票当选常规赛MVP最新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NBA今(11)日正式宣布金州勇士队的斯蒂芬-库里成为本赛季的常规赛,而且库里也成为了NBA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全部第一名选票的常规赛MVP。根据今年常规赛MVP的票选结果来看,库里得到了全部131张第一名选票,得分为1310分。此外,马刺前锋伦纳德在投票中排名第二,骑士前锋詹姆斯排名第三,威少和杜兰特分列四、五位。

在10日,勇士在才客场艰难战胜了开拓者。双方打进加时,而刚复出的库里在一番挣扎之后终于找到感觉,在加时赛独得17分,创下新的历史纪录,直接碾压了对手。科尔也说:“G4是我参与和见证过的最伟大的比赛之一。”

“我几乎没怎么见过自信比斯蒂芬更足的球员了。”科尔说,“他昨晚上一度在外线10投0中,当他投进第11个的时候竟然开始在边线跳起舞来。我当时问卢克(沃顿):卢克,他是在跳舞吗?他的三分可只有11中1啊。”

“所以,当三分11投1中而他还在跳舞的时候,那他的自信可是真足。”科尔一本正经地说。

对于库里成为全票当选的第一人,科尔称自己也比较惊讶,他说:“因为一般来说总有人会站住来挑战的。”结果票选却堪称一边倒,根本没人威胁得了库里。

科尔也说:“这一年真是充满魔力,而他绝对是这一切的中心人物。”

对于库里如今在联盟取得的成功和地位,科尔至今不敢相信。“这一切是如何在9年之间发生的?你妈妈一开始甚至都担忧你没办法在联盟立足,现在这样真是太奇怪了。但因为有你为球队奠定基调,我们教练组的工作真是超级轻松。”

“去年赢下MVP还不够,你在今年变得更强大了!”科尔称赞道。

拓展阅读:MVP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最有价值球员奖(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Most Valuable Player)是一个自1955-1956赛季以来每年对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常规赛中表现最佳的球员所颁发的一个奖项。

奖项信息

NBA常规赛结束后就会进行最有价值球员(MVP)的投票评选工作。直到1979-1980赛季,最初的MVP奖项都是由NBA球员投票评选出的。然而从1980-1981赛季开始,由美国和加拿大的体育记者和电视评论员投票决定MVP奖项的最终归属。每一位评委分别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最好的第一到第五位的球员。球员每获得一张第一位的选票将获得10分,第二位选票获得7分,第三位选票获得5分,第四位选票3分,第五位选票获得1分。从2010年开始,将有一张选票是由球迷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的,得票最多的球员将获得这张选票。

自从1982-1983赛季以来,获得该奖的每一位球员必须代表所在球队赢下至少50场常规赛比赛的胜利(除了1998-1999赛季获得该奖的卡尔·马龙,那个赛季因为劳资纠纷出现罢工事件,常规赛只进行了50场比赛)。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纪念堂的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曾6次获得这一奖项。比尔·拉塞尔和迈克尔·乔丹均5次获得该奖,而威尔特·张伯伦、勒布朗·詹姆斯则4次获得该奖。另外,名人堂球员摩西·马龙、拉里·伯德和埃尔文·约翰逊(“魔术师”约翰逊)都三次获得该奖;鲍勃·佩蒂特、卡尔·马龙、史蒂夫·纳什、蒂姆·邓肯均两次斩获该奖项。2014年NBA最有价值球员奖授予了凯文·杜兰特,他获得了125张第一名选票中的119张。2015年NBA最有价值球员奖授予了斯蒂芬·库里,只有两位球员在新秀赛季就拿到了这个奖,分别是1959-1960赛季的威尔特·张伯伦和1968-1969赛季的韦斯·昂塞尔德。获得该奖而非美国出生的球员有尼日利亚的哈基姆·奥拉朱旺 、美属维尔京群岛的蒂姆·邓肯、加拿大的史蒂夫·纳什、德国的德克·诺维茨基。邓肯其实是美国公民,不过由于他并不是在美国的50个州或者华盛顿出生,所以他被看作是一名国际球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打破常规

全文共 1199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上,正上演着保加利亚队与捷克斯洛伐克队在欧洲篮球锦标赛上的一场比赛。当比赛剩下8秒钟时,保加利亚队以2分优势领先,一般说来已稳操胜券。但是,这次比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队必须赢球超过5分才能取胜。可要用仅剩下的8秒钟再赢3分,谈何容易?

这时,保加利亚队的教练突然请求暂停。许多人对此举付之一笑,认为保加利亚队大势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练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难力挽狂澜。暂停结束后,比赛继续进行。这时,球场上出现了众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见保加利亚队拿球的队员突然运球向自家篮下跑去,并迅速起跳投篮,球应声入网。这时,全场观众目瞪口呆,全场比赛时间到。但是,当裁判员宣布双方打成平局需要加时赛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保加利亚队这出人意料之举,为自己创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机会。加时赛的结果,保加利亚队赢了6分,如愿以偿地出线了!

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所使用的能力,只有我们所具备能力的2―5%。这就更有必要提倡打破常规的创造性思维。

说到创造性思维,我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

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小学,图画课是最让他头疼的,那里的美国孩子,画的根本称不上是画!他们笔下所绘: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有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而每当他们画完,都兴高采烈的问老师:“好不好?”

而那个中国孩子却与他们大不一样,她努力地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画毕,也会兴高采烈地问老师。不过,他是从来不问“好不好”的,只是问“像不像”。

一个是“好不好”,一个是“像不像”。这引起了我的沉思。中国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循规守矩,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计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与此相比,中国的所谓范文,参考图便都成了禁锢中国孩子思想的罪魁祸首!他把孩子变成了复印的机器,中国的孩子,也许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却欠缺了基本的创造力,多么可悲呀!

这还有一则笑话,似乎也谈到了今天的这个话题: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考学生:

“雪融化了是什么?”

一个学生回答:

“雪化了是春天!”

老师说:“错!答案是泥水。”

“雪化了是春天!”多么天真,多么浪漫的想法!创造性是不能教的,但,创造性却能被这潭“泥水”冲刷得干干净净!

乾隆年间,有两位书法家。一位极认真地模仿古人,横要像苏东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个正好相反,讲究自然,独成一派。某天,两人相遇,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第一个听了,顿时瞠目结舌。

不错,正如齐白石先生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会创造,只会在前人的框架里打转转,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我们不是不会打破常规,只是常规牵制住了我们的手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学常规月征文

全文共 2741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十九个中小学教学常规月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反思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成效与问题,进一步有效实施教学基本规范,增强教学创新能力。下面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就如何夯实教学基本规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备课、上课、反思、课题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备课--看见集体的力量

《规范》第二十四条对备课提出了如下要求:“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及其他资源,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基础,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预测学生的认知障碍等。教学目标设计做到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测评、可达成;课堂作业、课外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差异性;重视教学活动的预设与生成;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等。”

暑假里我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的备课活动。我们备课小组,接到的任务是对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进行单元教学设计。首先,我们一起认真研读了本单元的所有课文,以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与这一单元配套的阅读教材。然后,再对照课程标准,设计出了单元导读、珍爱和平、传奇英雄和人物剪影等四个环节。其中“珍爱和平”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传奇英雄”和“人物剪影”则从读与写两个角度完成对人物描写的学习。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我们共同研究课程标准,共同研读教材,分析学情,对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有序地整合,突出了教学重点、难点,彻底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单篇课文教学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单元备课。每位老师都很投入,大家一起进行头脑风暴,有时甚至为了一个教学细节的设计,还展开热烈地讨论。这次备课,靠以前的单兵作战的方式,是不可能完成的,唯有老师们集思广益,才能实现。在备课过程中,我看见了集体的力量。

二、上课--可以预设的精彩

《规范》要求教师上课要“坚持立德树人,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

前不久,我参加了 “一师一优课”的晒课活动,那节课上就有一个意外的生成。《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一个男孩爬到山崖顶上不敢下来,最后在父亲的引领下一步一步地走下山崖的故事。文中心理描写特别出色,我在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朗读品析精彩的句子。学生读到“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这个句子时,体会到这是因为小男孩非常害怕,而产生了幻觉。幻觉描写是心理描写的一种方法。

关于心理描写的方法,我在上《在沙漠中心》一课时,曾经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别是幻觉描写、景物衬托、内心独白、动作暗示等方法。而这节课,我预设的是达到体会到一两点的程度就可以了。这个学生的回答,给我创造了机会,我就顺势引导学生发现其他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在作文中尝试着去使用。这堂课的教学实录,后来发表在《语文知识》。

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回答,看起来是个意外的收获。其实是教师在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抓住了恰当的时机展开教学,达到了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案,因材施教的良好效果。

三、反思--看见成长的力量

《规范》第二十八条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坚持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师要定期对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考试、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等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剖析、总结教学得失。”

大家常有这样的体验,即无论怎样精心预设,课堂上总会有出人意料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殊不知,“错误”恰恰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一分为二地去剖析问题,然后抓住其中有利因素,给学生以机智巧妙地引导,进而化“错误”为精彩。

上一届学生初二下学期去渤海中学社会实践回来之后,我进行了日记讲评。我让学生回忆在技校参加社会实践时感人的细节,有个女孩忽然讲起了宿舍里闹“鬼”的故事,并对原因做出了种种猜测,还讲到了宿舍里其他女孩害怕的表现。孩子们就更加兴奋了。我发现课堂有些失控了,已经游离了“用什么来打动读者”的主题,没有按照预设的内容展开。这时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意犹未尽,纷纷举手要说说自己宿舍的趣事。

回到办公室,我坐下来反思。课堂的主题已由“情”转移到了“趣”上。如何把放开的课堂收拢起来?“核心价值”这个词跳了出来。第二节仍是作文课,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件闹鬼的事,最有价值的细节是什么?”接着,孩子们略作沉思之后,就讲起了大家听说这件事之后,都跑来安慰他们,有的拿来手电筒,还有的邀请她们到自己的宿舍里,和她们挤挤。我趁机点拨:“这些细节表现出真挚的友情,这才是闹鬼事件最有价值、最值得写出来的内容啊。”

当课堂游离主题之后,我及时地做出了反思,发现这个话题虽然点燃了学生的热情,但孩子们的理解止步于“乐趣”,恰恰反映了学生认知的肤浅。这正是拨云见日,指导学生把文章写深刻的好机会。于是,就适时地抛出了“最有价值的细节是什么”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把课堂逐步引向了深入。

我把这个教学片断记录下来,并把它写进了我的论文《如何化“错误”为精彩》,发表在2014年第3期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篇论文在今年滨州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经验加反思等于成长。把自己的教学点滴收获,积累起来,再进行反思和总结,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在反思后不断成长。

四、课题--感受研究的力量

《规范》还提倡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教学问题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

自从“生活日记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开展以来,我们首先进行了“跟课文学写作”方向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青春足迹》上,开设了“跟课文学写作”专栏,课题组的老师结合教学实际,积极撰写指导性文章,帮助学生从课文片段中,得到写作的启示。

辛勤的付出,换来了收获。回看《青春足迹》1-16期上的文章,学生作文的篇幅和质量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更令人高兴的是,本学期陆续收到了一些好消息。先后有多名学生的日记作文,发表于《阅读与作文》《青少年日记》《美文读写周刊》《齐鲁晚报》等报刊杂志。这些学生作文的发表,离不开我们课题组老师们的共同努力。

本学期在“跟课文学写作”研究方向之外,增加了“情境日记写作”的方向、“日记升格指导”方向的研究。希望通过课题组老师的努力,探索日记与生活的联系,日记与成长的联系,能让更多的老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写作,思想上有进步,情感上得到陶冶,从而创设校园写作的良好氛围

通过学习,我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规范》对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给出了引领和指导,从中可以看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今后,将把自己的学习体会,贯穿到日常的教学中去,遵循学科教学规律,更好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教研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思维要打破传统规则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看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吧!它讲的是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竟来到了东方魔法学院,学习魔法。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巫师,还保护了魔法石。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第一感受是:非常棒!

为什么?因为它立意新。就哪《哈利波特》来说吧。他整部影片中,并没有写成哈利波特要打败其中某一个坏人,然后圆满结束。他整部影片飘飘扬扬,没有明显的结构,像一个很大的泡泡。

《哈利波特》在美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一亿美元,大人小孩都看的津津有味,而在中国相对而言就没这么畅销了。只要我们小孩子喜欢,家长不喜欢不说压根就反对我们看。为什么?两个字-守旧。

想象可以创造奇迹,如创作《哈利波特》的作者本来很穷,就应为写了这部剧本成了亿万富翁。

《哈利波特》与传统动画片不同之处就是它冲破了传统的规则,把不可能的事写进现实生活中去而这种离奇的想象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想象,中国动画片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厌烦。你打开 央视台不是“大闹天宫”就是“哪吒闹海”。我看,要不是外国动画片进入我国,中国的思维早僵死了。

中国的那些作家来来去去就抱着四大名著写,什么大话西游、齐天大圣孙悟空还不是西游记吗?

在此,我要说中国人在不突破传统规则,干脆抱着四大名著等发霉算了!

中国的家长都为自己孩子前程担忧,他们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威逼利诱。禁止孩子阅读和观看就想哈利波特类的小说或影片。他们认为看这些东西是无用的还浪费时间,非让他们看作文选、奥数书或是买一大堆资料书让孩子做,搞的孩子一提起读书就头疼。一到周末也别闲着补习班已早与我们签约了。

在中国家长心里,考试分数就是学习成绩的唯一见证。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在踩别人着脚印往前走?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没有创新了。那么未来祖国科技发展的重担我们怎样挑起?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打破关住自己的门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过了一段时间,门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后来,又有一块板坏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再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

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老又破,满是补丁。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启示】: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会关住自己。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无形门”,及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艺”,这样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被“打破”的生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所有东西都在极速发展中,我们的军事,政治,科技,信息等等,在它们之中有一个名叫移动互联网的,不错,听到这个名字大家就好像见到了一位亲人,因为我们离不开它更依赖着它,我们一边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那些乐趣,孰不知它也在俏无声息地把我们的生活打成碎片……

除去工作日上学日,周六周日你还记得自己如何度过的吗?如果你不记得那么我来帮你回忆。早上原本应该酣睡的时候,一个手机上来信息的提示音想起,你立即拿起手机查看,之后看完你的选择是继续浏览别的东西。中午吃饭时你会拿起手机播放些视频或剧一边吃一边看。下午当你决定要去干什么时朋友的一句出来玩吗又把你的计划打破。晚上你要休息的时候你会拿出手机畅游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中。是的,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人的周末,从早到晚有条有序的生活,就这样被碎片化了,移动互联网让我们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这话不错但也不对……

如果说移动互联网是打碎玻璃的人,那么下面我所要阐述的就是给它递工具的人。

在以前,科技没有那么发达,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老式的房子,简单的店铺,听我爸说起他小时候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以前啊虽热没有网但是我们那时候比你们开心多了。我想这里所谓的开心是他们不像现在的我们只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空间里,他们有更大的空地去玩耍,去领略。以前的他们和现在的我们最大的区别无非是时代发展不一样,人的心境不一样,人所依赖的东西不一样。但我认为他们的生活是完整的是不被打扰的。

在现在,或许你也会说如果以前他们有网他们也会像现在的我们一样,或许你又会说我们现在如果没有手机我也会活的像以前的人一样,但一个时代就是一个时代,时代在发展在进步,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都会随大流,会情不自禁的做一些事,会模仿别人做一些事。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说移动互联网打破了我们的生活,倒不如说我们太过于依赖它,把自己禁锢在一部手机,把自己的心禁锢了,觉得那是全部乐趣来源,但在身边依旧有许多的其他的乐趣,

或许人的心就是那个递工具的人。

其实有时不妨试下,当信息提示音响起时,忙完你手上的事再去看。当你吃饭时不妨放下手机让它休息也让你休息。你的心首先需要做的是不依赖它,那么它才不会打破你的生活,才不会影响到你。

手机可以用网也可以用,我们也在某种程度上有些身不由己的遇上了碎片化的生活,但我希望从我们的心出发,解开心上的那一把锁,逐渐把破碎的生活变的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打破规矩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每周五天的校园生活后,迎来了令我们向往的双休日。星期六的早上想多睡一会儿,然后起床看看电视,和同伴们出去玩,可是不行,一大早就要被妈妈从被窝里揪出来去上补习班,这是我们家的规定,这六年来一直没有变。我好想有一个快乐的双休日。

如果有人问我,我期待的双休日是什么样的,我会这样回答我希望我能拥有一个没有补习班的双休日。

假如我有一个自由的双休日,我会去操场上,和朋友们一起踢毽子,跳皮筋,有说有笑地做游戏;再和他们去田野,捉蝴蝶,采野花,去野炊,去露营……而现在的我,作业一大堆,还有这么多补习班,哪有时间和精力去玩啊。哎,真是可怜呀!

假如我有一个自由的双休日,我还要和妈妈去商场里买东西,到图书超市去看书,那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各种各样的图书都有,只要我愿意,看上一天都没有人管你。然后回到家里,在我的电脑前工作一番,好好和我的朋友们聊聊天。

两天的快乐生活过完了,又该回到了紧张的校园生活中。我得赶紧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在周日的晚上,小小地总结一下这两天,把它们整理到本子上去,这也是一篇不错的作文哦。

假如,我真的拥有这两天短暂而又幸福的假期,我要从约束我的鸟笼中飞出,飞到自由的田地里尽情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打破规则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听惯了人们说:规则就是力量。看惯了大多数人按规矩办事,在不经意之间,我们便被规则绑架,渐渐地失去自己的创新精神,于是在特殊时候往往不能成功。

我们每天学习的所谓的知识,它也会让我们束手就擒。比如数学,它里面的规则可真是数不胜数,但是除了对付考试和特殊工作以外,在实际生活中是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学习的什么所谓的三角形、圆、四边形、一次函数等等,都是一些无大用的知识,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绝对规则的图形和变化。难道生活中的捷径有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知识吗?没有,几何及代数的最值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

爱迪生有一次将一个形状很不规则的灯泡交给一位平日里非常恃才自傲的研究人员,请他准确地算出灯泡的容积。那人随手接过灯泡轻飘飘地说;太简单了两个小时过后,爱迪生来问他答案,只见他桌子上到处是公式,但算了半天却还没有一个结果。爱迪生就拿起一杯水倒满灯泡,然后将灯泡里的水倒入量杯中,灯泡的容积就被轻而易举地显示了出来这个事例中,爱迪生打破了规则,放弃了几何这一种愚蠢的办法,才得以正确地球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即使是最有知识的人,一旦被知识中的规则控制,也不会有什么作为。古今都是如此:在亚历山大大帝攻入小亚细亚后,遇到了无人能解的戈第安之结,亚历山大大帝随时了无数次,也未能解开,但他却解开了规则,用佩剑一下子把结给挑开了。

当常规的大紧紧关闭、无法敲开时,当常规的力量束手无策、一筹莫展时就应该向亚历山大大帝解开死结一样,放胆、放脑,一刀砍下去,用自己创立的思维打开成功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打破常规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凌晨,一位游客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手推车来到了两国之间的边境。边防哨兵疑心顿起:对稻草是不需要征税的,但是稻草下面到底是什么?这位哨兵仔细地对手推车中的稻草进行了搜查,但是一无所获。哨兵非常疑惑,亦感到很恼火,但是他给这位游客放行了。

第二天这位游客又来了,还是推着一辆手推车,这次里面装满粪肥,粪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商品。这位哨兵认为,他这次可看穿了这位旅行者的鬼把戏。对稻草进行搜查是没有什

么问题的,但是粪肥会使得这位哨兵的手臭不可闻。但是,哨兵知道他的职责。他找来一把小铲,仔细检查了臭烘烘的手推车,还是没有发现什么走私品。

每天,当太阳刚刚升到海关对面建筑顶端的时候,同样的场景就会发生。有一次手推车中是碎木屑,另外一次是砾石,后来又是粪肥。每次搜查已经变成了友好的例行公事。

“我知道你一定在走私什么东西,我会找到的。”哨兵咧开嘴笑着对这位游客说。

“这么多次了,你已经知道我是一个很诚实的人。”这位游客这样答道。游客是位乐观派,在搜查过程中,他和哨兵会一起谈论前一天发生的事情:谁欺骗了谁、有关国家领导人的最新谣传以及现在已经被关在当地监狱中的走私犯的走私伎俩。

“我不希望那种事情发生在你身上。”边防哨兵说道。

“一个诚实的人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位游客答道。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突然有一天那位游客在日出之时没有来到边境,并且再也没有出现过。十几年之后,哨兵和游客都已经开始了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在一个酒馆中不期而遇了。于是哨兵问那位游客,希望他能解答一下多年以来—直困扰他的一个问题。“我多年以前就离开海关了。我为政府尽心尽责地工作。我知道你当时在走私什么东西。你一定是在走私什么东西。”他说道,“都这么多年的老交情了,告诉我好吗?”

“是手推车。”

为什么那个士兵并没有发现他走私的是什么,那是因为他并没有换个角度去思考,而那个游客呢,却用这种方法来走私手推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打破常规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在我看来,规矩不过是源自人们内心安于现状的消极思想;规矩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束缚;规矩是通向成功的绊脚石。但凡先驱者,无一不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打破常规,开辟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毛泽东主席领导新中国走向曙光,出了名的是胆子大。最初之时全中国上上下下加起来的共产党仅二十来人,而毛泽东作为一名刚上大学的热血青年却也是其中一员。这是他对动荡社会的无所畏惧,这是他对社会守旧思想的挑战和冲击。作为青年开拓者,革命的领头人,他敢于创新,大胆地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他不安现状的创新,是他打破常规,对未知事物的无所畏惧;作为军事奇才,他从不畏手畏脚,颇有一国君主之霸气。他用”鸡蛋碰石头“,面对国共争战之初兵力相差悬殊的状况,他却仍坚持改革,一步一步带领共产党走向了胜利。

马云由当初的落榜考生蜕变为如今的商业巨头,原因就在于他的不甘平凡,打破常规;在同时代的人中,他三次参加高考,不甘愿随波追流学一门手艺而勉强混生,终考入大学,从此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马云一直在学习之余开发IT行业,于众多同伴之中发现契机,打破了常规,而创立了阿里巴巴。

商鞅在诸侯割据,六国混战之际,率先提出改革创新,并舌战群儒,克服一切阻力,实现了奴隶制国家向封建制王朝的突破,从而促进了秦王朝的统一,促进了历史以来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建立;扎克伯格在人们仍居于一隅,聊休闲,谈家常之时就创新性地成立了”Facebook“,让全世界的人可以互相分享喜悦,收获快乐;邓小平在提出”一国两制“的突破性思想并成功收复香港、澳门之后提到”创新是一个名族进步的灵魂。“;江泽民也曾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成功面前最重要的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如果你始终为规矩所约束,对创新的事物敬而远之,那么成功也就会对你敬而远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敢于打破常规的作文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涓涓细流,绕过千山万阻,汇成江河,只为了流入大海,回头看,曲流织成网;细细的藤枝,缠绕着枝干,螺旋生长,只为了生存,览全体,绘出美妙的螺旋结构。自然中的万物,无一不打破常规,为了自己的目标,而挑战自我,绽放人生光彩。

墨守成规,无异于将自己活埋;打破常规,等于为自己开辟出一条星光大道。而我们不要赴陀螺的后尘,一味憧憬于美好的远方,而不改变自己追求的方式,只是重复做不可能达到目的的机械运动,无异于水中捞月。

世界的光彩,总会吸引我们有双眼。喜欢追求美好的我们,必定会张开翅膀,飞向绚丽的一方。“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陶渊明追求美好的田园生活而唱出的自由之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是曹操渴求政治理想而吐露的肺腑之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太白蔑视权贵而吟诵的愤恨之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为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而立下坚强的决心。我们伟大的诗人们,向往着美好的理想,不断打破常规,挑战自我,最终流芳千古。

生活中的我们,有着无数梦想,然而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去走别人走过的路,我们不会去创新,只是一味地重复下去,没有见到曙光。我们就像旋转的陀螺一样,踏着千篇一律的节奏,不停的旋转,旋转,总以为自己会旋得很好,那怕旋得许多人来围观,那都是徒然,因为它并没有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美好远方,而前来围观的人只是来看它笑话的。所以,我们要看清现实,适时改变努力方式,打破常规,挑战自我,转出绚丽人生。

人生就像一张画,而我们手中紧紧握着决定画走向的铅笔。画的完成,需要许多直线,如果我们只知道将线无限延长,那么就不会显现出美好刺激的人生。但如果我们打破常规,用铅笔巧妙地增加一些拐点,那么我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将画的曲线发挥到极至。

打破常规,创造新的蓝天;

挑战自我,书写美妙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打破砂锅问到底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多少人都强调过学与问的重要性,学与问真的有这么重要吗?回答是肯定的。那一次,如果我没有“学”和“问”,可能我就永远不可能知道那其中的奥秘了。

那是夏日里的一个清晨,我和舅舅从后院里的湖中钓到三条鲫鱼,把它们养在水盆里。其中一条个头最大,它威风凛凛,在盆子里灵活地游动。其它两条也像伴舞似的,一起表演着“水中芭蕾”。咦,为什么鱼儿在水中游得那么自在灵活呢?它们是靠什么来掌握平衡调节方向的呢?我突发奇想,并带着这些问题去问了舅舅,舅舅却说:“我也不知道,但是你可以去书中寻找答案呀!”于是,我只好又抱着这些问题去《中国原生观赏鱼图鉴》中寻找答案。原来鲫鱼之所以能在水中游得那么自在灵活,秘密全在于它的鱼鳍上。比如:它的背鳍总管着鱼儿的平衡,腹鳍是鱼儿游动时的“操纵杆”,尾鳍则是它的“方向盘”。

虽然解决了问题,得到了答案,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还是决定做个实验,看看书中所说的到底对不对,准不准。于是,我从水里捞出那条个儿最大的,这家伙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它的大尾巴用力一甩,不仅用力打了一记我的手,还从我手中落下去,溅了我一身的水。我又伸手死死地抓住了它,顺势腾出一只手来,拿出一把大剪刀,只听“咔嚓”一声,便剪掉了它的背鳍。“扑通”,它又掉入了水中,但是这回它不再像以前那样生龙活虎了,这次它像一个失去了平衡的醉汉,东倒西歪,跌跌撞撞的,肚皮一会儿朝上,一会儿朝下。看来,背鳍总管着鱼儿的平衡,是正确的。我的目光又转向了另外两条鱼,口中喃喃道:“对不起啊,你们就再牺牲一下吧”!我一狠心,捞起了第二条鱼,剪掉了它的腹鳍,再将它放回水中。它以吃奶的力气游着,速度可慢了,而且撞到水盆边也不知道拐弯,真可怜!看来,腹鳍是鱼儿游动时的“操纵杆”也是对的。我又狠了狠心,捞起了最后一条鱼,剪掉它的尾鳍,然后将它放入水中。只见它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在水中横冲直撞。看来,尾鳍是它的“方向盘”还是对的。书上所说的,全是对的。

由此可见,学与问的重要性。如果这次我没有“学”,没有“问”,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知道大自然中鲫鱼游动的秘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规则为何屡屡被打破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纪律,才能有和谐社会的存在。 但是规则的效力却远远没有这么大,在人的“奇思妙想”中,规则总是能被找到漏洞,然后就有无数的人去钻,直到把这张法律之网给钻坡,国家又再补上一张大网,来维持秩序,就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手段。

随着时间的不断消逝,一些法律的效力就会逐渐的淡化下来。像许多比较“冷僻”的法律,就不为人所知,只有一些那种经常出现的人们耳中的法律才被人们所知晓,由此很多人做了违法的事情还不知道,毕竟除了像法官和律师这些人的职业需要,其余的人都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看法律,更何况记在脑子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打破常规议论文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雄鹰敢于走上其他鸟类不敢练习的悬崖,终能在蔚蓝的天空自由的翱翔;蝴蝶冲出茧的束缚,才会有化蝶的美丽;人类只有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才能造就新的辉煌!

你相信一截细细的链子拴得住一头千斤大象吗?当小象无法挣脱时,便习惯了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可以轻而易举地挣脱链子时,也不挣扎。可见,习惯真的很可怕,但如果你能跳出习惯的圈圈,方可见另一番天地。

一个中国的小孩子同父母共同去了美国。在美国的小学,图画课是最让他头疼的,那里的美国孩子,画的根本称不上是画!他们笔下所绘: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没有规矩,甚至连基本的笔法都没有。而每当他们画完,都兴高采烈的问老师:“好不好?”

而那个中国孩子却与他们大不一样,她努力地去画出自己想象中的事物:父母、文具、房子、花草……画毕,也会兴高采烈地问老师。不过,他是从来不问“好不好”的,只是问“像不像”。

一个是“好不好”,一个是“像不像”。这引起了我的沉思。中国的教育,教导孩子要循规守矩,却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美国孩子学绘画,老师往往不设计样板、不立模式,让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内心想象的过程中自由“构图”。与此相比,中国的所谓范文,参考图便都成了禁锢中国孩子思想的罪魁祸首!他把孩子变成了复印的机器,中国的孩子,也许具有很高的COPY“能力”,但却欠缺了基本的创造力,多么可悲呀!

乾隆年间,有两位书法家。一位极认真地模仿古人,横要像苏东坡,捺要像李太白;另一个正好相反,讲究自然,独成一派。某天,两人相遇,第一个书法家嘲讽第二个书法家,说:“请问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笔是古人的?”后一个并不生气,而是笑眯眯地反问了一句:“也请问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竟哪一笔是您自己的?”第一个听了,顿时瞠目结舌。

不错,正如齐白石先生的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会创造,只会在前人的框架里打转转,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我们不是不会打破常规,只是常规牵制住了我们的手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打破传统规则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思维要打破传统规则》。

大家都看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吧!它讲的是一个名叫哈利波特的孩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竟来到了东方魔法学院,学习魔法。最后成为一个优秀的巫师,还保护了魔法石。

看完这部影片我的第一感受是:非常棒!

为什么?因为它立意新。就哪《哈利波特》来说吧。他整部影片中,并没有写成哈利波特要打败其中某一个坏人,然后圆满结束。他整部影片飘飘扬扬,没有明显的结构,像一个很大的泡泡。

《哈利波特》在美国的票房收入达到了一亿美元,大人小孩都看的津津有味,而在中国相对而言就没这么畅销了。只要我们小孩子喜欢,家长不喜欢不说压根就反对我们看。为什么?两个字-守旧。

想象可以创造奇迹,如创作《哈利波特》的作者本来很穷,就应为写了这部剧本成了亿万富翁。

《哈利波特》与传统动画片不同之处就是它冲破了传统的规则,把不可能的事写进现实生活中去而

这种离奇的想象正好迎合了孩子们的想象,中国动画片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厌烦。你打开 央视台不是“大闹天宫”就是“哪吒闹海”。我看,要不是外国动画片进入我国,中国的思维早僵死了。

中国的那些作家来来去去就抱着四大名著写,什么大话西游、齐天大圣孙悟空还不是西游记吗?

在此,我要说中国人在不突破传统规则,干脆抱着四大名著等发霉算了!

中国的家长都为自己孩子前程担忧,他们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是威逼利诱。禁止孩子阅读和观看就想哈利波特类的小说或影片。他们认为看这些东西是无用的还浪费时间,非让他们看作文选、奥数书或是买一大堆资料书让孩子做,搞的孩子一提起读书就头疼。一到周末也别闲着补习班已早与我们签约了。

在中国家长心里,考试分数就是学习成绩的唯一见证。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岂不是在踩别人着脚印往前走?这样的话我们就永远没有创新了。那么未来祖国科技发展的重担我们怎样挑起?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学常规月征文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第十七个教学常规月活动在不知不觉中度过,在紧张忙碌的听评课和激烈的研讨中接近尾声。在我县深化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三年规划”的指引下,在学校和教委的组织领导下,我亲历了这场轰轰烈烈的、颠覆教学历史的大改革。 一直以来,我县基础教育的弱点就是重知识、轻能力,如何保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取得令家长和社会满意的成绩是主导,就形成了以 “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教学方式。而这个教学常规月,在真正意义上彻底遏制了陈旧教学方式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总结了以下亮点:

一、确立了“合作探究-成果展示”主环节,努力使课程综合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此前的课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从死记硬背,到提倡教师要“少讲多练”,让学生通过大量做题练会。这是一种进步,但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少教多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在解决问题中去学会。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自然是大相径庭。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而我县推广的五环节课堂模式正是我们近阶段“生本”教学经验的总结。课堂上充分发动学生运用生活积累,去说、去读、去讲。大家知道,拼音教学是枯燥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小组优势, 通过小组间学生的对话、口头表达,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例如,在教学ai这个韵母时,孩子们互相比高矮;一个戴上a的头饰另一个戴上i的头饰紧紧地挨在一起发音;分角色说妈妈、爸爸我爱你等等。

二、通过现代化手段,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作用,开放课堂教学的空间,让学生去画、去看、去描、去玩、去动、去演。在拼音教学中,我让我的孩子们在白板上画出字母的形状;在简笔画中涂出自己喜欢的声母、韵母和音节。我还利用互联网让学生玩喜欢的“打靶开花”、 “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去记忆生字、词语。在课上看拼音故事视频,然后分小组去模仿和表演??

教学常规月里,每一位老师都有精彩和独到的“表演”,唏嘘过后,掩卷沉思:课,要天天上,课改的漫漫长路,又岂是一个月甚至一节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堂生动的展示课里面究竟有多少“作秀”的成分在里面呢?作为一线教师,我深知学生轻松愉悦的四十分钟,靠的是师者课下的不眠不休,又有几个能坚持不懈呢?某些地方每每以一节课来决定教师专业的“质量”,致使部分老师像排戏一样去准备,课堂上每一个孩子该做什么有了固定的剧本,主角、配角、群众演员??我再一次认真拜读了某地教师考核办法,课堂教学得分只凭一节考评课打分,而教师课堂教学考核分四档:差距真的有那么大吗?且不说一到听课打分就请客送礼的龌龊,仅如此,对那些求真务实,不愿意做导演、排假戏的教师来说就公平吗?

因此说,课改的大方向是对了,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还要持之以恒,让每一个月、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都成为真正的课改的“常规”,做到:不给“作秀”留机会,坚决不打“人情分”。这就要摒弃“集中”考评课和评价“一言堂”的做法,否则,危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