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好奇心和创新的作文汇集19篇

事实上,没有比中国的更非凡地融合了东方和西方,传统与创新。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关于好奇心和创新的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4071

作文

1000

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网络主题直播观后感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四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长歌未央,一百年精神永存,时至今日,在五四爱国旗帜的引领下,中国人进步图存、科学救国。中国梦以一丝微光到今日的无限光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传承,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重任,科学兴国,吾辈担当。

科学兴国,是历史的启迪。那时我们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梦而不自知,殊不知,工业革命后科技发展迅速的西方文明已逐渐将我们甩在身后。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紧锁已久的大门,这片繁华千年的大地上留下了无尽的血泪与伤痕。近百年屈辱史,凝聚了中华民族无力的抗争与挣扎,终将沉睡的民族唤醒。鲁迅说:“我们将火药制成了烟花炮竹,可西方却将其制成火炮。”科学的停滞与落后,是造成我国国力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救国的旗帜,将中国唤醒。

科学兴国,是时代的感召。我们关注今日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世界前列。林达曾言:“刺破水面的锐利冰封,它也许只露出一角。”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更要看到速度之下,能源驱动型产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人口红利衰退,增长乏力;高科技产业核心科技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窘境。无论经济之花多么繁荣美丽,若没有科技作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之梦的实现又何以为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无数实践中被证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之兴盛当以科学兴国、科学创新为先。

科学兴国,是吾辈之担当。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过:“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要做好接力传承中华科学兴国之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已为我们迈出了坚实一步,从五四科学救国的大旗,到“八六三”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神舟系列飞船升天,杂交水稻亩产再度突破。我看到,从邓稼先的隐姓埋名,到屠呦呦永不放弃,再到南仁东的一生坚守,无数前辈的努力,造就了今日蓬勃发展之中国。而我辈当承其志,将中国梦以高铁般速度持续推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度,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领袖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愿当代青年同胞们用科学力量武装自己,接力传承中华复兴之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浅略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没有任何新颖的内容和亮点,出现套用多年前的事例来写作。本文分析作文教学现状,根据实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一些作文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创新

小学作文教学工作开展并不理想,教学效率低下,许多人认为小学作文训练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小学生没有写作的动力,他们也没有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没有具体的写作材料可以组织,导致他们在写作时出现流水账式的叙述,没有明确的中心意思表达,语句表意重复繁琐,更谈不上层次清楚和详略得当。大多小学生的作文都存在着言辞干煸、或过于堆积华丽词汇、或语句不通畅不流畅、或脱离实际、天马行空等情况。长久以来,人们只关注教师应该用何种方式去教学生,却没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过,如果我是学生,我会不会接受这种方式,这种方式对我是否有用,这是不是我喜欢的方式。小学生处于的特殊的身心发展阶段,写作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创新教学方式,需要让小学生的作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把今天或以往发生过的什么有趣的事情叙述清楚。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做个有心人,收集和整理一些写作可用的人和事,坚持写好日记和周记,让作文更真实、更具体、更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创新作文指导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作文创新指导。

中考作文大都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现以这两种文体为例,谈谈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多种叙述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在一篇文章里兼而有之,密切配合,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从总体上看是运用倒叙,主体部分又运用顺叙,在顺叙中又有插叙。这样叙述,就显得疏密相间,张弛有致,时空跨度大,行文多姿多彩。例如,辽宁有一位考生在《重话母校》这篇应试作文中,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从全文运用了倒叙,首段写道:毕业了,离开了母校,当我重话母校的时候主体部分运用顺叙,记叙我初中的两件事,一是初二入团,二是初三的体育加试。叙述每件事时又有插叙,在入团中插入了老师的嘱咐,加试中插叙了初试的情况。这样,三种叙述方法各显风采,相互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叙述任务。

多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记事写人要用到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请看下面一段文字:班会上出现了使人难堪的沉默,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愿意当班长。声音不大,令人震惊。说话的是周雅安。她那倔强的脸上,一双眼睛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惊动了几只落在屋檐的小鸟,飞向远方。这是江苏考生写的《小主人二三事》这篇应试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喻证、对比等。根据文章议论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常以一种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方法,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母亲》,有一位考生将它写成了议论文,请看其中的一段话:有句格言说得好:溺爱是一盆浊水,严爱是一座熔炉。我的邻居小虎的母亲,对小虎就是严爱,难怪他的成绩这样好。这段文字先后运用了引证、喻证、对比、例证等四种论证方法,将母亲的爱这种人间真情,说得深刻透彻,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用什么方法,用多少方法,要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来定,不能一味求多,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创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在学习和利用书本知识以及吸取前人教训的基础上发现新问题,并不断探索研究,最终产生新发明,创立新学说。

创新,是学习的原动力。它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放射出光明,从而引导人们走向成功之路。

翻开历史画卷,哪一位大有作为的人不是通过点燃这盏明灯到达成功的彼岸的呢!就拿自学成才的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来说吧,他在奥斯特发现电流磁效应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并突发奇想:能否实现磁能生电这一伟大构想呢?他做了大量的实验,终于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从而开创了电磁学事业的先河。他不正是由于创新精神才获得成功的吗?

培根曾说过:“只见汪洋就以为没有大陆的人,不过是拙劣的探索者。”的确,许多人的失败就是由于他们缺乏创新精神。英国有个叫亚克敦的人,可谓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人,他除了把自家的七万册藏书都读遍了,还博览群书,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校勘。可是,他却连一篇文章也写不出来,终生毫无建树。可见,如果光有积累而不去思索创新,只能让自己变成“两脚书柜”,最终一事无成。

创新就像是一面筛子,选出了成功者,也淘汰了失败者。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改变目前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状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输送高质量的人才。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学习贵在创新。只有发扬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弄潮儿。让我们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让剧本插上创新的翅膀作文900字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在现如今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什么不会被时代的潮流所淹没?在现如今这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里,什么才是永久的主流?在现如今这人才和资源都匮乏的社会,什么才会一直走在社会的前沿?答案是——创新和改变!

苏轼曾作“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的确,万物时刻都在改变着,只有“以不变应万变”才能适应发展,而唯一没有变化的,就只有变化本身了。

伽利略如果没有大胆的假设,没有严谨的态度和亲自操作的实践,也没有对科学的探索和对真理的渴望,那么他就不可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从而改变世人的视角,改写了科学的篇章。他用创新精神在比萨斜塔上留下了永恒的辉煌!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更贴近生活的电视节目吧。现如今,除了相亲节目非常火以外,还有一类电视节目也备受观众的青睐,那就是综艺类的音乐节目。天南地北的帅哥、靓女们带着他们的才艺和激情登上了一个又一个舞台。他们唱的歌有些曾经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名曲,而有些是他们自创的。为什么观众还是愿意去听他们唱的老歌呢?不腻吗?那是因为这些青年人带着他们的故事和梦想一路走来,并且用他们的才艺和对音乐的热爱,大胆地改写和创作新曲,创作出属于他们自己,也属于这个新时代青年人自己的歌!他们在不违背歌曲原有情感基调的前提下,适当改良和创新,融入了新时代的元素,展现新一代年轻人的活力。他们用自己的歌喉唱出了这个时代的最高音!

有些人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畏畏缩缩,唯唯诺诺,唯所谓的权威马首是瞻,对所谓的真理笃信不疑。这些人往往会阻遏时代的进步,但创新者往往才是创造的先锋,他们敢于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时代的潮流!当然,这里的创新并不是说一味地反对一切,而是基于缜密思维之上的标新立异。

让我们呼吁年轻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锋,让他们勇于质疑的声音传遍大江南北。不要禁锢在那些腐朽思想的条条框框,不要沉浸在那些人云亦云的书本里,那样只会让你锋利的棱角被慢慢磨平,成为一只温水里的青蛙。只有未雨绸缪,敢于创新的人才会顺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因为不是所有成功都是急功近利的模仿,不是所有梦想都是人云亦云的跟随。只有不甘平庸,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才能改写人生的剧本!所以,剧本要改,有选择有创意地改,让剧本插上创新的翅膀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以创新精神话题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的古国。国粹是很多的,京剧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一种文化,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国之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世界各国都重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因此大家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适当的创新

而此前第37届中国区比基尼小姐总决赛和全球总决赛的启动仪式上。参赛佳丽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创新,是一种时尚潮流。但也有人认为是在糟蹋国粹。看,京剧头饰很美,比基尼很诱人,姑且将这种“混搭了比基尼的京剧”,称作”比基尼京剧”。这是对文化艺术最失败的传承和创新。国粹被糟蹋得令人无法接受,甚至可以说“性感外露的比基尼与含蓄的戏曲是水火不容的,而“比基尼京剧”只有三围,没有文化,谈何创新,谈何尊重传统文化,谈何弘扬国粹”?

正如专家陈巧茹所说的:“传统国粹的改革创新该是有思想的。大家自己应该尊重大家自己的传统艺术文化,传统艺术的创新可以通过改线条修饰,颜色搭配等很多元素来进行的,而不是说穿个比基尼画个大花脸就能创新,”大家的传统文化要在尊重前提下去创新,去改革它。文化的传统也有自己的内涵与价值,但让艳光四射的比基尼女郎演绎国粹京剧,其醉翁之意,并不在与体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尊重,创新文化,而是借京剧外壳赚取眼球,达到不同凡响的商业,炒作效果,以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大家不得不说在金钱利益面前人们是否还记得京剧这个辉煌而悠久京剧国粹的存在?

大家应该承认,包括京剧在内的一些的传统艺术文化如今日渐式微,确实需要创新,使之枯木逢春,向世界发展,向世界推广。大家要以保护和传承为主旨,以尊重传统艺术为前提,去创新它,去改革它。

2012年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莫言的获奖,体现了世界对大家中国文学的肯定和认可,也对大家文化的传统和创新的认可。

当今,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更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古今中外的融合,文化艺术的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转,既保持自身传统,特色,又要创新发展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敢于挑战与创新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敢于创新,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在中国梦的道路上是没有先例的,没有任何规律,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将它实现。不要为过去的不快而迷失了自我。

就比如说,你打翻了一杯牛奶,你别为打翻牛奶而哭泣,也就是说我们做人不要被过去的过错所消沉和哀愁,只要抓住了更好的机会,再次去努力,将他做好,弥补过错,这就应了大哲学家萧伯纳说的"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不做这件事?"假如你放弃了未来的机会,却一直责备自己,自卑,那你就不可能成功!因为你放弃了以后的机会,而去为短暂的过错所烦恼,真是应了韩信的那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

创新与挑战也是同样不可缺少的,学会创新,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像袁隆平爷爷如果不是他的奇思妙想,我们可能人类早就没有多少口粮了,如果不是他的创新,我们可能已经忍受着随时被饿死的机会,但袁隆平爷爷又面临了多少困难,多少崎岖不平的道路,可袁隆平爷爷坚持下来了。

中国梦,不就是要实现人民的梦吗?只有人民的梦实现了,中国梦也自然实现了,我们要放飞理想,让他为我们插上隐形的翅膀,飞向那美丽的梦想深处。只要有梦想,你还有什么好害怕的,困难是吗?我们要学老鹰那样去搏击长空,挑战自己的纪录。不要像在那些笼子里面什么珍贵物种,其实他们永远是井底之蛙,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奇妙。成语"鹏程万里"不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吗?

放弃应该放弃的,别努力了很久之后,一下又放弃了,那里的心血就白费了,你还不如去搏一下,万一胜利了,比你中途放弃要好得多。当然,你也别去梦想那些不实际的,比如什么针灸人类世界那些,一切皆是空谈,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在《聊斋志异》里面是龙与中国人的混血中,我们有着龙一样的魂,我们要为自己的国家出一大份力。

把握好未来的机会,总结以前的教训,放飞梦想,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在中国梦面前人人平等,学会自己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超越本性之惰,与科技创新同行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767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手机的闹铃唤醒梦里的人儿,睡眼惺忪间先打开微信,打开微博,查看着热搜,透过小小的屏幕便能关心着世界的每个小角落。刷牙洗脸,手机也叮咚叮咚的响着,提醒着人们一天的行程安排;再打开手机预定上一辆共享单车,投入新一天的生活……

科技创新说起来遥远,实际科技何不就在我们身边。

就像火车,轮船,飞机,他们都不是凭空产生,是科学家们通过无数次的试验才创造出的;就算电,即使它是一直客观存在着,可也因为人类的研究,而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它在黑暗中指引光明。如今我们还能做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一切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

我想,这一切的变革,都是因为人类的“懒惰”。这才使得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才成就了社会的文明……也许你会讶异,请听我细细道来!

我们的祖先惰于四肢行走而学会了站立;因为惰于毛笔书写,于是发明了印刷术;当我们进入工业化时代,我们的前人因为惰于手工生产,于是发明了机器;因为惰于走路,于是发明了车辆……

如此看来似乎是因为惰性,而催发人类的智慧!

著名企业家马云在给员工的会议上提出“懒惰使社会进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曾说过,我会选择用一个懒惰的人为我工作,因为这些人总能找到最简单的方法来达成目的。……

看似懒惰至极,实则无比勤奋!

就是如此的懒惰,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因为这些“懒惰”之人极尽一生,去探寻未知,才使得在杂草丛生的荒地上能千树花开,我们才会享受一个全新的世界!我想,真正的觉醒就是牢记蒙昧,由点及面,见微知著。在蒙昧的土地上催生理想,革新发展……

人类因为懒惰而创造了科技,而科技又为创新提供条件,使得我们的认知一直站在时代的最前沿,生生不息……

不可否认,随着时间的流逝,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成为历史。当然也只有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被淘汰。我们要享受,所以必须学会创新,学会怀疑。我这里所指的创新,是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去拿!”面对不同的先进技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所选择,融入我们独有的东西。这才能称之为创新!

创新创新,说来容易,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存在了千年之久的规则会羁绊我们创新的脚步,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前人的研究需要被不断验证,可因为尊敬,就把所谓的“真理”用来传播,影响世世代代的,这绝不是科学家的使命!

所以首先我们要质疑的勇气!曾经没有人怀疑“天圆地方”,祖辈教诲的条规却被一次环球旅行彻底击垮;曾经没有人置疑亚里士多德的箴言,“真理”的传播却被一次比萨斜塔的实验无情阻断;曾经没有人猜疑那诱人的红色果实是有毒的,西红柿的美味终被多少年后一位勇敢者品尝……多少个“曾经”被奉为圭臬的“真理”,在今天只是我们闲暇时的笑谈。“设规而知圆”,然死守于“圆圈”中无力开拓,终会被时代淘汰。

可喜的是,我们的祖国母亲致力于创新,培养出了大批敢于挑战规则的人们。因为他们的创造,我们继续享受着便利生活。

前段日子“国产飞机”的试飞成功,让所有的国人倍感振奋,这意味着,我们又突破了一道难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又会提升一个档次!“忽如一夜春风来”各种颜色型号的共享单车遍布大街小巷,绿色出行,十分环保,同时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深受人们的爱戴!人类面对未知的世界而好奇,于是造就了一次次的载人航天飞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一次次的努力,解决了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才。学校科技节上邀请了上海某高校的工学部来进行无人机演示。表演十分精彩,这让我们意识到无人机的使用让现代拍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安全,在许多危险的拍摄环境下不用人们亲自跋山涉水,历经重重困难却能达到能好的效果。而学校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代替传统板书,既减少了粉尘,也让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于是学生们的课堂效率提高了,成绩也自然上去了。家庭影院让忙碌的人们在家就能感受到影院里看大片的快感,不必再为没时间娱乐一下而烦恼。扫地宝的应用也能在人们忙碌之余,享受干净的环境。

在科技与创新的道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五百年而求索”。这是我们21世纪不可忽视的话题,科技的发展会带动不断地创新,创新会带来更多的便捷,受益的将是我们全人类。超越本性之惰,与科技创新同行,我们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永远不让思维的车轮停转,不让创造的热情降温,不放下追求更好的行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学作文:创新世界我来了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怕是最崇尚古代文化了,对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的取舍,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清朝书法家翁方纲和刘墉,一个对古人书法刻意求似,一个却博采众长,自成一体。翁问刘:“哪一笔是学古人的?”刘反问翁:“哪一笔是自己的?”这在文坛的记录中留下了诙谐又富于哲理的一笔。

人们总是喜欢以古为师,在师古的基础上,求不同,求发展,才会有独特的风格,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翁的形似神似,固然值得称道;但刘墉师古而不拘泥于古,在古人字体的神韵中,加入自己的风格,则尤为可贵。因为只有这样,书法才会发展,才有前途。事实上,翁方纲所崇尚的欧体也正是当年欧阳洵融各家笔意而成的。

因此,世上没有靠描摹而成的风格,没有因刻意求似而成的大作。

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历史车轮不断向前,正是因为有了吸收和舍弃,才有了新事物。

工业大革命时,人们不局限于仅用手工劳作,才去发明机器;人们不局限于仅在地上行走,才去研制飞机;人们不局限于仅用煤作为能源,才去探索电力的奥秘……

如今,人类已可以遨游太空,而无数科学家却仍在努力地探索着,在研究、发展新的、更科学的规律;让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不能没在历史,但也不能忘记,那仅仅是古人的业绩。君不见“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只有师古而不泥于古,推陈出新,才有存在和发展的可能。

我们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要“不拘一格”敢于质疑,敢于放开思路,敢于创新。一味拘泥于书本和公式,只会变得头脑僵化,不适应日新月异变化的世界

[中学作文:创新世界我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创新的寻物启事作文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我会写一张这样的寻物启事呢?事情的原因是这样的

在快要毕业的那几天,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了。我和云是好朋友,我的坏毛病太多了,可她却依然跟我玩。有一次,她请我一起去人民公园玩,费用她全出了,我那时说道,过几我请你。到了快毕业了,我不经意间记起了那句话,可我就只有50元,怎么办?云来找我商量去人民公园时,我说我最多只有50元。过了几天,月说一起去人民公园,我想人多就便宜,就想一起去人民公园玩,但月说要每人带100元。我没有那么多钱,就想问一下妈妈肯不肯给我一些钱。云来找我玩,我就在云面前说我们和月一起去人民公园,无心加了一句带好100元。云问我有没有那么多钱,我随口说道:应该有吧。云听后默默地离开了我。

第二天,我依旧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上课。以前,一下课,云就有好多好多说不完的话,可今天,她一句话也没说,看我的眼神也变的陌生了。我正觉得奇怪,就在这时,刘跑过来对我说:你,你真是太过分了……我感到十分不解,怎么回事?突然间我想起了前几天我对云说的话,才恍然大悟。可现在,刘的眼睛像枪口一样对着我,无情的话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我。我深深地低下了头,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我成了云眼里的“罪人”。是啊,我的的确确是太过分了,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我遗失了什么,你知道吗?

我知道了,我遗失了理解和友爱。我多么希望我能得到云的原谅,解开误会,把友爱和理解找回来……

[创新的寻物启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怎样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全文共 2437 字

+ 加入清单

一、拓宽训练时空,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从目前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师给学生的思维时间和创新空间都很有限,为了改变这个现状,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拓宽训练的时空,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1.从>1.从训练时间上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克服为文而文的倾向。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日常生活感悟后的产物。这样的习作往往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并体现着表现自我的创造性,它没有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习作冲动绝不会只等到作文课时才产生。如果把学生的习作都框定在作文课上,学生也许因为缺乏兴趣而走上为文而文的歧途。因此,我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作文的时间放在平时,让学生有了感触就及时地记录下来.作文课上,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素材进行加工、润色和提炼,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从训练的空间上来看,教师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拓宽习作训练的渠道。

(1)开放学生的多种器官,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①绘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时,可先出示小桥、花卉、动物、游人、天空等词语,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借助想象画成图画,然后要求将这些图画剪下来拼成一幅完整的、自己喜爱的图画,最后让学生把这幅图画的内容写下来。这种训练使文字与形象配合,画面与习作互补,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②实验。教师可先布置学生运用自然课或课外阅读中学到的某一科学知识自己做一个科学小实验,然后让他们把实验的过程写下来。

③制作。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如学了《琥珀》,才让学生制作一个琥珀,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④操练。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电脑》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作后的感受写下来。

⑤表演。好动、好表演是小学生的天性。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有很强的故事性,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对教材语言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要提供学生表演的机会,在表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表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表演后的感受和发现写下来。

(2)充分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文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新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结合课文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主要形式有:①情节扩展式。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这样两句话: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课文插图,由邱少云的外表,推想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把这两句话扩写成一段内容具体的话。②文尾续写式。如,根据《穷人》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根据《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子真的来到了天堂》;根据《凡卡》一课的结尾,让学生结写了《凡卡梦见了爷爷》。③多向改写式。根据课文内容,有的可以改变人称;有的可以改变叙述的顺序;还有的可以改变体裁。④图文转换式。语文教材中不少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写出与课文不同的文章。⑤相关迁移式。这种形式或是抓住课文的原型特征,调动已储备的表象,把思维的触角由甲迁移到相关或相似的乙上来。例如: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让学生写《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学了《凡卡》,让学生写《我和凡卡比童年》。

(3)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家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引导学生将班级、学校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好人好事或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发表议论,这种写作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对某一问题发表三言两语的看法也可以,其目的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一块说理的园地。

(4)不断丰富班队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写作机会。班队活动内容越丰富,学生动笔的机会和创新机会也就越多。如,小队之间的挑应战、摆台赛;班级开展的参观、游览活动;班级举行的智力竞赛活动、小记者采访活动和文娱表演活动等。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

(5)结合课外阅读、看电影和电视,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评论电影(或电视)中的人物等等。

二、强化创新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思维具有三个特性,就其思维的广度而言,具有发散性;就其思维的灵活性程度而言,具有变通性;就其思维的个性而言,具有独特性。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应根据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特征来安排系统的作文训练。

1.冲破定势,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学生作文为什么会出现众多的雷同现象?这与学生作文时的思维定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习作时,要引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把作文训练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同一题目多角度选材。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围绕同一题目多种角度选择材料。例如,写《我的妈妈》,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妈妈的性格、脾气、品德、才能、爱好、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选材。学生一旦学会了发散思维,就会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2)同一中心多种选材。有些作文题由于限制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在习作时更容易出现雷同。这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写出各具特色的习作来。例如:《在学雷锋活动中》这个作文题,一般来说,中心应该歌颂助人为乐的精神。如果不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很有可能出现前面所讲的五子登科的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这一类习作时,可启发学生思考:①可采用对比的手法,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材料来表现中心;②打破只写一个健全人的思维定势,可以写一个身残志坚的活雷锋;③可采用一群人的材料来表现中心;④可通过写一个人的变化来反映这个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继承与创新作文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方面总会有两种选择:一是墨守成规,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二是根据前人的经验,走创新之路。在生活中,要想获得成功,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便难以成功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用于创新,又善于继承前人的传统,才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对于前人优秀的地方,很多人都会进行“模仿”想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失去了自己最开始的想法,以至于自己成了别人的复制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呢?

英国的莎士比亚说过“拙劣的艺术家永远带着别人的眼睛”这就像我们现代一词“抄袭”抄袭就是指窃取他人的作品当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形式或内容的行为。但若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那么这个创新就是你的了。襄阳的米芾大家都知道,他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的临摹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辨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唯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希望你要发挥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盲目的创新往往会弄巧成拙,让人传为笑谈。“邯郸学步”这一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过吧。就是燕国有几个青年羡慕赵国人走路的样子,便相约去赵国首都邯郸,细心观察行人走路的姿势,并竭力模仿,他们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姿势,反而失去了原有走路的能力,结果爬着回国。这几个青年似乎是创新了,但是动机不纯,方法不对,所以最后落了个爬回去的下场。

创新是需要对传统的继承有所突破,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要在继承中创新,再创新中继承。英国十七世纪的科学家巨匠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运动的三大定律,创新可以说是非常丰富的。可当别人问他为什么会取得如初的成绩,他说“如果我看的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虽然这句话只是一个谦虚之词,但现在仔细想想,如果没有伽利略和笛卡尔这两位前人的经验,那么牛顿想要得出物体运动的三大规律想必肯定要大费周折了。可见,这创新需要吸取你前辈的经验,然后自己继续往前走。但前辈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总而言之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真正有才能的人会摸索出自己的道路,继承是手段,最后的目的是创新。但盲目创新就会弄巧成拙,一味的模仿也会失去本色。创新是对传统的扬新,吸取前人的经验,发表自己的新看法。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让两者巧妙结合,让两者齐放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创新指引我们走向文明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是学习的生命力,是人类文明的阶梯。它就像一艘小船,带领着我们不断地向前进,驶向成功的彼岸。

冰融化后会变成什么呢?水?这只是一般人的回答,有创新精神的人的回答是“春”。想一下,冰融化了,春天不就到了吗?一个不懂得创新的人,只能生活在狭小的空洞里,不会创新,则使那个空洞更加乏味。

大画家齐白石曾经说过:“我行我道,我有我法”。意思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是要学会创造性的应用。正是因为人们爱创新,会创新,才让我们的生活变美好。创新,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创新,“变废为宝”也是一种创新。每次,我喝完饮料的塑料瓶不会丢掉,而是把它洗干净晾干,然后使用剪刀剪成自己心中所想的形状,最后利用一些彩纸、彩带、胶水等,粘的粘、绑的绑,在我的悉心打扮下,一个个漂亮的笔筒和小盆景就诞生了。坏掉了的光盘,我用针线串成一串一串的,挂在房间的窗户上,当阳光照射在光盘上,那五颜六色的色彩倒映在房间里,这多么漂亮啊!而且,风一吹,就会有“叮铃铃、叮铃铃”的声音,就像风铃一样。这不仅节约,还让我们学会了创新,更给家里增添了一道风景线,让家里充满了创新的气息。

创新,是祖先们留下来的成功之路,它把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推向了文明。创新更像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走向文明之路。让我们一起去创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创新·科技·美好生活作文900字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天在QQ、微信上忙着聊天、转发,或是刷着最新的微博消息。只是一个电话就能慰问远在他乡的亲人。只是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一个软件,我们就能了解到好朋友的近况。只是出门带着车钥匙,开着私家车,就能去到想去的地方。

生活如此美好,如此便捷。那么是什么带给我们这么美好的生活呢?答案当然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科技。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科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快速发展的产物。我们每一天都在和科技打交道,它就在我们身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感悟科技,乐于创新”。

当我们每个人都被科技的产物所环绕的时候,我们缺少的只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勤于思考的大脑以及付出行动的双手。在每时每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事物,这样我们才会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时,从心底自觉地保护和珍惜这珍贵又脆弱的科技。比如,在使用手机的时候,要小心拿稳,避免摔在地上,也尽量不要边走路边看手机,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不只是因为手机是我们接受和交流沟通的媒介,更是保护着一种科技精神。以手机为例,手机的发展史并不短,从笨重又不方便携带的大哥大到轻巧更人性化的触屏手机,这当中不知有多少科学家为此付出了全身心的投入。如此,是不是觉得手中的手机更有分量了呢?对此更应该有一颗敬畏之心,

如今的环境问题也一直无法彻底解决,从方方面面困扰着我们。最大的环境问题无疑是污染,而空气污染毋庸置疑位列榜首。汽车也由此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中。汽车,新时代的代名词之一,非常普遍的一种代步工具,它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密不可分。当我们在感叹有辆汽车多么多么好的时候,污染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空气的污染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尾气的排放,PM2、5,灰蒙蒙的天空,还有仍然不断上升的汽车数量和社会需求,无一不人心惶惶。这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更好的传承科技精神的方法。创新对于保护和传承科技来说,必不可少,对于中国,更是迫切需要。可以说创新是中国梦的核心和支柱之一,而我们青少年学生是发展创新的接班人。也许我们现在解决不了像环境污染这样的复杂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去乐于创新身边的事物,比如一些简便的小发明,变废为宝,发现有缺点的事物就想办法把缺点修正或者变成优点,亦或是将现有的东西用更好的创意表现出来。

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敢于并乐于创新,让科技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统文化需要创新作文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千百年来,四大文明古国为何唯独中华文化没有断绝?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地创新,对外来文化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用为主”的态度,这正是我们的文明强盛的原因。

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在吸收其它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文化体系。

战国时期赵国一直是个没什么存在感的国家,后来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军事改革,大胆地采用游牧民族的军事创新了传统战法,但又没有完全照搬而是结合了自身的优点进行改良。改革过后的赵国数次阻挡强秦东进,成为一个强国。在近现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社会改革相继进入死胡同后,邓小平提出了以中国国情为基础并结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创建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政治文化促使中国迅速强大起来。由此可见,正确地吸收其它优秀文化创新传统的方式能使中华文明经久不衰。

但是如果我们对文化盲目地进行创新甚至抛弃了传统,就会让我们得不偿失。

最近举办的比基尼小姐比赛,中国选手头戴传统京剧头饰,下着性感比基尼装,这简直是在糟蹋国粹,这种不伦不类的着装,丝毫没有艺术成分,而且在观感上也很别扭,盲目地创新传统文化往往会造成“新的学不来反而丢了本”的后果。就像成语典故“邯郸学步”,一个缺乏自信的寿陵人,由于他经常无故感到事事不如人,见什么就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他后来到邯郸学走姿,结果步法没学成反而忘记自己原来怎么走路了,最后只能爬回去。

愚昧无知的不仅是古人,还有去汉化运动的韩国偏激分子。中华文化在韩国植根了上千年,甚至连文字也是汉字,经过漫长的发展已然成为了他们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但在20世纪时,韩国人受民族主义等多种原因影响,进行了去汉化运动,如用不成熟的韩文取代汉字,这个运动造成了韩国文化断层,如今文化危机越发明显,更多的韩国人呼吁重归传统。所以,盲目地对传统进行创新而忽视了传统的优点,其结果往往会对文化造成危害甚至使文明衰落。

文化如海,有容乃大。文化又如音律,以传统为主旋律并用其它优美的旋律伴奏,共同谱写出动人的乐章。中华文化正因如此经久不衰,我们要继续传承这种取精去粕的主旋律,让文明的光芒继续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孤独与创新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作家赫胥黎说:“越伟大、越有独创精神的人,越喜欢孤独。”确实如此,孤独往往是创新的重要因素。

孤独为创新提供了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天天泡在图书馆里,他沉浸在数学王国里常常达到入迷的程度,对于他而言,图书馆是他享受孤独的自我天地。因为总是孤身一人,他才得以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最后,他在数学领域获得巨大成就,他提出的“哥德巴赫猜想”成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引领世界数学走向新高度。

孤独使人的心真正沉静下来,而创新恰恰需要一个沉着的灵魂。贝多芬常常将自己深锁在房间里,面对黑白钢琴,他的心总能与大大小小的音符融为一体。那偌大的房子里杂乱不堪,似乎从来没有整理过,没有人愿意踏进他的家门,因此贝多芬经常好几天没有和人说话,但是他并不在意这些,当他沉浸于音乐创作中时,那孤独感转化成心灵的镇定剂,一个个崭新的音符从脑中蹦出,一部部伟大的作品诞生于世。正是孤独,让创新有了可能。

爱因斯坦从小就被老师断言为:“将来不会有成就的孩子。”因为长相丑陋而被同学嘲笑,爱因斯坦的童年是孤独的,但他一旦对新事物有兴趣,就忘了自我地去研究,在孤身一人时,他总能沉迷在自己的世界,这可能也是他为什么能提出《相对论》的一大重要原因吧!

创新并非一定是孤独的产物,但不懂享受孤独的人一定不会有所成就、有所创新。“词坛圣手”方文山曾是一个防盗系统安装工程师,依他的说法,“就是和水电工差不多的工作。”他边干活边写歌词,在同行眼中,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异类,但他总说:“我很享受和珍惜独处的感觉。”半年内,他竟积累了200多首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终于得到了重视,他的横空出世,令沉闷的华语词坛掀起一股浓郁的“中国风”,他树立起了无可代替的“方式”品牌。享受孤独,亦是在创新的道路上搭起一座桥,使人走得更远。

孤独注定是难熬的,而那些脱颖而出的人们往往是能耐的住寂寞的。所以在孤独苦旅中的人们啊,请你们不要灰心,创新之门正为你打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科技创新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诞生以来,一直有一个梦,梦想着能像鸟儿一样飞翔,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类终于梦想成真了!

起初,人类利用空气的原理,竭尽全力制造出了这令人瞩目的第一个“能飞的鸟”——热气球。但遇到风暴,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高空坠落。热气球虽然实现了人们的愿望,但热气球并不完美。 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又制造出了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这壮举,使人类飞翔的梦变成了现实。自从人类自己制造出第一架飞机后,又把飞机一次又一次改良,使飞翔的梦变得完美。但人类却不满足于只在天空中飞翔了,决定去宇宙探索奥秘。在2000年,人类已经有很大长进了,人类已多次让自己的航天飞船飞向天空,去其他的星球探秘。虽然我们已经让飞船到太空做过客了,但却仍然没有实现载人上天的梦想。中国科学家们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忙碌着。终于,在2004年的9月 “神五”载着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顺利发射并安全返回了。“神五”发射后,“神六”也飞向太空。“神六”的发射,让我这个普通的小学生兴奋不已。我相信,“神七”“神八”的发射一定不会再遥远了,它们,也会为中国在航天史上深深烙下辉煌的业绩。 让我们怀着一颗像鸟儿一样期待飞翔的心,飞向知识的海洋,努力拼搏,为祖国的未来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追求是作文创新的生命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作文要创新,必须进行不懈的追求。只有在积累、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不停地追求,才能写出创意新、层面新、形神新、感悟深的作文,使作文前程更加广阔。关键词:作文创新;充满活力;创新思维

不懈的追求是作文创新的生命,这是因为写作无论从积累、选材、布局、表达等方面,都离不开不停地追求,作文才出新、出深,充满活力。

一、写作观念上——追求创意新

在活鲜鲜的七彩世界,如何用笔端把她生动形象地描绘表达出来,是一个综合能力的创造过程。在写作观念上,要追求有独特的新颖别致的创意,不落俗套,不人云亦云,而是时刻开拓追求,勇于创新。这是作文创新的基础。

二、积材选材上——追求层面新

社会生活本身存在多角度多层面,要表现反映她,当然可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表现。这就得要求各人表现的角度层面要深、新。从更深、更新的角度层面反映社会生活,无疑是给写作创新思维开辟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载体运用上——追求形神新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依托一个载体,把文章的形与神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就是追求“形”(材料内容及文章表现形式)“神”(文章要表现的中心)做到完美的结合。如以平中出奇制胜的文章有朱自清的《背影》,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它们能把写作上的“形”与“神”别开生面、技高一筹、完美高度地统一起来,这一创新追求也是无止境的,前景是广阔的。这是作文构思布局上的创新。

四、在材料挖掘上——追求感悟深

我们写作上的出路在哪里?笔者认为,应在材料的内涵挖掘对生活的感悟上多下功夫。追寻“材料特征”“内涵意义”“时代精神”的契合点,就能在平常的材料中创新出深意。因为我们的学生无论是材料积累、生活经历、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局限,要想创新写出来深刻的文章,并不容易。我们要对现有观察积累到的材料进行挖掘。追求更新更深层次的感悟,必定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况。

[追求是作文创新的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创新引领未来750字作文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闭上眼,追溯往事,再次回想起那个孤僻、沉默寡言的姐姐,再联想现在这个开朗、活泼的姐姐,我不禁感慨万千。

姐姐自生下来就体弱多病,性格也就相对内向一点,身边的朋友不多,话也很少,可谓是惜字如金啊!姐姐在写作、朗读和音乐上,都有着很不错的天赋,然而她不喜欢说话,朗读和音乐这方面的才能便被掩没了。不过,幸好她还有写作这一技之长,在班级里也算是有着一席之地。

然而改变她的是一次数学考试。数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和提问。姐姐的思考能力没有问题,可是提问题就困难了。于是,她长期的不懂不问,导致一次数学考试只考了60分。60分!一个徘徊在及格线上的分数!内向的姐姐,不禁有些难过。毕竟她当时还只是个孩子。后来,爸爸对她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她:要不断地提问旧知识,不懈地追求新知识。意思就是,老师教完后,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向老师或同学提问,直到明白为止。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去发现,去创新。姐姐听了爸爸的话,学习果然有了起色,人也越来越开朗。最后还参加了许多朗读、唱歌比赛,获得了一大堆奖项。

姐姐创新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一条宽阔的道路,拥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国家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们要自觉地把创新作为一种不懈的追求,始终保持一股闯劲、冲劲、韧劲,以“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宽广胸怀与气度,开拓创新。只有这样,国家才会更加富强。如果我们只执着于过去或者现在,那国家的结局将不言而喻,那注定是失败的。如果我们不断创新,那国家一定会更加兴旺繁荣。就好比如果我们现在依旧处于古代,没有任何进步,没有任何创新,那么,夏天我们只能接受炎热,无计可施;冬天我们也只能在寒风中萧瑟,无可奈何。因此,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改进,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

创新让我相信未来,让我相信国家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创新引领未来75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

全文共 4673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这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之目的的根本出路。同理,我们所提倡的创新作文,也应该是要培养学生自觉作文的意识、能力,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和方法,达到会写文章之最终目标。近几年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渐渐感到培养学生写作的意识、品质以及具备的诸项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下面拟就此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习于读书,作文之始

(优习网整理)

作文是作者用语言文字表述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见解的形式,是信息的输出。这个过程很复杂。作者要形成对客观世界的看法和见解,并且把它写出来,就得有充分的储备。一般地说,得进行大量的阅读,还得深入的理解分析,吃透文字的精髓,领会文章的精义。创新作文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沙滩上建塔,必须依靠扎实的阅读作基础,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品质至关重要。叶圣陶先生从40年代起,就多次强调学习习惯的问题,他说:“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这里叶老将养成良好习惯看成一条规律,可见其是何等重要。

但是,在快餐文化充斥下,大量的追求视觉听觉乃至感觉的艺术作品进入学生的生活,挤掉了学生的阅读体验,消弱了学生阅读意志,那种暴风雨席卷式的快感刺激替代了润物细无声式的潜心感受,使得学生失掉了阅读所带来的心情的愉悦,生活的体悟,精神的畅想,心灵的感触,也谈化了阅读过程中读者依靠联想和想象的参与创作,这是极大的损失。

为此,我们提倡创新作文,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走到阅读的正路上来,让他们潜心于世界名著的阅读体验,回到经典作品的世界,构筑属于中学生所特有的纯正浪漫健康向上不懈追求的天地,坚强读书的意志,增强阅读的意识。如果这样,学生的作文定能写好。要为中学生列出阅读书目,规定他们在一定的时间里,读完(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看完(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红与黑)等,通过阅读理解,体会玩味补充他们缺失的人文精神,文学品性。从名著中认知人性,感知真善美,得到文学赋予人的审美情趣,从而学会品读作品,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古人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二、关注社会,作文之本

写作,是作者与社会的一种对话形式,与他人交流的方式。不管是对话,还是交流,其内容均来自社会生活。可以说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是写作的丰富的宝藏,大量鲜活的、生动的、感人的材料都来自生活。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强调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意思。好的文章,可以流传百世,其主要原因都是它们紧扣时代特征,正如白居易所言,“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其中的“时”、“事”都是社会生活,也就是现实世界。为此,作家就得肩负起社会责任,唤起时代的使命感,为国请命,为民请命,舍小顾大,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辞。从(诗经)到(楚辞),从贾谊晁错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陆游辛弃疾,其诗文中没有不闪耀人文精神时代光芒,没有不再现诗人文人不灭的人格魅力的。这一切都来自作家生活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作家写作的土壤,因为作家绝对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之中,他们的思想精神也绝对不是虚无幻影。只有这种鲜活的复杂的生活,加上作家的使命感责任心,就自然激活了作家的心灵,使动了他们如椽的大笔,挥写出气吞山河惊天地泣鬼神的锦绣华章。

为此,创新作文就得紧扣时代,远离虚构;紧跟社会,疏远作文选;就得写出真我,拒绝捏造的小我;就得真情实感,打击忸怩作态。创新作文要的是水灵灵的而不是干巴巴的素材,要的是活蹦乱跳的而不是生硬僵死的人物,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艳阳天,而不是令人压抑窒息的阴雨绵绵。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才是新的,学生才会爱写,老师才会爱看。

一些学生怕写作文,原因是没有什么可写。这是作文的一种误区。主要是他们没有深入生活,没有关注生活,没有放出眼光,没有看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没有看到生活的艳丽光芒,只是一味的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心里盘算着如何写出新意的作文,成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闭门造车,“闭着眼睛捉麻雀”是永远写不出好文章的。

引导学生善于深入生活,关注生活至关重要。这种品质值得培养。只要留心,可用的素材不可胜数,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可以,亲戚朋友道听途说的可以,报刊杂志记述的可以,电视新闻报道的可以,尤其是“今日说法”“焦点访谈”“新闻追踪”等等栏目都有很好的材料,把握这些材料中“情”、“理”、“法”的关系,分析其是否又是如何合情合理合法。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不怕没啥写。有些老师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大胆的尝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三、探索规律,作文之法

“无有规矩,不成方圆。”写作是一种规律性比较强的行为。从古到今,为文者无不在探索文章之法,这方面编撰的著作也为数不少。古人对文章的分类可谓细之又细了,不同文体写法有别,不同内容章法相异,那是很讲究很严肃的事情。众所周知,辞赋这种文体就很复杂,分出大赋小赋;赋又分出骈赋文赋。至于其他文体,如论、序、跋、记、说、传、表、书、疏、轶事等等,均有不同的写法。受到人们青睐的唐诗,起、承、转、合像是诗歌的筋脉,联缀着每一首诗。学习写作,首先就得弄清楚不同文体的特点,烂熟于心,方可运笔行文。所以作文之法,就得探究文章的规律,研究各种文章的文体特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符合文体特征的文章来,否则只能生产出非驴非马的畸形怪胎。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高考“文体不限”的指挥,学生们不注重文体,教师也随之不很讲究。结果,作文放开了手脚,随心所欲,放任自流,似乎是很好的事情,张扬了个性,恣肆了性情,但是这样的文章不正规,野路子,看起来总感到很别扭,很不舒服。不讲规矩的进行训练,最终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提高,学生写作越写越不会写,越写越不知道怎么写,进入了一个怪圈而不得出来。所以,笔者以为训练作文(包括创新作文)就一定要按照作文的规律进行。记叙文就是记叙文,议论文就是议论文,不能含糊。比如议论文,以前高考考得多,教师们总结了很多议论文的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引——议——联——结”式,当然这种模式也引来了很多有识之士的反对批评。但是作为教学生写议论文的方法未尝不是很好的,因为这种模式非常符合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这种规律作为初学写作议论文的中学生难道不是快捷省力易懂易学易会的好法子么?如果掌握了这种方法,学生就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何乐而不为?很多高考佳作那一篇是没有符合这一模式呢?即便我们分析一些传世名作,也何尝不符合这一点呢?(六国论)不是么?邓拓的(燕山夜话)中的文章又有哪几篇不是这样呢?

笔者从教十余年,乐于作文教学探索。探索中一直主张学生写作首先要“入格”,之后才能“出格”,或者叫做“破格”,这个“破格”就是创造性的写作。从“入格”到“破格”应该是要付出相当的艰苦的努力,是一种思想的历练,文字的苦闷,章法的琢磨;也是一种自我挑战,自我超越。“入格”就得循规蹈矩,就得符合文法章法,就得体现文体特点,是驴就是驴,是马就是马;“破格”是一种写作成熟的表现,对各种文体烂熟于心,运用自如后的提升。它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能力,在符合文体内在意蕴的前提下的外观形式的创新。譬如建筑高楼大厦,要遵循高楼大厦的一般特征,创新主要在式样外观形式方面,使人感到耳目一新。创新作文首先是作文,不是创作,要符合作文的一般规律。前些年的新概念作文,现在也不很时髦,就是因为人们渐渐发现它也是作文,不是猎奇求异。仿佛小山沟突然来了洋人,开始很轰动,渐渐的大家觉得没有什么奇异一样,因为洋人也是一般的人而已。

四、真知灼见,作文之魂

好文章,最主要的是有作者自己的真知灼见,也就是说有作者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与作者的生活阅历、知识结构、性格禀赋以及它生活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当然也与他写作的目的动机不无关涉。比如同样是探究秦国兴亡之道的文章,贾谊强调“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杜牧则认为“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没有“爱”“六国之人”而速亡。同样对于失败英雄项羽的评说,就有不少诗人文人作文评议,各有主见,孰对孰错,见仁见智。类似这样的作品之所以有非常的生命力,就在于他们有作者的真知灼见,他们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选择自以为最佳的角度,发表自己最有感触的看法,以达到自己著文立说的目的。笔者以为,我们所提倡的创新作文,更应该在这一块进行大力的发掘。当然,这个要求必须是在前面几点搞得很扎实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否则无法进行。

那么,这种真知灼见从哪里来呢?

笔者主张,引导学生进入大语文环境,即进入社会,关注人生,常常去探求人之为人的道理。注重道德规范,注重人情世故,注重情理法。凡事一定去琢磨其中的道理曲直是非,判断孰对孰错,对在何处,错在哪里。比如看看“今日说法”,断断案子,辩辩是非。天长日久,我们定会知道正误曲直,判断是非的能力就会增强,以后遇到新的事情也就会有新的独到的见解。为了培养这种评判能力,可以专门找一些历史材料来讨论评说,特别是一些历来有争议的事件,比如和贾谊、杜牧再次辩论秦之灭亡,和杜牧、李清照讨论项羽之失败。在读书时,也可以边读边想,书中人物的命运历程,如(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命运,她的行为能否称赞,这个人物是否值得歌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这个人物与安娜有哪些相似之处,也能否歌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人物,哪些可以称赞哪些要给以批判。只有经常这样,有了感想并且把它写出来,真知灼见渐渐的就有了。

笔者还认为,真知灼见也还包括作文时的真情实感,生于我心,出于我手,现于我言。要求作者必须在生活中有所触动,触发灵感,激活写作的欲望,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不能“为赋新词强说愁”,杜绝无病呻吟;要用属于自己的语言来真实的表述,要天真率直,清新自然,不可生硬苛求,夸大其词,防止变形扭曲,恣意篡改。前几年的高考作文允许考生“编述故事”,结果有些考生为了用感人的故事打动阅卷老师的同情之心,虚构编造一些不实的故事,说自己是怎样的孤儿,甚至说自己是怎样的残疾人。有多事者进行了抽样,发现当年参加高考的这样的考生为数不少。所以,我们的创新作文必须杜绝这样的虚情假意的文字来哄乱市常应该说真情实感就是人性的美,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是美文,才有读者,否则只能招来读者的厌恶。现在回头读读朱自清的(背影)觉得是那样的美,率真自然,朴实无华,感人至深,令人唏嘘不已。正因为(背影)里的这种真知灼见才使得它光芒万丈,至今为人称道。

总之,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已经搞了很多年,它不是新鲜玩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古董,它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进行教改就不能随心所欲,要遵照它独特的规律。创新作文是作文不是创作,就得依循作文的常规进行训练。读写结合,思写相依;以写促读,以读促写。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很强调学生做人要求,即要求把学生首先置于社会之中,让他说符合社会规范的话,写合乎人情世故的文章,从而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来判断是非曲直。因此我们的创新作文教学不但不能放弃学生的做人要求,反而更应该在这方面严格要求,正确理解“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遵循“文以载道”主张,唤起学生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写出属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并且使学生的写作行为成为习惯。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作文才会取得很大成绩,也才会渐趋佳境。

[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