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节写吃月饼的作文汇集19篇

引导语:中秋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那么有关中秋节作文要怎么写?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浏览

2464

作文

191

中秋节吃月饼的作文45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全文共 1611 字

+ 加入清单

尽管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但广州的月饼大战早已硝烟弥漫。广州酒家、莲香楼、陶陶居等纷纷举办了月饼订货会,各自亮出了最新鲜、最亮丽的牌张。

纵观今年月饼市场,除了花式品种样化、包装更精美外,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打“文化牌”了。月饼,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点,如何体现月饼这一中国色彩呢?商家可谓想尽办法:首先是广州酒家的“西关第月饼”将广州西关最传统的民居风情“趟笼门”运用到包装上,让消费者在品尝月饼的同时了解西关文化,提升了月饼的品位;再就是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的发行,体现了其悠久历史和文化特色,增加了月饼的附加值;还有陶陶居则在传统月饼品种宝库中挖掘文化内涵加以发展……无不体现了今年月饼最突出的共同点———“文化”。

让月饼留下文化的烙印

作为广州西关饮食文化缩影之一的莲香楼在开铺115周年来临之际,国家邮政局特批准发行了莲香楼115周年个性化纪念邮票。据了解,这是全国第一家饮食行业百年老字号发行的邮票。

莲香楼举行了邮票首发式,本次发行的个性化邮票设计精美,一套共有4枚。邮票的主票以“同心结”为主图,附票的设计和构思则以莲香楼115年的悠久历史和特色文化为主题。

据了解,此次个性化邮票发行1500版,每版4套,共6000套。邮票不单独公开发售,只会装入周年纪念的月饼礼盒,日前首发仪式另外加送一枚贴有邮票并盖上邮戳的首日封,共1150个。

据广州市邮政局市场部负责人介绍,推出莲香楼的个性化邮票,主要是因为莲香楼有悠久的历史,其在国内甚至海外华侨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经历了115年风雨,莲香楼依旧飘香,这十分难得。”广州的百年老店现在已所剩无几,市邮政局正是因为莲香楼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才联合推出个性化邮票。

据莲香楼的张雪清书记介绍,邮票与月饼搭配并不多见,中秋是亲人朋友团聚的节日,但许多家庭可能没能团聚,朋友难以见面。月饼蕴涵着亲情友情,而邮票包含着将这份亲情友情邮递到远方的意义;另外,月饼是中华民族的特色食品,具有很浓的中国文化特色。此次用主票为“同心结”,附票为百年莲香楼文化的特色邮票搭配月饼,体现月饼的文化品位和中国色彩。张书记表示,今年莲香楼月饼的所有组合都会与“文化”两字分不开。中国烘焙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秘书长周广军也说,莲香楼以这种邮票与月饼相结合的方式推出其产品,不仅在广东是首次,据知,在全国也是第一次。

此次莲香楼将个性化邮票放入月饼礼盒受到月饼客商的,月饼礼盒还未推出时已经有各地客户大量订购,其中不乏来自西藏与新疆的客户。而新疆的客户因为宗教信仰需要,还特别要求莲香楼制作了清真月饼来与这次的个性化邮票搭配。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

明人纪坤(约一六三六年前后在世)的《花王阁剩稿》:“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坐则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贩、或是剃头师父、或是缝鞋、卖馄饨、茶汤的,不一而足。

“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此外,南纸店,香烛也有出售的。这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的兔儿爷,俗称“叭哒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在几十年前的北京街头,大约六十多岁以上老北京都还能记得。一过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五牌楼、后门鼓楼前、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摆的极为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秋节吃月饼的作文100字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傍晚,我和爸爸去买月饼,买了各种各样的月饼,有圆的、方的、月亮形的。

拿回家后,这些月饼成了一顿很丰盛的饭后甜点,这些月饼还象征着吉祥与团圆,并且,随着形状不同,味道也五花八门,有椒盐味的,百果味的,水果味的,还有火腿味等等。

啊!多么好吃的月饼!一口咬下去嘴里塞塞满了酥酥的面饼,里面还包括这十分好吃的馅真叫人怀念就这样,我们一边看中秋晚会,一边吃月饼。

唉!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转眼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地发誓,明年中秋节我一定要好好过,不浪费一分一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节吃月饼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与平常一样,哼着小曲蹦蹦跳跳的回家……

到了家中,发现妈妈在切月饼,我口水直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去拿一个,可妈妈拦住我,问我今天是什么节日,当时我口水都流到了下巴,就没在意。妈妈说今天是中秋节!晚上可以一家人温馨的坐在阳台上赏月吃饼,我心里大喜……

到了晚上,爷爷奶奶也来欢聚,我们大家坐在阳台赏月吃饼,我再看着那圆圆的月亮……我把月饼吃了,就以为把月亮也吃了,大家都说我傻的可爱……

爷爷奶奶还给我讲了中秋节的来历,给我讲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以及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我听得津津有味……

啊,那圆圆的月饼让我回味无穷,那圆圆的月亮在我心中荡漾……从此,每个中秋,我们一家人都温馨的聚在一起吃月饼!

我喜欢这欢乐无穷的中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节中国人为什么要吃月饼2500字作文

全文共 3218 字

+ 加入清单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了。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不吉利,将他降为第三名,将第三名的邢宽易改为状元。这说明状元不一定是“才高八斗,貌若潘安”之辈,而第三名是有真才实学,所以厦门会饼中的“三红”质量特别好,寓意在此。

一套会饼共63块,是根据“三多九如”而来的,三和九是我国民间的吉利数。

源于厦门的“博饼”,随郑成功收复台湾,300年多来台湾也很盛行。

八月十五中 中秋节,江南又称八月节,八月节的起源与兴盛都和南京有关。

作为岁时节令,中秋节形成较晚,但玩月这举却由来已久,东晋时,在南京“牛渚玩月”,即是流传至今影响最广的赏月佳话,以至演化为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乐以欢度的中秋节佳节。

牛渚(今采石矶),汉时即属丹阳郡秣陵(今南京)。《续汉书·郡国志》说,秣陵县“南有牛渚”。早在一千六百年前,东晋于南京(当时叫建业)建都,镇镇守牛渚的谢尚月夜泛舟牛渚江上,听到有在运租船上讽咏自己的《咏史》诗,大为赞赏,于是邀请过船,此人即是袁宏。他们一见如故,吟诗畅叙直达天明。当时谢尚身为镇西将军,而袁宏只是个靠运租为业的穷书生,由于对才能的尊重,他们这间打破了身份的地位壁障。袁宏因受到谢尚的赞誉,从此名声大振。谢尚玩月闻袁宏咏史于前,文人雅士亦趋之于后,于是泛舟、登楼玩月者连绵不绝。唐朝大诗人李白游抵金陵闻知此事,即赋诗曰:“昔闻牛渚泳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感慨系之,登城西孙楚酒楼“玩月达曙”。唐欧阳詹作《玩月诗序》也说:“玩月古也,谢赋、鲍诗,眺之亭前,亮之楼中,皆玩月也”。唐明皇是夜游月宫,这些都是流传至今的玩月佳话。

八月十五,时届三秋之中,故谓中秋。中秋时节,气温已凉未寒,天高气爽,月朗中天,为玩月最佳时令,人们多爱此时玩月,自唐以下渐演为节令,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宋时人们在中秋之夜吃瓜果、圆饼,这圆饼即月饼之始。苏东坡有“小饼如嚼月”的诗句。南宋年间中秋之夜,建康(今南京)、临安(今杭州)竞放水灯,烛摇月白,尤呈奇观(后来,南京将放水灯移到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放水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兔儿爷”,有纸绘、布扎、泥塑之分,人身兔首,衣冠彩色,或坐或立,或捣杵,或骑兽举旗,十分别致。

南方人中秋爱吃月饼、鲜藕、熟菱、柿子、石榴、糖竽头等。南京人是夜月下聚饮,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据《正德江宁县志》记载,中秋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

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民国以后,南京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社会畸形发展,夫子庙前灯红酒绿,八月十五达官富贾泛舟秦淮玩月,而千成成户苦不堪言。当时曾流行一首歌谣:“八月十五是中秋,有人快活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楼下皱眉头。”加上这时旧迹多湮,河水污染,游人涉及不多了。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中秋节中国人为什么要吃月饼2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吃月饼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小龙,月饼啦!”我兴匆匆地从房间里奔出来。这时,妈妈说:“先要干什么?才能……”,没等妈妈讲完,我就已经跑到厕所洗手了。

洗完手,我还没来得及擦干手,就以火箭般的速度奔向客厅。只听到“喳喳”的声音,我还没站稳脚跟就在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地吃起了月饼。妈妈见我这么个吃相,忍不住呵呵直笑,还连声说:“鬼子进村了!”紧接着她也像饿狼似的吃起来了,爸爸进来后说“哇!真是两个大馋猫!”。我们都哈哈大笑,一家人都开心地吃着月饼,妈妈问我:“为什么月饼是圆的?”我说:“我知道,意思代表着全家团团圆圆!”说完,我的目光转移到了月光上。我仿佛看到了嫦娥和玉兔。我多么希望每天都这样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吃月饼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语文课上,苏老师对我们说:“我们下节课月饼,感受一下中秋节,好吗?”话音刚落,我们下面的这帮馋虫便翻腾起来:“哇!吃月饼啊!”“真是幸福!”“苏老师太好了!”……

“叮铃、叮咚……”一阵音乐声响起,大家赶快坐好,迎接月饼的“到来”。苏老师进来了,对我们说:“月饼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广式月饼,还有一种是苏式月饼。平常我们家中吃的大多数是广式月饼,今天我们就来尝一尝苏式月饼,好吗?”“好!”大家一起欢呼鼓掌。老师叫我发月饼,我偷偷用鼻子闻了闻,哇!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把月饼一块块发下去,再看看同学,都已经垂涎欲滴了。我低着头闻了闻,嗯,跟刚才我偷偷闻的味儿不一样,这次细细一闻,有肉香。又尝了一口,好吃,油油的,却不腻,真可谓闻着香,吃着也香。我边吃,这肉汁边从嘴角淌下来。吃了几口,没了,可肚子里的馋虫还是在叫“馋死我啦!我要继续吃月饼!”我擦了擦脸上的肉汁就抬起头,哈哈!同学们的吃相真是千姿百态。瞧!赵峥禹吃了还剩一点点,突然不吃了,说要把剩下的美味带回去给妈妈尝尝;王俊杰拿着月饼在哪里端详了半天,一口都没动过;最要命的是王宁静手还好好的拿着月饼,可她这舌头从嘴里溜出来,舔着落在餐巾纸上的月饼屑,笑死我了……

品完了月饼,心里突然涌出一种幸福感,是月饼的美味,还是苏老师的爱与祝福?应该两样都是吧!

今年的中秋,是和以往与众不同的,是一个最令我难忘的中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中秋节吃月饼的作文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到了呵,我最关心的还是那香甜可口的月饼了,嘿嘿,我是不是一个“小馋猫”呢!

晚上,我坐在沙发上等待着月饼的归来,既紧张又兴奋。不禁往窗外望了一眼。哇!我不由自主地惊叹起来。是那圆圆的月亮,它散发出白色的光芒,呀!今天是月亮最圆的一天。我趴在窗口出神地看着皎洁的月亮,像一面镜子,像玉盘,没想到月亮这么漂亮呀!

正当我看着月亮时,“叮咚”,我急忙去开门,是妈妈!她拿着一盒月饼,她一边关门一边说:“小馋猫,你的月饼来了。”我接过那盒月饼,虽然不大,是一个铁盒子,但却沉甸甸的,是“杏花楼”牌的。我一边打月饼盒子,一边指着窗外的月亮对妈妈说:“瞧!”妈妈点点头说:“嗯,今儿的月亮可真圆呢!”说话间,我打开了月饼的盖子,一个个金黄的月饼整齐地摆放在盒子里,像一个个小宝宝。虽然它们外面还有一层淡黄色的包装,但我却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儿。我拿起一个月饼,打开包装,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我看到月饼的花纹也同样美丽,真不忍心吃掉呀!我在月饼上微微咬了一小口,啊!美味呀!这月饼中甜带点儿咸味,真是人间人极品呀!不一会,我便“凶相毕露”出来了,大口大口地吃,嘴角边全是月饼渣,谁叫这月饼如此好吃呢!妈妈在边惊讶地看着我,我想:有什么好看的。况且我也只能想了,因为我嘴巴里塞满了月饼,嘿!

吃月饼,过中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偷吃月饼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那天,天气不怎么好,一大早就下起了雨。雨点一滴一滴地打在奶奶家院子里的水泥地上。我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哎,看来,赏月月饼的计划要泡汤了。

然而,大雨不能阻挡住亲人团圆的脚步。过不了多久,大姑小姑两家拎着月饼也来了。家里立刻变得热闹起来。谈笑声,电视声,手机铃声,还有煮饭菜的锅碗瓢盆声,这一切都冲淡了我对这鬼天气的失落。

午饭时间到了,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丰盛的饭菜端上了桌。我给自己盛了一碗饭,选了个不起眼的位子坐下来。大家一边吃一边大声谈论着今年的天气,今年的收获,今年的股票。

这是大人们的天下,我没在饭桌上停留太久,挑了几样自己喜欢吃的菜,两三下就把饭吞进了肚子。

当然,我给肚子留下足够的空间。嘿嘿,我早就看好了大姑带来的“胖大嫂榨菜鲜肉月饼”。那味道……自从去年大姑给了吃过一次后,我再也没忘记。

趁人不注意,我走出饭堂,来到客厅。茶几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我“巡视”了一番,终于看到了“猎物”——胖大嫂榨菜鲜肉月饼。环顾四周,没人,一个人都没!我连忙拆开纸袋子,拿起一只,狠狠咬了一口。嗯,外皮酥脆,内里咸中带甜。细嚼,加了榨菜的肉馅,软硬适中,又香又鲜。真是“此饼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吃”啊!

“你在干吗?”

冷不丁,抬头看到了老妈那张南瓜脸。不好,警察来了,赶紧撤!

“我……我看看。”我的脚已经朝向门外的院子了,做好了百米冲刺的准备。

“得了吧,看你这样子。”天呢,老妈指着我的脸居然笑了。她刚做过面膜的脸,看起来无比的璀璨。

我一摸嘴巴,掉下不少月饼皮碎屑来,也跟着笑起来。

没想到,这回老妈非但没批评我,还给我讲起了他们小时候的事。

“我们小时候,月饼可是稀罕物。奶奶为了防止我们姐弟贪吃。中秋节一过,她就把剩下的几筒月饼放在竹篮里,又把竹篮高高地挂在楼板底下。奶奶规定我们姐弟每天只能吃一个,要是不乖还不能吃……每次我们看着那只高高在上的竹篮,总要咽口水。我们希望钩子坏了,竹篮子自己从楼板上掉下来。可这样的好事,一次都没发生过……哎,吃到最后一个,月饼长乌花毛了。就是这样的月饼,我们也舍不得丢。把外面的乌花毛剥了,吃里面的果仁。”

“不会吃坏肚子吗?”

“忘记了,只知道长了乌花毛的月饼有股异味。不过,也还是吃,因为它是月饼。”

“这么小气。”

“不是小气,是实在没的吃。哪有你们现在那么幸福,想吃了就去买……”

趁老妈讲得眉飞色舞时,我又偷偷拿了一只,揣在口袋里。老妈看着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别吃撑了。

我朝老妈扮了个鬼脸,心里很有些受宠若惊。一向喜欢教育人的老妈,是不是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吃月饼的事,才对我这么宽容起来。

我没有问老妈小时候有没有偷吃过月饼。我想也许我问了,老妈也不会承认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的中秋节──手工月饼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汤佳睿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妈妈带我到星光耀三楼亲手做月饼。一到月饼屋,我就被橱柜里各式各样,形状可爱的月饼给吸引住了,有哆啦A梦、喜羊羊、QQ企鹅、小熊……看得我眼花缭乱,不知选哪种?最后和妈妈商量后决定做哆啦A梦和QQ企鹅的。服务员阿姨又向我们介绍月饼里的馅有玉米味、豆沙味、桂花五仁、枣泥,还特别说桂花五仁适合年纪大的吃,营养价值高,我就准备做了送给最疼爱我的爷爷奶奶,还选择了玉米和豆沙两种口味的。

月饼制作开始了,阿姨帮我先戴上帽子,穿上围裙,端上事先准备好的月饼皮、要做的动物的图案和三种口味的馅。阿姨先让我把各种馅搓圆,看上去容易,做起来比较难,我揉了好一会儿,才勉强做了一个,因为它的馅比较结实。阿姨看见了告诉我,先把馅压扁再揉,会快一些,我半信半疑开始照做起来,果然不一会儿,就做好了一个。然后用月饼皮把搓圆的馅包起来,掌握了之前的技巧,我很快就完成了。然后把做好的圆形的月饼放入各种动物模型中压一下,再慢慢地推出来,一个完整的动物形状的月饼就做好了。虽然一开始做的不是太完美,但我慢慢领悟制作要领,越做越熟练了。接下来要把做好的月饼放到烤箱里烘,我们静静的坐在一旁等,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扑鼻而来,让我变得更饿了,坐立不安,跑过去问阿姨什么时候结束?大约过了30分钟左右,阿姨把热乎乎、香喷喷的月饼端出来,我们一拥而上,看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拿了一个,和妈妈一起分享。

回到家,我把月饼分给爷爷、奶奶、爸爸让他们也尝尝我亲手做的月饼,他们吃了直点头,说:“这是他们吃过最好吃的月饼了。”我听了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中秋节月饼年级

全文共 2080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到了,月亮已经上好了妆,白净的脸上发出夺目的光彩,又到来吃月饼的时候了。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中秋节吃月饼的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1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佳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因为我希望能和妈妈一起去外公外婆家开心地过这个以寓圆满、吉庆之意的节日,所以便准备到步步高超市买一盒月饼。

一进步步高超市,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高档的盒式月饼。紧接着,我们随意看到的,便是一堆堆凌乱、大小不一的散装月饼。很明显,在它俩相比之下,盒式月饼的包装显得精美、华丽,使我们眼前一亮。可是散装月饼呢,则是显得朴素、简单。不过,当我们真正打开盒式月饼的盒盖之后,才觉得散装月饼是多么划得来。只见盒式月饼里面大部分都是陪衬,而实际能品尝的却少之又少。失望过后,我们便去询问盒式月饼的价格,结果令人震惊!一盒才六块小型月饼,居然就要九十三元钱,平均每块月饼要一十五元五角钱。我们再拿起一袋旁边的散装月饼,十个才十元钱,平均每块才只需要一元钱。看,盒式每块月饼的价格是散装每块月饼价格的一十五点五倍,仅仅只是多了个包装,价格便多了一十四元五角钱,仅仅只是差了一件外套,这价格之差竟然这么悬殊。

如今,商品的涨价,并不是因为这件商品非常的宝贵、即将成为珍品,而是因为它外表那层漂亮、虚假的衣纱。这层衣纱曾经迷惑了多少双眼睛,我们都认为只要是好看,就去买它,而不注意实际的好与坏。瞧,这次我和妈妈的事例,就说明了这一点吧?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2

在八月十五这月色如昼的夜晚月饼博售市场的柜台上传来了叽叽咕咕地争辩声.

"瞧瞧我是如许的时尚衣着巧克力夹克套着奶油鞋子多神气!你们哪一个比得功我"元祖巧克力奶油月饼扯着嗓子叫讲.元祖雪月饼滔滔不尽地嚷着;"我跟你虽然是一个牌子但我可比你美多了瞅我有象俏皮的小星星似的形状我有一层又文又嫩皮肤里点还有象红雪个别的炭激淋呢!"元祖雪月饼一说就说个没完没了.最洋最俗最一般不外了的间装月饼结结巴巴结结巴巴难替情地说:"固然我—我样子没—没没你们美丽—明但然而我很廉价滋味也—也也不错."不晓得它是很内向的己还认为它有心吃呢由于它很土里土气所以别的月饼望皆没看它一眼.这时维生素月饼喜笑颜开油嘴滑舌地说:"月饼面数我养分最恶尔肚子里面躲着维生艳abcde!"

维生素月饼刚想称霸忽然深藏不含的月饼之王—海鲜天价月饼语惊四座下笔成章:"你们都瞧睹我这威猛的身躯了吗你们都嗅到了我的肉臭了吗你们都知叙了我是哪级人物了吧"月饼们全声说:瞧见了嗅到了也清楚了你太巨大了."月饼王答:"这是哪一级人物啊"月饼们纷纭谈论起来你一句我一言有的说:"你的事我咋知谈."有的说:"我为什么要知路你的事"天价月饼听了托着脑袋大鸣说:"哎呀跟这些笨驴在一讫几乎是我的羞辱."

这时一位身穿富丽衣裙的母瞻客来买月饼地价月饼想:她这么有钱必定是来买我的.巧克力月饼想:她这么瘦一定是来买我的.雪月饼想:她的皮肤这么乌一定是去买我的.维生素月饼想;这位顾客神色不太佳一定是来购我的.可是令这些月饼意想不到的是父瞅客说:"我要二盒简装火腿月饼."所有的月饼都猜忌本人的耳朵没了弊病简装月饼击伏入精力面目一新得意忘形地走了.所有的月饼眼睛瞪得象鸡蛋一样大……

简装月饼语不惊人土里土气却本来有如斯魅力.啊!古人说得一点也不错:我不可貌相淡水不可斗质…

关于中秋节月饼作文3

“月中清露点朝夜。”玉盘似的圆月在云中穿行,朦朦胧胧的月光洒向大地。月圆之夜,团圆之节,美丽的满月为中秋点缀。我很喜欢中秋节,喜欢中秋那一天独特而迷人的光辉。

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具有美好象征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中秋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想念家人,期盼团聚。月亮传递着思念,因思念而想着团圆。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古代时候的人们称之为仲秋。后来中秋节又多了许多名字:秋夕、月夕、月节、八月节、八月半。

关于中秋,有一个《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相传嫦娥被迫登上月亮后,一直住在月宫,一只修行千年、心的善良的白兔不忍看到嫦娥这样悲痛寂寞,便到了月宫变为月兔陪伴着她,因为嫦娥被罚在月亮上捣不死药,玉兔来到后,就替嫦娥接下了这个惩罚。人们望月,是想念嫦娥和这只善良的玉兔。

中秋节只要一提起皮薄馅美的月饼,莲蓉馅的、蛋黄馅的、火腿馅的、豆沙馅的等等,我就馋得流口水。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古代的时候,月饼称为“胡饼”。据说唐朝的时候,唐太宗和杨贵妃在皎洁的月光下一起赏月吃胡饼,突然想到了月亮与胡饼,就改名为现在的月饼。而且民间还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意。

虽然说元宵节猜灯谜,但是中秋节也喜欢猜灯谜,而且更加有意思。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这样的特色活动。每逢农历八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大家喜欢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我曾经去玩过一次,真开心,不过灯谜也真的好难哦!

我喜欢中秋节,喜欢花好月圆的这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秋节月饼的作文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听过《中秋博饼》这首闽南童谣吗?我可是读得滚瓜烂熟:“中秋月饼一面镜,照甲大厅光映映。街头巷尾博月饼,厝内喊甲大小声。”今天是20__年的中秋佳节,天上皓月高悬,撒下银白的光辉。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可不能辜负,家乡过节的方式花样百出,最爱围在一起博饼,既热闹又促进感情。今年中秋,我兴奋地参加爸爸单位组织的博饼活动。

十五晚上,一两百人聚在大堂里,每十个人围坐成一桌。桌上摆着一个红瓷大碗,里头的六个骰子和我们来个大眼瞪小眼,好像在说:“有胆就来摇我呀。”

随着主持人大声宣布“博饼活动开始,可要玩得尽兴”的话音刚落,甩骰子的“噼哩啪啦”声此起彼伏。别组都在热闹博饼,我们组的队员却面面相觑,都在想:到底要谁先来呢?我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办法:“不如来抽签吧。从1写到10,抽到哪个数字就第几个博饼。”这种公平的游戏方法得到到大家的认可。确定好序号,大家马上调整座位。很快,第一把骰子摇下去了。大家迫不及待地凑上前看个仔细。只见碗里有一个“四”,静静地躲在碗底,这应该是“一秀”,可以把两个“美心”月饼收入囊中。

奖品虽小,却把大家的兴致勾起来。很快就轮到排在第七位的我了。我取来骰子,放在合拢的双手中,轻轻地抖几个,慢慢松开,骰子“大珠小珠落玉盘”似的滚到碗里。我好奇地一瞧,“对堂”出现在眼前,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激动地问:“奖品是什么?”马上有人大声地说:“是ipod平板电脑。”不会吧,这不是我梦寐以求的吗?

惊喜连连,我不但抱得数码奖品归,还成为本组的状元,可以参加“状元王中王”的角逐。可惜好运没有一直跟随,我在决赛中落败,与大奖——苹果手机擦肩而过。

《中秋搏饼》的最后几句是:“孙仔细汉中一香,阿姐博无让大兄。博着对堂阿妈赢,阿公博着状元饼。”热闹的博饼活动是泉州中秋的保留节目,为家家户户带来无限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no·1吃月饼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月饼喽!”随着我的呐喊,一盘盘可爱的“月饼宝宝”也被我“请”上了桌子。看着一个个可爱的月饼宝宝,各个完整无缺,油光满面,我都不忍心吃它们了。突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想法:“为何不顺水推舟”,举行一个吃月饼大赛呢?这个想法立即获得了全家的赞同,于是“第一届家庭吃月饼大赛”正式开始。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我喜欢吃的豆沙馅的月饼,一口就咬出了一个月牙儿。嗯,姥姥家的月饼真不错,个大皮薄,馅多。真好吃,再看看爸爸妈妈的月饼,还没吃掉一半,而我的已经进肚了。这次月饼大赛我大获全胜,真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吃月饼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耀眼的礼花在空中闪烁,鞭炮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今年的中秋之夜下雨不能赏月,一家人在一起月饼,开心的姥姥给我们讲起了月饼的故事。

姥姥说,那时候,买月饼要凭票排长队。月饼口感不好,质量也差,非常硬。虽是油腻腻的陈年味道,但是有时候漏了一点酥皮在桌子上都会舔着吃掉。

八十年代后,生活条件好了起来,买月饼吃月饼就不是稀罕的事了。但那是的月饼样式和种类还是比较单一,主要是五仁加青红丝子的为主。

今天,月饼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人们不仅在中秋节能吃到月饼,平时超市里也可买到月饼。中秋的时候月饼更是琳琅满目,包装气派,各式各样:简装的,精装的;小盒包装,大盒包装的;纸盒包装的、铁盒包装的。月饼的品种也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有五仁的、酥皮的和蛋黄;更有趣的是的月饼都被分成几个系列:肉类系列、海产品系列、蔬菜系列、果品系列等,每一个系列下面又是各式各样的……

听完姥姥的故事,看看手中的月饼,心想:小月饼,大故事、大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节月饼的由来

全文共 1508 字

+ 加入清单

月饼是汉族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该种饼被称为“宫饼”,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恋。

汉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饮食习俗。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到了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到了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酌中志》说:“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至十五日,家家供奉月饼、瓜果。……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分用之,曰团圆饼也。”经过元明两代,中秋节吃月饼、馈赠月饼风俗日盛,且月饼有了“团圆”的象征义。经清代到现代,月饼在质量、品种上都有新发展。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现在,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颇受人们欢迎。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划,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起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来越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月饼寓意团圆,也应该是明朝开始的。如果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吃月饼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中华名族的传统佳节,这一天人们赏桂花、祭月神,月饼,是万家团圆的一天。

晚上,我趴在窗户上看月亮,月亮很圆,像一盘影碟,记载了各种神话,我看着这盘“影碟”,彷佛一会儿是嫦娥奔月,一会儿是吴刚伐桂,一会儿又是玉兔捣药......各式各样。

“吃月饼啰!”妈妈大声吆喝道。我冲进客厅,从冰箱里拿出各种馅儿的月饼,有豆沙的,有肉松的,有抹茶的,还有各种水果的。我知道,大家口味各不相同,所以决定多搞些“花样”。我把各种馅儿的月饼切成小块拼成各种图案才端出去。

我学着“t”形台上模特儿走路,端着盘子走了出去,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我看着他们的样子,心想:“有什么好笑的?”我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有各种馅儿,大家随便挑!”舅舅抓起一块就往嘴里塞,边大口大口的嚼着,边夸张地大喊:“哎呀,我这个怎么这么甜啊?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舅妈就斯文多了,拿起牙签戳了一块,咬了一小口后说道:“我这块有一股西瓜味,味道不错。”婆婆前几天拔了牙齿,怕吃甜的东西,就夹起一块肉松馅儿的月饼品尝起来,边吃边赞不绝口:“好,好,正合我胃口。”爸爸和妈妈也垂涎欲滴,加入了“抢”吃月饼的行列中。“给我留点儿!”我大吼一声,一家人抢着月饼,笑成了一团。

窗外,月亮更加圆,更加亮了。伴着月色,一家人吃着月饼,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吃月饼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我们又可以到那美味的月饼了。 一个个圆圆的月饼就像一个个圆圆的月亮,月饼里边裹着不同的馅,有肉松的、有霉菜的、有蛋黄的、还有香芋的……我和姐姐都爱吃香芋,可偏偏香芋的不多,只有三个。

我们一个吃完一个,都把眼睛盯着最后一个,想把那个给独吞了,于是我们就找了理由说服对方。我撒娇着说:“姐姐,我比你上,你应该让让我呀!”可姐姐却不吃这一招,头一抬,睁大眼睛说:“凭什么呀,回回都让你,这回坚决不让!”说完,还冲我扮了个鬼脸。这下我也生气了,二话不说,马上伸手拿到了那块月饼。

姐姐也不示弱,长长的手臂一下子伸过来,于是我们俩大呼小叫地抢了起来。我马上蹲了下去,用身子护着月饼,没想到姐姐力气比我大,一下子从我手中夺去了那块月饼,还边跑边说:“就不给你,就不给你!”我噘着嘴,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转,姐姐见我真生气了,就把月饼一分为二,多的一半给我,自己留下了小半块。咬着香香的月饼,心里别有一番滋味! 中秋节吃月饼真是一件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秋节的月饼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因为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节。而且这时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古代诗人喜欢用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念之情。中秋节又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还有吃月饼的习俗,所以在这一天,我远在广州的伯伯姑姑都回来庆祝中秋佳节。

这一天街上热闹非凡,人声鼎沸,各家商铺人流络绎不绝。空气中隐隐月饼的香甜味道,循着气味走去,只见是一家新开的,现做现卖的月饼铺子,已经有好几位顾客光顾,身旁都是眼睛直直望向月饼,嘴角流着哈喇子的三四岁小孩。一个中年女人刚一接过盛月饼的盒子,她身边的小男孩便迫不及待地扒开盒子,抓出还有点烫的月饼,看他一边被烫得龇牙咧嘴,一边含着月饼那一脸陶醉幸福的模样,不禁“扑哧”笑出了声,小男孩听到声音向我这边看来,我连忙躲进旁边的小巷子里,仓皇而逃。我脸上火辣辣的,“连做个安静的旁观者都不会!”我在心底骂了自己千百万遍。

脸上的灼热渐渐褪去,我也到了家门口,姑姑伯伯早已回来多时,看到我后笑着向我招手,问我在学校生活好不好,和同学关系怎么样,虽然都是一些平常的话语,但是还是让我十分感动。

吃完晚饭后,我们搬了个小竹凳去门外看月亮,月亮又大又圆,像皎洁的玉盘。奶奶拿来了一个大盒子,把盖子一掀开,我就闻到了一股熟悉的香味,一看,是今下午那个店里的月饼。我脸色顿时难看起来。姑姑看出了我的异常,威逼利诱我说出原因,我没办法,只好和盘托出,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一个中秋节就在我们的笑声中结束了。好期待明年的中秋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吃月饼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月饼,中秋美食榜绝对的第一名。比起松软香甜的苏式月饼,广式月饼要差一大截。不过广式月饼外表真是漂亮,浅棕色的浮雕栩栩如生,花鸟图案精妙绝伦,还有一些吉祥的话语,一看就是大师的手笔,可惜中看不中。没关系,这两种月饼一个能征服眼睛,一个能俘虏嘴巴,各有所长嘛。

传说,中秋节分吃一个月饼会保一家人团团圆圆,我们也拿了一块圆月饼,分成三份,一人一小块,取个好兆头么。中秋佳节,一小块月饼怎么够?我还得吃个元祖的脆雪月,冰激凌、巧克力和香草口味的,外脆里嫩,冰凉爽口,那叫一个好。唯一的缺点是太贵了,嘴是舒服了,心痛啊!节日嘛,总得奢侈一下,享受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秋节吃月饼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阳西

我在阳西一条叫“村子岭“的小村庄里住了一段很长的日子,如今我仍能清楚地描绘出村里的那条。在距离村子不远的学校上小学,每天通过那条偶尔碰上几个“早耕“回来,衣衫裸陋的老人的蜿蜒小路,两旁都栽满了傈树(阳西土话,其实是枝上带刺的树)。傈树长得快,也只是经历了一个开花季,村里的人就会砍下来。砍齐。晒干。放到柴房,等到冬天时烧。傈树在秋末开花,每一朵花就像是一个个白色的小雪球。所以小时候的我们,在傈树开花季时上学。放学,总是背着有半个身体大的书包,张开双臂一蹦一跳地走向前方,呐喊着“下雪了,下雪了,下雪了。。。。。。“也许是因为南方城市不下雪的缘故吧!我们对雪总有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渴望。

中秋

阳西是一个自由主义小镇,没有太多的约束。

今天是一年一次的中秋佳节,大街小巷都在播着,如此一般的小曲;街道告别了昔日的平静,变得热闹非凡起来,难免看到情侣牵着手经过,小孩拿着五花八门的灯笼经过,老夫妻抱着月饼。水果串门经过。

23:30,不知不觉夜已深了。小树入睡了,风妈妈正轻轻地推动着它的摇篮;鸟儿以入睡,停止了演唱;星星已入睡,微微地留出点眼缝儿,为了不使人说它不尽职,还是个孩子。可五彩的烟火还在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繁虹灯还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人们还坐在藤木椅上,扇着大葵扇品尝着闲暇之味。

“哎,世界变了。阳西变成了不夜天。“外婆喝着漫溢飘香的奶茶说。

“外婆,你不也变成夜猫子了吗?“我笑着说。

“对呀。。。。。。对呀。“门前一片杂乱的嬉笑。

夜越来越黑,但小巷里依然回荡着欢乐的笑语。。。。。。

月饼

小时候的我们,在中秋总爱拿着块月饼坐在门前的沙堆里,让妈妈把月饼分成许多小块,你吃一块我的,我吃一块你的,分享着中秋的喜悦。现在呢?从八月起,家里冰箱就放

着一盒盒月饼了,闲暇之余就拿出个尝尝“鲜“,所以中秋节串门时,总是拒绝主人家的月饼。

小时侯家里,总是买一盒莲蓉的。我们也偏爱“莲蓉“,而不爱“伍人“。记得家里经济刚好那年中秋,爸爸趁出差之余,特意搜集了广州那些有名气的“菩陶居。莲香楼。广州酒家。。。。。。“的月饼回来让我们一饱口福。从那以后我也不再对月饼有多大的喜爱了。也改了那句月饼名言,现在是“偏爱‘水果‘,不爱‘莲蓉‘和‘伍人‘。“了。

哎,人善变也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