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礼让斑马线的现实意义(推荐19篇)

这次活动我很开心,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下面是小编整理优秀范文,欢迎查阅!

浏览

3560

作文

62

文明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在“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中,我们公交车如何做到在斑马线前礼让!斑马线,大家都很熟悉,在红绿灯路口、学校门口、繁华路段,都会见到斑马线,在道路交通中,斑马线被称为生命线。 然而,在日常交通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驾驶人或行人缺乏对斑马线作用的认识 。 就本人如何在斑马线上前让行谈谈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共勉:

车让人 人让车 让出社会的和谐

自3月3日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以来,我的第一次让行带给我的是,车让人 人让车 让出社会和谐的感动!3月3日在中山广场门口的斑马线前,我驾驶车辆第一次体会停车让行。以前我在通过斑马线时,我虽然会减速慢行,但是没有那种必须要停车让行的习惯。今天我看到很多要过马路的行人,没想到公交车会主动停下,都愣在那里,我赶紧对他们做了个请他们先行的手势,他们才恍然大悟,赶紧往前走,当他们走到我车头的前方的时候,有位行人还扭过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相信我和这位恕不相识的行人的行为,必定感染了整个车厢的人,也必定会提升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何避让随意乱穿马路的行人

在车辆经过市政府县学街南口时,虽然是有灯控,但是地处繁华路段,随意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人随处可见,这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但要注意斑马线上有没有行人,还要注意不经斑马线横过马路的行人和急速通行的电瓶车。为有效避让横过马路的行人,车子应适时减速,确保安全。

做好示范一样开心

其实每一次让行,我都会有不一样感受。有一次我开车行经到惠贞书院门口时,正巧有一位妈妈领着小朋友过斑马线准备到对面的学校,小朋友装了个停车的手势,我就停在斑马线让行,(其实我早就减速)还对他笑笑并挥手让行,小朋友笑眯眯地对他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手势多像交警叔叔啊!阿姨就给我让行了,我真厉害啊!”那个母亲就对孩子说:“你看这个阿姨做的多好啊,给你让行,还对你笑呢!”同时一辆私家车看到我停车让行时,也主动跟着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那对母子很顺利地安全地过了马路。

路口通行也不急加速

有时虽然是绿灯放行,可是作为驾驶员必须也要控制车速,观察好四周行人及电瓶车的动态,必要时开启车上的语音提示器,将车速控制在15公里左右缓行,确保行人完全横过马路后才缓缓地提速前行。

我想:“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宗旨要形成,车让人、人让车,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人人文明礼让的社会氛围,真正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上帝给每一个人都只有一条生命,不会多给任何一个人一次,而在当今这个十分繁忙的社会,交通也随之越来越发达,这也使交通事故越来越平凡,去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为50万人,而中国高居第一,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

本片是我国近几年来较为大型青少年教育电影,它从多个方面,清晰地阐述了现在中国的交通安全弊端,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交通事故的残忍和悲壮,也深刻反映出交通事故害人害己,给双方家庭流下了无法挽回的灾难,也很直白,很现实地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法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本片一开始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和往常无异,但是却用卡车司机牛能的一些不良开车行为,真实地向我们反映了开车所要避免的一些行为,比如:疲劳驾驶,超载行驶,开车吃东西等。这些我们平时不注意的小事,有可能就会让几个幸福的家庭支离破碎。向我爸爸开车时有时也会不系安全带,但现在我看他是不得不系了,因为交通安全实在是太重要了,本片导演就用牛能的事例活生生地告诉我们,交通安全的背后就是死神,我们如果不以身作则,那么死神就会自然找上门来。

影片非常仔细地刻画了车祸之后,肇事者与受害者家人在事后的生活,肇事者的家人为了还清对死者的赔款,而变卖所有家产,不仅使得家里的生活不能安定地继续,而且还使肇事者牛能抬不起头,没有面子来面对外界异样的目光。受害者更是无原无故白白付出了生命,他们的家长或许不会想到,早上送孩子上学,是孩子平生最后一次和家人相处,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被毁了,而且因为车祸,家人的心灵创伤是永远不能恢复的。

在影片的最后,导演故意把近年来世界上所有的交通事故数目都报给了观众,再一次赤裸裸地警告我们交通事故害人害己,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珍惜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文明礼让斑马线作文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想和大家说说在"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中,我们公交车如何做到在斑马线前礼让!斑马线,大家都很熟悉,在红绿灯路口、学校门口、繁华路段,都会见到斑马线,在道路交通中,斑马线被称为生命线。然而,在日常交通行为中,有相当一部分驾驶人或行人缺乏对斑马线作用的认识。就本人如何在斑马线上前让行谈谈自己的心得与大家共勉:

车让人,人让车,让出社会的和谐

自3月3日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展以来,我的第一次让行带给我的是,车让人,人让车,让出社会和谐的感动!3月3日在中山广场门口的斑马线前,我驾驶车辆第一次体会停车让行。以前我在通过斑马线时,我虽然会减速慢行,但是没有那种必须要停车让行的习惯。今天我看到很多要过马路的行人,没想到公交车会主动停下,都愣在那里,我赶紧对他们做了个请他们先行的手势,他们才恍然大悟,赶紧往前走,当他们走到我车头的前方的时候,有位行人还扭过头对我竖起了大拇指,我相信我和这位恕不相识的行人的行为,必定感染了整个车厢的人,也必定会提升我们城市的文明程度。

如何避让随意乱穿马路的行人

在车辆经过市政府县学街南口时,虽然是有灯控,但是地处繁华路段,随意不遵守交通法规的行人随处可见,这时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不但要注意斑马线上有没有行人,还要注意不经斑马线横过马路的行人和急速通行的电瓶车。为有效避让横过马路的行人,车子应适时减速,确保安全。

做好示范一样开心

其实每一次让行,我都会有不一样感受。有一次我开车行经到惠贞书院门口时,正巧有一位妈妈领着小朋友过斑马线准备到对面的学校,小朋友装了个停车的手势,我就停在斑马线让行,(其实我早就减速)还对他笑笑并挥手让行,小朋友笑眯眯地对他妈妈说:"妈妈你看我的手势多像交警叔叔啊!阿姨就给我让行了,我真厉害啊!"那个母亲就对孩子说:"你看这个阿姨做的多好啊,给你让行,还对你笑呢!"同时一辆私家车看到我停车让行时,也主动跟着在斑马线前停了下来,那对母子很顺利地安全地过了马路。

路口通行也不急加速

有时虽然是绿灯放行,可是作为驾驶员必须也要控制车速,观察好四周行人及电瓶车的动态,必要时开启车上的语音提示器,将车速控制在15公里左右缓行,确保行人完全横过马路后才缓缓地提速前行。

我想:"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宗旨要形成,车让人、人让车,人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人人文明礼让的社会氛围,真正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风家训手抄报资料一建设家风家训的现实意义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伴随着记者的采访镜头,不仅王蒙、冯骥才、莫言、姚明等知名人士和大家分享了自己传承自父母长辈的家风、家训;还有一些普通人、游客、市民等都和大家分享了传承自父母长辈的家风、家训,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甚至有人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 这让人们在忍俊不禁之中开始重新审视和思考,家风、家训这一古老但并不落伍的话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好家风好家训则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的精神,落实好中央文明办“厅堂悬挂家训”的要求,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晒家风诵家训”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家风源于我国古代乡土亲缘社会,也就是传统的家庭教育,包括传承价值观、论理观与道德观,也包括传承的基本方法与规矩。优良的家风、家训其终极目的就是达到“家和”,达到“万事兴”,达到家族的世代繁盛。因此,“家训”的关键往往是在家庭中强调尊老抚幼,成员间互为体谅,坦诚以处,包容信任,而禁忌猜疑、抱怨甚至指责。就绝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各自的家训侧重点是针对下一代,对下一代提出的严格要求,希望下一代能尊奉之,践行之,并传承下去。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安世之道。千百年来,中华优秀文化通过一代代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和家风传承,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家风、家训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微观载体,以一种无言的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对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直接作用。。中国的家训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萌芽于五帝时代,明清达到鼎盛。据《中国丛书综录》所列书目记载,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大兴节俭办事之风的当下,重温一下这些古训更是大有裨益。我国历代都有一些著名人物,他们在各自的家族中都制定了极为严格的家法家规、家训家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强调,“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子女教育得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是具体行动,一个是精神层面,逐渐升华。家风是社会的产物,与时俱进,历史的变革,或早或迟,总会赋予家风、家规、家训以新的意蕴,除旧布新。时下,引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时代风尚,顺理成章地成为家风家训的重要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现实意义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精神”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学习价值。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中国很多企业的产品质量为什么搞不好?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严谨的工匠精神。中国的产品质量不如日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家做事比我们更严谨,更具有工匠精神。

企业不能盲目学习和引进日本式管理。日式管理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匠人精神。所谓工匠精神,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就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管理就是“精”“益”两个字。在日本人的概念里,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礼让斑马线从我做起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我过斑马线时,耳边都会想起一首儿歌:“红灯停,绿灯行;红绿灯,要看清……”这么简单的道理,连小孩都懂,难道我们不懂吗?其实,人们都懂,但是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上学路上,我曾看到这样一幕:我站在马路边等红绿灯。一位妈妈拉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急匆匆地想横穿马路。咦,还是红灯呢!小女孩拉住妈妈的衣袖,抬头说:“妈妈,幼儿园老师说过,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哎,小朋友好样的!”旁边一起等着过马路的老爷爷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小女孩妈妈的脸“唰”一下红了。看啊,一个小朋友都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而有的人却无视交通规则。红灯时,人应该让车,确保司机能够安心地驶过十字路口。

在斑马线上,醒目地写着“车让人”,可是有些司机你注意到了吗?这时车应该礼让行人,确保行人能够平安地过十字路口。

有一次,一位老奶奶一手提个菜篮子,一手住着拐杖,小心谨慎地横穿马路。突然,一辆小车飞驰而过,老奶奶躲闪不及,悲剧发生了。原来是小车司机为了赶时间,竟然猛踩油门,抢过十字路口。司机到了斑马线为什么不减速,为什么不礼让呢?如果司机停下来,对老奶奶招招手,叫她先过去,这样不是很好吗?“快就是慢,慢就是快。”我外婆虽然没文化,但她常说的这句话却是至理名言。

大家行动起来吧!遵守交通规则,礼让斑马线,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现实意义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在21世纪,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值得特别珍视和发扬。日本军国主义在和平年代仍然阴魂不散,日本极右势力极力通过各种方式企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中国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应保持高度的警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尊重和正视历史,才能赢得未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一个这样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70年过去了,之所以还在纪念“七七事变”,并不是仅仅纪念那个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日子,而是纪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八个年头,所要怀念的英烈也不仅仅是“七七事变”中抗敌的勇士,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平民。因此,每一次的“七七事变”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九一八事变”纪念日,都有充分的理由用最隆重的心态去怀念和反思。“七七事变”纪念日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寄托了中国人在近代和现代国际政治上太多的尊严和荣誉。如果说抗日战争是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重要过程,那么“七七事变”就是为纪念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所选择的注脚。从这个注脚开始,整个中国已经被全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大潮所席卷。抗战胜利到现在已经67年了,当年的抗战老战士,今天大部分都不健在了。当年抗日英雄的故事,只能通过银幕、书本或纪念馆里去找当初抗日将士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抗联、在太行山上、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地雷战、地道战等等激发民族勇气的英雄形象,在新一代身上似乎变成了电脑游戏,这恐怕是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而殉难的三千多万血肉之躯万万没有想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浅谈毛泽东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毛概论文3000字

全文共 6150 字

+ 加入清单

毛泽东群众观是对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领导群众的一系例论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毛泽东群众观及其现实意义概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理论体系的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的现代化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形势的转变,它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并对当下党的执政方式转变有着指导意义。本文从毛泽东群众观的历史渊源出发,探寻其创立过程,并简略分析其主要内容,指出它在我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本 毛泽东 群众观 现实意义

毛泽东群众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对人民群众的认识、党群关系以及人民群众的作用等方面的总结及认识。毛泽东的群众观是对马克思群众史观的丰富和发展,是关于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领导群众的一系例论述。毛泽东群众观结合了我国传统历史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精髓,它贯穿于整个毛泽东思想中,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一、毛泽东群众观的历史渊源

(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执政体现,而且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进。早在西周时期,周公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强调了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对“民本”思想有重要发展的要数孟子,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提出“民为贵,社樱次之,君为轻”,这即是“民贵君轻”。到了荀子时期,他提出了“君舟民水”,强调群众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毛泽东从小就熟读古代典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极为了解,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民本”思想的熏陶。毛泽东成长的年代,正是底层群众受压迫,遭受磨难的时代,他所生活的环境深深刺激了他,使他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民本”思想。因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毛泽东群众观的理论来源之一。

(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

历代王朝统治者重视群众百姓,主要还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而并非真正考虑群众百姓。虽然也有极少数的君王想执政为民,但都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支撑。但毛泽东群众观则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作为理论基础。

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和决定力量,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创造真正的历史。而中国革命就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争取解放的过程。毛泽东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不仅阅读了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而且将其理论与方法用于实践。因此,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战争”的思想,指出“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在实践中,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二、毛泽东群众观的创立过程

毛泽东的群众观的主要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依剧毛泽东所经历的不同的革命时期,毛泽东群众观的创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雏形:学生运动时期

1908至1920间,旧中国学生运动轰轰烈烈,尤其是五四运动。早期虽然毛泽东读了大量书籍,精通“民本”思想,但他仍将拯救旧中国的希望寄托于英雄人物。五四运动爆发后,使毛泽东看到了群众力量的强大,因而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从寄希望于圣贤转向依靠群众。毛泽东关于人民群众权力及民主思想在这一时期出现雏形。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先是叹“国民之愚”,提倡用教育来救国救民。后提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的论断,标志着毛泽东的群众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二)成形: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至1937年,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的实践促成了毛泽东群众观思想的形成。1925年,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明确详细地划分,并界定出了“人民群众”的范畴。1926年,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毛泽东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如果没有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特权,那么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就不会根本倒塌。”这样的论述,对划分敌我矛盾,建立广大的群众战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观点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动力、正确领导和教育群众、统一战线是三大法宝之一、群众路线等。

(三)成熟:抗日战争时期

1939年至1945年,是人民群众艰辛抗战的八年,而这八年也是毛泽东群众观成熟的八年。抗战时期,毛泽东发表了许多著作,系统阐述了群众路线思想,形成了完备的理论体系。

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说:“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概括出了中共群众路线的内涵。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里,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再次深刻地阐述了群众路线。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因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七大的《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他进一步强调:“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拼命地反对人民战争”。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革命战争的力量之源。在军事斗争的力量组织方面,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人民战争中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革命战争主的主要力量,但是武装群众的方式也不能放松,“人是第一,武装第二”,要把武装群众与非武装群众相结合,正规军和游击队、民兵相结合,主力兵团与地方兵团相结合,根据地的对敌斗争与敌占区人民的反抗斗争相结合等,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全部领域里都开展全民战争,汇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一阶段的主要观点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权力来源于人民、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

(四)完善: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毛泽东重新界定了“人民群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分析了各阶级的地位、作用以及人民政权的结构与职能,而且突出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强调了人民群众观你的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解放战争取得了胜利,而这一胜利也可以看做是毛泽东群众观的胜利。在建国后,面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毛泽东依然坚信人民力量的强大,指出“帝国主义如果发动对我国的侵略战争,我们将实现全民皆兵”,依靠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来战胜敌人。

(五)曲折: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成立新中国后,一系类的土改、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等运动,对稳定国内局势,恢复生产,促进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这些工作也正是毛泽东群众观的实践体现,而且获得了成功。到1957年后,毛泽东群众观开始进入曲折阶段,直至1976年文革结束。这一时期,毛泽东过分夸大了人民群众的能动性,而忽视了客观规律,使得毛泽东群众观带有唯心主义色彩。这一阶段的主要观点有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具体分析知识分子、提高群众素质、反对个人崇拜等。

三、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毛泽东的群众观的内容非常丰富,贯穿于毛泽东的革命生涯及一系重要著作中。毛泽东群众观是在中国社会的实践中形成的,既是理论体系,也是思想体系。综观毛泽东的理论著作,毛泽东群众观的主要内容有这些:

(一)相信人民、依靠人民

“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可以说是毛泽东群众观的基础。纵观毛泽东的一生,他都在为人民群众而奋斗着,可以说他的所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人民群众”。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看到了群众的力量和需求,因而坚定地走在群众路线这条道儿上。在制定革命纲领时,他就将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在革命斗争中,他尊重群众的革命精神;在选择革命路线时,他坚持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可见,中国共产党只所以能胜利,就因为有广大群众的支持。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都是中国封建社会关于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论述。把中国人民从三座大山中解放出来的毛泽东,并没有象人类历史上一些君王,忘乎所以,形成社会发展史是个人历史的唯心史观。毛泽东曾有“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拥护革命的群众”、“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等。从这些论断不难看出,毛泽东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论断,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真谛的高度概括。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他人生行动的准则。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出现“为人民服务”的话语。如他在中共七大的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还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上升到党的事业中,并提升到真理的高度。他要求共产党员必须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着想,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都是与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毛泽东不断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且将“为人民服务”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中。1944年9月,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而召集的会议上,毛泽东第一次公开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在这之后,毛泽东还有很多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论述,如:“我们的每一个指战员以至每一个炊事员、饲养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等等。毛泽东全心全决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自觉的独立的运动”观点的继承和发展。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写入党章。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观中去。”,是我党宝贵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我党的基本路线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毛泽东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心声。毛泽东要求党员干部向人民群众学习,学习群众的做法,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其二,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十分重视党群关系,他认为党群关系的好坏关系到革命和建设事业能否成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写到:“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还有很多,如:“领导肯干和广大人民群众在组织中在斗争行动中发生正确关系的思想,正确的领导意见只能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的思想”、“许多同志,不注重和不善于团结积极分子组成的领导核心,不注重和不善于使这种领导核心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结合起来,因而使自己的领导变成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等等。把群众路线与马克思认识论有机的统一起来,是毛泽东独创性的卓越贡献。毛泽东的群众路线也被作为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在毛泽东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工作的原则,密切联系了广大的群众,最终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四)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就是要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革命的目的是要建立民主政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利。

四、毛泽东群众观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群众观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检验,是我党宝贵的财富,在我国当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有着诸多现实意义。

(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毛泽东群众观与邓小平群众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邓小平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扩展了毛泽东的“人民群众”的范畴,将由有利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建设的的人群纳入其中,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在新的形势下对毛泽东群众观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也是要求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以毛泽东群众观为基础的。可见,毛泽东是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执政党关注和改善民生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中国共产党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当下社会,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老百姓的民生问题,虽然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快速的社会发展并未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各项需求。比如就业难、买房贵、看病难等等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而且已经引起了群众的一些不满。可以说,解决好当前的民生难题,是我党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解决民生问题,需要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疾苦,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意见,从解决百姓的小问题入手,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形成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局面。

(三)有助于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

有调查显示,当今腐败问题已成为人民群众最痛恨的主题,一些腐败现象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一些官员的所做所为已经无形地在党和群众之间设立了壁垒,如有官员曾对采访的记者说:“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在当前的形势下,能否解决好腐败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各种腐败问题都是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所背道而驰,因此要解决好腐败问题,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就应当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真正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这也正是毛泽东群众观的体现和要求。

结语

毛泽东群众观集我国传统“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于一体,并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实践检验,而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经历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领导人发展后,必然能继续朝前发展,对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作文350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身穿红马甲,高举劝导牌。”近日,在体育馆门口斑马线处,来自湘师附小的家庭志愿者们一大一小,两两分开,用真诚的微笑和温馨的话语,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马路”文明交通亲子劝导活动。他们一边向过往车辆举牌示意要礼让行人,一边劝导路人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

活动现场,许多市民表示之前过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会非常小心,减速慢行,虽然公交车、出租车会主动停车让行,但有一些私家车不但不肯让,还不停按喇叭。自从出现这些志愿者后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基本没有发现了,过马路时放心了不少,斑马线真正成为了安全的生命线。

据了解,此次活动将在城区主要路段,无红绿灯的斑马线前常态化开展。主要由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朋友报名参与,让学生用小手拉起家长的大手,带动父母、带动家庭、带动社会共创文明礼让斑马线,从而引导广大市民养成文明出行的良好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礼让斑马线作文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斑马线,什么叫斑马线?许多同学可能不知道。斑马线就是马路上标示行人交通的信号。在许多三岔路口有红灯或没有红灯的地方,都有斑马线,提示行人还有车辆要注意。

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骑自行车也可以走斑马线,如果前面有行人的话,你应当下车,扶车行走。如果有老人要过马路,有车来了,你要招手让那位司机停车,然后再扶老人过马路。如果你要过马路,先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车,有车来,你就要让车子先过。不要横渡马路,不要跟汽车抢时间。

在上街的时候,有十字路口,在那儿没有红绿灯,有斑马线,其实斑马线指示了我们,人要走斑马线。不得超越斑马线,如果有汽车或者助力车在斑马线上行走,你要让那位司机上正马路,因为斑马线是属于人行通道。

如果你是一位阿姨,你要上街买菜,你要注意交通,就如你刚从家门口出来,刚好这是一条车多的马路。你不要直接过去,而是要先看看左右两有没有车,没车就可以通行,有车要等。车来了,你没有注意到,要及时刹车,等那辆车过了之后,你再一次看左右两边有没有车,等真的没有车之后,你再走向斑马线,在斑马线上行走是很安全的。

开车的朋友们要记住,你们的车不能走在斑马线上,要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们也要记住,过马路要小心,不能直接横渡马路,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礼让斑马线征文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斑马线也即人行横道线,为道路上白色而平行的粗实线,因酷似斑马身上的花纹而得名。斑马线是供行人横过道路使用的,是行人的安全线、生命线,神圣不可侵犯。

总公司在“文明公交行动”中所倡导的礼让斑马线,就是对行人的尊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之所以把礼让斑马线提到如此这般的高度,是缘于斑马线上曾经有着沉痛的教训。进行百度搜索,可以看到成千上万个发生在斑马线上的事故案例,个个铭刻心骨。就在不久前、就在城南的一处斑马线上,一条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葬送在了车轮之下。究其根本原因,说轻了是违反交通法规,说重了是无视行人的生命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的“让行原则”明确规定:遇行人横过道路时,减速慢行;遇行人正在通过道路时,停车让行。不得与行人争道抢行。此规定泛指一般道路,若遇斑马线,就更应该让行人优先通行了。否则,在人的生命至高无上的前提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责任认定原则”,将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只是在有证据证明行人有违反交通法律法规行为的,才能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唯有事故是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才不承担责任。倘若要证明这一点,难度极大,甚至根本就不可能。这就意味着,一旦在斑马线上发生事故,机动车一方必承担全部责任无疑!为了表示对生命的尊重,重大交通事故中承担主全责任的当事人,还必将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斑马线彰显着对行人生命的尊重、关乎着行人的生命安全,必须礼让!礼是礼节、礼貌,让是不争、不抢。礼让斑马线就是车辆通过斑马线时先慢、先停、先让,有礼节、礼貌的避让行人,不争不抢,让行人优先通行。

礼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必须。礼让斑马线,可以让出一份文明、让出一份和谐、让出一份畅通、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幸福。

不要抱怨现行的交通环境、不要指责行人的交通行为,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准则,吸取既往的事故教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礼让斑马线,对行业的形象负责、对行人的生命负责。这也就是总公司开展“文明公交行动”的目的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礼让斑马线作文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政府规定机动车要在斑马线前停车停车礼让行人,不然就要罚款。我心中有一个问号:那么多开车的人,会做到吗?

有一天,我和外婆正在经过斑马线,看到不远外驶来一辆6路公交车,我和外婆想等公交车开过再走,便停了下来,出乎意料的是:公交车在我们面前停了下来,车上的驾驶员叔叔对我们摆了摆手,示意我们先过去,我对叔叔说了声谢谢,便拉着外婆快步走过了斑马线。

这件事深深在烙在我的脑海里,我国交通一直很拥护,经常出现堵塞、撞车的现象,严重的时候还导致死亡。如果每个开车的人都能像这位叔叔一样,做到文明礼让,我们行人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那么,我们就能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了。

让我们都从最简单的做起:礼让斑马线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文明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在木棉花开的春天,站在白色斑马线上的时候,焦急地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与闪烁不已地红绿灯。

你骑着旧式的单车,单薄的外套在风中飞扬,口中吹着快乐的口哨,一张年轻的面孔洋溢着对未来前所未有的自信。无数次的在这样人流涌动的地方匆匆的走过,带着对于前途与梦想那种迫不及待地向往与渴望。

就像以往那样,重复着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地点。车篮子里放着各种各样新式房子设计的蓝图,你幻想着自己是一匹可以驰骋千里的骏马,一只可以鹏程万里的大雁。

你焦急地看着手上的手表,然后一边看着似乎永远也是红灯的红绿灯。你在焦虑的思索,是冲过去,还是等一fen钟。这次的机会对于想成为设计师的你,是一次无比重要的机会。他可能改变的是你以后生活的一切,可能会是你实现梦想的桥梁,可能可以让你肩负起家庭的重担。

你最终选择了冲过去,而在那一瞬间,你永远也想不到的是, 一辆卡车像脱了缰的马一样,向你冲了过来。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念头,上帝就这样毫不客气地夺去了你年轻的生命。

你倒下了,看到了一个晕眩的世界。你看到自己用热情的生命赋予的一张张新房子的蓝图,在血泊中渲染开来。可是,你却不愿意闭上眼睛。

可是一切都结束了,什么都该结束了。

什么梦想,什么蓝图,在你倒下的瞬间,你知道那不过是云烟了。迟到的悔悟,只能是迟到的悔悟而已。

白色的斑马线,红色的斑马线。

记忆里都是一串数不完的伤口一样的血色疼痛,连世界都偷偷地哭了。

一分钟与一辈子的界限,不知道到何时人才能懂得舍取。其实,很多时候人总是这样,勇往直前地都忘记了自己该如何去后退。走很长很长的人生之路,人才会明白:平安是一种福气。我们也不再去嘲笑,那首名为《常回家看看》的老歌了。因为,能回家看看也是一种福气。

一辈子有很多很多木棉花开的春天,而生命却有一次。

一辈子可以有很多很多的梦想,而生命仅有一次。一辈子可以有很多很多的蓝图,而生命仅有一次。

我们都该好好的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那种久是任何的永恒也比不了的。

岁月总是无情地分吃我们的生命,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努力地活得很好很好。因为岁月分吃生命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这是地球上任何生物必须存在的。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拥有的每一个瞬间,享受生活给的每一寸阳光。不轻易地用自己的疏忽,去自取灭亡。要深深地懂得,其实活着就很好了。因为我们不是那些已经走去天堂的人们,像他们那样拥有红色的血泊记忆。也许,他们在天堂都会活在在川流不息的车辆里死去的记忆。

又是一年的木棉花开的春天,还是那条白色斑马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全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和谐、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共建文明的交通环境,是每位市民应尽的职责。为此,济南时报泉城义工志愿服务联络站向全体市民及驾驶员发出倡议:

一、做文明驾驶人,提高自身修养,杜绝疲劳驾驶和违反禁令标志、超员、超速、超载等违法行为,不开斗气车和带“病”车。做到不违反信号、不争道抢行、不乱停乱放、不随意变道。

二、车辆遇有信号灯让行人通过时,应当停车让行;当行人还在穿越马路、变为放行车辆信号时,驾驶员也应礼让行人优先通过。做到车辆让行人、转弯让直行、右转让左转、超车让对行。

三、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时,注意避让行人。待行人通过后,安全驶越“斑马线”。在行驶中,要特别注意避让老弱病残孕等行动不便的人。

四、行人应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行人横过道路时须走人行横道、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通过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要注意观察两边来车,不要闯信号灯。

五、酒后驾车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体驾驶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养成“开车不饮酒、酒后不开车”的习惯,并能主动劝阻他人不要酒后驾车。

期待已久的全运盛会即将到来,做好东道主是每位市民的责任和义务。文明出行,从礼让斑马线开始,从我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政府规定机动车要在斑马线前停车停礼让行人,。我心中有一个问号:那么多开车的人,会做到吗?

那是一个星期三,放学了,我背着书包慢慢地走出了校门。走着走着,就走到了一条没有红绿灯的马路前。我像往常一样走到斑马线前,左看看,右看看小心翼翼地往前走,才走了一两步,就有一辆小轿车飞驰而过。我来不及多想,往后退了两步。等小轿车走了以后,我才继续往前走。

我记得那个时间段车特别多,又走了几步,往左右一看。这不看可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这车子一辆挨着一辆,像一条龙似的向我驶来。我变得手足无措起来。不知是前进还是后退,或是原地不动,好像怎样做都是错的。忽然,一个急切的声音响起:“快往前走!”我循声望去,哦,原来是这条“龙的头部”——一辆公交车缓缓停下,只见那个司机穿着工作服,乌黑光亮的眼中闪烁出善良的光芒,那位司机叔叔见我向他这边望去,微笑着朝我这边挥手,示意我赶快过马路。我心里顿时涌上一股暖流。再看看公交车后面的车辆都等不及了,汽车喇叭的“嘟嘟”声响个不停。我便赶快走过了马路。

我记得一个人说过:“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着他人更是一种幸福。”那位叔叔的行为一直让我很感动。

我相信这样的好司机一定会越来越多。

[礼让斑马线五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年级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斑马线,是承载了生命权的一种标识,能够直观地衡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柏杨先生曾说:“判断一个国家是文明抑或是野蛮,只要看他们的车辆对斑马线、对红绿灯的尊敬程度,马上就可得出结论。”由此,我常想斑马线就像一面哈哈镜,横行霸道的人在这面哈哈镜前,映照出的是其扭曲的灵魂。有时外出观光,见到那密密麻麻见庙烧香,见佛磕头的人群,我就突发奇想:要是这些人中的驾车者,能以敬畏神灵之心敬畏斑马线上的生命该多好!

斑马线上机动车鸣喇叭与行人争道,折射出人们公民意识的淡薄和社会公德心的低下,这不能不说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悲哀!其实,我们在斑马线上让一让、停一停,并不会耽误我们什么,况且生命与时间相比、生命与物质相比,生命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因此漠视交通法规、漠视斑马线上的行人、漠视生命,也是对自己人格的践踏、对自己生命的践踏!

礼让斑马线,这是起码的社会公德,也是机动车驾驶员最基本的“驾德”。愿我们每一位驾车者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礼让斑马线,共同营造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明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上午,我和台州晚报的小记者一起来到外东浦的十字路口看一些汽车是否遵守交通规则,把不文明的现象和礼让的现象记载下来。现在就听我来说说吧:

我们先站在斑马线的附近看,只见一个骑自行的男子,就在绿灯快要变红灯的一刹那间竟然骑自行车若无其事地冲过去,真险啊!忽然,我们又发现一位叔叔正在车流之间停停走走,差点从车上摔下来,真担心啊……

虽然现在有许多不文明的现象,但也有互相谦让的好市民,看前方福民大厦路口,车水马龙,司机们并不因为拥挤而烦躁,而多是笑眯眯地相互礼让,等待……

尽管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不文明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只要我们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谦让,我相信我们的城市一定会更美好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全文共 274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美德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中具有永恒价值的道德智慧,至今仍然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维系良好关系的基本道德准则,对于民族复兴、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时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振兴中华的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今时代的头等大事。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的崛起,将彻底洗雪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屈辱,也将改变世界历史的进程。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这个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国无德不兴。”道德不仅是一种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整合的工具,而且是国家兴旺、人民幸福的强大精神动力和软实力。那么,在当代,优秀传统文化或传统美德何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呢?小康、大同理想是当代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伊始,就提出了中国梦这个得到当代中国人普遍认同的国家、民族发展理想。中国梦内含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重意蕴。这个梦想不仅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种不懈追求的理想,就是古人长期以来追求的“大同”理想,即求大同与奔小康。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传统忠德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传统忠德虽然有忠于君主之臣德的糟粕成分,但同时也包含着一种尽心竭力、利人利公的做人做事态度。“天下为公”即是传统忠德的精髓,它鼓舞着人们为祖国的兴旺发达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今天弘扬传统美德,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自觉为国出力、爱国报国,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因此,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传统美德,与时俱进、转化超越,使每个人的点点微光,汇聚成照亮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熊熊火炬。

中华传统美德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可靠保证。道德不仅包含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它还是一种行为规范,可以调节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并对民众的幸福生活起到保障、促进作用。首先,弘扬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自律意识,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当前,公民自律是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弘扬传统美德,能够使人们在追名逐利的竞争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放松;在仁、义、礼、智、信的熏陶下,人们的内心会重新建立规范的道德标准,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觉维护社会道德风气。其次,弘扬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社会的他律意识,形成社会监督合力。在现阶段道德松弛、管理乏力的社会背景下,他律的作用不可忽视。弘扬传统美德,通过道德教化,能够使人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等情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公德体系,从而科学地指导公民的他律行为,群众、媒体及政府能够有效对道德失范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打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三,传统美德以仁爱为本,以民本为用,它构成伦理与政治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仁者爱人”是中国伦理思想的核心,这奠定了中国伦理的利他主义价值导向。爱不仅是一种感情,也是一种意志、行动和义务,心中有了爱,就必然为爱所驱使,为所爱的人奉献、尽义务,关心他、爱护他。弘扬爱人之积极情感,可以唤醒我们的道德良知,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使人与人相互为善,彼此之间充满友爱。在当代社会,向传统道德致敬,重建公正、诚信的良好社会环境,以此确保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幸福安康,刻不容缓。

中华传统美德是优化人际关系、重建道德秩序的重要支撑。社会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根置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人们通过学习把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助于“正确处理义与利、己与他、权与民、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等重要关系”。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的讲话中强调“要始终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德……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道德也因面对复杂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情况,甚至出现了道德滑坡。如,为求利润,制假售假;路人跌倒,无人敢扶;医患不信,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和宽容等等,要扭转这种状况,亟待进行道德重建。而弘扬传统美德,就抓住了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机等问题的牛鼻子,顺应了人民群众对良好道德风尚的期待与向往,唤起了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以大爱、真善、孝亲、诚信等,传播释放正能量,构建正常社会道德秩序,重振精神家园。

中华传统美德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溶入全民族的精神血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入耳入脑入心、敦化为民风民俗民德,一条重要的途径,是必须与中华文化的根本相融通,生长于斯、发展于斯、创新于斯。我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精神追求,已经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大众的基本行为准则。应充分利用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资源,不断强化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强调,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里的关键是正确处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要有两个途径,即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在道德建设上,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体现其道德教化的功能,就必须以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实践为基础。中华传统美德能提升公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感,增强价值判断力。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必须一起抓:一方面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一方面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离开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实践孤立地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就不能体现讲话的要求和精神,不能充分实现道德建设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手拉小手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斑马线彰显着对行人生命的尊重、关乎着行人的生命安全,必须礼让!礼是礼节、礼貌,让是不争、不抢。礼让斑马线就是车辆通过斑马线时先慢、先停、先让,有礼节、礼貌的避让行人,不争不抢,让行人优先通行。

礼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传承、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必须。礼让斑马线,可以让出一份文明、让出一份和谐、让出一份畅通、让出一份安全、让出一份幸福。

不要抱怨现行的交通环境、不要指责行人的交通行为,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准则,吸取既往的事故教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礼让斑马线,对行业的形象负责、对行人的生命负责。这也就是总公司开展“文明公交行动”的目的之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明礼让斑马线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根据全球各交通和警察部门的统计,去年全世界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0万人,其中,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10.4万人。交通是为“人”服务的,而交通事故的发生又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了“人”对交通法规忽视的结果。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各项非正常死亡人数中高居榜首。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要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告别违章,告别事故,维持有秩序的交通,才是人车畅通和安全的前提条件。

忍一忍风平浪静,让一让海阔天空。每个十字路口都有斑马线,人们本应走斑马线过马路,可我看到的现象更多的是为了图个方面,走“捷径”,那样做真的有利于自己吗,如果突然有急速行驶的车辆过来,来不及停车鸣笛,而你就在那条自己选择的捷径上失去了生命。

我和父母一起去上街时还曾亲眼目睹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二轮摩托车酒后驾驶,与一辆对向行驶的后驱动拖拉机正面碰撞,驾驶员顿时血流满地,两人当场死亡,另一人也受也严重的伤,血流不止。我想,死者的亲人一定很悲痛。赌气是罪恶之源,忍让才能保证安全。酗酒开车是驶向死亡与坟墓的选择。酒性发作不由人,醉酒开车祸害深。不想让车祸上身,交通法规要记深。违章与事故同在,守纪与安全永存。本来只是擦肩而过的路人,彼此没有沟通和关联,但相互一让,却产生了一个短暂的接触。尽管耽误了一段时间,却多了一份感激之情,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得亲切起来。两车狭路相逢,当你主动靠边时,发现对方也已靠边,向你闪灯礼让。这时,无论是走的一方,还是等的一方,都会被一种感动滋润着。

何愁路途多遥远,遵守法规保平安。

交通中有你,有我,有他,交通文民需要你,需要我,需要他,需要我们共同营造。让我行动起来,从我做起,让我们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秩序逐渐好转的愿望始于“足下”,从现在做起为构建和谐文明常州作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