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环境与发展作文议论文【最新20篇】

于丹曾经说过,“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今天小编就来分享环境与发展作文议论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7567

作文

51

篇1: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议论文

全文共 5889 字

+ 加入清单

【内容提要】加入WTO后,外刊工作面临困境,迫切需要通过协调来建立全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文章阐述了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所取得的成就,并对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建议。

【摘要题】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外文期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我国加入WTO后,外刊工作面临两大难题,一方面,外刊价格持续上涨,而各馆经费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外刊价格的增长,各馆所订外刊种数急剧消减,而另一方面,国际交流扩大,外刊需求增加,目前从整个外刊资源现状来看,其馆藏不足以满足需求。因此,我国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任重而道远,应积极总结经验,加大协调力度,以共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

1 外刊资源建设面临的困境

外文期刊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据统计,平均每年上涨幅度超过20%。致使国外文献订购严重滑坡。1996年全国外文书刊的订购量比1986年平均下降80%。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外文期刊从5050种下降到900种,减少82%;北京大学图书馆减少74%;北京图书馆减少45%。加入WTO后,外汇并轨,外刊价格进一步上涨、虽然近年来大多数图书馆和情报机构都已增加了外刊订购经费的投入,但外刊购置经费的增加远远赶不上其价格的增长,订购外刊的品种和数量依然在减少,我国外刊资源总量不足,与世界一些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服务机构相比,我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科技期刊只占世界期刊出版量(种)的5%左右。目前我国外刊入藏总量约为2.5万种,国家图书馆2002年订购外刊9274种,不到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外刊入藏量的一半,北京大学是我国高校图书馆中订购外刊最多的,2002年订购2122种,加上中文期刊最多不超过1万种,美国收藏文献信息最多的10个大学图书馆期刊收藏数量均在3万种以上,其中哈佛大学收藏数量最多,达10万种。而2003年绝大多数图书馆和科研机构所订外文期刊数量继续下降,我国国内普通高校图书馆外刊资源状况更加不容乐观,我馆是河北省高校中藏书最多的图书馆,2003年外刊只订购了160种,比2002年减少140种。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省级公共图书馆2003年订购的外刊只在百余种左右。目前世界上外刊约20万种,其中有价值的约为5万种,发达国家一般以5万种为引进目标。由此可见我国与国际公认外刊收藏种数仍有较大距离。

文献保障率进一步减弱。据调查,在266个学科和主题领域中。一次文献提供率基本满足要求的学科和主题只占30%左右。同时,由于文献信息资源分属于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客观造成了条块分割、机构重复、缺乏统一规划和组织协调,协调采购力度不够,重复采购依然非常严重。据对国家直属或非直属的74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1996年引进外刊的复本量为2.02,重复订购2122种,占外刊订购总数的40.5%。因此我国未能充分协调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化建设。

2 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1 国家对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非常重视,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早在1957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国家科委成立了图书小组,协调外文书刊采购、联合编目和建立全国、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等项工作,我国外文科技期刊保障体系初步形成。80年代后期,为遏制外文书刊进口锐减,国务院采取了三大战略措施,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文献保障系统、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议。199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及其它文献信息机构共124个单位,联合发起《全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倡议书》,提出要协调外文文献的订购,每年定期召开全国或地区性的外文书刊文献订购会,开展代订、补充订购、文献委托、国际交换等业务,实现外文文献多品种、少复本,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建立科学合理的文献保障体系的目标。此举掀起全国外刊共建共享的高潮。

特别是近年来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三大系统在外刊的协调采购、特色数据库建立、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02年5月在中国科技大学召开的全国高校外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已做出决定,高校系统与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图书馆合作编制2003年度外刊预订联合目标。该目录对于掌握全国的外刊资源情况,合理布局、协调采购、馆际互借等,均有极大的意见。同时也标志着我国三大系统外刊协调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是我国加入WTO后首次召开的全国性高校外刊会议,此次会议对于开展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科研图书馆系统,农业系统,医药系统及各省市纷纷成立协调机构,使全国的外刊协调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2.2 外刊收藏单位协调意识增强,系统、区域间协调成效显著

系统与区域间的协调是我国多年来外刊协调的主要模式,协调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国际互联网上我国系统、地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不断开通,文献资源共建共享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山东、福建、安徽等省以及全国化工系统、电子系统、医药系统等都建立了网上外刊联合目录检索系统,提供借阅、复制、传递等服务。

尤其是以国家图书馆为中心的北京地区、以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为中心的上海地区,在外刊资源共建共享上取得明显成效,北京地区的图书馆情报单位每年召开外刊采购协调会,根据分工购藏的原则,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节约了大量资金,如国家图书馆与清华大学、上海大学交通大学等11所学术图书馆率先联合订购了荷兰Elsevier公司的1100余种电子期刊全文Web版数据库,在我国图书情报界产生了很大影响,目前已有62个高校及科研单位订购了该数据库。上海文献资源协作网已从1994年的19个单位,扩大到目前的60多个单位,1999年就规定成员馆单位订购8000元以上的高价刊原则上不出现复份,协调节约经费100余万元,新增份数近千种。

我国高校系统的有志之士,多年致力于外刊的共建共享工作,全国高校图书馆工委期刊工作专业委员会代管外刊协调以来,已有百余所院校参与,节约经费2000万元。我国高校系统的文献资源协作网:“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的文理中心近年引进的一批在国外有较大影响,且内容适合我国文理科重点学科建设的全文数据库、参考数据库以及电子期刊,通过各地区中心向CALLS成员馆的广大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检索和全文传递服务,取得显著效果。2002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的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上,对新形势下高校外刊协调的内容、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协调、完善与扩充外刊预订目录和按重点学科分工保种、目次服务、文献快速传递等问题,达成共识,决定从2003年编制《全国性跨系统的外刊预订联合目录》,按重点学科分工收藏外刊资源,逐步建立高校外刊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2.3 外刊协调机构工作规范化,协调内容深化,目标更加明确

大多数协调机构工作渐趋规范,制定协调规章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立各种阶段性研究项目。同时从各个协调机构的工作目标来看,对协调的内容逐步深化,目标更加明确,以往的期刊订购协调一般是以节省书刊经费,在一定区域范围或学科范围内,多馆合作,减少复本,在馆际间进行资源共享为主要目的。而当前对订购协调工作的认识更为深刻,不仅仅满足于减少复本、增加品种,而是积极跟踪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及外刊出版动向,了解国内各馆的期刊订购现状,对各馆订购外文期刊复本较少的期刊,根据国内各高校的重点学科设置进行协调订购;对于国外新创办的期刊,向相应的图书馆进行推荐订购。以保证国外的重要期刊在国内不断订,国外新创办的重要期刊在国内有收藏,使我国外刊收藏体系更加科学,结构更加合理。

2.4 各图书馆外刊的采购操作更加成熟,更具科学性

各图书馆在外刊的选择上,同以前相比,减少了盲目性,注重调查研究,选择订购与重点学科以及重点研究项目有关的核心期刊和专业期刊,优先采购国内已购买版权的外刊,协调采购电子版、网络版期刊,参加集团购买,分摊经费,共同享受建设成果,同时收集网上免费资源,加强国际交流,进行国际交换等拓宽外刊来源。

2.5 网络发展迅速,服务手段现代化、多样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文献资源服务的网络化环境逐渐形成,一般院校都建有各自的校园网,基础条件好的地方,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实现了地方联网,形成了区域网络化,全国大中型图书馆对文献信息都

采用计算机管理,对文献资源的采选、分编、检索、统计等都在网络环境下运行,为外刊资源的共建共享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最近开通的“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期刊传送系统”对“上海市16所高校馆藏外文期刊数据库”及“国家科技中心馆藏11000种外文期刊”进行网上传递,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合理布局,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各图书馆针对以往外刊利用率偏低的问题,都更加注重外刊的开发与利用,大多数图书馆都积极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外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建设,如目前全国有499家图书情报机构的外刊文献被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制作的《中西日俄文期刊目录数据库》收录,编制馆藏外刊目录,注重宣传,开展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如开展外刊信息定题服务,选择重点研究课题,经常提供对口的外刊信息和各种专题性文摘、综述、参考资料等服务。

3 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3.1 立足现实,开拓创新

随着21世纪世界科技竞争的加剧,国外信息资源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文献资源的建设中应根据我国国情,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既不能思想僵化,闭门造车,也不能盲目跟进,对项目的建设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确实的范围。在目前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文献类型多样化、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建设适合我国经济文化发展需要的文献保障体系,更需要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经验,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走出一条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之路。

3.2 确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协调模式

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全国图书馆界探讨的热点,在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践中也表现了多模式共存的状况。然而从大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从多年来我国外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实际成效来看,有两种模式已经成为我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模式。一是建立全国系统内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二是建立以省、大城市为中心的跨系统的外刊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构建我国外刊资源保障体系的切实可行的模式。当前应积极总结这两种模式的成功经验,探讨解决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确立新形势下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推进全国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

3.3 各地发展不均衡,应启动中小型图书馆共同参与

从全国范围来看,协调工作各地发展并不均衡,外刊资源共建共享发展较快的大都集中在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福建等,不少省市刚刚起步,尤其在中小城市,缺少协调机构,信息闭塞,一些中小型图书馆在外刊资源建设中仍然存在严重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有些单位至今没有加入任何一个协调组织,各自为政,从而文献保障率越来越低,这必将形成恶性循环,迫切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4 多渠道筹措经费,保障各级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经费问题一直是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因素,也是图书情报界人士探讨的热点之一。由于缺少经费的支持,各地区、各系统的协调工作也是做做停停,目前协作机构多是按经费比例收取成员馆协调费用,由于没有稳定的经费来源,协调机构的工作没有保障,曾经参与外刊资源共享、协调订购的图书馆,也很难坚持下来,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有益于每一个参与的图书馆,同时也对整个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益,因此,在政府拨款的同时,还应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以保障协调工作的顺利进行。

3.5 加强立法,使共建共享走向法制轨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颁布《图书馆法》无法为全国文献共建共享提供法律保障,仅靠一些图书馆之间的倡议,本着“积极参与、平等协作、承担义务、互惠互利”的原则来进行还不够,很难维持协调工作局面,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制定文献分工购藏方针,规定各成员馆的责任、范围和服务方法以及自身的利益,奖惩方式等,没有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缺乏约束机制,任何共建共享也只是建立在自发的松散的结构体系上,很难维持协调工作的局面。

3.6 深入开展对外刊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外刊建设出现了新的问题,同时信息环境的改变,又为外刊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有许多课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主要包括:①对我国外刊资源整体化协调发展的保障机制的研究;②如何在数字化和网络化新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高效的、符合社会未来发展需要的、能对我国教育科学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文献保障体系;③对协调机构整体利益与成员馆个体利益的研究;④如何建立协调指标体系,将协调工作进行量化研究,通过科学评估,为调整协作系统各馆的期刊订购提供科学依据;⑤如何在共建共享机制下对各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的评估;⑥目前电子期刊资源已经成为整体文献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电子期刊资源收藏和利用的调查研究,以进行科学的电子期刊成本与效益分析;⑦如何加强电子期刊的协调共享和网上文献传递工作;⑧由于新技术在期刊工作中的广泛应用,电子期刊的大量出现,给期刊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现有期刊人员总体情况看,业务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俊英等.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学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2,(2):25-27

2 叶继元.入世后我国外刊资源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2,(10):101-105

3 同1

4 欧阳轻娥等.入世后外刊资源建设刍议.情报探索,2002,(3)

5 蔡丽萍.外刊工作研究综述.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64-66

6 王凌等.论建立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河南图书馆学刊,2000,(3):43-45

7 2003年度全国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订购协调会议纪要.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4):89

8 朱硕峰.国家图书馆在外文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3):21-25

9 国家科技部.关于“九五”期间文献资源建设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环境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在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占总数40%的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也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曾经山明水秀的华东农村,因受为数众多的乡镇企业所排出的“三废”的侵害,其污染已居全国之首,令人痛心。更有甚者,由于大量废气的无限制排放,竟使我国工业重镇本溪在卫星的视野里“销声匿迹”,真是骇人听闻。因此,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已严峻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对于人类而言,环境与五谷同等重要,是我们生存的基础。同时,发展又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必要手段。爱护环境、净化环境、美化环境,可以铸就我们健康的身心,从而使我们在发展经济的事业中精力充沛。因而,发展的过程应该是不断强化环境意识,注重生活质量的过程。只有不破坏环境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古人所说的“夭人合一”,也包含着人类的发展进步与环境的不断净化应该“和谐共振”的意思。理智的人类不仅对此理解深刻,还创造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奇迹。“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其经济的不断腾飞与其环境的不断美化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强国日本,其不断上升的经济指数与其不断下降的环境污染指数同样令世人瞩目。所以,人类的经济增长与环境的保护可以比翼齐飞,这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清新的环境孕育出的智慧人类可以创造无数的经济奇迹,而这又促使人类更加珍视白己赖以生存的家园。花园式城市的不断涌现就是明证。生产的掘进与环境的净化、美化可以和谐统一。

相反,如果以践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生产,那么,这种发展则是鼠目寸光的发展,是包容着灭顶之灾危机的发展。曾经山明水秀的华东农村不是成为全国污染之首了吗?重庆的酸雨不是曾使两万亩农田的庄稼顿成一片枯黄吗?本溪不是从卫星的视野中消失了吗?淮河流域上蔡段新生儿的致畸率不是达到了60%了吗?疯狂的掠夺生产,残忍的破坏性开发,卑劣的功利性作业,为害当代,贻害千秋李人类自身的发展一旦破坏了神圣不可侵犯的环境,环境将加倍地还以报复性的打击,直到人类无“家”可归。到那时,握着以天文数字来表示产值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初中作文)

“人类可以而且应该成为自然的朋友。”这是一位人类学家说的,语重心长。人类要生存,就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生产。正视现实,运筹将来。“人类拯救自己”,这是1992年包括有106位国家元首参加的第二次环境与发展国际会议提出的口号。中国应以此为鞭策自己的忠告,不仅强化环境意识,而且为着实现我们“投有污染”的经济增长,而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精打细算地使用资源,积极地“哺育”森林、“养育”耕地、“涵养”水源,最大限度地回收并深度处理“三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祖先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既然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以比翼齐飞,那么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的中国人也将创造合乎这一目标的辉煌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农村经济发展的议论文

全文共 1651 字

+ 加入清单

一、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农村干部综合素质匮乏。大部分农村干部都是从当地农村选举或举荐出来的,大多文化水平有限,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合同管理方面的培训,缺乏做好合同管理的思想、信心和能力。缺乏相应的法律意识。干部较低的文化水平直接限制了他们对相应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大部分农村干部都没有相应的法律常识和政策积淀,使得合同管理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第二,缺乏专业的合同常识和知识。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的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有些合同在订立和变更时,并不是以书面的形式出现,而是以口头形式,这使得合同当事人双方在时间较长的合同期限内很容易改变约定,很容易产生合同纠纷,给双方都带来麻烦和损失。很多合同并没有将双方的权责做出明确规定,使得违约、追责等无法解决。有的合同中缺乏相关法律条款的引用,使得合同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而上述几个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法律常识较低,从而在经济承包合同内容方面做不到专业化和科学化。第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农村合同管理受到诸多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理论和实践的匮乏、物资的紧缺、专业人员的缺乏、思想意识方面的薄弱等,使得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工作较于一般的合同管理工作存在很大的特殊性和困难。另外,由于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政府和农民的不支持、政策法规的变动、经济承包市场的变化等,使得农村经济承包合同在制度的确立和执行方面得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对策与建议

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我们提出对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的几点建议。

1.提高农村干部综合素质首先,在广大农村干部中大力宣传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他们树立合同管理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对合同的管理;其次要重点培养农村干部的责任心,采用责任制和奖惩制相结合的方式,软硬兼施,提高农村干部的责任心,并且注意在合同管理机构及部门重点选用责任心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人员;第三提高干部员工的文化水平。政府部门应该定时对员工进行培训,并提供机会鼓励他们继续学习或深造,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动态的宣传和培训工作。综合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并坚持中央及本省对于农村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向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村干部进行法律普及,帮助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和执行工作更顺利地展开。

2.明确规定统一合同形式乡镇政府行政部门要对上交的各种农村经济承包合同进行强力管理,按照同省、同地区或同范围对合同的格式进行统一,对于原有的合同要进行清查和整理,并及时补全相应的手续,尽可能地将农村经济承包合同带入规范、标准的作业道路上来。尤其对于合同中的合同基数问题,要确立以指标为中心的管理方式,对可能影响指标变化的因素进行及时排除,比如为了不使物价上涨对指标产生影响,就可以在条件允许范围内将货币指标改为实物指标,按当年产品的实际价格,换算为实物指标。

3.建立健全的经济承包合同管理体制明确合同管理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可以将县乡两级划分为同一级成立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并办理工商物价准发的县乡两级合同鉴证、仲裁纠纷等事业性收费许可证。成立县级合同仲裁委员会,委派一名专人专门负责经济承包合同业务,使得各级合同管理组织机构具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应该明确规定各类农村经济承包合同都要一式四份,一份由本村合同管理小组保管,一份由当乡合同管理委员会保管,剩下各一份由两个当事人保管。无论是乡还是村都要将合同进行分类整理归档。相关的业务主管部门要做好定期业务报表的制定和上交,以乡为单位起报各项经济承包合同指标,从而为上级部门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三、结论

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全面的工作,其质量的好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相互影响,仅仅依靠某一问题的解决或某一方面的改善是无法提高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质量的,只有在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特点的前提下,客观、认真分析经济承包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参照管理目标统筹兼顾,寻找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顺利展开农村经济承包合同管理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保护生态环境议论文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一颗如宝石般湛蓝的星球地球,自从人类出现后便主宰了万物的生存,自恃以万物灵长的封号,对地球上各种资源各种生物加以掠夺与伤害,在不断的破坏之后地球上发出了各种警讯,这些讯息让人类惊觉是需要靠智慧来解当前所面对到的问题,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自古庄子便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一”的观念告诉我们,要与万物和平共存平等的对待与保护各种生命,人类是无法独存于这个世上所以落实保护生态环境观念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时代在不断朝着开发与建设的方向前进,一辆辆巨型的挖土怪兽不断的朝山林开去,大地翠绿的脸庞被怪兽无情的辗压与掀起,在土地上烙印出一条条履带的痕迹,赤红的土壤像是大地淌出的鲜血,许多以山林为靠的生物失去了栖息的处所,很多生物正面临消失的危机,在这般无情的滥垦滥伐之下只要一遇豪雨降临,蓄积起的雨水量夹着土石将如洪水猛兽般的宣泄而下,这就是山林之怒大自然的反扑,每每造成生命与财产上的损失,人们总是在受伤之后才会深刻的 反省与觉悟,山林是无法容许我们恣意去破坏的。

一座座工业区是现代发展重要的指标,然而却是环境破坏最大的杀手,一支支高耸入云的烟囱,日以继夜的向上天排放废气,有时经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恶臭,灰暗暗的烟雾陇罩着整个区域机器声轰隆隆的做响,像是死神敲着丧钟,紧随着乌云照顶之后,天上雨水哗啦啦的下着,此时我觉得雨中漫步不在是那么的诗情画意,因为那不再是滋养大地的甘霖,而是让我避之唯恐不及的酸雨,是上天一道道心酸的眼泪。

我看着工厂旁一条条河流,不再是书上所写的潺潺流水清澈干净,而是披上了五颜六色的毒衣,向着大海奔流而去,出海口的海洋已被严重的污染,而我们桃园观音 海岸特有的藻礁地形正在逐渐的消失,那是无数螺、蟹、贝类等生存之地,更是距今有两千年之久所形成的特有地貌,试问,难道不用去加以保护吗?

生命的可贵在于什么?是无法用金钱无法用数字来去做衡量的,更不是电玩游戏中按个键盘就可以复活再生,永远打不死的这般利害,这些有毒物质进入生物链之中,最后是反馈到人类身上,每每想到地球暖化后造成极端恶劣的天候,数十年之后我是否将遭遇到更大的风暴更强的豪雨,这些我都不想要。

我喜欢在红树林保护区,看着成群的招潮蟹挥舞着大螯,像是拉着小提琴般的可爱模样,也喜欢在蓬莱溪护鱼步道散步,看着阳光照耀下的溪水,发出闪闪银光那正是马口鱼等各种鱼群在溪水中优游,日后我更希望能去看中华白海豚成群的飞跃于蔚蓝大海中,现在除了设立保护区之外,我们每个人更要从节能减碳来做起,因为地球只有一个失去它人类也终将灭亡,其实保护生态环境最终不就是保护我们人类吗?发挥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共同来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发展和环境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more and more high buildings are being built in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in urbanization, however, one thing should not be neglected---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is unscientific to judge a city’s modernization level by the number of high buildings. recently, a new concept “environmental image” has come into being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criterion with which to evaluate a city.

the concept stresses that a modern city must have efficient environmental promotion. it must have a proper proportion of green land, clean water and fresh air. to add more greenery to a city, i would like to make the following proposals:

1. we should popularize “vertical greenery” technique, that is, to plant more green-leaved plants like boston ivy in densely-located buildings. the roof space of buildings should be used fully to plant flowers, fruits and grasses.

2. certain room should be reserved for green belts, green patches in the building of new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areas.

3.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strengthen people’s awareness of greenery. people should, for example, be encouraged to plant “wedding trees” and “birthday tre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与环境议论文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他所身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境对人十分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但是内容呼应了题目,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因此,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一个人,而坏的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让人走上歧途。我们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一定要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成长。

在战国时代的孟母,因为看到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好,就连续搬迁了3次。(引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有力地支持观点)那时的孟子热爱学习,就”近朱者赤“,后来成为了一名儒学大师。这说明,我们身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远比在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好许多。

但这里所说的”环境“并非生活条件怎么这么优越,而是周围的人的品德、道德修养怎么样。例如,那些从小生活在皇宫中的皇子,受到天下一流的教育,吃穿住行都十分优越,最终却很少成材的,大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和宦官长大的,身边的人对他阿谀奉承,这会滋长那些皇子的傲慢。他们交的都是些狐朋狗友,久而久之,自然“近墨者黑”了。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巨大的影响。好的环境可以给人以美的熏陶、无声的改变人的性格;坏的环境却会,令人蒙蔽,甚至走向堕落之途。(对比鲜明,强调好的环境的作用)也许我们都想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时,可以改变自己。

自古以来,有许多寒门弟子,他们出身低贱,却一样取得了成功。就比如凿壁借光的匡衡,自己家境贫穷,父母也没多大文化,家庭环境不好。但他热爱读书,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创造条件,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们也不应该抱怨自己的条件不好,我们应该多向匡衡哪样的人学习,自身环境不行,就创造出好的条件,自己拼出一个天地。

我们人可以说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要尽量处于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之中,或者,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或氛围。我相信,我们行,我们一定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农村经济发展议论文

全文共 1898 字

+ 加入清单

一、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强化市场经济意识

艰苦创业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山区农村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生产方式单一,没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绝对不行的。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仅靠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难以实现农民增收的,只有发扬艰苦创业精神,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传统农业,实现农产品的规模经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才能推动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新阶段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取向,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山区农村贫穷落后,并不是穷在农业上,而是穷在农业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上。因此,必须深化对农业产业化的认识,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一是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要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把国家和省(市)级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根据本地实际,选择一批有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加以扶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通过这些企业,打造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其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柱。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一定资产的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要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选择优势项目,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通过吸引有较雄厚资金的城市民营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域,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增添新鲜活力。二是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把山区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坚持走大中城市和农村小城镇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的路子。城镇化是集聚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扩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的主要渠道。发展小城镇的关键是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要发挥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大中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民工资性收入是近几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要积极创造条件,吸纳农民进城务工,最重要的是对外出务工农民加强组织引导和素质培训。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级劳务输出网络,为外出务工农民提供信息、政策咨询、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就业技能、法律等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健全劳动保护机制,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山区农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

十八大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山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后,主要表现在交通不便,水电不通,信息闭塞、生产工具落后等方面。因此,要建设一批有利于农民直接受益和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把改善山区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来抓,为山区的开发和开放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培养高素质农民,实现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造就新一代农民才是实现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当务之急要认真抓好两方面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的共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是推动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动力。其次,要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力度。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要整合好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要整合好农业内部的各种优质培训资源,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将农业系统内部的力量实行整合,农校、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中心都要努力发挥其整体功能。要借助其他各行业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特别要注重发挥各类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作用。同时,要加快农民科技教育体系的建设,提升档次,完善功能,提高质量。当前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提升基层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改善培训条件,完善培训功能,建立和完善一批适应需要、手段先进、灵活高效,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农民科技培训基地。

五、加强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

山区农村领导班子是发展山区农村经济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山区农村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把山区农村领导班子建设作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任务来抓,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的要求突出抓好党支部班子和党支部书记的选配,建立起一个富有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群众信任的好班子。同时,注重调动党员发展农村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发展才是硬道理议论文

全文共 97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越来越面临市场的竞争和选择。这次我们考察的浦东钢铁公司,同样需要进行机制改革及产品结构的调整,这个过程充满着跳战与机遇。

这次通过对国营大企业的调查,进一步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沦的理解,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我们肩负的职责。

调查内容有如下几点:(1)浦东钢铁公司的概况;(2)目前企业的经营情况;(3)企业发展对企业员工的要求;(4)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浦东钢铁公司是大型铝铁联合企业,产品品种达四千多种,可以适用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领域。例如: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农业,民用,军用,医用。目的该公司有职工二万多人,分别服务于26个不同生产职能的生产、管理、科研部门。

浦东钢铁公司的主要生产产品为钢和钢材。该公司的全年钢产量能力为的200万吨,占全市钢铁生产的三分之一;钢材产品约为180万吨,占全市钢材生产的四分之一。

浦东钢铁公司全年的生产产值近40亿,在上缴税利最好的时期可达3—5个亿,是全市税利的大户。

目前企业已完成现代企业的改制,成为国家投资为主体的全民国营企业公司。

浦东钢铁公司是一个有8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新中国的诞生使钢铁企业得到了强大的发展。浦东钢铁公司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浦钢公司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企业正面临产业结构调鳖,产品品种开发管理现代化,员工分流

再就业等十分艰巨的困难形势,企业改革到了艰难的阶段。企业员工、

领导和群众正全力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争取走出困境。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看到了当前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基本面

貌。市场经济的竞争是十分激烈与无情的。如果没有适合市场的产品,企业就不能生存下去,就会被市场竞争淘汰。因此,在这种形势和社会大背景下,国营企业必须走改革的路。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也使我们看到了我们年青一代肩负的历史使命。目前我们虽然仍在高中学习,但不久的将来,我们都面临社会、企业的选择,所以一定要学习好基础知识,加强自身秦质,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我们的国家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市场经济又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这一点出发,我们要趁目前的良好学习条件和机会,抓紧学习,提高自己,为将来参与祖国建设打好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环境的发展与平衡作文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平衡发展正是其中对立统一的一对儿。当今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规模加大,发展方式丰富。个人在发展,企业在发展,国家在发展,民族在发展,整个人类都在发展。有人说,“和平与发展”成了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如果我的理解不错的话,那么“和平”的“平”自应包括“平衡”。

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人类在各个领域都可以说有重大的建树。即使像我们这种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的引领和政府的指导,企业致力于技术改造和管理革新,成就喜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对于具有劳动力廉价优势的我们来说,更是达到了飞速的程度。中国是个人口大国,就业形势严峻,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自是题中之义,这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的生态呢?告急,告急,十万火急!众所周知,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选择的项目大多科技含量低,污染比较严重。西南某地不是出现全村人都因环境污染而患上致命毒症的现象了吗?经常从媒体上看到大气质量下降、饮用水严重污染、噪音噪光成害、温室效应引灾等信息,我们怎能不怀疑这种发展之路的可行性呢?

有人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真的吗?难道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就这么冲突尖锐,不可协调吗?恐怕未必。不久前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报的一则新闻作出了很好的回答。这则新闻说,江苏常熟市是全国最大的服装加工基地之一,碎布废纤维历来都是污染物,现在他们借助高科技,将这些废物制成各种汽车软垫,而且这些软垫还可以进入循环性的再利用。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一举三得。由此看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协调发展与平衡的好路子呢?常熟经验告诉我们,首先要真正树立以人为

本的发展理念,其次要建立科学的发展体系。将资源循环利用的问题、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发展的可持续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兼顾方案,一边实践,一边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趋于完善。这方面,新加坡的经验就很可借鉴。他们的城市像花园,旅游业的发展也与自然环境的有力保护相一致。试想,你那儿污染严重,谁还会去旅游呢?

其实,问题本来很简单。我们为什么要发展经济?还不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空气质量、水质量、环境质量、生物的多样化,都与我们的生活质量相关。如果徒有高楼大厦、宝马香车,连一杯干净水都没得喝,还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身心健康、愉快,生态不平衡能够做到吗?因此,如果一时没有条件,我们宁可暂时不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暂时牺牲一点物质利益,待到科技水平提高后,总会有发展机会的,因为资源没有糟蹋嘛。反之,如果只图一时的经济的“数量化发展”,而毁了生态平衡,那既得不偿失,也无可补救。将自己发展的路子堵死了,这是最大的失策。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应当果断地以生态平衡为第一位,经济发展为第二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有了平衡的生态,还怕没有发展的基础或基本保证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与环境议论文450字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人与他所身处的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境对人十分重要。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此,好的环境可以感染一个人,而坏的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让人走上歧途。我们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一定要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成长。

在战国时代的孟母,因为看到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好,就连续搬迁了3次。那时的孟子热爱学习,就”近朱者赤“,后来成为了一名儒学大师。这说明,我们身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远比在一个乌烟瘴气的环境好许多。

但这里所说的”环境“并非生活条件怎么这么优越,而是周围的人的品德、道德修养怎么样。例如,那些从小生活在皇宫中的皇子,受到天下一流的教育,吃穿住行都十分优越,最终却很少成材的,大都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一般都是和宦官长大的,身边的人对他阿谀奉承,这会滋长那些皇子的傲慢。他们交的都是些狐朋狗友,久而久之,自然“近墨者黑”了。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巨大的影响。好的环境可以给人以美的熏陶、无声的改变人的性格;坏的环境却会,令人蒙蔽,甚至走向堕落之途。也许我们都想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但这是不可能的。当我们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时,可以改变自己。

自古以来,有许多寒门弟子,他们出身低贱,却一样取得了成功。就比如凿壁借光的匡衡,自己家境贫穷,父母也没多大文化,家庭环境不好。但他热爱读书,想尽一切办法为自己创造条件,最终获得了成功。我们也不应该抱怨自己的条件不好,我们应该多向匡衡哪样的人学习,自身环境不行,就创造出好的条件,自己拼出一个天地。

我们人可以说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对我们而言十分重要,我们要尽量处于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之中,或者,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或氛围。我相信,我们行,我们一定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58赶集集团姚劲波:共创分类信息良好发展环境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互联网企业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十三五”规划建议将要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将与分类信息领域更深层次的结合。

多年来,58同城和赶集网坚持以市场主导,持续通过创新和整合,不断优化业务体系,率先引领分类信息行业“拥抱”移动互联时代。作为最精准匹配基层白领、城市蓝领消费者需求的企业,58同城和赶集网建议,加强维护基层群体权益,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58同城和赶集网将协同共创良好的发展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科技发展与环境保护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科技与环保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日本水保病,这些都是人类驱逐唯物利益而利用科技破坏自然的下场。前两者均在五天内造成五千多人的死亡,而第三者直接造成两百人死亡,并使此病状持续二十余年。

科技正破坏着自然环境,甚至是人类正生存着的环境。可科技不过是人类对整体自然的肢解和断裂性理解的产物,而我们却越来越被自己所创造的这股异己力量所支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说,若要长久,必顺大道。人要循序渐进,必须要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否则,结果就是灭亡,因为进化的终点就是灭亡。

从这个角度来说,科技反自然。但是,科技与自然真的就只能是同持一山的两只猛虎吗?也许未必是这样。

我去过三次世博会,那里是真正的“绿色”世界,煦风转动着风车,夏雨浇注着花草,柔光明丽的色彩。这些小小温心的场景不只是美丽,更是制造能量,支撑起整个大大的园区。不看说明,根本就不会想到这就是“风光互补”电源。自然与科技居然能结合得那么好。就像黑与白结合后的水墨画,充满了独特的气息。再如“紫蚕岛”,建筑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水泥,它能对自然做出回应,然后降解。还有“种子圣殿”,“中国结”,零排放的公共交通,共同营造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家园。

绿色家园应是科技与自然的共同体。既不能完全地回归自然,拒绝一切发展,也不能过分地靠着科技为所欲为。两者既像水与火般互不相溶,却又“皆不可抛”。既然光与影能完美结合,那它们也一定能共有。而世博会就是完美的答案。科技与自然靠着一种动态平衡,正同台演说着新的理念。

科技是用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当科技不再以展示“人类”拥有的智慧,并能以此站在顶点为目的时,它便能与自然相融合,成为制造“绿色”的元素,进而创造绿色的文明。我希望这样的科技终有一天能化为现实。它显然已不是现代科学的范式,但最重要的是,它将能重筑并维持环境的浑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改善融资环境保障企业良性发展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金融是产业的血液,融资问题是困扰小微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部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其突出,有些政策的可操作性不强。金融企业自身的政策和风险防范要求更加剧了小微企业融资难度。

针对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市政协委员、禹城市工商联主席南慧清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政策和措施,创造有利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环境,使这些政策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此外,部分委员和代表认为,应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着力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发展才是硬道理议论文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发展”和“创新”仍是我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句经典的口号,然而,你是否曾经想过:“发展”和“创新”真的是真理吗? “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标新立异,追求与众不同等着类词语,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确,社会的展展,历史的车轮是无法阻挡的,万物都在演变的过程中。而生产力的发展的的确确给我们带来了新气息,新环境,新社会,新生活,引领我们走向新时代,随着新时代的新潮流驶入新境界。

当年爱迪生若是停在他迷恋的现实社会,对煤油灯感到满足,那么电灯泡,留声机 我们的社会是黑暗是沉寂

,还是灯火通明,丰富多彩?那么,电脑 电视机 电冰箱对我们来说,岂不是幻想?不,这不是幻想而是和秦始皇一样,对现代社会的繁荣 太平,丰富多彩,想都不敢想!

当然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创新的事物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核武器的发明,可以说是把人类社会推至了崩溃的边缘。核战争,核大国之间的较量,使得无辜的老百姓成为无辜的牺牲品,不仅如此,核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效果十分显著。

现在,我们的学生都比较喜欢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在网络游戏中迷失自我,在“网络社会”中找不到“回家”的路,迷失了方向,直至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影响了学习成绩,影响了人品,影响了自身形象,影响了自己的人生,影响了自己的未来。

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让核和网络服务于人类。人们用核能来发电,将核辐射用化疗,为人类造福,为人们消灾。人们科学地利用网络学习,交流等形式促进了自身修养,提高了人品修。因而,我们要大胆地说“核战争,毁灭人类就是你的不对”。对网络游戏说:“爱上你是一个错。”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样具有创新成分的东西,我们要科学地 合理地 正确地利用他 对待他 让他为人类服务

对人类造福 为人类进步做贡献。

总的来说: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才有现在的社会 正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才有如今的辉煌 正因为有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才有当今秦始皇想都不敢想的社会。

我相信 越早放弃旧的奶酪 就越早发现心得奶酪 朝着新的方向前进,仍会发现新的奶酪 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并享受变化

千山万水,无数黑夜,等一轮明月,梦的边陲,风不吹灭,从不感疲惫,东发无愧,第一是谁,让我们追求完美。梦与希望在飞,我们向前去追,有目标就不累,等着我们去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美丽环境健康人类文明发展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有了美丽环境才有健康人类,有了人类才有文明的社会,环境—人类—文明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人不能离开水、空气、阳光、树木等等,这些资源一旦缺少,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树木能为人类挡风沙,绿化环境,制造二氧化碳,而近年来人类乱砍滥伐,使有些长距离传输型的大型沙尘暴影响了中国的中东部地区,还北移到了东北部的沈阳地区。每年的三至五月份,随着东亚的风向东南方向移动,给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造成沙尘暴、扬沙、风尘等恶劣气候。如果没有了树木,唯一能让人类生存的地球将会永远告别绿色,将永远披上枯燥的黄色外衣。在2004年巨大沙尘暴的产生让人类认识到了自然灾害的可怕,使人类把自然环境保护放在了第一位。那么,沙尘暴是怎样产生的呢?大风、不稳定气流和丰富的沙尘源是形成沙尘暴三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树可以抵挡大风,固定沙尘源,所以人类不能缺少树木。

据统计,一亩树林一年可以吸收灰尘20—60吨;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一亩树林一个月可以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千公斤;一亩松柏一昼夜能分泌出2公斤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伤寒、百喉、痢疾等疾病的病苗。这样就能净化空气,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植树造林还能减少噪音,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为人们提供理想的学习、工作、娱乐和生活的环境。在意识到树木不可缺少这一点以后,人类开始种植树木:自1981年12月以来,中国全民义务植树累计超过350亿株。中国正在实施“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已达16。55%,城市建城区人均公共绿地提高到6。52平方米,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超过1亿公顷。据中国气象部门记录,20世纪50年代中国仅发生过5次强沙尘暴,进入90年代,则发生了23次。沙尘天气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环境污染使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类文明,无论在那一个发展阶段还是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都是始终受制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程度。当我们从这个意义上重新打量人类文明的功过时,我们便没有足够的信心来赞美今天的人类文明了,至少我们不能盲目地加以赞美。因为,直到目前,我们对自然界地认识还十分有限。可以确定无疑的是,人类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的一切危害自然行为最终都将受自然的惩罚。因而,我们就不得不对当今的人类文明进行全面的检讨,也不得不对未来的人类文明深怀忧虑。

面对日益恶化的地球生态环境,人类至今都不肯放弃局部的利益,使自己的欲望日益膨胀。而人类欲望越强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 人类文明是地球生物圈里光照四方的伟大奇迹,它能否永久的延续下去,并不断达到新的文明高度,以致照耀久远未来的地球子民,它的命运就掌握在人类自己的手里。人类!醒悟吧!请珍惜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请真正做到“美丽环境——健康人类——文明发展”。

[发展的学校与家乡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语作文环境与发展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day,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serious problem, because The development is not in harmony with the environment,The following are som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phenomenon

The society is developing rapidly,But the environment appeared serious problem,First, some factories discharge waste water and waste gas,Second, some people throw rubbish,Some people left writing on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Third, some people cut down trees and kill endangered animal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solv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 have some suggestions

Firs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punitive measures,Seco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uld not t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

Third, everyone should hav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If each of u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 believe that our life will be more beautiful.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优环境促发展心得体会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行为方式的改变

为了共和国建设,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伊春,几十年来多出木材、出好木材,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伊春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当前,伊春的转型发展正处在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思维决定行动。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行为方式的改变。

要树立绿色化思维。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是伊春发展的“根”和“魂”,绿色是伊春的“筋骨”和“血脉”,把思维方式建立在保护与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之上,把“绿色化”“生态化”贯穿到转型发展的全过程,真正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金山银山。

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济打破了地域时空界限,使原有的地处偏远等劣势,都不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而我们并没有利用好互联网这个免费、开放、合作的巨大商业平台,网上推介、网上营销的意识还不强,失去了很多商机。平台决定高度、决定速度,搭上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决定我们能走多远、走得好不好。

要树立资本金融思维。伊春林业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和体制原因,多年来一直徘徊在资本市场的大门之外,长期处于“想发展没资金,没有资金更难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但这些都是客观因素,核心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懂不懂金融,会不会资本运作,能不能“无中生有”、小钱变大钱的问题。破解伊春转型发展的资金瓶颈,必须给“蓝天、绿地、青山、秀水”打上“价格标签”,做活资本运营这篇大文章。

这几种思维,是密切相关、有机统一的。绿色化思维是基础,互联网云思维是方法,资本金融思维是路径。我们强调改革创新,也要坚持依法办事,优化发展环境。几个方面共同着力,伊春转型发展才能战胜挑战、行稳致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环境与发展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喜欢把现代化比作宏伟的大厦,那么这座凝聚着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厦应矗立在怎样的环境之中呢?如果天空烟雾弥漫,大地草木枯败等等,这是人们心中的现代化社会吗?不,不是,这是历史的讽刺,这是人类的悲剧。

人生活在地球上,要生存,要发展,首先就得靠地球,靠有山有水,有森林有草原的大自然。可是有人误以为大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于是毁林而种,竭泽而渔,连连受到自然的惩罚而不自知。年复一年,森林变成了荒丘,绿洲沦为沙漠,致使世界上每年有2000公顷农田被沙漠吞噬。这样下去经过若干年,地球上的绿地将全部被沙漠侵占,我们的子孙将无法生存!前些年,农村包产到户后,哄砍山林成风,我国务川县一个乡的近2000亩杉木林,在一周之内被砍为平地。听到这个消息,我头疼,我愤怒,这样做的农民太愚昧,太自私。还有很多正在干着类似务川的贻害子孙的事情:任滚滚浓烟弥漫天空,让高分贝的噪音刺激人的神经。 对此,我们应该深思。现代化社会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现代科学也已充分揭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每个正直的公民,都应具备这样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要把我国建成一个理想的现代化强国,必须做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同步,实现经济发展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事实也是这样,几年前,大连污染严重,经过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后,不仅使市容面目美观了,还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外商投资,中外合作等等,因此让大连成为现代化的大都市。 让我们伸出自己的双手,来保护自己的家乡,来建设自己的家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文化发展议论文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传承中华文化,固守诚信品德

前些天爸爸让我看了篇报道,大大的配图照片是一个苍老且再也普通不过的老农,正站在破旧的房屋面前,举着粗糙但坚实的手,似乎坚定地要告诉我们什么,再看配图标题,粗粗的黑体写道:“温州‘诚信老爹’身上流着道德血液”,小标题是:“八旬老人还儿债,诚信做人动乡邻”,整篇报道是讲一个“温州八旬老渔民为在台风中死去的三个儿子还债五年至今”的故事。诚信老爹,一个本来就生活拮据的老人,在承受了失子的巨大悲伤过后,平静地对债主说出“人死债不烂”这样的话,用“子债父还”之举诚信守诺,用“诚信”之心感动了全村的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肃然起敬。

德,不因显爵而高尚;品,不因贫穷而低劣。诚信老爹,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再现。中华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个中华文化的文明史,诚信、谦让、勤俭、仁义、从善如流等太多的中华美德故事了。

诚信,从《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信守承诺;《孟母不欺子》中的孟母坚持说到做到,到商鞅的“立木为信”,曾子的“杀猪偿信”等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都是古老的故事了,历史和时间或许把它们打磨得有些褪色了,但无论光阴的轮回,世事的变迁,都决不会被一个有道德、有品德的中国人会遗忘、丢弃。

而当今社会,随着那种摒弃诚信牟取暴利的风气的不断蔓延,食物都是“有毒”的,连自己亲手生产的馒头自己绝对不吃,这不仅是令人痛心疾首的社会现实,更是一种道德传承的沦丧的悲哀!企业家们,为了一切的利益,可以坑害人民,可以见利忘义,身体中再不流淌道德的血液!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脸上不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老人的气息愈来愈沉重,年轻人的朝气荡然无存,生产问题食品的人们难道没有一丝从心底里的愧疚吗?扪心自问,当所有的食物大家都不敢轻易食用,当所有的诚信都被利益所吞噬,当所有的人全都以鄙夷的眼光打量着身边的人,冰冷的世界,那些赚得的金钱可以使人感到温暖吗?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早在二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人要是失去了信用,那他将什么事都做不成。失去了美貌有健康陪伴,失去了健康有才学追随,失去了才学有机遇相跟,而失去了诚信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如过眼烟云,终会随风而逝。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传承中华美德,固守诚信品德,就如同一个国家有了灵魂,大树有根,江河找到了源;不然,只能堕落,只能枯萎,只能干涸……

真的,看似平凡困苦的“诚信老爹”,却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复苏的点点闪亮,这与当下一些有悖于中华文化的行为,值得我们思忖与反思。诚信的传承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我们重归无尘的心灵,用“诚”和“信”,让人与人之间少一分冷冷的怀疑,多一份暖暖的笑容!只有有了诚信我们才能发现:青草绿树,蓝天白云,花香鸟语,美丽无处不在;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月圆月缺,美丽尽存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英语作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a pressing issue primaril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in trying to catch up with developed countries, they have to consume natural resources on an unprecedented scale. This has seriously polluted our environment and, with the global environmental campaign gaining momentum, many people in China call for the precede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v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y attempt to pos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diametrically contradictory is simple-minded. Since no country is willing to stop it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best way i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and to heighten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of those solely concern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European countries both economically developed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an serve as perfect examples for China. Their success story in both undertakings illustrates tha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oes not mean a complete standstill of economic activities or exploi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but rather an activ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ffective technologies to minimiz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In German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it boasts the world s most successful environmental industry. With a developed economy, we are well equipped to develop sophisticated technologies that can effectively safeguard our environment.

[英语作文:经济发展环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