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汇编5篇

高考刚过,网上就流传了各种版本的高考作文内容,今天向大家推荐的这个作文内容其实是网友炮制的,不是真实的,纯属为了娱乐,缓解下高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零分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6207

作文

5

篇1:2024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内容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4月15日~21日规定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简称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16年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是什么呢?

2016年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22届,今年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副主题为“癌症防治,我们在行动”。”

什么是肿瘤?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对其的描述至少可追溯到3000年前。我国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上已经有“瘤”的病名;而宋代窦汉卿所著的《疮疡经验全书》对乳腺恶性肿瘤就有这样的描述:“捻之内如山岩,故名之,早治得生,迟则内溃肉烂见五脏而死。”然而,古代人们对这类疾病的看法纯粹是初浅的经验之说。直到近代,由于有了显微镜人们才开始对肿瘤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有机会逐步揭开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神秘面纱。

肿瘤是一种人类自身细胞的异常增生引发的疾病,是机体在各种内外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异常病变。医学界一般将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的增殖和衰亡是有序、有节制地进行着,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调控,所以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能够相互协调工作。即使是在严重创伤后的修复过程中,机体细胞的增殖也是限于一定程度和一定时间之内,这称之为正常增生。当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人体某个器官或组织的细胞脱离了原先的制约机制,似脱缰之马般失控性地增殖生长,并在细胞形态和功能上“误入歧途”,这便形成了肿瘤。通俗地讲,如果把各种传染病看作是外界生物对人体侵袭的话,那么肿瘤便是人类自身细胞的“叛变”,并对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胁。

肿瘤和癌症是一回事么?

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通常生长缓慢,切除后一般不复发或少复发,也不会发生转移,在形态上相对接近于正常细胞和组织;恶性肿瘤通常生长较快,往往会有复发和转移,并有明显的异型性。一般来说,恶性肿瘤对人体会产生严重危害。但是,如果良性肿瘤生长于某些关键的部位(如大脑)或者分泌过多的异常物质,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生命,也应该引起重视。

肿瘤的良、恶性有时并非泾渭分明,有些良性肿瘤局部复发率较高,有的则会渐渐向恶性肿瘤转化,因此,客观上存在一组交界性的肿瘤。

人们通常将恶性肿瘤统称为“癌症”,几乎所有的人体器官和组织都可能发生癌症。但严格地讲,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肤癌等,约占恶性肿瘤的90%;另外10%起源于骨、肌肉、血管等间叶(非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如淋巴瘤和横纹肌肉瘤就是起源于淋巴、横纹肌细胞的肉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防治碘缺乏病日倡议书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

碘缺乏病系指胚胎发育到成人期由于摄入碘不足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流产、早产、死胎等。本病分布广,全世界约有110个国家都有此病的流行。据估计全球受碘缺乏威胁的人群约为16亿。我国除上海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区,估计约有7亿多人群居住在缺碘地区。

每年的5月15日,是“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今年的这个日子,南师大学生会向同学们提出如下倡议:

一、了解有关碘、碘缺乏病、碘缺乏病的危害

二、以“减盐预防高血压”为行动准则,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

三、提倡健康低盐膳食,规律用餐,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四、培养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做到科学用盐,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 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碘缺乏病防治日主题知识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3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要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

201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近年来监测发现,部分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出现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孕妇等重点人群碘营养偏低的情况。为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尤其是避免孕妇、胎儿和婴幼儿等重点人群碘摄入不足,今年宣传主题定为“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

由来

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至2007年止,有4.25亿人口生活在缺碘环境里,涉及地域广,威胁人口多,特别是对新婚育龄妇女、孕妇、婴幼儿的危害更为突出。但现实生活中,人们缺少碘缺乏危害及预防知识,因此普及防病知识,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加强宣传教育是当前消除碘缺乏病工作中十分紧迫的任务。为此,中国提出:5月1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以此加大宣传,提高人们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危害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性畸形等。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碘缺乏病主要发生于特定的碘缺乏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在我国被列为地方病之一。由于分布广泛,危害严重,已上升到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国家限期消除的疾病之一。

人为什么会缺碘

人体需要的碘主要来源于食物。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土壤缺碘导致植物、动物缺碘。人吃了缺碘的食物,造成碘摄入不足。自然环境缺碘实际上是指土壤和水中碘不足。在距今8000-18000年第四纪冰川期,由于冰河溶解,冰水冲刷,将富碘的成熟土壤大量冲走。而岩石形成的新土壤,其碘含量仅为原成熟土壤的四分之一。这样就造成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环境存在碘缺乏。这就是世界地区土壤中的碘缺乏的主要原因,洪水泛滥、沙漠化和雨水冲刷,致使局部地区土壤中的碘连同土壤被冲走而加重碘缺乏。人类想改变自然环境中的缺碘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食用碘盐等措施来补充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治碘缺乏病日倡议书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家卫生部门最新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达到2.5亿,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30%,每年心脑血管病死亡350 万人,其中一半以上死亡与高血压有关。平均每年新增高血压患者超过300 万人。研究表明,过高的食盐(钠)摄入量,是导致人群血压水平上升和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郴州市人民政府,郴州市盐业分公司以“低盐低钠,健康生活”为主题,在全市发起减盐行动,从降低居民食盐摄入水平入手防控高血压,保护和提高我市居民健康水平,并向全社会倡议:

一、以“减盐预防高血压”为行动准则,追求健康,学习健康,管理健康。

二、社会各界齐行动,在全社会推广使用低钠盐,营造多部门合作、企业行动和家庭参与的社会氛围,推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餐饮单位减盐措施,把减盐行动做到实处。

三、提倡减盐从单位、家庭和个人做起,积极学习减盐知识和技能,从单位食堂和家庭厨房践行减盐行动。

四、提倡健康低盐膳食,规律用餐,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

五、培养良好的健康饮食习惯,做到科学用盐,健康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6 克,到2014 年年底全市所有食盐销售网点都销售低钠盐,我市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至9克以下的目标。

六、以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传播科学的健康知识,反对、抵制不科学和伪科学信息。

七、减盐行动是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爱和对生命的呵护,让我们携手行动,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人人拥有健康和幸福生活!

倡议者:郴州市人民政府

郴州市盐业分公司

2013年5月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碘缺乏病防治日宣传资料

全文共 1786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下面是关于防治碘缺乏病日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防治碘缺乏病日时间:2016年5月15日 农历 四月初九

发展历史

碘缺乏病是世界性疾病,全球有110个国家共16亿人生活在缺碘地区,每年因缺碘造成死胎3万,新生儿智力和身体发育障碍12万,地方性甲状腺肿5.66亿,克汀病人600万以上,脑功能受损病人高达3亿人。

碘缺乏病是一种世界性地方病,中国是世界上碘缺乏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病区人口达4.25亿,约占世界病区人口的40%,亚洲病区人口的60%。

中国仍有700万地方性甲状腺重病人和19万克汀病人,14岁以下的智力残疾儿童有539万人。

中国现有智力残疾人1017万,其中80%以上是因缺碘造成,如不采取防治措施,每年还将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智残儿出生。

1990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71国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及其《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要在2000年全球世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李鹏委员长在任国务院总理时曾在文件上签字、承诺。

中国政府对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十分重视,在1991年罗马召开的国际营养会议上郑重宣告中国将在10年内减少碘缺乏病的流行。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于1993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讨论通过了《行动计划纲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对我国进行支持和援助。为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3年9月国务院召开“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动员会”,会议并提出:5月5日为全国碘缺乏病防治日,借以加大力宣传,提高人们对防治碘缺乏病的认识。1994年起每年的5月5日定为全国碘缺乏病宣传日。

国家设立五一长假后,碘缺乏病防治日(每年5月5日)包含在了五一长假里,不便于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经过卫生部与碘缺乏病防治相关部委的协调,防治碘缺乏病日自2000年起改为5月15日。[1]

2015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近年来监测发现,部分沿海地区及大城市出现合格碘盐食用率下降、孕妇等重点人群碘营养偏低的情况。为加大科学补碘宣传力度,引导群众合理补碘,尤其是避免孕妇、胎儿和婴幼儿等重点人群碘摄入不足,今年宣传主题定为“科学补碘,重在生命最初1000天”。

历届主题

1994年5月5日第一届主题为:“碘盐与健康”

1995年5月5日第二届主题为“1995年基本实现全民食盐加碘”。

1996年5月5日第三届主题为“全民食用合格碘盐”

1997年5月5日第四届主题为“食用合格碘盐,严禁销售非碘盐”

1998年5月5日第五届主题为“健康的母亲不能缺碘,缺碘的家庭不会健康”

1999年5月5日第六届主题为“坚持科学补碘,提高人口素质”

2000年5月15日第七届主题为“坚持食用碘盐,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1年5月15日第八届主题为“加强碘盐监督管理,持续消除碘缺乏病”

2002年5月15日第九届主题为“补碘、健康成长”

2003年5月15日第十届主题为“食用碘盐,保护儿童智力发育”

2004年5月15日第十一届主题为“科学补碘,预防出生缺陷与智力残疾”

2005年5月15日第十二届主题为“控制碘缺乏,保护母婴健康”。

2006年5月15日第十三届主题为“普及碘盐十年,人口素质提高”

2007年5月15日第十四届主题是“坚持食用碘盐,预防出生缺陷”。

拓展阅读:碘缺乏病

机体因缺碘导致的一系列疾病以前命名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现在统称为碘缺乏病。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

临床表现

地方性甲状腺肿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但有的患者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少数地方性甲状腺肿病人由于长期血清,TSH水平增高,当补充碘后,甲状腺素合成过多,形成碘甲亢。地方性克汀病可分神经型、黏液水肿型及混合型3种。多数为混合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