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漫画作文啄木鸟(汇集七篇)

浏览

711

作文

7

篇1:漫画作文啄木鸟600字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啄木鸟,一只有着“森林医生”这个美誉的平常的啄木鸟。和所有的啄木鸟一样,我有着一个光荣的工作:觅食害虫,保护森林。可别小看了这个工作,我们能每天吃1500只害虫。如果没有了我们,害虫会快速繁殖,它们将成群结队地蛀树,从而让树木一棵棵地减少,接着森林没了,鸟儿的家,松鼠的家,所有动物的家,都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天,我和往常一样出去巡逻。

“轰轰轰——”难道打雷了?不会啊,阳光都照进树林里来了。顺着声音,我来到了森林北边的一棵树下——原来来了一位伐木工人。只见他的脑袋方方的,还有一圈又一圈的年轮,就像一块大木头。他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手里紧紧握住传说中号称“森林杀手”的斧子。伐木工人正在吸着一条黄色的圆柱体,还冒出许多烟。

伐木工的斧子犹如一阵风吹过,我还没看清,就砍了下去——有一棵树倒下了。他一边砍树,一边喃喃自语:“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一棵树倒下了,两棵树倒下了,不久的将来,整个森林也将倒下了……

顿时,我的心中燃烧起熊熊烈火。作为森林的保护者,我怎么能亲眼目睹森林消失并袖手旁观呢?“我决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我要保护森林!”我坚定地对自己说。

于是,我愤怒地飞到伐木工肩上,生气地说:“森林是我们的家园,你怎么能破坏它呢?”“哪来的一只破鸟啊?”他一挥手,我家摔倒在地上,“别打扰我赚钱!”我想:别看我小,我一定会用我有限的、渺小的力量为森林做出伟大的贡献!“你的脑袋里一定有虫!”我笑嘻嘻地说,并试着用尖嘴去啄他的脑袋。伐木工一见,连忙放下斧头逃之夭夭了。

拜拜,我继续去巡逻喽!

对了,那条虫子,那条叫贪婪虫子还没有啄出来呢!回来,等我啄出虫子再逃也不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六年级啄木鸟漫画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保护者啄木鸟,它今天又在为树木看病,突然它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它急忙飞过去察看,原来,是一个伐木工人在用斧头砍树呢!啄木鸟飞过去站在他后脑勺上,用尖尖的嘴用力地啄,还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哈哈大笑,即为啄木鸟正义的举动表示赞许,又为那位脑子有“虫”的伐木工人的行为产生廉耻。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人们心中的“金钱欲望”,人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破坏自然环境,金钱就是啄木鸟口中的所说的“虫”,因为金钱的诱惑占据了人的心灵,迷惑了人的心智,常常让人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行为。

买菜时经常使用小贩提供的塑料袋,而且用完都随手丢弃,笔记本、草稿本才写几页就随手扔进垃圾桶,中性笔笔芯没用多久就扔了,水龙头开着,水哗哗啦啦地流着,用水人却不见了踪影,化学工厂不停地将废水排到河中,使河水被污染,工厂不断向天空排放废气,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伐木人员只砍不种,使森林遭到破坏,使森林向沙漠化进军。

请人们清醒过来,不要被金钱所迷惑。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我呼吁人们一起投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来吧!让我们一起协手造福子孙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看漫画作文:啄木鸟的自述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普通的啄木鸟,跟森林里所有的啄木鸟一样,每天替生了虫的树木看病。这可是个很重要的工作,如果虫子蛀了树,树会枯死,树都枯死了,就没了森林,没了森林,就没了我的家,也就没了猴子和兔子的家,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动物,没了家。。。

今天也像往常一样,我在林子里低低的飞着,“轰隆”这是什么声音?突然发现有一棵树倒了下去!奇怪,明明没有打雷!我赶紧飞过去。-这里可以写看到了人在砍树的情景,我想思路已经提供了,还是让孩子自己练练笔。。。这一段就写砍树。

我眼睁睁看着一棵棵树那么倒下去,心里痛得快要哭出来,我大声对那个在砍树的人说:停下吧求求你!然而他似乎根本听不到。老啄木鸟告诉我说,人是砍了树去做柴作房子。我想,那是不是有虫的树就不适合用了呢?于是拼着最大的胆量,飞到那个人的肩头,用尽我的力气,我喊:这根木头一定有虫!!!妈妈教我不要撒谎,但我觉得,这一次,撒谎也许能让他停下来。妈妈对不起::

求求你们,放过我们的树林吧,他们生虫了,不适合你们用,求求你们放过这一棵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漫画作文啄木鸟6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林保护者啄木鸟,它今天又在为树木看病,突然它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它急忙飞过去察看,原来,是一个伐木工人在用斧头砍树呢!啄木鸟飞过去站在他后脑勺上,用尖尖的嘴用力地啄,还说:“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看了这幅漫画,我不禁哈哈大笑,即为啄木鸟正义的举动表示赞许,又为那位脑子有“虫”的伐木工人的行为产生廉耻。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人们心中的“金钱欲望”,人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不惜破坏自然环境,金钱就是啄木鸟口中的所说的“虫”,因为金钱的诱惑占据了人的心灵,迷惑了人的心智,常常让人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行为。

买菜时经常使用小贩提供的塑料袋,而且用完都随手丢弃,笔记本、草稿本才写几页就随手扔进垃圾桶,中性笔笔芯没用多久就扔了,水龙头开着,水哗哗啦啦地流着,用水人却不见了踪影,化学工厂不停地将废水排到河中,使河水被污染,工厂不断向天空排放废气,使臭氧层遭到破坏,伐木人员只砍不种,使森林遭到破坏,使森林向沙漠化进军。

请人们清醒过来,不要被金钱所迷惑。古人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请放下你们手中的斧头,我呼吁人们一起投入到植树造林的行列中来吧!让我们一起协手造福子孙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啄木鸟漫画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森林。我快乐极,因为有许多的好伙伴被陪伴我。可是有一天……

我在林子里转了好大一圈,大树伯伯们都没有生病,看来我要饿肚子了。我正准备飞回去,突然听到前方有几声“笃笃”的声音。怎么回事?难道是同类在啄食?可是怎么听那声音也不像啊?于是,我飞过去看看。我落在一棵树上瞅了瞅,原来是一个盗木人在砍树。他挥舞着手中磨得锋利的斧头,一下一下地砍在树腰上。因为他也不想想,毁坏树木资源就等于毁灭自己人类。他们人类的生存哪一样离得开自然资源的给予呢?我说着便在那啄在盗木人头上,盗木人疼极了。盗木人正想逃走。突然从森林小道上走来了一群人,他们手臂上带着一个红袖套,我知道这些人是森林环保局的。盗木人一看到他们,立刻吓得脸色苍白。不一会儿,我便看到他们把这个可恶的盗木人带走了。林中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六年级啄木鸟漫画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漫画,内容是:一位头戴安全帽,身穿牛仔上衣和牛仔裤的伐木工人,为了建房子,于是用它那粗糙的手紧握着一把锋利的斧头向一棵参天大树砍去,这时,一只身上带有美丽花纹的啄木鸟飞到他的肩膀上,心想这段“木头里”一定“有虫”,于是用尖尖的喙向伐木工人的脑袋啄去。

这个漫画讽刺了那些为了利益就磨灭了良知的人们,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去破坏树林,砍伐树木。如果非要砍树就应该有计划的砍伐。例如一片树林,砍了一小部分树后,应再种上一部分树,保证树木随时保护我们的家园,为我们抵挡风沙等。

我们应尽量减少乱砍滥伐,反之,要多植树造林,这样做可以减少地质灾害,例如沙尘暴、泥石流雾霾等。

事实上,人们为了自身利益,经常做那些与漫画中人相似的事,例如人们为了让果树增产,加入增产药剂。为了偷懒,还要大面积使用除草剂,杀虫剂。

并且人们为了冰箱空调制冷制暖,于是加入大量的氟利昂,就连天天上学的学生们都不知道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他们把刚用过几页的笔记本扔掉,吃过的食品包装袋随手乱扔,水龙头就那么哗哗的流着,却无人理会!

为了我们的环境更美好,我们要保护环境,多植树造林,不做那些脑里有虫子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从啄木鸟漫画想到的小学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金钱创造了贪婪,磨灭了人们心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良知;对财富的过度迷恋同样也萌发了自私的幼芽。 今天,我看了一幅漫画啄木鸟站在一个伐木人的肩上,疑惑的看着他伐一颗参天大树,似乎发出了疑问:“这头里一定有虫”。这幅漫画从啄木鸟的角度揭露了人类对保护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漠视。同样也告诫人们,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我们对大自然的每一点伤害,终究也会以另一种方式降临在我们的头上。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与漫画中的光头李类似的人我们常常会见到。他们表面上打扮得漂漂亮亮、光鲜得体,脑子里却钻满了“小虫”,其中最常见的一个非“破坏环境”虫莫属。 在学校走廊上、操场里、小径旁、花园中,我们常常都能见到揉成一团的纸团。有些纸上甚至没有写过一个字,却被人丢弃,被无数只脚无情地践踏。一个完好的本子,被人撕裂后,塞满了排水道。这些都是一些不懂得节约的同学的杰作,他们写错字以后不用钢笔擦擦掉重写,而是很干脆地撕下整页纸,这样反复几次后,一个完好的本子自然就所剩无几了。 路经校园后花园的我也曾发现,有个同学竟然将食品包装袋随手丢入了清澈的湖水中,水面上橡皮筋、网状物、食品袋等更是随处可见。此情此景,不由使我想起了《海洋?死亡》这本书上的描述。

我仿佛看见了鲜血染红的天空,成群成片的各种鱼的尸体铺满水面……想到这一切,一阵心痛的感觉瞬间涌上心头。我决定过去给他们补上一回环保课,可未等我开口,自知理亏的小同学们就一哄而散了。 这仅仅是一幅好笑的漫画吗?不,它在警告我们:人类在破坏环境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地伤害自己。让我们加入到热爱地球,关爱自然的行列中来吧。让我们手挽手为地球铸起一道绿色环保大堤。

[从啄木鸟漫画想到的小学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