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作文【热门七篇】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让我认识到先辈们敢于奋斗,甘于清平,为了劳苦大众,为祖国,为人民牺牲生命,在恐怖的环境中,宁死不屈,用自己的鲜血和年轻宝贵的生命捍卫了党的尊严,用顽强惊人的毅力同敌人座不懈的斗争,为党和人民奉献了自己最后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纪念馆观后感,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3359

作文

7

篇1: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九十年代是一个多事之秋,19世纪的悲怆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自20世纪,中国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1927年那难忘的时刻。1927年8月1日,几位伟人在南昌点燃了革命的圣火,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燃起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它指引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时至今日,我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它也将是我心中不灭的火种。

在系团组织的号召下,我系的党员和优秀团员以及部分领导一起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我们在那里一起回顾了先辈们的不朽事迹。作为其中的一员,我的感慨很深。

作为一次党团日活动,我觉得这一次八一起义纪念馆之行很有意义。在那里我们深化了自己对党的认识,使自己的思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站在伟人的雕塑下宣誓,贴在红旗旁重温那辉煌的历史,那是何等的骄傲和自豪,那心中的血液在沸腾,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激情!在纪念馆剩下的时间里,导游陪同我们参观了纪念馆,那里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使用的武器和生活用品,这使我深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辛和形势的紧迫。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也为我们这些后辈们做出了好榜样。当我看到当年起义布防图和革命志士们在领袖的正确领导和指挥下,奋勇杀敌,我被先辈们军事思想的先进性和革命热情的高涨所震撼。那时我便思索先辈们的这些都从何而来,历史给予了我答案,那便是他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信仰和誓死为受苦受难的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奋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知道“有德无才是废物,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的道理,我们所谓的德就应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奋斗目标,一旦我们确定了这一目标,我们的灵魂也会因此而便的高尚,那时的你必定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这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我深化了对党的认识,面对如此先进的组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接近它呢?作为要求进步的我,会更加义无返顾地去接受党的考验,去接受党的熏陶。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应该勤奋刻苦,在生活中更应该朴素节约,关爱他人,积极参加系里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不要让我们回首往事时却发现自己的行囊仍空空,足印仍曲曲。奋斗是我人生的职责,八一精神那颗火种便是我奋斗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8月份,我们去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亲身感受了红色文化,座落于南昌市中山路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创建于1956年,原为江西大旅社,是当年南昌八一起义的总指挥部旧址,是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之一,看着大量的文物资料,照片,绘画,图表和文物。馆内详的图文介绍,把我带入了那个军歌嘹亮战火纷飞的年代。

1927年,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蓬勃发张之际,******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却相继发动******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的重要性。所以八一起义纪念馆需要传递的不仅仅是武装反抗******这一事件,而更应该侧重于中共为什么武装反抗******,这样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大家明白追求理想的付出与坚定信念的可贵,让大家知道:没有战士的倒下,就没有红旗的飘扬,

要知道,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战士的鲜血和智慧,才创建这样美好的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5月,细雨蒙蒙,我来到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迎着大门,是一座军人挥舞红旗挥举臂鸣枪的群雕像。往里走,右首边是一座灰砖红窗圆拱门的四层楼房。踏着台阶走进去,就是一座高大的回廊式民国建筑,门的两侧是账房和存物处,三面都是落地红门红窗的客房,中间部分是一个大大的天井,下面的地上种着些绿色植物。沿着回廊,走走,看看,有的房门开着,里面窗明几净的,地上铺着整齐的红木地板,有一张长桌铺着白色桌布,周围环着数把铁椅子,顶上挂着数盏长穗儿宫灯,像是小会议室的模样。还有的明显是客房,里面有挂着白帐子的床,有两张椅子夹着一个茶几,床头,还有一个挺旧式的梳妆台,这里曾经是营房。还有的会议室较大,里面摆放着数张青色花梨木的圆桌,四周围着椅子,壁灯亮着,头顶的长穗宫灯也都亮着,正中两张太师椅中间夹一个高腿方几,背后是一面非常大的青色花梨木的镂花屏风。灯亮着,似乎在等待里面的主人归来,长长的回廊里,我们的脚步在轻轻回响着,身旁,仿佛有许多身穿灰色军服颈围红巾的军人,正在匆匆走过,他们的眉目间写满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忧虑,他们的腰间带有一把手枪,他们的身上散发着八十多年前的硝烟味,中华历史,在这一时刻,似乎若隐若现的重现于眼前,那场曾经的紧张激烈的战斗指挥场景,似乎又在真实重放。

外面,细雨朦胧,无数的雨珠轻轻飞向大地,天地间的过客,来于斯,归于斯,归归来来总是一片对故土的深情。雨中,神思飘飞。八十四年前,南昌城里,一声清脆的枪响,震耳欲聋的激荡在神州的夜空里。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二万起义军向驻守南昌的国民党军队发动进攻,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占领了全城。南昌起义,它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当权派的第一枪,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

后来,在1933年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自是年起,每年8月1日,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在1949年,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南昌起义,它是老一辈革命家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写就的武装斗争篇章。今天,红色八一军旗,在神州大地上猎猎飘扬,我们穿着军装的战士守卫者祖国的领土和海疆。在红旗下,我们的老人坐在阳光里讲述过去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中快乐的捉迷藏,我们的社会里有工人、商人、知识分子在努力工作,我们的田野里有农民在辛勤的播种、除草、收获农作物。因为,我们有了八一军旗的飘扬,所以,我们才有了现在宁静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南昌八一广场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英雄城南昌,南昌是个风景胜地。在市中心,有着历史悠久的八一广场,这是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地方。

走进八一广场,在广场中心是升国旗台。国旗台是汉白玉砌成的,国旗台侧面刻着几个由江泽民爷爷题写的大字:军旗升起的地方。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八一军旗也跟着缓缓升起。我看到鲜红的五星红旗随着微风高高飘扬时,我身为南昌人感到无比自豪。

再往前走,离开国旗台就来到了喷泉池边。每到晚上,喷泉姑娘开始了表演,露出了最美丽的一面。她随着悦耳的音乐舞蹈,一会儿上,一会儿下。最壮观的场面是随着音乐两边交错,先是喷出一朵水花,只听“哗、哗、哗”,两边的大水管喷出大约几十米高的水花,像一条巨龙冲向天空,相互缠绕着。真漂亮呀!再从喷泉池往前走,喷泉池左右两边各有美丽的金水桥。人们站在金水桥边,欣赏着五光十色的夜色美景,大家恨不得把这美景永远留住。

离开喷泉,往前走,映入眼帘的便是高大雄伟的八一起义纪念塔,这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它的正北面是叶剑英元帅亲自题写的七个鎏金大字:八一起义纪念塔。因为正是八月一日从远方传来胜利的消息,所以取名叫八一起义纪念塔。八一起义纪念塔塔基刻有三面浮雕,栩栩如生,仿佛让我们走进了那个充满炮火的年代。你们看,战士们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准备进攻。有的背着步枪,躲进隐蔽的草丛;有的挥舞大刀,怒视着敌人。真是威风凛凛!

八一广场不但是人们的休闲圣地,还是我们怀念先烈的好地方,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妈妈和我一起到青少年宫看电影《南昌起义》,是学校给我们包场的。目的是让我们受受教育。

电影一开始,我就被影片中悲壮的一幕幕吸引住了。无数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的胜利,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流血牺牲,血流成河。共产党的领导人周恩来,为了革命成功,带领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革命者,组织领导了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从此,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第一支武装,向反动派打响了革命着的第一枪。

影片中有一位在起义中英勇牺牲的赵老三团长,是贺龙军长情同手足的兄弟。因为军粮的事情,与兄弟部队发生了打斗,对方出口伤人,骂他是土匪,大大地伤了他的自尊心。一怒之下他动手打了人,而且拒不认错。贺龙军长为了整顿军纪,把他绑在柱子上示众。他很心疼自己的兄弟,认为是自己没有教育好他,自己自罚背着枪跑步,每跑一圈再加枪一支,直到赵老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累得他连人带枪摔倒在地上。正直的贺龙军长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每一个革命军人,不管是谁,都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在攻打南天门时,战斗很激烈,牺牲了许多革命军人,为了减少伤亡,前来增援的叶挺部队里的一个团长,点燃了炸药车推着冲到了南城门下,赵老三团长被炮火炸得遍体鳞伤,在奄奄一息时,忍着剧痛用尽最后的力量,升起了革命的旗帜,到死手里还死死地抓住旗杆上的绳子。那场面是多么的悲壮!南城门上空,鲜红的红旗高高飘扬!烈士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一首一首英雄的赞歌······

回到家里,我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的场景像放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地滚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撒热血,才有我们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去珍惜呢?我想我已经有答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南昌八一纪念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历五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抵达南昌

吃完午饭,我们徒步去了八一纪念馆。老师带领我们在英雄的铜像下拍照,而后又带我们步入了纪念大厅,在大展厅周围有一圈的浮雕,这面墙刻满了当时革命第一枪打响时红军的每个举动,它也印满了这无法逝去的历史与光辉岁月,向里走居然有立体的动画演说,运用了投影动画等技术,让英雄们抗战时的情景在我们眼前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个纪念馆十分的精致,让我们看后不禁热血沸腾。这里不仅有一些石像,蜡像,模型,还有革命先烈们用过的武器和日用品,这更加使我深刻的明白了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与形势的逼迫。革命先烈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中华的存亡,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满腔的热血注入革命事业中。

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中国的不容小觑,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伟业,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伟大诗篇!只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能够使革命胜利吗?不!这远远不够!他们这些革命先烈是紧紧依靠人民,与人民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他们还不畏坚险,顽强拼搏……就是牢记这些才是他们成功的秘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秋收起义的观后感参观湘南起义纪念馆的感想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这周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了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曹家坪路东塔岭的湘南起义纪念馆,通过这次的课外活动,参观了湘南起义纪念馆的文物,再现了郴州红色革命历史。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深刻体会到了湘南起义的历史意义。

湘南起义纪念馆于2009年3月兴建,2010年7月建成,10月1日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纪念馆建筑面积4886平方米,展览面积3100多平方米。湘南起义史料展览共分为5个部分:《浴血重生,朱德率部奔湘南》、《风展赤帜,百万之众斗敌顽》、《波澜壮阔,创建苏维埃政权》、《战略转移,湘南义军赴井冈》、《千秋史册,伟业闪耀功勋榜》,14个展厅。馆内序厅中央以朱德、陈毅与湘南起义中工农革命群众和革命战士形象为主题设置的一组雕塑,它与序厅两侧的郴州人文历史和山水风景为主题的浮雕相互辉映,充分展示了湘南的地域文化。湘南起义纪念馆,在中央、省、市领导和上级各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从2010年7月至今,已先后被列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文明窗口单位、湖南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中共郴州市地方党史教育基地。 湘南起义成功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有一支经过改造的旧式军队,即初级的革命军队。二是适时进行战略转变,即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运动战的转变。三是选择正确的出击时机和出击方向。 湘南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打响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枪,不仅保留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而且也

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井冈山斗争的丰功伟绩。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思考农民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问题,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历史丰碑。领导湘南起义的“朱德同志和陈毅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一时期的革命实践,对于探索这条必由之路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垛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之所以一度取得成功,从军事方面探究,关键是正确地实现了客观的物质基础(军队)和主观的努力(战争指导)的辩证统一。

湘南起义是中国革命发展史上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起义的巨大成功与战略转移的胜利实现,具有明显的特点和成功的经验。一是高举“八七”会议提出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和“土地革命”的旗帜,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武装斗 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的问题。二是由正规战争开始向游击战争转移。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后,朱德、陈毅“拖队上山”,“从此以后即开始转入正确的方向--游击战争的方向”。 通过参观这次湘南起义纪念馆,使我重温了郴州红色革命历史。

2012级临床医学11班201215171103陈雨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