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灵魂深处的归宿作文(经典两篇)

“美”,应该是永恒的。小编收集了美丽的灵魂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33

作文

2

篇1:拥有灵魂的归宿高三作文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以前,在一片辽阔的戈壁滩上,奇迹般地出现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有各种不知名的草药和树木,郁郁葱葱地生长着。清晨和傍晚是森林最美的时刻。当缭绕的晨雾还未散去的时候,当沉睡的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森林里是静悄悄的,万物都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在傍晚的时候,天空被太阳温暖的笑脸渲染成黄灿灿的颜色,好似一朵硕大的娇艳欲滴的花的笑脸在天空中绽放!当夜晚来临的时候,皎洁的月光洒在森林里,好似给森林披上了一层神秘银纱。

在这风景如画的森林里,有一座简陋朴素的小屋,屋里住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他在这儿住了将近60多年了,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他很爱种花,特别是种菊花,在他屋前总会看到一大片黄灿灿的菊花。每天清晨,他都会去看看那些树木,并提着水桶去溪边打水,来浇灌他种的花儿;中午,他就到森林中去,为鸟儿筑屋,给它们提供食物;傍晚,他会坐在木屋前,听着鸟儿歌唱,看着夕阳西下,好不惬意!他一生的梦想就是一直这样平静的生活下去,可是命运总是不如人愿。

有一天,老者碰到了一个迷了路的游人向他讨水喝,老者热情邀请这个人到自己家里做客,特意准备了丰富的水果食物给游人享用,还领着游人游玩了这片风景如画般的世外桃源。游人很感动,不一会儿便与老者聊了起来。游人从谈话中得知这一大片美丽的森林都是老者所拥有的,但他住的木屋却如此简陋,不禁心生疑问。问道:“老人家,您拥有如此美丽富饶的森林,应该很富有,为何住屋却这样简陋,生活这样简朴,为何不到大城市去居住?”老者愣了一下,随后便说道:“我不习惯享受奢华的生活,我在这里是为了灵魂的救赎。”在说话的时候,老者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当中……,游人看着老者若有所思,便不好再追问下去。第二天,游人告别了老者。

不久之后,突然有一天,一群官兵走进了这片美丽的森林,找到了老者,并把老者带到了一片豪华的宫殿里面,带到了一个人面前。他抬头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前不久路过的游人竟是高高在上的国王!国王和蔼的说道:“老人家,您别害怕,我只是有些问题不明白,您能解答我的疑惑就好了。您为什么不卖掉那片美丽富饶的森林,让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呢?”

老者缓缓埋下头说:“那是一个美丽的错,我是个罪人!在我年幼时候,那片森林还是和现在一样美丽富饶,森林旁有一个村庄,大家朴实善良,和睦相处。但我很顽皮,不听话,常常随心所欲,做事不考虑后果,结果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有一天晚上,我一个人玩爆竹,不小心爆竹点燃周围堆叠的干草树木,我害怕急了,不敢去喊人来救火,却一个人偷偷跑远躲起来,就这样,一场大火发生了,拖了很久,火势已无法控制,最后造成了这片美丽富饶的森林和村庄被烧毁,毫不知情的村民也全部遇难。灾难发生了,我却躲过了这一切。我害怕极了,我不敢对任何人说起原因。我本来能控制,避免这场大灾难的……从此之后,我一生都在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深深的自责,我已丧失了灵魂。我曾发誓一定要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赎罪,后来,我买下了这块地,在这里安家,经过我几十年的耕耘才变成现在的样子。我希望能以此来减轻我的罪孽,我希望我丧失的灵魂得到归宿。我现在拥有的不是这片美丽富饶的森林,而是希望我拥有的灵魂得到了救赎,得到了归宿。”说完老者已泪流满面,痛苦不堪。

国王安慰道:“老人家,您现在已用尽一生的坚持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您的灵魂已得到了救赎,您已经找到了您灵魂的归宿,您也不必自责了,您可以释怀了”。

是的,只要你能拥有尽其一生执着坚持的付出,你就拥有了灵魂的归宿,美丽的心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灵魂的归宿写作素材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本次作文材料的立意——

人在困境、彷徨状态中,甚至在安逸状态中,都有可能出现灵魂的空虚、茫然,人的意志会变得消沉,精神会变得萎靡。如何振奋精神、提升斗志?唯有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古往今来,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在各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或地位,而是因为他们足够清醒,能够在困境、彷徨状态中探求自己的精神家园,并为之而奋斗。即便在当今的安逸状态中,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明智的人也会有着寻求精神家园的深思和举动,力避精神的茫然、颓废。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更是如此。

作文材料从人性的角度命题,但写作时可化抽象为具体。既可写个体人生追寻“精神家园”,也可从“乡村”“文化”“艺术”“民族”等大的角度入手,联系其领域的某个方面,紧扣追求“精神家园”这一核心概念,深入剖析或生动描述,表现某种特定的价值追求,展现正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为结论句,考生的作文不能仅证明此结论的正确,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力求在新颖和独特上下功夫,在细腻中挖掘真情,在思辨中显现灼见。

【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