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文化京剧的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1535

作文

77

高中京剧作文600字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我一年级的时候,爸爸为了让我更了解它,带我到国家大剧院看了一场《穆桂英挂帅》的京剧演出。

到了剧场,坐席上已经有了很多观众,我一看,大部分都是爷爷奶奶,他们兴致勃勃的等待演出开始。我坐下后,有点心不在焉的。这时演出开始了,一些打扮华丽的人出来开始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但是我根本听不懂。心里在想:这都是唱的什么呀?还没有动画片好看呢。爸爸带我来这里干什么呢?时间过得可真慢呀,我看着看着就打起了哈欠,有点昏昏欲睡。

突然,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把我惊醒,发生了什么?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聚精会神地观看演出,一边看一边鼓掌。我像二丈和尚一样,摸不清头脑,有那么值得赞扬吗?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用认真的态度开始看起了台上的演出。

演员们十分专注,跟着音乐的节奏,一会儿小步快走,一会儿拳打脚踢,一会儿摇头晃脑地唱……让我想起了学校里京剧老师教给我的知识。演员们精确的“四功五法”,使我渐渐看得入了迷。看着他们精彩的表演,我顿时感觉这比动画片所蕴含的知识和文化高深得多。有句俗语: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到这样优秀的程度,演员们要付出多少汗水啊。我要是不认真的看,能对得起他们吗?

京剧是我们的国粹,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它,让它流传千古。作为一个中国小学生,我怎能不重视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京剧的好词好句摘抄

全文共 3675 字

+ 加入清单

1、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啊!

2、京剧是中国传统术宝库内的一颗明珠。

3、京剧是国粹,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

4、宏伟的场面,沉重的响声,击鼓的后生,绮丽的舞姿。

5、京剧分文戏、武戏、群戏,人物角色有生、旦、净、丑。

6、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国人的自豪!

7、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

8、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演员们粉墨登场京剧开始了,我们都喜闻乐见。

9、京剧也称“皮黄”,是因为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

10、京剧,一共有生旦净丑,我们都喜闻乐见,角色粉墨登场,我们拍手叫好。

11、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其中,戏剧中的京剧被称为国粹和第一大剧种。

12、在京剧表演中,某些男性角色的脸部常有一种特殊的彩色化装,称之为“脸谱”。

13、京剧的唱腔特点:京剧音乐属皮黄系统而又吸收并融合昆曲、梆子等声腔的音乐因素。

14、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

15、京剧,是一门高超的技术;京剧,还一种动听的旋律;京剧,是让你精神抖擞的力量!!!

16、京剧的表演风格是安详的,既不过分高亢激昂,也不刻意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

17、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演员们把它演绎得活灵活现、气势宏美,使它成为了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18、我爱看青衣戏,觉得青衣戏声柔优美,委婉动听,深刻地刻划人物的精神世界和细腻的女性感情。

19、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

20、京剧在推陈出新的同时,还不断弘扬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因此才能在“国粹”的宝座上安然不动。

21、京剧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22、在电视上,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京剧表演,那些演员在台上一会儿说,一会儿唱,有时还兴味盎然的表演一番。

23、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多彩的花朵,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24、我最喜欢的戏剧是京剧,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京剧更是我们中国的“国粹”。

25、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

26、只见他哼了一声:“大胆刁民,往哪里跑!”话一说完,他就把他给抓住了,用恶狠狠地眼神看着他,我真感觉到有点好笑。

27、在外国人眼里,京剧就是中国几千年古老文明的代表。他们常说京剧的服装美、身材美、伴奏美、唱腔美,真是美不胜收啊!

28、京剧是中国传统术宝库内的一颗明珠。京剧脸谱、京剧唱腔、京剧表演五彩纷呈,绝妙新奇,是拥有民族性、夸张性的术。

29、和着京剧的配乐,她一会儿转着圈,一会儿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连停下来的姿势都是那样的精美。还有她的眼神,真是传神哪!

30、一支勾勒眉角的笔,一袭染尽红尘的衣,一段花腔婉转的唱词,一篇死别生离的曲艺。京剧,穿越千年的曲调还依稀在耳边响起……

31、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京剧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

32、一出场,小悟空就是十几个空翻,紧接着舞起了手中的金箍棒,看得我眼花缭乱。不一会又练起了金鸡独立,站得稳稳的,真是好功夫!

33、一阵开场锣鼓敲罢,隆花出台了。为了达到对敌人最大的吸引力,不使他们半途走掉一个,她也不管剧情的安排,先拿出她的刀马功夫。

34、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念做打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

35、开始,演员们表演了一出“打虎上山”。他们披着白色的戏服,画着五彩的脸谱,有的舞剑,有的翻跟头,还有的唱戏,表演得非常精彩!

36、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37、特别是跟罗汉斗的时候,悟空三拳两脚就把罗汉们打得落花流水,真是精彩极了。轻松胜利的悟空还调皮地抓耳挠腮,显出了猴子的顽皮劲儿。

38、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有150年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戏曲的优点和特点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39、京剧有生旦净丑之分,着重于唱念作打这四个要素。天女是花旦,主要在“作”上。她舞的彩缎上下翻飞,挥动自如,就好像是自己的手臂一样。

40、大幕缓缓拉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蜘蛛精带领的大小众妖。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娇媚多姿。紧接着是唐僧师徒4人,他们精神抖擞,一身正气。

41、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

42、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43、穆桂英就属于武旦了,着重于“打”。两个兵器一相交,动作也随之而来,又是翻跟头,又是转身。当穆桂英的眼神盯住你看时,都让人产生畏惧感。

44、京剧是我国主要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45、孙悟空师兄弟为了救出师父与蜘蛛精斗智斗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让你眼花缭乱;蜘蛛精魔幻般的变脸,让你叹为观止。那如梦如幻的布景,让你身临其境。

46、程派戏腔音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时而像撕丝裂锦,时而又像藕断丝连,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又像春雨潇潇,唱腔凄美幽怨,委婉动听,扣人心弦,太感人了。

47、《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的枪花,还有一连串的毽了小翻,都搏得了满场采声。

48、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49、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人物还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

50、京剧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博采众长,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51、许多的人认为京剧的节奏慢,就像摇篮曲似的催人入睡。其实也不错,但这都是根据剧情来定的。有慢的,反之,也有快的,那速度惊人,没有字幕你是听不出他在唱什么。

52、嘿!看那演员有滋有味地演唱,有声有色地步法,看京剧还真是一种享受!紧接着,出来了一个黑脸大汉,长长的胡须一直长到腰间,黝黑的脸上流露出正直、刚烈的情感。

53、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54、京剧是一种综合性表演艺术,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画人物,表达各种不同的思想感情。

55、接下来是水袖表演,演员们穿着淡黄色的纱裙,象一群漂亮的天使。有一位主角在舞台中央翩翩起舞,其他人围在四周,把长长的水袖抛向中间,舞台上好像盛开了一朵美丽的莲花!

56、世纪80年代,我有幸看过程派著名演员李世济演《锁麟囊》,她唱做俱佳,以气托声,以声送字,以字达情,以情化腔,唱腔感人,其独特的程派风格,给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57、京剧中某个角色上场后,通过念白、歌唱,可以表明舞台是他的书房。但是他下场后这个书房就不存在了,紧接着另一个角色上场,通过他的身段表演,可以表明舞台是一条崎岖的山路。

58、我从小就喜欢京剧,只因它唱腔优美圆润;荡人心魄令人无比陶醉。京剧的音乐伴奏安稳,演员的表演安详;不疾不徐不刻意的一唱三叹。从不强调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和语言,它一直都是安和、安稳、安详的风貌。

59、京剧的形成:京剧前身是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徽班流动性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60、京剧,一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剧种;一个经历了几代大师发展、改革、创新,最终被称为“国粹”的戏曲形式;一个蕴涵着“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一个“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一个“皮、黄、锣、鼓”的伴奏结构,真是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61、京剧,乃为中国国粹。它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三:京剧的魅力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晚上,爷爷奶奶带我去观看“纪念梅兰芳110周年梅派京剧表演cctv11现场直播”。我可高兴了,以前我从没在现场看过京剧,这次可大饱眼福了。

“铛,铛,铛,咣——”演出开始了,上场的是一位演老生演员,头戴乌纱帽,黑白花纹的脸,长长的胡须拖到胸前,身着紫底黄花纹官袍,威风凛凛,好一副“官架子”,他刚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一边抱以热烈的掌声,一边喊着“好!”,直到开唱为止。听爷爷说,这部戏叫《宇宙锋》,现在演的是折子戏,他是秦朝的大官。只听见一段嘹亮的唱腔,一位彬彬有礼的人走上台前,原来,他是演皇帝亲戚的小生,他小心翼翼地朝“窗”内望去,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子,貌似嫦娥,但一推开门,却不见了,便上前向官人问话:“刚才见——一女子,貌似嫦— —娥,现却无——踪影,那是何——人?”这句话十分婉转,道白非常精彩。“她是我的女儿。”老生回道。

“看她相貌——不凡,不妨将她——招进宫中,将她纳为我——妻,可否?”

老生犹豫了一会儿,唱道:“也好,我将起奏圣上。”

皇帝的亲戚走了,老生的女儿出来了,身边跟随着一个哑丫鬟,她只会做手势,女儿唱道:“刚刚来者何—— 人?”

“他乃皇帝之亲戚,名我将儿送如宫中,作他的妻。”

只见她抖动着袖子,雪白的袖子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她就像掉进昏暗的深渊,这可是高难度的动作呀!观众在一次鼓掌了,掌声随着袖子抖动的加速而热烈。她扑倒在地,心如刀绞,两眼含泪地唱道:“哪想——到,老……天这样……惩罚……我,入宫如进死——牢……”我心想:这个大坏蛋只想到自己,不想想别人会怎样,真是太可恶了!这时,她看见哑婢向他打手势,说叫他装疯,从而让那人死心。于是,她扯破了衣衫,仍掉了花鞋,在家中大哭大笑,最终逃过了此劫。

接下来演出的《写状》和《霸王别姬》,邀请了全国著名的京剧名角杨春霞和叶少兰共同演绎,十分精彩。最后的压轴戏有请了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为全国观众献上一段经典的京剧片段《贵妃醉酒》,没想到 70多岁的梅老先生还可以做出蹲功等高难度动作,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心想:这全是京剧的力量让梅老先生这么健康,还对京剧感兴趣,这种劲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观众给梅老先生献了花,全体都起来了,掌声雷动,台上的演员也都鼓起了掌,上下呼应,声音久久回荡在剧场内。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它,热爱它,但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迷恋于那些歌星,这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忘记京剧,不要忘记国粹,不要忽视京剧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市纪委安排部署,1月11日下午,广阳区纪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在明珠影院观看新编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区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及部分党员干部群众共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脚印》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建国初期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该剧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历史,是一部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力作。台下观众被这部京剧的精彩绝伦的唱念做舞、悦耳动听的音乐唱腔、质朴大方的舞美灯光、细腻传神的服装化妆所吸引,对该剧给予高度评价。演出结束后,区领导与演员亲切合影留念。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观看现代京剧《脚印》,自己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廉政警示教育,一定以反面典型为鉴,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为广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进京剧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京剧一词十分陌生,只知道京剧是“咿咿呀呀”唱的.可自从老师对我们说有“国粹进校园”的大型综合实践活动时,我才对京剧有了更深的了解.

老师让我们去查与京剧相关的资料,我到电脑上一看,原来和京剧相关的资料这么多!

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在查资料时,我学了一小段京剧,无意间看了看京剧的唱法和曲目.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了我一跳!从古至今,共有五千八百多个曲目!有十九种唱法!京剧真不愧是中国的国粹,真不愧是“东方歌剧”!

京剧演员最常用的唱法,就是“真嗓”了.“真嗓”亦名大嗓,本嗓.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在演唱时,除小生和念白,其余均用真嗓.

你瞧!京剧多受人们喜爱啊!京剧之所以被誉为“国粹”,“东方歌剧”,就是因为它受到中国的重视,受到日本,美国,欧洲的重视!愿京剧将来有新的发展,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京剧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把我叫来,说有一个表演请我参加,要唱京剧《大唐贵妃》主题曲《梨花颂》。我的心一下子怦怦跳起来……

小时候,爷爷喜欢听京剧,家里的电视总是放着一出出京剧,《空城计》啦,《宇宙锋》啦,《群英会》啦,五花八门。爷爷总说“京剧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欣赏和保护。”我就抬起头,望着电视里的生旦净丑,他们那么多姿多彩地表演着,一哭一笑,都牵着人们的心。好厉害呀!我有些兴奋,小小的心里充满了欢乐。

我一天天长大了,却不知什么时候,早已失去了对京剧那一颗热衷的心,直到今天……

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后,才发现学京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从来都没有学过京剧,对《大唐贵妃》一窍不通……

我跟着老师学起来。我看着她轻轻滑过地面,水袖缓缓撒开,脸从袖旁探出来;可我办不到——手脚像机器人一样僵硬地挺直着,一会儿被裙子绊倒,一会儿摇晃着身子怎么也站不稳。要唱,也同样不行:声音断断续续地,没有一点延绵悠长的感觉。扭扭捏捏地声音像蚊子……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它吧!

回家的路上,偶然发现了一支梨花,在洁白如雪的夜光下,它那纯洁与灵性的白,散发出一阵很淡很淡的清香。我不禁想起了梨花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在心灵的空谷上回荡……也许因为它是中国的花吧,它那雪白里透着一股属于中国的味道。“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忽的,一句话在耳边回响起来。既然是中国,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一个念头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教室里,总是只有我一个人,但我从不觉得孤单。唱着,舞着,有京剧陪我,就够了。踮起脚尖,一侧身,一推袖,一遍不行,就多跳几遍。渐渐的,我像机器人一样僵硬的身子,有了些柔软的味道。对着镜子,微微张开嘴,深吸一口气,一句一句地练着。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我的心欢腾地像万里晴空。

真正上了台,感觉又不一样了。怀着一颗怦怦跳的心,燕子一般拂过台面,手里的水袖,两只翻飞的白鹭一般,格外好看。“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当那句话又响在耳畔,望着观众一张张兴奋的、葵花般的面孔,我笑了……

周末,我上网络的英语外教课时,外教老师请我唱一段,待我唱罢,他露出十分惊讶的神情,“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令人惊讶的!”他对我说。

我微微一笑,想起自己小时,也是和他相同的心理吧,我知道,我为祖国点了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走进京剧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的大师有很多,如:叶盛兰、谭鑫培、言菊朋……但最著名的要算梅兰芳了。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开始学京剧,10岁登台演出,1911年梅兰芳名列北京第三名探花。后来他到上海演出,风靡江南,当时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回京后,他继续排演了许多新戏,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被称为梅派大师。1927年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他宣扬爱国主义,并把京剧表演艺术和优良品质介绍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他成为上世纪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抗战爆发后,日本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为了拒绝为日本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曾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和人大代表,并任京剧院院长、戏曲研究院院长等职。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世。他为中国京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现代京剧脚印观后感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5月9日晚,大型反腐题材现代京剧脚印》在壹佰剧院隆重展演。学校领导韩同银、李士杰、郭洪博、袁鸿昌及全体中层干部、纪委委员、各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基层党支部书记、部分机关干部代表、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代表、鸿鹄戏社学生代表等200余人观看了演出。

京剧《脚印》以“新中国反贪第一大案”真实故事为题材,讲述了建国初期大贪污犯刘敬山被执行枪决及其生前身后的故事。作为反腐题材,该剧没有直接描写贪腐者劣迹,摒弃了司空见惯的高声教化,而是另辟蹊径,着重刻画了贪腐分子给家庭、亲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与长久磨难。全剧情节紧紧围绕刘敬山妻子樊惠兰的命运主线展开,从人性的角度来塑造剧中人物,艺术地再现历史。剧情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引发观众深深的思索。思考之余触动警醒那些行为上、意念中走向贪腐的人,挽救自我的人生。

演出现场高潮迭起,气氛热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韵味醇厚的音乐唱腔、精细传神的妆容装饰,无不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现场观众。全剧综合运用多种舞台艺术技巧,揭示了主人公从迷茫、苦闷、纠结到坚定信仰、真诚奉献的心路历程,发人深省,警示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观看活动由学校纪委组织,是学校纪委创新宣教载体,以宣促教的工作实践。旨在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文化——京剧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打开电视机,然后将频道调到中央11台,你会看到很多戏曲节目,尤其是京剧

当老师要举行一次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交流会时,我立刻想起了京剧,那个让我觉得扑朔迷离而且具有神秘色彩的京剧脸谱。回到家后,我赶快让妈妈帮我上网查找和京剧有关的资料,原来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成的。京剧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

“蓝脸的多尔礅,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伟,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多么有特点的腔调呀!当中国逐渐强大并且走向世界的时候,京剧便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

我们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京剧发扬光大,让京剧也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中京剧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每当看见电视戏曲频道里的花旦穿着漂亮的戏服,舞着水袖,唱得委婉动听时,我都会两眼发光,真想自己也能唱一出!

妈妈见我喜欢京剧,就带我去京剧表演艺术家郭老师那里拜师学艺。面试时,我唱了一首现代京剧《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郭老师听了,哈哈大笑说:“你唱是唱下来了,但是你唱的是京歌,不是京剧。不过,你的普通话还不错,咱京剧最讲究的是字正腔圆,这是你学京剧的优势。”接着,郭老师给我演示了一遍,哇!她的声音是那么浑厚、嘹亮,极具穿透力,好像房顶都快被掀翻了,太好听了!就这样,我成了郭老师的学生。

郭老师教我唱梅兰芳大师的经典剧目《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的旦角。一开始我老是用嗓子喊,没法用丹田气,郭老师告诉我:“唱这出戏,先要把高音练好,气沉丹田,自然地找到胸腔共鸣的感觉。气息要控制得当,不要过猛或不足,用气要有弹性。‘嘴皮子’还要用力,嘴巴的动作不能太大……”我努力地练习着,渐渐地,越唱越有感觉,老师都夸我唱得有点儿京味了!

唱京剧,除了声音,手、眼、法、步的招式演变也得有精气神。郭老师教我手和眼睛要协调,眼睛要紧跟着手位。贵妃的动作是很柔美的,可是,我的动作太僵硬,手型不好看,脚步也迈得太大。郭老师笑着说:“你这是刀马旦吧。”我红着脸,千万遍地叮嘱自己要放松。渐渐地,我不紧张了,动作也柔软多了。看来,学好一门才艺还真不容易呢!

郭老师还要求我每天都要对着墙“喊嗓子”,只要发两个音:“咿!啊!”要像爬楼梯—样从低音练起,一直“喊”到最高音。他还告诉我:“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功夫到了,自然也就进步了!”

通过学唱京剧,我明白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只要我专心致志,勤学好问,坚持不懈地练习,就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京剧作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杰出代表,它大致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角色。

我和京剧结缘还有一段故事。

在一年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学校京剧社,每个星期参加两次排练。一开始,我觉得学京剧有一点枯燥,总是反反复复练同一句话。这时有的同学也劝我不要学京剧,有空陪他们一起玩,于是我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爸爸知道这个情况后,劝我不要放弃,坚持好好地学下去。听了爸爸的话,我没有放弃,坚持参加排练。

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京剧社老师的帮助及鼓励;我进步很快,唱京剧也更有信心了。如今我已经是学校京剧团的主要小演员啦,还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演出。几年下来,我学会了很多京剧唱段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花田错等;熟练掌握了京剧“舞长水袖”的动作要领;学会了“天女散花”“红灯记”等经典剧目。

京剧给我带来了快乐、自信。希望京剧伴我一起成长,更希望京剧在更多学校发扬广大,有更多的同学来唱京剧,来热爱京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京剧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文化,人们往往会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国粹———京剧。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重大作用。

不论在故宫畅音阁的大戏台,抑或是江南水乡的“草台”上,还是在如今个歌剧院里,一些人家的院子里,都有着戏曲的音调,有着浓厚的风味。

在古代,京剧表演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而新文化后,京剧推出了一大批现代题材的优秀曲目,也就是所说的现代戏。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迅速演变,戏曲又创编了新的唱腔,新的音乐,使戏曲艺术有了新突破。

京剧的角色“生”“旦”“净”“末”“丑”又有四大派别。最有名的就属梅派,梅兰芳的戏曲艺术的喜爱,老一辈就会多一点,也许是他们从小听着一种民族的热爱之心吧!就说我的姥姥吧,她有一个收音机,走哪儿带儿,她总听不腻还跟着唱。我总会调皮的给她关上,总少不了挨骂。也许是我听惯了满满的,我也逐渐对戏曲产生了兴趣。一有空闲时间我们两就对唱,虽然我不是太会,但姥姥都不在意,她却很会唱,进而我对这门艺术有了喜爱之情,这也就是那爱屋及乌吧,即使京剧的装扮有点夸张,但这恰恰更能突出京剧的独特性。

京剧,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无限的魅力,一些老外不也喜欢吗?他们专门来中国拜师学艺,虽然他们不懂戏剧含义,但他们认为这是一门能提高艺术修养的艺术,依然学得很好。

是的,在北京,京剧在大街小巷都能听到,在电视上也能看到,是北京的特色文化,是中国文化中不可丢弃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大都流行席卷全国,特别是近一代年轻人对京剧有极大爱好的非常少,对这种传统文化根本没有用心去体会,去领悟。京剧的追求与众不同,每个动作,每句词要高雅、完美,都要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达到京剧的最高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境界,才能体现出一种真正的高雅艺术。

所以,我们要对文化精髓不离不弃,要对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让所有人都能知道,我国有一种艺术之最,让世界都知道中国国粹——京剧,它的传承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京剧小学作文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家—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有许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剪纸、戏剧、泥人、陶瓷……它们都是祖国的文化艺术瑰宝,需要代代相传。至今,有些传统艺术早已“不在人世”了。

小时候,姥姥爷天天打开收音机,听谭派京剧谭元寿老先生唱的名戏,有时姥姥爷光听还不够,还要在院子里边唱边做动作。一两岁的我,虽然不知道这是个神马东西,却觉得蛮有节奏感,好听的很。唱念做打、红白脸谱,也属实我着迷。偶尔我也听得入了神,便“哼哼唧唧”地跟着姥姥爷唱起来。他也经常对家里人说:“这孩子嗓音清脆,小眼睛儿吊吊着,是个唱戏的好苗子!”

渐渐地,我长大了。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开展社团活动。也许是受姥姥爷的影响吧!我毫不犹豫地对老师说:“老师,我报京剧社团。”也许是老天让我替姥姥爷圆了他一生的梦想吧,我们的社团老师,恰巧是姥姥爷的偶像——谭元寿老先生的得意弟子。

从此以后,我只要一有空,就去老师那里学戏,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听老师讲他儿时为了让谭老先生教他,所经历的种.种挫折和艰辛,并从小故事中提升了自我修养。学的时间长了,便有一种“我要把这个剧种传下去”的使命感在肩上。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习任务越来越重,我学戏的时间也很少了。但我还是一有空就去学戏,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

记得寒假的时候,我天天听老师的录音,反复听就能唱个大概。上课时,就让老师抓细节。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把姥姥爷的挚爱—《昔日有个三大贤》学会了。在家里,爸爸妈妈夸我唱得好;在课上,老师说每次都有进步,还不是最好;比赛中,评委与观众连连称赞。

这种传承的使命感越来越重。我不仅要把国粹艺术代代相传,还要让子子孙孙把它当做自己的良师益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走进京剧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对于我来说非常陌生,可是我十分好奇,便找来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我口中念念有词到“京剧、京剧”一边用手飞快地翻着目录。啊!找到了!在第58页!我飞快地把书翻到那页,一边一字一字地阅读起来。在阅读中我知道了京剧是我国的艺术奇葩。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裘盛戎是我国著名的净角黑头表演者。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有我们学习过的课文《赤桑镇》。梅兰芳也是十分有名的著名京剧表演者。他的著名代表作就有《贵妃醉酒》。现在还有梅兰芳大剧院呢!我想:那裘盛戎演的是不是包拯呢?可是,我仍然有不少疑问书没有给解答,比如说:为什么很多京剧大师都是男演员呢?京剧的服装,道具有什么讲究吗?……于是,我打开电脑去互联网上寻找答案。

上了网,我在百度知道一栏里输入了“为什么很多京剧大师都是男演员呢?”网页给了很多答案,噢!我明白了!因为早年间是不允许女性唱戏的。所以戏中的女性角色也只能由男演员来演了。

我又输入了“京剧道具与服装”,网页又告诉我京剧服装很讲究,大致分为六大类,这六大类是:长袍类、短衣类、铠甲类、盔帽类和靴鞋类。长袍类有箭衣、长背心等。短衣类有旗袍裙子等。而京剧的道具有十分写意的象征意义。比如说演员一边挥马鞭,一边做出骑马的动作,便是在骑马了。

这次通过书、互联网得知了不少有关京剧的知识,算是一次走近京剧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传统文化——京剧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通称黄皮戏。清乾隆五十年起,相续进入北京演出,同时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融化,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现在我们称为京剧。

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角色行当的表演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各有不同的特点,富有舞蹈性和高超的技巧。

京剧的服饰有它独立风格,色彩艳丽,描龙秀凤,五颜六色,质量考究,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京剧是以完整的故事情节,悦耳动听的声腔,色彩艳丽的服饰,更用高超的表演艺术吸引了古今中外广大观众,让人们享受到了中国戏曲的魅力,也使人们从故事情节中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劝人为善受到教育。

京剧是中国戏曲的魂宝,祝愿它继续发扬光大,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京剧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京剧是在2000多年前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生、旦、净、丑各种人物的角色使男女老少看起来趣味盎然。

这一次京剧表演使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天女散花》与《沙家浜》。

《天女散花》还没开始,我就开始兴奋起来,几乎每一根神经都活跃起来。天女散花,顾名思义,一定是一个美若天仙的青衣在花中飞舞着。

表演开始了,一个身穿粉红衣裳的大姐姐从幕后款款走来。粉衣服上缀着几个小花球,粉色与蓝色的小花球相衬相映。这位大姐姐舞动着一根长丝带。丝带飘动着,乍一看,哎呀,丝带不止一种颜色,有蓝、白、粉三种颜色有规律的排列着。丝带默契的配合着正在舞动的大姐姐,三种色彩的丝带绕着她的身体一圈一圈飞动着,仿佛置身于万花飘零之中。突然一圈圈舞动的丝带换了一种花式,变成了花型,每当丝带甩到她的正面,都会交叉一下再落地,仿佛是在告诉大家下面有个新的花式要进行,请大家拭目以待。大姐姐轻盈的步伐,伴着优美的音乐,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沙家浜》选段中,我最喜欢沙奶奶,她的优点数不胜数。被她照顾过的士兵们称赞她:“沙奶奶缝洗浆补天天操心,每天三餐有虾有鱼,每天吃的很尽兴……”可沙奶奶认为每天有虾有鱼吃得好养伤,缝洗浆补是为人民、国家服务的,这是理所当然的。沙奶奶让士兵们把沙家浜当做自己的家。由此可见,沙奶奶很无私、用心的在为人民服务。

这次京剧表演展现了美轮美奂的飘带舞,我们还从沙奶奶那里学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会到了我们国粹的精彩。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弘扬民族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京剧音乐的发展春天作文

全文共 7204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中国戏曲发展史,戏曲艺术的发展无不体现在声腔艺术的创新上。京剧艺术就是在融合各兄弟剧种声腔艺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京剧自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仅从乐队编制的嬗变就能一窥其声腔艺术发展的端倪:从最早期京胡、弦子、鼓、大锣、小锣的简单伴奏模式逐渐增加了月琴、铙钹;从梅兰芳大师开始,又增加了京二胡;到上世纪50年代,又增加了秦琴;从《赵氏孤儿》创演开始,乐队又增加了大阮;“样板戏”排演时期,为了提升音乐感染力,在传统京剧乐队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部分“洋乐”。上世纪70年代末,在恢复传统戏时,京剧乐队又稍作调整,以中阮代替了秦琴。这种乐队建制和伴奏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

进入新时期以来,京剧艺术从业者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审美需求,不断探索前行,创作了一大批新剧目。然而,京剧乐队伴奏模式发展方面并没有超越前人,最多是采用“样板戏”的伴奏模式,虽然音乐厚度有了,但也存在致命的缺陷:音乐节奏控制得比较死,京剧三大件不突出,流派特色不突出。近几年来,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经常到各地调研,发现各地方剧种都在思考乐队的建设,特别注重加强音乐的厚度,加强伴奏的效果,在乐队改革方面走在了京剧的前面。

京剧艺术家和有识之士一直关心京剧艺术的发展,在近10年研究京剧艺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摸索总结出以传统京剧乐队为基础,根据各行当的唱腔音乐特点,适当增加民族乐器,强化伴奏效果的改革思路。具体来讲,就是将京剧乐队进行了加强——除了京胡、月琴各一把外,还包括4把京二胡,2把三弦 (一大一小),2把大阮,2把中阮,1把秦琴、琵琶、笙。这种做法,首先是考虑突出中国风味、民族风味,再次是为了增加音乐的厚度和张力。为什么京胡和月琴没有调整呢?第一、京胡是领奏,是乐队的“神儿”,不能变;第二、月琴作为重要的弹拨乐器,最主要的指法是右手的轮和搓,如果增加则演奏手法很难达到完全一致,会让人感觉“打架”;第三、强化训练,要求其他文乐演奏员的技法一定要统一,避免破坏了整体音乐形象。在国家京剧院承担的传统经典大戏《龙凤呈祥》的排演中,我按照改革的思路对乐队进行了加强,效果比较理想。首先音乐厚重了;二是突出了行当的声腔特点:老生更加脆、亮,旦角更加柔美。如果说还有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对音乐唱腔没有配器,基本上还是大齐奏。

去年10月,经过多方论证、周密安排,首都京胡协会组织了一台“京剧音乐会”,既展示了京剧乐队的历史,又对京剧乐队的发展进行了前瞻和实验,让观众直观感受京剧乐队改革的效果。 “京剧音乐会”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集中展示了京剧乐队的发展;第二板块,在没有配器的情况下,比较传统乐队和加强版乐队演奏效果;第三板块,通过配器和加入民族管弦乐队,展示京剧音乐的独特魅力,指出了京剧乐队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举办这场音乐会,重点在于展示创新成果。经过创新,京剧乐队的演奏音色更加丰富,音乐张力加强,突出了民族乐器的音乐特色,是一次成功的实验和尝试。特别是第二板块的设计,独具匠心,是这场音乐会的中心,通过对传统京剧乐队与加强版乐队演奏效果的直观对比,揭示京剧乐队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实施性。这次京剧音乐会办得非常及时,是对京剧音乐人的鞭策,对京剧乐队创新发展的推动,这种意义在不久的将来也将得到具体验证。

即将于18日在上海举行的新春京剧晚会,以更强大的阵容来展示京剧音乐改革创新的成果,相信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功。(李祖铭)

京剧的乐器

单皮鼓 又称小鼓。是打击乐和管弦乐的指挥乐器,演奏时用两根细竹(通称鼓箭子、鼓签)。指挥方法用底鼓,有时并配合手势,各种乐器都随着它的指挥来演奏。歌唱时辅助板打节奏。司鼓、板者称为鼓佬(即鼓师)。

板 亦名檀板、拍板。打击乐器。由三块宽约6公分、长约20余公分的红木或黄杨木板制成。分二组,前组二块木板,用弦缚紧,后组一块木板,二者以绳联接。主要用于歌唱时打节奏,也配合单皮鼓来领奏锣鼓点子和指挥其它乐器,合称鼓板。由打单皮鼓者兼管。

堂鼓 亦名同鼓。打击乐器。以木为框,形似腰鼓,两面蒙以牛皮。奏时置于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形制大小不一。京剧用于战争、升帐、升堂、刑场、起更等场面,及唢呐吹打等。除了表现战争,都由鼓佬兼管。

大堂鼓 又名南堂鼓,因形似花盆、俗称花盆鼓。木制框,面大底小,两面蒙以牛皮。奏时架于木架上,以鼓棒槌击发声,声音较堂鼓低沉雄壮。用于战争场面,能加重气氛;有时也用于旦角唱反二黄的伴奏上(轻打);亦用于曲牌伴奏如[夜深沉]中;为《击鼓骂曹》和《战金山》等剧中的专用鼓。

大锣 打击乐器。铜制,圆形扁平,直径约30公分,有锣门(即锣心,直径约10公分的圆平面)、锣边(与锣心相连的外围斜面)两部分。奏时左手持锣绳,使锣面垂直,右手持击槌,以槌头(用布裹成)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锣音高亢。京剧所用形体较小,称京锣。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配合突变的情感等。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

小锣 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稍突起,直径约20余公分。奏时左手食指、拇指掐锣边,右手持锣板(长约17公分的竹片),以锣板下端侧面斜棱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发音清朗。多用于文人、女性或诙谐人物(如丑角)的上下场和配合各种表演上的小动作。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锣、揣锣、打边等。

钹 又名铙钹。打击乐器。铜制圆形,中部隆起如半球状,其径约全径的l/2,正中有孔,穿系绸条或布条。以两片为一副,相击发声。初出印度,后传至中国。有大小不同的多种形制。在大锣和小锣中间加强节奏,并起联系作用。有时也代替大锣配合某些动作。

铙 钹之大者称铙。又名大铙,或大钹。形体比钹大而厚,故音量也较大。例如武戏《铁笼山》中姜维起霸,用以配合,声势更为壮大。

小钹 又名镲锅或镲锅子。形制最小,多用于配合剧中武人“走边”的动作,故又名走边钹。

齐钹 打击乐器。厚薄约有钹的1/4。又名水镲、普钹、宫钹、水钹、荷叶。京剧常用于跳加官,故又名加官钹。在配合唢呐曲牌时,作为节奏(节拍)的标准。

哑钹 亦名吹打钹。打击乐器。形似大铙而小,径约半尺余。京剧常用于唢呐曲牌,以按节拍。

碰钟 打击乐器。又名撞钟、星、星子。铜制,形如酒盅,以两钟碰击发音。用于青衣唱的反二黄里(如不以大堂鼓伴奏,即不用),唱腔中随板作节奏,过门里随鼓打花点子。也用于和其它管弦乐合奏的曲脾里面。

云锣 打击乐器。又名十面锣、九音锣。由10个固定音高的小铜锣,按照音阶的高低编成一组,放在特制的木架上,专用于合奏的曲牌。

汤锣 打击乐器。又名堂堂、小汤汤。形如小碟。有时用于管弦乐合奏的曲牌里,敲击时打闪跳式的节奏。

京胡 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主要用于京剧伴奏。形似二胡而较小,琴筒用竹子做成,直径约5厘米,一端蒙以蛇皮,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奏时使马尾弓擦弦而发音,其音刚劲嘹亮。是京剧管弦乐伴奏中的主乐器。

二胡 拉弦乐器。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琴筒木制或竹制,直径约8—9厘米,一端蒙以蟒皮或蛇皮,琴杆上有二轸,张弦二根,按五度关系定弦。原来京剧不用,由梅兰芳与徐兰沅、王少卿等创始,在京剧青衣唱腔的伴奏中增添了二胡,现在广泛沿用。

小三弦 拨弦乐器。三弦之一种。京剧界习称南弦子。在曲调中起节拍作用。是京剧伴奏中主要辅助乐器之一。

月琴 拔弦乐器。发音清脆明亮,是京剧伴奏中主要辅助乐器之一。

笛 横吹管乐器。常用者有梆笛和曲笛两种。梆笛常用于梆子戏伴奏;曲笛常用于昆曲和京剧。梆笛型体小,音色清脆;曲笛型体大,音色醇厚。笛是京剧吹奏曲牌的主乐器。

笙 簧管乐器。由簧片、笙管、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能奏和音,吹奏时声音清颤柔和,常与笛配合伴奏。

唢呐 簧管乐器。由侵子、木管、碗子三部分组合而成。吹奏时侵子上装一芦哨以发音。侵子形似葫芦;木管形似竹节,上细下粗,开八个音孔;碗子即铜制扩音喇叭,套在木管下端,可以上下移动。唢呐有各种尺寸,名称也不同,大者名喇叭、大吹,小者名海笛、小青。京剧中常用的除大唢呐外,还有6寸以下的海笛,又名小唢呐,发音尖而内亮。唢呐在京剧中常用来烘托渲染发兵、饮宴、庆典等场面的气氛,以及群吹曲牌时作伴奏。海笛常用于武戏中伴唱昆曲。

挑子 吹管乐器。由两节长喇叭筒组成,上节比下节细,形似大号。发音简单,仅61两个音阶。京剧舞台上用以增强气氛。大将起霸,罪犯行刑,均常使用。亦用作马嘶效果。演出开始前,紧接吹台,吹奏挑子;大轴子戏唱完吹奏挑子,表示散场。称为挑子起、挑子落。

京剧的调门

我们常听京剧演员说某某唱正工调或六字调,也有说工半调,六半调的,由于过去以正工调为京剧舞台的标准调门,所以又有正工老生和正工青衣的说法。原来我国古代音乐中乐器的定调以笛或箫为准。通用的笛分为七调。即上字调,相当于今之降B调;尺字调,相当于今之C调;小工调,相当于今之D调;凡字调,俗称趴字调(可能是4字调的谐音),相当于今之降E调;六字调,相当于今之F调;正工调,又称五字调,相当于今之G调;乙字调,相当于今之A调。

所谓上、尺、工(小工)、凡、六、五(正)、乙,这七个调门或称音调是以我国传统戏曲记录曲调的文字谱,即工尺谱中的七个音符来命名的。按现行简谱来对照,相当于阿拉伯数字为音符的1、2、3、4、5、6、7七个音符。因曲笛中各音调的定调都是以小工调为基础,要看各调中的"工"音(即3)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什么音,就定为什么调名。例如正工调中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中的"五"音,所以称五字调,又称正工调;凡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凡"音,所以称为凡字调,又称趴字调;乙字调的"工"音相当于小工调的"乙",所以称为乙字调,以此类推,遂形成上、尺、工、凡、六、五、乙这七个音调。由于现在通用简谱或五线谱,尤其是大演样板戏的时候,京剧与西洋乐队联袂演出,六字调,小工调的叫法就更不时兴了,所以现在都以CDEFGAB这七个英文字母取而代之了。

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

京剧唱腔主要以著名的 “二黄”和“西皮”两大声腔组成,即所谓的“皮黄腔”。关于这两大声腔的由来、形成与发展,在此不作考证和论述,仅就传统京剧唱腔的特点及作用做一介绍。

很多人都知道,“西皮”和“二黄”各有其特定的唱腔结构、旋律模式和调性特征。那么,它们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以老生唱腔为例,将“西皮”和“二黄”的主要特征简单作一描述和比较。

在旋律发展中,由于“西皮”跳进音程较多,整体音区偏高,其调式多以“宫”调式为主,因此,其旋律色调明亮、尖锐、华丽,用平缓节奏处理时,多表现明快、抒情的喜剧情节和愉悦的人物情绪。

用轻快或强劲节奏处理时,多表现热烈、激烈的戏剧场面和活泼、激动的人物情绪。相比之下,“二黄”则以级进音程为主,整体音区偏低,其调式多以“商”调式为主,其旋律的色调暗淡、凝重、平静,节奏缓慢时,多用来表现压抑的悲剧情节和忧郁的人物情绪;节奏强劲时,多表现压抑、悲壮的戏剧场面和凄楚、悲愤的人物情绪。另外,“西皮”和“二黄”在入唱(或起唱)位置上有明显的不同。“西皮”的入唱位置在弱拍(如2/4节拍时,在弱拍入唱;4/4节拍时,在次强拍入唱)。“二黄”的入唱位置在强拍(任何节拍均如此)。前者由于是弱拍入唱,且强弱关系时而模糊又时而清晰,增强了节奏的不稳定感和旋律的流动感,因此,西皮唱腔总是给人以婉转流畅如行云流水之感;后者由于是强拍入唱,强弱关系比较明确,节奏扎实、稳定,增强了旋律的凝重感和力度感,因此,二黄唱腔总是给人以沉静、悲凉之感。当然,这些只是它们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至于特殊情况的各种特殊处理也是存在的。

京剧常用的伴奏乐器

在京剧唱腔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其声腔不仅派生了反调“西皮”和反调“二黄”,还吸收了一些其他地方剧种腔调,如[南梆子]、[四平调]、[高拨子]、[娃娃调]、[汉调]等。由于这些外来腔调在保持其原有结构和调性特点外,其旋律风格都不同程度地与“西皮”、“二黄”相近或相融,特别是胡琴的定弦和把位上分别相同于“皮黄”,故习惯地把这些强调分别归入“皮黄”列之中,如[二黄四平调]、[西皮娃娃调]、[西皮南梆子]、[二黄汉调]等。

谈到声腔的作用,不能不谈及到节奏的运用。京剧唱腔的节奏有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即由“板式”来确定。其典型板式有:[原板](2/4节拍)、[慢板]、[三眼](4/4节拍)、[流水]、[快板](1/4节拍)、[散板]、[摇板](自由节拍)等。[原板]为基础(原形)板式,其它各板式是在[原板]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如[慢板]、[三眼]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加倍扩充,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丰富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更加丰满、华丽;而[流水]、[快板]则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进行收缩,再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简化旋律和节奏,使唱腔旋律和节奏更加简练朴实,增强了力度;又如[散板]、[摇板]是将[原板]的旋律和节奏根据唱词、情绪和速度的需要来自由伸展或紧缩,增强了唱腔表现力和戏剧效果。象其它类型的音乐一样,节奏越是缓慢,情绪越是趋于平稳、优雅,反之则越是活泼、激动。不同的板式与不同的声腔有机搭配,则产生不同的戏剧效果。

京剧的声腔与板式进行各种有机搭配,形成了完整的京剧唱腔体系。分析京剧唱腔的表现功能,大致归类为三种,一是抒情性,二是叙事性,三是冲突性。腔多字少的多用于抒情性唱段,如《文昭关》中伍员唱段 [二黄慢板]“一轮明月照窗前”和《贵妃醉酒》中杨贵妃唱段[二黄四平调慢板]“海岛冰轮初转腾”。而腔少字多则用于叙事性唱段,如《凤还巢》中程雪娥唱段[西皮原板]“本应当随母亲镐京避难”。而第三种“冲突性”唱腔之所以单独归为一类,是因为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京剧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即人物之间产生戏剧冲突时进行激烈的对唱或联唱唱段。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与铁镜公主的对唱[西皮快板]“非是我这几日愁眉不展”。

京剧音乐常识——西皮

西皮二黄,又称皮黄,是西皮、二黄两种腔调的合称。西皮”和“二黄”本是两种不同的声腔。西皮起源于秦腔,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了西皮;二黄是由吹腔,高拔子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京剧西皮包括导板(倒板)、慢板(慢三眼)、原板、二六、快板、流水、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又有反西皮腔调,也包括二六、摇板等板式。是京剧的主要唱腔。

“西皮”唱腔是京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之一,源自秦腔、汉调。它的演唱用胡琴伴奏(个别有用唢呐的),胡琴定弦为“——3”弦,即里弦,外弦3。“西皮”唱腔一般是眼(弱拍)起板(强拍)落,它的上、下句均有较为固定的落音,如生角上句多落在“2”或“3”音上,下句多落在“1”音上;旦角上句多落在“6”音上,下句多落在“5”音上。

“西皮”唱腔板类多样,曲调丰富,具有表现多种情绪的演唱功能。由于它的曲调高亢爽自,音的进行可以有较大幅度的跳跃,所以一般适于表现慷慨激昂的情绪,如《辕门斩子》表现杨延昭的激怒心情,用的是“西皮”唱腔;它的曲调也可以做平稳行进,表现平静舒展的情绪,如《失街亭》诸葛亮叮嘱马谡时,唱的是“西皮原板”。

“西皮”有所谓“反调”,即“反西皮”,胡琴伴奏也用“——3”弦。“反西皮”唱腔上句多落在“1”音,下句多落“5”音,生、旦相同。“反西皮”板类较少,旋律多下行,适于表现悲伤情绪,如《西厢记》崔莺莺因母亲赖婚而伤心,唱的是“反西皮二六板”。

“二黄”是京剧唱腔另一个主要曲调,也多用胡琴伴奏(个别有用唢呐的),用“5——2”弦。“二黄”唱腔上句生角多落“1”音,旦角多落“1”音;下句生角.多落“2”音,旦角多落“5”音。它的板类也很多,曲调也富于变化,具有表现多种情绪的演唱功能。由于它的曲调较为平稳,音的行进起伏较小,适于表现沉稳庄重的情绪,如《二进宫》的宫廷辩论,唱“二黄”。“二黄”曲调又可做较大幅度的跳进,以表现凄凉悲惨的情绪,如《逍遥津》汉献帝感叹朝廷不幸时的唱段。

“二黄”也有“反调”,即“反二黄”,胡琴伴奏用的是“1——5”弦。它的上句多落“1”或“5”音,下句多落“2"音,生、旦相同。“反二黄”唱腔的曲调音域广,更富跳跃性,擅长表现凄惨壮烈情绪,如《李陵碑》中杨继业临死前的大段唱腔,就是“反二黄”。(安志强)

京剧中的韵白、京白与方言

念白在京剧里是很吃重的一门功夫。京剧念白可分为韵白、京白和方言三大类。

韵白采取湖广语音加以美化,稳健庄重,韵味浓厚。因为、京剧的主要声腔西皮、二黄最初流行于安徽、湖北等地;从而在吐字归音上,因循了湖广音的念法。

老生戏中以念白吃重的剧目有《四进士》《甘露寺》《追韩信》以及《三审》(《审潘洪》《审刺客》《审头刺汤》)等。剧中念白慷慨激昂,流利酣畅,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又如旦角戏《宇宙锋》里“金殿”一场,赵艳蓉怒斥秦二世的罪行,字字千钧,气势磅礴,充分表现出中国妇女的反抗精神。

京白以北京语音为基础,活泼俏皮,通俗易懂。多用于小生、小旦、小丑戏中。如《金玉奴》《花田错》等。架子花脸也偶尔用几句京白,显得人物直爽、憨厚并富有幽默感。如《辕门斩子》中的焦赞,《李逵探母》中的李逵。

方言是吸收了地方语言,加以夸张而成的。如《金山寺》的小沙弥念苏白;《狮子楼》里的大公和《武松打店》里的大解差,念白用山东口音。《徐良出世》里的徐良则采取了山西语音。

近代历史剧《火烧望海楼》中的劳动妇女崔大脚心直口快,爱憎分明,敢于向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斗争。她的念白用天津话,点染出浓厚的地方色彩。

[京剧音乐的发展春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爱看京剧的爷爷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京剧里面的人物唱唱咧咧的,使人真不舒服。可我们家来了个京剧王,说他是京剧王一点也不假。

爸爸称不上是京剧王,可我爷爷就称得上是京剧王。一边吃水果一边看京剧,谁都没这样舒服。

晚间剧场7点钟上演,京剧王开始忙自己的事情了。在京剧里的人物一上场,爷爷把眼睛瞪得老大,打个喷嚏爷爷也决不动一动。时间如飞,已经到了9点钟,大家都上床睡觉,而爷爷还一动不动地看京剧,第一组下去,第二组上来的时候,爷爷又来了精神,两眼像青蛙一样,一看就看到11点钟,在他看来京剧最重要。

一眼不合的爷爷,总算大地颤动起来,爷爷是不会离沙发和京剧。爷爷爱看京剧,竟然看到深夜11点钟,称号可真准,一般的老人可能不会看到这个点吧!

[三年级我的爷爷作文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京剧的魅力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龙雨霄同学为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京剧赏析”课。我们在她的讲述中,更深层的、更透彻的了解了“中华国粹”的魅力

一上课,龙雨霄同学就直奔主题——“大家来听一段京剧吧!”那京剧是《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真称得上是雄奇壮丽,一显京剧唱将的功底深厚,让同学们记忆深刻,有几位甚至兴致勃发,学起了京剧的唱调呢!

“听了这段京剧,想必唤起了大家对京剧的记忆吧!那么就让我们快快进入学习吧!”接着,龙雨霄同学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生动、传神的京剧图片,介绍了一个个有趣、新鲜的京剧知识:被称为国粹的京剧的历史悠久,但前身却是由徽派戏班传导的,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才真正诞生,这令同学们十分好奇;京剧的行当并不只“生,旦,净,丑”那么简单,而是有着级细的分类,如生有小生、武生之分,旦有花旦、老旦之分等;京剧演员还要精通四功五法——“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许许多多的知识,使同学们拓展了不少知识:“原来京剧也有这么多深奥之处!”。并通过欣赏《霸王别姬》这段京剧,更开拓了眼界,了解了更多有名的京剧片段。

这堂课就在同学们一声声惊叹中结束了。通过龙雨霄同学的讲述,让同学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的风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爷爷给我讲京剧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都是在儿歌、童谣、歌曲、古诗的熏陶中成长的,对京剧一无所知,今天语文课上,我们学习了京剧名段《赤桑镇》,对京剧才有了些了解。

周六下午,爷爷不知怎的,非要给我讲京剧,我一点也不喜欢京剧,爷爷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有200多年历史了,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一株绚丽多彩的花朵,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我“嗯”了一声,刚要下床,爷爷又说了起来:“京剧分文戏、武戏、群戏,人物角色有生、旦、净、丑。”听到这里,本来不喜欢京剧的我,已经有点动心了。我让爷爷接着讲:“生是男的,又分为武生、老生、小生和娃娃生;旦是女的,又分为青衣、正旦、武旦、老旦。”讲到这里,我不禁嘀咕起来:“原来京剧也是让人神往的艺术。”爷爷又说:“你现在知道了吧,我要是不给你讲,你会后悔的。净俗称花脸,分为……。”爷爷的声音不停的荡漾在我的耳边,好像永远也不会停下来。

一个下午很快就过去了,我对京剧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越来越喜欢京剧了,我想,京剧作为国粹一定会发扬光大,大放异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京剧高一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挥毫浸墨,那人,执笔向上,镜中的脸,一半明净,一半靛蓝……”一曲京调,唱尽悲欢离合;一袭长袍,漫卷俗世红尘。脸谱生涯,唱的是情,演的是魂。那一张张红艳的脸,在辉煌的灯光下,已然闪耀了将近千年。每当听到那优雅动听的腔调,便想起宋代诗人葛长庚的:“看千秋戏剧,蹴鞠诙谐。”由此,京剧的魅力跃然纸上。

京剧,这一中华民族孕育而出的国粹,恰似一朵绽放在华夏大地上的玉簪花,以它那独特的美,惊艳世人。

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形。当锣鼓声响彻在明亮的戏台周围时,戏剧演员们便伴随着锣声一个个粉墨登场。气质清秀的小生,形如镜花水月的小旦,浓墨重彩的红净,黑眼白脸的方巾丑……形态各异,众美云集。而其中,我更加偏爱的,便是那花旦。不因别的,只因她那传情的眉目楚楚动人。举止如娴花映水、弱柳扶风,恰似那宛在水中央的佳人,让你不觉怦然心动。她在高台之上挥舞着清白的衣襟,是如此的优雅,如此的凄美,将古代闺秀的娴静刻画得淋漓尽致。这形将内外之美结合于一体,触动着人的心弦,带给人美好的意境。啊,好一个国色天香!真是妙哉!京剧的美,美在她的神。一双似乎会说话的眼睛,道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想当年梅兰芳拜师学艺,就是因为双眼无神而被拒之门外。从此以后,梅兰芳便每天盯着水中的游鱼和天上的飞鸟看,终于练得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后来,他刻苦练习成为了一名伟大的戏剧大师。由此可见,神韵在戏剧中是十分重要的,而京剧的神尤为突出。不同的角色的神色在戏剧家的身上被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从而牵动着万千观众的心。也许就有那么一秒钟,你的思绪会被一个回眸定格,会被一双精神硕累的眸子打动,但无论是深情还是惊艳,那一瞬间的神韵便会带给你永恒的回味,如同一块馍,看似平常,却愈嚼愈甜。啊,真可谓巧夺天工!

京剧的美,美在她的声。国粹生香,余音绕梁,婉转动听的曲调连绵不绝。京剧以她那独有的声调,结合汉调与徽剧的精髓,时而慷锵有力,时而宛转悠扬,时而雄浑端厚,时而清脆高昂。配合着形与神,声音唱出了京剧的魂魄。儿时看着爷爷奶奶听戏,他们的神情是那般的陶醉,心中大有不解,如今看来,醉的就是那声音吧。京剧的声音似乎是越听越有味儿,它唱出了古老的中国风,唱出了先辈们的智慧,更唱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听到《霸王别姬》,就不禁潸然泪下;听到《穆桂英挂帅》就不禁精神抖擞。这就是京剧之声的美,啊,这就是中国范儿!

京剧,我们的国粹。她将传达着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与憧憬,永远地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的艺术文化舞台上显现出她那独有的耀眼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