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学诵读经典文章(推荐19篇)

只要勤于观察总能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事情,下面请看国学诵读经典文章的相关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382

作文

51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优秀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学习国学经典让我学会感恩、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

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总而言之,在古文经典中,古圣先贤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传承给我们,我们颂读《经典》,能够聆听到圣贤的教诲,对我们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圣贤文化的学习,贵在把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从中得到真实的利益。诵读国学经典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一路向前,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应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绚丽的奇葩,他的无穷魅力值得我们长久而深入的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诵读国学经典正当美德少年作文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友爱和谐的精神家园,近日,招宝山街道后大街社区关工委开展了纪念“5.15”国际家庭日暨文明楼群创建30周年活动。

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13支队伍来自精英小学、仁爱中学,以及辖区内有朗诵爱好特长的家庭。大家通过近半个月的精心准备,呈现了一台朗诵内容各异、表现形式多样的节目,深受观众喜爱。精英小学的师生带来了穿越剧《七步诗》,让大家顺着圣贤的足迹,聆听古人教诲,铭记手足情深。六年级的学生更是带来了充满生机的散文诗《春》,犹如一股清风。除此,现场社区的其他选手带来了《中华少年》,以新时代的视角抒发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强烈情感;以及明月如镜、映照环宇、与月同歌、映照心灵的《荷塘月色》等。

此次活动让大家领略优秀的传统文化魅力,文明相伴,薪火相传。社区关工委一直注重国学经典文化的颂扬与传承,以“童真”的理念打造书香文化的建设,也将继续依托社区平台,让经典陶冶灵魂,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学诵读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大家千等万等才到了的一天,大家千辛万苦练节目也是为了这一天。因为,今天下午两点,经典诵读比赛就要开始了,所以大家非常高兴,都穿上了整洁、干净的校服。不幸的是,校服太瘦了,所以一蹲下,就破了。后来,爸爸过来了,裤子换了下来,就去练习了。吃完午饭,我回来了,当时,老师还没来,教导处的钥匙被借走了,后来,终于找到钥匙了,开了门,我们就读起了经典的书,过了一会,老师、同学们都来了,就开始化妆了,化完了妆,我们就来到了大礼堂,比赛开始了,一、二、三年级开始了激烈的比拼,我们是倒数第三个上台的,所以我们可以坐在台下看台上的表演,我看着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曲,我非常紧张,到我们了,我们表演完。过了不久,比赛结束了。

但是,我想告诉大家,赢并不代表一切,只要快乐,输了也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学经典诵读的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某个周末的傍晚,我吃过晚饭以后,和往常一样,坐在窗边细细体会着读书的乐趣,这一次我所读的书本是《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含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影响,对于传统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莫大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慢慢品味,文明才能悟出其中的妙处。

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诗中的“自古”与“我言”两词将作者的独见完全体现出来,整首诗立意新奇,蕴含着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我读完后感到舒畅不已。又例如温庭筠的《过分水岭》,一个“似”字用得十分恰当,语意灵动轻妙,与全诗平淡中见真情的风格相统一,而诗人丰富曲折的联想和自然平易的表达,将自己对溪水源源不断的深情全都投入到诗中,真是妙不可言。

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

“庭院深深深几许”,我们虽然无法通过《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有限的篇章尽览伟大传统的幽深风景,但我们希望充当一个尽职合格的小导游,由此可以走进传统文化的家园,进而自己去寻幽探胜。

作为一个中国人,古典和国学是我们的精神产业,正如台湾作家张晓风所说:“在读书之余,我们要把最高的敬意归给历代作者,是他们把世界上最美的事物记录了下来。是他们,用精粹简练的语言替众生说出了种种感受。也是他们,给了整个民族共同的记忆。”诵读这些篇章,犹如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感受人性的关怀与尊严,传承文明,持续未来。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的思想精髓。文明诵读经典,能够聆听圣贤的教诲,这是莫大的幸事。学贵力行,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坚持不懈地阅读经典,把圣贤的教诲贯彻到生活和学习之中,落实到一言一行。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在忙碌的今天,它依然能够打动我,让我静静去品读,让我去探索这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热爱读书的朋友们,你们是否愿意停下那匆促的脚步,和我一起诵读这本《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品中华文化呢?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学诵读作文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营造经典文化的学习氛围,我校响应新密市教体局的号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华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并于10月14日、本周五下午接受了教体局领导的验收。

此次古诗文诵读活动共分为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是我们全校师生共同诵读古诗《竹石》和《梅花》,我们雄壮豪迈的声音感染了所有人,赢得了领导的阵阵掌声。

第二篇章是由各个年级分别表演。首先是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朗诵《三字经》,他们童稚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悦耳,并且个个摇头晃脑,就好像古代的学堂一样。这时我们中高年级的同学也没闲着:中年级负责打拍子,高年级则负责变成“20xx”的队形。然后该中年级表演了:三年级朗诵了《弟子规》,四年级则朗诵了《千字文》。接着该高年级的同学背诵《论语》了,我们意气风发,气势磅礴。

第三篇章是由全体老师慷慨激昂的诵读我们学校自编自导的诗篇《我骄傲,我是二中专人》,随着老师的诵读,我们学生则配合着组成了新的队形----“二中专”字形。我们师生配合默契,赢得的大家的掌声。

诵读经典,可以擦亮眼睛,可以启迪智慧。让我们诵读经典,传承国学吧!让经典国学在我们二中专校园永远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诵读国学经典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年来我校一直把高效阅读进行的有声有色,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广泛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本学期,学校把《国学经典》作为我们五六年级的阅读重点,本书中又分为:修身励志、加过情怀、抒怀咏史、亳韵古风这几个板块。在每一个板块中有把每一篇经典之作分为:古文、导读驿站、国学拾贝,学生从没一遍似懂非懂的古文中都可以对照下面的译文以及举的例子当中联系我们的生活中认识自己和周围的新事物,在历史中的名人名事,无形之中增加的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兴趣。

比如在修身励志板块中有节选的《论语宪问》,我觉得就很好,译文也是,让同学们每个都可做一个反思,每个人都担心过别人不理解自己,却忘记了自己本身所具有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有点,都是一块未曾被人发现的“金子”要给自己充足的信心,相信自己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这段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宪问》)孔子给出的答案似乎有点出乎意料,其实这正是孔子告诉我们的处世的分寸。你用自己的仁德和宽厚对待不值得的人和事是一种生命的浪费。珍惜生命,发挥最大的生命价值。孔子还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比做的多,是君子之耻。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把握尺度。凡事要多听,多看,多想,三思而后“说”。哪怕是别人对不起你,你也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待人,宽容别人就是厚待自己。一个人如果说话时少了一些指责、抱怨,那么行为中就会少一些后悔的经验。

经过这段时间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他们收获的同时,我也在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经典国学诵读50句

全文共 2340 字

+ 加入清单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 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国风 • 王风 • 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 • 郑风 • 子衿》)

岂曰无衣与子同 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国风 • 秦风 • 无衣》)

蒹葭苍苍,白露为 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秦风·蒹葭》)

投我以木桃,报之 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 • 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 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 • 击鼓》)

齿如瓠犀,螓首蛾 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 • 硕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 玉。(《小雅·鹤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 • 车辖》)

【译文】高山仰望 才见顶,大路平坦凭人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小雅 • 采薇》 )

【译文】回想当初 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 《郑风 • 风雨》 )

【译文】风雨晦暗 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 • 淇奥》)

【译文】美君子文 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

投我以桃,报之以 李。(《大雅 • 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 •

荡》)

【译文】开始还能 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 •小 旻 》)

【译文】警惕呀, 小心呀,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雅 • 伐木》)

【译文】小鸟鸣叫 不止,是在寻求朋友的响应。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 • 何人斯》)

【译文】(你做坏事,) 即使在人前不惭愧,难道不怕天吗

孟子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 《梁惠 王上》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心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 《梁惠王上》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洿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梁惠王上》 )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 下》)

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 下》)

孟子曰: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尽心上》)

【译文】 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 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 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 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 《公孙丑上》 )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告子上》)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故曰:仁者无敌。 ( 《梁惠王上》 )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

【译文】 "值得向往的叫善,善为自身所 拥有就叫信,善充盈在身上就叫美,既充盈实在进又去发扬光大就叫大, 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 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 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 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 时雨滋润化育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 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 偃。 ( 《滕文公上》 )

【译文】孟子说: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 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公孙丑上》 )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 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古之 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 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公孙丑 下》)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 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 《公孙丑上》 )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 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鸡叫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 舜一类的人;鸡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 跖 一 类的人 。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 天下。"(《尽心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 《滕文公 上》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译文】《诗经》上说:"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接 受天命革新。"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 "然。"(《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滕文公下》)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离娄上》 )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离娄下》 )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 也。"(《告子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诵读国学经典作文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名言,古诗词,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本书特别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因为每首古诗都有注释,文章还配有插图,所以它不仅使繁冗的文句变得浅显易懂,而且生动有趣,更能让我们深刻的读懂文章的内涵,这不正是我们所喜欢的愉快阅读吗?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是“自信不疑”这一单元,它用许多的古代寓言和成语故事,以及古诗来教育我们:人要树立起自信心,失败了不能气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读了之后,我受启发很大,我本身是一个胆小的人,处处都爱面子,竞选班干部时,我很想当,但又怕落选,结果看到别人当选之后那开心的样子,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哎,都怪我自信心不足,怕失败啊,从今以后,我一定要胆大起来,自己想做什么就大胆去做,因为只有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才能敢去尝试,才能做得更好!

阅读时,我还积累了不少的名言、成语,如“天生我才必有用”,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胸有成竹”、“果于自信”、“舍我其谁”、“集思广益”等,这些对我们拓宽知识,,提高写作都有很大帮助,同学们以后可要多多积累哟!

茫茫书海,好书难求,愿《国学经典诵读》这样的好书多起来,也愿读这样好书的读者多起来,拓宽知识,丰富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好处多多,同学们,快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国学诵读带给我的变化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而每天十五分钟的晨读让我去其糟糟粕,取其精华。

当我坐在学习桌上而又懒得学习的时候,我的耳边总会想起一句话“勿日今日不学而又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时光的船儿轻轻滑过,在落日的余晖中驶向远方。

我在读《史记·孔子世家》的时候,仿佛看见了孔子的卫国之行。孔子曰:“灵公与夫人同车,宦官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孔子离开卫国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仗着得宠、骄横,就发了感慨:“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落叶划过孔子的脸庞,在微风中悄然落地。

我看《论语·里仁》,有一段言语使我感悟至深,至今未曾忘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裕与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没有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就不考虑摆脱。

我曾有过一个理想,那就是:美德彰明于天下。我已经把这个理想淡忘了。但是在读《礼记·大学》的时间里,我的理想又复燃起来。

《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话激励着我前进。那就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期盼的目光,似乎带着一片坦然。

一杯酒,就醉了半个经典。

我读国学,读出了传承的文化;我品国学,品出了人世浮华;我悟国学,悟出了人性的善美。

在国学诵读中快乐成长,在快乐成长中浸润书香。

国学,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国学,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国学,汲取古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观“国学经典诵读”有感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学校开展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活动在体育馆举行。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及电视台的工作人员都来了。作为演员之一,看到这么多的人,我实在有点紧张。

开场舞是《蒹葭》。音乐老师在前,我们7.8年级十个女孩身穿白衣白裙在古韵中缓缓出场。无数双眼睛,耀眼的灯光,我一下子慌了。然而,轻柔的乐声很快使我沉浸在音乐的意境里。我的舞姿开始舒展,笑容也自然起来。哗哗哗。。。如雷的掌声啊!

第一个节目马上要开始了,是我和7年级的同学,表演木兰诗。我完全陶醉在开场舞,却忘了自己的节目。老师来叫我时,我才回过神来。

随着鼓声,拉开幕布,“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随着结尾,我们单膝跪了下来。表演当时,我站在前面,观众——学生们坐在我前面。我的眼神始终看着正前方的景海鹏,内心十分紧张,根本不敢看同学们。生怕自己的情绪不够,吟咏不出词人想要表达的那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应有气概。其中表演花木兰的同学,真让我佩服,她一点也不紧张能散发出一股英雄气概。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第二节目还是我表演的牡丹诗词诵,音乐响起,舞蹈跳起,小伞转起,我们诵起。让表演第二个节目时就没表演第一个节目那么紧张了。“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正如这诗中所说:只有牡丹是真正的天香国色,开放的时候撼动整个京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学校体育馆大厅内响起掌声时,9年级老师正手持话筒声情并茂的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随着《声声慢》的尾声,《一剪梅》有出现在体育馆当中。接着音乐老师的吟唱《一剪梅》体育馆顿时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唱的太好听了!

国学经典诵读结束了!可我却依然沉浸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诵读读后感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读经典能净化人的心灵,读经典能教人怎样做一个品格优良的人。因此我们学校也要求我们诵读经典,目的是净化我们的心灵,还可以增长我们的阅读量,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学了这么久的经典,我最喜欢的一条是: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意思是说: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有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运主宰,富贵全在于天意。君子敬慎而没有过失,待人谦恭有礼,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你表现的很谦虚,恭敬,非常有礼貌,大家肯定都会喜欢你的,但是如果你表现出一副自大,视别人不顾的样子的话没人会理睬你,更没有人会喜欢你。

朋友就是应该互相帮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持。而不是在旁边落井下石,一味的嘲笑别人,这样的人谁会喜欢你?谁会说明你?而反过来,对别人热忱的人总会得到别人的欣赏。

诵读了经典,我从中学会了许多:要互相谦让,互相尊重,只要你恭敬就不会受到别人的侮辱,只要你宽厚就能得到群众,只要你诚心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工作成效,慈惠就能够使唤别人国学经典诵读观后感作文600字3篇国学经典诵读观后感作文600字3篇。”所以,我以后还要读更多的经典,让自己的脑子更加充实,更加聪慧,更加有用……

既然诵读经典有这么多好处,我们何不如多读点经典,多学点知识,你们说对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诵读国学经典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和经典是两件必不可少的东西,它们既是古人的智慧和精髓,也能使人受益匪浅。古人云:“温故而知新”。这是圣人孔子所说的话;“天地之性,人为贵。”这句话选自于,《孝经。圣治章》。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之气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自从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我的词汇量不仅在慢慢的增加,也有了许多的收获。

《经典诵读》我们必须牢记的国学文化,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对后人影响深远的文化珍品。精美的词句,警示的格言,都给人以文化的陶冶和知识的拓展。对传统经典做到耳熟能详,无疑是让我们在享用传统文化精华的精神盛宴,可是我们呢?每天都在浪费时间,不学无术,每天昏昏的度日,所以我非常惭愧——对不起老师和父母。当我看到那些选手们激情洋溢的演讲,我的内心备受鼓舞,他们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努力学习。以后我要多看书,读报纸,来丰富我的知识。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应未雨绸缪——提醒我无论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学经典诵读的

全文共 1694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小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2],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关于国学经典诵读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经典诵读比赛的作文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三,我们穿着整齐的校服,来到学校参加古诗经典诵读比赛

比赛前,陈老师让我们演练几遍,并叮嘱我们比赛时不要紧张,眼睛要看前方,动作忘了,可以看小主持人怎么做。

比赛开始了,我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刷”地站了起来。此时,我的心像一只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着,但是想到陈老师的叮咛,我挺直胸膛,目视前方,跟随音乐节拍,用最洪亮的声音,最浓厚的感情唱完了《相思》。小主持人领读后,我们一边做动作,一边一字一句,抑扬顿挫,很有感情地诵读了《清明》和《游子吟》。

比赛结束后,我心里那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心想:我们得了第几名?当陈老师告诉我们得了一等奖,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通过这次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地对待,付出辛勤的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这次诵读的成功,正是陈老师和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成长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或许风只是稍纵即逝,但湖水知道它来过,给行人带来了清凉;或许花只是绚烂一时,但泥土知道它来过,给世界带来了芬芳;或许人生只是短短数十载,但很多人知道他来过,因为他们笔下的书籍早已成为经典,流芳百世。

每一缕星光都闪烁着如歌的往事,每一个清晨都预示着无限的启迪。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回头望,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真真实实地刻在心头,时刻提醒着我:我们在成长

人生,就是一节在铁路上飞驰的列车,而我,则是那个怀里抱着书本的乘客,瞳孔里纷飞着黑玫瑰般的铅字,望着窗外那飞舞的人生,不停地转动的时光,我陷入了深思……经典,仿佛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翻开书本,一切的烦恼忧愁,都离我而去。在我的脑海中,只剩下那壮阔浩瀚的故事,一次次冲击着我的心房。

读到《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只有现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才能达到最好的境界。在文章中,“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称为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

修身是“八目”中的核心;“八目”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只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做到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事物要看实质,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确立正确的目标。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不燥的心安理得的思虑,进而得到收获。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呼?”我相信,每个人在努力之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天之明命”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是说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行。

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心中有一个目标,低着头去努力,也许某一天,当你抬起头的时候,目标就在咫尺之间,不要远望目标,那样只会让自己感觉遥不可及,要“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在做学问的时候,只要像打磨美玉一样,反复琢磨,就能将自我修炼成人生的最高境界。成长的旅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从容地经历,平静地感知,勇敢地面对。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若成长是一篇著作,那么烦恼便是藏在段落深处的错字;如果成长是一张白纸,那么烦恼便是附在背面的一个瑕疵。

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一直享受着读书所带来的快乐。翻开书本,我默默地成长,合上书本,我看见百变的人生。

一本本经典让我们成长,看懂人生中的花开花落,我已停不下成长的脚步。

经典,伴我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国学的国学经典诵读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一个民族的经典是这个民族的印记,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基本元素。诸子百家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采,绽放出中国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韵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标志。即使是在我们义无反顾地以加速度的姿态,不计成败地奔向现代、后现代的今天,提及它,依然能够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部分。

我爱读《国学经典诵读》,几乎每天都读,我经常会醉在《国学经典诵读》中的优美的古诗中,体会诗人的心情和了解诗人的身世。你一定会奇怪,小学生对古诗来说根本没兴趣,可偏偏为什么我就对它有兴趣呢?那你就看看我是怎样爱上《国学经典诵读》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国学诵读作文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精辟”的国学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感叹与无穷的乐趣。穿越历史,品读传统文化精髓,做一个有品位的现代人。——题记

国学是人生的一门必修课,而每天十五分钟的晨读让我去其糟糟粕,取其精华。

当我坐在学习桌上而又懒得学习的时候,我的耳边总会想起一句话“勿日今日不学而又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时光的船儿轻轻滑过,在落日的余晖中驶向远方。

我在读《史记·孔子世家》的时候,仿佛看见了孔子的卫国之行。孔子曰:“灵公与夫人同车,宦官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

孔子离开卫国后,心情平复了。想起卫国公老婆仗着得宠、骄横,就发了感慨:“为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落叶划过孔子的脸庞,在微风中悄然落地。

我看《论语·里仁》,有一段言语使我感悟至深,至今未曾忘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裕与显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若缺乏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接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若没有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就不考虑摆脱。

我曾有过一个理想,那就是:美德彰明于天下。我已经把这个理想淡忘了。但是在读《礼记·大学》的时间里,我的理想又复燃起来。

《礼记·大学》中有一段话激励着我前进。那就是“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我期盼的目光,似乎带着一片坦然。

一杯酒,就醉了半个经典。

我读国学,读出了传承的文化;我品国学,品出了人世浮华;我悟国学,悟出了人性的善美。

在国学诵读中快乐成长,在快乐成长中浸润书香。

国学,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国学,告诉你该如何为人处事,开拓自己的思维;国学,汲取古人的知识经验和教训。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国学诵读作文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诵读,是我们年段这届读书节的重头戏。为此,老师在班上充分地进行动员:“第一、第二拿不到,总要拿个第三回来吧!”她铿锵有力地用手比划着说。

这次国学经典要朗诵《诗经》、《礼记》里的一些篇目,它们都是含有大道理的精彩片段,比如《玉不琢不成器》,总让我想起台北故宫里的那棵“大白菜”,它的质地本身并不好,却在能工巧匠的手上变成了举世无双的杰作;每当我弹琴的时候,就想起了“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古人话说得真精炼,又让人回味无穷!

为争取好成绩,班主任安排了两次彩排。开始的时候,大家念得有气无力,就像电影里的机器人一样,永远只有一个声调,完全听不出感情,又因为人多,个个便拉长声调,像夏天的鸣蝉,直叫人昏昏欲睡。黄老师一见不妙,心生“数计”,采用二重唱式、重复式、领诵式等种种办法,来调节大家的情绪。果然,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渐入佳境,神采飞扬:念《硕鼠》的时候,听起来很是义愤填膺;读《河广》的时候饱含深情--,总之,诵读比默读大大地加深了我们对经典的感悟。两次排练成效立现!

当我们排着整齐的队列,男生着黑色西装,女生穿白色毛衣,走上大讲台时,我们感到紧张又期待,紧张得面色严肃,但又期待能充分发挥我们的水平。音乐响起,抑扬顿挫、整齐又富有感情变化的朗诵声回荡在大礼堂,不知道古代的孩子和我们朗读时是不是一样呢?不过,经典在哪个时候读都是魅力无穷啊!

比赛结果我们并不知道,但是比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感受到了国学的美,经典的永恒价值以及诵读的意义。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结果:我感冒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诵读国学经典浸染传统文化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下,传统文化的学习有利于人格陶冶、人文素质的奠定,理应成为每个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必修课。据悉,此次城外诚“孝亲爱家”公益活动将围绕研习、诵读、践行国学经典开展,城外诚将免费印制、发放数十万册《弟子规》、《三字经》等,在6月1日的启动仪式上还将呈现一场规模盛大的万人诵读比赛。

本次活动还将面向社会招募200名“孝亲爱家”小天使,负责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5月15日起,年龄在5-8岁的儿童可以登录城外诚官网活动专区及新浪亲子频道报名。城外诚活动负责人表示:“报名成功的小天使们除了受邀参加启动仪式外,还将优先参与后续活动,如征文、诵读、解读、及优秀小天使评选等,还将获得三百元六一家居购物代金券,以及包含有卡通坐垫、儿童汉服、国学经典图书、‘孝亲爱家小天使’聘书的国学成长大礼包。特别选在六一儿童节开展活动,也是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富含文化营养的别样‘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高考作文最新素材:精典国学诵读200句

全文共 2733 字

+ 加入清单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王风;采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国风;郑风;子衿》)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国风;秦风;无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秦风·蒹葭》)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卫风;硕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译文】高山仰望才见顶,大路平坦凭人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郑风;风雨》)

【译文】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卫风;淇奥》)

【译文】美君子文采风流,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大雅;抑》)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大雅;荡》)

【译文】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译文】警惕呀,小心呀,像面临着深渊,像行走在薄冰上。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小雅;伐木》)

【译文】小鸟鸣叫不止,是在寻求朋友的响应。

不愧于人,不畏于天?(《小雅;何人斯》)

【译文】(你做坏事,)即使在人前不惭愧,难道不怕天吗?

孟子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梁惠王上》)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下》)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梁惠王上》)

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尽心下》)

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上》)

【译文】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故曰:仁者无敌。(《梁惠王上》)

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尽心下》)

【译文】

“值得向往的叫‘善’,‘善’为自身所拥有就叫‘信’,‘善’充盈在身上就叫‘美’,既充盈实在进又去发扬光大就叫‘大’,既‘大’又能感化万物就叫‘圣’,‘圣’到妙不可知就叫‘神’。”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教育的方法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化育的,有帮助养成品德的,有帮助发展才能的,有解答疑问的,有(靠品德学问使人)私下受到教诲的。这五种就是君子施行教育的方法。”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尚之风,必偃。(《滕文公上》)

【译文】孟子说:君子的道德,好比是风;老百姓的道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必定倒伏。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上》)

孟子曰:“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尽心上》)

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公孙丑下》)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下》)

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尽心上》)

【译文】孟子说:鸡叫就起身,孜孜不倦地行善,是舜一类的人;鸡叫就起身,一刻不停地求利,是跖一类的人。

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尽心上》)

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滕文公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心上》)

《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译文】《诗经》上说:“周虽是古老的诸侯国,接受天命革新。”

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告子上》)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告子上》)

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离娄上》)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离娄上》)

【译文“沧浪的水碧清哟,可以洗我的帽带;沧浪的水浑浊哟,可以洗我的脚。”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离娄上》)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孟子说:“一个人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孟子曰:“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尽心下》)

孟子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万章下》)

孟子曰:“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

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