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诸葛亮弹琴歇后语是什么(经典11篇)

浏览

3917

作文

11

篇1:有关诸葛亮的歇后语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吊孝 —— 假仁假义

诸葛亮玩狗 —— 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征孟获 —— 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 —— 计上心来

诸葛亮三气周瑜 —— 略使小技

诸葛亮焚香操琴 —— 故弄玄虚

诸葛亮借东风 —— 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治蜀 —— 顺应民心

诸葛亮的锦囊 —— 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战群儒 —— 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 顾全大局

诸葛亮斩马谡 —— 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诸葛亮用空城计 —— 不得己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 —— 暗中盘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对牛弹琴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歇后语:对牛弹琴

答案:不入耳,难入耳;充耳不闻;白费劲;枉费工

【对牛弹琴的典故】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他能作曲也能演奏,七弦琴弹得非常好,弹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弹琴,人们很敬重他.

公明仪不但在室内弹琴,遇上好天气,还喜欢带琴到郊外弹奏.有一天,他来到郊外,春风徐徐地吹着,垂柳轻轻地动着,一头黄牛正在草地上低头吃草.公明仪一时兴致来了,摆上琴,拨动琴弦,就给这头牛弹起了最高雅的乐曲《清角之操》来.老黄牛在那里却无动于衷,仍然一个劲地低头吃草.

公明仪想,这支曲子可能太高雅了,该换个曲调,弹弹小曲.老黄牛仍然毫无反应,继续悠闲地吃草.

公明仪拿出自己的全部本领,弹奏最拿手的曲子.这回呢,老黄牛偶尔甩甩尾巴,赶着牛虻,仍然低头闷不吱声地吃草.

最后,老黄牛慢悠悠地走了.换个地方去吃草了.

公明仪见老黄牛始终无动于衷,很是失望.人们对他说:"你不要生气了!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是你弹的曲子不对牛的耳朵啊!"最后,公明仪也只好叹口气,抱琴回去了.真是自找没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的故事

全文共 2424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巧使空城计中,诸葛亮采用弹琴退敌的计谋,这个谚语由此而来,以下为参考: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

诸葛亮顿足长叹:“大势去矣,这全是我的过错造成的!”为避免更大损失,忙安排人马,布置撤退。

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赶紧把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唤到帐前:“你们二人各带三千人马,在武功山小路两侧布置疑兵。如果魏军来到,敌众我寡,切不可战,只大声击鼓呐喊,用疑兵计吓退他们即可。然后,急奔阳平关,撤回国内!”

又把张冀叫来布置:“引部分军兵,快速修理剑阁通道,以为大军准备退路。”

然后传令: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分别从各自驻地快速撤回国内。

诸葛亮的中军营地现在西城县内,这是个弹丸小城,易攻难守。待诸葛亮把身边人马分派出去执行紧急命令之后,城中就近于空地了。正要拔寨撤离,忽然十几匹马飞跑进城来,马上士兵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报告:“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士兵也大多派出去,只留有两千老幼病残,根本无法作战。

众官员听到这消息,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径狭窄,惟一大道已为司马懿占住。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诸葛亮也十分紧张,忙登上城楼向外望。果然,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已隐隐有大军奔走声如沉雷般动地而来;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

诸葛亮稍一沉吟,马上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旗帜全放倒,藏匿起来!城内士兵,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如果违令不遵者,立斩!然后,又下令:大开东南西北四面城门,每一门前,派二十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不许神色慌张,举措不当。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内,仍要一如既往。

众人不解其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我自有退兵之法,你们不必惊慌。”说罢,披一件印有仙鹤图案的宽大长衫,戴一顶绸布便帽,让两个小童抱着一张琴、一只香炉,随他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闭目养了会儿神,再缓缓睁开眼,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这时,司马懿统领的大兵已来到城下。先头部队见到这种情形,都不敢贸然前进,急忙向司马懿报告。

马司懿不相信,以为部下看花了眼:诸葛亮怎么打扮成道士模样,不领兵拒敌,反而悠闲地在城头弹起琴来?于是命令三军暂且停止行动,自己则飞马跑到城下,远远观望。

果然,城楼上诸葛亮笑容可掬地端坐,在袅袅上升的香烟间,旁若无人、安然自得地正沉浸在自己所弹奏的琴音中。他左边的童子,手捧一把宝剑;右边的童子,则拿着一把尘尾。城门口处,有二十余老少百姓正低头洒扫街道,有条不紊,不惊不慌。

司马懿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司马师道:“我们应即刻冲杀进去,活捉诸葛亮!他分明是故弄玄虚——城肯定是座空城!”

其他将士也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众人不解:眼前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司马懿怒道:“马上撤退。违令者斩!”

众将士狐疑不明,却只好遵令撤退。

直到撤离西城远了些,司马懿才心有余悸地解释:“诸葛亮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仗了。他一生最是谨慎,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更甭说干冒险的事了!令天大开城门,故意显出是座空城,让我们白白拿走并轻易把他捉住,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个骗局!我军若贸然轻进,必中其计。”

司马师问:“父亲一直凝听静立,后来并无动静,您为什么突然神色大撤军呢?”

司马懿冷笑:“当统帅、做大将的人,必须善于观察天地之间的运行变化,了解人间世上的各种知识!我听到诸葛亮琴音,初始平和恬淡,却突然昂扬激烈,渗出一股杀机!分机要动手、出兵了!再不走,让他围住,四面挨打不成?!”

司马师及众将觉得有理,但仍不十分信服。不料,才走不远,刚进入武功山,猛听得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动地,伏兵顿起。众将大惊。司马懿道:“刚才若不及时撤退,必中其计了!”话音未落,只见旁边大道上一军杀来,旗上大字:“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一见是西蜀有名战将、当年威震寰宇的张飞张翼德的儿子打杀过来,魏兵心惊胆战,纷纷弃甲抛戈而逃。

逃不多远,山谷中又喊杀声起,鼓角喧天、尘埃万丈。一杆大旗上写着:“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魏兵一见是关云长之子,更是魂飞魄散!哪敢接战?!

本是山地,喊声杀声因在谷中回荡,似乎漫山遍野均有蜀国兵马。烟尘大起蔽日遮天,内中旗帜招展,刀枪闪耀,更似乎是天兵大将!

魏军不敢久停,忙丢掉辎重粮草,仓皇而逃。

张苞、关兴也不追赶,只将魏军丢弃的辎重物资拣起,迅速撤退了。

再说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诸葛亮笑道:“兵法云,知已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司马懿知我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所以见今天这情况,就判断我在用计、骗他入城。所以反慌忙退走了。而我知司马懿了解我的这一贯作风,所以便借用这种心理,而乘机算计了他!也是知已、知彼才敢如此啊!若换上司马昭或曹操统兵,我绝不会如此的!”

众人叹服。

“不过,司马懿也确是知我之人。如果不是实在没别的办法,我也不会用这险计的!实在是万不得已呢!” 诸葛亮道。

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后怕不已。

司马懿退兵,一直又退回街亭,和曹真的大军汇合在一起时,才放下心来。而此刻,蜀国各路军已安然无恙地撤回本国了。司马懿于是又带一支人马来到西城。及问当地居民,才明白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中诸葛亮之计。当得知当时诸葛亮所处的危险境地,他的所作所为及张苞、关兴其实只有少数人马,只是虚张声势而并不敢真正交锋时,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诸葛亮当军师歇后语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军师歇后语

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诸葛亮焚香弹琴歇后语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在人们心中是神一样的人物,巧用天时呼风唤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于一身的文人身边理应配一把琴与之身份相合,这把琴诸葛亮也有,并且因之衍生出一则歇后语,亲爱的朋友,你知道吗?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故作镇静/外强中干/空城退敌皮笑肉不笑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一、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生不如死

诸葛亮见魏延——见得离不得

诸葛亮用兵──虚虚实实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暗中盘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足智多谋;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丑妻——家中宝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诸葛亮放盂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东风——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不念旧情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的计谋——神机妙算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弹)

孔明用计——神机妙算

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

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1424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事后诸葛亮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诸葛亮隆中对策——死到临头 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今,从容不迫

诸葛亮卧隆中而知晓天下大事 诸葛亮当军师---名符其实

诸葛亮的羽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娶亲——重才轻貌 不出茅庐 知天下三分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战群儒——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精选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比喻来之不易)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与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战群儒——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诸葛亮斩马谡歇后语

全文共 2058 字

+ 加入清单

孔明挥泪斩谡的歇后语孔明挥泪斩马谡——军中无戏言。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忍痛割爱

诸葛亮斩马谡——不念旧情

诸葛亮斩马谡-------执法如山

诸葛亮斩马谡-------------- 恨己不识人

诸葛亮斩马谡-----后悔莫及

诸葛亮斩马谡—顾全大局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曹操诸葛亮___________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皱眉头___________计上心来

聪明莫过于诸葛亮

孔明弹琴退仲达___________好沉着

诸葛亮借东风___________神机妙算

事后诸葛亮

死诸葛能走生仲达___________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诸葛亮隆中对策___________死到临头

诸葛亮舌战群儒___________引古论今,从容不迫

诸葛亮卧隆中而知晓天下大事

诸葛亮当军师---名符其实

诸葛亮的羽毛扇___________神妙莫测

诸葛亮娶亲___________重才轻貌

不出茅庐 知天下三分

诸葛亮草舶借箭___________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___________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___________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___________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___________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___________临危不乱

诸葛亮当军师___________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___________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___________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___________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___________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___________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___________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___________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___________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___________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___________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___________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___________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___________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___________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___________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___________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___________全凭一张嘴

诸葛亮战群儒___________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___________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___________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___________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___________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___________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___________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___________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___________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___________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___________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___________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___________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___________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___________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___________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___________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___________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___________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___________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___________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___________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___________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要丑妻___________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___________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___________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___________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___________收收放放

孔明会李逵___________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___________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___________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___________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___________老生常谈

诸葛亮吊孝---假的

诸葛亮耍掸帚---出计不出面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摆八卦阵---内有奇文

诸葛亮过长江---胸有成竹

诸葛亮六出祁山---图谋大业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对降曹的议论---嗤之以鼻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戴相帽---大事已然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丢了荷包---没有计了

诸葛亮借雕翎---少箭(见)

诸葛亮坐西城---故弄玄虚

诸葛亮穿道袍---不是出家人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对魏延---见不得离不得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孔明练琵琶---老生常弹(谈)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诸葛亮的谐音歇后语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有许多流传已久的歇后语都是与神人诸葛亮有关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诸葛亮的谐音歇后语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是请你这个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於貌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开口——尽是计谋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己

诸葛亮用空城计——迫不得己

诸葛亮战群儒——全凭一张嘴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

孔明夸诸葛——自夸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战群儒——全仗嘴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治蜀——顺应民心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头

诸葛亮住茅庐——怀才不遇

诸葛亮做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诸葛亮弹琴歇后语

全文共 2437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弹琴歇后语:计上心来

在诸葛亮巧使空城计中,诸葛亮采用弹琴退敌的计谋,这个谚语由此而来,以下为参考:

诸葛亮北伐中原,由于错用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致使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失守,再无法进军取胜,而且随时有被魏兵堵截归路、全军覆灭的危险。

诸葛亮顿足长叹:“大势去矣,这全是我的过错造成的!”为避免更大损失,忙安排人马,布置撤退。

为防魏军乘势追击,赶紧把关兴、张苞两员小将唤到帐前:“你们二人各带三千人马,在武功山小路两侧布置疑兵。如果魏军来到,敌众我寡,切不可战,只大声击鼓呐喊,用疑兵计吓退他们即可。然后,急奔阳平关,撤回国内!”

又把张冀叫来布置:“引部分军兵,快速修理剑阁通道,以为大军准备退路。”

然后传令:大军悄悄收拾行装,分别从各自驻地快速撤回国内。

诸葛亮的中军营地现在西城县内,这是个弹丸小城,易攻难守。待诸葛亮把身边人马分派出去执行紧急命令之后,城中就近于空地了。正要拔寨撤离,忽然十几匹马飞跑进城来,马上士兵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地报告:“司马懿亲率十五万大军,已向西城扑来,而且马上就要到了!”

这时,诸葛亮身边只剩下一些文官,连一员武将也没有。士兵也大多派出去,只留有两千老幼病残,根本无法作战。

众官员听到这消息,一个个吓得面无血色,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很明显,战不能战,逃也逃不掉——此地路径狭窄,惟一大道已为司马懿占住。再加上辎重行李多,马匹、车辆少,逃不出几里,就会被魏军铁骑追杀殆尽。

诸葛亮也十分紧张,忙登上城楼向外望。果然,西北方向尘埃冲天蔽日,已隐隐有大军奔走声如沉雷般动地而来;尘头起处更不时闪现魏军旗号,招摇挥动。

诸葛亮稍一沉吟,马上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旗帜全放倒,藏匿起来!城内士兵,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如果违令不遵者,立斩!然后,又下令:大开东南西北四面城门,每一门前,派二十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不许神色慌张,举措不当。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退入城内,仍要一如既往。

众人不解其意。

诸葛亮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我自有退兵之法,你们不必惊慌。”说罢,披一件印有仙鹤图案的宽大长衫,戴一顶绸布便帽,让两个小童抱着一张琴、一只香炉,随他登上城楼,赁着楼上栏杆端端正正地坐下,点燃香。然后,闭目养了会儿神,再缓缓睁开眼,虚望前方,安然自得弹起琴来。

这时,司马懿统领的大兵已来到城下。先头部队见到这种情形,都不敢贸然前进,急忙向司马懿报告。

马司懿不相信,以为部下看花了眼:诸葛亮怎么打扮成道士模样,不领兵拒敌,反而悠闲地在城头弹起琴来?于是命令三军暂且停止行动,自己则飞马跑到城下,远远观望。

果然,城楼上诸葛亮笑容可掬地端坐,在袅袅上升的香烟间,旁若无人、安然自得地正沉浸在自己所弹奏的琴音中。他左边的童子,手捧一把宝剑;右边的童子,则拿着一把尘尾。城门口处,有二十余老少百姓正低头洒扫街道,有条不紊,不惊不慌。

司马懿看了许久,听了很长时间,无论从对方人物的表情动作还是诸葛亮所弹出的琴声中,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其子司马师道:“我们应即刻冲杀进去,活捉诸葛亮!他分明是故弄玄虚——城肯定是座空城!”

其他将士也纷纷要求进兵攻城。

司马懿凝然不动,仍静静谛听。忽然他神色一变,露出紧张模样,忙下令:“后队改作前锋,先锋变为后队,马上撤退!”

众人不解:眼前并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司马懿怒道:“马上撤退。违令者斩!”

众将士狐疑不明,却只好遵令撤退。

直到撤离西城远了些,司马懿才心有余悸地解释:“诸葛亮这个人和我打过多年仗了。他一生最是谨慎,从不做没把握的事,更甭说干冒险的事了!令天大开城门,故意显出是座空城,让我们白白拿走并轻易把他捉住,这里就肯定有埋伏,是个骗局!我军若贸然轻进,必中其计。”

司马师问:“父亲一直凝听静立,后来并无动静,您为什么突然神色大撤军呢?”

司马懿冷笑:“当统帅、做大将的人,必须善于观察天地之间的运行变化,了解人间世上的各种知识!我听到诸葛亮琴音,初始平和恬淡,却突然昂扬激烈,渗出一股杀机!分机要动手、出兵了!再不走,让他围住,四面挨打不成?!”

司马师及众将觉得有理,但仍不十分信服。不料,才走不远,刚进入武功山,猛听得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动地,伏兵顿起。众将大惊。司马懿道:“刚才若不及时撤退,必中其计了!”话音未落,只见旁边大道上一军杀来,旗上大字:“右护卫使虎翼将军张苞”。

一见是西蜀有名战将、当年威震寰宇的张飞张翼德的儿子打杀过来,魏兵心惊胆战,纷纷弃甲抛戈而逃。

逃不多远,山谷中又喊杀声起,鼓角喧天、尘埃万丈。一杆大旗上写着:“左护卫使龙骧将军关兴”。魏兵一见是关云长之子,更是魂飞魄散!哪敢接战?!

本是山地,喊声杀声因在谷中回荡,似乎漫山遍野均有蜀国兵马。烟尘大起蔽日遮天,内中旗帜招展,刀枪闪耀,更似乎是天兵大将!

魏军不敢久停,忙丢掉辎重粮草,仓皇而逃。

张苞、关兴也不追赶,只将魏军丢弃的辎重物资拣起,迅速撤退了。

再说西城中的诸葛亮,见司马懿带兵疾忙退去,轻轻长吁一口气,用手拭了额上的冷汗,笑了起来。

诸葛亮笑道:“兵法云,知已知彼,方可百战不殆。司马懿知我一生谨慎,从不弄险,所以见今天这情况,就判断我在用计、骗他入城。所以反慌忙退走了。而我知司马懿了解我的这一贯作风,所以便借用这种心理,而乘机算计了他!也是知已、知彼才敢如此啊!若换上司马昭或曹操统兵,我绝不会如此的!”

众人叹服。

“不过,司马懿也确是知我之人。如果不是实在没别的办法,我也不会用这险计的!实在是万不得已呢!” 诸葛亮道。

众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后怕不已。

司马懿退兵,一直又退回街亭,和曹真的大军汇合在一起时,才放下心来。而此刻,蜀国各路军已安然无恙地撤回本国了。司马懿于是又带一支人马来到西城。及问当地居民,才明白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误中诸葛亮之计。当得知当时诸葛亮所处的危险境地,他的所作所为及张苞、关兴其实只有少数人马,只是虚张声势而并不敢真正交锋时,不觉由衷叹赞:“诸葛孔明之才,我不如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