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么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推荐18篇】

浏览

381

作文

18

篇1:记叙文的五大基本要素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掌握命运作文记叙文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难免会遇上多少欢乐与忧愁,多少酸甜与苦辣,多少成功与挫折。也许我们也曾经为此疯狂过,为此失意过,为此感叹过。但在这疯狂、失意、感叹之后,你是选择奋起直追,还是会不堪一击呢?

确实,我们一生当中有太多困难与磨难。它们固然可怕。但同时有一句话会激励着我们去正视它们:殊不知困难多,解决困难的方法更多?

一生中也会有太多的成功与喜悦。它们确实令人欢喜,但同时也有一句话会告诫我们应当不沉溺于喜悦之中,应当继续努力。它就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虽然我们现在还担当不起振兴祖国的重担,但我们有义务为之努力。

固然,我们不是圣人,达不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想境界”。但我们可以在感情发泄后,有主见地选择后路——萎糜死亡,还是振作奋起。

也许,在我们失败时,有人会冷嘲热讽道:“你是不可成功的货色,再拼也没有用,放弃吧!”在我们成功时,也有人会吹捧道:“你不用再努力,这样的成绩已经足够你过下半辈子了!”在此时,你会怎么做呢?或许你会信听谣言,或许你会继续努力。然而我们提倡的是后者。因为,我们完全没必要先入为主。因为你是你自己的主人,是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也许你尝试了不一定成功,但如果没有尝试就永远不可能成功。

其实,人的一生有许多曲曲折折,起起落落。这样的人生才有滋有味。倘若是在浑浑噩噩地过一生,那么他就白来这世上一趟。因为曲折、起落是考验自己的试题。你掌握了命运,坚韧不拔,你就战胜它。放弃了,你就成了它的奴隶。

让我们来掌握自己的命运。别让别人的干扰与诱惑,别让功名与利禄,来打翻我们这坛陈酿已久的命运之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叙文的六要素的写作基础

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写作基础,欢迎大家阅读!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考语文记叙文的写作六要素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一篇文章有一个好的结尾点题,也的确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照应之美,同时又能品味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

1.点题的时机

在一篇文章中如何点题,什么时机点题一要看作者对整篇文章的构思,还要看行文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看作者本身的语言组织能力,能否将点题与文章的内容做到有机的结合,达到一种完美的统一。也并不是想什么时候点题就什么时候点题的。点得好,相得益彰,点得不好,弄巧成拙。

1)开头点题。如《背影》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从许许多多文章的开篇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篇点题既有开门见山,一下子就把读者引入你所写作的内容中,使你的文章能尽快入题,同时又有一种悬念感,吸引读者怀着迫切心情去读下文,还有一点就是能很快地表明作者写作此文的感情倾向。

开篇点题对考场作文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入题手段。

2)文中点题如《背影》

3)结尾点题《背影》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济南的冬天》的结尾:“这就是济南的冬天。”

从上面的这些结尾点题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结尾点题既有点题的作用,有时也是点明文章的中心,还能达到照应开头,或者是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作用,同时做到结束全文。考场作文中,一个好的结尾点题,能让阅卷老师一眼看出你的作文主题,还能产生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联想,让人感觉很有品味。特别是在考场命题作文中,有些考生的作文主题在行文中表达得不太明确突出,扣题不是太紧,有些模糊,这时结尾点题,点示中心,更有一种扶正的效果。

2.点题的要求。

由于点题的时机或者说位置不同,对点题语言的内容要求和作用也不同。

1)开头点题:开头点题首先应该做到有入题和引出下文的作用,其次应该有较精练的语词点示文章的主要内容,能让读者初步了解你的文章所要写作的主要内容。

2)文中点题:文中的点题必须是在一个部分之后,这样的点题必须有对前一个部分的小结作用,或者有启示下文的作用,如果能同时做到点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更好。

3)结尾点题:结尾点题首先必须有结束全文的作用,然后根据行文的情况或抒发感情,或表达愿望,或提出警示,或进行描写等等。结尾点题应该是最灵活的,也是最容易出新的地方。希望大家用好这个结尾点题,使自己的文章达到一个高度。

总的来看,点题一定要找到文章的内容、主题与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组织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达到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3.点题的方法。

从我们初中生的中考[微博]记叙文来看,这里主要说的是结尾点题的方法。

1)用议论警示的方式点题。如:《故乡》

2)用抒发感情表达愿望的方式点题。如:《背影》。

3)用描写诠释的方式点题。如:《敬业与守业》

4)用直接点示文题的方式点题。如:《济南的冬天》。

5)用引用的方式点题。

结尾点题的方式是非常之多也是很灵活的,这里只是就本文所举例子的一个小结,如果我们再去翻阅一些名家文章,你会看到更多的更精彩的结尾点题形式与点题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写好记叙文基本要素

全文共 182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必须先对写作基础有一定了解掌握,才能下笔作文,不然就会在写作的路上多走许多弯路,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写好记叙文基本要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记叙文六要素是什么

全文共 1260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在语文科目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是最多的,因此,语文写作在考试中占着很大一部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记叙文要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记叙文六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记叙文六要素作用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附:2012中考满分记叙文一篇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最美的声音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一种机器)的隆隆声。

我的爸爸靠五金加工维持一家生计,他的车间与我的卧室仅一墙之隔。每天晚上,隔壁发出的机器的噪音把墙都震得似乎在动,那声音刺耳嘈杂,让我心烦,难以入眠。为此,我不止一次地向爸爸发牢骚,但爸爸只能无奈地笑笑,又继续干活。

直到那一晚,我才明白爸爸那一笑中包含的辛酸。

那天晚饭时,爸爸和我开玩笑,说要把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孩送到别人家去。我这人很容易就会把玩笑当真,一听很不高兴,撂下饭碗,阴沉着脸上楼了,留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爸爸本想再逗逗我,忽又闭上了嘴,去隔壁车间干活了。我早早上床,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我的气才渐渐消了。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可我却突然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在车间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光吵闹,还十分劳累,可他却从未抱怨过。而我呢,不光不体谅爸爸,还要跟他怄气,我真是不懂事。此刻,我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他却仍在努力工作,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洒下了多少汗水,这么爱我的爸爸又怎么会把我送到别人家去呢?我感到十分懊悔羞愧。听着从隔壁传来的隆隆声,这在我平时认为是噪音的声音,这时却让我感觉是世界上最美、最悦耳的声音。爸爸不善表达对我的爱,这车床声恰恰是最美的父爱之声!想着想着,我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了脸颊。

就在那一晚,我从车床的隆隆声中领悟到了父爱的真谛。父爱默默无闻而又无处不在,做子女的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明白。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全文共 17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记叙文,重在描写记事,下面我们来看看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欢迎大家阅读!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写好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全文共 1787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小编收集了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欢迎阅读。

一、清楚交代“要素”。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好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用感觉去描写

要写好记叙文,还应该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记叙和描写的关系,一是怎样去描写。

有人在论及记叙和描写的关系时,曾用“记叙是线的艺术,而描写则是点的艺术”来形象说明,这个比方用得好。大家知道,线,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没有宽和厚,而记叙是时间性的,它注重对事情过程的把握,注重在这个过程中连续的因果关系的交代,你们看,如果把记叙的开始看成是线的起点,而把记叙的终结看成是线的结点,那事情的过程岂不就是两点间的线段?所以说,记叙的本质属性就是对一个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完整再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可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一个事情的了解总希望是具体生动的,简单的叙述无法满足人们深入把握事情的愿望,这时,点的艺术——描写就登场了。描写恰如任意移动的点,有了了它就可以使原本不清晰的叙述变得形象、生动,这就像线有了点,就从只有长的二维平面而一跃成为有了宽和厚的三维立体。由于描写与叙述有如此紧密的关系,所以有人甚至把描写视为叙述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最吸引人的叙述。

弄明白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写作学原理新论》的作者徐江先生这样给描写下定义:描写是将事物特定场合短暂的存在用文字感性地呈现出来的表达行为。我们以为这样的解释更接近描写的本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中明显地觉察到了该怎样去描写的方法:描写要跟着感觉走。

六、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掌握命运作文记叙文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阳光很暖,但毕竟还是初春,透着丝丝凉意的风,吹的人有些冷意。

一时兴起,便与家人拿着球拍站在公园里打羽毛球。风很调皮,吹的球不受了控制。久了,对面的姐姐便有恼意了,风卷起了姐姐额上的秀发,有几根长长的发丝缠绕在姐姐的唇边,让她吃进了嘴里,她扔掉球,用原拿球的手将发丝绕到耳后。随后,又用手背抚了抚眉间,将自己因懊恼而蹙起的眉展开,同时,也擦去了点点的汗水。她抬起了头,似是看着无形的风,斥责它的不是时候,便拿着球拍放到了我的手里,之后便独自离开了。

我向来爱观察,爱将世间的一切看的仔仔细细的。我会因为四季交换而感怀时间的迅速,我会因为草木荣枯而感伤生命的脆弱,我会因为凌雪寒梅而感叹自然的顽强,我会感知,我更感性。于是那一刻,我对着一颗被姐姐抛弃的羽毛球,而感悟到了自己的迷茫。

暖暖的阳光照在羽毛球的羽毛上,已经沾染污渍,也有些破损的羽毛,因为阳光突然的宠幸而变得有光泽了,泛着的淡淡的柔意。忽而,又是一阵风吹过,旁边的树刷刷的作响,地上的羽毛球似是要随风起舞,在地上翻滚了几个圈之后,便又回到了地上。风一阵一阵的吹,球就一圈一圈的滚,渐渐的离得我远了,我跑过去,欲拣起它,只是,还未等我碰到,它又随风远去了。

那一刹那,我不该说是偶然,因为我宁愿相信羽毛球是有生命的,它在努力争取自己的命运,即使它动不了丝毫,但它却执着的把握自己的命运,试图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哪怕最后它还是借助了风的力量。对,我就是要这样想,只有这样想,我才能有勇气。我要记得,连一颗羽毛球都在拼命与命运抗争,我为什么不能呢?

我一直在迷茫呢,是这个年纪该有的迷茫,不知道怎么把书读好,不知道怎么走人生的路,不知自己将来是怎样的。那种迷茫,是一种纠结,却是一种连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纠结,我只知道自己在迷茫,却从不清楚为什么迷茫,迷茫了会怎样。有时候会如姐姐一样眉间会打结,努力的想去抚平,却怎么也抚不平。这个年纪,就爱多愁善感。只是,想到那颗羽毛球的时候,多愁善感仿佛成了一个笑话,笑着自己的愚笨,那一刹那,迷茫便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写作基础-记叙文的六要素

全文共 200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记叙文要素一般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记叙文三要素为环境,人物,主要内容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详细记叙文六要素。欢迎大家阅读!

作用: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常用修辞:

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无知: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 特点 例句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增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想,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鲁迅《“友邦惊诧”论》)(间隔反复)

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反问

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借代

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反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藤野先生》)

对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编录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记叙文写作的六要素

全文共 2257 字

+ 加入清单

一.什么是记叙文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写人物的记叙文以塑造性格鲜明而又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来表现主题。它的情节安排不是以“事”为主,而是以“人”为主,文中的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等表达方式都是为写人服务的。

内容清楚是记叙文的最基本要求,要准确具体地描写人物,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对人物具体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其中主要的是要写好人物在事件发展中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思想。

记人的作文还要详略得当,有的地方需浓墨重彩,有的地方轻描淡写,还有的地方干脆空着。

二.写作要点

1.明确写作目的和叙述的中心思想,段落叙述始终围绕着主题而展开,避免空间的叙述和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2. 一篇记叙文,无论长短如何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事实,因此,在下笔时必须明确:该从何处开始叙述,该在何处结束叙述,以及应该提供何种事实才能使叙述完整。

3. 一篇好叙述文需要直接或间接表达以下六个问题,即:when——该事发生的时间;where——该事发生的地点;who——人物角色是谁;what——发生的是什么事;why——该事发生的原因;以及how——事件的结果是如何造成的等等。

4.写作顺序可以采用“顺叙”、“倒叙”和“穿插叙述”的方法,但初学者最好采用“顺叙”的方法进行训练,以情节发生时间的先后为序。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开端、发展、结局

这几个要素必须要在文章中有充分的体现,不论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求写作时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人物

人物是记叙文中表达作者情感的重要部分,即使是写事的记叙文也要依靠人物来完成主题的表达,因而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描写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行动描写

让人物自己来表现自己。写人物的行动应该借助情节的发展、矛盾冲突的展开而进行。

此类描写比较常见的失误:

(1)对人物的动作不加选择与取舍,不明白动作描写的目的。

(2)动作描写与人物身份的年龄、性格不符,对人物缺乏细致的观察。

(3)动作描写不准确,不具体,不形象,词汇贫乏,语言表述力差。

2.肖像描写

人物外貌描写指对人物长相体态,衣着打扮,神态表情,姿势声音以及生理特征等的描写。为此外貌描写应能抓住人物外形的特征,又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并与人物的社会地位、身份、年龄、职业、性格等符合,切忌面面俱到。

3.语言描写

4.心理描写

对人物内心活动的刻画是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但在心理描写的方法上却可以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大致有以下几种:

(1)直接描写心理。往往表现为“××想”“他觉得……”。

(2)动作表情写心理。如他“拖着铅一般重的腿。”“母亲用手摸了摸箱子的冰冷的皮,将臂肘靠在上面,很满意地望着大家。”

(3)环境写心理。如“每次开门的时候,就有一阵云雾似的冷空气吹到他脸上,这使他觉得很爽快,于是她把冷空气深深地吸进去。”

(4)内心独白写心理。“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5)幻觉写心理,也可以通过梦境写心理。《祝福》结尾: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的香烟,都醉醺醺地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二)时间、地点

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生活场景,同时,时间也有结构文章的作用,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要依照时间来行文,依时间划分,可以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方式。

一般写作用顺叙,但为了突出结局,可以采用倒叙的方法,这可以设置悬念。

插叙、补叙往往起到扩充文章内容,丰富文章表达的作用。

(三)情节

情节是一个记叙文完整内容的具体展开。它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组成,个别作品可以有序幕和尾声。

作为写作的重点,“发展”部分和“高潮”部分是需要特殊关注的,一篇文章的闪光点往往就体现在那儿。

情节的构思应遵循生活的真实,要有“生活的合理性”。所谓“生活的合理性”是指写作的内容要符合生活实际,但我们也不必太拘泥,学一学鲁迅先生的“杂取种种个,合成一个”的方法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情节的构思将直接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物别是写事的记叙文,当然写人的记叙文也要通过一个事儿来反映人物的性格。这样在设计结构的时候就应该斟酌了。

作文虽然不是文艺创作,但其中也少不了文学表现手法的运用,记叙文在写人或记事中要善于借鉴一些表现手法,当然这也是以生活的“真实”为基础的构思。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怎样可以写出一波三折的作品呢?

1.设置悬念 2.一波三折 3.突破常规(依据下面提供的情景,写一则具有突破常规的作文:冬天的冰雪路、清晨、上学去的小芳、买豆腐的老奶奶)

四.记叙文写作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结构文章要有一个统率全文的线索。线索把文章中的所有内容组合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集体。

可作线索的内容多种多样:物为线索;感情为线索;一件事为线索;一句话为线索;游踪线索。

2.要有复杂记叙文的特点,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一篇优秀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深度,这个深度靠议论、抒情来得以落实。

记叙是记叙文中的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升华,起到点明主旨的作用。在记叙文中,往往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使文章更具有文学艺术感染力。

3.要综合调动多种写作技法,从形象的刻画,到语言的使用都要体现出一定的文学表现技巧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记叙文的六要素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要素一般的看法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有人认为此提法不妥,一般的记叙文中经常出现时间模糊、地点不明甚至不交代的情况。其实此处的“要素”是写记叙文时必备的,孩子从小写习作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至于现在文学的模糊性,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是这些基本的文体知识还是需要严格掌握的。

记叙文六要素作用

第一要素是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

第二要素是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

第三要素是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

第四要素是起因,为何发生这件事。

第五要素是经过,来龙去脉写清楚;

第六要素是结果,交代好结局。

大家千万要记住,文章要具体,主题才突出。

记叙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

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人物描写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

记叙文的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与事件背景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少了其中任意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技巧总例:

1.确定中心,写出深意。我们要着于挖掘所写事件中含有的生活哲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反复思考,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善于从普通的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2.文章的六要素要交待清楚。一件事情的发生,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方面,即常说的“六要素”,只有交待清楚这几方面,才能使读者对所叙述的事,有个清楚、全面的了解。

3.言之有序,条理要清楚。根据所述时间选择合理的顺序来安排材料。一般叙事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4.详略得当,突出重点。一般事件的材料有主次之分,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材料是主要材料,这部分要详写,次要内容可略写或不写,主次分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5.要把事情写具体。能不能把事情写具体,那就看你是不是善于把事情一层层展开记叙,即把事情分为几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写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这样,文章的内容才会具体、生动。

6.渲染环境,生动感人。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离不开环境,抓住环境的特点来写,会很好的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附:2012中考满分记叙文一篇

中考满分记叙文作文:最美的声音

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婉转动听的歌声,有人说最美的声音是清脆悦耳的鸟鸣,但对我来说,最美的声音却是车床(一种机器)的隆隆声。

我的爸爸靠五金加工维持一家生计,他的车间与我的卧室仅一墙之隔。每天晚上,隔壁发出的机器的噪音把墙都震得似乎在动,那声音刺耳嘈杂,让我心烦,难以入眠。为此,我不止一次地向爸爸发牢骚,但爸爸只能无奈地笑笑,又继续干活。

直到那一晚,我才明白爸爸那一笑中包含的辛酸。

那天晚饭时,爸爸和我开玩笑,说要把我这个不听话的小孩送到别人家去。我这人很容易就会把玩笑当真,一听很不高兴,撂下饭碗,阴沉着脸上楼了,留下爸爸妈妈面面相觑。爸爸本想再逗逗我,忽又闭上了嘴,去隔壁车间干活了。我早早上床,躺在床上生闷气。过了好一会儿,我的气才渐渐消了。这时,我的耳边又传来了那熟悉的声音,可我却突然从中明白了什么。爸爸每天都要在车间里工作十几个小时,不光吵闹,还十分劳累,可他却从未抱怨过。而我呢,不光不体谅爸爸,还要跟他怄气,我真是不懂事。此刻,我正舒舒服服躺在床上,他却仍在努力工作,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他付出了多少努力,洒下了多少汗水,这么爱我的爸爸又怎么会把我送到别人家去呢?我感到十分懊悔羞愧。听着从隔壁传来的隆隆声,这在我平时认为是噪音的声音,这时却让我感觉是世界上最美、最悦耳的声音。爸爸不善表达对我的爱,这车床声恰恰是最美的父爱之声!想着想着,我的泪水悄无声息地划过了脸颊。

就在那一晚,我从车床的隆隆声中领悟到了父爱的真谛。父爱默默无闻而又无处不在,做子女的只有用心感悟才能明白。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记叙文六要素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叙文要素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补充:

童话一般情况下是记叙文,但是也可以用议论的方式来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好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一、清楚交代“要素

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

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

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

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升华文章主题

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写好记叙文的要素

全文共 2341 字

+ 加入清单

一、清楚交代“要素”。你叙述的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其中有哪些人物参与?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必须在文章中作出交待。因为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某一事件的基本要素(俗称“记叙的六要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些要素(如“时间”)让人一看就清楚,文中可以省去直接交代的文字,不过,它依然是明显存在的。如果涉及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你万万不可大意,一定要适时地作出交代,以免让人感到莫名其妙。除此以外,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还要向读者交代必要的事件背景。否则,读者可能会觉得云里雾里,不得要领。

二、巧选切入角度。一是讲究切入时段。就事情本身而言,它总是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发生发展的。你可以落笔就写“起因”,然后遵循时间顺序一一道来;也可以落笔写“经过”,将“起因”插入到后面的描写之中,或者文末再揭示“起因”;还可以落笔就写“结果”,让精彩、非同寻常的事情结果一开始就“点亮”读者的眼睛。注意,一般而言,后两种切入方式更容易出彩。鉴于第一种切入方式容易流于平淡,所以这时你最好让事情的结果出乎人的意外,文章会因此增添波澜,让人爱读。二是讲究叙述角度。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不止一人,到底站在谁的角度叙述所见所闻,应该以有利文章设置疑点、吸引读者为原则。比如说,事件中的核心问题只有甲知道,你不妨从乙的角度叙述,因为乙心中的疑问容易引起读者心中生疑、存疑。读者理所当然地会跟着你的思路往下读。比如,《陷阱》一文写的是汉朝吕后等人设计邀请韩信赴宴并除掉他。如果从吕后等人的角度写,无疑不好设疑。作者从韩信的角度展开叙述,吕后等人始终没有出场,只有一个从吕后处派出的使者和韩信两个人出现。这样的叙述角度,保证了文章始终处在一种神秘不可测的氛围之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需要指出的是,实践中有人创造性地从物的角度展开叙述,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善用描写手法。在记叙文里,除了记叙为主外,一定要以追求形象为目的,运用描写手法写好其中若干片段:比如人物的一连串动作,人物的神态变化,人物活动的场景等等。同时,必要时要运用议论抒情,通过以情点染,以议升华,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这里,就要注意运用描写手法。在考场作文中恰当加入一些细腻的描写片断,可以收到于细微处展精神的写作效果。或动作逼真,可知可感;或景随情出,情因景生;或语言幽默,情趣盎然。中考满分作文《“东方之珠”是美丽的》中的一段景物描写,就状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展现了“东方之珠”的神奇魅力,道出了自己对上海的无限深情: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出现了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不久,耀眼的光辉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本色。渐渐地,红与白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

四、张扬人物个性。文章中的人物并不在乎求美,也不能求全,应该注重展示其个性,下面老师教的这几招,也许能帮你将那些“乐得自在逍遥”、“羞得含蓄可爱”、“闹得幽默文明”的人物,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一是衣着个性化。只要我们细细观察,便会发现,活泼开朗的人喜欢穿艳丽的服饰,文静娴淑的人衣着传统,狂妄不羁的人爱穿奇装。抓住人物的衣着,往往能衬出人物的性情。二是肖像个性化。人物神态的变化往往能推动情节的发展,一篇题为《备课本风波》的文章,先说“老师照样带着浅浅的笑意走进了教室”,可老师走到讲台上时“笑脸突然不见了”,当老师翻备课本时更是“脸涨得通红,激动鲜明地写到了额头上”,这样的肖像描写不但做到了“神似”,而且极富悬念感。三是动作个性化。一言一行,要透出性情。电视剧《鹿鼎记》之所以受到观众的青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物动作夸张,韦小宝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能让观众忍俊不禁。

五、用感觉去描写

要写好记叙文,还应该弄明白两个问题:一是记叙和描写的关系,一是怎样去描写。

有人在论及记叙和描写的关系时,曾用“记叙是线的艺术,而描写则是点的艺术”来形象说明,这个比方用得好。大家知道,线,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长,没有宽和厚,而记叙是时间性的,它注重对事情过程的把握,注重在这个过程中连续的因果关系的交代,你们看,如果把记叙的开始看成是线的起点,而把记叙的终结看成是线的结点,那事情的过程岂不就是两点间的线段?所以说,记叙的本质属性就是对一个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的完整再现。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国王死了,不久,王后因伤心过度也死了。可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一个事情的了解总希望是具体生动的,简单的叙述无法满足人们深入把握事情的愿望,这时,点的艺术——描写就登场了。描写恰如任意移动的点,有了它就可以使原本不清晰的叙述变得形象、生动,这就像线有了点,就从只有长的二维平面而一跃成为有了宽和厚的三维立体。由于描写与叙述有如此紧密的关系,所以有人甚至把描写视为叙述的一个方面,是一种最吸引人的叙述。

弄明白了第一个问题,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写作学原理新论》的作者徐江先生这样给描写下定义:描写是将事物特定场合短暂的存在用文字感性地呈现出来的表达行为。我们以为这样的解释更接近描写的本质,与此同时,我们也从中明显地觉察到了该怎样去描写的方法:描写要跟着感觉走。

六、升华文章主题。记叙文不一定都使用记叙、描写之类的文字,在文章做总结时恰当地结合议论的方式,会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明确。例如有学生写《学戏》一文,作者在结尾中写道:

“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你会像那个成功人一样的。”我又想起妈妈鼓励我的话。是啊,学戏就如爬山,只要坚持就能爬到山顶。其实,做其他的事也是如此啊,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有一天,你会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

全文共 2124 字

+ 加入清单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掌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欢迎大家阅读!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 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 )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 )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小结:

1.记叙文的要素

2.记叙文的人称

3.记叙文的线索: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三种

5.记叙文的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环境等或正面,侧面)、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白描、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等。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