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丝路驼铃【实用八篇】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小编收集了丝路驼铃,欢迎阅读。

浏览

482

作文

8

篇1:大漠驼铃草原奔马七年级作文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大漠驼铃草原

我们从宁夏中卫进入了内蒙古。

内蒙古,是草的天堂,是马的世界,在腾格里沙漠的中心,在退化的阿拉善草原中,仍拥有珍惜的一片草场,那是沙漠明珠。虽然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的草原胜景,但依然可以骑上马,感受草原的气息,感受西北的粗犷。

随着马背上下的颠簸,我的心境也明朗起来。此时是春末夏初的黄金时节,草绿油油的,马蹄子那样高,刚下过雨,草地上、沙海中都湿漉漉的,更增添了泥土的扑鼻的芳香,令人神迷心醉。一眼便能望见草场的边际,那是一道有一道连绵起伏的沙丘,未经任何的脚印沾染,我看得入神了。要知道,人孕育于自然,依赖于自然,更容易陶醉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慨于如此美丽的大千世界!

马悠闲地走在这莽莽草场上,这是它祖祖辈辈生息的家园。闭上眼,我想起了匈奴的勇敢马匹,横扫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成吉思汗的骁勇铁骑,踏遍亚欧大陆,称霸宇内……地上很湿,马不能跑,只能安详地走,我想看看马跑起来的飒爽英姿,那是多么地勇敢与迅捷,这是西北特有的气息罢!

在草场中转一个圈,欣赏草原的美景,我的心更向往沙漠,那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境,我们乘坐沙滩车探寻沙漠深处的秘密……

空旷而寂寥的沙漠中只有几处游人的身影,我们呐喊着,奔跑着,我们的声音向四周扩散,被沙漠宽广的胸怀吸收了,虚怀若谷的茫茫大漠,一点一滴感染着我们,净化我们的心灵,我们可以吐露心中的不快,将烦恼抛却,让快乐住进我们的心。

登上一座沙丘,抬头望天,天空蓝得透明,蓝得真实,真真切切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天,比海更加博大的天。天空不再灰蒙蒙,空气不再呛鼻。没有了车刺耳的喇叭,人嘈杂的话语;有的只是一湾净水,让心灵的大船停泊,这是城市所不能带给我们的清新享受。

日快要落了,可天依旧那样亮,此时的沙漠犹如温柔的姑娘,轻柔地呵护着我们,多么凉爽的天气!沙带着潮湿的痕迹,沙漠中稀少的植物也应为水而焕发生机,显得特别有精气神。水,是万物之本,创造了一切美丽。沙漠也有这样舒适的一面!

我们脚下的沙土,是那样纯净,未经人工刻意的点缀,是自然的画笔勾勒出了这样神秘,这样壮阔的景色。低下头,抓一把沙,让它从指间细细流过,细细欣赏,细细把玩,忘却了一切冗杂,心别样轻松;累了,面天背地舒适地一躺,躺在柔软的沙上,好似天然的按摩。

沉醉了,这最原始的自然!沉醉了,最博大的大漠!

[大漠驼铃草原奔马七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驼铃悠悠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林海音把悠悠驼铃视为心中的一方神圣、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大漠萧萧,驼铃悠悠,无声无息,抹开了平日不解的愁绪,化清了世间无谓的陈杂。剩下的,只是甘甜与幽美。于是心变得宁静,笑变得真实。

从来没有这样平静过,这般默默地看着骆驼队的足迹被风淹没。无形的沙静谧在耳畔,只有驼铃悠悠回响交杂。骆驼承载着我们,一步一步,一带一蹄。骆驼的脚印书写了这世间最实在的实在,缓慢的步子将我心中对平日里的议论的纷扰逝去,将我生活的步伐改变。

于是,紧皱的眉被风抚平,荒凉的沙漠默默陪伴,静静守候着。用这种寂静抚去一个个疗伤的人心头的伤,用悠悠驼铃,敲打起心中快乐的键盘。

驼铃斑驳的外表呈古铜色,沉重,安静,如一朵小小的铃兰花,随着骆驼的步伐,任何一步,都发出厚重轻盈的回响声。这是沙山中的清流,是治愈人的良方,是世间最解愁的音乐。在一片寂静中,一个人,一匹骆驼,聆听着驼铃的声声律动。

是梦?还是身处最纯净的纯净中?

驼铃悠悠,牵引灵魂,逍遥心神,有时候,还不如为一匹骆驼耽搁,一个人,在荒凉中倾听驼铃声,度过一重重沙,像到了童年,又像在进行一场隔了时空的对话。

悠哉悠哉,身处荒凉,反倒是少了些许焦躁与烦恼。驼铃声稳稳地映衬着荒凉,比家长的唠叨、老师的指责更深刻的改变我的心境,的确,慢慢地,稳稳的,就是永久的幸福,急躁,有一时效果,有活一世的长远准备吗?好像质问一些人:急躁中你体会到生活的感觉吗?还是为了生活而生活?

今日我来这走一趟,悠悠驼铃铭记我心。待到他年,我依然记着这份悠悠的忠告,它说了一慢慢走,才有真正的进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蛙鸣伴驼铃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中国的作文素材:蛙鸣伴驼铃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优秀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亲爱的朋友们,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

如果你侧耳倾听,你是否听到了那田间蛙鸣和大漠中的驼铃?

俯瞰中国乡村的上空,田间依旧的蛙鸣见证了美丽乡村的嬗变。中华有诗云:“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关注“三农”到精准扶贫,时代的巨轮飞速向前时,乡村不曾被抛下。它以非凡的活力实现了自身的蜕变,呈现出一幅山水美、人情美的淳朴画卷。

从微观层面上,无数致力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人们成为时代的先锋。耶鲁大学村官秦玥飞带领乡村率先走上信息化的轨道;三十年支教女教师以芳兰振蕙叶之姿,使“支月英”这个名字镌刻在两代人的记忆之中。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正是怀着对乡村大地最深沉的眷恋和责任,无数人与曾经的这方土地有了再难分割的羁绊。从宏观层面上,国家的发展从未遗忘农村,从顶层设计再到基层探索,湘西十八洞村的扶贫经验至今还在传播,三权分置体现的对农民的关怀也仍是人们感念的对象。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知止而后有定,激荡之中而后有静。

放眼宏观的国际,新丝路上又响起的阵阵驼铃,传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乡愁。西方有谚云“独木不成林”,非洲朋友也说“水涨荷花高”,一带一路的“传奇”构想是古老中国全球担当的表征,它不是以中国霸权睥睨一切,而是以开放的怀抱包容世界。

当普惠互利共赢成为全球治理的共同呼声,中国成为最勇敢的弄潮儿。当“逆全球化”的言论甚嚣尘上,当地球村的乐观之幕徐徐降下,有人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忧患之问。一带一路成为全球对于中国治理方案的共同期待。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凝聚成责任担当,古老的丝绸之路是养分之源,全新的发展理念又为其注入了不竭的活力。

当蛙声伴着田间的风传遍广阔的美丽乡村,当驼铃载着国际的梦奏响一带一路之歌,你会看见古老中国日益崛起的身姿,它化为一声厚重的龙吟,泅渡了历史的重洋,激荡在七大洲的上空。

我所站立的地方,就是我的中国,我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我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

今日少年人,当蛙声伴着驼铃,我们向前迈步的脚步声应当更加铿锵有力才是。

世界青年人,也请让我们伸出手,握一握,共同穿越巨变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悠悠驼铃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总是梦中梦见那满载辉煌的古道。

——题记

轻轻抚摸着那段孟姜女哭倒的长城,看枯草在暮色中抖动秋天的根须,却是仰天一瞥时看到了云天的大雁,我听到了昭君出塞时那凄婉的瑟琶声,看到北击匈奴的明犯强汉者,虽近必涉!目睹了李广自刎的气壮山河,看到了苏武牧羊时紧握的汉使,心中无比的自豪。跟张骞像水手一样,踏上了丝绸之路,过自己想拥有的游牧生活,是多么的自由,是多么豪爽,是多么向往,我和张骞的驼队,从长安出发,向汉武帝挥泪告别,饮遥一杯送元二使安应的酒,西出阳关。一路走来,留下了歪歪斜斜的足迹,印满岁月里不寻常的邂逅。

我遥想大常里的丝绸之路孤傲地悬着它跨越世纪的情思。就这样,独步在砖头构成的丰碑上,已经枯死的沙柳,伫立着怪影,印证着千年的繁华。没有尽头的巷子啊!无数的门,无数的“吱呀”,无数人们的身影,来了一拨又一拨,在未曾干涸的溪石上,捶打浆洗的麻衣,难掩的一串渐远的蹄声……叮叮当当的咏叹里且,有多少魂魄穿过黑夜的隧道,敲打历史的韵律。我朝客店一看,汉朝的商人是无比的富有,个个都闲坐罗汉,无法睡眠。我看了张骞劳累而坚强,和那雪白的胡子,是雪一般的沙砾。客栈中一曲“高山流水”,流淌出伯牙与子期般的情谊,留下弥久的气息,留下一张张黑白的胶卷,留下狂风中隐约的爱国之情和敬佩。幽默是积蓄,是力量,丝绸之路在向苍穹逶迤,一队稍无声息的骆驼带着永久、美好的繁华消失在风沙的后面。暮色古道变成一堆熄了火的红炭,演绎着一幕幕的哑剧。我忘记了日落照着大旗的豪迈,忘记了来自原野的茸肥水美,忘记了这里曾经是帝王与将相的行宫猎场。

我在梦中醒来,想像着人们没有私心,想像着风沙不再吵闹,想像着古道依旧繁华。我诚心呼吁大家:为了理想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绿色,我们要献出一份爱心,让祖国的丝绸之路充满绿色。

悠悠驼铃依旧在耳边回萦,丝绸道路,下次梦中与你相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带一路作文素材: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点评:

这是一篇忠实记录“我所认识的中国”的散文。

作者抓住“一带一路”和“高铁”两个关键词,以极具文学感染力的“沙漠甘泉”和“钢铁巨龙”来类比,生动贴切地勾勒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形象。作者对于两个关键词的理解是到位的,能透过“新丝路”这样的中国战略,以及“高铁制造”这样的中国技术,看到发展与和平的强国方向,看到担当与自信的大国精神。

全文语言流畅灵动,结构清晰紧凑。作者以“丝路驼铃”和“和平高铁”统领标题、开头和结尾,同时,又以“我所认识的中国”一句贯穿文章主体,将关键词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有机融合,既有个人情感的融入,又有国际视野的解读,同时兼顾时代特色和科技特征,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学表现力。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作者的骄傲和自信。诚如文中所言“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是由无数个幸福个体构成,个人骄傲和国家自信,从来都是密不可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点评]这是一篇忠实记录“我所认识的中国”的散文。

作者抓住“一带一路”和“高铁”两个关键词,以极具文学感染力的“沙漠甘泉”和“钢铁巨龙”来类比,生动贴切地勾勒出自己眼中的中国形象。作者对于两个关键词的理解是到位的,能透过“新丝路”这样的中国战略,以及“高铁制造”这样的中国技术,看到发展与和平的强国方向,看到担当与自信的大国精神。

全文语言流畅灵动,结构清晰紧凑。作者以“丝路驼铃”和“和平高铁”统领标题、开头和结尾,同时,又以“我所认识的中国”一句贯穿文章主体,将关键词所体现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有机融合,既有个人情感的融入,又有国际视野的解读,同时兼顾时代特色和科技特征,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政治素养和文学表现力。可以说,整篇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的都是作者的骄傲和自信。诚如文中所言“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是由无数个幸福个体构成,个人骄傲和国家自信,从来都是密不可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徐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驼铃声声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听耳畔驼铃声声,渐行渐远;看领驼人步履蹒跚,前往下一个前方。我站定,久久驻足,沿途走来的一串串驼印,让我看到了刚才一路走来的我。

因为紧张而唏嘘不已;因为害怕而在心底抱怨身下的骆驼和前面的领驼人

。然而,我却未尝想过他们,或许也有自己的苦衷。

领驼人蹒跚的脚步和被太阳晒着发烫发红的皮肤,还有那将日渐弯曲的脊背,都无不让人感受到她生活的艰辛和劳苦,甚至是为了赚钱而撒下的谎,现在想想,也不禁让人深表同情。

动物动物,会动的才叫动物,一句话把我拉回来了现实,是啊,骆驼也是动物,而不是被用来使唤的如来,然而同样是身为动物中的一员,它们却遭受到与众不同又如此不公的待遇和命运。自古以来,骆驼因为它超强的体力和惊人的能力征服了人类,于是骆驼便开始承担长途负重的责任,于是广袤的大西北有了一支支装满货物的骆驼队,于是丝绸之路上有了驼铃声声,于是沙漠深处有了轻松快活的乐章。

但随着经济的发达,丝绸之路被其它途经所替代,从此骆驼便成了人们娱乐的工具。骆驼鼻子上插上了木棍和矿泉水瓶盖,这种残酷的暴行,向我们展现了骆驼的苦,骆驼的痛;骆驼一步又一步踏实的脚印,向我们诠释了骆驼的任劳任怨,这样的骆驼同样让我们怜悯。

伴着驼铃声声,清脆的,遥远的,行走在广阔的苍苍茫茫的大西北沙漠,想起了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这样的驼铃声声带着小英子度过了整个童年。也将是这样的驼铃声声将泛黄在我的青春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