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学风格【精品20篇】

导语: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教学风格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5746

作文

1000

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快乐作文

全文共 374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快乐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李建平 教育科学出版社)。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

为此,我对作文教学作过种种尝试。先是请学生打草稿作修改;后又是精批细改,加强面批;接着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轮流演讲……虽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效果不大。我在不断反思中悟出:光是小打小闹,还不能解决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而应当在作文教学模式上作大胆地改革。一年以来,我注意回避上述作文教学中的“死胡同”,尊重学生的自我,通过创设特别的情境,学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有了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于是写出自己所必须要说出来的内容。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我暂且称它为“快乐作文”。

二、实践的原则

快乐作文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需要是智力训练的启动力,并且是信息输入和输出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情感。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的意识减弱时,智力活动就会随之减弱。作文是一项训练学生智力及其它能力的活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另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想象、操作能力并能最终诱导出人类最高的创造能力。因此,适当地把握住需要这一情感因素,就会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完成作文的真正目的。

(二)生活性原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既是文学家的座右铭,也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试想,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现实的触发,学生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写作的源泉唯有在贴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产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快乐作文应当千方百计地鼓励和支持学生投身生活,开拓视野,发展兴趣爱好,关心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观点,从而沟通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体现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上,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绪,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调动他们的信息贮存,唤起他们的有效记忆,然后开启写作的灵感之门。

(三)创见性原则。语言的运用是千变万化的,但唯有新鲜活泼的语言,才有语言的价值和魅力。科学实验证明: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功能增强,纷繁的语言信息被检索提炼,进行特殊组合,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这就是创见。学生的大脑功能正处于青春活力中,大量地输入信息,触发的机会非常多。他们的大脑里没框框,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敢想敢说,因而容易产生创见。也许,学生的这种创见在社会大范围里是早已出现的,但在快乐作文过程中,对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发展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高度的结晶。故而,能够触发出新的见地,迸射出新鲜活泼的语言。我们要爱护学生的新思路,并要加强开辟新思路的练习。

三、实践的方法

快乐作文的三个原则都要求学生充分放松自我,充分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起情绪,有创造的欲望,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因而其训练方法需要讲究有新意,能吸引学生。下面就列举几个基本方法。

(一)模仿训练法。模仿绝不是一种呆板的复制。模仿应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已达到新的高度。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段话的确值得学生模仿。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的基本框架“我赞美……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尤其象征了……”,尔后用松树替代白杨树,请学生找找松树的外形与内在有何联系,松树与什么人物有何内在联系。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松树与解放军战士、革命先烈等人物有内在的相似之处。于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饶有兴趣地仿写起来。这样,虽看得出受了课文影响,却找不出其生硬的痕迹;在潜移默化之中,快乐作文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二)联想训练法。联想总是由此及彼的,它是在模仿基础上的新发现。它先让事物与事物相接近,然后从中引出新形象和新结论。譬如,我请学生用26个自己创造出来的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然后用英文写出自己的姓名,接着用创造出来的符号替代姓名中出现的英文字母。这样,自己的姓名不再是英文了,而是无奇不有的符号。然后请学生把这个联想过程写下来。这样,若干对象的有机组合,使这些对象在一个新的关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感到新鲜而有趣,有了写作的冲动。

(三)求异训练法。任何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的。我们往往重视其一面,而忽视其另一面。如果我们注意打破习惯性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位、另一个侧面来考虑事物,往往能独辟蹊径,发现新结果,从而就会进入求异思维。比如在进行审题训练时我们就要指导学生从已知看到未知,从一般中看到特殊。以《我的第一任老师》为题,在未受到教师提示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写作对象是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组织学生讨论“老师”这一概念的范围,那么学生就会明白“老师”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这里,“老师”的范围完全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凡是给了自己某种启示的教育者均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如此,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被打开了。父母亲不是自己第一任老师么?但仅仅是父母亲吗?非人不可吗?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条小狗,只要是它给了我第一次深刻的启发的,难道就不能成为第一任老师么?选材如此,构思、表现形式等也是一样。总之,致力于新发现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都可以是快乐作文的根源。

(四)发散训练法。它是对事物各个侧面、不同层次的具体阐述。这种训练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敏感地发现某一对象可有各种写法,要尽兴而写。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完全可设定这样一个情境: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漫画人物,伸开双手,撑开双脚,他的左手捏着一根细细的绳子,右手想要努力去抓住另一根绳子,然而他却够不着。于是老师问学生,如果这人想把这两根绳子打个结,该有多少种办法呢?学生们自然会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对打结的办法也各不相同。然后教师把握住这一契机,请学生自取题目,将课堂上的活动记叙下来。这样,学生们在出主意想办法之后有了一种写作激情,而思考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所写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五)集中训练法。发散和集中是一对挛生兄弟,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无论是过分强调或忽视其中某一点都不足取。而要确定有价值的新发现必须要有相对的集中,若光是莫衷一是,那么也无法确

定何谓有价值了。因而在各抒己见之后必须要趋向相对的一致。比如,学生在作文《乐在其中——记一堂××课》时,学生写“开心”“笑声不断”“诙谐”,写“很严肃,但获得很多知识”,“很费气力和精神,却收获很大”都可以;但有一点非常明显,“乐”的内涵必须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有启发、有收益。切不能让学生离开这一内涵泛泛而谈。

四、实践的体会

没有的事,硬要学生感触,硬要学生抒发,作文就变成一件无聊的苦差事。快乐作文就是为了摆脱这一无形的束缚,去开创一番新的天地的。一年实践下来,我觉得如下几方面确实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快乐作文还给了学生一方自由广阔的天地。快乐作文给学生设置一种崭新的学习氛围,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可以上黑板写写画画,可以动手作实验,可以随便地互相讨论,甚至也可以眺望窗外的景色……总之,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全身心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允许他们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兴奋情绪,引起他们的写作冲动。

(二)快乐作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在形成写作氛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他们的思维不断地与旧有的认识发生冲突,在不断地预测未知,不断地提炼着自己的东西,这其间必然会产生新的内容,体现新的认识。

(三)对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严肃认真的课堂,不苟言笑的教室,“坐端正,不讲话”,已是传统的课堂行为规范,成为一种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快乐作文却不然,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需要无拘无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年后的我《二十年后的我》教学设计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敢于幻想、热爱幻想,善于幻想的品质,点燃他们对未来幸福的期盼与神往,鼓励他们为美好的梦想而奋斗。

2、启发学生大胆创新、巧妙创新,运用创新的方法与窍门,去精心设计未来的生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具体生动地描绘20年后的情景。

3、指导学生开拓思路,精心选材,选取最感兴趣的内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叙述有条理。

二、教学重难点:

展开想象,具体描绘未来的生活情景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时光消无声息的从我们身边溜走,然而留下的回忆却是美好而甜蜜的。现在的我们是天真烂漫的,但过了二十年后我们又将是什么样子,在做着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看他们的成长变化。

(二)揭示本次作文主题

谈话:时间在无声无息的走着,我们也在慢慢成长着,五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那么20年以后你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大家对这一话题肯定很感兴趣,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写篇想象

作文(板书课题:二十年后的我)。

(三)小组讨论:

1、20年的你是什么样子?

2、20年后的你可能在做什么?

(四)汇报交流成果。

(五)确定习作题目,明确习作要求。

(六)学生自由写作。

(七)同桌互评互改。

(八)展示学生写作成果。

(九)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敞开心扉,不但畅谈了二十年后的我们,还将它完整的写了出来,我们把今天的习作成果好好保存,等二十年后再拿出来看看是否你成长为今天作文中的你。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健康成长,在成长中快乐学习!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简述小学生作文教学方法

全文共 1617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要求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但是,现在的小学习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要么选材不当,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要么说大话、空话、套话、胡编乱造。所以,作为教材的创造者——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来教。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针对目前出现的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策略。

1 唤起写作的欲望和激—情

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小学作文教学要想点燃孩子们的创作欲望。首先,作为小学教材的创造者——教师,必须在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撷取最富有童趣,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从文本语言表达的风格化和阅读意义的“可写性”来审视。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自由解读空间,激发读者展开丰富的想象。使读者在文本中找到“缝隙”和“空间”,进而创设有“情”可发,有“形”可依的语言训练点。这样,既能唤起学生写作的欲望和激—情,又能发挥他们口语表达的潜力。其次,教者必须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用“童真”“童趣”去拨动他们心里诗的琴弦,激发他们写作的热情,最后,教者要放飞童心,让孩子乐于写作。

童趣,解人乏味,我用来激励孩子写作。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感谢的是孩子们,是他们那颗玲珑剔透的童心给了我莫大的帮助。此时,我不由得想起了冰心老人文中的一句话“只拣儿童多处行”,小学生作文《浅谈小学生作文教学》。是的,孩子们永远先拣自己感兴趣的。作为他们的老师,就只能拣孩子们感兴趣的了。这样,才能让他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作文教学无疑激发了孩子的写作兴趣,召唤了孩子的天籁童真,这样的作文教学是一种新的突破,实现了有效的意义建构。

2 处处留心,学会观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化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帮助学生走进“生活”这一广阔的舞台。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教者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里谈几种培养小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1)调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主要是培养学生能抓住被观察事物的颜色、形状、还有味道、气味,且把这些观察到的都写下来。这样的作文就显得既充实又准确,既形象又充满生活情趣。

(2)观察要抓住特点。

(3)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只有做到观察有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你的作文让人读起来才会觉得清晰、自然、完整、明了。

3 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鲜活的榜样是最有感召力的。要想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是教师的身体力行。我的做法有:①展示了我多年的日记本。想想看,当学生看到我那厚厚的一摞装帧精美的硬皮本。他们是多么惊讶和佩服啊!②从中抽出几篇念给学生听,让学生感受日记的好处。翻开日记,记忆之水潺潺流出,多美啊!③从今天起,教师坚持和学生一起写日记,并定期交流(当然要注意保护隐私)。这一条对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很重要,也很有用。

4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素材

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古语说得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从点滴入手,日积月累。这样,学生的知识才能越来越丰富。其实,古今中外的很多大作家,他们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积累素材。法国大作家司汤达之所以能写出举世闻名的小说《红与黑》,他的灵感就来源于报纸上的一条新闻,正是这条新闻为他塑造主人公于连的形象提供了素材。还有著名小说家雨果,深受小朋友喜爱的安徒生、格林兄弟等,他们都是善于积累素材的大作家。所以,我们也要善于积累素材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作文《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学生所准备的一个说课的教案,以下是“作文《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展现自我,能抓住自己的外貌特征,真实自然地表现“真我”。

2、初步领会介绍人物的基本要领:抓住人物的整体形象、长相、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特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3、尝试与人合作,共享习作的无穷快乐。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性格与爱好等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自身特点,准确而真实地表现“真我”。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小小的竞猜游戏,猜猜老师描述的是谁?

(课件出示:灰太狼简介,录音)

嗨!大家好!我呀,总是喜欢头戴一顶黄色的打补丁的帽子,脖子上围一条黄色的三角巾;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左耳缺了一块,左边的牙齿也配合默契地缺了一块。至于接触得最多的,当然非平底锅莫属了。猜出我是谁了吗?

生:灰太狼。

师:真聪明!(课件点击:出示灰太狼的图片)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1:头戴一顶黄色的打补丁的帽子。

生2:脖子上围着一条黄色的三角巾。

师:你们是从穿着上猜出来的。

生3:脸上有一道长长的伤疤。

生4:左耳缺了一块。

师:哦,原来你们是通过外貌猜出来的!

生5:平底锅。

师:哦,你是从道具上猜出来的。

师:真了不起,有理有据!看来,这个游戏对在座的来说,简直易如反掌。接下来还敢不敢猜?

(课件逐句出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手提一柄九齿钉耙。

生:猪八戒

师:你是根据哪些内容猜出来的?

师:恭喜你,答对了!了不起。也正因为抓住了他的特点,所以寥寥几笔,就让猪八戒这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了。(点击多媒体)

师:那么,写人物时,除了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还要注意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习作《介绍我自己》吧!

(点击多媒体)板书课题:习作《介绍我自己》

二、 口头作文“说一说”

1、我们试试口头介绍一下自己吧。说什么?让别人认识我们的第一步,可以说说自己的外貌。外貌描写要突出自身特点。所谓特点就是与别人不同的地方,特别的地方重点描写, 能给人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师:如果大家写外貌方面最突出的特点,老师准备了一些佳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点击多媒体)写外貌的参考词语

在那么多的外貌特点中,最突出的是哪几点?画“√”。向同桌介绍一下你的外貌吧。要抓住自己的特点,把句子说流畅喔。

2、我们介绍了自己的外貌,别人认识我们了,要让别人了解我们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指板书)(生接:性格、爱好、优点、缺点……)

这就需要我们打开记忆的匣门,(点击多媒体)可以看着大屏幕,希望大屏幕能帮助你们插上回忆的翅膀。

仔细想想,在“性格、爱好、品质”的这些特点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你的特点的是什么?每个方面留下一条画上“√”。

同桌交流:

说说你的性格。平时自己是怎么表现的,(点击多媒体)

三、指导成篇,加题目。

1、师:一段话,我们写得非常精彩,我们怎么把它变成一篇完整的自我介绍?你还准备写些什么?(学生讨论,出示范文讨论。)

师:我们写作文,不仅要看好要求,还要注意写上一个好题目,还要注意修改。请看看这里的温馨小提示吧!

2、温馨小提示

(1)、写好以后,别忘了给你的佳作配上一个吸引人的精彩题目。比如:《爱哭鼻子的我》、《胆小如鼠的我》、《我是个电视迷》、《聪明的我》等等!

(2)、俗话说:好文章不厌千回改。同学们写好作文以后可要反复去读 , 再三修改,才能出佳作!

四、总结。(为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

师:孩子们,你们的活泼可爱,反应灵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你们在作文中一定能展示独特的自我,祝愿大家写出精彩的“自我介绍”。写出一篇好作文是一件令人非常快乐的事,说出我们的作文口号,“我作文,我快乐”。

教学反思:

《介绍我自己》是三年级的习作题,本次作文的内容是向别人介绍自己。我在作文教学指导时,首先作了三方面的习作要求:一、介绍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二、介绍要抓住特点来讲述;三、要说真话,写完后加个题目。为了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个“题目套餐”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感受到作文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小学作文《介绍我自己》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教学暑假致家长一封信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时间飞逝,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学校在您的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此对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使孩子过个安全、愉快而又有意义的暑假,建议各位家长配合学校注意以下事项:

1、加强对孩子的监管。放假并不等于放手,假期里孩子不能成为“自由人”,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2、教育孩子遵纪守法。要求学生不得在假期私自外出,不与行为不良的人交友;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生态环境;增强防火意识。

3、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平时学生在校,家长难得与学生交流,对学生了解不多。假期正是了解孩子的最好时机,坐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不仅加深了双方的了解,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4、请您和孩子一起制订合理的生活学习计划,指导孩子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丰富假期生活。每天完成一定量的暑假实践作业;并能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国内外大事;每天坚持看一些增长知识的课外书或辅导书。

5、指导孩子适当参加家务劳动,如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洗碗,并能持之以恒,让他懂得体贴父母的辛劳。

6、假期特别注意对孩子加强以下几方面安全教育:

疫情防护:乘坐公共交通、乘电梯时要佩戴口罩。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外出回家先洗手。居家时要多开窗通风。不去有疫情的地区旅行。作息规律、加强锻炼、营养均衡。

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马路边或车辆盲区内玩耍打闹。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不使用成人手机开启并骑行共享单车。自觉遵守轨道交通、公交车乘车规范。乘车系好安全带,不坐副驾驶座。

预防溺水事件:不在河边、亲水平台、工地水塘等区域玩耍。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不在河道、湖泊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场所戏水或游泳。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同时可向溺水者抛救生圈、泡沫板、救生绳等,但不可盲目施救。

关注家居安全:不在飘窗或阳台上玩耍。不用湿手或湿布触碰家用电器。不给陌生人开门。不往窗外抛物。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并注意开窗通风。不玩火,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19。

注意娱乐安全: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艺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控制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不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不玩渲染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网络游戏。注意息安全,不将本人、家人及他人的姓名、肖像等信息在网上发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加强心理安全:多与父母、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多与正直开朗、积极乐观的朋友交往。多理解宽容他人、多自我激励、多微笑。遇到问题尽力自己解决,同时学会咨询求助。学会感恩,管理情绪,开心过好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735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用教育随笔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一书,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

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全文共 1982 字

+ 加入清单

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在小学作文中发现,大多数作文单调乏味、内容干瘪,框架模式化、语言成人化,几乎千篇一律,情感不亲切、不真实、矫揉造作,难以写出真情、绘出童心、显露童趣、叙述童乐,这已成为小学作文习作的一个“瓶颈”。

如何打破这个“瓶颈”呢?单靠教材中安排、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经过反复历练,形成良好的动笔习惯,其最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爱心”,正确引导小学生在作文中袒露童心、回归童趣,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

一、培养小学生对家庭的“爱心”

对父母的“爱心”,是爱一切的基础。目前,小学生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父母也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物质方面的需求,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许多家长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往往只注意到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学习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精神需求,致使孩子对父母的印象模糊,感情不深。最突出的表现是,当写关于父母的作文时,竟使很多学生无处下笔。

如何让学生们有素材可写、真情可述呢?那就要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家庭“爱心”,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深深的爱。家庭是孩子最温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学生家庭“爱心”的培养主要靠父母的关切。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密切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让孩子在一个温馨和睦的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庭生活中,要积极培养学生对自己父母的“爱心”。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父母和孩子互换角色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通过换位思考、互换角色,增加孩子对父母辛劳的体会,增强孩子对父母的“爱心”;二是让学生每个周末为父母做一件事情,捶背揉肩、洗脚洗头等小事,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挚的感情交流,感受深切的爱。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再让学生们来写自己的父母,就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者再不会无从下笔了。"

二、培养小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

大自然是一个美妙的课堂,它以神奇笔锋为我们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爱心”,就是培养学生习作的思维和灵感。

走进然自然,让学生们自由地去欣赏如画似锦的自然景观,秀丽壮美的山川河流,再让学生们记录下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培养逐渐激发学生们写作的情趣。

雪花漫天似桃花,翩翩落入梦中来。冬天下雪了,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我问学生们,下雪了你们有什么感触?开始只有个别同学发言,我又接着问:“你们喜欢雪花吗?为什么?”大家都说喜欢,冬雪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让小麦保暖,清洁空气。“那么,大家说说自己见过的最美丽的雪?”学生的感情被调动起来了。对冬天、雪花充满了无限爱意,进而观察雪花,并进入丰富的想象之中。学生兴趣昂然,然后学生们抓起笔把心中的“爱”自然吐露出来了,连平时不喜欢习作的学生也有话可说了。

让学生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妙,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变化,用“爱心”触发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积累最淳朴的真情实感和习作素材,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

三、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爱心”

小学生们都是合群爱玩的,但现在有很多家长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将其封闭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护,学生的生活非常单调乏味。在孩子封闭在社会大环境之外,是一件也不理智的事情,孩子感受不到生活的天真烂漫,感受不到社会的丰富多彩,孩子的“童真”和“童趣”就被压抑了,对孩子的发展极为不易。

多到大自然中去,多和小伙伴交流,这样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这样对描写生活的作文就有素材可写了。在学校,教师也要尽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童趣和爱心。前一段时间,卡片在学生中风迷,赢卡片、换卡片、集卡片是男孩子的业余爱好。贪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然而看到孩子贪玩的这种情况,作为教师的不能简单地去没收或撕毁,而是加以正确引导。如让学习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卡片(卡通人物等),写一个人物小传,一下子各种人物小传都出来了。这种因势利导的方法既丰富了学生生活,又调动了孩子的写作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以作文为培养小学生“爱心”的载体,成了表现小学生童心、童趣和童乐的有效途径,突出了小学生单纯、朴素的天性,培养了小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优良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小学生“爱心”的培养,不仅锻炼了他们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更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让小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激发了小学生写作灵感和热情的火花。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爱心”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是让学生大胆写,敢写,觉得写篇文章并不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然后逐渐尝到写作的甜头,最后喜欢写作。因此,初中第一期除了适当的一点点拨,我基本没有安排专门的作文写作指导。就只是让孩子们使劲地写,专门写本周记事,让他们一些作文自然就知道在生活中寻找材料,一期下来,周记,大作文,各种考试作文这些写到600字以上的写作应该达到三十次以上,平常的小练笔那就更不用说了。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这个学期的作文教学,当然不能总在老地方徘徊。我准备在继续鼓励学生大胆写作,鼓励学生从生活中选材的基础上,从写作速度方面和写作技巧方面进行适度的提高。于是,经过思考和整理,我的《作文教学系列讲座》出炉了。今天的作文课是我的第一讲:谈作文的主题。

文章主题的作用,文章的主题鲜明、单纯、新颖的要求,这些都不用说很多。关键是需要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这次我选择了《我与书的故事》作为写作指导的载体。首先是名家作品,选取了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人和书的亲情》,这篇文章以“爱书”作为主题,把那个文革时期喜欢书的女孩,对书的喜爱写得淋漓尽致。孩子们懂得了文章的主题要贯穿全文,一般至少应该在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点题;懂得了文章的详略,描写等其实都是围绕主题来进行的。为什么要如此细致地描写女孩看到那本《青年近卫军》的神态,为什么要细腻地描写小姑娘钻到椅子下去拿书的动作,其实都是为了一点:突出姑娘爱书这个主题。

接下来是我的写作《挑战名家》。我选取了我的一篇习作《关于书的回忆》,这是我两年前写的一篇小文章,回忆了自己书架上的几本小书的故事,写出了这几本难忘小书的来历,给我带来的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这是一段一段很珍贵的回忆,我处理详略和选择这些书籍,其实也只是为了写出一个主题:自己是一个爱书的人。

最后是孩子们的写作训练《大显身手》。其实小小的书就可以很好地承载这次写作的重点——文章的主题。于是本次写作就定为以“我和书的故事”为内容,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就是主题明确,写作之前,先把文章的主题在前面。

因为时间关系,我还没来得及看孩子们的这次作文。但是我想,书是大多数孩子的爱物,谁没有过几段与书的故事,这个内容大家都会有话可说。爱书,书伴随我成长的每一步,不好的书籍让我消沉……这些关于书的主题也很简单。从大多数孩子两三分钟基本就开始动笔,到下课的十多分钟里就能写出两三百字,我对这次作文指导还有点信心。

作文指导开始启动了,今天从最关键的文章主题开始起步。作文教学指导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我想,只要我们的脚步迈得慢一点,稳一点,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战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快乐作文教学

全文共 203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是个重头戏在实际的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快乐作文教学,欢迎借鉴!

一、传统作文教学与快乐作文教学的对比

(一)传统作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从本质上说,快乐作文就是要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要回归写作的本质,使其成为一种真正的精神劳作,而不是受到应试教育理念驱使的体力劳动。在传统的高年级作文教学中,多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进而要求学生对优秀的范文进行仿写,或者要求学生不断积累经典的词句并将其填充在自己的文章中。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的主体性被教师忽视,其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不断积累作文素材、不断仿写优秀的文章。因此,在学生的作文中,学生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学生看待事物的角度也是相同的。这就在无形中磨灭了学生的意志和意识,导致学生的思维与情感不能通过写作正确表达。与此同时,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速度,只能不断地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基于此,学生容易对写作感到厌倦,根本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相反,快乐作文教学与传统的写作教学差距极大。快乐作文教学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自身的观点,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与分析问题,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将写作视为表达情感的渠道,才能从中获得足够的乐趣。

(二)传统写作教学忽视了写作素材的收集

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源于生活的精神劳动,这就决定了写作的素材应该来源于现实生活。换言之,写作可以被看作人类不断认识世界、感悟世界的行为,而不是一味地抄袭与模仿。如上文述及,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通过教材或作文书籍进行素材的积累,并不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在生活中真切感受世界,无法从中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并由此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与传统写作教学相比,快乐写作教学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教师引导学生对世界进行深层次的观察,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行作文素材的收集。在这种背景下,学生生活中的事物都能成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真实情感才能得到表达。基于此,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取材、在生活中构思,并进行快乐积极的写作。

二、如何开展高年级快乐写作教学

(一)回归写作本源

通过以上对比,教师应该明确的是快乐写作教学与传统写作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师要开展高年级快乐写作教学,其首要的任务是将写作回归本源,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取材、立意和构思。例如,在学习了《桥》这篇课文后,教师以“美丽的桥”为主题展开了写景作文教学。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对象,要求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桥梁进行仔细的观察。其次,教师不能限制学生的思维,无论学生心目中的桥是什么模样都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的表达。在这种背景下,学生所描绘的桥可能是宏伟的立交桥,也可能是公园中古色古香的石拱桥,也有可能是农村小路上破损残缺的小石桥。学生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桥,并根据自身的理解发现了其中蕴含的美。这就将学生内心的思想与感情表达出来,使学生的写作更加真实、更能抒发学生的情感。基于此,学生的写作回归了本源,从生活中取材、从生活中立意,并脱离于自身的真实情感,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桥的美,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此外,教师需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让学生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让学生对写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并能够从中获得快乐。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愉快和谐的写作氛围和交流氛围,并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与鼓励。例如,教师以《读草船借箭有感》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教师并不对写作的方向和目标进行限制。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讲台上朗读自己的文章,表达自己的读后感,同时对其他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其中,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其认为草船借箭的真实性有待考证。这种观点引起了其他学生的争议,教师鼓励他表达自身的观点。基于此,这名学生解释道:“在当时的科学条件下,人类很难确切地判断天气,即使在如今,天气预报也无法确定未来的天气。因此,聪明的诸葛亮不可能以无法掌控的气象进行豪赌,不可能草率地立下军令状。”这名学生的观点较为新颖,与课堂教学中的言论有一定的冲突,但其他学生经过思考后也逐步认同了他的观点,进而对故事内容有一定的怀疑。此时,这名学生自由地表达了自身观点,同时也获得了说服其他同学的成就感,使其感受到写作的快乐。更为关键的是,教师的善意引导和鼓励让班级学生进行了自由的讨论,让学生彼此分享了自己写作的思路与观点,使学生在和谐的交流氛围中更自由地抒发情感,达到快乐写作的目的。总的来说,快乐写作迎合了素质教育理念,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这就促使众多教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推动高年级快乐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视教学预设把握课堂生成优秀作文

全文共 1809 字

+ 加入清单

生成是指实际教学过程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是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景,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如果只有预设而没有生成,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重视,是一种灌输学习;如果有了预设,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就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学生的主体性被重视;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在主动思考,这样能让我们的教学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

一、开发生成资源

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目标。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这样的目标更具诱惑力。

三年级学生在学习“年、月、日”时,教师教完例2 :“2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准备探索下个环节,就听到一位学生大声说:“为什么有闰年和平年之分?为什么会四年一闰?”教师开发并利用这一生成的资源,在黑板上画出了地球、月球、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演示、说明,地球在绕太阳转的同时,自己还不停地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就定为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所需的时间是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所需要的时间是一年。并带学生研究了为何公历规定有平年闰年之分,结合地球绕太阳公转研究了为何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这些较深奥的知识。

本来这个问题不属于本学科的知识,不是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但这正是学生在课堂动态生成的目标,教师没有搪塞过去,而是及时地调整教学目标,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虽然预设的教案搁浅了,但顺应了他们的需求,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了学生的素质,使学科之间进行了有机整合。

二、留足生成时间

生成需要时间,时间是生成的必要条件。老师在学习活动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要因为和老师的表达有分歧时,怕浪费时间,要让学生充分地活动,从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去理解、去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就是在知识的发生、拓宽、应用的过程中动态生成的。

课堂上,教师不是选择逃避或强制学生同意大家的看法,而是给足时间,让学生再次进行摸球活动,以事实为依据。第二次实验,收获的不只是那个倔强的孩子,每个同学各有所得,他们认识问题的角度会更全面,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也会更合理。通过教师的引领,使课堂中生成了有价值的信息。

三、加强生成指导

学生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也是教学的生成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说得好:“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学习中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时机,变学生的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生成的有效资源。

在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在看图简单认识几分之一后,教师发给了每位学生一张长方形纸,要求学生折出这张纸的 ,并涂上颜色。“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成果贴在黑板上展示。”教师语音一停,很多学生都高兴地把自己的杰作往黑板的高处贴去,但只有一位学生出乎教师的预料,把自己折的 也贴到了黑板上,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并传来了“不是”的叫喊声。此刻,老师和蔼可亲地走到折错的同学身边说: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折的吗?“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就折出了 ,老师我折错了。”这位同学的声音很轻。老师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接着教师说:你知道自己折了一个 ,说明你听懂了今天的课。教师一边指着黑板上折出的 ,一边说,大家看看黑板,怎样在 的基础上修改一下得出这张纸的 呢?

教师的层层呵护,教师的谆谆指导,一次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把“错误”留给学生,促使他们的反思,使他们的思维更趋向严谨与科学,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修正,妙解在对话中逐渐生成,使他们找到了“找与一个分数相等的许多分数”的规律。

总之,动态的课堂不仅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传递信息的场所,更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画面。教师胸中要时刻装着学生,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让有形的预设在无形的动态教学中生成。关注学生的发散思维,捕捉学生的灵感火花,使学生的潜能得以绽放,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场所,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重视教学预设把握课堂生成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教学过程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写过作文,每当老师讲评作文时,你的心情怎样?

2、是的,在老师讲评作文时,同学们有的喜、有的忧。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学习略读课文——《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3、读题质疑。

1)、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2)、想要解决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试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生字词。

读顺句子。比较难读的长句了反复读几遍。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

图钉橡皮筋揣着骄傲赌气飘飘袅袅战战兢兢

蕴藏范文

开火车读——齐读——再试着写几个。

平平淡淡认认真真战战兢兢飘飘袅袅

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教师注意及时正音。

体会:平淡——平平淡淡,哪个词语的语气更强烈?

是的,我们在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这类叠词,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感染力。

谁能再试着说几个?

教师随机板书。然后全班齐读,积累。

三、细读课文,交流体会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大家读得很好,课文的内容,仿佛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老师想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某个人物

走进文章,细细体会。

2、理清课文的思路。

以三条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人物比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人物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从老师这条线看,老师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2)从“我”这条线看,“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弯化?“我”又是怎样做的?谁来读读这些句子?

(3)从“同学”的表现来看,他们前后又有什么变化?

3、引起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时候不念“我”的名字。

4、阅读感悟,指导朗读。

仔细品读“我”与老师的一段对话。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

小作者为什么会“战战兢兢”?我们怎样读出这种语气?

“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为什么这一句话用上这么省略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四、角色互换,情感体验

小练笑:“我想对说……”

同学们,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学生?“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对课文中同学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

五、介绍作者,激发写作

1、简介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文中这个会写文章的小女孩,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简介作者)

2、交流

同学们,故事里的人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们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

每个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让老师念每个人的文章,念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本课积累的好词抄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念范文 不念名

成长

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二教学内容要简约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在2006年春季人教版教材培训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一是内容太多、太杂,老师驾驭不了,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眉毛胡子一把抓”;二是教学过程太繁琐、太复杂,内容多、重点多、环节多,而又往往千课一面、千篇一律;三是教学的方法、策略使用不当,具体表现为“三多三少”:教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师生对话多,学生个体与文本对话少;教师分析内容多,抓住文本语言引导学生理解、积累、运用少。

课堂教学时间是一个常数,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有一定的限量。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追求教学内容的简约。“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地钻研、解读教材,对文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把握,在深入解读教材上下工夫,在浅出教学内容上做文章。教师要大胆地处理教材,依据年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文特点等选择能让学生终生受用的“核心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还要正确地处理课文与补充材料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补充课外阅读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反之,则会浪费教学时间,增加教学负担。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克服教学内容“泛化”“不确定化”的现象,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第一次教学自我介绍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大家好!本学期呢,由我来担任咱们二(2)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今年是我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很高兴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吧。我的名字叫做付丽平,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只要你乐意,都可以找我聊聊。另外,老师还有一条座右铭,就是先做必须做的,再做喜欢做的。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在老师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是这句话在激励着我及时去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工作。

老师希望以后同学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句自己喜欢的小信条,在你失落,迷茫或者慵懒的时候,用它来提醒、鞭策和鼓励你。 作为同学们的朋友,我想要和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起做到六个字,就是自知、自信、自控。自知呢,就是说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处在什么阶段,拥有什么,该感恩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自信呢,就是要找到自己身上的一个或一些亮点,用它做支撑,让自己的精神饱满起来。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信的地方,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亮点的。自控,就是要有培养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对的事情马上改过,对的事情坚持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教学过程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一、明确评改要求

师:同学们期待的作文课又到了,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大家,那就是小学版意林要征集同学们《我的理想》的优秀习作,老师想把你们的作品推荐上去,大家有信心吗?(有)

好,期待你们这堂课通过修改让自己的作文更出色。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次习作的具体要求。

生1:这次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2:要注意运用从其他学科学到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生3:还要注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生汇报,师板书:内容具体  条理清晰  运用材料  表达真情)

二、分享精彩开头:

大家写的作文,老师都读了,发现有三个优点,一是同学们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纯真朴实的理想;二是文章很条理,能将理想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样的理想,以及怎样去实现理想分段按顺序来写;三是大多数同学的开头都很精彩。

我们先来分享一下这次作文中的精彩开头。(是谁的请谁来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活化作文教学研究

全文共 5114 字

+ 加入清单

一、 课题的提出:

从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教师主要以命题作文为主,学生的习作普遍存在假话、空话、套话、抄袭也相当严重,个别学生干脆就不写作文。究其原因:作文与学生生活、学习严重脱离,学生无内容可写。叶圣陶老先生早就指出:“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作文教学应该让学生直接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广泛接触自然、社会生活,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习作素材,而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品德、情感的陶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为出发点,我将“小学生活化作文”作为课题,旨在让学生“在生活中作文,在作文中做人”。

二、课题研究目标

1、将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朴实无华、绚烂多姿的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及社会风情中陶冶情操,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从而体验写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与认识能力,真正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通过研究和实践,总结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基本目标、内容的组织、方法的选择、教学程序的设计,得出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理论与操作性结论。构建小学作文教学生活模式。

三、课题研究内容:

1、创设有利于作文教学的环境,实现学生从“怕写”到“愿写”的转化,达到会写、乐写。

2、贯彻“大语文”的教学思想,走“生活作文”之路,丰富写作素材,激发表达欲望,提高习作水平,让学生综合素质和谐发展。

3、追求多种形式的生活作文表达方式,丰富生活作文的写作内容。

4、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广泛接触学生全面观察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和用心体验周围世界和现实生活,并及时做好记录,为写作而积累。

2.叶圣陶的教育教学思想。修订版“大纲”也强调,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单调的课堂作文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方法及过程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研究过程:我们进行生活作文研究,首先理清的一个思路就是生活与作文的关系,即:作文即做人,教文以教道,生活与作文是统一的,生活作文是富于生活教育之中的。

1、.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1)享受校园生活

抓好每天在校时间,安排读、讲、说的机会。尽量利用校园里的一切活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通过观察、记录、交流,学生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用笔去描绘生活,赞美生活。如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向学生进行一句话教育。“以书为伴,终生受益!”、“学会倾听,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让这些富有哲理又有教育意义的话,每天出现,日积月累,学生收获颇多。每天安排上课前的3分钟演讲活动,内容不限,天文地理、人情世态、社会自然、包罗万象,但不得重复;形式多样,可以是社会热点、焦点,可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是日记、散文,也可是诗歌、故事。。同时课题活动与重大节日结合起来,如运动会上写的广播稿;比赛后写的赛后感想;迎“六一”、庆祝“教师节”提出的活动方案等等,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感受家庭生活。

放学后、星期天,学生常和父母一起参加家务劳动,这些劳动生活可成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写些日记、留言条、请假条,书信等。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等,引导学生把这一切装进自己的“作文素材库”。我们曾开展《今日我当家》学生家庭生活活动,在此项活动中学生用20元钱,真正的体验了当家买菜做饭的经历,活动中学生感受颇深:很多同学明白买菜要买既便宜又新鲜的;洗菜要用流动的水,不能长时间泡菜;切菜更需要长时间练就刀功、炒菜的学问更大:倒油前锅里不能有水,油热多长时间可以放菜等等生活常识。活动中有的学生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有的学生改变了自己的消费观念,学会理财;也有在活动中只顾自己,不管父母的自私孩子,让家长看到了今后教育的方向。

(3)关注社会生活。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自主实践后,再尝试练笔。如在今年3、12植树节时,组织学生在秦岭脚下开展植树活动,学生写的《我植树我快乐》真实具体;在陕西寻找绳王活动期间,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校、县、市层层选拔,我校在西安市跳绳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学生的那份热情也被电视台陕西教育电视台录成宣传片,在《e起挑战》节目中滚动播出;13年借“家乡文化大搜索” 主题队会活动的开展,孩子们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了解户县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建筑风格、美食特产等,从而写出了《夸家乡爱家乡》、《做文明的陕西人》等多篇佳作,做了两期校级优秀习作展览;我们还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寻找文明人,统计交通违规行为等社会活动。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情感有了积蓄,从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进入描绘社会生活情境作文中去。

(4)引进自然生活。

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它不仅属于画家,更属于小学生。和学生一起来到学校对面的绿花带内寻找春天;去离学校近的汤河公园,欣赏五月的牡丹、芍药,八月的荷花,九月的菊花,汤河水的变化;让学生仔细观察一年四季的风;看一看特有的大海。如我们“游牡丹园”活动,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花美,写出了《花儿朵朵开》的写景习作,也感受到了人们赏花、画花、爱花的热情,了解现在牡丹的生长情况和有些游客的摘花、踏花的不文明行为,写出了《花美人不美》等独特视角的习作,并和牡丹园的管理人员一起行动起来,写倡议书。

2.抓好课堂主渠道,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学新模式

(1)改进作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将作文与生活相结合,写具有真情实感的生活作文,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任务之一,因此我们加强了作文指导课的研究。对记实文指导做了(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的尝试:

第一步:激发兴趣,体验生活。精心设计导语、故事、活动、游戏等,拨动学生心弦,丰富生活体验,激发习作兴趣。如学生写《我的妈妈》,不妨先安排“采访活动”,让孩子们先去采访爸爸、爷爷、奶奶、姥姥、乃至伯伯、叔叔、邻居和同事,问问他们眼中妈妈的形象。使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妈妈,从而为写作好准备。

第二步:个体思忆,再现生活。采用多种手段,打开学生记忆窗口,再现生活细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个优势,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图片以及配套音乐,自己录制的录像短片等真实的场景,可将学生带入一个他们身边经常发生的小事当中,使他们如临其境。记得以《值日》为题习作,孩子们在留心观察值日后完成习作,初稿写得还是不尽人意。课上播放录制的值日场景,在关键时刻如值日时的拿笤帚时的姿势;扫地时的动作;擦玻璃时的神态;蹲地时的语言,适当暂停定格,给学生以交流的时间,想象回忆自己值日时的点滴,学生交流后积极投入到写作当中,一节课下来学生的习作抓住了感动的瞬间,丰富了写作的内容。

第三步:互动完善,思考生活。在相互交流中,加深对生活的认识,拓宽思路。如在比赛成败后,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交流赛后感受,小小的思想里,并不比老师想得少,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任何困难都能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

第四步:写好开头,构思立意。在写作时许多同学冥思苦想半天就是写不出来,有时七拼八凑但总觉得不满意。为了让学生写好习作的开头,向学生介绍好掌握的开头方法如:开门见山法、渲染气氛法、设置悬念法、名言、警句、诗歌引用法、故事导入法等等。学生在阅读到好的文章,也可在班里的“好书齐分享”时间里交流。教师坚持典型引路,视情况适时下水示范,帮助学生排除习作障碍。

第五步:笔述成文,记录生活。

有了前几步的铺垫,要力求学生如实表达,事实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不要写走样,更不能瞎编,说假话。

(2)重视习作后的评改

“批改”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学生批改作文,不仅能促进学生写作而且能让学生在不断品尝成功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好习惯。在作文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参与讲评,使他们成为评议的主角。在组织五年级的学生评改作文采取了以下形式:①班级评改。挑选两篇对比性较强的学生习作,由习作者本人朗读后,全班同学参照讲评要点进行评议,进行对比评改,在充分肯定作者成绩的同时,找出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进行客观评价。②分组评改。在集体修改之后,可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评改。分组时,教师将学生按写作能力高低搭配分组,指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评改时,由组长朗读习作,其他组员认真听。读完后,组长组织组员发表对习作的意见,并由组长归纳小结后工工整整地书写在习作后面。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修改别人习作的同时,提高自己评价作文的能力和表达能力。③教师评改。教师批改时,不但要看原文,还要看小组对原文的批改,对双方都进行评改。教师批改时,要把学生在文章写作中表现好的方面(比如文章好的结构,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语等)都点出来,加以表扬,同样在不好的地方也应写明理由和修改意见。在每个学期的学期中和学期末对有代表性的师生共同评改后的学生习作加以展示,对细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习作给予表扬。

3. 通过多样的练笔形式,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以丰富生活,积累情感;多思考,以获取灵感,提高认识;多练笔,以表达意愿,巩固技法。引导学生从“我”的世界走向“周围的世界”,从“我”的生活走向“社会群体”的生活。从作文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我们通过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鼓励学生用笔把它记录下来。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能写几句,就写几句 。这样,每天都有同学习作。定期评比,评出班内的“最佳作者”、“最佳读者”。评比的重点是感情是否真挚和语言是否顺畅。评出的优秀日记,每天都要抽空让小作者在班里朗读,并向优秀刊物推荐发表。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习惯,使他们的眼睛和大脑迅速敏锐起来。也使学生健步踏入一个“生活——写作——生活”的良性循环轨道,可以把读和写、写和评、写作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写作的轻松,协作的快乐。当孩子拿到日记本时,家长也会争相阅读,品头论足。于是更促进了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交流。

六、课题研究成果

1. 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生活作文指导课的开设,使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细节。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产生了兴趣,使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和提升,习作能力迅速提高。课题活动让孩子更团结,班级更有凝聚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已形成的学生作品集有《七彩生活》。

2.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推进了作文教学的改革。

我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构建了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体验激趣-——回忆再现——互动交流-——方法引路-——习作评析。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习作教育资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作文教学体系。通过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和探究活动,从活动入手,创设的自主、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作文,写作文。生活化作文教学模式的营造,发扬了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习作的主人,因而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学生的习作也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3.多种形式的练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在教学中我针对语文书中每一组的口语交际与习作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有生活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练笔,还通过“影评”、“周记”、“征文”等不同的练笔途径,让学生感悟生活,创造生活,激发习作的兴趣和动机,把游览到的风景名胜,了解到的家乡风土人情,收看到的电视新闻,搜集到的学校大事、班级趣闻等等一一表述出来,重视每次练笔后的交流与展示。多鼓励学生“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我们分享习作的快乐”,“把习作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每周推出5名练笔“小明星”,请他们朗读自己的美文,其他同学谈感受、说体会、学好词。在习作交流中培育学习的成就感,也让每周登场亮相的同学树立习作的信心、找到写作的乐趣和灵感。从而也促进了作文教学的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教学日记

全文共 2047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许多概念和原理的得出来源于严谨的科学实验,一旦在某方面有了新的观点又会采用实验的方法去探究。由此可见,实验在整个生物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步入初中,学生第一次真正且较为全面的接触“生物学”。由于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渴望去认识并探索神奇的自然界。在揭示奥秘无穷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时,人教版初中生物的四册书安排了大量的实验活动,几乎覆盖了各个章节。如此的安排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生物的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预示着实验教学在整个生物教学中的分量很重。没有实验教学这一重要环节的生物教学,无论再精彩再有趣都将是有缺憾的,是不完整的教学过程。因此,教学中要大力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也是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观察和分析能力,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现制定计划如下:

一、做好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工作

开学初对生物实验室进行一次认真地整理和打扫卫生,以保证演示和分组实验的开出。“普实”和“普九”工作早已在本校开展了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如何扩大“普实”和“普九”成果,让实验教学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直观方法,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门技能,做好实验室常规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因此,生物实验室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按要求规范化地填写好“四表一册”;做到帐、卡、物相符;做好仪器、药品的购入、调入、调出所应有的明细帐目;严格借物制度和赔偿制度;搞好仪器的保养、维修工作,做好防火、防潮、防尘、防腐蚀工作,保证实验的开展和顺利进行,保证实验安全,特别对有毒药品,做好防盗工作和管理工作。

二、加强组织纪律教育

“没有规格,不成方圆”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是上好实验课的保证,为了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使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向学生强调遵守实验室守则和实验规则的重要性,并要向学生讲明道理,反复教育,使学生明白并自觉遵守,保证实验内环境安静,要求学生不到下课时间,不准擅自离开实验室,如本人实验完毕或有事要离开,必须报告教师,离开实验室要向老师报告,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总之,要养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实验习惯和良好学风。

三、积极配合任课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

实验教学的关键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好、开齐一切课程要求应开实验。为做到这一点,实验室本着“团结、勤奋、务实、创新”的原则进一步熟悉教材,钻研教学课程,根据任课教师的教学进度,拟定好每个年级的>。根据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提前准备好实验器材,并和任课教师研讨改进实验的办法和措施;大胆地改革旧实验,设计新实验,提高实验课的质量,达到“

效益第一,管理第二,仪器第三”的效果,针对有些班级的差生和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多给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辅导,让实验教学工作真正成为一种不可缺少,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According to the teachers experiment notice, prepare the experimental equipment in advance, and discuss the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the teacher to improve the experiment; boldly reform the old experiments, design new experim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courses, and achieve "

Benefits first, management second, the third instrument "effect, for students with poor students and poor hands -on ability in some classes, give students more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nd counseling, so that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truly an indispensable, and it is done.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四、做好实验操作考核的准备工作

在这学期初二年级要进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为了顺利通过实验考核,在平时就要加强学生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随时对仪器进行维护和维修,对所缺的药品、仪器及时进行整理,并报给教务处,以保证实验考试顺利进行。

五、大力开放实验室,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让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实验室将积极配合课堂教学,做好定期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亲自参与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巩固学生的能力,提高认识水平,同时在实验室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设备与条件,为当地社区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幼儿园中班教育教学计划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三年级语文教研组要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教育部门、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立足校本教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努力学习课改的精神,正确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继续组织组内教师学习课改的精神,领会新的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新要求。努力使每一位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面积地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自己的教学教育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的课堂研究。

2、创设浓郁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学期初确定本教研组的活动专题,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提升教科研活动的质量和品味,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聚焦学困生,做好拉差补缺的工作。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关注学困生,对他们由浅入深、系统地进行补习,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做到共同发展、进步。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圆满的成绩。

上述措施只是我们教研组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地加以改进。若有不足之处,发现后会及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物理教学读书笔记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物理教学读书笔记要怎么写呢?下面随小编一起看看初中物理教学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物理学既是一门实验科学,又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理论科学。物理学从早期萌芽到近现代的发展,都以它的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着哲理的物理思想,影响着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因此,物理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正是因为物理有着以上的特点,而初中生的思维主要还是感性认知为主,理性认知为辅,基于这两个事实,就决定了物理的教学必须讲科学、讲严谨,讲逻辑。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的严谨性、逻辑性的最基本的体现。否则,学生会出现科学性错误、结论表述不够严谨、过程分析思维混乱没有逻辑性,学生越听越乱,学习教学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养成脱离实际、浮躁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的习惯。

“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以下特点,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物理学体系的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性有以下表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物理概念来源于实验和事实,并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产物。物理概念是人们在分析和观察了一系列事实及实验,抽象概括出了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从共同特征中抓住了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物理概念是来源于实验和事实,并经过高度概括、抽象的产物。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初中生已经开始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很低,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的必由之路。物理还年反映物理事实的本质,是进入理性认识的第一步,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是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物理事实了解得再多,也是没有作用的。正是由于物理现象的复杂性和物理概念的特殊性、深刻性和抽象性,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比较、综合、归纳、演绎、推理,把本质特性从非本质特性中抽象出来,从而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和升华。

总之,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学体系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说明文复习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说明文复习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太阳》这篇文章是一篇说明文,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此种文体,学生比较陌生,因此,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上来。如本篇课文共分了两大部分来写,第一部分为1——3自然段,重点写了太阳远、大、热的特点,第二部分为4——8自然段,写了太阳与人类密切的关系。本文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了解用数字、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并能运用到写作中。我在教学本课时根据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的编排目的,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习方法的教授上,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太阳、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时,我能基本做到教学条理清楚、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尽力突破教学难点。我比较注意让学生深入文本,来感受作者是如何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现太阳的特点的。我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学、教师导学等多种形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和文本接触。同时我也注意在朗读中体会、感悟。

教学设计时,让学生深入接触文本了解各种说明方法,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在讲授说明方法时,从最简单的“列数字”入手,引入其他的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来。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由于事先对说明方法的说明力度不够,所以学生出现了“打比方”和“作比较”混淆的情况。所以怎样让小学生比较清楚地区分这些说明方法是一个难点,可能还需要老师用比较直观的方法跟孩子们渗透。所以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将接受式学习和自主探究式学习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接受新的知识时,要给孩子适当的点拨或示范,让他们有较明确学习方向,从而享受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在教学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时,我旨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并未进行拓展。其实在后续的学习或课外的作业时,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了解太阳与人类还有哪些联系、人类将如何合理利用太阳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即写一写“我想对太阳公公说”再一步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但在课程实施及课后检查中发现,效果不太好。

多年的语文教学,我的感悟是每一篇课文从设计上来说可以是多元的。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的设计。课堂的最终立脚点应该是“实”。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变化的、生成的。课堂应该是有实效的:学生有所得。

从备课到讲课,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讲好一节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讲好一节课需要教师除了有娴熟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外,还要有深钻教材,深钻教法,体现新的理念,敢于做新的尝试的精神。我想自己在这些方面还存在差距,课前已经想了很多次的语言没有及时的表达,合作学习中还没有很好的教给学习的方法,对学生提出的实际问题没有很好的思考等等,这些都将是我努力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开放作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全文共 2932 字

+ 加入清单

摘 要: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开放的思想来引导与组织;要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要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要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要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作文也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关键词:作文教学;开放课堂;措施

大海之所以辽阔,是因为它容溪流,容小河,也容奔涌的大江大河。作文教学课堂也应像大海一样,容情感、容生活、容心灵,向经典、科学、名人、时代、未来开放,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深度、广度,有意义的文章来。

一、向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

作文教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也要让学生学会表达感受、领悟、体验情感。因此,情感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又是作文教学赖以实现的手段。基于此,笔者从来不放过课文的空白处,总是在课文的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渗透人文精神。如,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为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在危难关头船长大义凛然的精神品质,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一道课外练习,我称之为"爱的风帆",让学生回家问自己的家长在遇到那样的危险时自己会怎么样,同不同意船长"哪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面前,就开枪打死他"的做法。中午来到学校后,学生纷纷汇报了自己的收获,有学生说,自己的爸爸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会这样去做——保护弱小。也有学生说,自己的妈妈愿付出生命代价救自己,救丈夫。这分明是一曲爱的赞歌,父母的爱的赞歌,爱情的赞歌。"假如老师跟你们在一条船上,你们先会救谁?""老师,那我们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你。""为什么?"我料想学生肯定回答把机会让给我,原因一定是:因为你是老师,还要教很多学生;或男生会说,因为你是女人……当朱一民(化名)站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后,我的心灵被震撼了:"因为您有孩子,有老公,他们需要你的爱和照顾……"

我只觉得自己的眼眶湿润润的,嗓子也被什么东西似乎塞住了,我的学生懂得人间最朴素最真挚的爱,还有什么能超越这份朴素的回答和他们给予我的爱以及他们对爱的理解呢?()以此为契机,一篇篇"为爱逃生"作文呈现在我眼前,学生的作文给了我无限的遐思。

二、向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课堂呈现出一副死气沉沉的局面:教师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去进行作文指导,作文题材相对固定,不灵活,一学期就八个单元;而且有些作文题材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无话可写。因此,把作文看做是学生生活感受、主观情感的抒发,作文课堂应该向动情的瞬间、精彩的时刻、痛苦的时间全面敞开。当我沉浸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发现从"道士塔"到"笔墨祭"再到"华语情节",每一篇文章的选材、每一个生活的经历在作者的眼里、心里都充满了诗意,都是文化的积淀,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行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仿佛行走在那里的时间、空间、文化、历史之上,而这些看似平淡甚至无意义的材料在作者的妙笔中有了千种风情、万种姿态。面对今天丰富的生活,网络、游戏、电视等丰富的生活资源,学生依旧无话可说,无情可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生活不美,而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因此,我们语文教师所要做的首先是带领学生从平淡的生活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挖掘它们的情趣和意义,以丰富学生的感知和心灵。同时,还要把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观察、感悟、思考。譬如,比赛输了、学习上遇到困难了、满山怒放的山花、调皮的同桌等等,没有不给我们启发的,就看学生会不会把它看成是生活的经历,就是要教给学生从中去感悟生活。

三、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

听演讲,看文章,最忌讳的就是空洞的说教。每逢节假日,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时"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的思念之情多了几份苍凉和浪漫。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乐声流进我们的心田时,淡淡的忧伤、恬淡的乐声会净化我们的心灵。

因此,把经典引进作文课堂、引进学生的作文内容里,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作文有了思想、深度和广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引用,学会了思考。如,学完课文《最后的辉煌》一文时,诺贝尔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为了世界科学的发展和和平设立了诺贝尔奖,学生被他伟大的人格所震撼。为表达对名人的敬仰,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的情感,组织开展"我敬仰你,伟大的人"的作文比赛,就可取得良好成绩。因此,把名人请进课堂并与学生对话,学生不但又多了一份写作的方法,而且在对名人的了解中就形成了人格与品质。

四、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时代感的渗透与教育是非常必要的。2001年全国卷的作文题目"诚信"、2002年的全国卷作文题目"心灵的选择"等,都向学生提出了深刻的问题:他人的利益重要,还是自己的利益重要?为了祖国是不是该牺牲个人的利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不是要坚持?面对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作文命题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因为我们的学生生活在时代之中,我们又怎么能教我们的学生对所处的时代熟视无睹呢?电脑作为具有时代意义的产物,好多新的语言也是新时代的产物,而新时代新气象、新观念、新思想、新方法层出不穷,我们不能和学生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关起时代的大门来造车。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作文是"看图作文":图上是学生在教师节这天为老师送上自己采摘的野花。这项作文主题很鲜明,但与城里的学生却拉开了距离。因此,按教材编写要求走,城里的学生大多都在编。

现代社会强调公平正义、和谐民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作文教学的人文性,就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作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作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语文教师要在作文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敢于说前人没说过的话,敢于向书本的"定论"提出挑战,敢于对不合时宜的权威解释说"不",敢于坚持独立思考和积极的争论。就是说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以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进入学生的作文中,才能真正丰厚学生的人文内涵。因而,让"宽容、理解、自信、乐观"等主题进入作文课堂,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能面对社会的人。那么在学校,要训练学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很好地调控自己。这样看来,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善良、学会心存感激、学会善待他人、学会鼓励自己、学会面对失败等,都是语文教师所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作文教学还要面向未来。想象作文实际上就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作文训练。学生如没有丰富的想象力,也就不会有创造力。因此,让学生在作文课堂把理想放飞太空、把时光隧道提前、把未来生活规划,都是有趣的事情,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对此,语文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幻想,敢于大胆一些,敢于不切实际一些。

总之,作文是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真实思想的表达、观点看法的书写,教师必须以开放的思想来引导、组织:向学生的心灵与情感开放,体现真实性;向学生的生活与经历开放,体现体验性;向经典与名人开放,体现思考性;向时代与未来开放,体现时代性。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引进汩汩不断的活水,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在学生做到有事可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有理可言之时,作文就不会再是一件难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