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学风格(通用20篇)

导语: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没有归路,春天总是一去不返,最疯狂执着的爱情也终究是过眼云烟。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教学风格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浏览

5982

作文

1000

再看教学案例的第二部分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陈老师说:“核桃咱也吃了,手艺咱也学了,你觉得今天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有的说,胖子用牙咬核桃的情景最精彩,看他那卖力的样子,特别搞笑;有的说,老师仅用一个小刀片就剥开了坚硬的核桃,最精彩……陈老师又问:“那么,这样一些精彩的情景令你想到了什么呢?”有同学说:“我认识到吃核桃也是有学问的。”也有同学说:“我想到把难的事情变简单是要动脑筋的。”还有同学说:“要苦苦追求才能美美享受。”更有同学说:“任何东西都是有弱点的。”陈老师接着追问:“假如你的观点是‘要苦苦追求才能美美享受’,你准备写哪一段?”“我写胖子用牙齿咬那一段。”“假如你的观点是‘任何东西都是有弱点的’,你又准备写哪一段呢?”“我写老师用小刀片剥核桃那一段。”

什么样的生活素材是有价值的素材?应该说,任何生活素材都是有价值的。生活素材的价值取决于思维加工的角度和程度,而思维加工的触点就是主体体验。从教学过程来看,正是体验使学生获得了完整的过程和细节;正是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素材的比较、筛选和提炼,把纷繁的事件提炼成有意义的事件;也正是切身体验使学生的认识提升到了价值的层面。也就是说,体验使学生获得了有意义的材料,获得了过程和细节,并完成了材料的提炼与深化。不仅材料是鲜活的,过程是完整的,细节是真实而饱满的,而且观点与材料达到了高度的协调统一。

因此可以说,体验是使生活素材走向写作素材的桥梁。

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体验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个体价值的觉醒,求异思维的养成,还有作文的素材提炼、经验提炼和价值提炼等。然而,对于学习主体而言,体验的价值绝不仅止于此。

生活是人类通过适应、利用与改造环境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是人的生存、活动、自我实现的方式,也是个体积聚经验,使才智、人格得以发展的方式。但是,相对于人的内心世界而言,生活世界总是以一种外在于人的方式存在着,如果没有主动的参与、切身的触摸,那么我们尽管生活其中,它给我们的感觉仍然是隔膜的、缥缈的、冰冷的、枯燥的。体验是对生活,对生存,对生命的经历和感受,是主体从自己的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感受生命及其价值的过程。因此,体验是连接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的纽带。只有通过体验的环节,才能触摸真实生活,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人的价值跃迁。所以,我们的作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状态,强调从真实生活、理性生活、道德生活、审美生活等方面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认知、体验、感悟等生活形式的统一,促进学生内心世界、文本世界、生活世界的互动与融合,塑造学生完整的精神,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从作文教学的经验来看,丰富的体验会使一个人成为丰富的人、细腻的人、感恩的人、有情趣的人、有人情味的人、关注他人的人和高尚的人。而这些素质反过来又会影响文章的取材、表达、情趣和取向。体验的价值在哪里?在为文,也在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生物教学中的板书的作文1500字

全文共 2381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借助现成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选择其中合适的部分用在自己的讲解中,根据教学需要制作适合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用图表、动画等动态展示变化过程,清楚地展示教学内容,形象地演示思维过程.然而再静静观察,发现慢慢地很多教学黑板几乎成了摆设,有的教师整堂课全部用多媒体,没有一点板书,偶尔有点板书也是随随便便在黑板上先写几个凌乱分布的字.的确,多媒体教学在解决课本中的某些难点时有传统授课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黑板真的可以放置一边,板书真的不需要了么?

一、板书的教学意义

传统的“黑板板书”尽管没有现代多媒体课件具备的声、色、光、影等诸多优势,然而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渐趋普及的今天,黑板板书的作用仍不可被忽视.事实上,所有的直观教具中,要数黑板最普遍、最重要、最灵活,但是也许就因为黑板过于为人们所熟悉,以致往往被忽视或使用不足.许多教师黑板运用得很差,还从未探索过它那令人兴奋的种种可能的办法.

1.板书能够“与形助言” 尽管课件的“形”更大,更富有色彩,但课件都是在课前预设,难以应变课堂丰富而随机的生成的问题,传统的“讲解加粉笔”却能在这方面显示优势.

2.板书具有现场动作过程,具有视、听同时并举的真实和连续整体感,而课件画面与“画外音”分体式则不免在有些“距离”上的不和谐,而且有时操作的不熟练使这种不和谐更甚.同时容易出现“当时清楚,过后模糊”的现象.板书不但可以让学生看到形成过程(即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将整个过程“定格”,课堂小结时通过简洁完整的板书回顾整个一堂课的内容.

3.板书并不完全是反映教学要点的,也不完全是为配合讲解而写、而画的,通常还有“应该怎么做、做的怎么样”的行为示范,即教师可以随时通过板书队学生提供示范.如果这种示范由课件呈现,显然缺乏现场真实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清晰的思路.

二、板书的设计

板书设计是运用简洁、醒目的文字、符号、图表等精炼的书面语言,提纲挈领地再现课堂教学内容,是不可缺少的辅助性有效教学手段,它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文字表达,是教师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板书既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又是一种教学艺术.

1.板书设计的板块构成

板书有教学功能,不能随意的写写画画,不能想写就写,想擦就擦.板书一般包括主板书和副板书.主板书要反映出教学内容的系统、重点和层次.一般说来书板书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上的重点就是板书的重点,板书内容要为教学内容服务.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有条理、有系统、重点突出的材料才利于学生的记忆,板书内容必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才能便于学生记忆.板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副板书是相对较次要的内容,如先前学过的概念、公式等,或当前学习中有必要表达的某种推理过程,演算步骤等.主板书是一堂课中的“保留节目”,而副板书可以随写随擦.

关于板书的布局,应视黑板长度适当分栏.每栏的宽度以教师不走动板书时轻松达到的宽度为宜.如图1.

2.板书的常见形式

板书表现形式应“因内容、目的制宜”.大致有如下一些主要形式.

(1)要点式板书.要点式板书要提纲挈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具有较高的概括性.

(2)总分式板书.总分式板书是一种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板书.它能够突出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体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的体系.这个体系,往往把教学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串珠成线,结线成网,形成结构,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它的特点是概括性强,条理分明,能清晰地展示教材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突出中心思想,有时也把教材内容的纵向联系,按照并列的形式进行分别归纳.

(3)对比式板书.对比式板书是将两个或多个既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内容,采用对比的方法排列出来的板书形式.这样便于学生比较、分析,使学生通过比较,区分易混淆的内容,便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教学“DNA和RNA”一课的板书:

比较项目DNARNA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含氮碱基A T C GA U C G结构多为单链结构多为单链结构主要存在部位细胞核细胞质(4)流程式板书

流程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发展,情节起伏或逻辑思路,选择关键性词语,以线条,箭头等连接起来构成的一幅流程图,它能将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的线索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例如教师教学“植物组织培养”一课的板书:

离体的组织脱分化愈伤组织细胞分裂胚状体发育新植株或细胞细胞分化

此外,还有“表格式板书”和“图解式板书”等,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板书,使学生便于理解,较顺利地学到知识和技能,获得能力的提高,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书写板书的注意点

1.板书应有课前预设.教师在板书前,应对本节课的板书有一个总体的设计.板书类型应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等相一致;板书整体框架要条理清晰,有系统性;板书内容要重点突出;板书语言要准确简洁.

2.板书应清晰醒目.板书字体应为楷体,力戒潦草;字不宜太小,应确保后排学生能看清;不管内容多少都有做到条理清楚,大方美观;还可以在重点处使用彩色的粉笔书写,以提示学生注意.但也要避免滥用色彩,使学生眼花缭乱,分不清主次.

3.板书应避免分散或干扰“注意”.板书时应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或干扰学生观察.如:书写板书时身体尽量站在黑板一侧,避免挡住板书内容;黑板周围不要放显眼的东西;避免粉笔和黑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等.

4.应避免连续长时间板书.较复杂的图、表或需要较多文字材料呈现时,可提前在小黑板上准备好,或者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现场板书好处很多,但不意味着否定多媒体手段.关键是用其所长、应用得当.

总之,在大力倡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今天,我们不能摒弃传统的板书优势,而应该与课件相互补充,确实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于生物教学中的板书的作文1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过程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1、启发谈话,

2、激发兴趣。

同学们都爱听童话,爱看童话。童话是通过大胆而又合理的幻想来编写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心里一定装着许多的童话故事,什么“白雪公主”、“灰姑娘”啦;什么“狐狸和乌鸦”,“丑小鸭”啦;什么“皇帝的新装”都是那样离奇有趣。为了帮助同学们也练就一双想象的翅膀,在神奇美妙的童话世界里飞翔,让我们也一起来试着编童话,看谁编的童话离奇有趣。

3、忆说故事,

4、领悟写法

引导忆说故事

同学们读过不少童话故事。你最喜欢那些童话故事?在这些童话中,哪些事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故事为什么会这么生动有趣、吸引人?在小组里交流。

汇报交流,总结写法

各小组代表汇报,教师点拨,达成共识

投影出示:

编写童话故事的基本规律:

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物当作人来写。

采用夸张的手法,想象大胆有趣。

童话里的事物都有象征意义。

故事有一定的顺序。

5、大胆想象

列出提纲

1、回忆故事,

2、启发想象

再读本单元童话

《母亲的眼泪》、《卖火柴的小女孩》,回忆《群鸟学艺》《青蛙的苦恼》等,想一想文章都讲了什么事?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3、自选材料,

4、确定内容

(1)写童话,可写的东西很多,大到自然万物,小到身边一事一物,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事物,通过大胆合理的想象,用童话的形式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

(2)想一想,自己准备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或给人什么启发。

(3)把想好的故事互相说一说,交流评议。其他同学可以帮助补充、修改

5、拟定题目,

6、列出提纲

根据交流,拟订自己的作文题目,并自己编写习作提纲。

7、完成初稿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奇妙联想,赋予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完成初稿,想怎么想就怎么写。

8、指

9、导修改,

10、完善习作

1、指

2、导自改习作

把写好的文章读一读,对照要求自己修改。

投影出示:

⑴有无错别字和病句。

⑵童话故事是否完整。

⑶想象是否合理有趣,情感是否具体生动。

⑷、读了后是否能给人以启发。

2、按要求四人小组互批互改

3、抄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学过程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引入新课:

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 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中

),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

),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

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方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 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 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教学反思范文

全文共 7753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赛中有位老师的参赛题目就是《写作中的文化思考》,在他看来“有文化”的写作应该是“有思想”的。我们的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思想,没有自己的话语。我对他这样的判断是赞成的。由此我想到“也”跟一跟这位老师的风,于是就把“文化”两字嵌入我的述评标题之中。我想,中学生作文缺少文化品位是否跟中学作文教学缺少文化品位相关呢?简单说,中学作文教师以“文”而使学生有所“化”之境界、层次太差了。

我可能是这届比赛大会中唯一的“观察员”。我不想虚伪地说是学习者,我是地地道道的“观察员”。我非常认真地听了高中老师全部的比赛课程,毫不夸张地说比评委听得还要认真。现在,我将用冷峻的刀笔对这些比赛课程进行剖析。即从这些全国各地选拔出来的精英的教学行为去认识教师的社会存在,他们的思维方式及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价值,执教者的素质——从态度到能力,甚至包括他们教学中的习惯话语“非常好”、“很好”——无一例外对学生不绝于耳的夸赞,这已经成为具有某种文化意味的模式。这种充斥课堂的溢美赞语令我这个局外人感到有些虚伪。如果我们的孩子们在这样的纷围中成长,我对他们的未来深表担忧。当然,这还是小问题,是枝节。但在这里可以体会出他们的心理状态。其实这一切都集中于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不懂而教”。

一、当前提就错了的时候,这样的课堂教学还有啥用?

讲台上,大屏幕打出“例证法的运用”几个大字。

随后字幕打出:论点——“苦尽甘来”。

然后老师依次讲出高尔基瘫在床上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师指出这是学生写作中的原稿);爱迪生苦苦寻找制造灯丝的材料;明人宋濂忍受寒冷借书抄书成为大文学家;李时珍走遍各地爬山涉水,向农人、牧人、猎人寻问草药,最后写成《本草纲目》;王羲之写尽十八缸水成大书法家。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探讨哪个事例能用,哪个事例不能用,而且在使用时如何紧扣论点加以分析。听课教师在静静地听,认真地记。

我要问的是“苦尽甘来”可作论点吗?

我们说:论点是论者的一种主张、思想、看法等等,这是常识。而“苦尽甘来”它不是思想,不是看法,也不是一种行动办法。它是对一个行动者艰苦奋斗之后终于获得成功并享受成功这样一个过程高度抽象的概述。“苦尽”之后“甘来”,这是讲述“过程”。这个错误愁人处不是观点有问题,而是我们老师不认识“论点”的性质。

课后我与听课学生交谈,对这个“论点”提出否定。学生开始不理解,我给他讲——“只有吃得苦中苦,才有可能得到甜上甜”,这是根据俗语概括出来的一种“思想”、“价值观”、“做事的准则”,论述“吃苦”与“得甜”的关系问题,这可以作论点。而“苦尽甘来”是对持这种人生观奋斗并获成功之人奋斗过程的概括表述,它对人不具有思想性启示,不是一种道理。因为“甘来”,可以通过艰苦奋斗获得,亦可通过其他手段来争取,比如“投机取巧”,“嫁个好男人”等等。具有不同人生观的人,会走不同的道路。学生听后说,“啊,这节课白听了!”

二、在关键的时刻就是跨不过学生所知这道“坎”

参赛课程题目:《援譬设喻》。中心内容是讲如何打比喻。

首先说,这个题目就有问题。“援”,它的本字是“爰”,它是指用绳子将人    慢慢地拉引上去,后来演变为“援”。“嫂溺援之以手”这句话大家都知道。由此有了引申意义即“引用”之意,如论说文写作中“援例以证之”。“设”,《说文》曰:“设,施陈也。”本意就是安排、布置。由此引申意义为“筹划、制定”,“设法度以齐民”及“想法设法”中的“设”就是这个意思。我以为,我们平常说“设喻”,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安排比喻,而应该有“制”喻的思考。从“制”字理解,那么就与如何打比喻相统一了。但“援譬”,只能理解为“引用”,它本身没有“制”的内涵,因此说“援譬设喻”与讲如何打比喻不通。

讲过这个标题之后,再谈这堂课是如何进行的。

老师在讲述生动的比喻过程中引导学生与之对话,即如何打比喻。老师问:“打比喻应注意啥问题?”学生逐一都非常准确地说:“要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要用常见的”,“要用有相似地方的”。于是老师在黑板总结出打比喻应注意的问题——“熟悉”、“相似”等等。

这是打比喻的一般道理,连初中生都知道。课后我问听课的同学:“老师讲的这些东西,如果你不听课是不是已经会了呢?懂不懂呢?”学生回答说:“知道,懂。”我又问“怎样把比喻制作得更好,或者说怎样从思维的方向上,超越目前所知的范畴制作出审美价值相对较高的比喻,你懂不懂呢?”学生回答:“不懂。没有听过这种分析。”这就是说,我们老师只讲了学生知道的东西。而学生不知道的,他却没有讲。因此,我怀疑在关键的时刻,他们没有能力越过学生所知这道“坎”。

与《援譬设喻》课相接是《以文学的名义——陌生化语言训练》专题。这位老师讲课的部分内容是上一课老师讲课内容的继续,其中讲到“立象”这个题目时,举例“老照片是……。”这位老师讲出一个原则——“风马牛不相及”,这句话我印象很深。我以为很有道理,从对方法的表述上有启发性,也有操作性。比如说:“老照片——我过去的时光留下的脚印。”“脚印”与“老照片”,“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你说:“老照片是不连贯的电影记录片。”此“片”与彼“片”,都是“片”,不美,形象相近,缺少诗意。

但这位老师所讲“风马牛不相及”不具有理性的意义,因而大大降低了它的指导性。比前者虽然有了一点儿超越,但仍然没有攀上“理性方法论”这个台阶。

下面我来给他们作一个总结升华——“异质构喻”,解释一下:在异质的世界里寻找与被表现事物对应的表现事物,在一定的界限内,被表现的事物与用作表现的事物,两者距离越大,文本的审美价值越高。

我们常用“牛饮”、“狼吞虎咽”、“猴急”说人,这都是“异质构喻”。

乔治·布洛克说:“当诗人吟诵出‘燕子像剪刀似地掠过天空’时,他实际上已经在一把锋利的剪刀和一只在天空中迅速疾飞过的燕子之间找到了共同点”。

我以为,上述两位参赛人的讲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都应该跨越学生所知这道“坎”而跻攀上我所讲的理性平台,这样的教学课对学生才有意义。

只提出问题而不能解决问题,可以说是这届教学大赛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缺陷。在不能跨越学生所知这道“坎”的问题上,我再剖析第三位参赛者的课程。当然我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因篇幅问题不能展开论述。

话题《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的主讲者兴高采烈地启发学生以现有的熟语为由头提出了许多与熟语本身内涵相异的新思想。比如“东施效颦”,本来是批评东施姑娘不顾自身条件一味模仿西施的行为,结果弄得自己丑态百出,然而老师启发学生提出“模仿是创新的开始”;比如“飞蛾扑火”,本是批评飞蛾不识火的厉害自寻死路,然而老师启发学生讲什么“勇于追求光明”。老师所讲“另一扇窗”就是所谓“逆向思维”。可是要追问 “怎样”具体展开思维,“逆向”提出问题?令人可笑的是老师讲到这里时大屏幕上打出了敦煌壁画中一位反弹琵琶的飞天美女神象,画面的确是很美。但是,从这反弹琵琶的画作中就能让学生明白“逆向思维”的规律吗?在花俏甚至有点喧闹的课程过去之后,留下的仅仅是一个干巴巴的“逆向思维”概念,还有一幅“反弹琵琶”画像。这就是当今中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文化性之所在。

其实,“逆向思维”在哲学上讲就是“两面思维”中的一面。罗马神话中有一位神叫雅努斯,他就长着两付面孔,人称“两面神”。“两面看”有许多思维路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有各的走向。这里仅以“调查与发言权”为题讲其中一个逆向思维的路子。

说到这个话题,一般人马上会想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是毛泽东的话,具有普遍性。但是,反过来还可以再问“有了调查就一定有发言权吗?未必也。”比如调查王熙凤阴狠歹毒的霸道作风,选择贾母、王夫人,选择贾宝玉、薛宝钗,选择平儿、袭人,这些人不是王熙凤的至亲长辈,就是她的至亲平辈,再不就是她的亲信下属。从他们这里能问出什么来呢?尽管代表面挺全。从“有发言权”到“不一定有发言权”两种命题的提出,这里的“逆向性”就是“两面思维”之一的“‘普遍’——‘特殊’双向思维”。“有发言权”讲得是一般、普遍规律,“不一定有发言权”讲得是特殊、个别。所以,我们看事物既要看到普遍的一般的规律,又要注意可能发生的特殊情况。“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的训练,必须进入到这种理性训练的境界对学生才有意义。

三、游戏写作,教坏学风

在《淘课本之米,为巧妇之炊》的话题讲课中,我吃惊地发现中学生的不良文风及不良学风是怎样来的,可以说是他的老师教出来的。先请大家看一看这位老师讲课的主导例文:

作文题:请以“诱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

[1]蓠笆那边/有草莓一棵……草莓,真甜!

如果(上帝)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

——狄金森《蓠笆那边》

鲜红的草莓就是诱惑,诱惑国之大,上帝都无力抗拒!而茫茫人世、滚滚红尘中,金钱美色、香车宝马、功名利禄等诱惑无处不在。为诱所惑者,如飞蛾扑火、身败名裂;抵制诱惑者,藐权贵如草芥,视金钱如粪土,名垂千古。

[2]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勾践任用文种与吴国讲和,表示甘愿成为吴国附庸。吴国重臣太宰嚭在越国钱财和美女的诱惑下,利令智昏,反而在夫差面前大讲越国的好话。而夫差也被西施的美色弄得晕头转向,亲小人、远贤臣,整日沉溺于声色犬马。哪还有心思理会朝政?吴国的君君臣臣在诱惑面前吃了败仗,虽拥有号称十万的大军,却落得个被三千越甲踏破吴宫的可耻下场。

[3]面对诱惑,有人却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4]他无望地盘坐在路边,容颜像枯干了的木柴。他面前放着一只残破的碗,空的。他那无助的双眼似乎在乞求每一个路人:行行好吧,施舍一点吧,我已经饿了好几天了!这时,一个衣着华丽的富家子弟弄来了一碗饭菜,远远地放着,用唤狗一样声音对他嚷嚷:“来,吃啊!”乞丐坚决地摇了摇头。这个锇死的乞丐告诉我们:在诱惑面前,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5]大帅哥邹忌面对巧言令色的诱惑,清醒处事,悟出了讽谏齐王的治国之道。陶渊明面对官职的俸禄,大喊一声:“我决不为五斗米折腰!”且不说那在国家大义面前最终拒绝了母爱私情诱惑的赵威后,也不说那面对楚国相国的官帽头也不抬的庄周先生,单从那司马迁对皇权意志的抗拒中,我们便能感受到“史家之绝唱”的浩然正气!

[6]面对诱惑,有人安贫乐道;面对诱惑,有人成就理想。古人如此,今人亦然!

[7]学者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面对美国人施舍而来的救济粮的诱惑,他毅然绝食,宁死不屈,毛泽东称赞他“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8]“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在痛苦地思考着生与死的问题。对于弱者而言,生之艰难,也许死亡就是一种诱惑,有的人也许抵挡不住而寻求解脱。而史铁生的这句话表明他是一名抵挡诱惑的胜利者,是生活的强者。

[9]无论是英雄,还是智者,能抵制诱惑就一定具有伟大的品格。

[10]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各种诱惑层出不穷的今天,中学生应如何抵制诱惑,不为物质所诱惑呢?那就“打开窗子,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罗曼·罗兰《名人传》),我们应该像英雄一样,正直、仁慈、无私,保持纯洁高尚的心灵,做一名拒绝诱惑的中学生,绝不做被外物驱使的奴隶!

讲课老师就是利用这篇文章做例子,给学生示范如何运用从课文中积累的材料,并且进行了这样的归纳:

概述评价,表明观点。联想想像,神思飞扬。

刻画场景,细节动人。列举排比,气势非凡。

引用名句,增添文彩。

而我,宁肯把这篇例文当作反面的典型,在讲不应该这样写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怎样以严谨的态度使用所学的东西,尤其是在拿不准的时候要到文本中去认真核实。在议论文写作中,我反对将课文资料做“文学化”的“联想想像”;我反对将课文资料添油加醋,编排“细节”;我反对将课文资料一股脑“列举排比”在文中。这篇例文是这位参赛选手“歪经”指导下的“歪文”。两者互释互训。

诱惑,是指人受某种事物的吸引而使自己的心智迷乱。写这篇文章,理应面对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写出人们应当怎样面对生活,保持理智,这样的文章才有实际意义。

然而,参赛老师所推崇的例文距离今日现实太遥远了,这是一篇典型的掉书袋文章,光人物就有十多人,充满了书柜的霉气。

可以说,这篇文章不是讲课人所言“淘课文之米,为巧妇之炊”。“淘”者,澄汰之谓也。洗去杂质,留下精华。这篇文章其实是“堆”米,这是老师所谓“列举排比”之法的典型劣作。这种“列举”是不管“米”合适不合适,乱“堆”一气。比如赵太后送儿子去做人质,其实就是为大爱而舍小爱,怎么胡乱说什么拒绝“母爱私情诱惑”。司马迁,何曾受到什么“诱惑”,他是因与李陵关系甚好且认为朝庭对李陵不公说了几句辩解的话而已,算不得抗拒“皇权意志”。他的遭遇与什么“诱惑”不搭界。

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胡编乱造,对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极其轻率的改造。比如朱自清仅仅是不领美国的“救济面粉”,但并没有“绝食”。还有对那个饿死的乞丐所谓的“想像”、“刻画”,在有历史知识的读者百前,显得很是滑稽可笑,不具有任何说服力。

讲课老师开始说这是从《礼记》中的记载而来。但查《礼记》原著,其记载如下: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衭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因不食而死。

课后,我曾与讲课人说,《礼记》所说“左奉食,右执饮”这是很诚执的助人态度,只不过喊了一声“嗟”而没有说“请”显得有些粗鲁,那位饥者因此拒绝帮助而饿死不值得尊敬和崇尚!对古人这种所谓“尊严”需要重新认识,不能以此律今,今天有几人认同他呢?这是地地道道“死要面子”。学生那种所谓的“细节”描写,是在按照自己的需要修改史记。讲课人辩解说:“是从孟子‘鱼我所欲’一节而来。”确实,这位教师在讲课时说到“一箪食,一豆羹,得则生,弗得则死。”但孟子仅仅是说“嘑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在《孟子》书中,并没有说乞丐因此而饿死。很显然,例文中乞丐之事是作者将《礼记》与《孟子》两书中的资料合而为一,重新编造而成。这样使用课文的材料是不妥当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礼记》所记也好,孟子所说也好,那种为了一点儿面子的事而拒绝生存,这与今日人们的价值观相差很远。此外,这篇谈拒绝诱惑的文章本身就表现出作者受“诱”而“惑”,他受“高分”的“诱惑”置历史事实于不顾恣意修改!这种为了自己的需要说大话、编历史的学风、文风是可恶的!

四、教者缺乏基本的写作示范能力

老师讲作文,并不要求他一定是写作高手。但是,他必须具备基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说在讲述如何写作的时候,至少能作出准确恰当的示范例子来。然而在这方面,我却看到了许许多多负面的例子。

在《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从“功亏一篑”谈起》课例中,参赛老师在解释什么是“功亏一篑”时候,讲了两个例子:

其一,一个自行车赛手即将获得冠军。但是,在他距终点很近的时候,与另一个赛手相撞。他与冠军失之交臂。

但是,这个例子不是“功亏一篑”,而是“功败垂成”。“功亏一篑”,是指为山九仞,由于他自己的原因,未能坚持下去,最终还是缺了一筐土。“功亏一篑”这种失败,人们更多还是从行为主体去反思。而“功败垂成”,虽然也是说即将成功时却失败了,但其原因却是多种的,可能有行为主体的,也可能是其他的。

其二,一位喜欢花生米的先生,吃了不少香香的花生米,但吃到最后却是一粒苦涩的。真是“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说得很清楚,山堆得已经很高了,只差一筐土,但却没有成功。然而老师所讲吃花生米,不是“缺”,恰恰相反,是多吃了一粒。如果不吃那最后一粒,他会很满意地说:“今天很好地品味了香香的花生米。”这不是“功亏一篑”,而是“味毁于多吃一粒”。不仅如此,“功亏一篑”,应该反思行为主体自身方面的原因。而吃花生米,后边误吃的那一粒是不易发现的,因为花生经炒制后其果仁的颜色一般人不易发觉有什么异常,不吃是察觉不出来的。所以,误吃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发觉是苦涩的,吐出来就得了,他满肚子的果仁还是香香的。这与“功亏一篑”不搭界。

参赛老师在讲“摆事实,讲道理”的时候,摆出的事实不能讲清自己要讲的道理,这不是很尴尬的事吗?

这样的事例,在这届教学大赛中屡见不鲜。

请看《从叙述性材料到事实论据》话题讲解,老师的讲课中心是告诉学生如何把一段文字性的记载材料紧扣论点非常简洁地概括为一则论据。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老师也亲自写下水文给学生作示范。

在论证《不耻下问》这一论点时,老师讲了一个材料,大意是贾思勰向养羊人请教养羊经验,向农民请教选种技术。有的人认为有失体统。但他不以为然。经过多年积累研究,终于写成了《齐民要术》。

讲课老师就此事的叙述如下:

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些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农夫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

既然是要紧扣论点对材料进行整理,当然是要删掉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绝对不能把精华的东西去掉。这位老师的下水文,恰恰是把体现贾思勰不耻下问的具体事例淘汰了,而代之以空洞的说教。下边我就以她的字数为限对前边那段材料重新整合:

南北朝农业科学家贾思勰勤于下问,他曾跑百多里的路向善养羊的人请教养羊经验,他曾跑到田间向农民请教选种技术。有人说这样做有失体面,对此他不以为然。毫无疑问,那部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便凝聚着许多贾思勰不耻下问学来的宝贵经验。

请大家比较这两段下水文。它们的文字数量基本持平,但取舍不同。前者重那些虚话,后者重实际行动。论说文的论据贵在事例凿凿。特别是前者仅仅把《齐民要术》这部书作为显示贾思勰成就地位的道具,而后者则突出它的撰写与不耻下问直接相关,这样就更突出了不耻下问对人们生活的意义。特别是这一点,许多在场中学语文老师认识不到这种点化的作用。

我真想把我所听的课逐一进行这样的点评,但因篇幅所限,只好作罢。写到这里,我想起大会组织者在开幕式上的致词——这届大赛是从理论到实践,从上到下,对2001年以来的改革进行反思,对前一段课改成果的展示。我以为,与其说是成果展示,莫不如说是浅陋的现状展示,而且是淋漓尽致的展示。我不知道评委在将这些课评为优秀的时候以及这些课程主讲人接受优秀证书的时候是怎样的高兴,我想他们也同样不知道如我一样这些学生的爷爷、爸爸听到孩子们在听这样课的时候是怎样的难受。某些人总把我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批评看作是大学教授的指责,其实我作为一个家长是为孩子们着急啊!特别是当人们还不能认识这个现状,醉乎乎地拿着奖状走进充满欢庆鞭炮硝烟味的校门时,那更是令人心痛。

在这届比赛大会召开的日子里,大雨频频,雷声阵阵,电光闪闪,我心里很不宁静。其实语文课改,最重要的任务是改人,首先是语文教师需要改造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这一点做不到,孩子们只能上这样的无用的课。看着这沓剥掉了“皇帝”新衣的文章,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诗:吟罢低眉无写处。由此想到,我的文章有发表的地方吗?人们敢面对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生作文教学困惑怎么写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作为指导者、引路者,有必要为他们的写作之路扫除荆棘和障碍!其实,每完成一次作文过程,学生们的思想会迈进一步,会成熟一些。换句话说,每次写作就代表成长与进步!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简单与各位老师交流作文教学的困惑与应对方法。

困惑一:作文内容空洞——不明白写些什么

有一次,我向学生布置一道作文题,题目是“一次有趣的经历”。第二天,我已已审阅了学生的作文。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很多学生在文中继续了经历的事情,可就是平常之事。有的写了和妈妈逛街;有的继续了吃饭上学,有的。。。。。。总之,学生的作文内容非常空。如同一座大宅院里面什么也没有。这样的作文能力应该是比较一般的。

解决策略:引导审题、确立主题,挖掘材料

仍然是刚才的作文题,对于出现的问题我仔细反思。于是在作文讲评课,我又一次出示了作文题目。我让学生反复读题之后,引导他们交流,题目的眼睛是什么?学生议论之后,我把“有趣”去掉,再让学生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这下学生都恍然大悟,原来题目也有眼睛啊!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题目的眼睛,我们可以准确的把握作文的主题。主题有了,那么如何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表达呢?我再让他们在大脑搜索有趣的事情。。。。。。。。。这下,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在学校里的事,有的说在家里的事,有的说在街上发生的事。说的学生忍不住笑了,听的学生更是如此!原来,作文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仔细审题,至关重要。

困惑二:作文语言平淡——不知如何生动表达

小学生的作文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不会生动表达。写的平淡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学生的阅读面较狭窄,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除了书本上的词汇,就不会其他的。第二,小学生的经历较少,除了吃饭就是上学,当然编制不出美丽的神话!第三,学生没有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学了再多不会积累,也是枉然。生动优美的词句是作文的身体,画龙点睛便是如此!

解决策略:引导阅读,学会积累。

课文是最好的范文,每一次学习新课,我都会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学完后,我又让学生自觉积累好词佳句,并且引导交流。一个星期过后,我让他们在此交流自己的积累与收获,再一次巩固了积累。另外,我每个星期,还安排了一节课外阅读课,鼓励他们吸取语言的能量,再一次进行自由的积累。每周布置一篇小练笔,让他们尽情自由的表达!

作文教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但是也是他们享受成功与快乐的舞台。在这里,我仅对作文教学提出个人肤浅的看法,让我们与学生一起展开思维的翅膀,翱翔于作文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物作文教学课堂实录

全文共 2525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运用描写人物的各种方法,侧重各种细节描写与肖像描写,激活人物的个性。

教学方法:引趣法,回忆法,启发式双边教学法,对比法,研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听过

“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世上可笑之人”这幅对联吗?(展示弥勒佛图片)

二、教学过程:

问:对联描写的人物是谁?

答:

学生甲:弥勒佛

对联概括出弥勒佛的什么个性?从哪几个字看出个性的?

答:

学生乙:大肚容难容事——宽容,开口笑可笑人——乐观

问:那么,个性到底是什么含义?

答:

学生丙:人物的个性是指人物在思想、品质、言行、习惯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特征。

问:这幅对联是运用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此描写方法与个性结合点在哪儿?

答:

学生丁:肖像描写:肚大——宽容;笑口——乐观

问:听一段文字,猜猜他是谁。突出这位同学什么个性?(眼睛下一个高鼻梁,小平头,圆脸,中等个儿,体重适中,学习一般)。

答:

学生戊:猜不出来,因为此人的肖像描写无个性体现。

那么描写人物时,是否每文必有人物肖像描写?

答:

学生己:不一定

通过这副对联与片段,同学们可以总结出如果运用肖像描写激活人物个性,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答:

学生庚:肖像个性一体才使用

2、结合课文与写作,回顾课文小说单元中的人物

问:同学们想想她们分别是《红楼梦》中具有什么个性的人物呢?是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1)、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双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答:

学生甲:(1)王熙凤——泼辣、刁钻、奸诈(2)林黛玉——多愁、多情(都是肖像描写)

问:同是描写眉眼的文字,个性却各异,让我们感受到曹雪芹三寸柔毫笔力的大家风范。

《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得知高级宾馆要五元一天之前之后的表现如何?有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他什么个性?答:

学生甲:知情前——“新被子,雪白的被底,暂新的绸面,呱呱叫三层新。他又眷顾着那两张大皮椅,走近去摸一摸,轻轻按了按,知到里边有弹簧,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

学生乙:知情后——“拿提花枕巾干擦脸一阵,衣服也不脱,就盖上被头困了,这一次再也不怕弄脏了,他出了5元钱呢。……推开房间,往弹簧太师椅上一坐,:“管他,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回头再看刚才坐的皮椅,竟没瘪,便故意立直身子,扑通坐下去,……试了三次”(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两相对比描写突出他狭隘的小市民个性)

问:文学大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范文,但归结一点结论必有那种描写?

答:

学生丙:细节描写

3、对比、讲评第二次修改的例文

再看看我们同学的习作原文与修改文的不同。同学们注意在原文下面加了横线,修改部分是红字,说说修改原因。

学生习作(1):

唐僧之现代版

二年三班

赵星

他有着唐僧一样清秀的面孔,有着唐僧一样憨厚的性格,有着唐僧一样唠叨的习惯……(修改文改为:还记得《大话西游》中那个唐僧吗?他是否让你“佩服”的五体投地?!我身边就坐着这样一个令你五体投地的现代版的唐僧。)当你上课时正与“周公”相会时,耳边总会响起这样的“问候”:“你困了?”“你真的困了?”“你真真真的困了?”“你要是真困了,我就不打扰你了”(修改文增加了:“作个好梦”“你睡着了?”“你能睡着吗?”……不把你“烦”醒,“唐僧”是绝不会停下来的,朦胧中看着他那上下蠕动的嘴唇,似乎在念着紧箍咒。让你头晕目眩,此时你可以深切的体会猴哥当年的痛苦。)而当你用喷火的双眼瞪他时,他却像唐僧对观音姐姐似的虔诚地微笑,让你恼怒全无。“唐僧”就是用这样唐僧式的方法叫醒熟睡的你,让你振奋精神,重新投入到学习中来。

学生甲:修改文删去了作者对人物个性的概括性语言,设置了悬念,引起我们的阅读兴趣,改的好。

学生乙:第二段增加了语言、动作细节描写,使人物个性跃然纸上,引人发笑。

学生习作(2):

“老糊涂仙”

二年二班

张庆宇我的奶奶今年七十多岁了,只是满口假牙,可吃起东西绝不逊色,一转眼就没。(修改文为:但是说来也许你不信,我洗脸的几分钟时间,她就能吐出三个凤爪——鸡爪子——骨头,唉,真有速度!!!可见凤爪根本不是她老人家满口假牙的对手。)可能是她老人家年岁太大,记性有点不好,告诉她一点儿事,过一会儿就忘,再告诉她一遍,她还不承认,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修改文为:一次吃饭时,奶奶说:“看小宇瘦的,我得去厨房拿个碟子,给我孙子加点好菜补补!”我正美滋滋地等着吃小灶呢,奶奶拿回的却是酱油,我委屈地提醒她时,奶奶却说“我说过吗?”)为此我送给奶奶个外号“老糊涂仙”。

学生甲:原文语言干瘪,内容空洞,人物个性缺少鲜活性。而修改文在第一段中增加的例子,贴近生活,真实可信,比原文的说教性评论有味道。

学生乙:第二段举出生活实例,加入语言、细节描写,使奶奶既慈祥又可爱的形象呼之欲出。

4、总结本课

问:结合以上文学大家的力作与同学的几篇文章,同学们想想写出人物的个性应遵循哪几条原则呢?

答:

学生甲:肖像描写不是每篇作文必有的,人物的肖像与个性有契合点就写,否则不必写。

学生乙:写人的作文必有细节描写。

学生丙:摈弃我们对个性的概括性语句。

学生丁:举出突出人物个性贴近生活的例子,能够增加人物个性的真实感与生动性。

学生戊:最重要的是作文在老师讲评之后,一定要再改一遍,我们的作文水平才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补充: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正所谓“文章不厌改,多改出华章”,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能够逐渐拉近同学们与文学大家的距离,写出有个性的佳作来。下课,同学们,再见!5、教学后记:

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学生的作文都带有其生活经历的印记,学生接触的人物各异,笔下的人物势必不相同。而学生的记人作文却常常语言干瘪无味;人物毫无个性,千人一面。究其原因:一是高一写出人物的个性写作训练与高二的小说单元不在同一册书;一是教师教读课本与作文指导严重脱节,没发挥课本中小说人物描写的借鉴作用;一是教师一味强调运用各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不进行作文的二次写作的对比讲评指导。对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的体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笔者就学生记人作文激活人物的个性,谈一点教学经验,以实现与同行的研究与探讨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童年趣事作文教学板书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二、引导写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

三、遵循由说到写的习作规律。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flash《童年

2、教师谈童年中的一件趣事:骑纸马

二、拓展习作思路,勾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

1、 课件播放童年趣事的相片,背景音乐为《童年的回忆》

2、学生说说观看相片后谈对童年的感受。

三、引导选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童年中最有趣的一两件事。(背景音乐:《童年的回忆》)

要求:说者要把童年趣事中最有趣的地方说清楚

倾听的同学要注意评出小组内讲得最有趣的同学

2、各小组长代表小组总结本小组交流情况,评出本小组讲得最有趣的同学。

3、请小组推荐本小组讲得最有趣的同学上台讲述童年趣事。

要求倾听的同学说说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

四、引导写法,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1、小组交流说说如何把趣事写好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

3、小结写法:

①起一个有意思的题目

②写好开头(回忆式、引用式、开门见山式、修辞式等)

③重点部分(把过程说清楚,注意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④写好结尾(总结式、启发式、引用式、首尾照应式、自然收尾等)

五、拟提纲,开始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教学步骤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导入 :话题作文给同学们很大的自由:题目、文体(除诗歌外)、内容、主题、写法不限,可以自由自在地想象、海阔天空地谈话。但同学们在写作时,也许“太自由”了,反而不好把握。为此,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话题作文的一些写作技巧。

二、分析初中话题作文本身的特征:(投影显示)1、它为我们提供一些提示语。2、所给话题就是写作的内容和范围。

三、与学生探讨初中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投影显示)

1、研读提示语。这是入门的前提,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往往是为写作提供了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提示,要反复咀嚼,细心品味,进行丰富的联想、准确地提炼。从中“读”出许多有益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命题者的“暗示”,只有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写作就有把握了。

2、灵活得“体”。话题作文的文体(除诗歌外)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其实从提示语中会有许多有关文体的“暗示”。如“故事”、“思考”、“知识”分别预示着记叙性的、议论性的、说明性的。写作时,可以尽情发挥但不能变成没有文体的闲言碎语。为此,应指导学生选择最能驾驭的文体,与材料统一起来,灵活得“体”。

3、拟好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看文先看题,题好一半文。一个好标题能令文章锦上添花。应反复推敲提示的内容,拟出简洁、明确、生动、新颖和独到的标题。

4、以小见大。话题作文范围太宽泛了,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和选择余地。写作时似乎不着边际,往往会觉得不知从何下笔。最好的办法是“大题小做,以小见大”。大题小做是将宽题变窄,从一个小的方面、角度反应整个话题。以小见大是指从普通的材料中提炼出新颖、重大的主题。

四、选取一次话题作文的材料,作为师生研讨的内容:

请你以‘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500或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要求学生研读提示语,确定文体,构思主题,拟好标题。

2、结合写作技巧,师生归纳:

①提示语暗示我们,这篇文章要写歌方面的故事,预示着写记叙文为最佳的文体,

当然也可以用其它文体。

②主题方面,应从普通的材料中提炼出新颖、重大的主题。

③ 拟标题,要根据文体、内容、主题反复推敲,注意标题的简洁、明确、生动、新颖。值得参考的题目如: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五、学生堂上为自己拟的标题列好写作提纲。(记叙要注重六要素,说明要注重顺序和方法,议论要注重论点、论据和论证等等。)

六、选取优秀提纲指名口头作文,然后师生评说小结。

(注意结构的完整性)

七、布置作文:参考提纲写一篇不少于500或6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介绍

全文共 3731 字

+ 加入清单

1、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

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3、情感为纽带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师生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起伏而推进、延续。课堂教学因为有了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诱惑力。——李吉林

4、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听到了学生的言辞,他还善于倾听言辞背后的思绪和性情、欲望和需求,并加以热情地呵护和细心地引导。——周一贯

5、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6、杂草铲除要趁早,孩儿教育要从小。——谚语

7、溺爱享乐酿苦果;勤劳素朴造贤才。——《格言对联》

8、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9、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

10、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杜兰特

11、教于幼正大光明,检于心忧勤惕厉。——王永彬

12、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克鲁普斯卡娅

13、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苏霍姆林斯基

14、数学是除了语言与音乐之外,人类心灵自由创造力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而且数学是经由理论的建构成为了解宇宙万物的媒介。因此,数学必需保持为知识,技能与文化的主要构成要素,而知识与技能是得传授给下一代,文化则得传承给下一代的。

15、要发展学生的情思,教师必须具有真挚的感情,教师有了真情,才能到以自己的感情去体会教材中的作者之情,再以之感染学生。——田本娜

16、数学的本质在於它的自由。——康扥尔

17、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叶澜

18、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威廉·詹姆士

1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陶行知

20、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颜元

21、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苏霍姆林斯基

2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23、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因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门肯

24、每个人在受教育的过程当中,都会有段时间确信:嫉妒是愚昧的,模仿只会毁了自己;每个人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一部分;纵使宇宙间充满了好东西,不努力你什么也得不到;你内在的力量是独一无二的,只有你知道能什么,但是除非你真的去,否则连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能。——爱默森

25、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朱敬本

26、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课程标准》

27、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苏霍姆林斯基

28、哲学家也要学数学,因为他必须跳出浩如烟海的万变现象而抓住真正的实质。……又因为这是使灵魂过渡到真理和永存的捷径。——柏拉图

29、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

30、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1、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学生自己能的事,学生能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魏书生

32、教师与学生课堂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是师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与对话,而关键在教师的耐心倾听。——周一贯

3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35、数学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是数学的皇后。——高斯

36、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37、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38、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

39、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的高山,攀登情感的高山,攀登思维的高山,攀登人格的高山。——孙双金

40、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课程标准》

41、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4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43、只有由受过教育的人民组成的国家才能保持自由。——杰斐逊

44、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克莱因

4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46、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康扥尔

47、真情的交融,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的趣味与自身的无法估量的潜力,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的境界。——李吉林

48、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格言对联》

49、劳动最大的益处还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发展。这种精神发展是由和谐的劳动产生的,它应当构成无产阶级社会公民区别于资产阶级社会公民的那种人的特质。——马卡连柯

50、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终止或衰亡。

51、只有当你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乌申斯基

52、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孙双金

53、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苏霍姆林斯基

54、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刘勰

55、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56、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为动作。因此一切教学活动中,美,无处不显示出一种积极的驱动,无处不产生对儿童智慧的启迪,对儿童心灵的润泽。——李吉林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58、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怡情,美能育德。美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全方位的功能是无可非议的。——李吉林

59、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希尔伯特

60、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61、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爱因斯坦

6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孔子

63、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苏霍姆林斯基

6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65、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66、教师的责任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可以活跃心灵以及充满智慧与人类经验的环境中。——哈罗德。泰勒

67、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乌申斯基

68、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陶行知

69、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李吉林

70、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夸美纽斯

[教育教学名言警句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第一次教学自我介绍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大家好!本学期呢,由我来担任咱们二(2)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今年是我第一年担任班主任,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很高兴可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先作一下自我介绍吧。我的名字叫做付丽平,以后你们有什么事情,只要你乐意,都可以找我聊聊。另外,老师还有一条座右铭,就是先做必须做的,再做喜欢做的。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在老师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一直是这句话在激励着我及时去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工作。

老师希望以后同学们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句自己喜欢的小信条,在你失落,迷茫或者慵懒的时候,用它来提醒、鞭策和鼓励你。 作为同学们的朋友,我想要和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一起做到六个字,就是自知、自信、自控。自知呢,就是说我们要知道自己是谁,处在什么阶段,拥有什么,该感恩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等等。自信呢,就是要找到自己身上的一个或一些亮点,用它做支撑,让自己的精神饱满起来。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自信的地方,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亮点的。自控,就是要有培养控制自己的能力,不对的事情马上改过,对的事情坚持去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人物作文教学设计参考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人物作文是一个必学的部分,那么,小学人物作文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人物作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指导、练写与评讲让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来写及以事表人的方法,激发习作的成功感。

2 通过回忆、描述、赞美爸爸的优秀品质,懂得欣赏爸爸、感受亲情。

二、 教学准备

作文纸、彩笔、课件

三、 教学过程

1)高声赞美: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心里话?在家里,你最爱的是谁?

母亲是生我养我的最亲切最温柔的亲人,她对我们无私的爱也许还能摸得着、看得见。但是,据科学研究的报道说,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形象与品格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因此,我想,今天我们就以“爸爸真——”为题,走进爸爸的世界,为即将到来的父亲节送上一份心灵的礼物。

老师先作一项心理调查:认为爸爸是一位好父亲的举手;爸爸让你自豪的举手;老师带个头,赞一赞自己的爸爸;(幻灯)谁敢响亮地赞美爸爸。(用爸爸真——说题)

2)范文引路:赞美爸爸不能空喊口号,要把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地方——也就是人物的特点抓住,(板书)才会赞得理有据,有事有实。究竟怎样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先看这篇作文(教师朗诵,学生思考:爸爸是怎样一个人?哪些地方写出爸爸的特点?(点出特点)(表扬老师)

学会欣赏:由此可见,一个人物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影响,必须抓住人物在外貌、性格等方面的特点。①你爸形象如何?谁来说一说。②你爸是怎样一个人,你能用以下的句式说说爸爸吗?——句型练习(任选一种)

深情回忆:过渡:刚才,我们抓住人物的特点来说爸爸,你这篇作文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人物性格特点的表现并不是像外貌那样作几句精要的描写,必须通过真实具体的事才能表现一个人,这叫着——以事表人。(板书)特别是这件事关键时候爸爸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尤其重要。让我们深情回忆自己的爸爸,值得自豪的爸爸。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边画边在脑海中说爸爸。麦老师教作文说得好可以加分。

真情表述:学生说事,教师评。(投影展示成果)

情系笔尖:学生练写,教师评奖。

总结语: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以温柔女性的形象给我们以无微不至的爱,这份无私的爱像涓涓细流,温暖着我们的心田,烙在我们的心坎上;但父亲,在社会家庭的角色负担心理压力尤重的父亲,一个有苦自己尝,有泪不轻弹的父亲往往对家庭的对子女的爱表现得更为严肃与深沉,让我们在生活中更注意观察和研读自己的父亲,从父亲和其他亲人的身上汲取更多的人生营养,这是老师在这两节课后交给大家一辈子的功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礼物的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2889 字

+ 加入清单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本课教学选择的话题“礼物”,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感兴趣和熟悉的事,使学生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能讲真话,抒真情。

二、设计目标

1、能回忆生活,从亲身经历中选取写作素材。

2、能以“礼物”为话题写一件事,写出真情实感。

三、所用时间

本课教学共计60分钟,大致分为三个时段:指导选材30分钟,学生写作20分,讲评10分钟。

四、所教年级

五年级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的天气真好,太阳出来了真让人高兴,老师想为大家唱首歌,你们想听吗?

2、师生互赠礼物。

(1)教师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后,学生鼓掌。

(2)引题:谢谢大家的掌声,你们的掌声鼓励了我,使我充满了信心,相信这节课我们一定能合作得非常愉快。同学们,刚才老师送给大家一首歌,大家送给我热烈的掌声,其实我们已经交换了一份礼物。(板书:礼物)

(二)指导选材

1、理解“礼物”的内涵。

(1)同学们,你觉得“礼物”代表什么?

(指四———五名学生说说)

(2)过渡:对,礼物能传递人间的亲情、友情,它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更加深厚。每一份礼物都表达着一份心意,每一份礼物都藏着一个故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聊聊礼物的故事吧!

2、说说礼物的故事

(1)同桌交流

同学们,请你回忆一下,你曾经收到过什么礼物?或者送出过什么礼物?把你经历的事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说说收到的礼物

①我们先来聊聊收到的礼物。(板书:收到)谁来说说你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收礼的时间、对象、内容上多角度说,说清一件事的主要内容。) 时间:生日、节日、其他(生病、离别、做客??)

礼物对象:同学、朋友、长辈、亲戚、父母??

内容:吃的、穿的、用的、玩的??

②层层拓展:

a、你收到过自己非常喜爱的礼物吗?(板书:非常喜爱)

b、你是否收到过意想不到的礼物?(板书:意想不到)

c、你收到过梦寐以求的礼物吗?(板书:梦寐以求)

d、教师补充事例:《教师节的礼物》

每年的教师节是我最开心的日子,因为我总会收到学生的礼物,今年也不例外。我收到了许多礼物,最多的还是贺卡。这些贺卡有的是学生精心选购的,有的是亲手制作的,每张贺卡上都写满了对我的祝福,这些贺卡我一张也舍不得丢掉,我把它们放在办公桌的抽屉里,空闲时翻一翻,看一看,心里总觉得美滋滋的。这时候,我就会想:做老师真好,做老师真幸福。

e、在你收到的礼物中,有没有什么礼物被你好好保存着?(板书:精心保存)

(以上a、b、c、e环节,教师随机追问,重点从礼物蕴含的情意及喜爱的理由、表现上进行挖掘。)

(3)说送出的礼物

①拥有是快乐的,付出也是美好的,下面我们来聊聊送出的礼物,谁来说说你的故事?(板书:送出)

(教师点评,随机引导学生说出如何精心准备礼物,怎样送出礼物,送出后对方和自己的表现、心情)

②拓展礼物的范围:你觉得礼物必须是一件东西吗?说说你的见解。

③对,礼物并不一定是一件实实在在东西。比如刚才老师送给大家的歌声,你们送给我的掌声,甚至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个电话都能作为礼物。这样的礼物往往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你们送过这样的礼物吗?

④小结:听了那么多礼物的故事,让人觉得礼物真是件好东西。的确,有位诗人就曾这样说过:“礼物是一缕冬日的阳光,温暖了我们的心田;礼物是一丝柔柔的春风,吹走了心中的烦恼;礼物是一条涓涓的溪流,唱响了深情的赞歌;礼物更是一杯芬芳的美酒,陶醉了我们的生活。”

(4)说其他的礼物

①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非常希望拥有但还没有得到的礼物?(板书:期盼)

(教师了解为什么想得到这样的礼物?打算怎样得到它?如何对待它?)

②同学们有没有打算送但还没有送出的礼物?(板书:未送)

(教师了解原因,鼓励学生大胆送出礼物,敢于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学生写作

1、提出写作要求:

礼物的故事多得说也说不完,那么就让我们拿起笔写下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印象深刻的关于礼物的事,请写出礼物的由来,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真实感受。大家可以以“礼物”为题,也可以另起一个漂亮的题目,希望大家的题目和文章能像大家的故事一样丰富多彩,精彩生动,给大家20分钟时间。

2、学生起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评议习作

请三至四名学生读习作,其余学生担任评委,说说同学写的作文有什么成功之处,你想给他什么建议。(引导学生从选材是否新颖独特,构思是否巧妙,表达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点评。)

附:学生作文题目《特别的礼物》、《珍贵的礼物》、《惊喜》、《昂贵的礼物》、《一颗钻石》、《一副手套》、《一个甜蜜的吻》、《这样的礼物我喜欢》、《礼物,我想对你说》。

(五)欣赏教师下水文:《一份珍藏的礼物》

六、预设效果

能以“礼物”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话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捕捉到各种各样的写作材料,使人人找到自己要写的内容,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七、特色提示

1、选题生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收到许多礼物,或是节日礼物、生日礼物,或是某种特定情况下赠送的礼物,“礼物”这个话题源于学生的生活,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关于礼物的亲身感受,都经历过礼物带来的喜悦,感受过礼物的传递的情意。因此,这样的话题使学生有亲切感,大脑中有储存,容易激发写作的兴趣和愿望。

2、教学过程安排富有层次性、逻辑性,层层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捕捉到大量富有个性,独特的材料。本课教学分四个板块:收到的礼物、送出的礼物、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这四个板决由浅入深,层层深入,逐步打开学生的思路。其中“收到的礼物”中分为非常喜爱、意想不到、梦寐以求、精心保存的礼物。学生能想到的礼物往往是实实在在的“物”,因此在“送出的礼物”中又拓展了礼物的范围,礼物有虚实之分,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可以是一句祝福、一声问候、一首歌等等。这个环节更深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能力。“期盼的礼物”、“没有送出的礼物”又从新的角度使学生挖掘出更加新颖、更具个性的材料,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本课曾在萧山区级教研活动中经过实践,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广开思路,当堂从头脑中提取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素材。

3、选材指导,表达指导各有侧重,点到为止。本课是作文选材指导课,重点落在选材上,在学生捕捉到各种材料的同时,教师适时地追问、点评,使学生能从礼物的由来,收到或送出后自己及对方的表现、心情这几方面进行描述,其实是在写作之前安排一个思考、口述的过程,巧妙地为下面的写作作了辅垫,从而能使学生当堂构想作文内容,完成从说到写的过渡。

4、引题、导语设计富有诗意。

叙事不是这堂课的最终目的,文章要写的饱满、强烈,必须以一种感情为线索串连全文,本课教学也是如此。开篇师生互赠礼物,巧妙地引出话题。每个环节的过渡,小结语以诗一般的语言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然融入礼物蕴含的情感之中,从而能活跃思维,说真话,抒真情,写出动情的故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作文教学活动流程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要还学生习作的真实与本色,就要给习作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造习作的活动天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拓宽他们的思路,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和技法,同时边做边写,不断提高习作能力,培养习作兴趣。现就活动作文教学的一般流程略谈一孔之见。

活动准备:请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信息,了解活动的规则、要求等知识。同时准备好有关材料、器物及工具,以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2.激情导入: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或设置悬念,或引发争论……以趣味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好奇、探究的心理和愿望,从而保证学生一开始就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活动。

3.预设结果:要求学生预先设想活动的结果,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根据各自的想象、推理、判断,纷纷发表不同见解,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两种不同结果。通过争议,实际上是对学生活动热情的再次激励。

4.活动验证:开展活动,让事实说话。学生兴致勃勃,人人动手,演示出活动的结果。这是活动的主体部分,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关键的地方,可以放慢频率,或做出特殊标记,以引起学生注意。

5.活动质疑:活动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得出某种结果,而是要从活动中学到某种知识、得到某种启示、受到某种教育、形成某种观念。实验后,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是这种结果,而不是另一种结果呢?”这是将活动引向深入的一步,不论是引导者还是活动者,绝不能忽视。

6.引导探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课文、有关资料、以及身边的师生所掌握的信息,去寻找答案。这是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极好机会,也是训练学生如何利用(开发)学习资源的大好时机,这将对学生的未来学习产生深远影响。作为老师,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一点。

7.归结发现:经过查阅、访问、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概括、总结,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道理,从而掌握结果形成的真正原因。原理的归结、新知识的发现,这是活动的延续和顶巅,是知识的升华,至关重要,绝非可有可无。

8.联想运用: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哪些地方用上了这个原理。这是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舒畅表达: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真实感受活动的每一刻,情趣盎然,有话可说,有话要说,觉得不吐不快,说起来滔滔不绝,写起作文来得心应手,下笔如有神。

10.评价修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从优点中学到写作技巧,从不足中接受教训,最后修改成文。这是一次习作活动的结束,全面落实教学任务。 寓习作指导于实践活动之中,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愉快参与,思维活跃,有话可写,有话要写,即注意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趣味性、能力的综合性、知识的实用性, 反映了现代作文训练的特点。 另外,学生在活动作文教学中探究某一问题过程中经历了类似于科学发现的某些思考、分析、概括的过程,而这种方式方法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从事研究探索工作所需要的。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思维、一种品质,是未来工作的必须,因而具有较高的迁移价值。从这个角度讲,它的意义远远大于活动作文教学的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生作文教学效益低下的表现和对策

全文共 2864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小学生作文教学普遍存在效益低下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应试教育的“幽灵”仍在“作祟”。其表现如下:

1.重主导,轻主体,包办多,自主少;

2.重形式,轻内容,理性多,情趣少;

3.重虚构,轻生活,模拟多,写实少;

4.重共性,轻个性,统一多,能动少;

5.重结果,轻过程,指责多,肯定少。这些都是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的。

二、提高小学生作文教学效益的对策

崔峦同志指出作文教学要“从教学目的上划清提高素质同应付考试、追求高分的界限”,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进作文教学”。这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根本出路。下面笔者就此谈几点肤浅看法。

1.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

传统作文教学把学生作文看作是应试工具,专注于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模式写“八股文”,得“高分数”。大量的机械训练和僵化的教学模式,已使作文教学陷于套用某种模式或范文的境地。因此作文教学必须转变观念,树立起正确的作文教学观──素质观(作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素质)、练习观(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习)、生活观(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为生活服务)、人文观(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差异,塑造完善的人格)、民主观(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训练)和发展观(以学生为主体,自主训练,主动发展)──从提高素质的高度来改进作文教学。这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前提。

2.减少束缚,宽松习作氛围。

目前小学生作文教学沿袭了传统作文教学专制的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文体结构和写作要求→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技巧→模仿范文进行习作),教师总是以自己的责任和权威,压抑学生的主体性,强迫学生按照一定的方式、一定的标准去写作;学生只能奉命而作,依样画瓢,不敢越雷池半步。长此之后,学生思维受束缚,个性受限制,思维遭定势,作文无生气。孰不知,习作如创作,也需要一种自由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开放、宽松、愉悦的课堂中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其次,要减少命题作文,多一些只给范围的开放性较强的作文,减少束缚,增加作文的自主性。

3.投身生活,接受生活馈赠。

有些教师忘记“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错误认为“只有课堂才是习作的殿堂,课本才是习作的源泉”,不准也不敢让学生离开课本,离开课堂。他们一味采用封闭的教学模式,专注于模仿范文,套用“路子”,让学生在一个预先划定的框框里施展“拳脚”,创造“吹牛”作文。这种脱离生活这个在课堂的“闭门造车”的教学方式,无异于“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孰不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因此,作文教学必须打破鲁迅先生所说的“高墙上四角的天空”,把学生引入校园内外那片沸腾的生活海洋,让学生在投身生活、观察生活之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接受生活无私的馈赠。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为民服务等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其次,要拓展语文实践活动天地,组织故事会、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学生文社等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课和各种校园游艺活动;第三,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寻找生活场面,选取精彩镜头,勤记观察日记,积累作文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

4.从读学写,在积累上下功夫。

课文是写作的范例。通过对一篇篇精美范文的观察、研习、化用(能动模仿),可以使学生从作者创作思路的“原型”之中,得到启发,获得规律性的写作知识,获得语言和语感的积淀,为学生写作找到拐杖和依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正是从读学写、读写迁移的写照。因此作文教学要正确处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抓住读写结合点,在积累上下功夫。首先,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作文辅导,使学生从读学写,“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遗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其次,要引导学生广泛涉猎课外读物,体会迥异的写作风格,领悟、借鉴不同的写作技巧;第三,在积累写作知识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品赏、摘抄优美词句,建立“语言宝库”,积淀语感,积累语言。

5.为读者而写,激发习作欲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学生的作文是他们苦思冥想、奋力“创造”的结晶,他们同样渴望得到人们的认同。但是,长期以来,他们的作文得不到教师(唯一的读者)的认可,因而写作激情逐渐消退,最终失去习作兴趣。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罗伯特?希尔里奇博士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提出了“课堂作品出版法”。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将作文制作成“学生的书”,在班级、学校或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阅,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读者群(特别是同龄读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胜心和认同感,激发写作的欲望。这种方法启示我们,教师不应只把阅读作文、评讲作文作为自己的专利,应该提供作文交流机会,建立作文园地,出版作文小集,满足学生的认同感,鼓励学生变“为教师而写”为“为读者而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6.自主作文,为情而造文。

自主学习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为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只有具有个人的意义,内化为个人的需要才能被学生主动地接受。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太多的人生体验,学生有太多的成功和失败、喜悦和苦恼急于“倾吐”;同时,在阅读教学中作文辅导的强化和课外读物的广泛涉猎,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知识和语言材料。这些都为“自主作文”提供了可能。如果把作文课上成“自主作文”课,就能成为学生倾吐情感、为情造成文的写作实践课,“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也就能得以实现,教师也就无须喧宾夺主、越俎代疱,大讲写作方法,逼着学生说假话。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发展性和主体性,树立“自主作文”意识,一改过去一手包办的做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写,写自己,自己改,改自己”,使学生“爱作文,练作文,能作文”。首先,作文训练要减少命题,只给学生作文任务要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描写;其次,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寻找题材;第三,应提供评价标准,引导学生互批互改,自批自改。当然,“自主作文”并非“放任作文”,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削弱,训练计划的安排、训练目标的调控、训练过程的组织、训练难点的指导、训练结果的评估都离不开教师的作用。

7.分层施教,殊途而同归。

人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个性差异。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虽然经历共同发展阶段,但发展的速度、水平、区域则千差万别。如果过分强调共性,忽视差异,不管是对优生还是差生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必须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层次;其次,要科学地把握不同的训练要求;第三,要合理地把握不同的教学速度和进度;第四,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五,要注重个别辅导,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最终必定达到殊途同归。

总之,作文教学如果能正确处理好“阅读与写作、内容与形式、课内与课外、过程与结果、共性与个性、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改进作文教学”,必将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一作文教学计划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一.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

从上学期的教学观察与测试结果看,这班学生的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习惯较差,跟不上教学进度的多。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师生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风气尚未形成。作业习惯抄袭,勤思好问的少。为此新学期的数学教学要积极尝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努力提高综合成绩,尽量缩小与其他两个班级的差距。

2.教材情况: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实数。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目标要求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

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镇前五。

三.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 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 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六年级作文语文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全文共 2045 字

+ 加入清单

一、 复习导入

1、 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4课,齐读课题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了解了王冕的哪些事情?

(相机板书:孝敬母亲、勤奋读书、刻苦学画)

3、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细细品读文字,感受人物的独特魅力

二、 品读课文

(一)自学课文,要求:

请大家快速的浏览课文,用“——”划出王冕孝敬母亲的句子,用“ ”划出他勤奋读书的句子,用“ ”划出他刻苦学画的句子,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圈圈划划,也可以写写批注

(二)全班交流

1、你找到哪些句子描写了王冕孝敬母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感悟

(1)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出示)

A、你读的听起来很轻松,读好哪几个词就能读出这份轻松(闷得慌、快活些)

B、再请一位同学大声的,轻松的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学堂读书了吗?

C、交流要点:安慰母亲,体谅母亲,不想让母亲为难、伤心、难过

师:是呀,这份孝顺正是出于对母亲的爱呀!

D、(出示母亲的一段话)母亲是怎么说的,谁来读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母亲当时是什么心情?

交流要点:万般无奈,不忍心,有心却无能为力

从哪些词语读懂的?(不是、只靠、实在、只好)抓住这些词通过朗读表现母亲的心情

请2位同学分角色读一读,读出人物不同的心情

师:看,刻画人物语言描写是最直白的表达方式

(2)王冕一一答应,母亲含着眼泪回去了。(出示)

A、 他是怎么答应母亲的,可以联系上文用自己的话说说

要点:母亲放心吧,一定听你的话,处处小心,每天早出晚归,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用为我担心

B、(理理衣服、含着眼泪)从这两个词中你读出了母亲的什么心情?

要点:对孩子的关怀和疼爱,伤心、难过、不忍心、无可奈何

这种伤心和不忍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呀!

把母亲的这种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是呀,刻画人物还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3)从此,王冕白天……陪伴母亲。

即使再累也要陪母亲,多孝顺呀!

(4)遇上秦家煮些……回家孝敬母亲。

是呀,好吃的都留给母亲,多懂事呀!把“总舍不得”读的慢点、

重点就能读好(读)

(5)王冕得了钱,就买些好东西孝敬母亲。

心中总是挂念着母亲,真是体贴呀!

(6)春光明媚的时候……母亲心里十分欢喜。

对,为母亲解闷散心,真是孝顺呀!

过渡:王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的确是孝敬母亲呀!

2、同时,他读书也很勤奋,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每天给的点心钱……买几本旧书。

从哪里体会到他勤奋的?(也舍不得)

是呀,宁愿饿肚子也要买书读,多爱学习呀!

大家请注意“旧书“,一个旧字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旧书便宜,可以省下一些钱贴补家用——多懂事,多孝顺!

旧书便宜,可以多买几本读——多读书,好学呀!

抓住这两个词读出王冕的勤奋和孝顺!(读)

(2)白天牛吃饱了……柳树阴下看书。

一有空就看书,真是勤学呀!

(3)他每天画些画,读读古人的诗文。

长大后还是每天读,多勤奋呀!有句话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呀!

(4)不知不觉三四年过去了,王冕读了不少书,也明白了许多道理。

对,书是最好的老师,从中能学到很多道理!几年中他读的书可真多呀!(读)

3、过渡:王冕不仅孝敬母亲,他还勤奋读书,多么好学呀!他学画更

是刻苦,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自此以后……学着画荷花。

一个“攒“你读懂了什么?(不容易,懂事)

是呀,再难也要学,多好学呀!(读)

(2)起初画的不好……没有一处不象真的。

(起初、三个月、大有长进)读读这几个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时间短,进步大)

有怎样的进步?用哪些词语形容他画的荷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同学们,从不会画到大有长进,他靠的是什么?(坚强的毅力,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不懈,勤学苦练,勇往直前,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对呀,这些是通向成功的铺路石,看图,他还靠的是什么?

(细致的观察,耐心的练习,对荷花的喜爱)

抓住这些词,读出他学画的刻苦!

是呀,他眼中有荷花,心中有荷花,才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态、颜色画的如此传神!他的刻苦勤奋终于使他成为一位画荷高手,他的作品也受到人们的青睐。

(3)过渡:同学们,他怎么会从放牛娃成为一个画家呢?其实这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机会

A、 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思考:这一段写的是什么?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师配乐范读

B、 交流:雨后景色,很美

C、 美在哪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读,选择你觉得最美的地方好好的读一读,比比谁读的最美

D、 比赛读,边体会(指导朗读的方法)

(欣赏荷花图)

(瞧,花苞上雨水点点,在阳光的照耀下,伸展着婀娜的身姿,抖开了美丽的霓装,如含笑的少女,如顽皮的孩童,如穿着粉装的仙子,冰清玉洁,妩媚娇艳,真是“花中君子来哪方,亭亭玉立展娇容”

再看,那碧绿的大圆盘上,颗颗水珠晶莹透亮,水晶似的闪动着灵气,如颗颗珍珠,光彩夺目,真是“暖日和风香不尽,伸展枝叶碧无穷”呀)

[小学六年级作文语文少年王冕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教学准备

全文共 1880 字

+ 加入清单

视频收集关于名人的理想故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揭示理想

1.讲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2.周恩来的理想是什么?是啊,正是这样的理想激励着少年周恩来,并通过努力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理想,一个诱人的字眼。透过周恩来总理的理想,你们认为理想是什么? 词典上说,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理想。

二、诉说理想,放飞梦想

1、同学们,有人说:理想是人生航行的灯塔,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

(抽生回答,如“我的理想是当老板”、“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厨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 “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师:看来,理想虽然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但是,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为人民服务”的,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也会很有意义。 视频:袁隆平

2、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缘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一个人的影响;也许是因为看了一本书;或许是因为一则新闻;甚至是一句话受到了启发,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理想的呢?

3、指名说。

(在学生说时指导说具体事情的经过,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尤其是心理活动描写,心理的变化来说。)

三、实现理想,努力奋斗

1、一个理想,就是一段故事,也就有了一份幸福的期待!为了实现理想,很多人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才终于成功!

说说名人追求理想而付出艰辛努力的故事。如:海伦·凯勒 视频:马云(理想在于坚持)

说说咱们身边的人为了理想是怎么样做的?

师:记得作家巴金曾说过: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就终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

2、为了实现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视频:李中华(理想在于想象创造,在于不断探索创新)

3、引导学生说,同桌进行交流。

4、交流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地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

如果一个人缺少一颗指路明灯——理想,就会醉生梦死。——【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了。——【法国】雨果

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动力!——【法国】罗曼.罗兰

四、出示范文,明确写法

1、出示范文,指导写法

为了让大家的作文写的具体又有条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范文。请大家认真阅读这篇作文,准备接受老师的挑战!

诗歌

理想 流沙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

理想如珍珠,一颗连着一颗, 贯古今,串未来,莹莹光无尽。 美丽的珍珠链,历史的脊梁骨, 古照今,今照来,先辈照子孙。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既,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的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却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师:提问

描写作者理想的句子是哪一句?

描述作者为什么有这理想的句子有哪些?

描述作者是怎么样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五、组织写作,列出提纲

1、如果要把自己的理想说清楚、具体,你觉得应该介绍那几个方面的内容?那么你的作文怎么谋划呢?请大家列出习作提纲。 开头:我的理想是什么?

中间:我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原因)

我准备怎样实现我的理想?(途径)

结尾:期待着理想实现后的心情、感受。(首尾呼应)

2、学生交流提纲,教师点拨

六、自拟题目, 个性作文

师:孩子们,此刻,你的心中一定涌动着关于理想的种种激情,那就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我的理想》为题,把你理想背后的故事真实具体(板书)的写下来,就是最感人的习作。相信你的笔下,一定会涌出一篇篇激荡人心的理想之歌。

诗歌朗诵: 理想

理想是水,浇灌绿色之树,理想是树,装扮荒芜的地, 理想是地,伸出前进的路,理想是路,伴你走向未来。 理想是日,照耀清晨之露,理想是露,滋润大地之草, 理想是草,抽出嫩绿的芽,理想是芽,萌发金色的梦, 理想是海,掀起惊涛骇浪,理想是浪,考验万舸千舟, 理想是舟,装载远行的人,理想是人,开辟崭新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王君老师作文教学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一、 导入:

出示PPT摄影作品,让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图片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兴趣)

学生讨论发言。(王君老师课堂上那种充满激情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及听课老师,果然具有“青春语文”的风采。语文课堂,就需要这样忘情投入,就需要这样激情澎湃。教师一旦将课堂视为自己的乐园,我想,我们也就拥有了课堂教学最本真的面目。)

二、 展示摄影所配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写作思路。

三、 出示学生习作片段:

学生读。(让学生品读、评论文章,找出存在的问题)

生发言:

语言不够优美,格调低沉。

师出示写作“法则”,指明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的。

四、 生再次研读照片,思考:

通过照片能够思考出一些什么?为什么能够拍出这样的照片?这张照片的作者究竟以什么为出发点拍摄的?同学们可以思考。

五、 师引导:

如何写出真情,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

师采访班级里“今日二班之星”的同学,让学生谈自己写自己班级同学的感受。(让学生关注身边事,既锻炼了写作能力,又培养了集体精神,寓教育于无形之中。)

再次让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

品评,让学生零距离亲近文本,体会,学习,模仿。

六、 师出示自己写的文章:

师生共读,让学生零距离体会老师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师引导:

用美丽的眼光去发现身边的美。

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引导学生体会身边的美,让他们学会观察平时所见到的事物。

生发言:

劳动的美,生活的美,心情的美。

七、 播放短片:重新命名生活。

师引导学生总结,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再次引导学生讨论照片内容,回顾本节重点内容。

师引导:播放长城视频短片。

师引导:写作是什么?生活是什么?

——呈现:“久久地凝视。”

点评:

这是一堂充满着生命激情与生活气息的课。课堂上,王教师张扬着青春的气息,展示着青春的风采。

首先,从课堂内容来看,这节课重点引导学生提升写作兴趣,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从课堂实践看,几张照片贯穿整个课堂,的确起到了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作用。

第二,课堂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气氛热烈,从学生讨论,到教师作品展示,每个环节,都如同一枚枚火箭弹,挑起了课堂的热情。

第三,教师精到细致的点评,让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导航者,引路人。

建议:

一是这节课重在指导,若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当堂练起来,当堂点评,纠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课堂虽然很活跃,但隐隐感觉有些喧嚣。如果,让课堂沉静一些,留给孩子们更多思考的时间,是否课堂效果会更好些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全文共 203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环节。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意义之大。如今,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高度,以及大语文教学观的高度来看,作文仍为语文中的一个重点。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现在初中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童心的纯洁无邪。

1.缺乏写作兴趣,畏惧写作训练。初中学生已有多年的作文历练了,一般来讲都有一定的作文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消极被动,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视写作为畏途。”2.作文内容空泛,感情贫乏,思想颓废,缺乏创新精神。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毫无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别说创新意识。

3.作文语言混乱。文章思路不清。当前,学生作文水平总体不高,遣词造句语病不少,谋篇布局条理不清,主题表达立意不明,大都是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尤其迫切而重要。

4.作文评价方式单一,功利性太强

当前,作文训练被技术化、标准化、功利化。作文技术被放在首位,教师向学生传授所谓的作文“套路”,这样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作文中学生丧失真我。

二、初中作文教学策略试探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依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1.自编训练体系。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应该自编初中写作教材。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的。作文教材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编写的教材要自成一个训练体系,即根据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其结构顺序为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把初中语文教材确立的几十个写作知识点,既按年级配置,又在各年级反复,体现作文教学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当然,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定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有特色。怎样描写生动、丰富、细腻,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等。这些课文就是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其次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2.优化教学模式。第一,注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作文训练中可利用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为“圆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由此及彼,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生活中的“表象”成为作文中丰满的形象;第二,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与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逻辑常识或列举逻辑性强的段落文章供学生体会学习;第三,提倡多思勤思和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

3.改进批改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是改变现状的首要思路,让知识与能力代替技术与分数。教师还要重新认识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笔者认为,教师的评价理应成为推动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利器,教师的评价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灵活性、发展性、鼓励性的,要充分体现作文评价的基本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改、互改的形式,营造民主自由氛围,让学生在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规则过程中,促进作文水平的直接提高。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作文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尽管作过这样或那样的尝试与摸索,作文教学始终让我感触颇多。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一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地位、重要意义与艰巨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法上悉心钻研,不断地探索、开拓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作文教学生活化

全文共 2558 字

+ 加入清单

“写(包括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并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写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技巧就变成了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那么,如何让生活为作文提供绚丽缤纷的鲜活素材,从而感受到来自学生生活深处的生动而丰盈的情感和生命的真实体验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和实践,一起来看看。

一、素材积累生活化,让学生有话写

作文教学必须把学生从课堂上和课本里解放出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灿烂多姿的大自然作为学生作文的活水源头。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觉地对身边的事物留心观察,细心体味,用心感悟,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的方法。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留心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日月星辰……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情操。

2.组织学生参与生活

有意识组织活动,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这不仅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能否在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过程中深化作文主题。

3.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我们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学农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

二、作文指导生活化,让学生愿写、能写

1.突破时空,让学生走进生活

一篇小学作文传统的教法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课堂里完成,指导拟稿,修改和誊写。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作文时只要提取后稍微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况且“倚马千言”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是刚刚学写文章的小学生。这样看来,学生在作文课上“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是情理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因此我们作文教学首先要打破“一篇作文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作文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作文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因此我们作文指导首先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比如,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让其到生活中去搜集信息,精心构思,充分拟稿。因此,一篇作文的练习周期不是两课时,而应根据具体习作的要求,可以是一周,也可是两周,甚至一个月。学生所写之作当然不再是“空话”与“套话”,而是他们眼中的世界与生活。比如,我在教语文第五册中语文天地里的习作时,提前一个星期就布置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购物,让他们亲身体验购物的经历。教写“我喜欢的动物”,我就利用假期布置学生亲自去喂养一只小动物,除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参与其中,亲身体验;还提醒学生从动物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等方面介绍。有了生活积累,学生就不再惧怕作文。

2.尊重学生的情感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对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传统的作文教学,一开始教师便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必须使学生的情感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会沉睡不醒,其作文仅是提纲陈述而已,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作文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习作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

三、作文评价生活化,让学生畅所欲言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呈现给学生的常常是冰冷的一面,作文写得再好也不能得满分,评语是冷冰冰的:“描写不具体,语句不生动,中心不明确……”如此一来,谁还敢“亲近”作文呢?其实,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灵的交流,用心灵对话,才能真正激起他们对作文的热爱。

1.采用激励性批语

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到成功所带来的愉悦。首先,要做到评语情感化,呈现出评语“温情”的一面,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老师都没发现这一点呢!”“好可爱,老师真想见见它!”“这次没考好,下次再努力,没必要这么难过!”“这一处写得不错,如果能把外貌部分再修改一下,就更好了。”……学生很喜欢看这样的评语,因为这是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对话,即使教师指出了作文中的不足,他也能从评语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其次,每次改作文,教师都应努力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用红波浪线画出来,让学生感受自己的作文得到别人欣赏的喜悦,更愿意畅所欲言。

2.注重思想引导

作文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能感悟生活,才能使作文具备鲜明独特的个性。对学生作文的评改要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到正确的道路上去。因此,作文评价还要适时地、自然地把学生的思想行为向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明方向引导。一次写“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为话题的作文,有几位学生写了“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把荒山变成绿洲,把沙漠变成油田,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让贫民安居乐业,让战争远离,让世界充满阳光。”“假如我有一朵七色花,我要改造坏人,拯救他们的灵魂。我要让每个人都快快乐乐,心想事成。”在批语中,我充分肯定他们的美好愿望,肯定他们的善良心灵。这样的评语,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这也是我们开展作文教学生活化研究的重要目的。

作文教学时除了积累素材、作文指导、作文评价要做到生活化外,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住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