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逆光飞翔》观后感(17篇)

《逆光飞翔》是一部标准的小清新电影,感动之外,情感有余,励志的标签更是明显。下面是《逆光飞翔》观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3398

作文

17

篇1:《逆光飞翔》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结束的时候,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他弹得一手好琴,却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希望因为同情获得肯定。第一次离开家去念书,被排挤的时候,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亏欠他什么,他所要的,只不过是和正常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里喝一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梦想,让爱跳舞的小洁渐渐地温暖了起来,她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是母亲的不知知足,爱情也不只是跳舞很棒却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的男友,在她的心里,那颗对舞蹈无比热爱的心,渐渐地被温暖的裕翔唤醒了。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他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

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

这个世界,在裕祥的心里,突然就变得好大。除了不愿放弃他的妈妈,原来还有一个人可以这样真挚地告诉他:“来,把你的手给我。”他和她,为彼此梦想的缺陷里填补上了最真诚的支持。

我突然明白,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梦想,总被归咎为现实,但是太多的祭奠并不是一种英雄主义。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说得太多,只会忘记去做。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做。放弃是一个坏习惯,失败是一个间歇性的耳光,当时可能很疼,打着打着可能就习惯了。生活的决定权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是做一个孬种,还是做一个英雄,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你得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事已至此,抱怨是没有用,那只会让你越来越像一个求才不遇的酸秀才。选一种你要的生活,而不是在规划了半辈子的蓝图,却在实施的时候发现自己老了。这就是人生最糟糕的状态,想选择一条不甘平庸,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时,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千万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电影的最后有一幕,当所有人因为舞台上四个人的尽情演奏正如痴如醉的时候,舞台突然停了电,那一刻舞台一片漆黑。正是在这样的漆黑里,只有裕祥的钢琴没有停下。在他的世界里,并没有黑暗。正是习惯了这一切,才能忘记周遭的一切,只记得自己是一个弹钢琴的乐者。人群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温暖而强烈的钢琴声,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抚慰人的力量。他终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母亲欣慰的眼泪。

那一刻心里有一种感觉,好像就要满出来。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不会像你想象的那么糟。“谁说小提琴一定要用拉的,谁说一定要得奖了才能被看见,谁说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谁说一定要朝着光飞才有出口。我不想乖乖地照别人的定义去生活,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这个世界。”

裕祥用音乐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小洁用舞蹈获得了芭蕾舞团的资格,那么多的裕祥们在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静下来,慢一点,再慢一点,听听你心里的声音。

然后,去做你要做的事,这才对得起夹在期盼与回忆之间那段拧得滴水不剩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缪立国

因为你我靠近海,因为你我懂得爱。迎面你笑声传来,我感觉一阵温暖。看不见眼前的海,看不见阳光灿烂。

似乎不用去说太多的话,看这部电影,需要安静,看完了,轻轻地闭上双眼,是裕翔的钢琴世界和小洁的舞者天空。妈妈对裕翔说,我就在你的后面。小洁说,我在你十二点钟方向,放开手杖,去感受大海,水花溅在你的身上。“个人的存在都有他的道理。”我们在不同的道路上前进,也许曾经是照着别人的方向。不要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有一次,我曾照着别人的方向,美妙的音乐,丝丝扣人的舞蹈,紧紧地抓住没一个观影人的心。在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方向,做得更好,按照心的指引。

演员无可挑剔,音乐无可挑剔。

记得在小时候,我在运动会上短跑与第二个一同跃出终点。可裁判判我为第一,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刚刚那个第二名在背后说我。

因为我没头发,裁判照顾我,从三年级那次以我之到六年级的才参加运动会。

闭上眼睛,世界无法挑剔也不用挑剔,无在,在什么处境,在向什么方向。好好感受亮光世界会变得美好。

在电影的最后,灯光突然没了,所有人都停止了演奏,只有裕翔还在演奏。就如我,所有人在一旁讨论我,而我还在场上奋力奔跑。那一刻心里有一种感觉,好像全世界都是自己的。

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一些困难。但古人说:“上帝在给一个人关上一扇窗时,会给人打开一个门。”

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好好感受阳光的照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高心悦

翅膀仿佛就在你身边,随时都可以使用。至于飞翔,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失明,却弹得一手好琴,但并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想别人误以为评委同情他才得第一。他第一次离开家中去读书,被人排斥时,他也没伤心,只是憨厚地微笑。他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

小洁,一个在台北打工的女孩,生活非常舒适,却被喜爱站小便宜购物的母亲,喜欢小打小闹的老板给消灭了,男朋友也有了别的女人。小洁怀着跳舞的梦想,只因工作繁忙,没再继续学下去,我也是这样曾因为学习没跟上想着放弃跳舞,后来。听了老师一番坚持的话,决定继续学下下。

故事从裕翔与小洁认识开始走身高潮。裕翔曾把小洁带回家,天真可爱的妹妹还多次寻问小洁“是不是我哥哥的女朋友。”

在电影最后,小洁并没有得到国际入选名额——窗台上放着绿植物的咖啡厅中,裕翔的录音机,小洁的笑容和之前在钢琴前小洁说的一样。

“我不想乖乖地照别人的定义去生活,我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这个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陈增琦

电影主人公黄裕翔,是一个早产儿,天生双目失明,弹得一手好琴,参加比赛次次第一第二,可因为被别的小孩儿无意间的话伤到了自尊心,从那之后,不再弹琴,不参加比赛。

他希望的,不是别人的同情心,而是这个世界对他能力的认可,与赞同,还有,不被别人排挤。

他的妈妈为了他的梦想,不惜背井离乡,北上台北为他找音乐学院,寄人篱下。

女主小洁,是一个打拼女子,她妈妈不知足,不停的抱怨,买化妆品,每天就是买买买!

她迫不得已,放弃了自己的舞蹈梦。

在无数的挫折中,我们总把梦想归类到垃圾箱里。

梦想里不过是说说,说多了,也就忘记做了。

不要做一个怨天怨地的人,这样只会在埋怨中结束一生。

要记得这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朱文萱

他和她终于看到了彼此不曾看见的,他指尖的舞动,她足尖的跳跃。最后都明白:他们所遭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他们的前进。而让他们下定更大的决心。

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却弹得一手好琴,却因为对手不留意的一句话,而再也不参加比赛。在学校被同学排挤,他也只是憨厚地笑了笑。因为他明白这个世界并不亏欠他什么。他所想要的,只不过是正常人的生活。而小洁,一个在台北打工的女孩,繁忙的打工族,却有着一颗热爱跳舞的心。在遇见裕翔之后,她明白生活不仅仅是母亲的破费,辛苦地工作,一厢情愿的爱情还有她无比热爱的舞蹈。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重新捧起对跳舞的热爱。她做他的眼睛,让他感觉世界的多彩。这让裕翔明白,这个世界,除了不愿放弃他的妈妈,还会有一个人对她说:“来,把手给我。”

我突然明白,那些被我们忘了的梦想,是因为只知道热爱,而并不去努力,所得的结果。只知道嘴上说着很喜欢,计划着要怎么去做,该做什么,谠样,计划了半辈子的宏伟蓝图,最后追不回流逝的青春,溜走的喜爱,便忘记当时为什么喜欢,梦想的初忠。

谁说得奖了才说明有才华;谁说了不能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谁说一定要朝光的方向飞翔才能找到出口,生活不一定有想象的这么好,也可能会有想象的这么糟。但听自己的心,不要受任何束缚,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1546 字

+ 加入清单

追溯电影史上最早跟盲人角色有关的著名表演,那可能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流浪汉和卖花女的故事。结尾处,隔了玻璃橱窗,两人重逢。卖花女治好了眼睛,却认不出流浪汉。流浪汉的眼神百感交集,从兴奋喜悦转为失落无奈,手上的花,一瓣瓣落下。显然,在多数电影里,盲人角色要么成为故事情节的道具,像重获光明的桥段;要么就是成为出色的配戏对象,反映主人公不离不弃的爱。

逆光飞翔》有一个短片前身:《天黑》,同是张荣吉执导,里面也是张榕容和黄裕翔主演,故事风格基本一致。主打曲略有变动,乡谣般的《天黑黑》换成了古典音乐巴赫等等。两个片子都是手持摄影,大光圈浅景深,画面干净通透,外带逆光过曝小清新的必备桥段以及传统标签。相当于导演经过短片的练手试验,终于完成了真正的长片。

如果从包装技巧来看,在技术上,《逆光飞翔》比《宝米恰恰》和《女朋友男朋友》要来得有卖相。《逆光飞翔》和《天黑》的创作方式比较特别,导演得知现实生活中有黄裕翔这么一个人,了解他学音乐和爱音乐的人生经历,然后用调查纪录的方式去探寻他想要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处理,从黄裕翔的世界,创造出另一个对照的人物。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是建立在既有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编造而来(如果只拍盲人那就是个纪录片)。

评价《逆光飞翔》,不可绕过的一个环节就是演员表演。因为有黄裕翔自己主演,据此可知,张榕容在搭戏和对戏时,确实生出不少困难。通过镜头可以看出,黄裕翔既看不见自己的表演,也控制不住表情(尤其是失明的双眼)。你可以说,他是在演自己,一种出于想象和本能,对电影表演的个人诠释。然而,一个几乎很难融进电影形式的非职业演员,他势必会给对面的演员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若要肯定张榕容的表演,必然要指出这点。

《阳阳》时代,导演已经找到了张榕容的完美角度,有点像《二次曝光》的范冰冰,被导演和摄影一通狂拍,近乎瘾症。几年过去,张榕容不见了青涩,多出了成熟。即便跳舞几场戏,乳白柔光、少女翩翩起舞,很多人还是会想到岩井俊二作品。或许,演员有努力尝试内心深化的表演,但在过多表象信息的干扰下,观众反而会被“画面好美”之类的浅白所吸引,这也是张榕容的遗憾所在。好在电影有各种特写,依然加分不少,又有形体表现,算是全方面的表现。

再回到黄裕翔一线,导演显然知道,感官听觉对一个盲人很重要,所以,他有特地去做一些特殊的声音设计,像主人公回忆里的走道长廊。然而,在一些关键的听声辨人段落,《逆光飞翔》没能给人予身临其境的感受。至少,无法真正进入盲人的精神空间,没了神秘也少了趣味。更致命的,这些段落依然是白得发亮的画面,然后响起了温柔美妙的配乐,喧宾夺主,试图打动观众的打击太过明显。类似情况,影片出现了多次,实在处理得过于草率(当然也可能是技术掣肘)。

整体上,《逆光飞翔》是一部很顺的作品。校园题材、励志故事。一个喜欢音乐的盲人,一个想跳舞的少女。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受到了打击挫折,但命运让他们相遇,然后情节呈螺旋状上升,最终抵达电影的终极诉求——逆光飞翔,听见了成长的声音。也许,不少观众会以为,电影应该在盲人身上有更多的篇幅反映,可是,导演的重点好像落在了“盲人对正常人”的心灵触动和人生启迪,他们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显然,这是个很好懂的故事,但同时也缺少眼前一亮的东西。从青春片的潮流来看,《逆光飞翔》没有《鱼缸》那种张扬和不妥协,基本上还是好学生、好孩子,延续了台湾小清新电影的潮流。可以受伤,但不可倒下;命运可以有不公,但他们不会屈服。也不是说,这样有人情味的校园就不好,这样的青春就不值得鼓掌,只是,一味赞美这个世界的美好,表现有爱的相遇、相逢,总会让观众变成选择性失明。准确来说,这与《逆光飞翔》无关,而是在它之前,同类题材已经被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掏挖殆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

“我自己想试试看,不要没见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这是裕翔常说的一句话。

我想,在发现自己看不到的时候,内心是很恐惧的。而裕翔可以算是一个明眼的盲人,他练了一手好琴。可是在他到学校的时候,却遭到了同学们的排斥。在下课的时候,老师让一位同学送他回宿舍,那个同学十分不耐厌地对裕翔说:“学校里有导盲砖,你可以自认自己走,为什么还要浪费我的时间来送你呢?”我看到这里就想:“现在的人都这么歧视盲人吗?”后来,学校里要举行社团表演。他的室友朱自清将他邀入了他的音乐社团“supermusic”他们将音乐器玩出了一个新花样。谁说小提琴只能拉的,朱自清将小提琴当吉它用,从侧面突出了题目“逆光飞翔”。而这次的上台表演,让他摆脱了心理阴影。在他小的时候,弹钢琴得了获一等奖。就有人说他因为同情才获奖的,从此以后他不再参加任何比赛了。

我认为裕翔他是一个乐观的人,不会因为自己是盲人而悲伤,而恐惧。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也不再为规划幸福事情而恐惧了。因为,盲人都不怕,我为什么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吴海涛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黄裕翔

这是影片《逆光飞翔》中男主角的一句台词,影片中的男主角自幼失明,什么都没见过,什么都别人做得差,除了弹钢琴以外,生活在台北的女孩小洁,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却仍然没去上大学,因为她家中不仅没钱,还有个每时每刻都在血拼的老妈,而且这位不近人情的母亲还想让小洁放弃跳舞的梦想还去当收入稳定的公务员,裕翔和小洁年纪一样大,但与小洁不同,他在父母的帮助下上了大学,他在大学过得并不顺利,经常被同学鄙视,虽然有母亲与室友的支持,但三个多月的日子依旧长得如同三年,在一次迷路时偶然结识了小洁,两人在毫不见光的环境下互相帮助,走出了困境。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还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开门不行,还能翻窗,落到没有光的谷底也有好处,因为这样我们只剩一条路,那就是往上走。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尤其不能丧失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真人事件改编《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1、可是我想试试看,不要每件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当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觉得心跳好快,然后,也只有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真正的存在。

3、既然你都这么觉得,那你更应该试试看,如果你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4、现在我要你想象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5、不过人生就是这样,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不一样。

6、感觉好像有了翅膀一样,也许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次,我想要用我的方式飞翔一次。

7、“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如果,你真的可以看得到,那你想做什么?”

“其实如果可以看得到的话,我希望能够自己出去逛逛,然后…不会撞到什么东西。也许找一间咖啡厅,坐靠窗的位置,很一般,反正没什么特别,因为这样,也不会有人一直看着我。”

8、闭上眼睛,跟你一起去感觉,在没有光的世界里,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9、我想每个人的存在,都是有他的原因。

10、我一直照着别人的方向飞,可是这一次,我要用我的方式飞一次。

11、因为有你,让我相信我所遭遇的一切,并不是在阻挡我的前进,而是要让我下定更大的决心。

12、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

13、如果不试的话,你怎么知道自己能做到多少。

14、有些机会刚出来的时候,没有把握住的话,后面就会整个都不一样。

15、你需要更多的机会让别人看见你,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么。

16、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

17、当我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跳好快,也只有在跳舞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真的存在。

18、不急不急,听听你心里想的声音,跟着那个声音,慢慢的,往前走……

19、我自己想试试看,不要没见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

20、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爱情)

21、“你需要更多的机会,可以让别人看见你。”

“不去比赛,别人就看不见我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章圣浩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眼盲,上帝给他的天赋是弹琴,每一次钢琴比赛,只有第一,第二。但是,在一场比赛中得了第一,他听到一个小男孩说评委是同情他是个盲人,所以才给他第一的。他不想因为别人的同情而获得第一,最后不想再参加任何一场比赛了。他只想在咖啡厅里听这个世界上的声音。但他让小洁找回她的梦想,展翅飞翔。

在我们实现梦想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可有些人选择了放弃,从而失去了梦想,可有一些人努力奋斗,才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我们小学生就不能时不时就放弃了那些梦想,或只说而不做,我们不能这样,要下定一个梦想并努力实现。

只要你努力了,你就会有一个好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这个电影,突然有要写些什么的冲动。

很久不写什么,只是慢慢感受,但是对于我这样健忘的人,一些感受,如果不记下来,真的就会被遗忘了。

让我特别有想写些什么冲动的电影,叫《逆光飞翔》。

最初从某人嘴里听到这个莫衷一是的名字的时候,粗粗查了一下,看到似乎是个盲人执著坚持音乐神马的故事,脑子里立刻想到《和你在一起》里那个小琴童的样子……一个有关执著追求音乐、艺术的电影,还能拍成神马样子?

预约了两次都没看成,昨天从怀柔转了一大圈赶回来,带着各种不看好,看了17:50的电影。

看了,之后就被感动了。

用最滥俗的形容词评价这部电影,大概,它应该可以被称为“正能量”影片了吧……

影片从黄裕翔离家去台北上学开始,讲述了他作为一个盲人从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地方(音乐学院)的种种不适和他自己的努力。

相对于一个正常人,他是残缺的、需要被人处处照顾的(虽然他不希望这样),但坐在钢琴前的他是那样淡定而从容,当美妙的音符从他的指尖第一次流淌出来的时候,泪水顿时盈满了眼眶——他绝对像一个发光体!

好的音乐大概是世界上最通俗的语言,能够听懂的人,都会接收到发自它的强烈讯号。

不需要什么赤裸裸地煽情,也没有什么人因此死去,但这种感动,在接下来的影片里,却一次又一次。

小洁是个热爱舞蹈的女孩,但因为家庭原因却不得不放弃。

在与黄裕翔的接触中,她感染到他身上的这种能量。

黄裕翔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她,一个怀有梦想的人,如果不去努力尝试的话,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究竟可以做到多少?

很喜欢片中小洁的舞蹈老师,后来得知是台湾舞蹈大师许芳宜,这部影片也是她的电影处女作。

她在舞蹈的时候,整个身体、每一个关节都仿佛会讲话;

即使她不说话的时候,只是静静地立着,也是完全与众不同的。

她告诉小洁,要发现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她让小洁意识到,她一直在朝着别人的方向飞,而某一天,她应该用自己的方式飞翔一次。

同样出彩的,还有故事中的母亲李烈,她演出了对儿子满满、浓浓的爱意。儿子的一丁点成绩,她比儿子更加开心。

台湾电影,总会有些小情怀在里面。它不像大陆一些电影,总想方设法把一些“他们”认为正确的观念、“他们”的想法,强硬、霸道地灌输进你的头脑,而不去管你是否能接受。看完之后头总是昏昏的,没办法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一切都简单、粗暴而直接。

而《逆光飞翔》,却像一道暖暖的光,不矫情、不牵强,就那么自然而然地,通过每一个镜头,每一段音乐,一些最简单的情节,让人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一切都那样美好,不管是音乐、舞蹈、风景和人。

上天也许不那么公平,生活也许万般不如意,黄裕翔、小洁、李烈以及黄的SM乐队的成员,他们这些人都不是活在闪耀阳光之下的孩子,但,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们,在背对阳光的地方,翩翩地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真人事件改编《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情节简单,小清新励志小本。电影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弹得一手好琴,却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希望因为同情获得肯定。第一次离开家去念书,被排挤的时候,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亏欠他什么,他所要的,只不过是和正常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里喝一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梦想,让爱跳舞的小洁渐渐地温暖了起来,她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是母亲的不知知足,爱情也不只是跳舞很棒却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的男友,在她的心里,那颗对舞蹈无比热爱的心,渐渐地被温暖的裕翔唤醒了。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他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

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最喜欢电影里的这句话。每个人都有梦想,而大多数人的梦想都被各种牵绊各种因素所击破,我们需要像裕翔那样的人,给我们信念,坚持喜欢的东西,努力让别人看到你的存在看到你的努力。青春尚好,梦还是要有的。

好的电影不只是因为有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好的电影是活的,给人带来力量的电影,每句对白都感动人,它能给人带来能量。

希望“逆光飞翔”能给你带来力量,正如裕翔常说的“我想试一试,我想看看我能做到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真人事件改编《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1805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能看的见,感谢那些我的眼;如果我能看的见,全因分不清黑夜白天;如果我能看的见,是为梦想在疯狂的执着;如果我能看的见,就让我一次看够那抹天空的蓝。

一部《逆光飞翔》,对于一个新晋导演来说,不敢妄自夸奖节奏火候拿捏的是有多么到位,却在平淡自如中让人浮想联翩,忍不住都要心生涟漪,泪水打转;对于一个真实的主人公来说,也不敢将演技形容为炉火纯青,只是那种本色演出,早就已淋漓尽致;对于不曾叫出名字的每一个演员,也不能用多么出彩去歌颂,只是他们都是这部电影的眼。

电影《逆光飞翔》中黄裕翔说他如果能看得见,自己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但是笔者觉得电影中的黄裕翔一直看的见,因为他身边一直都有着一群引路的眼。妹妹的天真可爱,只需要几句平常的话,就可以让黄裕翔笑逐颜开,倾听那不同的车声,享受那听觉中的视觉;妈妈的朴实与母爱,更是给了黄裕翔一种无形的动力,为了儿子的点点滴滴,有时痛下狠心有时时刻牵挂有时泪水滑落,只因她是母亲。

还有那憨厚的室友,那超级音乐社团的团友,那照顾有加的老师,那个小时候言语中伤过黄裕翔的钢琴赛对手,那个为了跳舞执着的女主角,以及那一些充满生命的黑白色钢琴键……这些都是黄裕翔生活中的眼,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黄裕翔有了梦想、有了追求、有了生活、有了空间、有了自己的玩伴、有了那一个个盲杖,有了比一双眼睛明亮太多的灯塔,所以黄裕翔在生活中是看的见的,“如果我能看的见,感谢那些我的眼”。

整部片子中,逆光飞翔的名字被很好的展现出来,视觉效果上做到了极致,此时就联想到了出品人王家卫这3个子。想起了《阿飞正传》中梁朝伟那最后的一场独角戏,内心独白正如《逆光飞翔》中黄裕翔将自己置身在一个光芒万丈的世界当中,世界都在它的畅想之内;也想起了《2046》那开往未来的时光火车,不知道每一个乘客与自己的关联,却开始了同一个旅行,黄裕翔也不知道他身边的每一个角色,甚至他不知道黑夜与白天,但是他就是因此把自己的中心放在了感受之上,而却收获颇丰。

白天不懂夜的黑,盲人更是不懂白天与黑夜的不同,因为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光芒这两个字。而导演却恰巧将名字定义为《逆光飞翔》,顾名思义,没有光也有去寻找光,然而恰恰就是这一种逆反的心理成就了黄裕翔的梦想,成就了黄裕翔心中的那个光明世界,正如“如果我能看的见,全因分不清黑夜白天”。

《逆光飞翔》是一部标准的小清新电影,感动之外,情感有余,励志的标签更是明显。这个年代,谁无青春与梦想,这个年代谁不拥有一份坚毅的执着。电影的主线便是两个有梦想者的交织,一个是痴迷于黑白色的钢琴键,一个痴迷于舞蹈翩翩,但恰恰一个是盲人一个是生活所困,而在互相鼓励之下,都为了梦想在努力着,奋斗着,直到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这两个字电影中几乎比比皆是,那些稀奇古怪的社团,不也是成员的梦想吗?哪怕那个劈腿的跳街舞的男人也有梦想……人生难得常常如意,梦想又有几人能够实现,只不过是生活中前行的一个导航灯,为了梦想而执着,直到马到成功,或者粉身碎骨。还好《逆光飞翔》的结局是美妙的,那些梦想或多或少都已经得到了实现,但是现实又是残酷的,太多的不如意让你叫苦连天,然后回首望去,还记得当初那份美好的梦想吗?那就是你前方永不灰暗的一双眸子,“如果我能看的见,是为梦想在疯狂的执着!”

星爷在《喜剧之王》中说过“死跑龙套的也是演员”,这是真理,于是乎当周星星一跃成为星爷,半自传式的《喜剧之王》顺其自然的诞生,此时星爷深知自己是个演员,索性演个痛快,把自己那段历程呈现出来,一股让世人看尽浮华的超然状态。《逆光飞翔》中也恰恰做到了这一点,电影收尾阶段,那幕社团表演的环节堪称天衣无缝,将电影带向了一个真正的高潮,更将主人公人生的轨迹趋向了一种完美。

钢琴比赛的舞台是黄裕翔热爱的舞台,也是他曾经惧怕的舞台,但是他最终还是战胜了这个舞台,直到整个灵魂到陶醉在舞台中央,灯光也因为他暗淡了下去,此时一切其它都是浮云飘渺,那么渺小,完全只是他音乐中一个个符号。这就是一种超然的释放,我重新站到了这个舞台之上,就要让舞台完全属于我,这是我的舞台,这里只有我是主角,是的——“如果我看的见,就让我一次看够那抹天空的蓝”。

最后。很喜欢这样一部舒服的电影,春风沁入的是骨子里,领悟却是到了心扉。如果从单纯的电影把握上去解读,只能说电影的某些小线路上略有瑕疵,不过这绝对是一部上乘之作,只因我看到了那些生活中的眼,我知道我能看的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李卓洵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有办法放弃,那就要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结束时,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中的裕翔双目失明,他弹得一手好钢琴,却因为不想因为同情而获得好名次,而不参加比赛。第一次离家,北上念书,便处处受人排挤,例如:班长让值日生送裕翔上琴房,可值日生在送的途中却埋怨裕翔浪费他的时间,同学让裕翔走相反的路线……可他遭受排挤后,只是笑了笑。他知道没人欠他什么,他只希望自己能被别人像普通人一样对待。他后来遇见了舍友,舍友不但没有排斥他,还让他加入自己的社团。他和小洁的相遇也是一次偶然,当他们半夜翻入琴房后,小洁问了他一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如果,你真的可以看得到,那你想做什么?”裕翔回答:“其实如果可以看得到的话,我希望能够自己出去逛逛,然后会撞到什么东西。也许没什么特别,因为这样,也不会有人一直看着我。”这个平凡的梦想,温暖了小结的内心。

当电影的最后一刻,四人演奏时,

突然停电了。只有裕翔的音乐还在持续,因为已经习惯了黑暗,不受黑暗的干扰。演奏完成了,现在掌声雷动。

找自己的方向飞,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正在经过的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陈可儿

“现在我要你想象站在舞台上,只有你,只有你自己,心跳再快再紧张,都要假装勇敢。”这句话只在电影里出现了一次却印在脑海之中。

电影中的男主裕翔,天生双目失眠,弹了一手的好琴却被自我认定同情心得肯定。在他第一次的上学来到台北,被排挤和孤立的时候也只能笑一笑,他明白世界不会因为他看不见而失去美丽,他的才华需要一一个成功的舞台,他老师给了他一个被人们和自我认可的机会。

给他舞台的人还有小洁,带给他的自由、信心、梦想和未来的舞台。

让裕翔感知到了海洋和沙滩的美妙。让一个人满足也是很容易,一拐角的咖啡厅,我一个靠窗的坐位,喝一杯咖啡聆听这个世界的声音。这是裕翔简单的愿望。在结尾,四个人在自己的舞台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时候突然断电只有裕翔的音乐不断。

在黑暗之中已习惯了一切的他,获得了观众和评审的掌声。这是他自己的舞台,他舞出了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电影《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预告片便知道,《逆光飞翔》是个很励志很励志的故事,想跳舞的女孩和弹钢琴的盲人,这个组合很适合《逆光飞翔》这个片名。阳光就在背后,照向你面前的路,这是个很美好的事情。

我们多多少少都被励志片打动过,《当幸福来敲门》里面威尔·史密斯的背水一战,《翻滚吧!阿信》里面阿信痛失挚友的伤感,《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对希望和自由的念念不忘,《阿甘正传》里阿甘那股子“只是想跑一跑”的死心眼,《闻香识女人》里查理对良心的执念,《楚门世界》里楚门最后出走的勇气,这都是励志片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强烈的认同感,也给了我们好大的感动。

曾经看过一个泰国的某洗发水广告片:一个女孩是聋哑人,收到一个同为聋哑人的街头老艺人影响,也去拉小提琴,中途受尽了白眼。女孩向老人哭诉的时候,老人依旧平静的告诉她:“为什么要在乎别人的感受?闭上眼睛,去享受音乐吧。”比赛的舞台上,听不见音乐的她,叫评委和观众再也听不进别人演奏的音乐:这是真正用心灵演奏的音乐,纯洁,虔诚,无杂念,又带着一丝倔强。且不说故事本身与洗发水无关(除了女孩拉琴时头发群魔乱舞),几分钟的小故事真的做到了震撼人心,女孩在田间舞动琴弦时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那种感觉难以言表。

《逆光飞翔》的感觉和这个短片很类似。裕翔不也是因为弹钢琴而受到了太多非议?因为看不见,周围人对他有太多的想当然。对手说,他看不见,当然会得同情分;同学说,你看不见,当然要一直麻烦别人照顾你;连妈妈都会想,儿子看不见,当然看不见我的不信任。其实裕翔全知道,记在心里。裕翔的敏感来自他很“奢望”的平等:奢望和其他人一样,自己走到咖啡厅,坐在靠窗的座位,享受一下午的阳光。其实裕翔还有一样别人很“奢望”的东西:音乐天赋。裕翔的盲叫他更依赖他的听力,这更锻炼了他的天赋。片中裕翔的几次演出此次精彩,从巴哈到与B-BOX及小提琴版吉他的组合乐曲,次次叫人听得一身鸡皮疙瘩。

小洁是个舞蹈天使,她更像生活中的许多人,本来还有自己的坚持自己的志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追梦的路断了,可是心里还有梦,还在想,还是差那么一点点动力。能不能重拾梦想,这个勇气真的比成功与否来得更可贵。多数时候,我们败给了现实,败给了惰性和绝望。小洁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才发现自己并不像自己说的那样跳得不好,“只差一点点”——下次不就是成功了吗?

裕翔和小洁很幸运,他们的成功,也来自另一个动力因素:有一坨极品屌丝好盆友!裕翔为何比小洁成功?小洁只有一个屌丝裕翔有仨!舍友提出Super Music——SM社的时候,片子第一次打破了沉闷的基调,观众们开始爆笑不断。

在《逆光飞翔》的结局,大家回归自己的生活,表面上谁都没有变。其实每人的心里都有了新的波澜,每个人对未来的打算都更清晰、更阳光、更美好:开始的时候,我们都逆光而行,只看见黑暗;到最后,我们终于抬起头,看看溢满阳光的蓝天,起航飞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逆光飞翔》观后感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李博伦

“我自己想试试看,不要每件事都靠别人。因为我也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到多少。”这是电影在结束的时候,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一句话。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双目失明,他弹得一手好琴,只因为小时候有位小朋友说他得奖是评委同情才得奖。但小朋友也不是故意,只是因为自己没得奖给自己找个台阶而已。裕翔之后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想因为同情而获得肯定。他离家去读书,受到了大家的排斥,他也只是憨厚地笑了笑。他知道上帝没有亏欠他,他缺少的只是一点都不特别和正常人一样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喝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声响,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了。小洁的梦想平凡的不能在平凡了。她被男朋友抛弃,她就像着在盆中的树苗,不能成长。她那沉睡野兽已经被裕翔唤醒。

选一种你要的生活,而不是打半辈子的草稿,生活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也不那么坏,那么多像裕翔的人都在努力,我和你还有什么可抱怨。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象没有什么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