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春晚2021年作文精品20篇

春节是举国百姓、举世华人祝福欢乐的日子。下面是中央卫视春晚观后感,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6693

作文

28

篇1:保守是创新最大的障碍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他的一生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等。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说的范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也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晚年生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一群人聚在一起弹琴歌唱,熏陶在音乐之间,享受于阳光之中,在友情中徜徉,这样的晚年,甚好,甚妙!---题记

朋友,你可看见过风烛残年、年过八旬的老人同聚一堂、高声歌唱;朋友,你可曾看见过雨露后太阳的温暖;朋友,你可见过这妙不可言的晚年?

一轮双一轮的春雨接二连三的扑过来,将大地的灰尘与污秽冲刷的无影无踪,又在无声无息中将勃勃生机注入其中。长达半个月的持续降雨后,天终于在这个黄道吉日的周六放晴了。在久违的阳光的催促下,我与妈妈陪着外公外婆来到了滨江公园。

“你去玩吧!我陪你外公外婆聊一聊。"我收到了妈妈的驱逐令,便满心欢喜的开溜了。一层层的阶梯踩在脚下,在自己的喃喃低语与精打细算中,便无意中来到资江河畔,此时春潮涌涨,还真有点“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在艳阳的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这是预计着生机要来了吗?

“呼啦——秀水的江南……”远方似有一阵歌声,夹杂着二胡、短笛、大喇叭以及那人雄厚的声音,这便是天籁之音。还在唱?还在唱?是在哪?是哪些闲情雅士呢?这一欲望之火把我心中的导火线点燃了,迫使我向前方寻探而去……

近了近了……声音越来越清晰了,就在眼前了。

前方是一座朱红色的小庭院,夷!旁边怎么聚集了这么多的人呢?步伐不由得加快了。“人真多!”我一边在心中暗暗腹诽,一边踮起脚挤进人群内。答案曝光了:1、2。3。4……原来是6把二胡,1个口笛,1个主唱兼主持的八个老人举行的一场音乐盛会。

耀眼的阳光反射到他们的乐器上,雪白的头发也染上了金色,这里的一切安静而又美好,所有的人都融合到了金黄的阳光之中,脸上流淌着金色的液珠,每个人都心旷神怡的投入到这音乐奏曲中,仿佛这是一场世纪音乐会,聚集了世界顶尖的音乐家。

“啦啊——”在高声中终将一曲《秀水江南》送向了尾声,此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演奏者都站起来行礼了,我在这一瞬间看清了他们的面容:每个人脸上都爬上了岁月的痕迹,头上的白发如雪花。可在这一张张老态尽显的脸上,却有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面流露出着对音乐的热爰与对生活的乐观;一张张微微张开的嘴,里面包含着对众人掌声的一种接受,谦逊而又明朗。

一曲又一曲,一个下午便在悄然间离去。不禁让我想起《沪杭车中》的“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但我想,这也是幸福吧。

老友齐聚,音乐待众,轻松、悠闲,这样的晚年,甚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老人晚年的句子

全文共 374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他头上裹着白毛巾,身上披着老羊皮袄,腰里别着烟袋,活像童话里的老仙翁。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老人晚年句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1. 她一脸的慈祥,笑起来时眼里藏着满满的爱意,温暖如春风。

2. 他(她)的笑是那么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显得十分和蔼可亲。

3. 老爷爷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4. 虽说外公今年已六十多岁了,可干起庄稼活来,居然还敢跟年轻人从个高低。

5. 你瞧那位爷爷已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精神多了,走起路来也轻盈了不少!

6. 奶奶的头发是自然卷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总是笑眯眯的,说起话来又清脆又好听。

7. 严寒酷暑,风里雨里,他总是天下亮就起来干活,太阳落了才带着满身泥土回来。爷爷辛辛苦苦养大了5个孩子。打我记事起,难得听他说上几句话,就是高兴时,遇到我这个最小的孙子只是笑笑。

8. 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别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别人,只是面对烈士陵园,凝视着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9. 瞧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头上蒙着一块白头巾,身上穿着的夹袄已经打满了补丁。她微低着头,两手熟练地缠着纱布。

10. 李大爷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饱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

11. 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可那一根根银丝一般的白发还是在黑发中清晰可见。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12.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很却很整齐。

13. 他矮墩墩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红茶色发亮的额头下面,两条弯弯的眉毛,一双细长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弥勒佛。

14. 她一脸慈爱沧桑,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脸上条条皱文,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

15. 我奶奶今天头戴绒线帽,身穿一件崭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条混纺呢裤子,脚上穿着一双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满脸洋溢着喜气,手里拿着一张的红纸,出了门。

16. 我的奶奶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头上布满了银发,抬头纹和眼角纹都很重。她平时总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

17. 我的奶奶年已七旬,一头的短发像罩一了一层白霜,一双大眼睛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一双粗糙的手爬满了一条条蚯蚓似的血管,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皱纹。

18. 奶奶在我的印象中总是干干净净的,走到她身边总会闻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她的头发总是梳得那样好,没有一丝乱发。

19. 那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两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头发却很整齐。他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别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别人,只是面对烈士陵园,凝视着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20. 离我不远的花园边上,蹲着一个老农民,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了,皮肤皱巴巴的,有点儿像树皮。

21. 那些老人们听说我们小朋友来看望他们并为他们表演节目,人人脸上泛起了红光,精心地梳妆打扮起来。你瞧那位爷爷已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显得精神多了,走起路来也轻盈了不少!

22. 他的前额特别大,简直和面部不太相称。脸盘的轮廓也很怪,因为所有的牙齿全部脱落了。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又敏锐,又细致,使你几乎觉得他有妖法。

23. 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两只小小的眼睛有点浑浊,他的手,有小薄扇那么大,每一根指头都粗得好像弯不过来了,皮肤皱巴巴的,有点儿像树皮。

24. 我的爷爷是个农民,我很喜欢丫在他的身边,数他额头上像小溪似的皱纹,更喜欢他那干裂、粗糙得像松树皮一样的手在我光滑的脑袋上抚摸。平时爷爷沉默寡言,只知道干活。他勤劳、朴实,种了一辈子地。

25. 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踣,那模样真算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26. 老人坐在墙角,突出的颧骨顶着一张沧桑的皮。在这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绽开一丛笑,从前额到眼睛,再到嘴角,逐步展开。打满褶皱的前额下一双失神的眼睛慢慢放出光来,浑浊却温润,透着一股祥和淡定,仿佛在无声地告诉人们,什么是幸福。

27. 她看着这一切,那额上饱经风霜的皱纹似乎在这一瞬间舒展开来,一双眼睛早已眯成了弯弯的月牙,苍老的嘴角露出一丝慈祥。

28. 除夕晚上,儿子、孙子都来到她身边,她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就像盛开的菊花瓣,每根皱纹里都洋溢着笑意。

29. 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30. 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31. 肖伯伯他中等身材,身体很硬朗。和蔼可亲的脸上,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夏天,上穿白衬衣,下穿一条西装短裤,显得朴素大方。

32. 他是个矮小结实的老头儿,走起路来一抽一抽的,像个孩子玩的穿线木偶。柔软褐色的头发稀拉拉地盖在头上,他的前额特别大,简直和面部不太相称。脸盘的轮廓也很怪,因为所有的牙齿全部脱落了。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又敏锐,又细致,使你几乎觉得他有妖法。

33. 李大爷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饱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那双温和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慈祥的光芒。李大爷是个老军人,在战斗中左腿负过伤,所以走路地有点儿跛,可是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为大家服务。

34. 爷爷总是背着手走踣,那模样真算个“大官”。爷爷是个老鞋匠,平时挣下的钱都花费在我和弟弟身上了。爷爷对我的关怀与疼爱,令我终生难忘。

35. 爷爷今年七十三岁,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光秃秃的头顶上经常扣着一顶黑色的小毡帽。

36. 爷爷长着一副古铜色的脸孔,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飘着一缕山羊胡须。他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37. 外祖父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外祖父从十几岁起就从事修鞋工作。他长年劳作,左手的大拇指已经弯曲变形了。

38. 瞧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头上蒙着一块白头巾,身上穿着的夹袄已经打满了补丁。她微低着头,两手熟练地缠着纱布。你虽然看不见她的眼睛,但从她那神情专注的脸上,可以看出她仿佛正在聆听着什么。

39. 爷爷退休已有两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脸的鱼网纹。头顶上灰白的头发,好像戴着一顶小毡帽。笑起来下巴颏高高地翘起,因为嘴里没有几颗牙了,嘴唇深深地瘪了进去。

40.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41. 张奶奶拉着玉云姐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她从头望到脚,又从脚望到头。望着望着,她那眼里的泪水便顺着皱纹的沟道,,一串一串地落下来。

42. 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岁了,她个儿不高,头上全是白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牙齿全落光了。她的背有些驼,小脚只有3寸长,但走起路来还很有精神。

43. 对岸渡口,有几个人正从提上走下河滩来,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着一根手杖,键步走在前头。夕阳洒在她的满头银发上,显得神采奕奕。

44. 我的外公六十多岁了,两斑白,头顶中间光秃秃的,像个小球场,周围是稀稀的几根头发,脸庞圆圆的,整天笑眯眯的。

45. 我的外公矮矮的个子,平时总爱穿一件深蓝色的衣服。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积蓄了他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46. 王爷爷个儿不高,背有点驼,满头银发,胡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还是挺精神的。

47. 外祖父是一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颧骨上架着一副老花镜,堆满皱纹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

48. 他头戴草帽,黧黑的两颊深陷进去,满脸深深的皱纹和衣服皱褶连成一片。那是一件洗得发白的旧上衣,并且纽扣没有一个是相同的。

49. 他瘦高瘦高的个头,额头和脸上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鼻梁上架着一副又黄又小的破旧眼镜,身上穿着一件罩住脚跟的黑色棉大衣。

50. 我校附近有个敬老院,听说在那儿的爷爷奶奶虽然无依无靠,但他们生活是很好很好。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我们去敬老院一起欢度节日,才知所说的都是直的。

1.描写老人晚年的句子

2.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

3.最新关爱老人的句子

4.描写老人的句子

5.老人外貌描写的句子

6.有关赞美老师的句子摘抄

7.不老泉好词佳句

8.形容年老的词语及解释

9.赞颂老师的好词好句

10.一些老师整理的好词好句【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晚年的生活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弟弟卡尔1814年去世,贝多芬又负起了监护养育侄儿的责任。但领养过程与事后侄儿给他带来的问题让他吃了不少苦头。总之他无法将爱心转移到他侄儿身上。贝多芬对与人如何相处的道理完全崩溃。 乐圣贝多芬变得更加消沉,同时身体状况更加严重,经济十分拮据。那时他正全力创作两大作品--《庄严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尤其前曲是为了鲁道夫被任命为大主教登基典礼时演奏的使用。正因责任重大,他花了约五年的时光,在1823年完成。1824年5月7日他的《第九号交响曲》首演,将他的声望又推到新顶点。

《第九号交响曲》的《欢乐颂》合唱是采自席勒的诗《欢乐颂》。他早年就有此念头,经过了三十二年终于达成心愿。《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乌姆劳夫指挥。 贝多芬仍在舞台上背对听众指导。当全曲演奏完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

这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公开露面,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时日就度过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他那即将远离尘世的心灵,反而趋于宁静。这时贝多芬好像在稀薄,纯净的高空中,俯视自己即将抛开的世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些室内乐是他最后的作品,也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对万世证明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

1826年贝多芬动了四次手术,但病情未见好转。1827年3月26日下午,维也纳突然下了一场大风雪,伴着震耳欲聋的春雷,此时贝多芬握紧右拳,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根据古老的记录,贝多芬的葬礼在三月二十九日举行,约有两万名以上的维也纳市民参加护送到举行追悼弥撒的雅瑟尔教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往年春节极晚年份2月份天气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从1951年以来,出现过9个春节极晚的年份,均在2月15日后过春节。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查阅了这些年全国2月份的气温数据,发现9年中有7年气温是偏低的。其中1969年2月份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罕见的特冷天气,东部大部月平均气温偏低3-6℃,东北地区甚至偏低达6-8℃。

但是,最近的两个春节极晚的年份,即1999年和2007年却是偏暖的,甚至明显偏暖。由此可见,春节来得晚并不一定天气就暖和。从历史资料看,气温偏低的机率甚至更大些。而这9个年份的降水比较相似,大多都是偏少的。

“2月份属于后冬,我国大部已过了最冷的隆冬季节,气温开始有所回升,因此,一般2月下半月会感觉天气稍暖和些。但此时仍属冬季,冷空气势力依然很强,如果春节期间恰好有强冷空气到来,那大家所期待的温暖春节就泡汤了。”李小泉说。

从北京单个城市来看,这9个春节极晚的年份里,同样只有1999年和2007年两个年份是偏暖的,其他7个年份都是偏冷的。降水也几乎没有,仅1985年的春节出现了1.4毫米的降雪。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困顿的晚年与伟大的创作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命运的发展总有起伏,紧接着1814年的巨大成功后,贝多芬的命运急转直下,跌入了低谷。这个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当贝多芬最终走出后就真正永垂不朽了。

首先,他的经济陷入困境,维也纳这个城市从骨子里是轻佻而又浮华的,它从未对贝多芬报有真正的好感。自从1814年维也纳会议之后,维也纳的音乐口味日渐趋向于意大利乐风,他们推崇的是罗西尼,而将贝多芬视为"迂腐"。 贝多芬的朋友和赞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现实的经济困难顷刻来临,没有固定的收入,没有听众,没有稿约......没有起码的经济保障,再伟大的艺术家也一筹莫展。贝多芬不得不把他宝贵的时间耗费在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开支和与女厨的争吵上。他曾写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还得装着日常生活并不艰难的神气。"

与此同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这样他连所热爱的钢琴演奏和指挥工作也不得不放弃。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来自他指挥彩排他的歌剧《菲德里奥》。由于他根本听不见乐队演奏和演唱,整个排练一团糟,重新开始后依然如故。贝多芬从听众难堪的表情中领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着脸一言不发。他的朋友说:"在我和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没有一天能和这致使的一天相比。他的心灵受到的极大的伤害,至死不曾忘记这可怕的一幕。"

沉重的家庭苦难也折磨着贝多芬。贝多芬的一个弟弟于1815年去世,留下八岁的儿子查理。查理的母亲是个微不足道的女人。贝多芬为了收养查理,不惜和她进行旷日持久的诉讼,一直到1820年才告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著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阳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晚年时期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四十六岁的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依然坚持音乐创作。晚年的贝多芬创作最后几首弦乐四重奏。1826年贝多芬因患上重病未能完成。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

下葬的那天,所有学校停课以示哀悼,两万人参加了贝多芬的葬礼,他的墓碑上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晚年时期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1942–1952年出访欧、亚、非、澳各大洲十三国。 1953年美国上映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莉文·梅西》 荣获哈佛大学荣誉学位。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1960年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颁布“海伦·凯勒”奖金。 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1968年6月1日与世长辞。

1956年11月15日,竖立在美国波金斯盲童学校入口处的一块匾额上的幕布,由海伦用颤抖的手揭开了,上面写着:纪念海伦·凯勒和安妮·莎莉文梅西。这不是一块普通的匾额,而是为那些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突出篇章的人们所设立的。的确,海伦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联合国还曾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1959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并且还荣获总统自由勋章,于1964年被授于“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之一”。

海伦·凯勒

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在鲜花包围中告别了人世,享年88岁。然而,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她那带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却永远载入了史册,正如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所言:“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我黑暗中的光明》是关于人类精神升华的一本书。生来既聋又盲的海伦·凯勒早年生活在与常人隔离的孤寂境况中,而这对一个人精神的发展是如此重要。在全人类的神的爱护下,她得以同他人接触。精神上的发展带领她走上了写作生涯。

她死后,因为她坚强的意志和卓越的贡献感动了全世界,各地人民都开展了纪念她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励志名人经典故事:齐白石晚年的感悟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在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却发现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描红,而且还描这般初级的东西?”

谁知齐白石却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重新认真练习,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依然坚持每天必画画,从不敢慢怠,甚至有时为了画一幅画,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齐白石晚年变画法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就要勇于突破自己。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

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八则,乔白石晚年自省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去拜访已经88岁高龄的齐白石。此次登门,艾青还带了一幅画,请求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原来,艾青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书房的灯亮着,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怎么突然想起描红了,而且还描这么初级的东西?”

齐白石摇了摇头,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自己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认真练习,自己管住自己啊。”

此后,即便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还是坚持每天画画,而且从不懈怠。有时为了一幅画,他甚至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家晚年不闲过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1.晚唐诗人杜牧,晚年在审查他的平生的诗作时,凡认为不满意的,统统烧掉。本来其诗作有1000多首,烧得只剩下200多首。幸好他的外甥还保存了200多首,这样他的诗作才保留了400多首。

2.著名画家齐白石85岁那年的一天上午,连作四张条幅,中午仍不停笔,又坚持再画一张。画完题词曰:“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正是这“不教一日闲过”的精神,使齐白石老人仍频频有佳作问世。即使在93岁高龄,仍作画600多幅。

3.著名科学家茅以升80岁时,还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以后100位的精确值。人们惊奇而钦佩地问:“茅老,您到底是怎样记住的呢?”他回答:“重复!重复!再重复!”据统计,从1978年到1981年之间,这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先后为孩子们做报告30场,直接听众6万人,他还在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200多篇。1985年,他亲手给中小学生复信30多封,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齐白石晚年自省徐立新

全文共 13170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我国着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

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再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却发现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描红,而且还描这般初级的东西?”

齐白石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重新认真练习,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龄越来越大,但齐白石却依然坚持每天必画画,从不敢慢怠,甚至有时为了画一幅画,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 宽大为怀

毕加索对冒充他的作品的假画,毫不在乎,从不追究,看到有伪造他的画时,最多只把伪造的签名涂掉。“我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毕加索说,“作假画的人不是穷画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为难。而且那些鉴定真迹的专家也要吃饭,而我也没吃什么亏。”  懂得 孟祥海

曹聚仁与鲁迅曾有过这样的对话:“为您写传我肯定不是最适当的人,因为我不姓许。”鲁迅听后哈哈大笑:“就凭你这句话,你是懂得我的人。”

一句“你是懂得我的人”,可看出两人非同一般的关系。就是这位自称“不是最适当的人”,于1956年在香港写成并出版了《鲁迅评传》。

在民国历史上,像曹聚仁与鲁迅之间这样互相“懂得”的人,还有很多。 1939年夏,19岁的汪曾祺怀揣着已读了多遍的《沈从文小说选》,顺利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关于个中缘由,他后来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好像命中注定要当沈从文先生的学生„„”从此以后,汪曾祺就在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走上文坛,而后成为“京派小说”的领军人物。

他是最懂沈从文的人,在行军过程中,只带了沈从文的书,只想听这个人说话。而沈从文在向文艺界推荐这位学生的作品时,也总是说:“他的小说写得比我好。”沈从文死后,汪曾祺围着老师看一眼,再看一眼,然后,哭了。

丰子恺崇拜李叔同,两人的师徒之情天高地厚。1918年李叔同出家做了和尚,而为了回报恩师对他的培育和引领,丰子恺用自己的画笔,46年的时间和一段坎坷艰危的道路,实现了一个宏大的发愿,这就是直到现在还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六集《护生画集》。

丰子恺懂得李叔同。所以,有生死之约,一个写,一个画,后来李叔同仙逝,剩下的一个,继续画。即使在“文革”中,丰子恺成为“上海市级十大批斗对象”的时候,丰子恺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

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在病榻上将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与学生蒋天枢。这被后辈学人视为他一生学问事业的“性命之托”。蒋天枢是懂得陈寅恪的人,他也配得上这种信赖。 1958年,他在其《履历表》“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中写道:“陈寅恪,69岁,师生关系,无党派。„„”这在当时来说,是冒着很大风险!

文人之间的“懂得”是一种千古知己的情怀;是一种“斯世同怀视之”的默契;如清风之于明月,虽无形,却自有一股清辉耀人寰。

有人懂得是一种幸福,能懂得别人是一种境界!  景观与观景 武宝生

伊瓜苏瀑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它跨越巴西和阿根廷两国。长期以来,两国为此景观的归属问题纷争不下。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经过拉锯式谈判,最终巴西做出了让步,将最壮观的一段瀑布划归阿根廷所有。

然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却纷纷进入巴西旅游。为什么?因为最佳的观景位置在巴西这边。巴西

4

的旅游收入因而大大高于阿根廷。而阿根廷为维护和管理景观,每年要投入大笔资金。

原来,景观与观景是两个概念,最佳景观与观景佳位不同。可见,退一步,未必是失去。有时,退一步,风景无限!

 与众不同的抄写员

国学大师黎锦熙在湖南办报纸。他聘请来三位抄写员,帮他誊写文稿。

第一位抄写员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抄文稿,错别字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 第二位抄写员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逐字逐句检查后才抄写,遇到错字、别字都给予改正过来。后来,这个抄写员写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经聂耳谱曲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叫田汉。

第三位抄写员与众不同,他仔细看完文稿后,只抄与自己意见相符的稿件,其余的都被他扔掉,一份都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是毛泽东。

【素材分析】只抄写符合自己意见的稿件,说实话,也许这种做法不太适合赚钱谋生。但是,为什么三人原本都是一样的起点,后来的命运轨迹却有天壤之别呢?特立独行,卓尔不群,从来就是叱咤风云者成功的智慧。

【速用名言】 我一贯力求思想不受束缚。——英国生物学家 达尔文 世上最艰难的工作是什么?思想。凡是值得思想的事情,没有不是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德国文学家 歌德 【适用话题】1.独立思想;2.循规蹈矩;3.个性  哦,原来12岁的成吉思汗是神童

1174年,成吉思汗的父亲统治的部落,打了一个胜仗,夺回大片领地和许多牲口。为了庆祝胜利,特意安排一场赛马,优胜者的标准不同往常,最后到终点的马才能得奖。一句话,比马慢。骑手们想方设法,一个比一个慢,过了好一阵,跑在最前面的马,才行进到赛程的十分之一。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后悔自己不该别出心裁搞这种赛马,但又不想失了面子,于是下令:“谁有办法尽快结束比赛,给予重赏。但是,不能改变原定的优胜条件,跑得慢的还是获胜。”

众人绞尽脑汁,仍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这时年仅12岁的成吉思汗跑到比赛场,对骑手进行了一番新的安排。然后厉声发出号令:“跑!”只见骑士们一改刚才的拖沓状况,争先恐后地纵马向终点跑去。比赛结束了,结果还是最慢的马获得优胜。 原来,成吉思汗对赛马作了重新安排,只是让骑手们相互调换赛马。因为赛马的胜负只以马计,不是以骑手计,甲骑乙的马,乙骑丙的马,丙骑丁的马„„这样一来,每个骑手都希望自己驾驭的别人的马跑得最快,不能获得奖,使自己的马落在最后,从而取胜,这就打破了众骑士踯躅不前的僵局。

【素材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同的方法,往往收获不同的结果。好方法的价值,在于合理利用人性的弱点,借助富有实效的手段,最大限度激活人的欲望,使其心甘情愿地投入工作中。 【速用名言】 1.既有师法,又有变通。——北宋画家 刘道醇 2.“不可能”这个字,只在愚人的字典中找得到。——法国近代军事家 拿破仑

【适用话题】1.人性的弱点;2.变通;3.换一个角度思考;4.目标与方法  废墟上的阅读者

网上流传着一张照片。照片的背景,是被狂轰滥炸后的一座图书馆,主要人物,是三名头戴礼帽的男子。 1940年10月22日,英国伦敦肯辛郡,有一座图书馆几乎被炸成废墟。这座名叫“荷兰屋”的图书馆,屋顶已被炸塌,钢筋、水泥、瓦砾遍地。 在硝烟弥漫的时刻,有三名绅士站在图书馆的废墟里静静地读书。这些严谨的英国人,在最残酷的岁月里,仍然衣冠楚楚,神色坦然。在废墟中,在大书架前,他们安静地阅读,犹如老僧入定。 被炸塌的屋子内,时光被定格在一瞬。屋子的外面,则是一片狼藉。这时候,随时会有德军飞机再次空袭——恐怖笼罩着人们,生命随时可能被无情地剥夺。在被炸塌了的图书馆,这三名男子显然忘记了战争,忘记了人世的纷争,忘记了炮火的威力与残酷。 1940年,这三位读书人,向我们展示了某种信念的存在。

(素材分析)图书馆是人类精神粮仓,战争是人类文明的刽子手。战争带来阴霾,但不会永远遮住阳光。战火来袭,他们仍保持绅士风度,安静阅读。废墟上的剪影,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文明的坚守,对未来的信念。这种坚守与信念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从富强到文雅 甘阳

一个文明社会最重要的产品是什么?是人。一个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是非常有素质、有气质、有教养的人,还是脑满肠肥、腰缠满贯却非常粗鲁的人,这是问题的关键。有很多石油输出国非常富有,但他们受人尊重吗?单纯的富裕并不足以使一个文明社会受到尊重。尤其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对国人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崛起,必然要求文化上的崛起,而不仅仅是经济崛起,只有经济崛起是不够的。

众所周知,犹太人很能挣钱,但犹太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不被欧洲人尊重。他们在中世纪留给人的印象大概有两个,一是不信基督,二是放高利贷。一直到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写的还是这个。但是从18、19世纪以后,犹太人中涌现了大量的科学家、艺术家、音乐家,人才辈出。

只有出了这样的人,出了这样不以挣钱做生意为最高人生理想的人,一个民族才会富有思想和创造力,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我觉得人类大概有一种天性,面对一个伟大的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我们会肃然起敬。这没有什么道理好讲,你就是会起敬。这才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

 外墙色彩

这是发生在一家中外合资石化企业的真实故事。新厂区建成后,双方管理人员讨论外墙刷什么颜色。中方人员的一致意见是刷成灰色,上面浅灰,下面深灰,理由是灰色耐脏。但德方人员坚持刷白色,认为只要管得好外墙就不会脏。双方争执不下,最后中方领导作出让步,同意刷白色。他想,过一个月你们再看吧。然而,由于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规章,每半个月清理一次,加上员工爱护漂亮的外墙,几年过去了,外墙依然干净如新。

一件小事折射出不同的管理理念。中方人员从外墙必定会脏的思维定势出发,缺乏改变现状的信心,没有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而是选择了耐脏的颜色;德方人员则以有利于文明生产和增强员工视觉效果为目标选择外墙颜色,并以长效机制保证目标实现。两种不同的思维,自然带来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结果。、  为孩子攒钱,真的是“溺爱”(芮成钢)

我们看到,大多数中国人自己省吃俭用,辛苦一生,就是希望为孩子多攒些钱,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少走弯路。发达国家的富人却往往不把财产留给孩子,而是捐给慈善机构。有人以此推断?西方人教育有方,中国人则是溺爱,其实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我认识一些美国人,事业成功,生活富足。他们的确不打算把家产留给子女,前提是他们给孩子买了最好的教育。哈佛、耶鲁毕业的学生,找一份年薪10万美元以上的工作,基本不存在困难。这说明一个潜在问题:他们对美国社会制度预期很好,相信只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个人努力,就一定有机会。甚至还有一种推测:正因为美国富裕阶层信任现行的社会制度,希望其保持稳定,才将大把的钱拿出来做慈善,调和贫富差距,维持社会分配的合理,以免激化阶级矛盾。与此情形相比,中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父母对子女,以及年轻人对自己的未来,都有着太多不确定性。  人生是有配额的(侯文咏)

开始这个话题是因为有人提起,作家三毛曾经很相信她一生写的书是有配额的,她相信写满了配额,她的使命完成,也就是她该离开的时候了。据说后来三毛一生出版的书,正好就是她预言中的数量。

在座一位医生朋友立刻表示:他常常劝病人不要饮食过量,多蔬果、少红肉、少饮洒,少暴饮暴食。不过这样的谆谆告诚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于是他改变了一个说法,他对病人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吃的东西是有配额的,暴饮暴食的人,太早把自己一生的配额吃完了,只好在人生的宴席中提早离开”

医生表示,这个“配额说”似乎对饮食习惯不良的病人起了很好的警惕作用。

才说完,立刻有位从事慈善工作的人士表示:有很多热衷慈善事业的人也会认为福分是有配额的,如果自己身上累积了太多的福分,超过了应有的配额,为了达到平衡,就应该回馈社会。因此,许多在工作,事业上取得成就的人常常会思考如何做慈善,公益,把自己的福气分享,流通出去,以确保能一直有新的福分进来。

无意中看到了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淘宝,我相信我们做淘宝也是有配额的,你真心付出了努力,就会一定有收荻的,现在还没有收获是因为时间还没有到,只要坚持得住,就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忍,明

天更残忍,后天很美好,可是很多人都是死在明天的晚上,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所以,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更加的相信了,只要我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现在还没有收获是因为时间没有到了,总会有收获的那一天的,我坚信这点!  我们的信任哪里去了(葛红兵)

上海有个调查显示,上海居民仅有不到2%的受访者表示会让陌生人进家门。 这是什么意思呢?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陌生人都是坏人。”或者直白一点儿说吧,98%的受访者倾向于认为“陌生人”更大的可能是“坏人”。

少年呢?他们被灌输这种成见后变得非常可怕。

多年前,我坐公交车,邻座是一个小男孩,我们同路近一个小时,我对他为什么坐一个小时车上学好奇,就问他。第一次问,他看看我不回答;第二次问,他看看我起身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这个小男孩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和一个陌生人好好说话,正经八百地回答一下陌生人的问题,闲话一下?他为什么对陌生人那么恐惧?

因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成了不相信陌生人的人。

我不知道我们国家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看到的是以前我们把自己和邻居、朋友、同事以及所有自由人都看做是好人,我们只是把坏人关进监狱,监狱外的我们倾向于认为都是好人。1995年,我在南京读博士的时候,我上公路招手搭车回南通,还有卡车司机免费让我搭车。现在呢?

现在,我们把自己关在笼子里,装保险门,装防盗栅,我们把家武装得像监狱。我们认为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是好人,所以,我们把自己关在保险门和防盗栅的后面,而外面的都是“坏人”。

我们不仅自己这样看,还把这个想法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也这样看。

常常回忆起在英国的时光。我背包旅行,在怀特岛,路上经常看见居民把自己做的蜂蜜、甜点、自产的蔬菜等放在路边,没有人值守,只有一只碗。如果你需要那些东西,只要往碗里放上一两镑,你就可以把东西拿走了。

这是对路人怎样的一种信任?

在剑桥做访问学者,常常忘记了带证件,但是,跑到哪儿,我只要说自己是访问学者,就没有不信任的。整个剑桥镇,几乎看不见防盗门和防盗栅,家家户户,门就对着街,都是落地玻璃门,院门是象征性的,房门也是象征性的。

我在路上走,到处看门牌号,总有人主动出来,问我是不是迷路了。

在怀特岛上旅行的时候,我常常招手搭顺风车,我要说的是,多数开车人会主动问我去哪里,然后绕路送我去。我搭车6次,几乎次次如此。

对他们来说,我不仅是一个陌生人,而且是一个异国的陌生人,可是他们却没有不信任,相反把信任给了我!

对比一下,在自己的国土上做“陌生人”和在异国他乡做“陌生人”的遭际,我真的很想问:中国人,你的信任去了哪里?

我想,我们不仅仅要学会提防,也要学会信任。

我在丽江骑马,一个纳西族马夫介绍说,马在路上相互遇见,有的会互相打招呼。同类动物互相遇见,会亲热地招呼,不见得就会互相提防,而我们是人啊!人难道不比动物更聪明,想不出互相信任的法子吗?

信任是一种财富,你拥有它,就先把它分给别人,和别人分享。信任是这样一种财富,只要你不断地把它送出去,你就会得到更多!

拥有并分享这种财富吧,不要让你在信任的银行里是个赤贫的家伙。

 把性命和质量拴在一起(张小平)

二战时期,巴顿将军通过一份来自前线的战事报告了解到,在牺牲的盟军战士,竟有一 半是在跳伞时摔死的。这令他十分恼火,立刻赶到兵工厂。

当时负责生产降落伞的是商人考文垂,见到前来兴师问罪的巴顿,他赶忙汇报说:“这 些年我一直在狠抓产品质量,降落伞的合格率已达99.9%,创造了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 巴顿怒斥道:“每个降落伞都关系到一个士兵的生命,你就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合格吗?” 考文垂苦笑说:“我已经尽力了,99.9%是最高极限,再没有提升的空间了。”

巴顿怒不可遏。他走进车间,忽然从流水线上随意抓起一只降落伞包,大声地对考文垂 说:“这是你制造的产品,我现在命令你抱着它上飞机!”“这个伞包刚刚下线,根本 未经过任何检验,万一是次品,自己就将粉身碎骨呀!”考文垂吓得要命,可是迫于将 军的权威,只能胆战心惊地拿着伞包,上了飞机„„

还算有运气,考文垂有惊无险地回到地面。望着一脸狼狈、吓得几乎快要尿裤子的考文 垂,巴顿大笑一声,随即严厉地说:“从今天起,我将不定期来这里,命令你背着新做 成的降落伞从天上跳下去。”

从那以后,巴顿一次都没再去兵工厂,盟军也未再发生跳伞伤亡事故。多年之后,当年 的下属疑惑地问他:“您是怎么想到那个主意的?”巴顿慢悠悠地答道:“考文垂他们 并非不具备制造完全合格产品的能力,只是他惯于惰性思维,按一般标准行事,只有把 他和前线士兵的性命拴在一起,把他的安全和产品质量拴在一起,他才会竭尽全力。” 做天下事,尽力而为还不够,而是应该全力以赴,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此。  心伏脚下

你有没有注意过盲人的表情?在车水马龙的通衢广道,在危机四伏的大千世界,忙人的脸安详而宁静。眉头紧锁的,恰是那些明眼人。

忙人对生活不抱奢望,此刻只办此刻的事情。譬如走路,心无旁鹜、步步踏实,直至目的地。他们做一件事时只想这件事,因此心澈“目”明。

当别人绞尽脑汁思考功名利禄的时候,盲人的心专注在路面上---有没有车、砖石、敞开的下水井和电线秆。他们一步步走过来时,其实每一步都在感谢:感谢生活,感谢路面的平坦。当一个人把许多的感谢浮于眉头之时,就会出现盲人那种表情:安然而且恬静。

所谓幸福,全由小小的细节积累而来。如果你用庆幸的目光回顾这种积累时,就产生富翁的感受。如果你对当下的处境不满,则说明心已经离开了脚步,栖居于远远的目标之上---不管它是地位、金钱还是房子,这时脚下怎样疾走都觉得慢,会因此烦恼,此时最容易受伤。

盲人的心始终伏在脚下,它静静地随双足缓行在无尽的路上。而在休息的时候,心还在怀想着炉火和热汤,而不是没见过的其他。因此,盲人的表情中除去宁静,竟还有许多满足。

如果说,幸福是一种经过节制的满足,盲人就已经接近它了。

在风雪里、在大雨中,盲人要吃更多的苦,这时,上班或回家成为艰难的事情。即便如此,也很少听说盲人遭遇交通事故的惨剧。这是因为盲人比明眼人更警觉车、更注意车,他们更谨慎。

其实从古至今,谨慎给人带来的福分最多。

以后上街,不妨多多注意盲人,也许他们正是我们生活的老师。

感想:公司以前的徐老师曾经评价我们的旺旺先生,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定给你打开一扇窗!上帝让他的身体不好,必定让他有聪明的头脑和健康的心态。

一旦我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总是开导我:放下!!放下!!! 放下什么??

我还需要生活的历练和自己的反思感悟啊!!  遗珠(王鼎钧)

赵老板运了一船鲜蚌在海上航行,阻于风浪,误了归期,满船蚌肉都腐烂了。赵老板见血本全部损失,急得要跳海自杀。

船长劝他:“等一等,也许你还剩下什么东西。”

他率领水手清理船舱,从满船烂肉里找出了一粒珍珠,它的价值足以弥补货价运费而有余。 “失败”照例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说经验,它比珍珠还可贵。  充满牛奶的池子

很久以前有个国王,他让人挖了一个池子。池子挖好后,国王发出告示:“每一个公民都必须准备一杯牛奶,晚上拿来倒进池子。”

这样的话,第二天早上,池子里就会充满牛奶,国王准备用这些牛奶来救济无家可归的乞丐。

一个男人在准备牛奶的时候想:‘反正每个人都要倒一杯牛奶到池子里,我可以到一杯水在里面,而

8

且又是在晚上,没有人会发现。

于是他趁着天黑,端着一杯水倒进了池子后赶紧回了家。

第二天早上,国王来到池子边上的时候惊呆了:池子里全是水!

每个人都像那个男人一样想:“我不必倒那一杯牛奶,反正其他人会倒的。”  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马克·吐温与作家朋友郝威尔参加教会聚会,出门时碰到天降大雨。郝威尔见这扯天扯地的大雨,不禁悲从中来,他喃喃地问马克·吐温:“你看这雨会停么?”马克·吐温回答:“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我们见过没完没了无休无止的雨么?所有的雨不管它是怎样地来势汹汹排山倒海,也无论它是如何地令人心烦意乱愁绪如织,最终都是会停下来的。而且,雨越大,意味着它越快停下来-老子所谓“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夕”是也。只要我们有耐心,它就一定会停下来—而且,雨后的天空会更加美丽,雨后的空气会更加清新。或者,你还能看到在晴天里根本就看不到的彩虹呢!所以,当生活中出现狂风暴雨时,我们不要沮丧,也不要失望—也许,这是幸福的前奏、命运的转机,我们笑对可矣!再说,别人的天空就不会下雨么?想想朗费罗的诗吧:“你的命运一如他人,每个生命都会下雨。”  康德:对人的尊重还没离我而去

据说,在康德离开人世前一个星期.他的身体已经极为虚弱。一个医生来探望他,他不但努力起身相迎,用已经不太清楚的口齿表达对医生抽空前来的感谢.还坚持要医生先坐下,他才坐下。等大家都落座。康德才用尽全身力气,非常吃力地说了一句话,竟然是:“对人的尊重还没有离我而去。”

这一幕让闻者动容,因为它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尊重,更是高度的自尊。也正因此,在启蒙思想家那里,甚至将礼貌等同于人性。

所以,就算最初造作刻意,到后来也有可能固定下来而成为行为模式.要知道“姿态是可以变为习惯的”。

等到礼貌成为习惯,它便将化入人生.成为“人性”的一部分。处处动人。  紫藤花与葡萄藤

年轻人在阳台上种植了一大排紫藤花,枝叶逐渐生长,到夏天时,垂悬于两层楼之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绿色叶慢。年轻人几度想将枝叶拉起用木架固定,帮他挡住阳光,降低屋内暑气,却因为如此做太小气而作罢。

第二年春天,年轻人在阳台上欣赏盛开的紫藤花,忽然发现有几株葡萄藤即将攀上他的阳台。往下看,一个女孩儿对着他微笑。楼下人家为了感谢他种植的紫藤花挡住夏天的太阳,所以种植葡萄作为回馈。 一架紫藤清香,换来一树葡萄美味,这正是分享使快乐成倍的道理。

位于以色列的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后,将水分给了下游,湖里有各式各样的水生植物和鱼类;位于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处的死海,纳人上游的水之后,却没有出口,因此水中累积了大量的盐分,没有生物能存活,湖里一片死寂。

一个懂得分享的人,生命就像加利利海广阔的水面一样,丰沛而且充满活力。  喝水决定成败

北宋边患严重,经常和辽开战。宋军尽管人多势众,武器精良,但胜少败多,辽军的勇猛善战常常让宋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辽军为何能屡战屡胜呢?有一个细节很能说明原因。

宋辽开战时,行军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源,双方喝水的方法截然不同:宋兵看到了水,往往不顾一切地把刀枪往地上一丢,就趴下来像青蛙似的咕咚咕咚喝个痛快。而辽兵看到了水,则会冷静沉稳地用右手紧握刀枪,半蹲下身来用左手撩起水往嘴里送,这种喝水方式,可以让他们随时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宋兵来袭,就能用最快的时间作出反应,以最短的时间站起来迎敌。但是像宋兵那样喝水,敌人一旦突然来袭,只能乱作一团。

虽然行军时不是每次喝水都会遇到敌人来袭,但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防范的准备,却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基本心理素质。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宋军在喝水的细节中,显现的却是一派自由散漫、麻痹大意的不良习气,犯了兵家之大忌。一个忽视细节、毫无章法的团队,焉能不败?  印第安人的箭

9

印第安人射的箭,很多都是自己制造的。箭杆的长短与材料、羽毛的轻重、羽毛离箭头的位置、箭头的重量与材料等等,都大有讲究,足够空气动力学家研究半辈子。有一次,一位牧师得了个机会问一位有经验的印第安射手的造箭心得。这位射手说,其实只要把箭杆削直了,其他的马虎一点都没有关系。如果箭杆不直,其他方面你就是做得完美无缺,也很难一矢中的。

牧师由此推论,对孩子的培养,最重要的是品德的培养。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其重要性远甚于把他培养成天才。但是搜索畅销书就会发现,教人成功者众,教人成人者鲜也!  名言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印度诗人 泰戈尔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俄国小说家 屠格涅夫

不管人们对你评价多高,你永远到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俄罗斯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爱国将领 冯玉祥 即使全世界都毁灭了,正义也是不能没有的。 ——法国作家 罗曼罗兰 威严不足易其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 ——《战国策 赵策二》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西汉史学家 司马迁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 ——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

我们最重要的原则是,不要让人打倒你,也不要让事情打倒你。——法国物理学家 居里夫人  拨亮心中的目标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有次接受记者有关稳健投资方面的采访,聊了一会儿,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 沃克回菩:“模糊不清的目标。” 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 沃克说:“在几分钟前.我就问你,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说,希望有一天可以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这就是个模糊不清的目标。问题出在‘有一天’的表述不够明确,因为不够明确,成功的机会也就不大。”

接着,沃克又说:“如果你真的希望在山上买一栋小屋,你必须先找出那座山,算出小屋的价值,然后,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算出5年后这栋小屋值多少钱。接着,你还必须算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个月要存多少钱。如果真的这么做了,你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拥有一栋山上的小屋。但如果你只是说说而已,梦想就可能不会实现。梦想是愉快的,没有配合实际行动的模糊梦想,只是妄想而已。”  拯救汉字

2013年.电视人关正文将目光投向了“汉字”,他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节目的总导演。在国学日益被人们所淡化的当今,这档节目激起了人们对汉字魅力的重新认识,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书写热情。 201 3年10月1 8日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比赛,历时两个多月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落下帷幕,但其后续效应仍在持续发酵。两个月来,“小箪”“穷蹙”“圩顶”“荦荦大端”等“难题”的不断出现,考倒了不少‘学霸’,也令不少平日里大家公认的文化人也自认“文盲”。更为遗憾的是现场成人观摩团70%的人无法将“癞蛤蟆”这个著名动物的名字写对,而“间歇”一词的差错率高达40%,“陀螺”“熨帖”“郫县豆瓣”等常见词的差错率更高。

此类现象在同类电视节目如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中也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再次彰显了“拯救汉字”、拯救国学的必要性。

【素材分析】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们的汉字书写能力不断下降.提笔忘字现象十分普通。这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心中国学地位的下降。汉字是中国的国粹,如果人们在网络科技的冲击下丢掉自己的国粹,就实在太可悲了。

10

 2013年诺奖得主爱丽丝·门罗:我从不认为自己不行

201 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因年事已高且得了癌症,不能做长途旅行,只能以视频形式完成了诺贝尔文学奖主旨演讲。在视频中,她说:“我随时都在编故事。我去学校的路上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走的过程中我一般都会编个故事。当我越来越老后,所有这些故事都是关于我自己的,比如某些情境下的女主角。就算这些故事不会被马上出版,也不会让我感到烦恼。我不如道是否需要考虑让其他人知道和阅读这些故事。一般来说,故事首先是我个人的视角。比如从小美人鱼的勇敢、聪明,我都是得出这样一个观点:她能够过上好生运,因为她能克服那些困难,而且有魔力等。”

在她最初动笔写短篇时,是否很顺利呢?爱丽丝·门罗在视频中揭晓了答案:“(最初动笔时)相当绝望!你知道,我时常还得为孩子们准备午餐,我是个家庭主妇,所以我得学着在空闲时写。写作真的是个比我预想难得多的工作。但我从不停歇,我从不认为自己不行。”

201 3年瑞典学院给82岁的门罗的颁奖词是:“当代短篇文学小说大师”。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的第13位女性。

【素材分析】很多人都能够为自己的平庸找出无数的客观理由,如“我没有时间去做某事”“我能力不足”“那件事太难了”等,正因如此,人们错过了无数次与成功拥抱的机会。想要成功,就不要给失败找理由,请相信“我能行”!  点燃善念

2009年的美国网球公开赛,有这样一个场面格外令人心动:一场男子单打比赛,观众席上几乎坐满了人,大家都目不转睛,期待着比赛尽快开始。两名运动员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发球运动员数次将球举过头顶,蓄势待发。但裁判微笑着示意他再等一等。看到裁判迟迟不开球,观众席上开始躁动起来,持球运动员再次将球举过头顶,期待着裁判开球的哨声响起——在网球场上,裁判有着绝对的权威。纵使如此.栽判也不能随意延误比赛。在观众的不满声中,发球运动员斗胆向裁判耸肩表达自己的不解。

栽判不急不躁.微笑着指向观众席。这时候大家才发现,有位老大妈正步履蹒跚地走向她的座位。全场一下子安静下来,太家的目光转瞬间变得很温柔,两名运动员垂手肃立,耐心等待着那位老球迷落座。 这个镜头在随后的日子里被电视台反复播放.播放次数甚至超过了网球场内精彩镜头的次数.许多观众认为,这个画面堪称本届美网比赛中最温馨、最经典的镜头。  赵蕊蕊:转型路上,我是一个反叛者

2013年1 O月,前中国女排名将赵蕊蕊的转型之作《彩羽侠》摘得“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长篇科幻小说银奖。她坦言获奖是对自己的促进。作为一名明星运动员,赵蕊蕊急流勇退,选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连她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反叛者。

赵蕊蕊1981年出生于江苏南京,曾带领中国女排获得2003年日本世界杯冠军,被女排界誉为“世界第一副攻”。北京奥运会后,赵蕊蕊退役,就此淡出世界排坛,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这也让很多人为她悬着一颗心。其实在朋友圈中,赵蕊蕊是公认的超级漫画迷和漫画高手,还有作品获过奖。她常常对一些年轻的运动员说,不要等到真正要退役的时候,才去考虑未来;在做决定的时候,也应该多问问自己的内心。赵蕊蕊目前不仅是作家,还常常参加些活动,以保障生活所需。正是以前打好了基础,现在她才敢于放手追求梦想,“如果靠写小说吃饭,真的会饿肚子的。”她坦言暂时还不敢成为职业作家,靠写小说养活自己,但她会用心去写。

《彩羽使》是赵蕊蕊的第二本原创科幻小说,她的首部小说《末世唤醒》已在2011年出版。她因此被视为体坛成功转型的代表人物,而她觉得自己当初义无反顾地做出选择时,就已经成功了。

【素材分析】用曾经打排球的手来操刀写书.并不是心血来潮,赵蕊蕊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曾经的运动生涯教给了她很多东西,比如坚特和勤备,这通用于人生的任何领域.热爱生活、坚持不懈地追求,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看不见的竞争力 蒋勋

美不仅仅是华服名模,甚至不仅仅是清风明月和巴赫、贝多芬,要看到美,我们首先要看到生命存活的艰难。

唐朝人喜欢画牡丹。我曾经在二月间到日本皇宫里看牡丹,它们全部用草围着,上面还撑着一把伞,因为牡丹有一点风吹雨打就会凋零。宋朝以后人们发现牡丹的美不能体现生命顽强的竞争力,就开始画梅

11

花。元代王冕的《南枝春早图》成了传世名作。如果说唐朝创造了牡丹的美,宋朝发现了梅花的美,那么我们这个时代若用花来象征,可以找到什么?

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使用汉朝斗拱的造型,堆砌出一个倒梯形的飞檐式建筑。我看了很心酸。它的强是撑出来的。可是我看到英国馆轻轻松松就做出一个好漂亮的东西。当时我就想:如果真的是大国崛起,必须有最笃定的自信,不去做场面上的东西,而是回到最小的事情,慢慢做,不一定要那么快。现在的强有一点用力,并且用得好辛苦,我害怕它变成烟火,那么绚烂华丽,可是一下子就没有了。

唐的文化、宋的文化为什么有厚度?因为它看到大的,也关心小的。杜甫根据自己亲眼所见,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变成千古绝唱,我觉得不是因为诗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他看到了人。同样是那捧白骨,很多人走过去没有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晚年邓稼先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鲁迅晚年在上海生活的故事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1927年10月,鲁迅辞去中山大学职务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是指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保护他写作免遭迫害,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因而有人认为他是自由作家。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

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中国第一位女文学家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3年,鲁迅写了《为了忘却的纪念》凭吊柔石、胡也频等被国民党捕杀的五位“左联”成员。中共宣传部长李立三写信给鲁迅希望他用真名骂蒋介石,鲁迅拒绝说:“文章很容易写……但在上海就无法住下去。”1936年10月19日清晨五点二十五分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去世,年55岁。他的死讯引起全中国的注意,在上海上万民众自发为他一个文艺界人士举行前所未有的隆重的葬礼,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轰动一时。第一次从万国殡仪馆启灵时的抬棺人共12人,分为左右两排,最前面的两个是巴金、鹿地亘,后面依次为胡风、曹白;黄源、张天翼;靳以、姚克;吴朗西、周文;萧军(田军)、黎烈文。葬于上海虹桥万国公墓。 1956年,鲁迅墓迁移重建于上海虹口公园。

鲁迅的遗嘱共有7条,其中前几条交代丧事从简,第5条交代幼儿周海婴“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第6条是对别人应许的事物不可当真,最后一条是万勿接近“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

关于鲁迅之死,亦有一些争议。鲁迅之子周海婴曾撰文,怀疑是其信任有加的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致其得不到正常治疗而早死,后经证实,鲁迅的真实死因应该为由肺结核和肺气肿诱发的严重气胸。鲁迅先生死后,有很多人来看望他,有学生,有工人........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为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晚年邓稼先的感人故事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晚年: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的口味嘛,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

老饕汪曾祺,绝不在吃喝上怠慢自己。

有一年,他患了急症——胆囊炎发作。确诊后,女儿汪明问大夫:“今后烟酒可有限制?”大夫摇头:“这个病与烟酒无关。”

话音刚落。老爷子就嘻嘻嘻嘻,捂嘴窃笑起来。

友人前来探病。他一脸假正经:若戒了烟起码能多活十年,但是为了多活这十年,而舍弃了抽烟的乐趣,我是不肯的!

谈起父亲,女儿汪朝笑说,“他在我们家是非常没有地位,我们这些子女都欺负他,妈妈也完全不拿他当回事,但他乐在其中。”

被挤兑多了,汪老也学聪明了。

平日里,他酒一喝多,就吹大发:喂喂,你们对我客气点,我将来是要进文学史的。汪家人白他一眼,作不屑状:老头,你别臭美了!

虽是玩笑语,却道出了大实话——汪老爷子的作品,“上不了头条”。

作家苏北,提过汪曾祺和林斤澜的二三轶事:

那日晚上,程鹰陪汪、林在新安江边的大排档吃龙虾。酒过三巡,林忽然说:“小程,听说你一个小说要在《花城》发? ”

程鹰点点头。林笑说,“这杂志不错。你认真点,再写一篇,我给你在《北京文学》发头条。”

此时汪曾祺不乐呵了。他丢下酒杯,瞪着老友:

“你俗不俗?难道非要发头条?”“像我,小说就发不了头条,有时还是末条呢!”

细想来,老先生还真是可爱。

他贪吃,贪喝,贪看,贪玩儿,贪恋人世间的酸甜苦咸。但他绝无架子,也不摆派头。偶尔现出的小傲娇、小嘚瑟, 带着点“我有你没有”的孩子气。

他咧嘴,他畅笑,或只因别家闺女随口一句,“黄豆是不好吃的东西,汪伯伯却能做得很好吃。汪伯伯是很厉害的人。”

贾平凹说他: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梁文道说他的文字:像一碗白粥,熬得刚好。

而我以为,男人有才,难免清高;有趣过头,又显轻浮。才趣兼备的呢,当真是极少数,汪曾祺必算一个。

老先生啊,根子是儒家的,一片温情,一片自在,追求风乎舞雩的境界;视角却是庄子的,故能尘世里寻乐子,带着超然的眼光去关照,去体验。

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离世。

作别前,他想喝口茶水,便和医生“撒娇”:皇恩浩荡,赏我一口喝吧。

医生点头应允,他便唤来小女儿,“给我来一杯,碧绿!透亮!的龙井!” 只可惜,龙井尚未端来,斯人已逝。

那一日,似乎落雪了。

先生走前,哈了口忽散的白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平淡晚年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爷爷长期是这种状态,一九八九年,爷爷退休。能拿到一些退休金,加上奶奶的(我的奶奶也是一名老师)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一九九三年农历二月十一日,我出生了,爷爷过完生日不久之后又得到了他唯一的孙子,可谓喜上眉梢。后来我渐渐长大,他开始教我读书,但是他从来都是找着原文念。渐渐地,我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岁时,我开始阅读古诗词,有不懂到渐渐懂得,爷爷很乐意教我,我也很乐意学。爷爷对我的爱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我记得有一次我吵着要吃糖饼,爷爷用刀把普通的饼切开,在里面塞满糖。他总是把馒头做成花的形状,就是为了吸引我的注意。爷爷就这样平平淡淡的度过了他的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鸡年央视春晚观后感2024年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20**年春晚是春晚开始以来的第30个年头,第一届春晚是1983年,主持人也更换了好几批,赵忠祥,倪萍,朱军,周涛,董卿,李咏等都是春晚的主持人;20xx年的春晚主持人是:董卿,李咏,朱军;还有第一次主持春晚的毕福剑,李思思和撒贝宁。

春晚一开始,分别胡军,羽凡海泉,胡可,张卫健等家庭一一献唱;王力宏的《龙的传人》是经典再现,萨顶顶的坑坑歪歪的《万物生》,听起来都累人;舞蹈《龙凤呈祥》,中间一男一女,只有一个女的,其余全是男的,真可谓是“龙凤呈祥”了!

陈坤演唱了一首歌曲《好久没回家》,听着这歌声,好像以前听过,忘记原唱是谁了;宋祖英的《叫一声爸妈》,祖英阿姨每年都会在春晚上献唱,也不累;叫我父母唱的话,早就厌烦了;我爸妈和宋祖英可是同龄人啊!黄宏大叔的一句:“下蛋着何人?站着下蛋者何人?趴着下蛋者何人?”胡可的对象沙溢说:“我真的很像一只鸡吗?”我真吃惊了,黄宏大叔太逗了,我说:“沙溢那动作,那样子,的确很像一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嘻嘻。。。舞蹈《竹林山语》很有寂静的山林里的感觉;《追爱》很有少数民族的特色。

我最近央视看了撒贝宁的几次现场的主持,我发现小撒:不笑的时候,很像戴军;笑的时候,有点像房祖名。20xx年里,《因为爱情》这首歌,我听过无数次,就连自己早上刷牙洗脸,也都会聆听和哼唱,今年春晚王菲和陈奕迅也再次深情演绎;连续3年春晚了,刘谦的魔术很神奇,让人似懂非懂的感觉,每年的搭档都是董卿大姐。

冯巩,每次上台都是那一句:“我想死你们了!”我晕;估计现场的观众狂晕。冯巩和阎学晶的搭档也是好多次了;这次牛莉和郭冬临合作,反而跟着冯巩当小三去了最新春晚观后感最新春晚观后感。

孙楠的头发好像上色了,显得有些苍白;演唱一首《把幸福给你》;李明启这个“容嬷嬷”都76岁高龄了,已经活跃在各大电视剧里,她酷爱唱戏,而且嗓门特别洪亮,一开口那个嗓子啊,惊人;可见她越拍戏,越年轻啊!

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一听就是两年多,今年才登上春晚,似乎有点姗姗来迟的感觉。

从1983年--20xx年,走过了30个年头,毕福剑说:“第一届春晚,李谷一,一个人在台上演唱了9首歌曲,从此她的《难忘今宵》作为了每年春晚的结束曲;而今却是一群人演唱一首歌曲。”的确,每当听到《难忘今宵》,就会让人联想到春晚要即将结束的感觉。

今年的春晚是向30周年的致敬,所以邀请了许多老歌手,再现了许多经典歌曲:金美儿翻唱《冬天里的一把火》,费翔《故乡的云》,韦唯/吴秀波《爱的奉献》,蔡国庆/王珞丹《常回家看看》,李谷一再现她的经典代表曲目《前门情思大碗茶》同时舞台上孩子的表演真是惟妙惟肖,非常生动有趣;台湾歌手张明敏再现他的经典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

舞蹈《雀之恋》,演员一男一女,穿着裸露的男色衣服,似乎有点怪,听主持人介绍表演者杨丽萍却是舞蹈界不老的名人。好久没看到刘欢在舞台上唱歌了,他带着他的《大爱》来啦!小品《天网恢恢》,相声《奋斗》等是新人上台。

农民歌手朱之文,来自山东省XX市XX县,他曾经参加山东综艺频道的节目,参加过中央台的《星光大道》,这次终于登上了春晚的舞台,演唱了一首《我要回家》,他一改以往的“大衣哥”的形象,穿着花了150元购买的红色中国传统的上衣,他想让外国人以及全世界的人知道:“中国的农民不但会种地,还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

之后,谭晶演唱了《好人就在身边》,谭晶歌曲的风格是将通俗和流行混合,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老歌手张也演唱《远方的家》;玖月奇迹也是参加《星光大道》比赛出来的,他们演唱《中国美》。

韩庚穿着红色的运动装,犹如一个中国勇士,把动画里的怪兽“年”打走了;给孩子们的感觉是非常好玩有趣;机器人总动员引得许多人拍手叫好!最后,蒋大为,廖昌永也演唱了男高音,我似乎对这些不大感冒。

这就是我看完了20xx年春晚的感想和感受。很多人都在疑问:今年本山大叔怎么没来呢?我也在疑问,谁知道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