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团结的著作(汇编20篇)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如果你想走得远,请和大家一起走。小编收集了团结力量大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688

作文

1000

团结勇敢的葫芦娃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二的早上,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当老师对我们说:“下午我们班到启慧厅看电影《葫芦娃》。”同学们欣喜若狂。好不容易挨到了下午,轮到我们班看了,我们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拿起椅子,井然有序地走进了启慧厅,放下椅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大屏幕,等待着电影的开始。

电影中的人物有七个神通广大、武艺超群的葫芦娃,心地善良的老爷爷和,两只凶恶、奸诈、贪婪的蛇精和蝎子精。事情是这样的,在几百年前,蛇精和蝎子精做了坏事,犯下了滔天大罪,激怒了天神。于是,天神用一个神奇的葫芦把他们收了进去,只要关满1000年,两只妖精就会死掉。谁知在999年时,顽皮好动的把葫芦刺穿了两只妖精逃了出来。老爷爷得知妖精逃跑了,心急如焚,找到一起想办法。告诉老爷爷,葫芦山里有葫芦籽,只要把葫芦籽培育成大葫芦,就可以用葫芦来收拾妖怪。老爷爷和拿到绿叶和泥土,准备去把葫芦娃取回来。果然,葫芦籽取回来了,经过老爷爷精心的培育’葫芦们都长大了,妖精得知老爷爷用葫芦来收拾它们时‘派手下的蜘蛛将军把老爷爷抓回来。第一个葫芦娃问世了,它的力气非常大。葫芦娃去救老爷爷,却被妖精用诡计抓住了,接连几个葫芦娃也被抓住了。七娃被夺走了,只剩下六娃,也就是隐身娃,隐身娃从妖精手中得知可以把其他兄弟解救的宝贝。隐身娃解救兄弟后,准备去救七娃,可是,妖精用魔法把七娃迷住了,七娃用宝贝葫芦把自己的兄弟收了进去。妖精用诡计把七个葫芦娃观进了炼丹炉里。老爷爷用七彩连心让七个葫芦同心协力,葫芦娃们最后打败了妖精。

看了这部电影,让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只要有恒心,铁棒也能磨成针。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团结一心,意志坚强,救一定能办到的。我以后学习时,也要像葫芦娃一样,遇到困难也要迎难而上,永不退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团结你我精神升华优秀作文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这五天以来初梦实践队全体队员的团结合作,让我不由的心怀感激和鼓舞,我终于清楚的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它无时无刻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不可或缺。

团队精神就是新时期的一种集体主义的升华和集体主义内容的延伸,我们在工作的分工与合作就离不开团队精神的支持,没有团队精神的支持就很难让我们初梦实践活动圆满成功。

团队精神就是新时期团结力和凝聚力的所在。我们珍惜集体的荣誉,珍视集体的利益,以队为家就是团队精神的再现,我们共同为初梦的实现而努力就是团队精神的具体表现,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切都很难实现,集体主义的具体表现就是团队精神,在我们工作中离不开团队精神的指引,团队离不开统一的指挥,这才能让我们的初梦不是梦,这就是团队精神的巨大作用,在我们不同的工作阶段,团队精神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尤其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团队精神要想在工作或任务中产生积极的影响,离不开团队的共同付出,离不开团队荣誉的拥有力和团队成员的战斗力。团队精神的体现还要靠正确的领导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想让初梦不是梦,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团队精神!

[团结你我精神升华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人民的变化---团结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中国变化

以前,中国饱受其他国家的欺辱和蹂躏,一点也不团结。中国被欺负时,没人愿意站起来;中国遇到困难时,没人愿意帮助它;中国面临问题时,没人想要团结起来。只招来一阵嘲笑和讽刺。圆明园的毁灭足以体现中国当时的窘迫与无能。

19世纪末,英法联军开始进攻圆明园。一路上,他们想打就打,想杀就杀。中国人民敢怒不敢言,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阻止他们!进入圆明园后,他们抢走了无数奇珍异宝,那些搬不走的大瓷器,他们就通通打碎,丝毫没有留下一点东西。最后,竟灭绝人性的放火烧了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金碧辉煌的圆明园化成了一堆废墟。我们为圆明园感到叹息,为中国感到叹息。可仔细想想,如果当时大家都能团结一心,站出来阻止他们,结果一定不会这样糟。可竟然没有一个人呀!

但自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就站起来了,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了!我们再也不受欺辱了,而且人民也变得团结起来了。

这次5·12地震就最能体现中国人民的团结、勇敢。大家一起重志成城,抗震救灾,连外国人也被我们感动了,纷纷向我们捐款、捐物……难道这不是团结的力量吗?

所以,要说中国人民变化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团结!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团结就是力量初中优秀作文_其他话题600字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放学路上,我发现路边上有一个蚂蚁洞和洞口的几只小蚂蚁。

它们是一种小昆虫。身体很小,像一粒粒黑芝麻。我用手轻轻地抓了一只较大的蚂蚁,分明看到它有三对细小的足,还有一对如同发丝,却很灵敏的触角。

一只长约一厘米的黑蚂蚁引开了我的视线。我便轻轻地放下手中的那只蚂蚁,回过头来观察那只远离洞穴的较大蚂蚁。只见它往我的左侧跑去。我心想:难道我的左边有什么东西吗?于是,我便转过身去,一看,原来我的身旁有一只僵硬的蜻蜓。

这只蚂蚁这么小,怎么对付这个对于它们来说是庞然大物的蜻蜓呢?于是,我便好奇地蹲下来,打算好好地观察个究竟。

只见,这只蚂蚁在蜻蜓四周来回碰了几下后,便急急忙忙地跑开。我也小心翼翼地跟踪它。这只蚂蚁一路上碰到同伴,都会用自己的触角碰碰对方。我猜,它是在传递情报呢!

不一会儿,蜻蜓周围就围满了差不多大小的蚂蚁。它们用各自的触角你碰碰我,我碰碰你。好像在商量办法。过了一会儿,其中一只小蚂蚁站在了蜻蜓的身上,就像一个指挥官在发布命令。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它们有的咬蜻蜓的头,有的咬蜻蜓的翅膀,有的咬蜻蜓的四足,有的……几分钟过后这只蜻蜓就被这群小蚂蚁们给“五马分尸”了。随后,这群小蚂蚁们就把这只蜻蜓一块一块地搬到洞里去了。

我看得目不转睛,我想“团结就是力量”这个名言送给蚂蚁是最合适的。

它们这时候正在洞里细细地享用大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坚持信任团结方可成功作文750字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摘要:有的人身上干干净净,但是他的心却满是泥土!"我很认真的。坚持信任团结方可成功作文这是一位上山采蘑菇的小姑娘看见我,想我兴冲冲地跑来。750字作文就让我们的表情祝愿您和我们:“从此更和平安定、繁荣富强!我在亲人的关爱、严厉中成长,正如那温暖的阳光,灿烂的朝霞陪伴我走过炫丽多姿的童年世界。

《西游记》这本书讲的是唐僧师徒一行人,从东土大唐走过十万八千里到达西天取经的故事,刻画出了一个个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名段现在也广为流传。

“齐天大圣”孙悟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们小时都争相模仿的对象,小时大家一定都拿过金箍棒,带上面具,在家中“降妖除魔”,现在呢,我们分析一下孙悟空的人物性格,孙悟空在取经途中,一直降妖除魔,来保护唐僧一行人,可谓为取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是取经成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十分勇敢,而且法力高强,为了保护唐僧付出了一切,路途中唐僧虽然几次的误解孙悟空,但是孙悟空一直不离不弃,在暗中保护着唐僧,在得知唐僧有难时,更是毫不犹豫的去救唐僧,可见孙悟空的任劳任怨与忠心耿耿。

猪八戒是一个“色鬼”,他喜爱美色,好吃懒惰,还几次想要放弃取经,回高老庄,但是在师傅“死”了的时候,他却流出了真诚的眼泪,他虽然表面对师傅毫不关心,但是在内心中还是对师傅充满了爱,他外表粗狂,而内心却很细腻,又有些可爱。

沙师弟在取经途中,虽然没有像孙悟空那样降妖除魔,但一路上,他始终背着担,那可是一万八千里啊,他却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他没有像猪八戒那样的贪心,却默默无闻,一直保护着唐僧,照顾着唐僧。

唐僧是《西游记。》中刻画的最细腻的人物,他执着坚持,禁受得住诱惑,没有被诱惑移动一点决心,他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在误解孙悟空之后,可以勇敢的承认,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西游记》作为我国的古典四大名着之一,语言十分精致又不失豪爽的气息,刻画出了一个个内心形象鲜明的人物,值得大家一遍遍回味。

[坚持信任团结方可成功作文7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团结就是力量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下午,操场上聚集了一波又一波的同学,热闹非凡。只见老师拿来一根粗麻绳,中间系着根红带子,哦,原来要举行拔河比赛呀。

我也被选做其中的一员。比赛开始,由于我们班个个都是大力士,一路过五关斩六将,顺利进入了决赛。到了最后一场,与我们对抗的是五三班。看到他们个个人高马大,昂首挺胸,我不禁一哆嗦,他们可是号称“十秒必杀”的“大力狂魔”啊。要不是我方有个“一顶三”的高个大胖,我差点想临阵逃脱。环顾一下我们班的选手们,除了那个大胖,个个都矮他们一截,头上都冒起了冷汗,甚至还有人脚抖得像抖动机一样快,但没办法,总不能申请退赛吧,那就太失颜面了。“输什么别输了气势!”班长一句话让我们立刻打起精神,纷纷伸伸腿弯弯腰,摩拳擦掌了一番,一起拿起了绳子备战。

“嘟”的一声哨响,所有人的身体都弯成“弓”字形,即使我们的对手很强大,但我们努力拼搏的精神还存在着。尤其是那个高个大胖,气喘得像头“老黄牛”,脸红的像个“红富士”,我也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用力向后拉,手紧紧地握住麻绳,丝毫不敢松懈。眼看红带子离我们越来越远,我心急火燎地大喊了一声:“加油!”大家顿时像打了鸡血一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红绳子很快便向我方倾斜了几厘米,我见此法初见成效,便一遍又一遍地喊:“三、二、一,拉!三、二、一,拉……”大家都看到了希望之光越来越亮,咬紧牙关使出浑身的力气,将红绳艰难地拉到了我们面前。

“嘟!”又一声哨响,我方获胜,大家欢呼雀跃起来,一个个都为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击掌庆祝。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我们用辛劳的汗水获得的,这力量让我们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文章通过对拔河比赛的过程进行描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线教师,就得刻苦专研教育教学,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所以在暑假里学习了《有效教育教学理论》。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课堂质量,解决负担轻质量低、负担重质量低、负担重质量高的问题,通过教师水平达到负担轻质量高的教育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以下几点体会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教师要“活用”材教。

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二、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

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三、教师要”打动“学生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团结力量大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放慢脚步,拉紧绳子,保持平衡,大家听我的口令——一二一,一二一,好,稳住……”咦,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原来是小记者们正在龙湖恒丰农场开展亲子运动会呢!

瞧,草坪后树林前的小房子里正在玩笸箩运瓜的游戏。第一组比赛结束,该轮到我们大显身手了,只见怡涵爸爸拿着绳子与我们一起参赛,大家都集中注意力死死地盯着笸箩筐上的瓜,所谓的瓜其实就是充气皮球。我们的眼睛丝毫不敢移开那颗瓜,好像笸箩筐上的瓜是一摔就碎的瓷娃娃,看着它不停地摇晃,自己的心也愈来愈不平静,一直害怕瓜忽然间掉了下来。我手里紧握着笸箩筐边的绳子,小心翼翼慢慢地走着,只听站在一旁观看的别组队员纷纷议论:“这组同学真厉害,我们不能让他们超越我们,瓜快掉下来,掉下来!”我心里一惊,手一抖,那瓜还是不听话,真掉啦!“别慌,从头再来,稳住,稳住……”一个声音从我耳边响起,伴随着整组队员快速返回起点,我们重新出发了……

我们的组员慢慢向前方目的地发起进攻,我扯紧绳子,把绳子拉到最紧,终于到了放瓜的时候,怡涵爸爸发号施令:“来,绳子拉好,往下蹲,慢慢蹲下,紧拉绳子倾斜放瓜,对对对,就这样,成功啦!”我心想:太棒了,还剩最后两个瓜,挺住,加油!有了前面三颗瓜的实战经验,最后两个瓜的运送也是如鱼得水!不过多久,我们组成功完成挑战,用时三分十七秒,全组队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一场看似简单的挑战,却凝聚着团队的力量,每件事情做下去终有意想不到的结果,克服困难,扬帆启航……奔跑吧,小记者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乘风破浪,迈步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团结的名言警句33句

全文共 130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团结的名言警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2、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

3、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马克思

4、一个人像一块砖砌在大礼堂的墙里,是谁也动不得的;但是丢在路上,挡人走路是要被人一脚踢开的。——艾思奇

5、聪明人与朋友同行,步调总是齐一的。

6、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韦伯斯特

7、凡是经过考验的朋友,就应该把他们紧紧地团结在你的周围。——莎士比亚

8、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9、人心齐,泰山移。

10、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11、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列夫·托尔斯泰

1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13、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4、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叔本华

15、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1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17、团结就是力量。

18、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恩格斯

19、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列宁

20、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21、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22、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的团结。——欧文

23、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24、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25、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26、只有美的交流,才能使社会团结,因为它关系到一切人都共同拥有的东西。——席勒

27、民齐者强。——荀况

28、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29、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约·迪金森

30、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毛泽东

3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32、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毛泽东

33、中国的问题,稳定需要团结,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稳定需要团结,才能稳定。要使社会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党与人民群众钢铁般的团结。——邓小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团结合作作文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前夕,我和爸爸妈妈坐着大巴回老家过年。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合不拢嘴。

刚下高速,离汽车站还有三四公里远,汽车突然停在路边,有人问司机为什么突然停车,司机说:“车子好像坏了。”爸爸,我和其他一些叔叔阿姨一起下车看看。外面,寒风无情地吹着,让人直打啰嗦。

司机检查了车轮,发现右边前轮陷进了一个约30厘米的坑里,大家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有的说:“用绳子拉吧。”有的说:“大伙一起推吧。”有的说:“让司机开足马力冲过去。”……最后,大家决定我们一起在车子后面推,妇女和孩子下来,以减轻车子的重量,司机踩油门往前冲,收干就干,大家收推大巴车的后部,一个高个儿叔叔带有喊起来:“1,2,3,加——油——1,2,3,加——油——”司机踩着油门,1次,2次,后轮将雪都弄到人们的身上,脸上,但人们依然没有停下,使着全身力气推着。虽然是冬天,冷得出奇,你哈一口气都能结成冰,大家头上豆大的汗珠像雨似的落了下来,加油声持续不断地响着:“1,2,3,加——油——1,2,3,加——油——”

过了一小时,车轮子终于从坑里出来了,车子恢复了正常,大家带着胜利的欢呼声会回到了车上。车子继续行驶着,热闹的气氛在车中回荡。对大家来说,剩下的路程,是最愉快的,因为大家齐心协力,用汗水换来了胜利。到了车站,大伙依依不舍地挥手再见,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到家中。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大家齐心协力度过难关的故事,也深深地刻在了我和爸爸妈妈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学会了团结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只小蚂蚁,整天都无忧无虑的。

一天,在出去游玩的路上,有一座红红的大山拦在了我的面前。这座大山像一个弯弯的小月亮,里面是红色的。底部还镶嵌着绿色的花边,里面还有一个个小眼睛一直对我眨个不停,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呀!快来吃我呀!”哦,原来这是一个大西瓜。

首先,我心想:要不要我把这个西瓜吃掉,省得搬回去还要给它们吃。我刚爬上去咬了一口,就躺在西瓜上大叫“饱死了!我还是搬回去和它们一起吃吧。”

我跑了回去,把它们都叫过来。我们把西瓜推呀推,怎么推也推不动,然后我们又搬来石头和木板,准备把西瓜撬出来,可是还是一丝不动。其中,有一只名叫诸葛亮的蚂蚁想到了一个办法:我们能拿一把铲子来铲,铲了一小块西瓜就往回搬。我们都很赞同,开工了!我们有的搬西瓜,有的铲西瓜,还有的蚂蚁搬不动,在旁边为我们加油,我们喊着响亮的口号。在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下,我们很快把西瓜全部搬回去了。

今天的搬西瓜事件让我学会了团结协作,我一定会记住这个道理,因为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运动会让我们团结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本校第六届校运会于20XX年9月27日开幕,这次的开幕式比以往的要精彩得多,此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果然运动会的结果也是很喜人的。

开幕式上,个个学生方队精神抖擞的经过司令台,喊出自己的精神、喊出自己的激情,当然旁边还有任劳任怨,在烈日下指导学生的老师。开幕式上,连信鸽都跑来助阵了,翩翩的向广阔的蓝天飞去,向世界宣布徐教院附中的运动会就在此时此刻举行。可能是奥运会的余热还没过,火炬接力是一项流行的传递精神的方式,十几位火炬传递手代表了附中的形象,虽然只有短短的80米左右,但大家都把这个项目当作是展现自己的舞台,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纷纷向“观众”回收致敬。

开始是非常好,非常精彩,接下来的比赛可谓是激烈,大家你追我赶,勇夺第一,充分展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大家拼死拼活地为班级取得荣誉。

此次运动会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大家都知道只要自己做得不好,整个班级就会受到牵连,运动会让我们心连心,共同享受运动会之后带给我们荣誉的光芒,更重要的是,运动会让我们享受到了团结的力量是多么的大,我们七(2)班就是经过团结之后,出奇的拿到了方队第一的优异成绩,并且取得了女团、总体的第一,还取得了精神文明奖,这个礼物与我们全体同学和老师的辛勤付出是离不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族团结的少数民族谚语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1、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乌孜别克族)

2、不怕不翻身,只怕不齐心。

3、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维吾尔族)

4、箭装满袋大象踩不断,团结起来的力量胜过大象。(傣族)

5、爬山越岭要互助,渡江过河要齐心。(赫哲族)

6、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蒙古族)

7、好虎架不住一群狼。

8、两个聪明人在一起商量,就会生出更好的主张;黄和红的两种颜色混和,就会变出另一种色彩。(藏族)

9、两个协调的力量,可以分十个人的力量。(赫哲族)

10、砖连砖成墙,瓦连瓦成房。

11、一个人的智慧不够用,两个人的智慧用不完。

12、离群孤雁飞不远,一个人活力气短。

13、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14、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珞巴族)

15、指甲和肉分不开。(维吾尔族)

16、百根柳条能扎笤帚,五个指头能握拳头。(藏族)

17、修剪的树木,生长得又直又高;齐心的人们,团结得又牢又固。(达斡族)

18、篝火能把严寒驱散,团结能把困难赶跑。(壮族)

19、烂麻搓成绳,也能拉千斤。

20、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哈萨克族)

21、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是幸福。(维吾尔族)

22、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哈萨克族)

23、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维吾尔族)

24、不怕虎生两翼,就怕人起二心。

25、不怕巨浪高,只怕桨不齐。

26、柴多火焰高,人多办法好。

27、柴多火旺,水涨船高。

28、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29、稻多打出米来,人多讲出理来。

30、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

31、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32、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枝蜡烛多一分光。

33、孤雁难飞,孤掌难鸣。

34、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35、集体是力量的源泉,创业,众人是智慧的摇篮。

36、莫学蜘蛛各结网,要学蜜蜂共酿蜜。

37、莫学篾箩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38、墙倒众人推。

39、轻霜冻死单根草,狂风难毁万木林。

40、群雁无首不成行,羊群出圈看头羊。

41、群众心里有天平。

42、人心齐,泰山移。

43、人和万事兴。

44、人多好办事。

45、人多势众。

46、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47、三个臭皮匠,合个诸葛亮。

48、双拳难敌四手。

4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0、头雁先飞,群雁齐追。

51、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团结力量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这看似简单的口诀却隐藏着不小的道理呢!

在写作文之前,果冻老师带我们玩了这个游戏:“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老师让我们按顺序依次接龙,一人说句子的一部分,看看我们能接到几只青蛙。我估计最少接到十只青蛙,而朱森涛却觉得至少也可以接到一百只,简直是信口开河!可老师的说法更让我大跌眼镜——最多接到三或四只青蛙!老师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表示不可能。

游戏开始不久,我们就失败多次,有独眼蛙,双嘴蛙,独腿蛙……我们大笑不止。而在游戏之后,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团结力量大。我们之所以失败多次,就是因为我们不够团结,大家各自为战,没有团结起来。

每当发生森林火灾时,那林中上亿只的蚂蚁将如何逃出森林呢?它们会抱成一个巨大的黑球,朝森林外面滚去,一路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那是最外层的蚂蚁被烧焦的声音。当一只又一只蚂蚁葬身火海时,它们把生的希望寄托给里层的蚂蚁们。而最后也会有许多蚂蚁活下来。

如果它们不团结,自私自利,那全部的蚂蚁必死无疑。但是,团结的话,就会有更多的蚂蚁活下来。

……

从今天的游戏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团结力量大。团结在一起就会收获成功、乐趣、友情……从今天开始,我们团结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向竹子学些团结精神作文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团结就是力量,唯独真心团结才能葱茏一片天地。

我对竹子一向都有好感,那是因为小时候,我的童年里深深得藏着一片竹林,竹叶青青有调皮的鸟语,竹节层层有歪斜的刻字,竹笋嫩嫩特别美味,还有我们的调皮的照片悬挂在上面呢!多么的有趣。

长大了,我喜欢竹子,不单单是那些未泯的童年里的故事,还有岁寒三友里少不了它傲雪的精神,所以我喜欢画一些水墨竹子,聊当放纵心情。

渐入中年的我,更喜欢竹子那团结的精神,葱茏一方天地。某日,我与家人出去郊游,一不小心来到了一方竹林,这儿的竹林比较大,鲜嫩的空气散发而出不亚于笋丝炒肉丝,我们都舍不得离去。

儿子找来一根木棍在树根里捣着,似乎在寻觅什么东西。我和妻子在一边闲聊着竹子的故事,忽然儿子大喊:好长的竹根啊!比老爷爷的胡子还长。

我们被一惊一乍的语言拉过去了视线,踱着步来到了儿子的新大陆前,想好好卖弄一下学问:“儿子,这是竹鞭,不是竹根,知道么?”

“竹鞭不就是竹根!有什么两样?”儿子不以为然。

“竹鞭就是像鞭子一样的根......”我还想喋喋不休,儿子却一路寻找竹根的源头,完全没有理会我。

寻找竹根!这是一件苦差事,竹根似乎都藏在泥巴里头,偶尔有一些暴露出来透透气,再一个猛子扎进了泥土层里,如何能找寻源头?

“爸爸!你看,这条竹根联系着两棵竹子呢!”儿子的话在我的脑海里游弋着火花。

一条根维系着两棵竹子,那么会不会更多?接着儿子爆出了惊人的话语,那条竹根联系了五六棵以上的竹子,也就是一根多竹。多么有趣。

竹子在林间彼此不拥挤,相隔两三分,而在泥土里都是根根相连的。那都是它们的手在紧紧的攥在一起,永不分开,暗暗彼此鼓励,谁家的粮食不够了,可以匀点给它,谁家水分少了,也可以输送过去,而天空的阳光都可以通过各自的叶子输送养分,到了地下依然能相互传递。

放眼望去,这方竹林葱茏出了鲜艳的绿色,再看看旁边的一棵棵树显得多么孤独,它们不情愿得让出了自己地盘,朝一边歪斜。可是竹林还是汹涌得压倒过来,不给人家喘息之机。竹林下方的灌木丛,萎靡不振,整日唉声叹息,生错了地方,为何此处有如此多的竹子?阳光都让它们给占尽了,还有什么希望呢?唯独那些蘑菇菌类才沉默不语,心里明白这儿竹子才是主人,有谁能抗衡呢?遥想十年前,这儿没有如此的多的竹子,寥寥几棵很不显眼,转眼几年就成了大气候了。要不了多久,那边的山头都会给绿色的竹林给占尽了。竹子厉害。

矮小的灌木哪里知道,竹子依靠着什么?它们都是靠彼此的根根相连,血液相连,手手紧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竞争优势,将敢于与之对抗的对手都一一击败!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它们是一家子,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它们不会吵架,更不会吞噬,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如果人类里的兄弟姐妹都能相互握手在一起,那不是很有凝聚力,能逢坚必催的。将这些丢失的团结力量捡起来,握在兄弟朋友的手心里,定能迎接美好的前景。可是人类里,很多的兄弟都没有如此做,反而背道而驰。有一句俗语:兄弟巴不得兄弟穷,妯娌巴不得妯娌怂。只有兄弟穷了,才能显得自己有价值,只有妯娌难看了,才能显得自己美丽有地位了。如此变态的心理,如何能将自己的家族发扬光大呢?如果你的兄弟发达了,他能帮助你,你不是更好么?为何一定要他不好呢?兄弟们都不好了,去羡慕陌生人,这是不少的农村人,小市民的心态。失去了根本的团结精神,留下来的是勾心斗角与猜忌,羡慕嫉妒恨。

团结!向竹子学习,我们兄弟朋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竹子做到了,我们也可以做到。望着这些竹子,我们久久不肯离去,儿子的心里也是沉甸甸的,我的眼睛也是沉甸甸的,妻子的脚步也是沉甸甸的。

[向竹子学些团结精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民族团结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有着56个优秀儿女,在辽阔富饶的祖国大地上快乐的生活着。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59%。其他55个民族人口流量虽较少,但他们居住的地域范围却非常广阔,从我国东北乌苏里江流域到西北的帕米尔高原,从海南岛的椰树林到内蒙古的大草原,都是居住着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姐妹。

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等省、自治区。这些地方大都位于祖国的边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少数民族人民世代为保卫祖国边疆、建设边疆而奋斗不息。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共开拓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家要富强,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民族手足同根、骨肉相连,为走向共同繁荣、建设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而并肩奋斗着。

为了促进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让各民族同胞共同走向富裕,国家把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丰富资源与东和部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结合起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计划。

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重大的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展开,在西部地区全面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有利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和谐发展。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以团结就是力量为题的作文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读罢三则材料的故事,不由得想起另外两个俗语,“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好商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初次听说,觉得有些稀奇,“三个臭皮匠”就能“顶个诸葛亮”,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吃”了呢?后来仔细一想,也不无道理。“三个臭皮匠”能够做到齐心协力,互帮互助,自然力量大,而“三个和尚”心中只有自己,想的只是自己怎样才能多占些便宜,“没水吃”也就顺理成章了。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很多个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变成无限的了,不是吗?在南美洲一个森林边缘发生的故事:那一天,秋日的一天,临河的一片草丛突然起火了,火舌活像一只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一群蚂蚁被火包围了!它们似乎已经没有任何退路,此时,奇迹出现了,蚂蚁们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河岸的方向突围滚去。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身体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小层薄薄的烟雾……

小小的蚂蚁,其重不足毫克,真正是比毫毛还要轻上十倍、百倍。然而,在人类往往也要遭到重大伤亡的火灾面前,竟然能如此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个体牺牲,以求得种族的生存,怎能不发人深思,油然生出敬慕的情感来?

由此,我想起了在抗震救灾中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创造无数奇迹的同胞们。

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来得太突然,来得太猛烈。然而在灾难面前,我们毫无退缩,我们一起战斗。此时此刻,所有的中华儿女聚集在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抗震灾。没有什么比团结更强大的东西。面对灾害,全国人民迅速动起来了,十几万解放军、公安干警、武警战士来了,无数的志愿者来了,全国各地的医务工作者来了,华人华侨也集合起来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灾区人民同心同行。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每个角落都充满爱的海洋,是一个全球人都能感受到中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

历史再一次用铁一样的事实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点评:

所谓“众人扶船能过山”,“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竖不起梁”。这些都很好地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道理。现实生活中关于团结的话题实在太多,只要你肯用心,稍一挖掘就能找到属于自己想写的东西。

作者以联想的手笔,从材料到俗语,从俗语到蚂蚁,由蚂蚁到人,仔细阅读这更是一种层次递进的论说,由虚构到动物,由无思维到有思维的。很有现实意义,内容也丰盈充实。

[有关以团结就是力量为题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班级团结作文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份子。团结。互助。友爱是人生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只有拥有这种优秀品质,我们才能有机会结合起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人”字的结构是互助支撑,世界上爱无处不在。

在20xx年春季,我们学校举行了别开生命的拨河比赛。消息一传来,我们班的同学秋眉苦脸,垂头丧气,都预测我们班的有可能又会是倒数第一名。班级里没有“重量级”高手,但我们一直都很有信心,可一次也没有成功之过。为此,班主任非常失望,我们也逐渐失去信心。

班里一片死气沉沉,断断续续伟来了叹气声。突然,班长站起来了说:“不,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了。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一定会成功的,”“嗯嗯……班长说得对,光有信心不行的,要付出努力来。”我们班里理直气壮说。随后,就一齐冲了出去,拿好了工具,来到了操场练习。

从此以后,我们起早贪黑的练习。此时,我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光。

让我们期待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我们来到比赛现场,心中充满着兴奋、喜悦的心情,但又带着一点点紧张。

“大家一定要努力啊!使出自己最大的力量。加油啊!不要让我们的辛苦白费了啊!”班长用自己最大的声音喊了出来。

比赛开始了,裁判员的哨子声响了。我们用尽吃奶的力气,心中想着为班级争光,我们的汗珠像一串断了线的珍珠落了下来。班主任为我们加油,这使我们的信心倍增。在非常紧要的关头,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动作协调,终于在那惊心肉跳的上瞬间,获胜了。

我们沉重地叹了一口气,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我们和班主任一起欢呼着,一起跳跃着:“我们终于赢了!”

哎!回头想想,真不容易啊!那一刻,我们靠的是什么?是我们全班同学一颗颗无比团结友爱的心,靠的是我们付出过的努力。

与民族同学团结,互帮互助,让我们感受人性之善良的互通,让民族之花开遍祖国每个角落。我们时刻记住: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教育教学理论著作读书笔记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刘教授在《守望教育》这本书中用教育随笔的形式传播着自己的教育理想与信念。他从生活中从一些常人皆知的小事出发,洋洋洒洒,别开生面的微言大义展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他对教师生命权的注重,对孩童世界的寻找他用一种低调的言说姿态,从个人的切身经历或感受入手,他始终都是以一种局内人——而非把自己排除在言说对象之外,“隔岸观火”——的姿态来面对复杂的教育世界,面对我们的教育赖以生长的社会,把“自己也烧在这里面”,真情实感油然而出。

刘铁芳的《守望教育》一书,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阐述了我们今天教育改革的方向,以及如何让每个教育者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追问,在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

在《研究性教学: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问题意识”之中,并且不断扩展他们的问题意识。这样,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解决问题,而只是通过暂时的解决问题来激励、焕发学生更多的问题,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自己的问题思想之路。

这也让我们对于现阶段正在研究的“问题意识”的课题有了更深更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更好的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问题”,能独立思考、判断、评价、选择、创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作文

全文共 4441 字

+ 加入清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一)

在英国伦敦郊外的海格特公墓,安葬着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墓地上,马克思的青铜头像端放在花岗岩墓碑上方,墓碑正面刻着青年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墓志铭"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本质,也宣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在中国的传播中,还是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都体现了"解释"中国的理论指导意义,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的实践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将永葆其青春活力,马克思还活在当代世界。

《活着的马克思》作为通俗理论读物,力图通过对马克思的革命生涯、思想理论和伟大人格,向广大读者再现"真实的马克思、睿智的马克思、崇高的马克思",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内涵的理解,提升掌握和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

《活着的马克思》开始就以"历史的巨人"为题,对马克思诞生的时代、马克思勤奋好学的青少年生活、为真理而奋斗的毕生经历、实现人类思想伟大革命的实践和理论过程等内容作了叙述,再现了恩格斯所言的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的意蕴。如果想到《活着的马克思》主要作者程建宁将军已是80多岁的老人,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加空军以来,60余年坚持不懈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就可以清楚,《活着的马克思》所说所言,实际上会聚了他们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真情,蕴含了作者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我读《活着的马克思》后,首先感受到的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信者才能为之。

《活着的马克思》接着以"天才的头脑"为题,集中以马克思(包括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九篇经典著作为线索,对马克思的思想精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作了阐释。按照这九篇经典著作的写作时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既力求保持"原汁原味"的、又富有中国话语特色的阐发,在内容的准确性、叙述的完整性上花了很大的功夫。《活着的马克思》的四位作者,几十年来勤勉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孜孜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结合了他们在共和国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真知,实际是他们这几十年来学习和研究体会的凝练,对后学者会有极大的帮助和启示。以此来读《活着的马克思》,我深刻的感受就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真知者才能书之。

《活着的马克思》最后以"伟大的人格"为题,从坚定的理想信念、勤奋的学习精神、无谓的斗争气概、高尚的道德情操、真挚的革命友谊,真实地再现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通过品读马克思的故事,确实如作者们所说的,能使我们对什么是理想信念、什么叫无私奉献、什么谓奋斗终生等人生哲理会有新的感悟。马克思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就在于:"这是一面镜子,更是一面旗帜。点滴中见高尚,平凡中见伟大,马克思熠熠生辉的伟大人格,为我们树立了人生的榜样".《活着的马克思》的作者,年长者83岁、年轻者63岁,平均年龄73岁,他们讲述马克思的故事,更多地融入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也更多地包含了他们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真实情感。读毕《活着的马克思》,我相信读者们都会有同感,只有马克思主义真懂者才能述之。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二)

我用了几天时间通读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著),这是其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卷第一章。以下是我的读后感,因为理论水平有限,其不足之处恳请赵老师斧正。

正如这本书的出版说明所言,该章节在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他们论述了物质资料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规律并根据这一规律论证了历史上存在的各种所有制形式依次更替的必然性,从而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章中还科学地阐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指出了国家和法对所有制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国家的阶级实质;同时还阐明了社会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提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的原理。他们还根据自己发现的历史规律对共产主义作了科学的论证。"理论的作用在于解释世界,然后通过指导实践活动来改变世界。首先,唯物历史观基本原理的产生是历史的、对各种观念批判继承的产物,它能够逻辑严密地给出人类社会经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进而预测到下一个社会形态,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同时,唯物历史观的产生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的质变,它经历了朴素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等各种观念、思想和概念,在论证了"物质决定意识"之后,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在这一历程中,"这些被捧上了天的、毫无用处的废物弥补了历史发展的不足".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作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唯物史观则把人类的物质生产作为历史发展出发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直接影响能否正确认识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能否客观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个人互不依赖,仅仅通过交换结合在一起","所有者通过物的形式,即通过货币统治非所有者".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第三,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历史的每一阶段发展和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规定了历史的每一阶段的生活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的性质。"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并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全部社会生活的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自身的发展。

第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五,一定的生产力和积极参与反抗旧社会活动的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随着"(无产阶级)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使无产阶级的利益成为了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其使命在于使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个人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这样一来,"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

以上是《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关于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下面谈一下本人在通读之后,结合社会现实所作的思考。

先谈私有制(它以某种形式客观存在)。在上层建筑层面,客观的"公"退"私"进(抓大放小,管理层收购等)以及《物权法》的出台说明了私有制以某种形式获得了确认和发展。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阶段,"劳动仍然是最主要的,是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力量",个人自由只是在某个阶层(比如企业管理层)才存在。既然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公有制之外的其他所有制形式的迅速发展壮大很难说不会妨碍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无产阶级的交往和联系是否得到加强。"个人(他们的力量就是生产力)是分散的和彼此对立的,而这些力量从自己方面来说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以我在国企的工作经历来看,工人的联合体——工会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跟党委、行政相比较,工会始终处于弱势的地位,很难保障工人的各种权利。正因为如此,下岗、分流、降薪、非正常的加班这些现象得以普遍存在,生命的过度耗费更加深了我对"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这一论断的认识。

再次,谈一下生产力的保持。"只有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既然竞争和扩大世界交往能够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我们不难理解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并将市场经济定性为"工具"的初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像中的那种个人,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这说明发展生产力需要尊重客观规律,需要以既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为基础,而不能幻想打造空中楼阁。

最后,将着眼点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既然马克思主义历经百年,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必然具有超强的预见性,仍然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我们的实践。"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产生了分工。……分工的进一步扩大表现为生产和交往的分离,表现为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商业资本家的产生)"、"随着工场手工业的出现,各国开始处于竞争的关系中,展开了商业斗争,这种斗争是通过战争、保护关税和各种禁令来进行的……从此以后商业便具有了政治意义。(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许多生产工具必定归属于每一个个人,而财产则归属于全体个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对所有制的规定)" 、"随着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的占有,私有制也就终结了。(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然性)".

最后谈一下创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著作中指出,要"根据现有的经验材料来考察和研究当前的现象和问题",这便是对理论的与时俱进的要求。比如文中谈到的"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其严密性便值得商榷。因为人口的增多不一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能提高产品的绝对数量;当今真正提高劳动效率的是脑力劳动的产品(知识和信息);需要的增长的确依赖于人口的增多,人口因素至今仍然是营销管理考察的变量之一。另外,值得关注的一点就是无产阶级阶级基础的扩大:"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成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条件之一。这有利于实现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占有全部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读书笔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族团结读书笔记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

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 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

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