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统文化的作文初中(优秀20篇)

导语:《山行》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秋天,满山的红叶挂满枝头,红叶铺满田野,铺满山坡,到处都是。那枫树的枝丫上一簇簇红叶如一团团火。山路弯弯曲曲,一直绵延地伸向远方。山上隐隐约约地能看到几户人家,它们立在那里,家家都冒着炊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我最喜欢的一首诗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浏览

7504

作文

1000

写传统文化书法的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报了硬笔书法中级的兴趣班。虽然在上一年级已经学过,而且字体也漂亮了很多。但是我以为自己的字进步空间还是有的。所以决定再用今年暑假的时间,来学好书法这个技能。

第一天上学,我有点紧张,心很害怕今天的字会难写,会写的不好。心里一直砰砰直跳!一进课室,我就立刻找了一个距离黑板近的位置。

开始讲课了,老师将今天要求写的字全部抄在黑板上。因为我很认真的听讲解,所以做练习的时候写起字来得心应手。正在我得意之时,遇到了一个很难写的字是“春”字。因为“春”字上面的三横,最后那一横不能太长。如果太长下面的撇和捺就不能大胆展开,这样的话字就就会很难看了。经过老师多番讲解之后,我对“春”字的理解还有写法都得到了良好的改正方法。

这次硬笔书法的兴趣班使我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坚守传统文化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春节,妈妈生拉硬拽、连哄带骗把我带回她的老家过年,说让我感受一下传统的年。果然这里的年味可足了,从三十早上开始,鞭炮声就不觉于耳,很多外出打工的家人都陆续从外地赶回来过团圆年,因为临街住着,不时地听到街上大家热情地招呼声、喧哗声。很多人家也并不像城里人急着关上自家的门,于是不经意间就能瞟见街邻四坊堂屋里荤的素的整了满满一大张桌子,也不管是不是吃的完,妈妈说一定要管够,这叫“年饱”,食材必须准备足,代表来年丰衣足食呢!

我们也要开吃了,我看了一眼直径1。5米的大圆桌上,摆满了各色吃的,一大家子人落座后,正准备动筷子呢,妈妈使了个颜色,示意我不能动,还要干么呀?只见叔爷爷起身去屋里拿出一副对联之类的东西,走到门外,哦,贴对联呀!妈妈说我们老家的规矩,大家落座后,家里的男性长辈贴对联、放鞭炮,然后才开始吃年饭喽!

看着叔爷爷和舅舅一起贴好了长长的对联,又拿出两张长方形的纸来,上面有画,“这是什么?”我忍不住问。“年画呀!你们不贴吗?”叔爷爷奇怪地问。妈妈解释说:“我们那里不兴贴这个,顶多贴个“福”字!”我控制不住好奇心,赶紧去看看年画上画的啥?是两个威风凛凛地、怒目圆瞪、披盔带甲的大将军。是谁呀?妈妈说自己百度吧!我赶紧掏出手机忙活起来,是“秦叔宝、尉迟恭。”他们是两大著名的门神。

吃完饭,在街上闲逛,看见家家户户都贴着门神,有各抱一条大鱼的童男童女的,有贴大大的“福”字的,但大多都是两位大将军,却是衣着不同、形态各异了。有披着袍子的,骑在马上扬鞭的、回头马鞭、抱鞭、竖刀等各种姿态的,都挺威风的!有他们看门,晚上我一人在家睡觉也不怕了!爸爸乘机卖弄一下:“你知道贴在门上的画叫什么吗?”“年画呀!谁不知道!”“给你普及点传统文化吧!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它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流行也十分广泛,曾经有过颇为兴盛的发展。”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贴这两大门神呢!我指了指贴有秦叔宝、尉迟恭的一扇门。爸爸说:“这有个历史典故,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就命最好的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称为“门神”。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我脑海里不断浮现秦叔宝、尉迟恭两位忠诚、威猛的大将军形象——不顾危险、不顾寒冷、日夜着守护主人。他们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妈妈感叹道:这些年来,这些传统的美德变得像珠宝一样珍稀可贵了!人与人之间们逐渐失去了诚信,变得利益至上,可悲呀!传统的风俗也离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绚丽多彩的年画正渐渐从我们的门上消失,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正逐渐的变淡、变小,传统的小吃逐渐被洋快餐取代,亲人间的团聚次数越来越少……或许几年、十年后的老家也见不到年画了,还有多少传统能够留下呢?”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喜欢绘画的我,在初一早上许了个愿:“等我长大了,也要去苏州天津那边学画年画,让年画一直贴在中国人的大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于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首先就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然而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一系列节日的广泛传播,传统节日却渐渐被淡化了。鲜少有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在中秋节赏月,庆团圆;在腊月初八熬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祈平安。在西方节日被人们热火朝天的庆祝之时,谁还会想起这些内涵丰富,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呢?恐怕,早已将它们抛之脑后了吧?

其次就是传统的歌舞。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东北秧歌等早已被人们认为就是俗不可耐,在公园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时,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加以嘲讽,而西方传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却被年轻人大加追捧,成为他们的心头大爱。而在一些摇滚,Rap等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中国的一些民间音乐以及国粹京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抛弃了传统歌舞,转而奔向了流行音乐与舞蹈的怀抱。

不仅如此,曾经在民间大放异彩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传统的绘画书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遗弃。这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不禁令人堪忧。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而还就是为了各种外来的文化,节日,兴奋不已。在我看来,在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传统文化就会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为了不使我们中国人遗憾,后悔,我们每个人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努力使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彩,恢复生机与活力,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三传统文化优秀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每一个小孩子最盼望的,因为可以一家人团圆,可以放鞭炮,还有压岁钱:多么开心啊!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过年的来历吗?

传说在很早以前,有一种叫“年”的怪物。它很凶,常常来吃东西,只要是牛、羊、猪被它见到都要遭殃,“年”兽会把它们都吃了。

人们为了不让“年”兽破坏这些,于是外出的人都要回来保护家园。就有过年一家团圆的习俗。还有贴对联、贴福字、放鞭炮,都会吓走年兽。于是过年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我喜欢过年,喜欢这种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悠悠五千载,经历了萌生期、形成期、确立期、繁盛期和总结转型期几大时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期,春秋时代,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千古思想文化大景观,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浪潮。按照两汉司马谈和刘歆的划分,诸子主要为儒、墨、道、法、农、杂、纵横、名家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论的奠基石,深远地影响着后来中国文化的发展。

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文化气质,开拓我们的人生境界,并能启悟生命的智能,发挥理性的功能。我们学习唐诗宋词,我们诵读名家经典,最重要的是我们要领悟这其中的民族精神。我最喜欢的莫过于源自《周易》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化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由此可见一斑。其大意是天体运行体现刚健精神,人亦效法天地而自强不息;君子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德行像大地一样深厚,所以能滋长万物,承载万物,容受万物。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发达的西方社会,还是正在崛起的中国,社会生活都面临着过度物质化功利化的问题。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然而人作为人的存在,还应是以智慧、德行和审美情趣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存在。从这个意义上看,以注重心性,长于伦理为基础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为现代人的迷失提供多方面的理性启迪。

在对待思想文化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千方百计限制思想自由,搞一言堂。要求民众的思想,与官方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否则,则视为离经叛道。这使各种新思想新观点难以发展。在社会矛盾的处理上,中国传统文化崇高人治。以权力代替法律。司法不公的现象十分普遍。

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还深深的感受到忠孝礼仪这四个字的重要性,最近北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吸引了我的眼球,叫做幸福秀,昨天播出的家庭故事叫家有四凤。几个儿女为了争夺老人的财产来到了这个节目,老人已经是中重度的老年痴呆。目光呆滞的老人看着几个儿女在台上唇枪舌剑,自己全然不知。在陌生人看来,老人是特别可怜的,可是老人的几个儿女脸上冷漠的表情,真是让人们寒心。难道现实的社会真的事利字当头吗?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和谁谈利益,是你至亲至爱的娘啊,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娘是怎么把你们四个人拉扯大的?孝顺孝顺,在孝顺之前,是不是应该先做到顺呢?

我听过一句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忠是舍弃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精神。这个固然重要,但是,世界一直像现在一样和平,不用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就多关心关心我们的亲人吧。

我们都知道,老人老了,是没有多大的用处了。但是咱们不能把它们当做累赘,他们是我们的宝贝。最值得珍惜的宝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京剧传统文化的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晚上,姥姥带我去郑东新区艺术中心看京剧。听妈妈说这是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来郑州的演出,一共只演四场,所以一票难求。我非常想去看,姥姥就带我去了。演出的剧目是《杨门女将》,一开始,出来两个大花脸,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玩的脸,感到很新奇。女演员打扮得都很漂亮,穿着漂亮的裙子,头上有亮闪闪的头饰,还有两根很长很长的羽毛,这些我都很喜欢。大家也都很喜欢,不停地热烈鼓掌。演出中间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意外,一个女演员头上的长长的羽毛突然断了一根,她下场时可能去换了。等她再上场时,两根羽毛都是好的了。我还喜欢西夏王穿的厚底鞋,前面的部分往上卷起来,像一艘小船,鞋底特别的厚。

演出结束时,全体演员都出来谢幕,先是次要演员,后是主要演员。最主要的演员有两个,是演穆桂英和老太君的。这次看京剧可真开心啊!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去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1550 字

+ 加入清单

文字之所以比烟花更璀璨,是因为,我们可以看着它在光滑的纸页间静静旋舞,演绎出永恒,浅唱低吟出岁月的旋律。

——题记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的血脉中流淌的是中华民族赐予的光荣。长江、黄河交织成几千年历史的经纬,我们的文明,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便这样地冲出了历史的变迁,绵延了中华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横跨了千年的时空,为我们世代所传承、发扬。

从传说的“仓颉造字”开始,文字历经了几千年的风霜,经历岁月风风雨雨的洗礼。文字构成的汉语,更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汉语它可以很豪迈,很大气,亦可以很精致,很婉约。它可以写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苏式感慨,演绎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亦能传达“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李式风情,慨叹着人生“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哀怨。

中国文化,千年风韵,文字夹带着纸墨的香气,被深深保存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文人素来就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救世情怀,千秋万古,世事浮沉不会使文人骨气和情怀泯灭,却只能激发文人的悲怆和责任。厚重文化渐渐被冷落,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其背后的点点滴滴?在漂迫流浪中,余秋雨演绎了一次文化的苦旅;在烟雨迷雾中,余秋雨用平淡却又璀璨的文字再现了中国文人的情怀和辛酸。漂泊流浪,烟雨平生。中国的文化,落在山重水复中,是历史的多情造就中国千年的内涵。文字穿过时间,越过空间,碧水惊秋,黄云凝暮,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穿山越水,踏雪飞鸿。汉字,她承载了中华儿女的魂!

在西方文化无休止地涌进街头巷尾时,在《论语》与《三国》《红楼梦》被相继戏说时,在全球化的呼声下学英语的浪潮正铺天盖地时,为什么我们却很难寻到一个国学教育机构呢?梦里花飘落,这不是春的悲伤,而是夏天的果实已经孕育。在漫天飘飞的花瓣里,光复汉语文明是多么博大而沉重的民族责任。

浅吟低唱,我听到她如诗的歌声;沉思凝望,我嗅到她淡雅的气息;举目遥望,我看到她婀娜的身影。楼兰古国消亡了,玛雅文化消亡了,古巴比伦文明也亦消亡了。文明的缺失是因为语言的覆灭,语言丧失了载体便渐渐葬于荒漠中干涸的河床里,幽幽地叹息。

中国传统文化曾经一代传一代的辉煌到如今的没落,传统文化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让人不禁遗憾。毛笔,可谓是中华传统文化文字的代表。没有毛笔,就没有那千古绝唱的《离骚》和《史记》,就没有中国灿烂的文化,然而现在,毛笔已逐渐走向了历史的博物馆。但是与我们隔海相望的日本,却规定每所学校每周都要开设书法课,每个人都要会写书法。日本的毛笔是由中国传过去的,人家都如此重视,而我们呢?这也许是一面镜子,唐太宗曾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汉字的态度。汉语,它绝不是“母语”两个字那么简单。我们的祖先经历了泛黄的历史所赋予我们的,是它背后沉沉的文化使命。汉语不是我们文化载体的工具,它是我们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失却的民族骨气与精髓!

纵观历史长河,在众多文明的诞生与消失、衰落与兴盛中,在与我们一同到来的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它就这样延续至今,而这一切或多或少与我们统一的文字有着关联吧!我们有孔孟哲学,有百家争鸣,有杜甫有李白,有唐诗有宋词有元曲,有四大名著……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我们又怎么能忘,怎么敢忘呢?它岂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能承载得起的?

任凭时代如何发展,任凭世界如何变迁,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仍是那一个个精致的方块字,仍是那一句句亲切的汉语。体内流动着的华夏民族的血液,不可改变,也不能改变。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是一种深深的哀怨与忧伤。我们不是文化的闭关锁国者,所以也应尊重我们自己的文化,珍惜祖宗留下的珍宝,保护我们大树的根基。拯救我们的文化之“根”,也是补救国人的精神内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龙,一个多么神奇和有魔力的名字。龙为何物?早在《说文解字》中就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图腾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它的形象在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逐渐丰满起来。人们普遍认为龙“角似鹿、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而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一种说法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上各取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从此中原大地上就有了共同的龙图腾,因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我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C”形青玉龙,具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辽宁阜新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红石堆塑龙,证明了中国龙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安徽凌家滩白玉龙、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它们造型独特、形势优美,无不展现着龙图腾对我国上古时期文化的深刻影响。

随着朝代的建立和更替,龙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经久不衰。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借龙树立威信,以此获得百姓的爱戴与支持。天子更是身着“龙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龙也象征着皇权,逐渐活跃于宫廷建筑中,坐龙、二龙戏珠、龙生九子图等,连建筑大门门环的基座上,都有着龙的身影。龙的形象无处不在。作为中国礼制的核心用来划分等级制度的龙形纹,在北京紫禁城的装饰雕刻中也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观龙池、宁寿宫前的琉璃龙纹影壁,无论是木质镂空还是浮雕,都彰显着这座古代建筑群的庄严与大气。

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它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生活中的节日习俗譬如端午节的划龙舟、春节的舞龙以及剪纸上各种龙的形象层出不穷;而文化习俗,“鱼跃龙门”、“龙翔风跃”、“龙翔风翥”、“飞龙在天”等成语同样寄托着人们美好祝愿;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龙被奉为神兽,能乘云驾雾,兴云布雨……闻粽香四溢,听鼓乐震天,品文化精髓,“龙”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权力的象征,它不再专属于统治者,它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千家万户。

经过岁月的沉淀,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龙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着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乐于包容,它是黄帝、炎帝一统华夏的威严;它是尧舜心怀天下苍生的仁善;它是秦始皇一扫六合、挥剑决云的气势。它是李白斗酒诗三百、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它又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英雄气概。它是虎门销烟的烈火,是武昌起义第一声枪声,是南湖荡漾的红船,是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华夏子孙念念不忘的初心。

朋友,让正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走近中国龙图腾,走进它的精神内涵,勇于攀登,为国家、为时代,谱写出一曲激昂向上的生命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三:京剧的魅力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晚上,爷爷奶奶带我去观看“纪念梅兰芳110周年梅派京剧表演cctv11现场直播”。我可高兴了,以前我从没在现场看过京剧,这次可大饱眼福了。

“铛,铛,铛,咣——”演出开始了,上场的是一位演老生演员,头戴乌纱帽,黑白花纹的脸,长长的胡须拖到胸前,身着紫底黄花纹官袍,威风凛凛,好一副“官架子”,他刚一出场,台下的观众一边抱以热烈的掌声,一边喊着“好!”,直到开唱为止。听爷爷说,这部戏叫《宇宙锋》,现在演的是折子戏,他是秦朝的大官。只听见一段嘹亮的唱腔,一位彬彬有礼的人走上台前,原来,他是演皇帝亲戚的小生,他小心翼翼地朝“窗”内望去,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子,貌似嫦娥,但一推开门,却不见了,便上前向官人问话:“刚才见——一女子,貌似嫦— —娥,现却无——踪影,那是何——人?”这句话十分婉转,道白非常精彩。“她是我的女儿。”老生回道。

“看她相貌——不凡,不妨将她——招进宫中,将她纳为我——妻,可否?”

老生犹豫了一会儿,唱道:“也好,我将起奏圣上。”

皇帝的亲戚走了,老生的女儿出来了,身边跟随着一个哑丫鬟,她只会做手势,女儿唱道:“刚刚来者何—— 人?”

“他乃皇帝之亲戚,名我将儿送如宫中,作他的妻。”

只见她抖动着袖子,雪白的袖子如波涛汹涌的大海,她就像掉进昏暗的深渊,这可是高难度的动作呀!观众在一次鼓掌了,掌声随着袖子抖动的加速而热烈。她扑倒在地,心如刀绞,两眼含泪地唱道:“哪想——到,老……天这样……惩罚……我,入宫如进死——牢……”我心想:这个大坏蛋只想到自己,不想想别人会怎样,真是太可恶了!这时,她看见哑婢向他打手势,说叫他装疯,从而让那人死心。于是,她扯破了衣衫,仍掉了花鞋,在家中大哭大笑,最终逃过了此劫。

接下来演出的《写状》和《霸王别姬》,邀请了全国著名的京剧名角杨春霞和叶少兰共同演绎,十分精彩。最后的压轴戏有请了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为全国观众献上一段经典的京剧片段《贵妃醉酒》,没想到 70多岁的梅老先生还可以做出蹲功等高难度动作,真是太了不起了!我心想:这全是京剧的力量让梅老先生这么健康,还对京剧感兴趣,这种劲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让我十分感动。

观众给梅老先生献了花,全体都起来了,掌声雷动,台上的演员也都鼓起了掌,上下呼应,声音久久回荡在剧场内。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它,热爱它,但现在的许多青少年迷恋于那些歌星,这是可以的,但千万不要忘记京剧,不要忘记国粹,不要忽视京剧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三传统文化的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光彩夺目,精彩纷呈。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面塑。

面塑,俗称面花、捏面人,是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个星期六下午,我们三组、五组、六组的全体成员一起拜访了非物质面塑传承人王钟老师。走进他家,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型的面塑博物馆,神气十足的门神,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可爱逼真的小章鱼……一件件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王钟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面塑的制作过程和寓意,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最后和我们合影留念。

从王钟老师家出来,我们又前往三皇庙参观手工面塑:满月蒸烤食、周岁蒸烤食、三岁蒸烤食、十三岁蒸烤食、嫁女蒸烤食、娶媳妇蒸烤食、四十岁蒸烤食、六十岁蒸烤食、中秋节烤食、年俗烤食……从讲解员那里,我们了解到各种的不同意义。

星期日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花馍制作人杨培材老师的家,亲自动手学做花馍。只见杨老师从那又光又亮地白色面团上摘下一小块,三两下就捏出了大致形状。他先用剪刀分出嘴唇,再在身体上剪出许多小刺,最后用小豆子当眼睛嵌上去。这样一只神态自若的小刺猬就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我们忍不住拍手叫好,杨老师的手艺真是太传神了!在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也做出了一只只小猪、小兔、小刺猬……同学们手捧着自己的作品,一个个开心得合不拢嘴。

面塑可以说是一种吉祥文化的载体,它呈现出吉祥物的造型,同时也传达着美好的寓意。我喜欢这栩栩如生的中国面塑,更热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年级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七夕节……

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又称为“过年”和“新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海,家家户户贴对联,可热闹了。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拿利是,小朋友还可以穿上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个个喜气洋洋。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与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水果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

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9月9日,有一首重阳节的古诗是李白创作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写得非常好。又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重阳节,又有称为“老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

“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汤圆。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节日。

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美好的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听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老师说,春节是这样由来的: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到岸上的村子吞食牲畜。伤人性命。因此,每到除夕那天,人们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一位老婆婆给了一个乞丐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有办法把那个怪兽赶走。“年”兽闯进了村子,发现大门上贴着红纸,屋内蜡光通明。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大惊失色。落荒而逃。于是老人向人们传授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家家贴对联。燃放烟花爆竹。

有句俗话说:“二十三祭灶。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每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准备过新年,家家户户要打扫打扫以前没有打扫过的死角,家家户户现拖楼上再拖楼下。然后,再蒸馒头,新鲜的馒头出炉了:花卷。豆馍。馒头……奶奶蒸完馒头。就开始洗菜,做饺子馅。

大年初一早晨,我迫不及待的从床上起来,穿上衣服。去厨房学做饺子,我包的前几个饺子像老鼠一样。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学会了包饺子。包饺子时,看见奶奶在饺子里放了一元钱。“奶奶,在饺子里放钱干什么?”我问。“谁吃到这个饺子谁就有福气。”我们一家争着抢着,最后,是爷爷吃到了。吃完饺子,我们全家人一起去拜年。我得到了很多压岁钱。

我喜欢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春节,很多风俗是和外地一样的。

团圆饭——在大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起的早,从一大早开始,便看见厨房里冒起了袅袅炊烟,一大家子都围在厨房里,各干各的事,小孩子时不时地闯进厨房,偷偷地用手捏起烧好的菜,放进嘴里,还没等大人们反应过来,就早已溜走了。到了中午,满满一桌子菜,大家伙都围坐在一起,喝着酒,聊着天。小孩子呢,拿着个小酒杯,时不时用筷子蘸一下,还没等饭局结束,小脸就已经泛开一片红晕了。

放鞭炮——在春节中,小孩子最喜欢的莫过于放鞭炮了,吃完饭,紧紧地躲在大人身后,嘴上逞能,脸上的紧张却早已把他们出卖了。当鞭炮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的第一反应边便是捂耳朵,适应后,便慢慢地大胆走上前了。一阵响后,孩子们便立马围上去,用炸碎了的红纸片互相撒着,没一会儿,头上、衣服里便全是的了。

贴福、压岁钱——大年初一一早,每家每户便贴上了倒&ldqu;福&rdqu;,这时,孩子们总会围在门前,议论着为什么要贴一个倒&ldqu;福&rdqu;,家里的老人总是会不厌其烦的回答道:&ldqu;这是福到了啊!&rdqu;。让孩子们最高兴的事便是接压岁钱了,当天晚上,会把压岁钱压在枕头底下,说是可以辟邪,第二天,孩子们便拿着这些钱,上街买吃的去了。还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没有,在大年三十那天要烧鲢鱼,当天不能吃,说要年年有&ldqu;鱼&rdqu;,有的小孩子不听话的,想趁着大人不注意尝两口,也被大人发现,赶了回去。

听父亲说他们小时候的春节,总是那么让人期盼,平常日子里,并没有那么多好吃的,所以,到春节那天,总显得特别兴奋,跑在小巷里,看见哪户人家门开着,便进去说声新年好,那家主人一高兴,便抓起一把糖塞进孩子的口袋,所以等他们逛一圈回家时,口袋里总是鼓鼓囊囊的,说不定手上还会捧着一把。

近年,每年的春节都是在饭店度过的。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那种热闹,那种淳朴,那种属于家乡的味道了。可是,又该去哪里寻找往日熟悉的亲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走进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冬日的暖阳,和煦的微风。在这样舒服的天气里,我们来到红山区第九幼儿园,参加新年庙会活动,走进和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

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来到九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群穿着花花绿绿的老爷爷老奶奶,他们正在起劲儿地扭着大秧歌。你看,他们扭的多带劲儿!眉飞色舞,欢天喜地,真是一群老顽童,怎么扭也扭不够,怎么玩也玩不够。这是我们东北最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了。

走进庙会现场,老师带我们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我们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瞅瞅,西瞧瞧。哎呦!这是啥?没见过?原来是皮影戏啊!我被皮影戏深深地吸引了,内容也是我喜欢的《西游记》第78回——三打白骨精。虽然唱的咿咿呀呀,我听不太懂,但动作却十分利索,金箍棒说打就打,说抡起来就抡起来,人物演的惟妙惟肖,有趣极了。一边喝着茶,一边跟着哼哼,好惬意啊!

开始逛庙会了。这里的商品可真多啊,吃的、喝的、玩的、用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老师告诉我们购物要货比三家,我们还偷偷地讨价还价。右手拿着这个,左手拿着那个,手忙脚乱,买的不亦乐乎。我和几个小伙伴还一起给谢老师买了一些好吃的,谢谢她为我们做的这些。

看秧歌、听京剧、观皮影、赏变脸、尝美食、逛庙会……今天我所看到的这些只是祖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保护好她,并把她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庙会作文传统文化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地坛庙会。庙会张灯结彩,游人纷至沓来,最耀眼的是火红的糖葫芦。地坛庙会的中街有许多人卖糖葫芦。糖葫芦使用白色泡沫做的,被涂上了鲜艳的红色,像真的一样——还能摘下来。糖葫芦又红又大,像是一个个油光锃亮的红苹果!

整条中介都围绕着糖葫芦一个主题——商人手里的糖葫芦;游人手里的糖葫芦;就连树上高挂的灯笼也像又大又圆的糖葫芦!

走着走着,我耳边回荡起一阵悦耳的歌声,这歌声似曾相识。原来这旋律是“天空之城主题曲!”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卖陶笛的小铺。我买了一个十二孔陶笛。它表面光滑,镌刻着渲染的花朵,工笔细描,荷花的渐变恰到好处,荷叶染着青色,好像饱经沧桑,描绘地钢筋有力。绿色的叶,黄色的花,两者聚齐,天衣无缝。

这是我春节收到的最好的礼物,我爱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坚守传统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和人们对娱乐生活的需求的提升,“韩流”、“日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迅速在中国崛起,其迅猛的来袭与渗透,不仅主导了我国影视业文化等的发展,也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日饭”、“韩范”,成为了这种新兴文化的追捧者和拥护者,而许多我们自己的文化瑰宝在逐渐湮灭,这些人却丝毫不知。倘若这种文化潮流如此驾驶不断扩大下去,迟早有一天,我们的娱乐文化中将再不见一丝自己的特色,人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将彻底改变。

是什么,导致外来文化顺利侵袭,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代了传统文化在主流社会中应有的地位?是因为它们“时尚”,它们“流行”,它们为人带来“潮流青年”的标志?还是因为在某些其拥护者的眼中,传统文化太“俗套”,已经“过时”了,配不上他们追赶新风尚的匆匆步伐?追根到底,使这些人对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不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然而,坚守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保留自身特色的基础,是一个民族不被全球化的洪流所淹没、不被文化入侵所同化的根本,也是一个人不忘根的底线。现今世界,信息通讯如此发达,人们很容易便可以对世界另一端的文化习俗了如指掌,因新鲜感而为之痴迷,甚至将其作为自己所追求的文化宗旨,而忘记自己本应代表的东西。不坚守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潮流的冲击下,便等同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文化属性和伟大的文化宝藏,便等同于沦为世界文化融合中一颗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棋子。试想,如果身为一个中国人却毫不了解自己的文化,说外语,着洋装,庆祝着洋节日,宣扬着他国精神,他谈何对得起自己全身流淌的炎黄血脉?不坚守,只会在文化冲击之成为一只毫无方向的没头苍蝇,到头来成为文化交流中可悲的牺牲品。只有坚守传统文化,我们才能不忘本,才能活出民族特色,让自己的文化瑰宝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同时,只有坚守传统文化,才能将其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感受到它的魅力。我国有五千年卷帙浩繁的传统文化积累,千年前的金戈铁马,百年前的琴棋书画,一亭一景一诗一韵中满载的是祖先的智慧,将我们星火相传的文化继承并发扬下去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文化不曾间断地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每朝每代都有坚守传统文化的人。宋元时期,北人南侵之际,中原人被迫大规模南迁,他们翻山越岭,忍辱负重,四海为家,却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正是他们的坚守,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扩大了中华的版图,也使中华文明没有就此中断。古人尚能如此,如若传统文化断在了我们手里,我们不应该感到羞愧吗?

坚守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本,更是每个国人的历史使命。让我们从身边的细微处入手,认识传统文化,理解传统文化,继承、坚守并发扬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弘扬传统文化高中作文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最贴切的形容词便是:文明古国、千年大国、礼仪之邦。可不管是哪个形容词,都凸显出中国是一个文明的特性。是的,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有千年的底蕴。因为有文明,中国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礼仪之大国。中国是一个千年的大国,其中不知道涌现出了多少影响世界的文明。四大发明:造纸术,因为有造纸术,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传承。活字印刷,因为有活字印刷,中国的文化得以传向世界。指南针被广泛用于航海和指向。炸药更是矿物开采的必备品。四大发明是影响世界的文明,是中华文明最杰出的著作之一。除了四大发明,在科技方面,中国更是有许多其他的著作:赵州桥凸显出我国古代先人的智慧,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更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结晶,古代中国王权所在的故宫及其文化也是我国的宝贵遗产。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间经历了数十个朝代,从夏商的青铜文化到现代56个民族多样的文化,哪一个不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中国文明从唐朝开始兴盛,唐代的诗词是最著名的。其中出现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著名诗人,李白的诗飘逸向往自由,诗圣杜甫的诗悠闲恬静,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一颗明珠。宋代诗词更以词曲闻名中外,出现了李清照、“三苏”等大词人。明清小说将白话文推向高峰,《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并称四大名著,流传后世。

虽然我们华夏文明曾经是影响世界的文明,可是我们不得不沉痛的看到,我们的传统文明正慢慢被丢弃和窃取,从基本礼仪到科技发明,为什么我们还要向韩国学习拜孔仪式,为什么韩国人说孔子是他们的祖先?为什么日本人说我们的武术是从日本学的?我们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别人就将之窃为己有,我们纪念屈原端午节居然是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人们,觉醒吧,不好好保护自己的文明,我们就丢弃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个强大的国家一定有自己灿烂的文明,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珍视传统文化,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传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注书法传统文化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书法,是一门艺术。我认为它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因为它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当情绪高涨得不到宣泄的时候,写写字,一切烦恼就都烟消云散了,而生活又变得美妙起来。

书法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学习书法可以突出一个人的素质,还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古往今来,我国的书法家数不胜数——王羲之的《兰亭序》、《十七帖》,张旭的草书令人赞叹不已,宋徽宗的书画无人能及,柳公权的《金刚经》也为出名。

虽然我是五年级下学期才学的书法,但是我们却像是一块磁铁一样深深地黏在一起了。学书法的第一天,老师教我们这样拿笔和写字的姿势,有了一点点基础的我,常常是写得最好的,学完最基础的姿势之后,大家看着老师写的那笔走龙蛇的字,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试一试,看自己能不能像老师一样写出那样好看的字,可是老师却让同学们都从基本笔画学起,显然大家都有些扫兴,结果写出来的却像是一根根被啃过的骨头。老师还告诉了我们,书法这种东西,主要就是要去练,并没有什么捷径、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写好它。现在我的毛笔写得还算不错,但还不是最好的,所以我要再接再厉,争取把毛笔写得更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知道我的书法之路还很长,我愿做那“临寒独自开”的圣洁的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庙会作文传统文化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快乐到,喜气洋洋真热闹!”大年初一的早晨,调皮的我!在家你高声的唱着。“别闹啦!快点,要出发啦!”妈妈又发出他那“命令卡”了。没办法我只得“听令”了

下楼之后我问妈妈:“妈妈今天要去那儿?”妈妈回答道:“今天要去奶奶家,晚上还要去逛庙会呢!”“太好了。”我一蹦三尺高,兴奋地说着因为去年大年初一去奶奶家那里逛庙会吃到了好多好吃地,好玩地。所以今天呀!我一定把钱带足,买一堆好吃的。

经过一上午的跋山涉水,我和妈妈、爸爸总算到了奶奶家。在奶奶家我痛痛快快的玩了一天后,到了庙会举办的日子,晚上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庙会。

到了庙会门前时我被眼前的景色迷住了。亮堂堂的寺庙。寺庙里人来人往的庙门前还挂着五颜六色的灯,门前还有着很多的点铺,吃的、玩的……

我径自向人群深处走去,“卖孔明灯!”“卖孔明灯!”我随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老伯在卖孔明灯。我来到他身边买了两盏灯之后我又跑去另一个地方买灯去了。一到那个地方,我便被那各式各样。有鲫鱼跳龙门、三个和尚、大海巡游等等。每一盏灯都令我赞叹不已,我买灯是漂亮。看见这盏灯仿佛身处大海一般。

最后我买了一大堆吃的、玩的回家了!逛庙会真开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一年级关于春节文化的作文题目

全文共 11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除夕、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其中最有中国特色、最隆重的节日肯定是每年的春节,春节是所有人都盼望喜爱的节日,我和所有小朋友一样,对春节充满了向往。 There are 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in China: New Years Eve, Spring Festival, Lantern Festival, Mid -Autumn Festival, etc.Among them, the most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grand festivals are definitely the Spring Festival every year. The Spring Festival is a festival that everyone is looking forward to. Like all children, I am full of longing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在字面上来讲,就是春天的节日。春节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在这时,人们依依送走旧岁,幸福迎来新春,对新年充满希望。在我国,春节有许多习俗,如贴春联、守岁、放鞭炮、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等,大年三十晚我们全家团聚,一边开心地聊着,一边收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真是幸福极了。

春节里,是我们小朋友最开心的日子,我们终于可以放下所有的负担和唠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几天,享受我们美好的童年。新年里,我们穿上崭新的衣服,拿着长辈给的红包,看着大家一张张丰收的笑脸,感觉世界都是那么美好可爱。

春节里我最喜欢放焰火,我在爷爷家时,各种各样的烟火堆成了一座“小山”,有喷泉似的烟火,有焰火棒,有小朋友玩的“小金鱼”,还有一种我都不敢玩的擦炮。晚上燃放焰火时特别的开心刺激,各种焰火的色彩和造型把夜空装点得分外靓丽,不过,玩这些烟花,一定要注意安全哟!

长辈压岁钱可是我的“最爱”,但你们可别把我当成“小财迷”,我全年的支出来源可全靠它,爸妈会把我的压岁钱以我的名义存起来,由我支配使用。开学了,我要添置一些学习用品;还需购买一些教辅书和课外书籍,学好课内外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我还要拿出点钱捐助给学校和社会上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点有意义的事;还可以为班级的各项活动的开展做些力所能及的经济支持;还有就是想等妈妈生日时,送妈妈一条围巾,这样寒冷的冬季妈妈上下班就暖和了,不过目前这还是我的小秘密!大家觉得我的理财计划还行吧!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来了;不知不觉,还在回味中,春节又悄悄走了。春节因为快乐让我们留恋,春节又像春姑娘的使者给我们带来新一年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传统文化包粽子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比如:包饺子、吃月饼、包粽子、刺绣等等。可我还是最喜欢包粽子。

传说:屈原投江时,老百姓很悲痛,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包好的粽子投放到海里。于是,就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那天,我到奶奶家去,奶奶包了许多粽子,这边的馅可真多啊!有肉的、有枣子的、还有豆沙的……我迫不及待地想试试看了。我先戴上一次性手套,拿了一片竹叶,把糯米做成圆柱形,在里面加了许多的豆沙馅,奶奶笑着说:“馅放太多也不好吃。”我要绑竹条了,可竹条像一个不听话的宝宝,不管我怎么包,也包不上去。我只好请教奶奶,奶奶说:“你的手势不对,要大拇指按住叶子,再围着绕一圈,记住不能握得太紧,也不能握得太松。”奶奶一边说,一边给做我示范。我又重新包了一个,绑竹条时照着奶奶的话去做了,果然成功了。

中午,我把我包的粽子大口大口地吃掉了,虽然样子不怎么好看,但是里面裹着我得心血,我看着十分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华传统文化观后感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如国家将中秋、端午等节日列为法定节日。可尽管有上述措施和手段,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为什么传统节日渐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青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繁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而传统节日则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更是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因此,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节日之精髓、延续中华民族之血脉,让传统文化绽放出新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