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李白望天门山的创作背景(实用20篇)

导语:高耸的福祥塔吸引着我沿着公园大门的石阶攀登而上。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李白望天门山的创作背景文章,仅供参考!

浏览

4439

作文

143

篇1:望天门山作文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李白闲来无事,看天气如此的晴朗,干脆出去转转。

“我”去长江三峡那里租了一只小小的帆船。“我划着帆船,慢慢悠悠的转来转去。突然,“我”的眼睛一亮(要知道,“我”堂堂大诗人的眼睛除了见到美景以外就不会亮地!“我”可要比那些摄影师更会抓景物)。只见我不知不觉的就来到了天门的前面。天门山有宽有窄,江水到了窄的地方就会波涛汹涌,到了宽的地方就可以平静一些。“我”立马停下来,站在船头,仔仔细细的品位这迷人的景色,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在走,流连忘返了。一时间,“我”摆出一副潇洒的样子,灵感又降临在“我”身上,“我”便马上诵起“我”刚刚作出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哇哈哈……“我”就是“我”,又作了一首诗啦!!!!!!!

时间不早了,“我”就游到这。“船啊船,都是你的船租要付不起了,不然我就要在这美景边过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天门山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在春光绚丽的五月,我怀着好奇而又兴奋的心情与父亲母亲一起来到了张家界的著名景点——天门

天门山又叫崇梁山,是张家界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

我们乘世界最长客运索道——天门山索道上山,我们坐在索道缆车上,有一种凌空飞仙的感觉,在空中看到通天大道就像一条条银白色的带子蜿蜒盘旋,四面山悬崖峭壁,高不可攀,我在缆车上照了许多美丽的山景照片。我们从缆车上下来后,先游览了碧野琼台景区,观赏了奇妙美丽的盆景花园。

我们又乘坐环保车感受了“天下第一公路奇观”。在通天大道的弯路上,一个弯,又一个弯,总共有99个弯道,我坐在车上差点摇晕了,终于到达天梯下。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开始攀登999级台阶的天梯,我们上了一半台阶,我的两腿开始发软,我有些泄气了,父亲给我鼓劲拉着我的手,终于抵达天门洞。只觉得凉风习习,一阵阵凉意,遥望四周,薄薄的云笼罩着连绵不断的青山,使人心驰神往。

这次的天门山之行让我们满载而归,我欣赏到了那如诗如画的美景,还锻炼了我的意志和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的天门山游记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坐了几小时的车,又排了几小时的队,终于登上了前往天门的索道。

缆车缓缓上行,我们进入了绿色的世界,远离了城区。蜿蜒曲折的盘山路像一条长蛇盘曲在山间。低头望去,山谷间深深浅浅的绿色,如渲染的一般。渐渐的,公路也被绿色藏起来了,看不见一丝人类的踪迹。索道离谷底有几百米深,让人不禁感到眩晕。同行的伙伴不敢探头远望,双手紧紧抓住缆车内的扶手,笑容僵在脸上,似乎有些崩溃。

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我们终于抵达景区最高的点——天门山顶。我们几乎是从缆车里跳出来的,迫不及待地跑向观景台,层层叠叠的奇峰怪石映入眼帘。“我的天哪!”我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惊喜,脱口而出这四个字。

上了天门山走了没一会儿,就到了玻璃栈道。我们上了玻璃栈道,别去了落荒而逃的导游,穿上鞋套,迈出了登上栈道的第一步。还没走几米呢,我们团中有几个人就不敢了,他们猫着腰,不敢走在玻璃板上,紧紧贴着石壁,踩在那小块的石头上,看着脚边的“万丈深渊”不敢迈出一步。在我等人的帮助下才走出了这“几万米路”。

在兜兜转转中,我们来到了堪称世界级奇观的天门洞。据说此洞是通往天庭的一道门,山岚萦绕的时候,还有神兽在此洞周围出没过。有胆大的人曾穿着翼型服穿越过天门洞,估计是想体验一把上天庭的感觉吧。我在洞中仰望四周,洞顶常年滴水而长满青苔,四周石壁上光滑可鉴,人们只可仰望而不可攀岩。高处还点缀着一些不知名的灌木。通向山脚的台阶,在我们脚下延展,看看就叫人心寒——太陡了!

听着导游讲解,看着奇形怪石,穿过浩大天门洞,不禁感叹:壮哉,张家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天门山的游记作文700字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来到天门山门前,面前是连绵不断的高山,眼里是漫山遍野的绿色,迎面吹来清凉湿润的风。真是个好地方!

坐上巴士,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时不时的急转弯,狭窄的山路,矮矮的护栏。让人心里还是有点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万一司机一疏忽,岂不粉身碎骨。亏得司机技术好,就算两车之间只差一拳的距离,车也开得很稳。怪不得有人说,开山路的司机都是老司机。

巴士左转转右转转,过了很久,我们终于上到了天门山广场。多达999级的天梯,我们没有时间去爬,从左边进了一个山洞,踏上了五节的自动扶梯上到了天门洞。

上到天门洞,海拔高,气温低。空气中的水汽更重了些,洞顶不断地往下滴着冰冷的水。地上满是水迹。洞壁上生长着湿滑的青苔,一处订着一块牌子,介绍的是来自法国的“蜘蛛人”——阿兰·罗伯特于2007年徒手爬上了天门洞。他在牌子上还留下了一对手脚印呢!厉害!

我们穿过天门洞,又乘坐了七节自动扶梯,来到天门山顶。其实还不算顶,对面一座山显然要高一些,背后一座山峰也高出不少。往前走就到了玻璃栈道。来了天门山,玻璃栈道是一定要走的。穿上鞋套以保持玻璃的干净,也是为了防滑。站在千米高空,回头是天门洞,前头是重重大山,一条曲折的环山公路缠绕在山头,有点像低配版的粽子。脚下是千米高空,身边的峭壁上,顽强生长着种种不知名的植物。岩石上开放着鲜艳的小花。仿佛我们飞在空中。

玻璃栈道不是很长,很快就走完了。继续往前走了好一段,我们来到了占地面积广大的天门山寺。天门山寺寂静少人。植物占领了墙壁。大殿里的佛像上,落了一层灰。有几个阿姨,好像是志愿者,讨论着如何打扫大殿外的落叶。也许是对佛的敬重,才没有抹去佛身上的灰尘。出大殿后,灌木丛中传出了悠悠的念佛声,是一个太阳能的小广播。这还真是与时俱进。

出了天门寺,走完了很长一段的路,又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我们坐上了七千多米长,一千多米高的索道。天已经黑了,透过玻璃窗,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山的轮廓。每经过一个支架,就会听到滑轮与杠绳摩擦碰撞所发出的一连串的声音,在高空中显得分外“惊悚”。刚开始的下降,角度倾斜,让人感觉仿佛会突然冲下去一样。过了一个山头,缆车缓缓地下降,离地面上的房屋更近了,盘山公路上仍有大巴在返回。又越过一个山头,远远地就看到市中心的高楼大厦。一家灯火,两家灯火,三家灯火……无数盏灯火汇聚在一块,所散发出来的光将天都照亮了。

天门山,名不虚传,找个机会,下次再来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天门山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张家界的,九寨沟的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到张家界玩,第一站就是天门山。

想上山,得先坐缆车,缆车的启始点是山脚下的一座大楼。坐进缆车,并不觉得害怕。“轰轰――”一身巨响,缆车启动了,在离地的那一刻,缆车摇摇晃晃,让人心惊;更令人胆寒的是缆车全部是用玻璃做的,地上的一草一木都净收眼底,还有拔地而起的天门仙山,这真是既雄伟,又可怕。

缆车越往上走雾气就越浓,到了后半程,周围就只剩白茫茫的雾了,犹如步入仙境一般,偶尔露出的山头,就像神出鬼没的神仙一般。

来到半山腰,我们要坐车沿着环山公路向世界奇观天门洞进发。可别小瞧这环山公路,它可是完全从半山腰用沙石堆砌而成的。并且这条线路的设计更是前无古人,因为它一共有九十九个弯,并且转弯的弧度十分大,可见,为了修这条路,设计师和工人们花了多少心血啊!

不知不觉,车已经驶过第九十九个弯,来到天门洞下方。下了车,抬起头,见到了向往已久的天门洞,并在山脚下拍照留念。事不已迟,我赶紧攀爬起了有九百九十九阶石阶的天梯。终于,我爬到了天门洞底下。近距离接触天门洞,一下子,我把爬上来的疲倦抛到了脑后,开始细细打量天门洞。洞口很窄,大约有一二十米的样子,但很高,目测四十米。我忽然想到那些开飞机从天门洞穿过的飞行员们,如此狭窄的洞,他们居然能轻松的把五架飞机开过去。然而,更让我振奋的是,这周围发黑的石头虽然陡峭,但却十分坚韧,十分刚劲,他就像中国,坚强的屹立在东方!

啊!这难忘的天门山之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天门山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天门是张家界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景观天门洞而得名。很多人赞美它是世界上最美的空中花园,我一直向往着去那里玩。今年暑假,我终于梦想成真,跟着一家人浩浩荡荡地踏上去天门山的旅程。

一下车,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使我们能感受到那花草树木散发出的爽爽的馨香。抬头一看,天门山美丽的景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目不暇接。我们兴冲冲地坐上缆车,眼睛不停地观望四周,嘴巴也不断地发出阵阵惊叹声,这天门山的景象太奇妙了。随着缆车渐渐上升,云朵越来越多,在车箱外漂浮,让人好像仙人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到了山顶,云烟缭绕,如同仙境一般,那种飘渺的感觉,只有登上最高处才能体会到的。俯身一看: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屏障,有的像驰骋的骏马……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美景,似幻似真,让人忘却所有烦恼,心情变得舒畅、轻松、快乐!不至天门山,枉来张家界,确实名不虚传。

而天门洞位于南北对开千寻素碧之上,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一声爆炸,五彩祥云缤纷,山突然洞开,传出玉帝洪钟般的问语:“你要什么?”见者都可以跪在地上索要所需要的一切。所以当地有民谣:“千把钥匙万把锁,开天门,结百果。”天门洞气象变化万千,时有团团云雾自洞中吐纳翻涌,时有道道霞光透洞而出,瑰丽神奇,宛如幻境置身其间,大有:“我欲乘云飞去,直入九霄揽乾坤”之感。

云环绕着山,山衬托着云,让人感觉像是走进了如梦如幻的画卷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破窑赋》是北宋大臣吕蒙正的作品。相传此赋是作者为了劝诫太子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吕蒙正(944或946—1011),北宋大臣。字圣功,洛阳(今属河南省)人。公元977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丁丑科状元。授将作监丞,通判升州。再著作郎,入值史馆。公元980年(太平兴国五年),拜左补阙,知制诰。后任参知政事。公元988年(端拱元年),拜为宰相。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论时政,有不允者,必不强力推行。与开国元老赵普同在相位,关系极为融洽。公元991年(淳化二年),贬为吏部尚书。两年后复以本官入相。公元995年(至道元年),再度罢相。真宗即位,任命吕蒙正为左仆射。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后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不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卒谥文穆,赠中书令。

创作背景

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一段《破窑赋》。

《破窑赋》系吕蒙正之《劝世章》,又称《寒窑赋》。由于受传统观影响太深,有人认为吕蒙正的思想过于保守消极,因此吕蒙正的许多文章典籍都已失落,而在《吕文穆公传》中这首破窑赋被看作是吕蒙正的经典之作。相传当初是为教化太子而作此文的。吕蒙正曾三次入相,兼任太子的老师。当时太子(后来的宋真宗)青春年少,目中无人,没有哪个太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这篇文章,虽然内容短小,但是却包含了无穷智慧,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据说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常虚心向他人请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天门山的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8月18日,我去看了张家界的天门

因为天门山的缆车是世界上最长的缆车,所以我们决定先坐缆车。我本来以为坐缆车的人没有多少,结果走到一看人山人海,我快要崩溃了,心想什么时候才能排到呢。排了一个半小时,我们排到了二楼,我心想应该快到了吧,结果走到二楼发现还要继续再排,我彻底崩溃了。又过了一个小时,总算排到了三楼。坐上缆车,我算了算,一共排了两个半小时。

缆车慢慢驶向天门山。我们先跨越了一小部分的城市,然后跨越了小村庄,才到了山里。过了一会儿,我看见了一条盘山公路,弯弯曲曲的像一条蛇,那就是举世闻名的通天大道。

又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天门山顶。我们首先沿着林荫小道向鬼谷栈道走去。这条栈道也很有名,是施工最艰难的一条栈道。看完鬼谷栈道,我向玻璃站台走去。玻璃站台是在鬼谷栈道尽头修的一个站台,离地面很高,人要是从上面掉下去一定会没命的。

看完玻璃站台我们去坐了观光小缆车。这种缆车和别的缆车不一样,它没有顶,只有一排座椅。我坐在小缆车上,看着周围的风景。缆车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不一会儿就到了山顶。

从山顶下来就是通往天门洞的扶梯。这扶梯很长,足有一百米,分七节,我们坐了十五分钟才到底。

到了天门洞,我发现那只是一个比较高的非常短的洞,就直接跑去坐车下山。到了车站广场,回头一看,呀!太漂亮了,火烧云从洞中飘过,像人间仙境一样。

啊!天门山,一个像仙境一样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望天门山作文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我走出船舱,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在天门上早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山风有些凉意,只听见江水流动的声音。站在船头,我放眼望去,只见东梁山形成了一扇天门,仿佛要把天门截断了,江水缓缓而平静地流淌着,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偶尔,浪花飞溅,冲击船舷。“哗哗”的声响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整个身心都得到了享受。

纤尘不染的碧水向东流去,跳到着快乐的音符,忽然在半腰被天门拦住了,碧水滚滚地朝另一个方向流去。突然,两座翠色欲滴的青山相对展现我眼前。绿的发黑的岩石坚硬,挺直,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要扑下来,春把两座山染了一遍。松柏成阵,在山上只见几簇野花就是在绿色的山丘上艳丽的点缀。来自:作文大全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太阳一纵一纵的往上升,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雾散开了,眼前一片景象清晰。太阳射出万道光芒,一艘白帆出来了,太阳给白帆镶上了一条金边。江水好像被太阳惊醒了一般,奔腾流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创作背景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当时的“五四” 知识青年忙于救国,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 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 却在冷静的沉思后, 继续追赶人生的路。“五四”运动落潮期的现实情况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作者认为:“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一文中的内容)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天门山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署假回乡探亲,有一天,姨父带我们去游天门。天门山地处湖南新宁县与广西资源县交界处,同属于丹霞地藐的自然风景区。

清晨,姨父开着车一路飞驰,山峦中清泠的山风迎面扑来,冷飕飕的,“7月份了,天气昨还这么冷,看来,山中与城区的温差确实还挺大的”我嘀咕着。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天门山。

一下车,原本“抑郁”的天空不知什么时侯已张开了笑脸。来到山脚下,一片片茂密的树林,遮住了远眺的视线,一条曲折而又神秘的石径弯曲着伸向远峰。沿着小路向上攀登,山中绿树成萌,从树叶缝隙之间偶尔透过几缕阳光,鸟儿在树上断断续续唱着婉转的“歌曲”。一弯清澈的溪水潺潺的流淌,灌木丛中时而拥出一簇簇鲜红的野花。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

山路越来越陡,攀登起来也不如之前轻松自如,路过半山腰一个亭子,我踌躇是否还要继续?忽然不远处一道亮光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两座悬崖峭壁的缝隙之间透出了一线刺眼的光芒,像是给幽暗的山谷点上了一盏明灯,抬头望去,人如井底之蛙,只望见一线蓝天。难道我真要停下来,做一个坐井观天的“癞蛤蟆”,不,我应该是凌峰绝顶的“雄鹰”,咬牙坚持,一鼓做气爬过无数的阶梯,终于登上了山顶————天门峰。

站在山顶一眼望去,群山峻岭,云雾缭绕,江如绿带、风过处山峦起伏,野花在丛林中摇曳,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宛然是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爱登山,更爱登顶后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的天门山游记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个好玩的地方,它是张家界的天门

天门山的山体呈倒梯形,攀岩高手都上不去。据当地居民爷爷说,当年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为了消灭当地的土匪,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八位解放军的牺牲才能消灭一个土匪。当我仰望天门山,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壮观,还能感受到当时剿匪战斗的壮烈。这里有世界上最长的索道,全长7455米,坐索道上山都要好长时间。在天门山上还能看到张家界的全景呢!

天门山的玻璃栈道也是一道奇景。站在那么高的栈道上往下看,真的让人害怕。走过玻璃栈道就到了鬼谷栈道,它像一条巨龙,曲折蜿蜒,盘旋在群山峻岭之间,神龙见首不见尾。鬼谷栈道下面有一个洞,传说是鬼谷子修炼的地方。好奇怪,千年前的人是怎么上去的?这真是一个谜!再走下去就是悬索桥了。悬索桥横跨两座山崖之间,底下是万丈深渊。整座桥是由木板和钢索做成的悬空的桥,人走在上面会摇摇晃晃,让人感觉桥随时会断,好可怕啊!

接下来,我们走林间小路,到达天门洞。这里有一个“天门翻水”的景点,听说每当发生震惊全国的大事件,这里就会发生洪水,所以叫“天门翻水”。从“天门翻水”乘七段扶梯到天门洞底,哇!天门洞好高,很大,一架小飞机也能飞过去。洞下有登山的天梯,共999级台阶,角度接近90度,非常陡。想挑战的人走下去,一路要扶好扶手,中途最好不要停,停下来会站不稳,往下看还会眩晕。下完天梯坐巴士下山,下山的路叫“通天大道”。公路盘旋在山崖边,弯弯曲曲共99道弯。坐在车上,每过一道弯都好像要飞出去,掉入山底的深渊。

天门山我介绍完了,你觉得好玩吗?不如来亲自感受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秋兴八首·其一》创作背景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杜甫自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弃官,至当时已历七载,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所,当此秋风萧瑟之时,不免触景生情。因此写下这组诗。

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时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暑假游记:游天门山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芜湖是座江边小城,这儿被人们称为“鱼米之乡”。她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其中天门就是一处令人神往的好地方。

从市区出发约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就来到了美丽的天门山脚下。我们远远地就能看见天门山上巍然屹立着一座高大的塔,威武雄壮,犹如一名站得笔直的士兵在山上执勤、放哨。那是什么塔呢?听爸爸说,那是渡江战斗中用来送电的塔,任务就是把电输送到江对岸去。

从天门山脚下向山上望去,虽是初春,但已见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山脚下有几块大大的草地,初春的小草碧绿中还透着一丝丝淡黄。人们三五成群的悠闲地或坐或躺地在草地上看书,聊天,沉思,野餐。我选了一块人少的地方躺了下去,咦,是什么刺了我一下?哦,是调皮可爱的小草在和我打招呼呢!和煦的阳光温暖的照在我的身上,微风轻抚着我的脸庞,我的思绪跟随着蓝天白云在轻轻飞扬。忽然耳边传来欢快的笑声,我坐起来一看,原来是几个小朋友在放风筝。大大小小的风筝,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在蓝天白云下竞相媲美。

拾阶而上,我仿佛一下子就置身于鸟语花香中。淡红的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斜斜的映照在微湿的石阶上。

一棵棵不知名的树木开满繁花,白的,粉的,红的,在绿树丛中忽隐忽现,一阵微风过后花瓣轻盈飘落,晶莹娇嫩,细细碎碎。大树枝头有数不尽的鸟儿们,他们清脆的鸣叫声像是在唱春天的赞歌……就这样停停走走我终于来到了山顶。

倚着巨塔只见山下江水浩浩荡荡,江面上船只来来往往。远处一块一块金黄色的油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青翠的麦苗绿得逼眼,他们互相辉映,共同构建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这时,我想起了李白那首著名的诗篇《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是啊,诗仙虽已仙逝千年,但这不变的青山和江水却在向我们诉说着天门山永恒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创作背景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1937年10月期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热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天门山的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张家界的天门被大家誉为一步登天界,是说这座山很高很高,再走一步就像要登上青天一样,而天门山中的“门”字指的就是远近闻名的天门洞了。

天门山有许多世界之最。索道,世界之最7公里;盘山公路,世界之最,99道弯;天门洞,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洞……之所以天门山还被评为了“最值得外国人去的景点”呢!

上山是坐索道上去的,坐了大概40分钟,观赏到了各种奇山怪石,让我大饱眼福。远处,隐约地看到了天门洞,但又被云雾挡住了,若隐若现。十分神秘,却又不乏一丝诗意。

天门山有一条十分有名的栈道——玻璃栈道。它不像普通的石板栈道,它是用一种异常坚硬的钢化玻璃打造而成,走在上面十分有趣,但有恐高的人就别走了吧!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天门洞。但上去可不容易,要爬九百九十九个台阶才行。只见天门洞处云雾缭绕,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我咽了咽口水,开爬!

这个台阶十分陡峭,一点也不好爬,我甚至想放弃了。我一看到在上边欢呼雀跃的人们,终究还是挡不住诱惑,接着爬。又爬了十分钟左右,终于到达了山顶。向前一望,群山怀抱,向后一望,云雾。仙境,真仙境也!

我的张家界之行结束了,四天的行程中,我领悟了一个道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你有目标,神马都是浮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暑假游记:游天门山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天门,是距张家界仅八公里,海拔1518.6米。远远望去,在雾气迷漫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个恰似汉字“门”的洞口。天门山就也因此得名。

踏上天门山观光索道的览车,缆车滑入索道。坐在缆车上,导游介绍说:“天门山的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长7455米,高差1279米,共有轿厢98个,索道支架57个,其中含有3个救护支架,上站到中站之间的局部斜度最大,也是支架最多的索道。”我们听了啧啧赞叹,真想不出人们是怎样建造这条索道的呀!抬头仰视,便是神奇的天门洞;低头俯视,又直接投入原始空中花园的怀抱。索道在运行间的风景变化万千,使我们犹如融身于一副壮丽的山水画长卷!这是多么惬意呀!

下了缆车,我们步入西线游道。一路走去,只见山上花草丛生,鸟语花香。不一会儿,我们由导游带领我们走入鬼谷栈道。一边走,导游一边介绍道:“鬼谷栈道位于觅仙奇境区,全长800米,悬于鬼谷洞上侧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峭壁上。”我们听了这些,不少人都打了一个冷战。我们一路走,一路欣赏天门山的美丽风光。我们一直“慢步”了一个来钟头,才算出了栈道。顺着林间小道走去,在栈道上紧张的心情便随着美景悄然而去……

接着,我们又游览了天门山的各个景点。由西线到中线,由中线到东线一小部份。最后,我们乘车行驶在“通天大道”上,准备去今天的最后一站——天门洞。“‘通天大道’共计九十九弯,扣合九霄之意,全长不到11公里,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至1300米!”导游说,“一百八十度急弯回峦盘绕,堪称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一路上,听导游讲解着,不知不觉来到了天门洞前。

抬头一望,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态势,影落沧溟北,云开斗柄南,宛如一道通天门户。通往天门洞下的最近道路,人称“天梯”,据说有一千多层石阶呢!天梯下,放着一个大鼎,里面插着大大小小的香,一缕缕烟气在四周弥漫着。上下一个来回,又花了近一个小时,可见那天梯可长了啊!参观完天门洞,大家已筋疲力尽了。这时,晚霞染红了天空。哦,原来太阳在跟天门山说“拜拜”了,我们这才反应过来,也要跟天门山说“see you”了……

在离开天门山时,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感了一番,有的说,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有的说,天门山好美丽呀!……。我说,天门山秀丽、壮观,但这一切都离不开那大自然神奇美妙的双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记作文:天门山游记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天门,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今天,我就和妈妈,我的朋友一起去游玩。

去天门山,要坐索道上去,可是那个人多啊!我们排了五个半小时的队才上去,不过,一上索道,就觉得一切都值了,马上有了另一种感觉:一缕缕银丝般的薄雾从缆车边飘过,在我们身后,一缕缕的薄雾被初生的太阳一点一点地化掉,就像童话中的鱼美人,变成一个泡泡,最终,“啪”地爆炸,顿时产生了那种凄凉的美。

向前看,重重叠叠的山峰近在咫尺,像用绿色和黄土色构成的一本本书,在一片一片的岩石间,落差很大,据说索道上线站税票高度差有1279米呢!在险峻的山峦上,缆车一点一点的爬升,穿过一片片林子,经过一条波光粼粼的小溪,最终达到上顶。

在山上,我们刚下缆车,清新的空气就迎面扑来,山上的景色秀美。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玻璃栈道和穿山电梯了。先说玻璃栈道吧,这个栈道,顾名思义,就是用玻璃造成的,三百六十度毫无死角,走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见脚底下得“无底美景”,所以,每走出一步,都是需要胆量的,只有我和我妈妈才敢走上去。只是,我的朋友说了只要我上,他也上,可是,真到了选择的时候,这胆小鬼居然以人多为借口,临阵逃跑!

上了栈道,我才知道走在玻璃上有多好玩,仿佛在凌空漫步,我好像和自然融为一体,和在那边唱歌的小鸟合唱,和天上的白云漫步,和岩石叙旧……

终于,到了尽头,我还一直恍惚地想,被眼前的美好沉醉……

游玩了山上的景点,你可以选择走一下著名的“999级天梯”下山,也可以坐穿山电梯下山,我们选择坐电梯下去的。电梯很长,有十二段,要站很久,不过,有一些项目还没修好,可是,我觉得能修好也是一个奇迹了。

这就是美丽的天门山,美丽的张家界,如果能再来一次,我会很开心的。

[游记作文:天门山游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天门山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我来到了天门。这里的山比别处的更陡峭,山峰是那么迭宕起伏,山坡是那么翠绿,好一传奇景色也!

现在的天门山正值夏季,中午的时候,我们开车来到了天门山底的村子。村子的后院,是一池莲花,花正盛开,开得姹紫嫣红,一朵比一朵美丽、芬芳,仿佛它是有规律的,一朵开完了,另一朵又接上来,这一朵开完了,又有一朵接上来,没完没了,但从来没有两朵荷花同时开放,更没有两朵一样的荷花同时盛开。

山脚下,绿色遍布山坡,一派绿色祥和的世界。太阳的影子照映着一侧的树木,使这一侧的树木从远处看颜色比别处的要深。山的另一侧,阳光四照,里面似乎是一个阳光山谷。山谷里面有什么,太阳也不知道。村子里的采药人,也不敢去山谷里采药,只敢去山谷的这一侧游荡,一个人听到了采药人说的话,将此事传遍了村庄,结果越传越神,越神越不敢进去,给这个阳光明媚的山谷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面纱。

山上面,山峰开始变得陡峭起来,绿色变少了,太阳的照射使上面的影子重重叠叠,在影子的反衬下,隐隐可以看到一个怪兽的脸,这只怪兽张着大嘴,仿佛要噬掉这里的一切。传说,天门山以前不是山,而是一大片田地,后来,有一只从深渊里爬出来的怪物,来到这个安祥平静的小村庄,它到处破坏庄稼,人们没有了粮食,个个皮包不住骨。一位仙人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就下凡施法,将怪物封印成了一座山,自己也在山上开了一个洞,永远住在这个洞里,守护着这座大山。这座山,就是天门山。

因为这个传说,天门山在我的印象中变得更加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