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命从明天开始读后感作文(最新19篇)

浏览

1853

作文

116

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热忱上路

整整36页,密密麻麻。

借路遥的笔,仿佛亲见一个因整日笔耕不辍而提早衰老的中年男人,是那种若没人提醒我他的身份,我便会自动将他归为底层劳动者一类的狼狈潦倒。写作到如此境地,如今能有几人?

当看到“我向另一个我表达无限的伤心、委屈和儿童一样的软弱”,心底颤动。大概可以体会他的心情。六年来非常人可忍受的工作,在最终完成的那一刻,带来的除了欣喜,更多的是难以自持的悲痛。

是的,悲痛。用这个词一点儿也不为过。机械的生活,艰苦的工作环境,焦虑的思考过程,来自内心的压力,像铁索般将人牢牢束缚。像在漫无边际的荒野独自行走,暗无天日。重见阳光,这一刻畅快流淌的眼泪,是狂喜,是委屈,是释放。悲痛来自于一切痛苦挤压后的释放。

如何能将这场壮丽的战役坚持下来?不为名利,单为读者的期待与信任,还有自己对自己近乎严苛的要求。支撑写作的是对这份事业本身热忱,而非物质、名利。仅求的慰藉是在作品完成后能收获的几句肯定。这便是路遥与当代许多作家相比,本质的差别。

多少人还将写作视为神圣的艺术?恐怕多数人只将它视作致富的跳板,或者出名的工具。一本本包装华丽的“书”,是否还能称之为书?它还能像从前的书一样给予人深刻的启迪和精神的鼓舞吗?多是千遍一律的情节,老套里费尽心思出些新花样,但满纸功利味儿却使它显得那么拙劣可笑。

大师已逝,再无大师。

缺少的是单纯的热忱,而功利却满得要溢出来。

路遥在文章的最后写道:我刚跨过四十岁,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路遥因为肝癌死在四十二岁那年,此时距离他生命的终点仅剩两年时光,他却豪迈发声:“早晨,从中午开始。”

怀着热忱上路,不管哪一天都是人生的正午吧!

萧红这样写道:“所以我就向着这‘温暖’和‘爱’的方向,怀着永久的憧憬和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海伦卡勒的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题记

海伦·凯勒,这个以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创造了奇迹的残疾人,她的人生转折离不开一位家庭教师,莎莉文老师。当海伦独自一人在黑暗中挣扎、摸索的时候,是莎莉文老师为她的无声世界打开了一道天窗,让光明流露了进来,为这个原本暗无天日的空间增添了一线生机,让这个因为与世界隔绝而变得孤僻怪异的小女孩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爱与温暖,在她与世界之间连通了一条纽带,为这个小女孩的将来创造了无限可能。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位莎莉文老师,海伦或许永远都不会得到重生。

在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我深深地被里面那种充满希望,永不放弃,探索光明的精神所震撼,海伦对于这个她看不见、听不到的世界始终充满了强烈的希望,她用希望点燃了自己那个不见天日的黑暗世界,她把自己的爱平等地给予每一个触过的、闻过的、感受过的东西。就像无数条无形的线段穿梭在人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爱,没有界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热爱生命读后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有多么的宝贵,应该如何去热爱生命,我直到读了英国杰克伦敦写的《热爱生命》才真正了解到。

《热爱生命》的故事虽然短小,但却深刻地讲述了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渴望。主要讲的是一个的人在去淘金的路上,经历了千心万苦,在生死间徘徊不定,那么长时间,他一直靠着一个意念慢慢地前进,哪个意念就是:我不能死,我要活下去。

生命就像蜡烛人,也许不能确定自己生命的蜡烛会烧多长。但谁都可以决定自己是否拥有热爱生命的权利。如果一只蜡烛在燃烧到一半快要熄灭时,你可以选择随缘,也可以通过各种办法,让它继续烧下去。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妇住在山沟沟里,他们已经穷得不能再穷了,有一顿没一顿的,即使这一顿也只是泡饭加白糖;平常能不穿鞋就不穿鞋,大部分时间都是打赤脚。他们家的衣裳几乎是用一块块补丁缝起来的。穷困的家境使得他们唯一的一个孩子由于得了病没钱医治而离开了他们。妻子想到自己现在的困境,又想到离开的孩子,悲痛得不得了,无奈之下,花钱买了砒霜,放在泡饭里,想和丈夫一起吃砒霜好一了百了,丈夫听后,十分气愤,把饭倒了以后,生气地对妻子说:“如果我们都放弃了生存的希望,不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我们还有什么奋斗可言!”就从那一天起,丈夫和妻子决定走出山沟。他们来到农村向别人借了钱买了一丁点儿土地,开始辛勤劳作,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汗珠摔八瓣。渐渐的,他们开始有了收获,由原来的一丁点儿土地慢慢地扩展开来,收入也慢慢地增长,他们已不再是以前哪个山沟沟里穷困潦倒的夫妻了。

这对夫妻就凭着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残酷地对待他们,他们始终能坚持下来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千分之一生存的希望,也把握住了这个希望,尽管希望很渺茫。正由于他们对生存的渴望,对生命的热爱,所以他会最终脱离险境。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何不珍惜、热爱这一次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让生命开始笨笨地努力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你不能决定何时开花,但可以选择让你的枝头挂满累累果实。——题记

尽管,你一生可以作出无数的选择,可惟独不能选择自己的开始

你既不能选择自己是富有还是贫穷,也不能选择自己是美丽动人还是奇丑无比,更不能选择自己是聪明伶俐还是愚笨呆板……就好象一只青虫不能选择飞鸟作为它的开始,就像左思不能选择“玉树临风”作为他的开始,就像李白不能选择以官场得意作为他的开始,就像海伦·凯勒不能选择能看能听能说作为她的开始……

也许,你会怨天尤人,甚至失声痛哭,责骂上天为何要对你如此不公。苍天无语,因为它知道,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以青虫开始,就注定要逃避鸟的追杀;以乌龟开始,就注定得忍受兔子的讥笑;以丑陋开始,就注定无法避开街头巷尾的热潮冷讽;以失意开始,也就注定不能避免心中的痛苦。

可是,你要如何面对这已成定局的不公?上天给了你一个灰色的开始,你要编织出怎样的结尾?

当然,你有权选择消极、诅咒和放弃,期待来生有一个象样一点的开始。可是来生未知、飘渺,你怎能将宝贵的生命寄托给那不可知的虚无呢?何况,就算来世你是口衔宝玉出生的贵公子,同样可能千金散尽,难道你还要等待下一个来生?

同样,你也可以选择积极、赞美和进取,让自己从一个不如意的开始傲然站立。裁一缕红霞为布,摘一捧星辰为扣,为你的人生织造一件最美的彩衣。开始为虫,你可以破茧成蝶,在阳光下展开华丽的翅膀,连雄鹰也黯然失色;开始为龟,你可以永不停歇,让善跑的兔子望尘莫及。

以形貌不堪开始,左思写出了流光溢彩的《三都赋》,他比任何一个美男子更能流芳千古;以官场失意开始,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比任何一个达官显贵更真切地描绘出了盛唐气象;以盲聋哑开始,海伦·凯勒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学识渊博的作家和教育家。

你也可以从你的开始中选择不一样的结果。

纵然你不能决定花开,但你可以选择果实;纵然你不能决定出身,但你可以选择笨笨地努力

《大话西游》中紫霞说:我猜到了这个开始,去没有猜到这个结局。那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可是你是否可以说:我猜不到这个开始,却能猜到我的结局。

让生命发光,让我们开始笨笨地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生命,本该平等1000字读后感

全文共 100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这本书讲述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风风雨雨,电视剧《神话》也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当时秦的风貌,然而秦朝的建立开创了新的篇章,秦始皇的残暴也使我感到可怕。

秦始皇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不在乎牺牲别人的生命。他认为,他是一国之君,所有人就应该为他效力。可是,皇帝不就是为了让天下更太平吗?如果皇帝只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只是为了让更多人敬仰,要皇帝有什么用呢?生命,本该平等,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控制的权利,没有谁能剥夺它。

当年,秦始皇不惜一切代价,要挑选大秦数千名精锐的将士殉葬,为秦皇千年万年守护皇陵。这样,秦皇的心意是满足了,可这是多少无辜的生命啊!这时,通过宝盒从2010年到达秦朝的易小川以大将军蒙毅的身份冒着欺君的大罪,顶着杀头的危险向皇帝提出了用陶俑代替这些将士埋葬于地下,为秦皇守护皇陵的方法,才挽救了数千人的性命,这也才有了兵马俑的诞生。随后,秦始皇又要将建造皇陵的七十万民夫活埋,使皇陵成为永远的秘密,让后人永远记住他这开天劈地的第一人,七十万条性命就这样白白被剥夺了,陌生的地方成了他们永远的归宿。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也许历史上并无此事,也并无此人,可易小川的大智大勇却让我敬佩不已,如果没有易小川,将有多少生命得不到最终的归宿。

生命,本该平等。即使他是帝王,即使他有江山社稷,即使他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即使他有万人的尊重和敬仰,可这有什么用?他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善良,他失去了人的本性。他有权有势,难道他就有权利把每个属于自己的生命分高低贵贱吗?不,没有。每个人都有控制自己生命的权利,如果这样随意的伤害生命,将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啊!善待生命,是每个人的职责,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生存,或者死亡,应该顺其自然。只要有生命,你就要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体现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也是对自己负责。还要保护生命,不要让不必要的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当因为国效忠战死沙场;舍己为人,失去生命;这样的死叫做牺牲,这样是伟大的。可把生命当儿戏,这样的死,别人只会叫你傻瓜。

生命,本该平等。任何一个人都是他自己生命的主人。小到乞丐,囚犯。大到官员,贵族。不管他们身份如何,他们总有一样的一个东西,那也是最重要的——生命,他们所有人的生命都在自己手中。谁也没权控制谁,谁都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活着,要有价值的活;死了,要光荣的死。

命运,本该如此;生命,需要平等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生命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19课《生命生命》后,我对生命有了深刻的认识。

当我看见路旁茁壮生长的野花和小草时,我总觉得这些植物的生命力好强好强;当我捉到一只正在挣扎的小虫时,我总觉得这些小虫、小动物的生命力好强好强,当我在健康课上测心跳和脉搏时我才会觉的自己的生命也是那样强烈,那样的有规律。

我们的生命有长,有短。但只要我们努力,总能把生命的多彩,生命的价值提到无限。只生活了22岁的雷锋叔叔曾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雷锋叔叔说的话他做到了,他的精神留了下来,他的生命也因此留了下来,成了永恒。

生命是自己的,自己的只有一条。我们可以让它,让自己活的平平凡凡;可以让它,让自己散发无限的价值与光彩;也可以一点点的浪费它,让自己后悔一生。就如司马迁的一句话一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的生命就是这样,我们应该重视生命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当太阳当空照时,有多少人看不见这大地金灿灿的样子?当白雪纷纷飞扬时,又有多少人看不见这大地换上新装时的精美姿态?

世上的残疾人很多,不过身残不要紧,心中的那份信念不散这就好了,我敬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海伦是一个坚强的女孩,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可安妮·莎莉文老师却使海伦重生。也许,她的一生最要感谢的人不是她的父母,而是她的老师,而是带她走向光明的老师。在老师来之前,小海伦有过苦恼,有过愤怒,有过对光明世界的渴望,更用她童稚的心去问上帝对她的不公!这些都要由一个小小儿童来承受——这和天塌下来有什么区别?但是海伦在有了安妮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不再向黑暗低头,而是艰难而含着微笑,一步又一步向光明走去,而莎莉文老师在光明深处向着海伦招手,指引着她向光明……

《再塑生命的人》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片段,我很喜欢《再塑生命的人》的结尾,作者在最后感慨“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海伦是个残疾人,世界上她幸福的人要多得多,可是作者在之前的苦恼中却又能有这样全新的认识,可见她成功的在精神世界见到了光明,而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也不可少,是莎莉文老师给了小海伦对爱的认识,让她昏黑的世界中有了五彩缤纷的颜色。

小海伦的改变,因为她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对光明的向往,老师、亲人对她无限的关爱……她的年华中,本应是对事物的好奇心充满她的整个童年,自然的风光成了她五彩的背景,但事实上,黑暗出奇不意,使她的整个童年处于昏暗之中,可小海伦还是坚强的存活下来了,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榜样吗?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相比之下,我们比小海伦幸福得多,那么就用自己的努力去为自己的美好明天奋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早晨从中午开始读后感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依旧是开始

其实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亲切而又似曾相识,因为貌似寒假就是这么过来的,应了作者一句话---积习难改!十几年寒假暑假好像都是这么过来的。

但对于作者的这篇文章,我的理解是“青春的激情,这才是新的起点”。早晨代表新的轮回的开始,新的希冀的开始,是生命的蓬勃欲发的开端,中午代表燃烧正旺的斗志,事业如日中天。最好的自己才是开始,作者的这种心态是令我为之动容的,纵然人生的时间轴已接近中年,心情心境却仍旧是不减当初的斗志,创作《平凡的世界》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没有使命感与责任感,没有积极豁达的心境,很难坚持六年完成这部书作,生活与创作都是一场劳动,庄严并且会给我们带来财富!当有一天遇见最好的自己,就告诉自己,这才是新的开始!

想到这里,才知道最初看到这个题目时所萌发的思绪是肤浅的,我仅仅将习惯交织在时间的跨度上,却没有像作者那样的毅力——他让思考留在深夜宁静时分,让苏醒始午间明媚的光亮里,把最向上的姿态留给新一天的起点。

开始了,就别轻易结束。

但就像作者所说的: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地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消弱重新投入风影的勇气和力量,前方是荆棘丛,后方是温柔乡,抱着“差不多了”的心境在事业上混一生似乎不是骏事,荣誉也有了,掌声也有了,财富也有了,就差一个这么退缩的理由了,但路遥拒绝了寻找理由,因为没有理由不去挑战,退路一走便无绝尽。养尊处优的生活是令人钦羡的标杆,却不是挑战者梦寐以求的终点,生活要有所颠簸,有所变数,有几回阴差阳错,有几次暗流涌动,才叫生活,才能把生命不息的奔腾道尽,把无数曾经的幻想变成现实。鲜花有时是毒药,目力所及的世界才是现实。

可是颠簸有时会来得太突然,就像霍金遇上命运中的轮椅,桑兰支起突如其来的拐杖,生活像是恰好发生了变异,像是宿命安排了一切,幼时从未多想过的“死亡”,此刻竟然离他这么近。

死亡,写下这两个字感觉笔尖都沉重了几分,而真正面对它,需要多大的勇气?生命有开端就会有结束,真正痛苦的,是这场故事的尾声已响起,却未实现当初的愿望。有人说:生命就是一场悲剧,结局永远不会完美,于是便有了沉沦的深渊。于是选择停止,安度余华吗?于是抛下眷恋,无所顾及了吗?答案是“不”。这便是作者所令我钦佩的另外一点——心有所愿,心有所恋。

没有一场风雨是一个人的战斗,往往有人壮言:“这是我一个人的战斗。”我从来不信,奋斗总有原因,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梦,为了一件事,为了证明自己……若是武装赴战仅仅是单单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免有些自私。卧薪尝胆为了百性,脊骨刺字为了国家,一个人的战斗为了一片天的放晴。

心有所感,所以奔波不会轻易停止,百病缠身,枷锁相铐也要走下去;

心有所恋,所以双目不会就此放空,笔触钝拙,脚步搁浅也要走下去。

“吻过你的脚丫,看过月光映照下你的脸,忆过阳光明媚时代的眼,牵扯过你汗水浸湿的手心,给了你血汗里独一无二的父亲的爱……”

雨过会天晴,云淡会风轻。

永不悔的牺牲,为你而幸福,为你而奋斗。

于是,就算明天的阳光有一天会见不到,今天,依旧是新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平分生命中,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他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临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一刹那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紧握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给予每个人的只有一次。同别人平分这宝贵的生命,即使是父子、夫妻都很难做到,又有几个人能如此心甘情愿地说出来并做到呢?甚至有些人,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竟然要把自己国家的军事机密出卖了,真是可恶至极!可是,这个十岁的小男孩为了解救妹妹,竟然要把自己一半的血分给妹妹,让妹妹和他平分生命。啊!他的感情真是高尚、善良、纯洁……啊!他对妹妹的爱真是比水晶还要纯洁,比黄金还要宝贵……假如人人都有这种心甘情愿与别人平分生命的精神,太阳会照耀得更加灿烂,花儿会开得更加鲜艳,小鸟会歌唱得更清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命从来不寂寞读后感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的美丽与意义

每个人都会成长,每个人都会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生命充满着传奇色彩,正如霍金所形容宇宙“有限而无边”。生命亦是如此。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美丽的生命可以释放出无限的价值,这就是生命的“无边”。但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美丽在于什么呢?其实说也说不清楚,这这便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了吧。

如果,眼泪是一种财富,那么洪战辉就是一个富有的人。2005年,他用他的自强不息,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感动,让我们在不经意间,泪流满面。

命运对洪战辉很不公平:父亲是间歇性精神病人,母亲离家出走,家中还有年幼的弟弟、嗷嗷待哺的妹妹。从12岁开始,贫困与苦难就将洪战辉推进一个深渊。这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重负,洪战辉却用他幼小的肩膀扛起了一切。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对另一个更弱小的生命担起了责任,就要撑起困境中的家庭,就要学会友善、勇敢和坚强。他没有因为苦难而软弱,没有因为贫穷而丧失信心,甚至没有抓住他人同情帮助这根救命的绳索,而用超人的意志,完成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用不言放弃的韧性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当我们感叹于洪战辉的坚忍不拔时,不由得扪心自问:如果让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摇摇欲坠的家庭,我们会像他那样自强不息吗?当他失去童年的欢乐,承担家庭的重担时,我们还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当他奔走于打工挣钱和求学之路时,我们正过着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当他笑对困难,度过人生一个又一个挫折时,我们还在哀叹时运不济,考试繁多;当他用爱心带给更多的人温暖时,我们已被悠闲的生活冲击得人情冷漠……在这位瘦弱的大学生面前,我们有多少的感动,就有多少的愧疚。

对于我们,学习洪战辉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堂生动的挫折教育课。他的经历,让迷失的人找到方向,让消极的人找到希望,让我们找到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面对生活的困境,不去努力改变,而是怨天尤人,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失去了斗志,甚至选择了逃避。

面对父母为其创造好的一切有利条件,有些孩子并不十分珍惜,而认为享受父母给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终日无所事事,到最后一事无成,成为“啃老一族”。

面对洪战辉,我们还能消极悲观吗?面对洪战辉,我们还能怨天尤人吗?面对洪战辉,我们还能说困难多吗?

我们只有坚定信念、勇于接受挑战,扼住命运的喉咙,从挫折和困苦中汲取成长的智慧,把人生路上的绊脚石变成垫脚石;我坚信只要脊梁不弯,就没有扛不起的重担;只要精神不垮,就没有解不开的难题。即使是卑微如草芥的生命,也总有发光的一天。

钢铁也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无所畏惧和坚硬;人也是要在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会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我们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在一次次磨练中铸就我们灿烂的人生。

人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人生,因为人生是靠心灵旅行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当中,美无处不在;美,不在于你的外表,也不在于你的身份而在于你的心灵。美,天天都在我们周围游荡,只要你认真去观察,用心去发现,你,就会察觉,原来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永久的生命读后感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地上的草、枝头的叶、水中的鱼、天上的鸟,还有我们,都是生命,但也都不是生命。生命像是虚幻的、无形的东西,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它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不停在流动的……

生命真的像不知疲倦的旅客。以前就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时间没有流逝,流逝的是我们。是啊!旅客永不疲倦,可他路过的个体却一个个死去了。生命没有衰老,是我们在衰老,所以生命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你不知道你自己的沙漏什么时候会漏下最后一粒沙子。也许明天,属于你的生命将会离你而去,我们都非常可怜。

所以,我们要抓紧每一秒,下一秒发生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这一秒做好。我们活在当下,理论上未来发生什么也是不可知的,要远谋,是为了让现在更好。生命的流动不停,人的衰老不停,生命本身是伟大的,但渺小的我们也是伟大的!

在平凡中发现美,活得快乐,活得有价值,还不伟大吗?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

请在呼吸停止前的每一秒中,都在享受生命,都活得有意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热爱生命英语读后感

全文共 2817 字

+ 加入清单

Read "one man to cherish life", so I know life is everywhere, everywhere, life is so precious! With life, there is competition and struggle; with life, there will be happiness and sadness; with life, there is hope and ideals, with life, only to cherish life.

Jack Londons love of life tells a story about life. The works show that the strong breath of nature, brave and adventurous romantic spirit, strong will and to "live" deeply attracted me, reading people excited: a western American prospectors friend cruel abandoned was on his way back, he walked alone in the vast on the moor. The winter approached, and the cold wind caught him with snow, and he had no more food, and his legs were hurt, his shoes were broken, his feet were bleeding. He can only waiwaixiexie to stumble in the swamp covered hills, stream of wasteland, very difficult to move forward. Even at the end of the day, he had to climb forward. Just after his body was very weak and fainted, his danger came! He met a wolf who was equally hungry! The sick wolf followed him closely, licking his blood. In this way, a fierce battle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egan! Two dying creatures dragged their dying bodies and hunted each other in the wilderness. In order to go back alive, in order to overcome this horse he sick sick wolf, although the disease is still exhausted, hungry and exhausted all efforts in unarmed combat killed a wolf, the wolfs blood to drink. Finally, by the wilderness of ice and snow, he came to the beach and was rescued by a whale ship.

The novel clearly shows a man in the wilderness through the difficult process of survival, quietly portrays life great and powerful, is a celebration of life. "Love of life" by readers of the Blitz, is not accidental, because we can see from the face of harsh environment peoples indomitable will, dare to challenge and go beyond the limit of life, to create a miracle of life. Especially people fight in bed and illness, from which we can draw the power of life. Like the hero of the book, never give up, never give up, life strangling the throat, become a powerful life.

Ostrovsky once said: "the most precious thing is life.". Life belongs to man only once." Yes, how sacred and precious life is. However, in real life, some people lament, people complain that Life is but a dream. Born Under A Bad Sign, I do not intend to live, more people say life is painful and boring, even some people because a little small setbacks on the yield. Self abandonment, mediocrity in life.

Yeah! Life is your own, we can make it valuable, also can make it valuable, also can make it intense darkness without light. Therefore, we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ourselves, we should cherish life, let the limited life to create unlimited glory!

I think this book is worthy to reading, it make us cherish our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温馨提示: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新初中感悟生命读后感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中,人们分明已心力交瘁,可仍不停下匆匆的脚步,来感受生命的价值。林文葵的《倾听生命》正是这样一缕清风,它仿佛抚平了人们颗伤痕累累的心,使我们静下心来倾听生命的价值。

倾听生命,林文葵在诗《动听的生命(一)》中这样写道“一个爱婴从花丛中,蹦来了,响彻着、芬芳着整个宇宙”这样优美的诗句,让我不禁联想到:婴儿的一阵啼哭,演奏成了一首动人心弦的骊歌,将母亲脸上的痛苦,变成了幸福的笑靥,变成了如花的笑靥,这散发着生命的力量、香味的歌声、笑容,萦绕在整个宇宙。啊,这么美的一幅画面,向我们透露着一个词:生命。不过转念一想,仅仅是生命吗?“父亲面朝黄土的姿势,驼着背?凝定成艰辛的岁月”林文葵的这首《水稻(一)》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是满爱的生命。

倾听生命,林文葵的诗《飞翔(二)》:“年轻的心,飞翔悠远的天空,飘盈一首首希冀的诗魂”告诉了我们:有理想的人,心就永远年轻;追求让我们变得更加充实,虽然我们有时不一定成功,但回忆至少是美丽的,于是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变得更加充满希望!

林文葵的《倾听生命》告诉了我们:生命是充满爱的,生命的灿烂,需要“理想”这只神奇的画笔!

倾听生命,这是我自己的味道:昨天弟弟来我家做客,由于我们都热爱下象棋,于是便赶紧切磋了起来,“将军”、“将军”,弟弟已经赢了我两次,出于女生的本能,我落下了滴滴眼泪,心里想:“姐姐都下不过弟弟,多丢人啊,再玩下去,万一输了,可就成三连输了,不行,不行,不玩了。”可转念一想:“不行,这样太懦弱了,虽说我是女孩子,可一定要有男孩子的气势,下一局好好研究弟弟的套路,对症下药,不就行了,恩,就这么办。”

虽然这次我还是输了,可我一点也不觉得丢人,一点也不觉得自卑,怀着必胜的心理,第四轮这一战,我果然胜了,“耶”我高兴地叫了出来!今天想想,哦,原来这是“生命”,透着一股倔强劲的生命!

倾听生命,会认识更加全面的自己;倾听生命,会热爱丰富多彩的世界;倾听生命,会感受到宇宙独特的气息!

朋友们,在这步伐快速的时代中,不妨静下心来倾听这神奇的“生命”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再塑生命的人读后感500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这句话摘自于文章《再塑生命的人》。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真切地看出,在未受教育之前,盲聋哑的小海伦正如那迷茫的大船,不知该何去何从,而在小海伦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安妮·莎莉文,正如那一楼灿烂的阳光,为她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她曾获“总统自由勋章”,看完这些介绍,相信所有人都很敬佩这区区一介女流吧,但如果当你们得知她还是一位盲聋哑的残疾人士时,一定都目瞪口呆吧。没错,正是这样一位残疾的女作家,她获得了那么多的至尚荣誉,并写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不朽名著。

我想,在大部分名人当中,我最敬佩的应属海伦和霍金了吧。在我看来,海伦正如那万花中较为纤弱的一株花,虽矮小柔弱,但开得娇艳无比,也更讨人的喜欢,它在不断地接受暴风骤雨地洗礼,奋力地汲取着醉人的阳光,它发疯似的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美艳,更加顽强,以至于超过了那些先天性比它好的花朵。也许有人会说海伦是因在莎莉文的教导下才会变得如此耀眼,但如果单单只有莎莉文老师的教导,而海伦本身缺少那坚忍不拔的效力,她还会成功吗?

海伦·凯勒的一生无不在告诫我们:知识和毅力是生命的根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命生命读后感45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我学习了《生命生命》这一课,我学会了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读了:“ 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这一句话,我感受到那种生命力,种子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嫩牙冲破坚硬无比的外壳,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它知道自己生长在一个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但它并不难过,而是勇敢的面对,虽然只活了几天,但让我很佩服,它那种不屈的精神。

“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体现无限的价值。”从这一句话中,我想到那些遭受一点挫折就想死了人。我想对他们说,你们应该爱惜生命,失败了,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重新再来,永不放弃。要正确认识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树立面对挫折的不同态度,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

一想到自己觉得很后悔。我看见一只小蚂蚁都是都是把这条小生命弄死!现在每当我发现有一只小蚂蚁在咬我,想把它弄死的时候就想起它毕竟是一条小生命啊!我打消了这个念头,轻轻的把它放在地上,让它回到自己的家。

读了《生命 生命》,我明白了,我们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追寻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全文共 2013 字

+ 加入清单

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生命到底有何意义?我想每个人都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对于生命的意义一定有不同的解答,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可能会对生命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明白自己要什么,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他们有更加强大的力量去面对生活给他们的打击与痛苦。可见,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仔细想想,生命对于我自己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是为了自己快乐,或者是为了别人快乐?还是努力地去做一切事情,就是为了自己能够舒适地活着?我们一无所有来到这世界,不管怎么努力,到最后还不是一无所有地离开,那些东西看上去属于我们,可是实际上,它们是不属于任何人的,因为你不能永远地拥有一样东西。这样想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存,似乎有那么一点无聊。不过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名生活在纳粹集中营里每日受尽苦难,连温饱都无法满足,甚至每一秒都活在也许下一秒就会消失在这个世界的不安和恐惧之中的俘虏,我又能坚持活多久呢?人似乎都有一种生存的本能,但是如果他静下来开始思考活着的原因时,似乎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强烈的本能。生活这么艰难,充满了难以预料的痛苦,然而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痛苦地活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追寻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出了他的答案。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对于自己身陷集中营的惨痛体验的描述,也是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观察总结。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这就是作者想要研究的问题。我着实佩服作者超然的视角和冷静的头脑。处在那样艰难的一个环境中,连生命都受到了威胁,却依然能够立足内心,以专业的态度去记录每一个要点,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

想像一下书中描写的场景:在冰天雪地中,穿着不能称作鞋的“鞋”,双脚长满了冻疮,饥寒交迫,还要忍受狱头的打骂做繁重的工作。这个时候,俘虏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在晚饭时间多得几颗豆子,怎样穿着这样单薄破烂的衣服熬过冬天,怎样避免被换到陌生残暴的狱头手下„„这个时候的人的想法是多么的现实和卑微,毫无雄心壮志可言。然而他们除了小心翼翼地计划着如何活得更久一点,还能想些什么呢?在痛苦让人难以忍受的时候,作者会游离于当前的环境,在心里和挚爱的妻子聊天。我想那个时候作者是幸福的。正如作者所说:“能够运用想像力从现实中抽离,是人独一无二的本领,帮助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存活。”

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到只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他仍然有自由选择用怎样的态度面对环境,是积极地艰难地利用每一个条件活下去,还是放弃生的欲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以及完成这本书愿望就是支撑作者活下去的理由,而他也用具体事例告诉读者: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用各种方法去帮助病人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他将找到生命意义的方法总结成了三点:1、创造和工作;2、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3、受苦。我想他说得很对。一个人无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决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学会把自己从悲观的情绪中拯救出来,自信自尊得去面对,真的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正如集中营里那些相信自己尚需完成某种使命的人,他们最有能力生存。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我自己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偶尔会产生的悲观的情绪,的确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想,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枉在这个世界来辛苦地走一遭。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介绍了他的意义疗法。这个疗法让病人直接面对自己的缺点,有些自嘲的意味在里面。作者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一个出汗症病人因为害怕别人发现他出汗厉害,拼命想在人前掩饰他这一病症,却因为紧张而出了更多的汗。医生通过意义疗法给他治疗,建议他向人们坦白:自己是一个出汗大王。结果病人在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就摆脱了折磨他四年的病症。意义疗法运用了逆理意向,就比如口吃病人想口吃时,反而不行了。正如作者所说,意义疗法对于强迫症和恐惧症具有极好的治疗效果,不过,它还是有自己的局限性。我想并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够承受这种疗法,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也许反而会加重病人的自卑感,从而适得其反。而且这个疗法并不适用于生理性病症的病人。如果一个病人是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出汗多或口吃等等,这个意义疗法能起到的作用又有多大呢?

不过不论如何,意义疗法都是一项伟大的成就,在实际的治疗中,将各种疗法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相结合也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自己生命的价值,而作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去帮助人们追寻他们生命的意义。这一点值得让人尊敬和学习,我想,这也就是作者生命的意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告别忧伤,从明天开始高二作文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冰儿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如她的名字一样。冰一样的纯洁,冰一样的美丽。和令人难以理解的开朗。而我却是她的反例,我渴望过上平静的生活,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无聊时写写文章,找一份满意的工作。郭敬明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渴望平静,可生活却为我们营造了太多的喧哗,编织了太多的离散,夺走了太多人的幸福。冰儿说我这个太自卑,这样的人永远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我说有时候自卑也是一种进步,我仍保持沉默,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自由的享受,这样的自由只有在我独自寂寞的发呆是才可以感受到。

刚刚发表完一篇精心写的散文《在回忆中迷失自己》那是我感觉写的最贴心,最流畅的文字了,虽然语言没有那么精练,却完全符合我的思想。我不管别人怎么看,我还是我自己,一个独立的个体,我有我的风格。我是把内心最真实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至于别人怎么说我管不了那么多了。但至少得做到自己的文章不被唾弃。

我喜欢写作,不是平常的喜欢。而是写作几乎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知道我的文章很稚嫩,在别人眼里根本不屑一顾,但我仍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说什么。

过分的热爱使我那次考试之后彻底崩溃了,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妈妈采取了行动,说什么不叫我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了,我彻底跟文学说拜拜了,那一学期除了老师不止完成的作文,我再也没有沾过文学的边。我说过写作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一直这么想,所以那一学期总是心不在焉,满脑子是词语。迎来期末考试,那天。我很兴奋。只感觉考完试是一种解脱。

过了些日子,分数揭晓,进步了是没错。不过还是令家人不满意。我的心情开始变的沉重,任凭我怎么笑,却觉得那笑总是苦涩的冷笑。我很清楚下面要面对的不仅是妈妈的批评,还有必须面对的现实。我再也不能写作了。为了发泄。我每天半夜疯狂的写大量的文字来抚慰我内心的伤痛。无聊时,只能傻傻地看着那一行行的文字默默地流泪。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冰儿,她说奶酪总会有的,一切也会好的。

我习惯了和兵冰儿在学校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走,走累了就随便找个地方坐坐。抬头看看天上慢慢漂浮的云。她曾经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太不自由了,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那段时间,冰儿一直陪着我,下课一起玩,放学一起走,形影不离。一天中午冰儿哭了,我很少见过她流泪,原因是她和她的男友发生了矛盾,受了委屈。而我当时沉默了一阵子,真不知安慰她什么。只能用纸巾替她檫干眼泪。那时她格外憔悴,她哭了很久。我终于开口了,鼓励她坚强起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冰儿一边哭一边笑着点了点头。拉着我的手,眼泪不停的往下流。但她一直强忍着笑了出来,我不知道在她笑脸的背后隐藏了多少无助与痛苦,我唯一能做到的就是陪在她身边让她不觉得孤独。

班里的同学都纷纷议论她,冰儿自然很伤心,变的少言,我和她也一样沉默,关系也越来越好,因为我们都是内心寂寞的人,我们在一起至少可以彼此了解互相安慰。

当一切忧伤还没有淡忘,新的伤痕又在隐隐作痛。

也许我和冰儿是心有灵犀,我们同命相怜。共同有过不幸的遭遇,这正是注定我们成为好朋友的一个因素。那天,我们几个同学在一起聊天,不知是谁突然提到了我们伤心的话题,我又沉默了,冰儿却哭了。哭的很伤心,我强忍着,但也不知不觉流下了泪。

接下来连续几天,我和她一直沉浸在忧伤之中,那天晚上我们在网上聊了,冰儿说,命运是上天安排的,无可改变,我们要接受现实,时间到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忧伤是往事残留下来的影子,只要不去想,它就根本不存在。最后,我和冰儿异口同声的大喊:从明天开始,告别一切忧伤,重新做人!

仰望深邃的夜空,告别文字的无奈,内心的创伤还有命运的惘然似乎都变的很渺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没有说话,只是在蓝色的夜空下闭上眼睛静静地为忧伤默哀,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欲望,我们的伤口,被夜空下重燃的希望所淹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热爱生命读后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课堂上,王老师曾经给我们读过一篇名为《热爱生命》文章,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我感触颇多。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五年级的男孩,他很不听话,让父母和老师操碎了心。他花钱大手大脚的,把老师的话当做耳旁风。每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五年级毕业的暑假,他和同学们出去玩的时候晕倒在地,送到医院,被查出胆囊癌,医生说做完手术最多也只能活一年了。在这年轻的生命仅剩的最后一年里,他顿悟了。手术后他读了一个月的书,剩下的十一个月,他走访了所有亲戚。在一场大雨后,他病发了,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在父母收拾他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封遗书,上面写着:我非常热爱生命,非常感谢父母。

在病魔打击他时才顿悟,认识到要热爱生命,要是在他身体健康的时候就懂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个道理的话,他的生命是不是就会更加精彩呢?

记得在我三年级的时候,我每天回家总嫌作业多,不愿意完成,每到双休日或长假总是把作业一拖再拖,放到最后做。一个星期六,我又嫌作业太多了,甩手扔开作业本,偷偷溜出家门去邻居姐姐家玩。这个姐姐已经上初中了。刚走进姐姐家,我说道:“姐姐,今天天气这么好,就跟我出去玩吧!”姐姐趴在课桌上写回家作业,头也不抬地指了指在书桌左侧的3本厚厚的书,又指了指在右侧的2张大试卷,还有正在写的抄书作业,说:“我还有很多作业呢!今天必须完成,我不想拖到明天。”一看姐姐的作业量远远的超过了我,相比下,姐姐的作业像一个大雪球,而我的作业像一粒小雪花。但她却能踏踏实实地完成作业,而我却总是怨天尤人。我红着脸默默退出了姐姐的房间,轻轻地关上门。

读了《热爱生命》让我感慨万千,当我嫌作业多不愿意写的时候,当我体育锻炼嫌累不想坚持的时候,当我练舞练得腰酸腿疼想放弃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文中的男孩,想起他是在生命的尽头时才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拥有的每一天!而我一定要把自己的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样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命化教育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近阶段,我读了《生命教育》一书,作者是南京师范大学冯建军教授。这本书让我明白教育应该回归教育的本质和原点,当下,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多数偏离“生命”这一基点和核心。而衍变成“知识的教育”、“物的训练”和“工具的锻造”,而唯独不是人的教育,生命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直面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润泽孩子的灵魂,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

我们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多是一俊遮百丑,只要成绩好,一切就都好。分数,似乎成了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偏重智力教育,事实上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倾向,也是家庭教育的一种倾向。永无止境的练习,压苦了无数的辛勤园丁和莘莘学子。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因生命而发生。

然而,这并非是抵触所有的练习和考试,学习本身就是辛苦的。在学生阶段,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他们必须学会忍耐,学会放弃,没有经过无聊和辛苦的学习过程,就不可能有快乐的学习成绩,就难以感受生命成长的乐趣。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时,耕耘得以收获时,学习的快乐才会真正感受到。

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我认为让孩子主动学习,让生命成长自觉很重要。从被老师、家长强迫成长,变为我要学习,我要成长,我不再是应付老师的检查而去做练习,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学习不苦。我认为成长应该是孩子自主的成长,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性,也在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实现目标,取得成功,一定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作为家长,影响孩子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孩子一起成长,为孩子做榜样。我们的教育应该滋养孩子的德行,强健孩子的体魄,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幸福、美好的人。在学习中,让孩子既看到学习的实在价值,又感受到生活的快乐,生命的意义。让孩子们懂得爱自己、爱生命,并能接受挑战,更好地生存。一个家长,最大的修炼,是培养自己爱自己、爱生命的热情,以此影响和带动孩子,去激发和唤醒孩子的本能和希望。

建立共同体,老师、家长、孩子成为共同体,在班级里,在群内,一个影响一个,彼此互相学习,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进一步向老师学习,向其他家长学习,针对孩子的潜能,遵循孩子的个性,认识孩子,理解孩子,为他们加油,和孩子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