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看守住第一次观后感(最新20篇)

由遵义市演艺集团在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之际推出的大型情景剧《红色传奇》是一台很具震撼力的传播遵义红色文化的经典力作。下面是开学吧网为大家整理纪录片观后感,希望你喜欢。

浏览

3096

作文

329

观看秀美人生心得体会_秀美人生观后感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青春岁月,灼灼其华。当一些年轻同志还在纠结于青春何处“安放”时,一位把青春乃至生命都奉献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年轻党员干部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她,就是广西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

在驻村工作期间,她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她坚持以民为本、吃苦在前,作风过硬、工作务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以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生动诠释了一名年轻女干部的担当和作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恪尽职守、不怕牺牲的优秀品格,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共产党员“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栖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一心为民的政治品质,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举、办利民之事,以公仆之心对待群众,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立足本职工作岗位,更好地服务社会。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不畏艰险、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保持和发扬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克难攻坚、勇往直前的气概,以奋发进取、锲而不舍的劲头,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我们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公而忘私、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为楷模,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导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职业光荣感,弘扬敬业精神,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发扬黄文秀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黄文秀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观看钢琴比赛的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钢琴,是我的一个朋友。当我开心时,它陪我一起开心;我伤心时,它安慰我。我非常喜欢它,因此我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钢琴比赛

7月17号,我参加了河南省20--华韵之星维也纳金色大厅音乐会总评选。在这里,众多选手汇聚,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准备大显身手。比赛开始了,各个选手都信心十足地准备着,我也毫不示弱的等待着。每一个上场的选手都弹的有声有色,琴声非常优美。面对实力如此强劲的众多选手,我开始紧张起来。

等了很久,终于到我了。我走上了舞台,心“咚咚”地跳着,而且跳得越来越快。但当我坐下来,琴键随着我的手指轻快的弹来弹去时,我不再害怕了。可能是因为我弹的太入神了,变得一点都不紧张;也可能是因为全场都安静下来了,所以我的心情平静下来了。我的身体随着琴声动起来,我弹的太顺利了,清脆悦耳的琴声把我陶醉了。我弹的越来越兴奋,手指如行云流水般在琴键上飞舞。我仿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上,尽情地奔跑。当我演奏完最后一个音符时,场上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爸爸带我在附近玩了一圈,吃过午饭我们就回来了。三天后妈妈在网上查询成绩,我居然获得了金奖,我听后一蹦三尺高,因为我可以晋级参加北京的全国比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观看拍蝇惩贪观后感

全文共 1512 字

+ 加入清单

“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工养股股长张金国违规从事营利性活动,受到行政警告处分;独山乡白露村党支部书记陈安荣,违规套取农村低保款和危房改造资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6年以来,来安县纪委聚焦主业主责,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

把握“一条主线” 增强纪律规矩意识

围绕党章党规党纪这条主线,依托县委党校开展专题培训,先后为科级干部、科级后备干部、村干部等5个培训班次开展授课;深入公安、金融、卫生等8个系统开展上门送教13场次;组织12个乡镇48名新当选的纪委委员、县直单位纪检组长(纪工委书记)、机关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近百人赴皖东烈士陵园,开展“扬先烈精神,抒卫士情怀”革命传统教育活动。把维护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先后对县、乡“两委”换届涉及360名党员干部“六项纪律”执行情况进行审查。

压实“两个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制定实施县委关于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意见,开列“两个责任”清单,配套出台约谈、述廉述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等四项制度。县委带头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集体谈话和警示谈话;各级党组织通过约谈提醒、一把手在纪委全会述廉述责并接受评议,推动责任落实;各级纪委严格坚持“一案双查”,倒逼“两个责任”落实。今年以来,共约谈相关单位7名主要负责人,对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责8起,给予党政纪处分6人,诫勉谈话5人。

开展“三个整治” 驰而不息纠“四风”

精准扶贫专项整治以来,受理信访举报25件,查处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人,组织处理3人。针对“四风”新动向、新表现,先后18次对乡镇、县直单位“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以及132家餐饮消费场所公款消费和公车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明查暗访,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7人,组织处理31人。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先后11次对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内设食堂、餐饮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查处4起,给予党政纪处分3人,诫勉谈话22人。

实践“四种形态” 坚持挺纪在前

积极践行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谈话函询36件36人,诫勉谈话党员干部85人。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立案186起,给予党政纪处分176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做好纪律审查“后半篇文章”,依托县反腐倡廉教育馆、县看守所、庭审现场,组织15000余人接受警示教育;成立宣讲团,深入乡镇、县直单位开展两《准则》三《条例》专题解读活动;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80起,发挥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警示作用。

打造“五会纪检” 实现一门精门门通

结合“两学一做”,开设“业务大讲堂”,采取“一周一开讲、一人一专题、一月一室部”的形式,开展纪检监察业务集中培训。出台工作办法,每周开展一次专题接访、一次专题督查、一次初核调查,通过业务实践,倒逼纪检监察干部成为会宣传、会接访、会督查、会执纪审查、会办文的“五会”能手,实现一门精、门门通。配齐配强12个乡镇纪委班子,每个乡镇确保2至3人专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138个村(社区)明确1名村级纪检员,形成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网络。

突出六大纪律 强化巡察震慑

把政治巡察放在首位,围绕“六大纪律”,紧盯重点事、重点人、重点下属单位、重点工程项目、重点专项经费开支等内容开展巡察。组建19个调查组,对省委巡视移交95件、市委巡查移交49件问题线索认真调查核实,组织处理24人,立案55件,给予纪律处分58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参加全市统一部署的交叉巡察,实现12个乡镇巡察全覆盖,组建8个巡察组,采取“一托二”和“一托三”的方式,对县直22个单位97个二级机构开展巡察,发现问题263个,问题线索138条,提出整改建议78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观看高校党组织战“疫”示范微党课特别专题观后感

全文共 1291 字

+ 加入清单

十八大以来,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9年的551万,脱贫攻坚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决定性成就。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也是“啃硬骨头”、打硬战的一年,加之新冠病毒防疫战的影响,工作任务更加繁重,工作难度更加艰难。越是艰难越向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广大党员干部更要坚定信念、克服苦难、迎难而上,坚决落实好党的决策部署,精准施测,切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努力打好脱贫攻坚。

克服疫情影响,精细、精心、精准施策。新冠病毒固然狡诈,肺炎感染固然危险,但事实证明,在全国人民的同心协力,在医务工作者日夜奋战,在广大党员干部的坚守担当下,它是可以战胜的。决胜脱贫攻坚决不能因为疫情的影响就因噎废食、停滞不前,我们要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坚决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防疫情况、不同的贫困情况,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不同程度的推进计计划,坚决在防控好疫情的同时,把脱贫攻坚落实到位。

当前疫情防控到了关键阶段,低风险不等于没风险,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格落实属地责任,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坚决防止新的疫情输入,持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要统筹做好疫情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抓紧降低疫情影响,重点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就业,解决好贫困群众农产品“卖难”问题,全力保障扶贫产业恢复生产。要结合中省反馈问题,较真碰硬抓好整改,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加强动态监测,建立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降低返贫风险。要压紧县级主体责任、部门行业责任和驻村帮扶责任,确保脱贫摘帽后工作不断、力度不减。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补齐农业农村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短板,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扎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疾风知劲草,越是艰难越向前。脱贫攻坚进行到现在,剩下的贫困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攻克的深度贫困。在这最后的一年里,能否迎难而上,能否敢于奉献,能否坚守担当,决定着能否切实落实党的决策部署,这不仅都是对党员干部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党性修养的考验。广大党员干部定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以舍我其谁的担当,迎难而上,积极响应党组织的号召,勇于拼搏在最需要的地方,奋勇扎根在最困难的地区,真干实干、奋勇担当;更要善于想法办,积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开创性的采取帮扶方式,解决群众就业,增加群众收入,早日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全省上下务必紧密团结在以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敬终如始、埋头苦干,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美逆行者观后感_观看最美逆行者心得体会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的春天和新的一年都是喜庆的,热闹的,但是今年不同,今年的一整个春天都不同,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病毒入侵了我们的城市,让我们只能每天宅在家里,这个春天过得让我十分无聊,每天宅在家里十分难过,不能出去玩耍。同时也让喜欢运动的我,十分怀念之前没有疫情的快乐日子。

之前的每一天都是十分的美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每天都可以出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自由地玩耍!而现如今不能随意出门,即使出门也得戴口罩,不能自由自在地玩耍。

之前的日子里,一到周末就可以上街买东西,看电影的看电影,吃东西的吃东西,闲逛的闲逛——无比自由。可转观现在不能聚餐,不能去人口密集的地方,不能与外地人接触等,这让我们大家的春节变得不热闹,不开心了。

虽然现在因为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不便,让我们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但是我们也从这次疫情中学到了很多,为了这场疫情攻坚战的胜利,无数的医疗员冒着生命危险写下请战书奔赴前线。

他们都是无名英雄,他们即使勇敢却也十分害怕与亲人分离,有多少的无名英雄承受着与亲人分离的痛苦奔赴前线,但是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能待在家里没事全是这些英雄的功劳,我们应该与他们共同努力坚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共同坚持一定会挺过难关,最终重新迎来我们的美好生活!同时我们也要对那些奋斗在一线的战士们说:“没有你们的不懈努力,就没有我们安心的日子!谢谢你们!白衣天使!”

让我们为逆行的白衣天使们送上祝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社区观看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全文共 1830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日单独一人观看了《忠诚背叛》,影片围绕“中国共产党第一届监察委员会”建立的背景和挫折经历,讲述了为了保卫民主革命的果实,以王荷波、杨匏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在党内清除贪污者和叛徒的故事。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荷波清除叛徒范阿根的过程,范阿根与王荷波一同抗战,经王荷波介绍入党,范阿根的母亲也是王荷波的干娘,后来范阿根因欠赌债出卖了党内的其他同志,为找到失踪的范阿根,王荷波找到干娘挂起红灯笼引出范阿根,并最终将范阿根枪毙。

在这里我们可能会认为王荷波和干娘是忠诚的,一同消灭了背叛党的范阿根他们的行为是高尚的。但是在这个故事结束时,范阿根的母亲说了一句话:“儿是母亲的心头肉。”同时范阿根在将党内重要信息告知敌人时,为保护王荷波的安全,给王荷波的水里下药,使之不能赶赴早已被国民党特务包围的会议地点。在看到母亲挂起红灯笼后,范阿根不顾自己还是党内通缉犯的身份,回到家探望母亲。这时我们心里会有这样一种直觉:范阿根对朋友、家人的忠诚,相对于对党的忠诚,是不是不值一提?若再思考深入些的话,便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忠诚作为维持成员资格和团结的义务,对身处不同团体的人而言,当多种“善”发生矛盾时,是否能够做自由选择?

关于道德和政治的义务,西方自由主义者提出了两种义务:一种是作为人类本身具有的自然义务;还有一种是自愿义务,就是针对特定人,经由我们同意而承担的义务。除此之外,社群主义者还提出了第三种义务:维持成员资格和团结的义务,这种义务不一定经过成员的同意产生,通常表现为“忠诚”。忠诚的道德力量在于理解我们是谁,归属于哪个群体。它不一定经过同意产生。例如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孩子没有经过同意而被生出。在政治上,我们可以举影片里的例子,当母亲要选择杀掉自己的孩子,她是可以拒绝的,因为杀了自己的孩子也是无耻的,即使是为了党的纯洁性而要消除叛徒。母子关系与儿子的党员关系,家庭关系与党內关系,哪一种义务更重要?在这里是否有自由选择的可能?

如果我们把怀疑进行得更彻底些,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忠诚,作为一种义务,是否存在?爱党、爱国是否只是一种偏见,我们是否需要克服这种偏见?在忠诚里,爱国、爱党不是一种无需经过我们同意的、维护成员团结的义务。但是,对党、对国家富有爱的义务,其基础是自由选择和公民同意,因为公民不负有任何政治义务在一开始,除非公民自愿承担那种义务。在历史上对党和国家的忠诚有时会演变为集体的自私,我们还要引以为豪吗?我们何时可以拒绝这种忠诚?忠诚何时可以甚至超越正义原则,独立于正义原则之外而存在?母亲没有任何义务帮助那些要杀死她孩子的人。这样的忠诚并不能找到普遍的公正原则。因为特定团体对什么是好的生活是多元的,同时促使公正成为了一个特殊的、非独立的原则。用忠诚来决定争议,不是一种思考争议和公正原则的方式。因为公正不能被看成是忠于特定群体的共识和信仰。

如果忠诚必须永远优先于其他义务,那么朋友和陌生人之间的差异就理应不存在了。对朋友特殊利益的照顾就是一种偏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因此被重新衡量。这样一种原则会将我们引入怎样的一个世界或者道德构想?孟德斯鸠在启蒙运动时曾说: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会帮助那些最疏远的陌生人,就想帮助它的朋友一样。如果人们是完全高尚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有朋友。这样的世界将难以是一个人类世界,因为它难以实现。人的博爱是一个很高尚的行为,但人通常是在小范围内来实现爱的,这也许反映了道德同情心的局限,但它反映了一个事实:我们学会爱别人,不是通过普遍意义的爱,而是通过一种具体形式来爱。

考虑到正义,一种方式是要参考过去历史里的主导价值标准,而不是外部的标准,正义应该是一种特定团体内的在所有时代都会一致同意的看法,但此时正义成了传统,成了社会惯例,失去了它的普遍性特征以及与“善”的关系。另一种方式是看正义是否尊重或者促进某种重要的人类的善行。可是后者面临的问题是,怎么定义善?是否能不在社会团体的影响下定义善?罗尔斯提到一种“反思的平衡”来实现对正义的共识,即将特定事件的判断与其背后的一般原则来回对比,不断修正。但是在多元的社会,关于正义和善的 “分歧”会永远存在,承认这种分歧将是合理的。怎么尊重社会中意见不一的公民?绝不可能是“装着没看到”,因为这不是民主生活所愿望的,而是“与之交流,与之争论,聆听和学习”,不保证最后达到一致,商议和交流得来的尊重更符合民主生活和一个多元社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在当下多元社会里的一种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观看筑梦中国的观后感1200字

全文共 2048 字

+ 加入清单

6月28日,央视一套晚上8点黄金时段连续播出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学习出版社联合摄制的5集电视政论片《筑梦中国》,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该片纵论古今、大气磅礴,高蹈宏阔,雄浑豪迈,以广角镜的形式多侧面、深层次、艺术化地阐释和论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国家宏图伟略,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这部电视政论片追思历史、观照当下、憧憬美好未来,多维度诠释了中国梦的历史成因和时代内涵,贯通过去与现在、历史与未来,联系国家与个人、中国与世界,解说充盈着哲思,画面传递出感动,音乐烘托出壮美,堪称是全面、生动解读中国梦的精品佳作。

把握思想灵魂,纵论复兴大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阐述好中国梦及其思想内涵就抓住了活的思想灵魂。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70多年来,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救国图强、矢志不渝的孜孜追求,是全体中华儿女奋斗不息的伟大梦想。历史上,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东方大国曾让世界无比敬仰,五千年华夏文明延绵至今。但到近代中国逐渐式微,屡遭世界列强欺凌,落后挨打的百年屈辱史成了民族的恶梦,因此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抗争,并寻求新的崛起和复兴,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

著名作家、总撰稿张胜友是这样解说的:“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又是国家的梦、还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梦。每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圆梦的进程中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个人的梦想最终将汇聚成民族的梦想。这个梦想包容性很强,超越了党派、阶层和意识形态。她不仅是先辈的梦想,而且是今人的、子孙后代共同的梦想;她不仅是我们党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更是所有中华儿女和全世界华人华侨共同的愿景,是动员所有力量的最大公约数。”只有全面、深刻的把握,才会有准确、生动的表现。这是这部片子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

在整部政论片中,紧紧围绕中国梦这个主题,通过采用同期声形式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对中国梦的阐述和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论断;穿插了大量的人物采访,采访对象涉及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典型、外国友人以及各行各业的普通人物、基层群众等,从党的领袖到普通人,大家从自己的视角表达着对中国梦的理解与期待。这样一种亲切温馨的共同探讨,使观众不仅加深了对中国梦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增添了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奋斗、凝心聚力、齐心筑梦的信心和动力。

中国梦是一个意义深远、内涵丰富的宏图佳构,以短短5集的有限容量要包罗波澜壮阔的百年时空,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但创作团队面对纷繁海量的各种素材、数据资料、媒体报道等内容,如何在片中进行合理选择和取舍中体现了创作集体的审慎和胸有成竹。把握时空经纬度,合理选取素材、论说思想,显示出理论把握的睿智和勇气。

从整体上看,这部片子透视出主创团队富有责任感的精品意识。作品凸显了独立的见解、独到的观点、严密的逻辑推理,这些都是政论片成功的显著标志。政论片创作需要将艺术的鲜活性和思想的深刻性糅合起来,这就需要知识、思想和政治辨别力等各方面的积累和精于施为。这部片子自始至终表现得非常充分和精到,因而彰显了中国梦的巨大魅力。

艺术特色尤异,增加感染效果。观看《筑梦中国》给人突出的感觉是,全片语言富有艺术性,文本句式洗练简洁,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让人目不暇接、心潮起伏,感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遣词造句用意讲究,比喻、排比、引用诗词 警句等不同修辞手段穿插运用,使整部作品文采飞扬,气韵生动;叙述娓娓道来,质朴亲切,贴近观众。该电视片具有鲜明个性化的语言风格,用一种超乎寻常的艺术手法向观众论说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不是简单说教式的,而是要通过文学 的、哲理的、诗化的语言,借助解说、画面、音乐等综合艺术手段,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显示出作者高超的驾驭语言能力和标新立异的艺术追求,这也是成功创作过多部政论片解说词的作家张胜友多年来形成娴熟的一贯艺术风格和特色的超然发挥和延续。

在新媒体迅猛崛起的今天,政论片将传统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和新兴的强势媒体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解说词与影视画面、音乐烘托的互为铺陈,相得益彰,提升了政论片的艺术效应和影响力,这样的艺术实践在《筑梦中国》中比比皆是。比如,每一集的开头方式都独具匠心,新颖别致,或设问作答,或回溯历史,或营造意境,无论哪种方式都能直抵人心,吸引观众一步步看下去;全片整体上空间把握有度,纵横捭阖,激情澎湃,落笔时却常以具体事件、具体人物等小切口进入,不少故事 鲜活感人、细节生动,以小见大;很多精彩处语言收放自如,妙语连珠,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给观众以强烈的情感冲击。近年来,有境界、有深度的表现中国历史、革命与建设的政论片不少,但艺术化集中表现中国梦的政论片这应该是第一部、也是最好的一部。据悉,《筑梦中国》解说词的创作团队曾数易其稿,不断进行丰富、完善和打磨,力争与时俱进、精益求精,这才有了这部上乘之作的适时问世和不同反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教师观看专题片《榜样》观后感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榜样让我们筑牢终身的信仰

19次入党申请,7年的等待——吴孟超,一位有着传奇入党经历的人民医学家。

36年的坚守,36年的付出——支月英,一位来自大山深处的人民教师

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什么样的力量浇筑,让一个人为了加入共产党整整坚守了7年,让一位女性为山村讲台培养了两代人。这就是信仰之力。信仰让党员的灵魂有了归宿,让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更加坚定。

共产党就是我们的信仰,从我们入党宣誓那天起,我们的生命就被赋予新的内涵。我们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人,更是一个有着政治生命的人。坚定的信仰、崇高的使命始终指引着我们成为群众最坚实的后盾,让我们为老百姓代言,传递人民的声音、凝聚人民的力量。

信仰是共产党的立党之基,力量之源。信仰体现在红军长征的坚忍不拔,体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先争优。当前,有少数党员同志信仰不坚定,意志力不强,很容易被世事的浮华、利益的飘渺所吸引,数典忘祖、崇洋媚外,忘记党员身份、无视群众疾苦,盲目贪腐,一错再错而不自知。坚定信仰,就有力量,让道路更明确、思想更端正,永怀赤子之心,坚信党的路线、纲领不动摇,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武装思想意识,凝聚成强大的信仰之力,推动党和国家的建设不断前进。

榜样让我们专注脚下的道路

15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20余项国家专利——李万君,一个普通的电焊工用焊枪诠释着“工匠精神”。

100多试验次,3大本观察记录——罗官章,一个引领村民致富的老支书用坚守诉说着“壮志未酬誓不休”。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专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理想固然要有,但唯有专注事业、耐得住寂寞,才会在平凡普通的岗位上大有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梦”是伟大的民族梦,需要每个人去贡献力量,需要每一个党员用毕生精力去为之奋斗。梦想很伟大,但道路非坦途,我们的前方的道路是充满未知和挑战的,需要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在摸索继续前进、在实践中寻求真理。

对未知的探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专注脚下的路,将自己的每一步走好,脚踏实地,才能给后面的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有那么一群人,勤勤恳恳数十年,却能几十年如一日去钻研一项看似很普通、很枯燥的事业,将看似简单的事物做到精益求精,对工艺的精细程度有近乎偏执的要求,长期坚守,始终维持这种状态,从不动摇。他们的贡献就如小小的“螺丝钉”,看似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矜矜业业的一群人,共同捍卫了“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美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学生观看电影《暖春》观后感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在观看暖春》这部影片的时候,好几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怕同学笑话,所以没让它流下来。说来惭愧,其实以前看过《暖春》的电视剧的。只不过当时年纪尚小,又加上时间久远,记忆便渐渐模糊到只记得一个片名了。今天重新看了一遍,虽略有不同,但依然拾起了那渐已依稀的,久违的感悟。

很佩服影片中宝柱的父亲。宝柱和女主人公小花一样,都是一个孤儿。影片交待了宝柱爹一生未娶,究其原因,我认为是他对宝柱的爱与关怀,从而无暇他顾。命运总是让人意想不到,十几年后,当有人在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里发现了倒在路边的小花时,当所有人都在为谁来抚养这个可怜的女孩而互相推诿时,他又一次选择了收留。试问:在当今这个冷漠而又无情的社会,人人都被利益和规则所束缚,当我们看到驾车撞人反将其捅死的惨剧时,当我们听到无私助人反被受助者反咬的横祸降临时,我们是否更加封闭了我们自己的心门?就如同那些议论纷纷的村民一样,我们是否更加坚定着“不该管的别管”这类不要惹祸上身的原则?在这种情形下,宝柱爹的这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他的善良和真诚,着实值得我们学习。或者说,导演希望把自己对于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看法,通过他来表达,以此来唤醒我们沉寂的良知,震撼我们的内心。

联想到不久前刚刚读完的余华的《第七天》。可能很多同学对于这本书所在意的,主要集中在作者对于现实残酷而又真实的描写。在这里我认为并不能怪我们偏激,毕竟此刻的我们正处在一个热血沸腾的年纪,但随着与社会与日俱增的交集,也渐渐的发现了存在于这世上的诸多不公平,而且这些,并不是靠我们的热血、傲气和跃跃欲试的狂妄所能改变的。于是读到了作者的描写,自然也就赞同和愤恨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同样应该注意到余华在文中所吐露的真情。其实《第七天》中“我”的父亲和《暖春》中的宝柱爹很像,都是一个收留了孤儿的父亲。所谓的“血浓于水”,其实,不只有血缘关系可以决定亲情,这感情,养父于养子,难道不也是一种亲情,一种父爱么?再把它推广开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其中讲究的,不也正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么?

我个人认为:任何一个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不管是导演也好作家也罢,在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多么冷酷无情而又让人绝望地现实,都是存有希望和善良的。一个人的作品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批判现实、仇恨现实以及刻画黑暗的话,他根本不配成为一个艺术家,他根本只是一个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渴望逃避的厌世者。一个真正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他的心中一定是有着光明和希望的,他之所以批判,是为了唤醒众人,而作为唤醒众人最有力武器的,便是包括了爱在内的美好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观看春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不离开的爱”!今年上学的方式有些特殊,我们停课不停学,要坚持学习。在2020年的春节前夕,我们被禁止在各自家中,不能走亲访友,不能放鞭炮,2020我们迎来的是一个没有声音的新年,当我们在家中时,全国的医护人员都已经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开始打仗了。这是自SARS只后的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全国人民齐心协力一起奋斗,打赢这场疫情防卫战!我们作为一名小学

生,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奋战在疫情的第一线,但是我们会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好好学习,回击灾难!我们人类作为最高级的动物,有思想,有报复,但是我们侵犯了本来属于野生动物的世界,破坏了自然生存的环境和食物链。要拒绝杀戮,我们应该从小做起,爱护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给它们一个安静祥和的生存环境。古人颜真卿在《劝学诗》中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同学们,虽然我们学校现在没有按期开学,但是现在是对我们最好的考验,我们要和前线工作的叔叔、阿姨们并肩作战!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在家好好听课、好好学习,停课不停学—就是对抗击这次疫情的最大支持!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要加油!为武汉加油!为祖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教师观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观后感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抗战事迹,这篇文章讲述了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彭德怀率兵赴朝鲜,五战五捷定大局,将美军赶回“三八线”。读完文章后,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就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也领悟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英勇献身堵枪口的黄继光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一名战友牺牲了,另一名战友也负伤了,黄继光又受了重伤,可他依旧不顾一切地爬到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大家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机会,最后光荣殉职。

不畏惧生死的吕松山,

吕松山原来是一个技术工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上了一个战斗连队的小组长。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攻击信号打响了。吕松山这个小组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是要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他们冲进去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嗖嗖”地飞过来,好多同志都负伤了,可是吕松山还是坚持了下去。他朝敌人的战壕里一发一发的打枪,不让敌人出来。终于,敌人投降了。可是还有几个胆小的美国鬼子窝在战壕里,趁着这时打中了吕松山的肩膀,吕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敌人都俘虏后,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

每当回想起抗美援朝战士们的英勇事迹,我就感到十分惭愧。作为一名共青团员,21世纪的接班人,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难题总是容易退缩,而抗美援朝英雄们为了世界的和平,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赴汤蹈火,为国捐躯。相比之下我遇到的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再说,正是因为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那么明天怎么去为祖国做贡献呢?

俗话说:“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掌握科学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做跨世纪的接班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党员观看《正身当在立业先》专题片观后感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要善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紧密结合,净化心灵,进一步构筑不想腐的堤坝。”市纪委持续发力,决定再打造一部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内涵丰富的文化养廉专题片。半年多来,市纪委宣传部发扬工匠精神,以严细深实的作风,对各县区制作的廉政文化作品进行提炼升华,邀请国内著名的影视制作团队,聘请凤凰卫视中文台文史类纪录片特约撰稿人完成脚本初稿,又请宝鸡地方有关专家学者对脚本进行把关修改,几易其稿,不断完善,终于圆满制作完成。

很多腐败分子翻船入狱后,才体会到腐败带来的悲惨后果,不仅个人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上倾家荡产,也给自己的家庭和亲人带来沉重的打击,造成了精神上严重创伤。

一算“政治账”,自毁前程。经过多年奋斗,成为一名人民法官,有的还成为一定级别的干部,多么不容易,但一旦腐败,输得干干净净。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有杰受贿入狱后,被开除党籍的妻子来看他。四目相对,老泪纵横。妻子说:“想想我们真傻,收那么多钱干什么?担惊受怕不说,最后还把自己折腾进了监狱。”王有杰沉默半晌,说“蠢啊”。

二算“经济账”,倾家荡产。安徽省阜阳市政协原秘书长徐波,也给自己算过一笔经济账:徐波案发后,他爱人和两家的兄弟姐妹倾尽全力筹退了136万元赃款,家里仅剩90平方米的住房以避风雨,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了。他服刑期间及释放后的生活、还有赡养80多岁母亲的费用,都全靠妻子每月千元的工资。假若他不犯罪的话,还可以工作10年,退休后再活10年,这20年工资、退休金可达60万元。一反一正,经济上的损失是多么惨重。

三算“名誉账”,身败名裂。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廖子中,在狱中面对记者的采访,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在高墙里,不管你原来的职务有多高,背景有多深,与那些抢劫、盗窃、强奸、贩毒犯们没有两样,整天与他们吃住、劳动、学习、训练在一起,时时硬着头皮忍受他们的讥笑和嘲讽,吃的是口味很差的囚食,穿的是灰不溜秋的囚服,住的是十几个人一间的囚室,从前那种高高在上、养尊处优、众人羡慕的日子已如过眼烟云,一去不复返了。

四算“家庭账”,家不成家。家庭是事业的基础,也是完整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名干部,无论级别高低,都有退休的一天,而家庭则是贯穿人生始终的温馨港湾,特别是对于晚年将至的人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一个干部一旦违法乱纪,必然会使家庭破裂,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自己身陷囹圄、孤独终老,更会给家庭成员带来无穷无尽的耻辱和痛苦。

五算“亲情账”,众叛亲离。心理学家们曾经将亲人坐牢排在人的痛苦指数的第二位,仅次于亲人突然亡故。这些出问题的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警示教育片观后感

全文共 1957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警示教育片《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做为一名党员心潮澎湃、感慨良多,对于腐败分子的腐败行为,使自己真正在思想上受到了震憾和教育。看着这些人,哪一个过去不是热血方刚、踌躇满志的同志,而今天却成为阶下囚。

观看结束后,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宋某某强取豪夺完成由腐而败的进程中,为什么会一路畅通?这些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深挖其根源有如下几点:

一、执法观念严重错误,权力异化,把党和人民赋予权利当作自己的东西。

对于腐败分子而言,手中的权力就是他们敛财、“称霸”的“法宝”。那么权力的本质是什么?权力因何而生,又应为谁而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手中的权力却蜕变为强取豪夺、祸国殃民、实现个人私欲的工具;为了小单位的利益随意执法,置国家利益不顾,而肥了自己。权力的异化有内外两方面因素。从自身来看,职务犯罪有一共同点,即虽然犯罪人级别不尽相同,但法制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是其共性。而不正常乃至畸形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他们堕落的“源动力”。当一个人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把对权力的追逐和对金钱的挥霍当作目标时,就会借权力牟私,借权力生财,成为权力的寄生虫。人格的失衡和品德的低下,助长了其贪婪自私和鲜廉寡耻,以至恶招损术层出不穷,搜刮民脂民膏,坑害国家,无所不用其极。

二、缺乏执法监督机制、体制漏洞,民主建设形同虚设,出现利用手中职权为所欲为,以个人意识代替法律。

从外部环境分析,这十几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进行的重要时期,也是社会转型阶段。新旧体制转轨,两种体制并存,思想意识 形态多元化是这一时期的特点。体制上漏洞为犯罪提供了空间和土壤,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促使一部分公职人员对自己手中的权力产生了错误认识。从制度层面看,我们的一些制度缺失,或者虽然存在但是形同虚设,也是犯罪的重要原因。虽然党和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遏制,但是收效仍然不很明显。从法制层面来看,“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从深层次看,是社会法律意识的缺失和法律的不完善。因为前者的缺失使人们不懂得、不善于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唯有妥协;制度的缺失,则导致无法可依,对霸权的滋生横行无能为力,为权钱交易留下空隙。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是防腐拒败的基础,务必长抓不懈;现有的法律规范更多的是关注和惩罚已然的职务犯罪,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性立法远远不够。立法的欠缺和法律监督权限设置上的结构性缺陷,也给现阶段预防职务犯罪的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要防止腐败,需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严格执行中央上下的各项规定,要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政之德,首当“清廉”,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短时间可能很容易,长时间就要不断自我提醒,自我反省,自我激励,需要做到警钟长鸣。只有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好党交给的工作任务,才能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廉洁清正。

二、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完成好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最根本的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党和人民利益的关系,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要时刻注意树立警醒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进一步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用马克思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判断、检验是非功过。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心系组织重托,心系群众冷暖。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三、始终坚持执行党的各项廉政建设规章制度。

宋国安的下场警示我们:在社会主义中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违法乱纪,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以身试法者必亡。通过警示教育,我深刻地认识到反腐倡廉的任务艰巨性,认识到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紧迫性。因此,作为党员,必须积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既用宪法和法律约束自己,也用党章和党的纪律规范自己,以实际行动带动党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

因此,要从警示教育片中吸取教训,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牢记党的宗旨,做好本职工作,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光辉形象靠党员的共同努力来增彩,党的利益需要我们大家来共同维护。我将以此警示自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牢牢树立勤政为民、廉政为民的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上不负党,下不负民,为九师招商引资工作作出最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党员观看建党伟业观后感

全文共 1115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建党大业》这部影片以后,我被深深震撼了。被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慷慨激昂的演讲所震撼;被以邓中夏、张国焘等人为代表的庞大的游行队伍所震撼;被中国代表不惧西方列强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的勇气所震撼;被陈毅,邓小平等人为学习先进革命思想毅然远渡重洋赴他国勤工俭学所震撼;被四万万同胞上下一心反对君主制复辟所震撼;被以周恩来为代表的情愿者们在牢房中以绝食抗议来作为谈判砝码的魄力所震撼。那些游行的学生们,那些牺牲的战士们,那些英勇的革命者们,那种不畏牺牲的爱国情怀,都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党,是经历过无数磨难与打压,是在国家危难时期所建立和成长起来的。

《建党伟业》从1911年北洋政府成立前夕一直演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前。这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或许只不过是一瞬间的功夫,然而这十年又是极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这十年里,许许多多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走向的著名事件都发生在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护法战争、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真正称得上是风雷激荡、巨变迭起。那些惊心动魄一幕幕,都是流动的历史画卷。意在说明,唯有把握问题实质、借助正确理论指导的政党,方能带领中国争取国家的独立,实现民族自强,进而以崭新的姿态重归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舞台。

回望历史,是需要勇敢之心的,因为它承载着屈辱和压迫。回望历史,是需要敬畏之心的,因为它洒满了鲜血与热泪。回望历史,是需要感恩之心的,因为没有先辈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回望历史,是需要反思之心的,因为我们的国家正是因为太过退让才走到差点亡国灭族的境地。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国家危在旦夕。如果没有那些仁人志士,我们将会沦落到何等地步,这是无法想象的。如今我们坐在这么好的学校里学习,舒适的座位,明亮的灯光,优秀的教师,丰富的资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成果。忆往昔峥嵘岁月,展未来任重道远。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国家,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胸怀祖国,扎实工作,与时俱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全部才智。

看完影片的我不禁热泪盈眶,有感动,有震撼,但更多的是钦佩。尤其记得片尾的那段旁白:“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走上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富民强的光辉道路,中华民族开启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五千年文明古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而我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国家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守住第一次观后感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为扎实推进廉洁从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提高企业员工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作为稽查部门,以身作则,为其他部门起榜样作用,我们近日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廉政警示电教片《守住第一次》,通过以案说法,达到以警促廉的目的。

这次的警示电教片恰似春风化雨,为我们洗了“一把脸”,它用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揭示了违法乱纪从量变到质变的演练过程,也警示了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如何在诱惑面前把好自己的关,守住自己的第一次。

近年来,“廉洁奉公”成为一个高频词,也成为我们道德建设的新标杆,虽然看似简单朴实的字眼,却寓意深刻,它凝练着我们中国厚重的文化精髓,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新的觉醒,“廉洁”意味着清贫,“奉公”意味着牺牲,它告知我们,无论是一名领导还是一位普通的职工,在任何时候要有耐得住“清贫”的忍性和志向,回头想想剧中的情节,这些领导同志曾经都是热气方刚、踌躇满志的热血青年,曾经被群众爱戴的好干部,但都是由于没有好好守住初心,守住第一次的私心杂念,第一次收钱、第一次打牌、第一次吃请……看似一次次不起眼的“第一次”,却引发失去前程、亲情、健康、自由,甚至生命的悲剧,一次次不起眼的“第一次”,将自己的壮志雄心淹没在金钱下,最终越走越偏,沦为阶下囚。

作为一名新时代兴安化工的员工,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我想我们要做的有好多好多,我们要不断学习,以全新的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文化技术素质,我们要不断创新,在工作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们要不断创业,在掌握行业先进业务技能的同时,创造属于自己的新技能,促进企业的后续能力,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的修养,加强人格锤炼,塑造完美人格,守住本分,守住清贫,守住灵魂,守住廉洁,守住初心,那么,我们的头顶就一定会是一片光辉灿烂的晴空,我们的企业也会更加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分局组织观看《天上的菊美》观后感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分局组织观看天上的菊美》,听说菊美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我想,这应该是讲述一位干练的女共产党员的故事片吧。当观影后,我才知道,菊美原来是一名朴实的藏区乡村干部,一位懂爱的丈夫,一个善良孝顺藏家儿子。

一、青春汉子、扎根基层,对工作、爱情同样炙热真诚

菊美多吉,20岁从康定藏语学校毕业,搭乘拖拉机回到扎坝大峡谷成为一名乡村干部。开始了骑着摩托车,裹着飞扬的尘土,奔走在大峡谷深村的生活。影像基调像早晨的太阳,清新明亮,绚丽多彩、如诗如画。干劲十足的菊美,带领群众修路,遭遇部分群众的不理解和万般阻挠,青春的菊美只能一家一家做工作、解困惑,做通一个、撕掉一页记录工作笔记本,路又修通一部分,撕掉了多少笔记本,路终于修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过程成熟了菊美,成熟中的菊美的心灵无法抑制对爱情的渴望,当遇见心仪的女孩,他表达爱慕率真、直接、热烈。一改传统共产党员面对爱情木讷的影视形象,这是新时期的共产党员——敢爱敢言。菊美的率真、责任、勇于担当感动了巴姆,在圣洁的藏语歌声中,在长长的摩托队伍和飞扬尘土里,菊美迎娶了他心爱的巴姆。

二、骑马草原、奔走牧场,为民众今生之福鞍马劳顿

甜蜜的婚姻刚刚开始,菊美还没有来得及实现对巴姆爱情的庄重承诺,就调离了大峡谷,来到了海拔4000米的龙灯大草原,这个阶段的影像基调犹如正午的阳光,炙热、炫目、分明、体现这个成熟男人的热度和力度。在这里菊美为落实中央提出的“建设牧民定居点”而忙碌,无论是短暂的夏季、还是漫长的严冬,菊美乡长都会带领同事骑马奔走在大草原上,走村入户,找到每一户牧民,做通每一户群众的工作。当得知妻子产下一个可爱的儿子,菊美欣喜若狂、驾车返家途中,遇见了群众求助,他豪不犹豫,带着求助老人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剧中没有忽视菊美心理的冲突,一边是让人牵肠挂肚的妻儿,一面是无奈求助的群众,孰轻孰重?菊美心中左右为难。我们理解,我们更有共鸣,作为人民警察,我们同样是在外奔走多,在家团聚少,这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当菊美站在茫茫大草原向着家的方向声嘶力竭的喊:“巴姆、儿子、等着我回来”时,我只能说,菊美兄弟,我们理解你!

影片还刻画了出家为众生祈福的菊美姐姐觉姆,以及众多西藏喇嘛群像。姐姐关注弟弟的每一个变化,关注弟弟点滴进步,喇嘛关注草原定居点的顺利建成,他们都是看客,这隐约的看场,看似无用,其实是类似题材的重大突破,故事正视宗教、展现了特有的西藏风情、西藏文化。喇嘛们最后道出“共产党为群众造的福,我们办不到”的真心话。掷地有声,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干群关系,更是当代政治文明与传统宗教文化的水乳交融,自然天成。

三、而立之年、重返大峡谷,惠民生挑重担却撒手人寰

带着草原全乡626户牧民全部搬进定居点的喜悦,带着高原乡亲的深深眷恋,而立之年,菊美再次回到了扎坝大峡谷的瓦日乡。此时的菊美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强大的工作能力。他带领群众修水渠、扛一把铁铲,傍晚回住所,掀开冷锅,一碗冷饭,一杯凉水。然后疲倦的睡去。醒来又是忙碌的一天。

繁忙时,不忘恋家、他会在教室外远远的看看怀有身孕的妻子;匆忙中、回家探望年迈的阿爸阿妈;出发前、亲亲幼小的儿子,一个多情的藏族汉子屹立在我们眼前。谁不是父母的孩子?谁不是爱人的牵挂?谁不会做孩子的父母?

影片真实的展现了忙于工作,也同样情真意切的菊美。当儿子在车后发出一连串的“阿爸、阿爸”时,我们理解菊美心中的痛楚,但谁叫我们是乡村干部,谁叫我们是人民公仆。有时候,我们不得不在“舍得”之间取舍。让我们在菊美的形象前、故事中深深的理解和尊重菊美吧!

2012年5月18日,年仅33岁的菊美、留下一本撕的残缺不全的笔记本,离开了我们。留下了多少遗憾,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记得:“明年吧、明年,一定要给阿爸阿妈修修房子了”。

无奈

唯有

泪千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教师观看榜样观后感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6日晚8点,西陵区东山小学教师认真收看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特别节目《榜样》。

据悉,《榜样》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两优一先”“两学一做”的特别节目,于10月26日20: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为了组织好收看本次教育节目,东山小学党支部提前传达了上级部门的关于收看的具体要求,并利用QQ群等媒体传播手段将要求告知每一位教职员工,并要求每位教师上传收看节目的图片。当晚,8点《榜样》播出之后,东山家园QQ群里,就不停地出现教师上传观看节目的图片,东山小学党支部及时统计教师上传图片的情况,并以年级组为单位向全体教职员工进行通报。观看后,教师们纷纷在QQ群里留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强鼓舞我们在教育岗位上进一步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西陵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观看《返校复学第一课》小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复学第一课》电视节目,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试问,我们此刻平安是怎么来的?当然是那些最美逆行者换来的。

一场疫情,让我心存敬意,懂得担当。当疫情肆虐遍地开花时,关键时刻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终南山、李兰娟……”逆流而上;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上”响彻云霄;一张张逆风前行的请战书。你们是当之无愧的白衣战士,是人民生命健康的“最美守护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一场疫情,让我懂得奉献。一串串变化的数据“确诊、死亡、治愈”牵动着千千万万人的心。时间不等人,效率就是生命。10天里建好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让世界见证了一个建筑奇迹---中国的速度。奇迹背后是近4万建设者,靠挥洒血汗,靠钢铁意志,在工地上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持续工作换来的。这场战疫的中,包含着白衣战士的汗水和心血。口罩下,是他们一张张被勒满印的脸;防护镜下,一双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困了卧地而睡。有的为了抢救病人,自己穿着成人纸尿裤;为避免交叉感染,有的护士剪掉美丽的长发,剃成光头;他们把微笑带给病人,把信心留给患者。总之,在这场大考硬战中,凝聚着无数默默无闻的奉献人的心血,中国才能交出史诗般的答卷。

现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形式依然严峻,作为学生的我们,坚守战“疫”后方。做到了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少与别人交流,且每天都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不给医生添乱,为社会做了贡献。积极做一名抗疫小战士,向家人宣传防疫知识。合理安排时间,勤奋学习各门功课,像块海绵一般在知识的海洋中努力汲取养分,打好知识基础,学好各项技能,动脑又动手,在实践中学会创造。学习逆行者勇于奉献、担当精神,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让我们的肩膀,在担当中坚强!

我们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坚信,我们用爱守护的家园,明天我们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单位观看《天河》观后感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有幸在万达影城观看了感人至深的电影《天河》 仍记得电影结束后,许多人还在感叹电影实在太感人,纸巾没有带够只能用手擦,好多个镜头都让人瞬间泪如泉涌。我也深有同感。

电影《天河》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主题,再现了丹江口大坝加高、库区和沿线移民搬迁、引水管线穿黄工程、建造五棵松暗涵、北京通水等场景。正如电影名称一样,现实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天河。南水北调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电影主要展现的中线工程全长1277公里,累计投资2000多亿,移民30多万。工程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上游的的丹江口水库东岸岸边引水,经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省市,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和天津城区,为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整个影片聚焦南水北调工程,将关注点放在了展现决策团队、一线工程建设者和沿线移民的整体风貌上。影片以李幼斌饰演的水利工程师董望川为切入点,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副总指挥,他承担着太大的压力与责任,也做出了太多的牺牲与奉献。作为董望川的妻子,俞飞鸿饰演的周晓丹则是挂职负责移民搬迁工作,关键时刻给丈夫以坚定支持。段奕宏饰演的江浩则是董望川的学生兼得力干将,尽管有过迷茫,有过委屈压力,但最终坚定站在恩师一边,为工程顺利完成作出重要贡献。

在看电影之前,我对南水北调这一惠民工程了解的十分有限,只听说它既能缓解北方饮水困难又能解决南方洪涝的问题,但是操作起来却很不容易,因为涉及到移民、环境保护、水质、经费等许多问题。在看了电影《天河》之后,我重新燃起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好奇心,一回家我就打开了维基百科想了解更多南水北调的情况。

南水北调这个想法要追溯到1952年,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后,中国大陆水利部门就对此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并组织专家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经过几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当然,这样繁浩的工程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反对者主要认为南水北调工程耗资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问题,调水量太少,发挥不了经济效益,调水量过多,枯水期可能会使长江的水量不足,影响长江河道的航运,长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发生态危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所总工及灾害与环境研究中心总工刘树坤对南水北调工程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西南这次出现百年难遇的干旱,应该对水文资料重新修订,对干旱出现频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评估。他认为这些评估的结果都会影响水利调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时开始做,做多大,影响程度有多大,都应重新评估。南方是否有足够水资源可以调配给北方,再次受到严峻的考验。当面临气候变化时,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是否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须列入评估与考量。

做人不忘本,饮水当思源。电影只是艺术化的表现,在电影之外,南水北调工程中还有无数个感人故事、无数个无名英雄。今天,我们在享受南水北调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的同时,不能忘了那些默默奉献的工程建设者和无私奉献的库区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观看圆明园的观后感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跟随着郎世宁回到了300年前繁盛的大清帝国。我只能惊叹于她的美丽,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因为满人入关后不适应气候的炎热,历代皇帝不遗余力地大肆建造圆明园,几万人,辛勤劳动十几年,耗费国库的巨额财富,终于建成了这座万园之园。让我不禁想起了以前背过的张养浩一首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竣工那天,皇族人员和大臣们络绎不绝前来参观,惊叹不已。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大水法,十二个生肖铜像在中午十二点一齐喷水,很远都能听得见。还有无数汉白玉的柱子,囊括全国建筑园林形式,非常宏伟。奇珍异宝,珍贵字画,犹如阿房宫赋中描写的那样。

老师说圆明园一年四季都是有花的,其中要数菊花最多,所以圆明园又叫做菊花园。想象我置身其中,仿佛是花的海洋,轻轻一嗅,便是各种的花香,甚有种飘飘欲仙,腾云驾雾的感觉。

这座历时一个多世纪的皇家园林,见证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兴替。康熙、雍正,乾隆,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历史发生在这个园林,更给她带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可是,好景不长,闭关锁国的中国的大门终于被外国的洋枪洋炮打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外国人的铁骑踏破了我们的疆土,从大沽口一直打到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毫无反抗能力的中国士兵的鲜血洒满了这片土壤,而皇帝却仍在宫殿中享受着他的锦衣玉食,看到这里,我不禁握紧了拳头。本是纪律严明的英法联军烧杀抢掠,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天边的晚霞都被大火烧得通红。美伦美幻的庭台楼阁在历史的倒影慢慢地倒下去。最后,圆明园伴随着中华封建王朝的没落而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从对遗迹的电脑复原中,可以看到圆明园何其雄伟壮观、幽静深邃,如今面对那些湖水、断桥、残垣、荒草,那满目沧遗、断壁残垣想象不出它往日的荣耀与辉煌。

圆明园,饱含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强盛和迂腐软弱。我们能接受亚历山大灯塔、罗德岛巨像在地震中消失、能接受空中花园在历史上的虚无飘渺、能接受宙斯神像在大火中瓦解,我们最终也能接受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是一个帝国久久不绝于耳的哀思,警醒着中华民族,也警醒着其它民族。希望有那么一天,文明的前进不再需要鲜血与眼泪!

我知道这片大地曾经多令我骄傲,我也会体味到她的血和泪。因此我必须坚强、必须强大,这样我才可以用自己的臂膀保护她不被铁蹄践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党员观看《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腐败、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腐败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腐败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官场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