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人故事:中国金花怒放的背后——李娜【汇总20篇】

浏览

5376

作文

1000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1:牛鼻子上的绳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下了一场大雪,满山遍野,一片白茫茫。牛没有地方去找吃的,肚子饿得咕咕叫。

“你能给我点吃的吗?”牛问狗。

狗摇摇尾巴,说:“你去向猪要吧,他吃得可肥啦!”

牛找到猪。猪告诉它:“我吃得东西都是人给的,你去向人要吧。”

人听了牛的来意,热情地拿出一捆干草和一根绳子,对牛说:“你必须先用绳把鼻子穿起来,才能吃干草。”

牛照人的吩咐做了。它吃饱后,刚要告辞,但鼻子已被人牵住,只得服服贴贴地听人指挥。

因此,牛常常哞哞叫。大概在告诫它的同类:“当心,当心鼻子上绳!”

牛的悲剧是有很大现实意义的。因为社会上的某些人为了“一捆干草”之类的蝇头小利,出卖自己,被穿上鼻子,受制于人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牛的悲剧正是某些人的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故事《给梦想一个播种的时间》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1960年,他出生于台中市一个殷实的家庭,父亲是公务员,还经营着一家舶来品店。从小就喜欢唱歌的他,梦想着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著名歌手。但有着传统观念的父亲认为当歌手是不学无术的表现,因此他禁止儿子接触任何与音乐有关的东西。

但父亲实在太忙,根本没时间管他,母亲也沉溺于牌桌之间,这让他有机会去接触音乐。那个时候,他最大的兴趣就是跑到同学家里,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流行音乐,在熟悉了旋律之后,再改唱自己创作的词。

不久后,父母婚姻破裂,受到刺激的父亲脾气大变,动不动就毒打他,他只好经常逃家,一逃就是好几天,头两天跑去同学、朋友家住,之后住不下去了,就跑去车站、公园露宿。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认识了很多街头混混,并与他们来往密切。

父亲开始还骂他几句,久而久之,也就爱理不理了。这样的日子过了差不多一年,他出事了,因为喝醉了酒,他去帮别人追债,三更半夜踢人家的铁门,被闻讯而来的警察抓住,判了三年刑,进了感化院。

父亲知道后气得要死,托信来要和他断绝父子关系,他感到了绝望,甚至有了轻生的念头,只是他觉得对不起姐姐。自从他进感化院后,姐姐每个周末都会来看他,风雨无阻。在姐姐如水般的关怀下,他慢慢地恢复了斗志。有一次,姐姐把他带到他劳动的地方,指着一株鲜花说:“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梦想就好比是栽花,从播种到发芽再到开花,总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你现在只是一粒种子,如果你想成功,你就得播种,浇水,你必须学会坚持。”

为了激励他,姐姐还把当时颇有名气的李泰祥先生请到了感化院,在李泰祥的鼓励下,他开始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从感化院出来后,为了继续追梦,他找了一份打字员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就去餐厅“敲门”,给顾客唱歌。他唱过的地方很多,有一天,他在翔声餐厅唱歌,唱了一首《你说过》,中场休息时,突然有一个人走过来问他:“你有没有兴趣出唱片?”当时,他愣住了,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直到对方掏出名片,他才相信。

第二天,他来到对方的公司签约,成了一名真正的歌手。之后,一首电影主题曲《就是溜溜的她》,让他一炮而红。

他就是齐秦。在回忆过去时,他不止一次提到姐姐的名字,他说:“就在我快放弃人生理想的时候,是姐姐拯救了我,她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所不同的是,有的人因为各种挫折,没有去播种,所以结果只能沦为空想;有的人一直在坚持,所以才把自己开成了一朵最美的花。”

是的,给梦想一个播种的时间,你才能收获芳香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耐心的名人的故事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世纪80年代世界排名第一的推销大师(汤姆·霍普金斯),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要他为大家做一场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会场就设在一个特大型的体育馆内。汤姆·霍普金斯提出了一个条件:参加听讲的人约定为3000人,每人付出3000元美金作为酬金,演讲的时间为一个小时。

到了约定的时间,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那位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做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搭吊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一位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站在铁架的一边。他穿着一件红色的运动服,脚下是一双白色胶鞋。

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主持人这时对观众讲: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好多年轻人站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

老人和他们讲述了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抢着拿起铁锤,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

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逐渐没了呐喊声,观众好象认定那是没用的,就等着老人做出什么解释。

会场恢复了平静,老人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重量不足50克的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四秒钟,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老人就这样旁若无人似的就这样:每四秒钟一下,每四秒钟一下…….不停的敲了起来。人们奇怪地看着老人持续地敲了下去。

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人们好像感到了什么,有的人喊了起来,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这时候主持人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退出了大概有1/3的听讲者。老人仍然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他好象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

又过了20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人们发泄不满的声音愈发强烈了(我们是来听演讲的,就这样慢悠悠的敲下去不是在骗人吗?),饮料瓶子等物体也扔向了舞台。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大概有1/3左右的听讲者,会场上出现了大块大块的空缺。留下来的人们好象也喊累了,会场渐渐地安静下来。而老人依然是非常认真地在敲打着大铁球。

又过了17分钟,台下又是一片骚动,听众发泄不满的声音更加的强烈(我们要离开!退钱)。这时候主持人再一次走到前台,挥手对大家说:请保持安静,如果大家不愿意继续听下去的话,现在就可以退场,3000美金原数退回。这个时候又退出了大概有700多个听讲者,会场上就剩下不足300人的听众了。汤姆·霍普金斯依然是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用他那不足50克重的小锤对着铁球四秒钟敲一下,每4秒钟敲一下……并且动作愈发稳健和坚定......

临近演讲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刹时间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巨大的铁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老人仍旧一小锤一小锤地敲着,人们清晰地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终于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在掌声中,老人转过身来,慢慢地把那把小锤揣进兜里。向全场深深地鞠了一躬,做了他全场唯一的一句演讲:

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励志名人经典故事:岳飞的冲动与自律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冲动是魔鬼。历史上的许多名人也深受冲动之害。大名鼎鼎的岳飞就是其中一个。

岳飞刚从军的时候,才二十四岁,他在军营里担任了从七品的下级军官一职。当时恰逢靖康事变,宋钦宗和宋徽宗都被金人抓走,宋高宗赵构率领着宰相黄潜善与副元帅汪伯彦慌张地向南逃去,这让一心想要报效祖国的岳飞很是着急。他不顾自己职位低下,给赵构写信道:“宰相黄潜善、汪伯彦一干人等畏敌如虎,只知一味拥着皇上南逃,不堪当此大任,还请皇上御驾回京,亲率六军将士北伐,恢复中原。”谁知此信到了黄潜善手里,幸亏黄潜善并没有和他计较,只是把他开除了军籍。

一心报国的他投奔了河北招抚使张所,张所将他安排在属下都统制王彦手下。这一日,王彦的部队与金军在石门山对峙。谨慎的王彦见金军气势宏大,所以按兵不动。岳飞当众指责王彦说:“敌人就在对面,你却不迎战,你这分明就是想要投降金军的意思。”王彦依然不出战,愤怒的岳飞于是率领自己的部队直接去跟金军交战。虽然打了胜仗,但是他的轻举妄动招来金军的围攻,而且祸及王彦,王彦的整个部队被金军打得七零八落。

第一次上书皇上,年少气盛的岳飞并没有意识到冲动给自己带来的灾祸,但是这一次,他的冲动却连累了整个部队,因此被命令推出辕门斩首,幸亏遇到了一直赏识他的宗泽,允许他戴罪立功,岳飞才幸免于难。

吸取这两次教训后,岳飞学会了培养自己的修为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后来成家有了子女,岳飞也始终教育他们以自律为本。

宋朝时有一条规定是“任子恩例”。也就是说,父辈的官衔越高、战绩越多,子女享受的福利就越多。岳飞是朝廷第一大将军,他的战绩自然是当朝第一,但他却从来不申报自己的功绩,因此他的子女也不能享受福利。

宰相张浚过意不去,说:“全国上下的官员子女都因为父辈的荣耀而享受福利,相比之下,岳将军这样做虽然廉洁有加,但对您的子女们却很不公平。”

岳飞摇摇头说:“身为一个父亲,我首先要教会孩子们的是自律和淡泊。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他们产生冲动急躁、急功近利的思想。”岳飞不但不让子女们随便享受特权,而且还要求他们每天做完功课后就下地劳作,以培养他们俭朴、自立的生活习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岳飞在知道自己冲动这一缺点后,努力改正缺点,冷静自律,最终成为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将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锅死了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阿凡提跟一位邻居借了一口锅。用完后,阿凡提在锅里放了一口小锅还了回来。邻居一见觉得占了便宜,很高兴,可又觉得奇怪,便问道:“这口小锅是怎么回事?是利息吗?”

“不是。”阿凡提说:“您借给我的是口怀孕的母锅,到我们家两天后就生了这口小锅,所以我把它们母子都给您还回来了。”

“往后用锅,您尽管来拿好了!”邻居高高兴兴地把两口锅收下了。过了几天,阿凡提又来借锅。邻居一听,马上把家里最大的一口锅借给了阿凡提。

过了很长时间,阿凡提没来还锅。邻居忍耐不住了,干脆到阿凡提家来讨要。

阿凡提愁容满面地诉起苦来:“真是对不起,您那口锅刚到我们家两天就死去了。我想等四十天祭做完后给您去报丧呢。”

“喂,阿凡提,锅是生铁做的,它还能死吗?”邻居一听又生气又好笑地问阿凡提。

“哎哟,我的好邻居,您既然相信锅能生儿子,怎么就不相信锅会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故事二:李娜

全文共 2853 字

+ 加入清单

兔年春节前夕,中国体坛“一姐”李娜轰动了世界网坛。2011年1月29日,在阳光明媚的澳大利亚墨尔本,这位来自湖北的个性女子一路过关斩将,历史性地获得澳网女单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国际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传奇 ……

少年成名却突然退役

29年前,李娜出生在武汉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因为父亲早年的“羽毛球运动员情结”,李娜5岁时开始参加羽毛球训练,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结缘网球。凭借过人的天赋和超乎常人的付出,李娜15岁就跨进了国家队大门。

2000年,年仅18岁的李娜获得了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联赛)第134位的年终排名,成为国家网球队的新星。2001年的九运会上,她一举拿到女单、女双和女团3个冠军,以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单、女双和混双3枚金牌。然而,就在外界坚信李娜将有一个美好前程、将为中国网球赢得国际地位的时候,她却在2002年底韩国釜山亚运会前,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宣布退役,去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和同为网球运动员的男友姜山一起读书。

当时,在韩国釜山,曾有教练说:“这个湖北丫头是不是疯了,说退就退,也太不负责任了!” 然而,了解李娜的朋友则感慨地说:“李娜就是这样的人,太有个性了。敢想敢做,说得出做得到!”至于那次退役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刺头”李娜当时与国家队有矛盾;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与姜山“早恋”遭到国家队反对,李娜为了坚持爱情才退役。无论何种原因,以李娜的个性,她宁愿不打球,也不能唯唯诺诺、委曲求全。

在离开球场整整两年后,2004年3月,湖北队邀请李娜出山。在老公姜山的鼓励下,李娜重返网坛。同年10月的广州公开赛,李娜连胜8场,成为第一个赢得WTA巡回赛单打冠军的中国球员。2006年,李娜打入了温网八强,又一次创造了中国网坛的“第一”。

“单飞”成就“国际娜”

复出之后的李娜,虽然已经晋升至国内网坛“一姐”的行列,但她一直对国家队训练比赛僵化的体制感到不满。另外,国内网球比赛的现状也让她感到失望,网球这种国际化和职业化的比赛项目,在中国却变成了“国内死磕,国外练兵”。所以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和排名,李娜却越来越向往自由地、职业化地参加国际比赛,尤其是以大满贯为尊的四大网球赛事。

终于,随着国家队的改革计划,李娜在2008年底得以“单飞”,自己聘请教练、组织团队,“自负盈亏”闯荡国际赛场,由此开启了自己的国际之路。李娜此后的成绩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单飞之后,对李娜来说,最重要的是团队组织和建设。瑞典著名教练托马斯作为外教加入了李娜的团队。李娜原来的弱项发球技术,在托马斯的重点训练下,突飞猛进,足以傲视众多世界巨星。托马斯还积极“教唆”李娜要走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她在“单飞”后的引路人。

为避免在比赛中无谓的受伤,李娜还请来了德国人阿莱克斯作为体能教练。自从有了他,李娜之前的腿伤也很少在比赛中出问题。

不过,在幕后团队中,最最重要的还是李娜的丈夫兼教练姜山。由于长时间在生活和球场上的合作,了解与默契让他们配合得格外顺利。李娜说:“很多人觉得我的想法与众不同,但姜山总能明白我在想什么。我们心灵相通,这是最大的优势。”

同在湖北网球队的李娜和姜山早在1995年就相识,当时李娜才13岁,姜山已是网球国青队的主力。那时,李娜将谈吐不凡的姜山视为偶像,并展开了追求,之后他们就顺利地“早恋”了。2008年单飞后,姜山成为李娜的私人教练。

李娜从不掩饰对丈夫的依赖,“有姜山在,我容易得多”,“他就像我的父亲和兄长,不时为我梳理情绪上的变化。只有他在我身边,我才能发挥出全部水平”。李娜表示,姜山给自己最大的帮助就是让自己心里踏实。如今,李娜在国内外打比赛,姜山几乎“全程陪同”。赛场上,李娜一有不顺,就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姜山。

虽然在比赛现场,经常会看到脾气急躁的李娜对姜山不加掩饰的怒吼,但在李娜内心深处,她对姜山是心存感激的。“不管你是胖还是瘦,是帅还是丑,我都会永远跟随你,永远爱你。”这是李娜在今年澳网决赛后的一段真情告白,通过电视转播,感动了无数人。

有了三大金刚护法,“单飞”后的李娜成绩插翅高飞。2010年年初,李娜闯入了澳网4强,又在伯明翰草地赛中折桂,WTA排名也逐渐稳定在TOP15以内。

2011年1月29日,李娜获得了澳网亚军,成为首次闯入四大网球赛事决赛的亚洲人,成功地帮助中国军团率先达到了亚洲网坛的制高点。李娜也因此有了一个新的外号——“国际娜”,成为中国体育界继姚明和刘翔之后又一个“国家形象”。

一个“非典型”的中国明星

“她不是个典型的中国女人。”有媒体曾这样评价李娜。李娜显然不是西方媒体心目中的中国明星的样子,不仅因为她胸前的刺青玫瑰,还有她的直率脾气,以及不常见的幽默感。

在中国体坛普遍缺乏个性的时代,李娜早早就以特立独行作为自己的标签。甚至在李娜小时候,这种“个性”就已初现端倪。因为李娜的父母都姓李,就有邻居故意逗她:“你是跟爸爸姓还是跟妈妈姓?”不想,年少的李娜却回答道:“他们都随我姓。”

熟悉李娜的人,也或多或少知道李娜的几个叛逆故事。在中国网球界,李娜是第一个公开批评体制的队员。在2005年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李娜将矛头直指国家队,“我在国家队没有任何进步,国家队的教练对我也没有任何帮助。”此言一出,舆论哗然。

李娜还曾在比赛时,戴着看上去有些沉重的耳饰,让教练感到愤怒。对于自己叛逆张扬的性格,李娜感到骄傲,她觉得这是自己的真性情,没必要去掩饰。

在球场上,李娜是第一个甚至是唯一一个刺了文身的国内球员。“我十几岁那年就文了这个玫瑰文身。”李娜谈起自己胸口的那朵玫瑰,很是得意。那一年李娜刚刚开始和大她4岁的姜山配对打混双,就毫不避讳地用刺青的方式向姜山示爱。一开始,文身还被藏着,后来不在乎那么多了,因为“它见证着我的爱情”。

李娜干过的出格的事远不止于此。在比赛中,她会对姜山大叫大嚷,会对着卖力为自己加油的中国球迷怒吼“闭嘴”;在采访中,会让媒体记者尴尬——问:“2011年你想要什么?”答:“我想要钱。”问:“这能写进文章里吗?”李娜瞪大了眼睛答:“谁不想要钱啊,这是事实啊!”

赛场外的李娜却有着柔软的另一面,她会默默进行慈善工作。去年一年,她给青海玉树和武汉孤儿院送去善款共计近百万元。

真正让世界媒体注意到的,是李娜直率幽默的性格,尤其在她讲英语的时候。在澳网第三轮,她当着数万观众直率承认,自己打球的动力是老公兜里的信用卡。在半决赛取胜后,当被问及“面对这样的局面是否紧张”时,李娜又拿自己的老公开起了玩笑:“我昨晚并没睡好,我丈夫睡觉时总是打呼噜,我大概每个小时都会醒一次。”用老公的呼噜将激动的泪水轻轻带过,相信所有人在这一刻都会被娜姐的举重若轻“秒杀”。

从当年初涉巡回赛时不敢和对手打招呼的青涩,到现在一口流利的英语、时不时吐露的幽默,李娜面对国际媒体开始驾轻就熟,有了偶像的范儿。这样的李娜处处迥异于体制下培养出来的“金牌杀手”,改写了中国人不自信的“典型形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体育界的新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传说中的圣王名人故事

全文共 2587 字

+ 加入清单

舜帝,三皇五帝之一,名重华,字都君;生于姚墟,故姚姓,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故号为“有虞氏帝舜”。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个人生平: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华”,字都君。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傲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今地不详,一说即今永济县境内的中条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旧说即山东济阴境内的古雷夏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在寿丘(今地不详)制作家用器物,还到负夏(今地不详)做过小本生意,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又传说是舜代替尧摄行天子之政,虽有天子之权,而无天子之号。与此二说差异甚大的一个传说是,舜将尧囚禁起来,还不让其子丹朱与他见而,舜自己做了天子,类似于后代的宫廷政变,篡权夺位。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成语故事5: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550年,北朝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那亲信说:“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成语故事6:背水一战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和大将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挠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轻骑精锐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比喻处于绝境之中,为求生路而决一死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做橡树不做小草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631 字

+ 加入清单

比尔·盖茨拥有好多个“世界之最”,例如:他是第一个靠观念、智能和思维致富的人;他是世界首富,1996年的财产是160亿美元;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世界第一富翁;他是第一个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在短短20年内创造财产达139亿美元的奇才;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靠电脑软件积累亿万财富的先行者;他是首先开发利用高科技和高智商,创造巨大财富的典范……,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的地球上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比尔·盖茨旋风。那么盖茨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的事迹有许多厚厚的书作了详细的介绍,这里问单讲他几个小时候的故事吧!

比尔·盖茨的童年是在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度过的,西雅图是美国波音公司的基地,全市职工近半数在这家公司工作,所以人们也把西雅图称为“波音城”。它和旧金山、洛杉矾并列为美国西海岸的三大门户之一。长着一头沙色头发的7岁男孩盖茨最喜欢反复看个没完的是那套《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几乎有他体重1/3的大书,一字一句地从头到尾地看。

他常常陷入沉思,冥冥之中似乎强烈地感觉到,小小的文字和巨大的书本,里面藏着多么神奇和魔幻般的一个世界啊!文字的符号竟能把前人和世界各地的人们无数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又传播出去。他又想,人类历史将越来越长,…那么以后的百科全书不是越来越大而又笨重了吗!能有什么好办法造出一个魔盒来,只要小小的一个香烟盒那么大,就能包罗万象地把一大本大百科全书都收进去,该有多方便。

这个奇妙的思想火花,后来竟给他实现了,而且比香烟盒还要小,只要一块小小的芯片就行了。

盖茨看的书越来越多,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一次忽然对他四年级的同学卡尔·爱德:“与其做一棵草坪里的小草,还不于成为一株耸立于秃丘上的橡树。回为小草千遍一律,毫无个性,而橡树则高大挺拔,昂首苍穹。”他坚持写日记,随时记下自己的想法,小小的年纪常常如大人股的深思熟虑。

他很早就感悟到人的生命来之不易,要十分珍惜来到人世的宝贵机会。他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人生是一次盛大的赴约,对于一个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信守由人类积累起来的理智所提出的至高元上的诺言……”那么“诺言”是什么呢?就是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又写道:“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焚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从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这种“追赶生命”的意识,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极少有的。

盖茨所想的“诺言”也好,追赶生命中要抢救的“东西”也好,表现在盖茨的日常行动中,就是学校的任何功课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无论是演奏乐器、还是写作文,或者体育竞赛,他都会全心全意花上所有时间去最出色完成。

一次,老师给他所在的四年级学生希置了一篇关关人体特殊作用的作文。要求四五页的篇幅。结果盖茨利用他爸爸书房里的百科全书和其他医学、生理、心理方面的书籍,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写了30多页。又有一次老师布置同学写一篇不超过20页的故事,盖茨浮想联翩,竟写出长达100页的神奇而又曲折无比的故事,使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惊讶!大家说他:“不管盖茨做什么事,他总喜欢来个登峰造极,不鸣则已,一呜惊人,不然他是不会甘心的。”

盖茨在体育和社会活动方面也表现出这种不落人后的精神。

有一次暑假童子军的80公里徒步行军,时间是一个星期,他穿了一双崭新的高筒靴,显然新鞋不大合脚,每天13公里的徒步行军,又是爬山,又是穿越森林,使他吃尽了苦头;第一天晚上,他的脚后跟磨破了皮,脚趾上起了许多水泡。他咬紧牙关,坚持走下去。第二夭晚上,他的脚红肿得非常厉害,开裂的皮肤还流了血。同伴们都劝他停止前进,他却摇摇头,只是向随队医生要点药棉和纱布包扎一下,又要了些止痛片服用,继续上路了。就这样他一直坚持到一个途中幢查站,当队发现他的脚发炎严重,下令医治,才中止了这次行军。盖茨的母亲从西雅图赶来,看到他双脚溃烂的样子时,难过地哭了,直埋怨儿子为什么不早点停止行军。盖茨却淡淡他说:“可惜我这次没有到达目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哲理的小故事

全文共 2281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生中,有时最好走的路不一定是大路,而是小路;在现实中,有时最便捷的路不一定是直路,而是折路。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名人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名人哲理的小故事篇一:冯玉祥买肉敬父的故事

国将领冯玉祥出身贫寒,二岁就入伍当了兵。  那时,部队里一般逢三、五日领饷,五、日打靶。打靶可是件苦事,不管严冬酷暑,刮风下雨,在地上一伏就是半天。冯玉祥的父亲冯有茂心疼玉祥年龄小,身板差,每逢打靶的日子,总要给他几个小钱,让他买两个烧饼补补身子。  玉祥虽说接过了钱,可心里老是犯嘀咕:家中的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何况前些天父亲又坠马摔伤了右腿,正需改善饮食,好好调养。这钱,怎能自己享用呢?于是,他把父亲给的钱都攒了起来,再加上省吃俭用节余下来的一点饷金,凑足二四个钱,到肉铺买了二斤猪肉,送回家中。  晚上,父亲收工回来,发现锅里炖着香喷喷的猪肉,分奇怪,就问站在锅灶前的玉祥:“孩子,这肉是从哪儿来的?”  玉祥笑着说:“一不是偷的,二不是抢的,你就放心大胆地吃吧!”  可正直憨厚的有茂老汉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没办法,玉祥只好如实讲了。  冯有茂听罢,顿时一阵心酸,眼泪夺眶而出。  这事发生在1897年,那年冯玉祥刚满五岁。二年后,他仍没忘记此事,还专门写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呢!  “肥肉二斤买回家,手自炖熟奉吾父。家贫得肉良非易,老父食之儿蹈舞。”

不论处在怎么样的环境下,都不能忘记父母给予我们的爱,以孝为道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

名人哲理的小故事篇二:小姑娘教训萧伯纳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1856—1950)是世界着名的小说家、社会活动家和幽默大师。他在访问苏联期间,有一天在街头遇见了一个苏联小姑娘。那小姑娘聪明活泼,逗人喜爱,萧伯纳便同她玩了很久。临别的时候,萧伯纳对小姑娘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萧伯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小姑娘竟然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你回去告诉你妈妈,说今天同你玩的就是苏联姑娘赖莎。”  这件事给萧伯纳以不少的感触。“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萧伯纳感慨地说。  “这就是小姑娘给我的教训,我一辈子也忘不了她的!”  还有一次,萧伯纳收到一位小姑娘的来信。信中说:“您是一位最使我佩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之情,我打算以您的名字来命名我心爱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亲戚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  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萧伯纳却幽默地回信道:“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党风趣盎然。我分赞同你的主意。不过,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

一个人不论有多大成就,他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相待,要永远谦虚。

名人哲理的小故事篇三:邱吉尔的长寿秘诀

邱吉尔不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着名人物,而且是英国历任首相的长寿者,他整整活了90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是善于睡眠。  邱吉尔精力充沛,一向是大干、酣睡。在其任职期间,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极不稳定,瞬息万变,国事极其繁忙。他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已精疲力尽,躺下便睡着,从不失眠。他常对记者说:“我每天大约在半夜三点睡眠,上床时如释重负,睡得很香。”  早八点左右,邱吉尔醒来后,先是躺在床上看看报纸、电报和其它急件,然后接见来访者,向各部和参谋委员会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床。邱吉尔在介绍长寿经验时说:“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决不坐着。”  邱吉尔每天还保持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以便养精蓄锐,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们宣传午休的好处,劝他们向自己学习。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过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尔还分喜欢运动,常常在午睡前后和晚饭前后骑马、打棒球、画画、观赏动植物,有时还砌一会墙,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名人哲理的小故事篇四:把订单分给对手

郭台铭今天能够成为台湾地区首富,和他这种顾全大局的思维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普通的商人只会关心赚钱多少,而一个商业大家考虑的则会是方方面面的收益,这就是成功和伟大之间的差距。  郭台铭就将自己的鸿海精密集团办成了首屈一指的大企业。经过艰辛的打拼,他的企业终于走上正轨,各地的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飞来,企业利润迅速增长。这年年初,郭台铭接到一笔大订单,企业的高层为这个订单兴奋不已。一旦完成这个订单,集团将迅速扩大,傲视群雄。就在集团上下摩拳擦掌,所有人都铆足了力气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郭台铭突然做出了一个让大家意想不到的决定:他已经向几个关系不错的同行发出邀请,希望大家能和他一起完成这笔订单。  几年后,郭台铭的经营遭遇到危机。当企业陷入困境时,当初郭台铭帮助过的同行们纷纷伸出援手。有很多根本不认识郭台铭的人,也竭尽所能地给予帮助。那次的危机让郭台铭的企业再次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商人的人缘和魅力,居然可以使他得到那么多人的帮助。一个和郭台铭有多年生意往来的朋友,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像郭台铭这样重情重义的人,如果不帮他,我的良心都会不安。”

分享是一座天平,你给予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不到知心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人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1、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鲜明的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2、科比是一个在篮球界让人畏惧的男人。他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记者他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他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科比挠挠头,继续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励志故事史泰龙不惧失败的励志故事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伏尔泰说得好:“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下面这个美国人的故事,正是成功从“必要性”走向“必然性”的真实写照——

他的父亲是一个赌徒,母亲是一个酒鬼。父亲赌输了,又打老婆又打他;母亲喝醉了也拿他出气发泄。他在拳脚交加的家庭暴力中长大,常常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

因此,他面相很不美,学习也不好。高中辍学,便在街头当阿混。

直到他20岁的时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这样做。如果这样下去,和自己的父母岂不是一样吗?成为社会垃圾,人类的渣滓,带给别人、留给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下定决心,要走一条与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个人样来。

但是做什么呢?他长时间思索着。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企业去发展,学历和文凭是目前不可逾越的高山;经商,又没有本钱……他想到了当演员——当演员不需要过去的清名,不需要文凭,更不需要本钱,而一但成功,却可以名利双收。但是他显然不具备做演员的条件,长相就很难使人有信心,又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没有经验,也无“天赋”的迹象。

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驱动力,促使他认为,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头的机会,最后的成功可能。决不放弃,一定要成功!

于是,他来到好莱坞,找明星、找导演、找制片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为演员的人,四处哀求:“给我一次机会吧,我要当演员,我一定能成功!”

很显然,他一次又一次被拒绝了。

但他并不气馁,他知道,失败定有原因。

每被拒绝一次,就认真反省、检讨、学习一次。

一定要成功,痴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两年一晃过去了,钱花光了,便在好莱坞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

两年来他遭受到1000多次拒绝。

他暗自垂泪,痛哭失声。难道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难道赌徒、酒鬼的儿子就只能做赌徒、酒鬼吗?

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他想,既然不能直接成功,能否换一个方法。

他想出了一个“迂回前进”的思路:先写剧本,待剧本被导演看中后,再要求当演员。幸好现在的他,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门外汉了。

两年多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绝都是一次口传心授,一次学习,一次进步。

因此,他已经具备了写电影剧本的基础知识。

一年后,剧本写出来了,他又拿去遍访各位导演,“这个剧本怎么样,让我当男主角吧!”

普遍的反映都是,剧本还可以,但让他当男主角,简直是天大的玩笑。

他再一次被拒绝了。他不断对自己说:“我一定要成功,也许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过他20多次的导演对他说:“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精神所感动。我可以给你一次机会,但我要把你的剧本改成电视连续剧,同时,先只拍一集,就让你当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说。如果效果不好,你便从此断绝这个念头吧!”

为了这一刻,他已经作了三年多的准备,终于可以一试身手。

机会来之不易,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身心投入。

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收视纪录——他成功了!

现在,这个人是世界顶尖的电影巨星。

他就是大家熟悉的史泰龙

史泰龙的健身教练哥伦布医生这样评价他:“史泰龙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投入。他的意志、恒心与持久力都是令人惊叹的。他是一个行动家。他从来不呆坐着让事情发生——他主动地令事情发生。”

如果史泰龙当初只是“想”成功,在茶余饭后做做明星梦,消遣一下,他就绝不会有今天。因为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付出,不会拼命。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世上没有做不成的事,只有做不成事的人。

[名人励志故事史泰龙不惧失败的励志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米开朗琪罗撒粉改雕像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1475一1564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一次,佛罗伦萨市政长官发出热情邀请:“米开朗琪罗先生,您是名震欧洲的雕塑家。我们这儿有块巨型大理石,恳望您能将它雕成一座栩栩如生的人像。我和佛罗伦萨市民们随时恭候您的光临!”一种创新的冲动,催促米开朗琪罗背上简单的行装,风尘仆仆地赶到佛罗伦萨。

来到佛罗伦萨。他马上赶到那块巨型大理石前,仔细观察、揣摩着,围着巨石搭好了脚手架。然后,投入了紧张的雕刻工作。

整整两年,米开朗琪罗所有的心血都浇灌在这雕像上,一座战士塑像终于矗立在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上。这件艺术精品揭幕那天,佛罗伦萨市万人空巷,争睹风采。这塑像怒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的雄姿,使参观者赞不绝口。

市政长官也来了,他煞有介事地伫立在雕像前,仔仔细细地端详再三,突然沉下脸:“米开朗琪罗先生,那鼻子太低了。”

这话像给热情的围观者当头泼了盆冷水。

米开朗琪罗明白,对艺术一窍不通的市政长官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但是他谦逊地笑笑:“先生,我立刻改变他的形像,保证您满意。”说完,他沿着脚手架爬上了雕像,在雕像的鼻子上忙碌不停。一会儿,只见米开朗琪罗手中的大理石粉纷纷扑簌簌的落下来。

这样过了好大一阵子,米开朗滇罗从雕像上爬下来,笑眯眯地拍拍双掌。

石粉末飘飘扬扬地落地。市政长官再围着石像重新审视一遍,高兴地大声称赞:“棒汲啦,你照我说的改了以后,这雕像好看多啦。”

米开朗琪罗心中暗暗发笑:自己没有改动雕像的鼻子,不过趁市政长官的眼睛盯着雕像时,偷偷抓了一把大理石粉,爬上雕像.在雕像的鼻子上揉来揉去,石粉便飘散下来,便显出了在“修改”的样子。

一些市民目睹了米开朗琪罗的“撒粉计”,都打心眼里钦佩这位艺术家的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善于洞察女性需求名人故事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了解她的需求,她的需求。这是我在35年的生活中找到的真理,在洗衣房里也同样奏效。”宝洁的首席执行长雷富礼常常用这种幽默的比喻来描述宝洁是一家为了女性需求而创生的企业。

“我们发现女性根本不关心我们的技术,对于产品从哪些设备上生产出来就更加无所谓了。她们希望我们了解她们的需求。”

而今,在美国,购买宝洁产品的消费者大约有80%是女性。因此,雷富礼会每隔一段会到商店里去,听听那些买了宝洁产品的女性顾客的看法。去年,他还说服了一些宝洁管理人士跟在一群法国身后采购化妆品。

雷富礼从宝洁的洗涤产品部门起步,参加过汰渍、Dawn、Ivory Snow和Cheer品牌的工作。洗涤和肥皂产品是宝洁的基石,公司文化也是最保守的。

上世纪70年代以及80年代初期,宝洁的业务很糟糕。它被联合利华?Unilever?抢去了不少生意,员工的士气也很低落。雷富礼对宝洁行动迟缓的官僚做法深感失望,提出辞职,但他的多诺万劝他三思,一周内可以暂时不来上班。这一周,他俩每晚都要见面,喝着啤酒好好聊上一会儿。多诺万提醒他,这么做是在逃避问题,而这些问题无处不在。他提议给雷富礼升职、加薪,并请雷富礼负责改善宝洁的洗衣业务。当时是1984年,接下来的十年当中,宝洁的洗涤子公司发生了雷富礼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巨大变革”。

在雷富礼任期内,宝洁大约275名高层管理人员中,女性的比例提高了三分之一,现在是50多人。在宝洁11万员工当中,女性的比例大约是37%。根据公司的安排,这几年女性员工的比例每年都增加一个百分点;每年招收的员工有44%是女性。他说,最好不要轻言什么是女性固有的特点,但我们谈到女性直觉的时候,纯粹都是好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励志故事

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励志故事·麦卡锡的财富修养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

麦卡锡是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这是一种财富修养,这种修养正是他们创造巨大财富的源泉所在。

名人励志故事·美国总统林肯的一生

1809年,出生在寂静的荒野上的一座孤独的小木屋.

1816年,7岁,全家被赶出居住地。经过长途跋涉,穿过茫茫荒野,找到一个窝棚。

1818年,9岁,年仅34岁的母亲不幸去世。

1826年,17岁,已经什么农活都能干了,经常帮人打零工。

1827年,18岁,自己制作了一艘摆渡船。

1831年,22岁,经商失败。

1832年,23岁,竞选州议员,但落选了。想进法学院学法律,但进不去。

1833年,24岁,向朋友借钱经商,年底破产。接下来花了16年,才把这笔债还清。

1834年,25岁,再次竞选州议员,竟然赢了。

1835年,26岁,定婚后即将结婚时,未婚妻死了,因此心也碎了。

1836年,27岁,精神完全崩溃,卧病在床6个月。

1838年,29岁,努力争取成为州议员的发言人,没有成功。

1840年,31岁,争取成为被选举人,落选了。

1843年,34岁,参加国会大选,又落选了。

1846年,37岁,再次参加国会大选,这次当选了。

1848年,39岁,寻求国会议员连任,失败了。

1849年,40岁,想在自己的州内担任土地局长,被拒绝了。

1854年,45岁,竞选参议员,落选了.

1856年,47岁,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争取副总统的提名,得票不到100张。

1858年,49岁,再度参选参议员,再度落选。

1860年,51岁,当选美国总统。

自己对自己的总结:家境贫寒,母亲早亡,孤苦奋斗,厄运不断。两次经商两次失败,十一次竞选八次失败。为此也曾经心碎过、痛苦过、崩溃过。有好多次,都绝望之极,担心自己会不会再爬起来。

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虽然心碎,但依然火热;虽然痛苦,但依然镇定;虽然崩溃,但依然自信。因为我坚信,对付屡战屡败的最好办法,就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他就是林肯,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一个令全世界都为之叹服的

伟人。

名人励志故事·哈理斯和朋友

著名专栏作家哈理斯(SydneyJ.Harries)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他们继续前行时,哈理斯问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朋友说。

“那么你为甚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他。

朋友答道:”为什么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名人励志故事·苏格拉底的哲学绝处求生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家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有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

一天,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哲学。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走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

年轻人不解地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道:“我只想告诉你,做什么事业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做了一个“杨利伟怎样成为我国进入太空第一人”的节目,被采访的航天局领导说了三个原因:一是杨利伟在五年多的集训期间,训练成绩一直名列茅;二是杨利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特别强,在担任歼击机飞行员时,多次化解飞行险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质好,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有条理、有分寸。有以上三个优势,杨利伟最终通过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验。

航天局领导还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最终确定三人为首飞候选人之时,三人各方面都十分优秀,难分高下,只是考虑到作为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将要面对全世界的瞩目、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将进行巡回演讲,才最后决定让口才好的杨利伟首飞。

第三点原因令收看此节目的我感触颇深。口才竟然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可见“莫以善小而不为”的古训是多么富有人生哲理。节目中还介绍:杨利伟认为航天无小事,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学技术、学政治是如此,训练后的总结会、训练小结也是如此。在总结会上,杨利伟准备充分、积极发言,发言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再加上不慌不忙,故而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当口头表达能力作为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时,天平就偏向了杨利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计算机之父”托马斯.沃森成长历程

全文共 2957 字

+ 加入清单

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推销员到一个杰出的企业家,成为IMB公司的创始人,并被尊为“计算机之父”,托马斯·沃森的经历坎坷而又辉煌。

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很多企业都在裁员,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雇用职员。这种反传统智慧使IBM在5年之后赢得了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厅的大单,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大,逐步成长为世界大企业。

今天,“IBM”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蓝色巨人,走过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低迷,如今的它又重新焕发了光彩。多少人在使用IBM的家用电脑,已经数不清了,作为计算机业的龙头老大,回溯历史,从一个生产磅秤、切肉机的小公司到今天的跨国电脑公司,其中的路程不可谓不艰难。这里面有好几代人的努力,但首先应该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托马斯·约翰·沃森——“IBM”的创始人,也就是我们都尊敬的“计算机之父”。

在忍耐和辱骂中成长

托马斯·约翰·沃森是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874年2月17日,他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北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来自英国的移民,靠伐木和种地谋生。虽然家境贫苦,但他们始终对生活有种乐观的态度,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

沃森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从父母的身上,他继承了美国农民许多优秀的品质:正直、踏实、认真、乐观、崇尚个人奋斗。

因为家里穷,当时教育还不是很普及,所以沃森没有上过几天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他17岁就开始进入社会,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销缝纫机。而在当时,推销并不被多少人看得起,因此小沃森受到了很多白眼,但正是推销的经历锻炼了他,后来沃森在谈到自己早年的辛苦时,也说:“一切始于销售,若没有销售就没有美国的商业。”

刚开始,他对老板付给他的每星期12美元的工资还挺满意。后来,他从另一个推销员那里得知,他实际上被老板耍了,因为其他推销员通常拿的是佣金,而不是工资,如果按佣金计算,他每个星期应得65美元。于是,他愤而辞职。从此,他找工作再也没有同意过“死工资”的报酬方式。

1895年10月,困境中的沃森把谋生的目光投向“全国现金出纳机公司”,因为这里月薪平均400美元,收入可观。而老板帕特森是当时有名的“推销天才”,在他手下,很多质朴勤奋的青年成长为一流的推销人才。

沃森去拜访公司分所经理兰奇先生,结果被拒绝了。但是无论被怎么打击,沃森总是以微笑来面对兰奇。被他的韧劲打动,兰奇决定给沃森一个机会,试用他。但是第一次推销的经历却是惨败的,沃森遭到了兰奇的百般责骂和斥责,被骂得不知所措、面红耳赤。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拂袖而去,但沃森在羞辱中表现出惊人的忍耐,在绝对服从中去学习。因为这就是推销的职业训练。

兰奇是帕特森的优秀学徒,而沃森则成了最好的再传弟子。从兰奇那里,沃森学到了很多,以后在IBM,沃森还经常对下属们介绍兰奇怎样用实例去推销产品,推销自我。事实上,比起老师来,沃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年之后,他成为东部最成功的推销员。25岁时,他取代了兰奇的位置。1899年,沃森被提升为分公司经理。到1910年,他已经成为公司中仅次于帕特森的第二号人物。但在那以后,厄运又一次向他袭来。

帕特森是个专横粗暴的人,他用优厚待遇来换取雇员的忠诚和服从。然而他也是个多疑的人,当总经理查尔摩斯忍无可忍对他进行反抗时,他立即解雇了他,让沃森取而代之。所以,沃森在公司里也是战战兢兢的,帕特森在,他就非常紧张,如果老板不在,他就能发挥自如。1909年,在查尔摩斯的协助下,州法院以垄断罪起诉了国民收款机公司。最后,沃森获得了保释,而帕特森入狱一年。

就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里,沃森遇到了自己的终生伴侣珍妮特,并用自己的技巧赢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销”。没过多久,儿子出生了。然而,正在沃森最高兴的时刻,生性多疑的帕特森却认为沃森暗自培植亲信,拉帮结派,尽管沃森努力为自己申辩,但毫无结果,无奈于次年4月愤而辞职。他立誓报仇,走出公司办公大厦时转身对一个朋友说:“这里的全部大楼都是我协助筹建的,现在我要去另外创一个企业,一定要比帕特森的还要大!”

然而,重新创业又谈何容易。虽然帕特森给他一笔5万美元的分手费,但沃森失去了生活保障,丢了饭碗,年龄也快40岁了。他只好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个嗷嗷待哺的儿子,去纽约闯荡。

40岁的创业

40岁的年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早过了创业的年龄,但沃森不这么想,他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的潜力还远远没发挥出来,潜意识里,他认为自己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

两个月后,沃森遇上了IBM前身的奠基者弗林特。弗林特是华尔街最红火的金融家,号称“信托大王”。他对沃森的才干早有所闻,旋即聘任他为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的经理。这家弗林特属下的公司,主要生产天平、磅秤、计时钟和制表机等。由于前任在经营方面不得要领,成立不到三年已是负债累累、濒临破产。沃森之所以对这家公司感兴趣,主要看中的是它的产品。他认为计时钟、制表机等都是办公自动化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最初,因为沃森曾经被定过罪,董事们只让他当一个小小的经理,但精明的沃森除了要得一份体面的薪水外,还要求能够得到利润的一定比例作为奖励。而董事们急于扭亏,对沃森的要求一一答应,但是大家在心里是看不起他的。公司里沃森是孤立的,只有弗林特一个人支持他。从1914年到1924年,沃森就这样忍辱负重地一直工作着,发挥了当初死缠烂打当上推销员的精神,用自己的成绩改变众人对他的歧视。

沃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银行借贷5万美元,用于产品研发。当银行对公司的偿债能力提出质疑时,他解释说:“负债只说明过去,而这笔贷款是为了未来。”这句沃森一生中最伟大的推销词打动了银行官员,于是他顺利借得款项。在度过最初的艰难时刻后,公司业绩开始迅速上升。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制表机需求量激增,几乎每一家大保险公司和铁路公司都用上了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生产的霍勒利斯制表机。不久,政府部门也采用了制表机。沃森适时地推出新型的打印机——制表组合机,更是受到广大客户的欢迎,订货单堆得老高,产品供不应求。1919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1300万美元,利润也升至210万美元。1924年2月,已经身为公司总经理的沃森决定将公司更名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简称IBM。是年,沃森刚满50岁。

反传统智慧应对经济大萧条

20世纪30年代初,IBM开始进入打字机行业,生产打字机、打孔卡片以及打孔机、分类机、会计计算机等系列产品,并推出电动打字机、字母制表机等新产品。到30年代末,IBM公司的销售额增长到3950万美元,其利润达到910万美元,竟超过其他4家同类型大公司的总和,一跃而成为全美最大的商用机器公司。

这时的托马斯·沃森不知道,未来的世界将由数字掌控,他生产的打孔机正暗示着未来世界的趋势,他也不知道自己公司生产出来的计算机是多么重要,将怎样改变世界。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几乎使所有公司破产,IBM的股票也一度暴跌。沃森坚持相信对付经济大萧条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一些人开始酗酒,另一些人轻易坠入情网,沃森的“嗜好”则是雇用推销员。

当其他公司大批裁员时,这种大量雇用职员的做法被人们视为疯狂的举动。不过,正是这种反传统智慧使IBM能够承担5年后美国联邦社会保障厅的大规模订货。IBM的公司规模由此扩大了两倍。同时,托马斯·沃森作为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CEO被载入美国商业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我崇拜的人是谁吗?不是爸爸也不是妈妈,而是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发明过许多跟我们生活有关的东西,如电影、电话 、电灯、电视、留声机等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发明这么多东西的吗?他小时候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但是他遇到问题总爱问“为什么”。爱迪生如果实验做不好,不会灰心,继续努力,这就是成功的原因。最后请大家记住爱迪生的一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我们要学习爱迪生这种勤学好问、坚持不懈的精神,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现代名人小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地出了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名人成长故事系列之孔融让梨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名人热爱生命的故事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海伦凯勒: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籍着她的导师波土顿柏金斯盲人学校老师安?沙利文(Anne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

1898年,海伦 凯勒考入了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女子学校。1900年秋,再考进哈佛大学的雷地克里夫学院,这对于一个失明和失聪的人而言,可说是教人难以置信。最后于1904年,海伦?凯勒成功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而且成绩优异。一个度过88个春秋却只有19个月光明和声音的弱女子,但她不向命运屈服,经过不懈努力毕业于哈佛大学。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慈善机构。

一生共有14部作品,处女作>,被喻为无与伦比的著作.海伦?凯勒的作品还有:1908~1913著《我的天地》(又译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墙之歌》、《冲出黑暗》。1929年著《我的后半生》(也译作《中流——我以后的生活》)。1953年美国上映海伦·凯勒生活和工作的记录片《不可征服的人》。1955年著《老师:安妮·沙利文·梅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