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写汤圆(最新20篇)

汤圆白白的,像几颗白得像雪一样的珍珠。yuwenm小编整理了作文写汤圆,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6283

作文

607

篇1:我是一个汤圆小学作文200字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又白又胖的汤圆,一个小女孩亲手把我制作而成的。不知不觉,我就从梦里醒来了,我的身上还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人们都很喜欢我。

我出生后第一眼看到的是灯火通明、五彩缤纷的世界。

忽然,一个机器人就把我放在冷飕飕的地方,我的身体渐渐发冷,这是哪里?我又喊又叫,小女孩打开冰箱把我拿了出来。

我看见一盆滚烫的水,我一滑就滑到了地上,幸好!可是一只大黄狗就用它的舌头把我卷了起来。小黄,快帮我倒垃圾去!女孩说。小黄一走神,我就从它的嘴里溜走了。

我又滚到电梯上,到了一楼了,我出了门走到广场上,四面八方都有脚在踩我。我可不能在这里,我还是去医院吧!

到了医院,我想:我可以捣个乱。

我跳到病人的床上,我把针拔了,医生看见了想吃了我,我一溜烟逃跑了,我终于获救了。

[我是一个汤圆小学作文2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妈妈的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夜已经深了,知了还在树上叫个不停,天黑乎乎的的,撒满了可爱的星星。

可是,我在这个时候却不敢回家,也无心欣赏夜晚的美景。她似乎已看到妈妈、爸爸和姐姐正在焦急地等我回家,可我却不敢回去。一闭上眼,就能看见老师严厉的目光也听见了老师的批评,爸爸的皮带打着我,姐姐不屑一顾的嘲讽,还有,还有妈妈那飘着桂花香的汤圆

每次只要我把打着95分以上的试卷交给妈妈,从妈妈手里接过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坐在妈妈身边,让妈妈看着自己狼吞虎咽地吃甜甜的汤圆时,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可是,如果现在把试卷从书包里拿出来,那肯定是会让妈妈伤心的,妈妈的希望就会化为一团泡影,我可不忍心。

她走着,慢慢地向前走着,离家只有十几米远了,“小语……”远处传来一声声呼唤,在寂静的夜里显得特别响亮。无疑的妈妈正在寻找我,我的眼泪无声无息地流了下来,她终于忍不住了:“妈妈。”

我坐在家里吃着汤圆,妈妈则在一旁看着她的试卷。“小语,无论怎样,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跟妈妈开这种玩笑。孩子,这回考得不好,不算什么,找出原因,争取下次考满分,好吗?”妈妈看着56分的试卷,她的心在流血,可她没有表现出来,她相信女儿。

我的眼泪再一次无法控制,流了出来,她使劲地点点头,一股热流涌遍全身,如同汤圆上方的热气袅袅升起……

五年级:雪梦蝶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第一次煮汤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学做包饺子,第一次踢足球……然而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次煮汤圆

欢天喜地的春节结束后,家里的冰箱中却睡着许多白色的小汤圆。为了给冰箱减肥,在一个春暖乍寒的早上,妈妈决定煮汤圆。我得到情报后立刻毛遂自荐:“妈妈,这汤圆让我来煮吧!”妈妈阻止不了兴致勃勃的我,只好千叮万嘱:“栋栋,锅里先放冷水,等水煮开了再放汤圆,要让汤圆从锅壁滑入水中……”妈妈滔滔不绝地讲着,看着满脸写着不放心的妈妈,我笑眯眯地看着妈妈说:“儿子邀请你当顾问如何?”妈妈被我的话逗乐了。

说干就干,我小跑着先把冰箱中的小汤圆请到了厨房食物料理台上,然后心急火燎地往煤气灶上的黑色铁锅中注入小半锅的水,结果厨房地上、煤气灶上留下了许多水的痕迹。顾问一边擦水迹一边柔声细语地说:“不要着急,这不是参加比赛,安全第一。”我边答应着边打火,并把火调到中等,转身把冻得硬邦邦的小汤圆的外包装三下五除二拆了。突然发现锅盖还静静地等候在锅旁,连忙小心翼翼地给锅戴上安全帽。静静等待了几分钟,透过锅盖的玻璃窗发现调皮的火焰将锅中的水吹出了许多泡泡。这时,我急了,连忙问:“老妈,汤圆能下水了吗?”

“可以让汤圆赴汤蹈火了”。接到指令,我连忙揭开锅盖,手忙脚乱地让“小白球”沿着锅壁滚落到水里,这些“小白球”一点也不畏惧水的温度,一个个都沉入水底,而且你挨着我,我靠着你,好像聚在一起取暖似的。我可看不下去了,果断地把火调到最大,大事不妙,锅中的水发怒要出逃了。正在我六神无主时,顾问及时往锅中加了小半杯水,又将大火调回到了中火,成功镇压了想要出逃的水。经过刚才的险情我也懂了大火适合快速翻炒食物。过了几分钟,锅中的水又开始吐泡泡了,但是那些“小白球”仍纹丝不动地躺在锅底。不能用火功,那我就用锅铲给你们挠痒痒。我拿着锅铲轻轻在锅中翻动,在水中翻动几下后小白球又沉入了水底。顾问看出了我的心思,轻轻摸着我的头说:“你再往里面加半杯水,看看会怎样。”听了顾问的话,我把刚才剩下的半杯水又倒入了锅中,再把锅盖盖上,当锅盖周围冒白气时我打开锅盖,米白色的汤水中“小白球”半沉半浮着。我又重复了一遍第二次的步骤,几分钟后,固执的“小白球”终于完全浮上了水面,而且比原来胖了许多,身体也变得软软的,滑滑的,亮亮的。

“妈,吃汤圆喽!”我端着汤圆出来,递给饭桌前妈妈。开始品尝汤圆了,顾问给我竖起了两个大拇指。我们共同享受着劳动的快乐,笑声充满家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次虽然有很多,但是这个第一次使我明白:共同体验、彼此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包饺子做汤圆[500字]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快到了,春节中必不可少的当然是饺子汤圆了。我们的成员约好,一起包饺子,做汤圆。

到目的地后,我们同学的家长拿出饺子皮和饺子馅。我心里惊叹到,好多啊!我们一起先去洗手,然后一位同学的家长,先包了一个饺子。她包的饺子小巧玲珑,真好看啊!哎,可她这种包法太难了,我还是想一想妈妈以前在家是怎么包的吧!于是,我的脑海中浮现了妈妈在家里包饺子的景象,我凭着记忆,开始包起了饺子。

我将一张饺子皮放在手心摊开来,用筷子在铁盆里加了一些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中央,将饺子皮对折。谁料,饺子馅竟然放多了。我在对折的饺子皮左边一拉一捏,陷就在饺子皮的右边像毛毛虫一样钻了出来。我连忙在饺子皮的右边也一拉一捏,陷又在右边扑哧一下钻了出来。唉,没办法了!这个露陷的饺子就只能无奈地待在一会儿要将里面的东西下锅的铁盘里了。我发现并不只有我一个人的饺子露陷,还有几个同学也有。我又有了信心。慢慢的,我包饺子的手艺越来越精湛,其他同学也一样。

突然,另一位家长拿来了一大盆已经和好的面团,还有一些陷。原来,要开始包汤圆了。我先拿一小团面团把它柔圆,然后再按开来,放上一点儿芝麻馅,再把它揉成圆的。后来,馅不够多了,有一个同学就在一个汤圆里包进了饺子馅。其他同学就做了小丸子,其中有些人还做了几个“汤方”。“汤方”顾名思义就是正方体的汤圆。

最后,我们尝到了自己做的饺子、汤圆,自己亲手做的味道果然特别好。今天,我非常开心,因为不仅锻炼了我们包饺子、做汤圆的手艺,还增进了同学们的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搓汤圆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傍晚,爷爷、妈妈和我一起搓汤圆

爷爷拿来一只脸盆,洗干净,把糯米粉倒进盆里,再加上水,爷爷就用手使劲把面粉和成一团,然后再把它搓成一颗一颗的小面团,远远看起来好像一个一个小篮球站在操场上在等待着比赛!妈妈说:“谁搓多少就吃多少。”我一听,搓汤圆的动作加快了好多。爷爷接着说:“谁搓的汤圆最圆,谁就是今天的汤圆冠军。”于是,我就更认真地搓汤圆,而且越搓越圆。不一会儿,汤圆全都做好了,我们互相看对方全是一身雪白,原来面粉都跑到我们的身上去了。我们相互看着,哈哈大笑起来。厨房里传来奶奶的声音,她已经烧开了水,让我把汤圆放进锅里。我马上把汤圆倒进锅里,不一会儿,一个个汤圆好像一个个白色的气球浮在大海里。好可爱哦!

今天我学会了搓汤圆,自己做的汤圆吃在嘴里甜在我的心里,我搓汤圆的技术越来越不错了。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包汤圆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0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哈……”这串欢快的笑声是从哪传来的呢?原来是我正在向奶奶学习如何包汤圆呢!

因为我的心血来潮,想着这圆乎乎的如羊脂玉一般的汤圆是怎么包的,于是就央求着奶奶教我怎么包汤圆。首先,准备好豆沙和已经揉好的糯米团。我从奶奶手里拿了小巧玲珑的糯米团,开始学着奶奶有模有样地包了起来。

首先用手把糯米团揉成一个圆圆的“饼”。糯米饼宛如夜空中散发皎洁光芒的圆月,十分惹人喜爱。这时,我的强迫症就犯了。不管我怎么揉,糯米团还是不像一个圆形。再看看奶奶,她的手就仿佛被天使吻过一样,十分灵巧,在我与糯米团争斗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两三个了。

我一时间气急败坏,嘴里不断念叨着,手上也加重了力道。在我左搓搓,右揉揉的努力下,糯米团也终于像了一个小小的月亮。就仿佛,我爬上了宁静而又神秘的夜空,亲手把挂在天上的月亮摘了下来。

然后,我学着奶奶的样子,用手把扁扁的糯米团揉圆,像一个囚笼一样,等待着豆沙的降临。

接下来,就轮到深红色的豆沙出场了。我刚把豆沙们放到洁白无瑕的糯米团上,它们就调皮地在上面奔跑,翻滚。我就像一个管教它们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们聚拢在一起。

我正打算要把白色的糯米团揉在一起时,豆沙却像一个个不听话的小孩子,争先恐后地挤了出来。我连忙打开即将封口的糯米团,费尽心机地把豆沙重新塞了进去。

但是,当我又一次重复自己的动作时,豆沙们又逃了出来,我越来越急,甚至想把手中不听话的糯米团丢出去。当我重复自己的第N次动作时,我终于忍不住了,连忙搬来了我的救兵—奶奶。

奶奶扫视了一眼糯米团,很快便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她指了指我手中的糯米团,说道:“我知道了,你之所以包不好,是因为豆沙放了太多的原因,把豆沙放少一点,就不会有问题了。”

我感激地看了奶奶一眼,连忙用小汤匙,把不听话的豆沙宝宝放回了它们自己原本的家。再学着奶奶的样子去包,果然顺手了很多,豆沙也不再溢出来了。我又找着之前的样子,做了别的汤圆。

看着圆滚滚的汤圆,我在这次包汤圆里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没有耐心是做不好任何事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做汤圆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奶奶教我做汤圆

我们首先准备了糯米粉、芝麻泥、白糖和开水。

开始做汤圆了。奶奶让我把糯米粉倒入一个不锈钢的盆里,再加了一碗开水。奶奶用手搅拌均匀后,又揉了揉,捏了捏。“呀,开水放多了,要再加点糯米粉。”奶奶说完,我又小心翼翼地放了几勺糯米粉。奶奶使劲揉了揉,笑嘻嘻地说:“终于不粘手了,可以搓汤圆了。”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不规则的面团先搓成圆球状,接着从中间往里面按,捏成一个小碗的形状,然后把调制好的芝麻馅儿塞进“小碗”里,再把“碗口”捏紧。这时,我遇到了一个难题:刚把这边的“碗口”捏紧,芝麻馅儿就从另一头钻了出来。“这可怎么办呀?”我急忙问奶奶。奶接过汤圆,麻利地把露出的芝麻馅儿往里按,笑着说:“捏紧小口的时候要捏它的皮,动作要轻一点。”我按照奶奶吩咐的去做,果然,芝麻馅儿不再调皮地往外钻了,捏紧小口后,我再把汤圆放在掌心顺时针搓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看着这小家伙,别提有多高兴了。

做完了汤圆,我迫不及待地催奶奶下汤圆。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汤圆浮了上来,活像一个个胖乎乎的白娃娃。我盛了一个,咬上一口,芝麻馅流进我的口中,又甜又糯,好美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学会了包汤圆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和作文老师在牛津斋教室里包汤圆

老师先把糯米粉和水按比例倒入锅里,再用手用力使劲按压面团。我们在旁边仔细地观看着。突然,迎面扑来一阵淡淡的糯米香味——好香啊!这让我确信,等会儿我们包出的汤圆一定很香、很好吃。老师把面团揉好之后,分给我们每人一块,让我们自己选馅料开始动手包汤圆。没等老师下令,我们大伙儿是六月了的冰——开动(冻)了。

我首先取下一块玻璃珠大小的面团,接着把面团揉成一个小碗状,再把选好的馅料放到“小碗”里,最后把碗口的边沿捏在一起。就这样,一颗汤圆就成功一半了,剩下的是大家对汤圆形状的设计。正在大家认真设计汤圆的形状时,祚南和昊阳两人正你一言、我一语的大声斗嘴。他们两谁也不让谁,那斗嘴声就像是在我们耳边打雷似的,“轰隆隆、轰隆隆……”吵死了!这个娇气的祚南虽是女生,但也是调皮好动、不安分的。你看,她还弄倒了水壶,差点把我的汤圆淋坏了。

不说她了,还是说说我们的汤圆吧。我们包的汤圆品种多样:我们有包果冻的,把果冻现在面粉里滚一下再包就比较容易;还有的包花生馅的,包杏仁馅的,包巧克力馅的……正在大家埋头苦干的包汤圆时,我们班一向乖巧的晓煊同学开话了:“我们把汤圆包成各种形状吧?”听了这个提议,大家十分赞同,开始了他们的“创作”。你瞧,大家有的包心形的,有的包方形的,还有的包冰激凌形的……真是千姿百态,这可是市面买不到的哦!

最后我们忍痛地把我们的杰作煮了吃。虽然不舍,但各自品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非常好吃,真是佳食啊!希望作文班老师多举办这种活动,让我们这些小公主、小皇帝们多动手锻炼、体会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节—学做汤圆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大家都欢聚在一起,吃汤圆,赏月亮,放烟花,看花灯,猜灯谜。

今天,我们在外婆家过元宵节。下午,外婆准备做汤圆,我高兴地提出帮忙,外婆先让我去洗干净手,然后,我就坐在桌子边,看她打开一袋糯米粉,倒在脸盆里,又在中间挖了个洞,倒一点温水,就揉了起来,一边揉一边说:“这和面既不能太干,也不能太稀,太干,到时候做的汤圆会裂开,太稀,就还要往里加糯米粉。”我在旁边仔细地听着,看着,一会儿,就差不多好了,我的手痒了起来,我让外婆给我试试,她把脸盆端到我面前,我学着外婆的样,揉啊揉,有点像在搓衣板上搓衣服,软软的,很好玩,外婆还表扬我了。然后,外婆拿了一团面搓成长条,再一小块一小块掰下,拿起一块,放在手心,揉成一个圆形,往里面放了肉馅,再把口子慢慢捏拢,再搓圆,一个汤圆就做好了。我也学着做起来,可是,那个肉很不听话,老要跑出来,所以,我就在外面又给它贴了一层糯米粉,这下,我做的这个汤圆成了汤圆中的“巨无霸”,玩了一会儿,我就不太有耐心了,后来由于不听外婆劝告,我被剥夺了做汤圆的权利,最终,被分得一堆面,做了一些被阿舅们评价为“四不像”的东西,有虎、兔、叮当猫······

晚上,煮汤圆咯,“巨无霸”被分入我碗中,落入我口中,真不是盖的,大,真大,咬了好几口,才咬到一滴点的肉,真苦了爱吃肉的我,以后,还是要好好听大人话的,不管怎样,这个元宵节我还是过得很快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煮汤圆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罗宇浩

元宵节的晚上,妈妈和我一起在厨房里煮汤圆

首先,我把水烧得沸腾起来,水中冒起小泡泡。我再小心翼翼地把搓圆的汤圆放进水中,水要把汤圆淹没才行。汤圆一个一个地沉进去,刚开始汤圆有点重,所以才沉了下去。我拿了一个勺子,轻轻地把汤圆搅一搅,让它们两面都被煮熟。接着,我给汤圆放了一点调料,让它变得更好吃。后来,我轻轻地搅一搅,把调料拌匀。不一会儿,我看见了汤圆一个、两个、三个……渐渐地都浮上来了,我知道这表示汤圆已经熟了。漂上来的汤圆好像在对我说:“小主人快来吃我吧!”

于是,我把汤圆小心翼翼地盛到碗中。我尝了一个,甜甜的、粘粘的,真好吃!妈妈也认为我煮的汤圆很美味,我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汤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做一个小主厨,做一道大家既熟悉又喜欢的酒糟汤圆

我从冰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汤圆,准备好足够的酒糟,把一点佐料准备好就万事俱备了!今天,我的早餐就是它——汤圆了!

我信心满满地准备大干一场,先把炉子开小火,将锅烧热,接着我便兴奋不已地把那些形态各异的小汤圆一个个放进热好的锅子里,这时,我们可以看到汤圆在锅里跳舞转圈呢!然后,再把少量的水倒进去,接着,轻轻地用锅铲翻炒两下,盖上盖子闷上几分钟,等到水沸腾了,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便可以掀开盖子。这时候,汤圆便像被染了色般,淡黄淡黄的,完全没有之前雪白的模样。之后,再翻滚几下,汤圆在锅铲上上下抖动,仿佛在玩儿海盗船呢!最后,往锅里放入些酒糟,搅拌几下,一锅美味的酒糟汤圆就可以出锅了!

我把汤圆倒进碗里,在淡淡的水汽下,只见圆圆的剔透的身子慵懒地泡在汤汁里若隐若现,好像它也忍受不了冬日的严寒,躲进了温泉中。我把热乎乎的汤圆端上桌,妈妈吃了,连夸味道不错,爸爸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我也是家里的小主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冬至吃汤圆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就是人们所说的“小年”,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俗称“冬节”。在这一天,因为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上,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长。

根据以前的传统,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画梅花一枝,素墨勾出九九八十一朵花。每天用红笔或黑笔涂染一朵花瓣,花瓣涂尽了,九九八十一朵花出来了,春天也就到了,所以称为“九九消寒图”;也有的是横十画、竖十画,制成一个九九八十一格的方块图表。每天涂抹一格、九尽格满,称为“九九消寒表”,民间还留有九九消寒图民谚:“下点天阴上点晴,左风右雾雪中心。图中点得墨黑黑,门外已是草茵茵。最文雅的是”九九消寒迎春联“,是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真是绝妙佳联!

今天也是冬至,我吃了甜甜的汤圆,根据民间的说法,我又长了一岁。我按古人的方法,做了一张“九九消寒表”,等我把“九九消寒表”填完,那时候就会是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一幅春天的景象又展现在眼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做汤圆的主题作文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2月25日,星期四,我们学校举行了做圆子活动,教室里,人声鼎沸!

下午第一节课,阿姨们拿来一大袋汤圆粉,我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兴高采烈的跑出去洗手,把准备工作全部做好。这时,老师把一大块白花花的面团发给我,我惊喜的先欣赏了一番,看着这白花花的面团,就像捧了一团棉花糖一样开心!

开始做圆子了,我先把面团拽一小块搓圆,可一搓面团,就把圆子搓碎了;于是,又拽了一小块,结果一使劲又搓成了渣子。看着其他同学做的熟练又好看的圆子,我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转过身看见杨亦程在不停地揉面团,我也学着开始揉,我用全身的力气把面团反复的揉搓,哇!奇迹出现了,面团果真变软了,还热乎乎的呢,我又开始搓圆子,面软了果然容易搓,搓成了各种形状,有长的,圆的,多角的,方的,各种奇形怪状,全有啦,有的像海星,有的像雪宝,教室里不时传出哈哈大笑声。做好圆子,我们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教室里等了一会儿,阿姨就把热气腾腾的圆子端上来了,顿时,教室里咋开了锅,“这是我做的圆子,那是你做的圆子”。

我看着我们亲手做的小圆子,好像听见小圆子仿佛在说:“你们合作得真好,真是又快又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汤圆作文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啦啦啦……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一碗汤圆是满又满,三毛钱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诶嘿呦……”咦?这是谁在唱歌?哈哈!当然是我!我们正包汤圆呢!你也来试试吧!

妈妈准备好了芝麻粉,汤圆粉,白糖,水,面粉等,我们便开始包汤圆了。我挽起袖子,抓了一把面团,学着妈妈的样子,捏成一个小小的碗型,再用塑料小瓢根舀了一小勺芝麻粉倒在“小碗”里,在做这一步时,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结果,一大半芝麻粉都洒到桌子上了。连试了几次都是这样,但我毫不气馁,把胳膊倚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重新舀了一小勺芝麻糖,倒进“小碗”里,这一次,果然成功了!我兴高采烈,不经意之间,我的目光瞟到了妈妈手上,只见她的动作娴熟而有序,已经包了将近20个了,而我包的数量与妈妈包的数量竟有着天壤之别!我连忙加快了包汤圆的速度,飞快地将汤圆封口,可真应了那句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我在封口这方面又遇到了困难:怎么也封不回去了!我又把头往妈妈那边探了探,终于知道了我无法封口的原因:因为我加芝麻糖时,填满了整个“小碗”,而妈妈加芝麻糖时,却只加小小的一勺。于是,我又用瓢根刮走了一点芝麻糖,再封口时,果然封住了。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包汤圆时遇到的困难就少多了,速度开始一点一点,一分一分,一秒一秒地加快,到最后,我差不多都能赶上妈妈包汤圆的速度了。我的意忘形,几乎忘记了自己手的酸痛,全然不知盛汤圆的铁盘子正从桌子上一点一点地滑落下来。

“小心!”还是妈妈眼尖,跑过来一把接住铁盘,虽然大多数汤圆没事,但还是有几个没有及时“抢救”过来的汤圆还是滚落到了地上,成了“泥牌汤圆”。

包汤圆的活动继续进行,没过多久,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三大盘又白又圆的汤圆。“终于包好了。”我长吁了一口气,帮助妈妈把汤圆放到锅里烧,只见一个个可爱的小汤圆宛如一位位小朋友,在水面上漂浮游泳,快乐极了!

汤圆烧好了,妈妈先给我盛了一碗,看着那白白的汤圆,我禁不住轻轻咬了一口,软化的芝麻糖流入我的舌尖,真是太美味了!

汤圆真好吃,但包汤圆的过程比它更香,更甜,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做汤圆的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吃完年夜饭,我们都在开开心心的看春晚,可是妈妈和舅妈还在忙碌着,原来她们在包汤圆

她们在不急不忙的在包着汤圆,那一个个又白又圆的汤圆整整齐齐的放在托盘里,又可爱又漂亮。我觉得很有意思,就想和妈妈一起干,我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拿了一小块糯米粉,放在手心里捏成小碗状,再把一小团芝麻汤圆馅放在小“碗”里,把口封住,最后把放在手心里搓成圆形,可是汤圆在我手里一会儿裂开,一会儿馅露出来了,搞得我很紧张,妈妈教我要搓的轻,手要弯着搓,不然就搓不圆了,我用了这个方法,汤圆总算变圆了,但是还是有馅露在了外面,像一个笑脸娃娃,引得我们哈哈大笑。

表哥和表妹看到我玩的这么开心也来帮忙了,我也终于包出了一个会合格的汤圆,他们也慢慢熟练了,可是表哥会包了就开始捣乱了,他把一个汤圆包的长长的,后面还加了个尾巴,看他这么不认真,我妈妈就把表哥给“开除”了。表哥还想继续包,但妈妈说什么也不让,表哥就只能看春晚了,过了一会儿,我们的汤圆已经包了很多了,妈妈问我们想不想尝尝自己亲手包的汤圆,我们当然高兴了。

汤圆很快就煮好了,我们开吃了,我尝了一口,很好吃,比我平时吃的任何汤圆都美味,也许是我自己做的原因吧!妈妈吃了也说好吃。

今年的除夕我过的很开心,因为我不但学会了包汤圆,还帮助了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自己做汤圆的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叮铃铃……”,闹钟的叫声把我吵醒了,我起床洗脸刷牙以后,来到了厨房,我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想起了昨天晚上妈妈专门从银座为我买的巧克力味的汤圆还在冰箱里放着,于是我立刻准备下汤圆。说干就干,我先在锅里倒上一些水,等它煮沸以后再往里面放汤圆。我一边想一边笑,突然,我想起来汤圆还没有准备好呢。我立刻跑到冰箱前,打开冰箱,找到装汤圆的袋子,马上用剪刀把装汤圆的袋子剪破了一个口子,把汤圆拿了出来,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十六个,我想:这汤圆大了点,八个刚好够我吃饱。这时,水开了,我立刻把八个汤圆放进了锅里。

其实汤圆就像一个个潜水员一样,“扑通、扑通”地跳下了水,马了沉到了水底。这时,我想起妈妈以前教我下汤圆时说的话:“下汤圆的时候,等放进汤圆以后水煮沸后,应该在水里倒一次凉水,再煮沸后再倒一次水,像这样倒三次水就行了。”刚想完,水就已经开始沸腾了,我立刻从水龙头上接了一点水倒进锅里。我发现汤圆变大了,而且有的在水中静止不动,有的在水底游来游去,还有的在水中不停的旋转,真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水中玩耍。我照妈妈说的又加完两次水之后,汤圆就挨个地浮上了水面,变得比原来更大、更圆了,像一个个胖小孩,穿着绿衣服在水中滚来滚去。汤圆出锅了,我把它们盛进碗里,看着绿油油的汤圆,我不禁咬了一口,甜甜的巧克力馅涌进了我的嘴里,哇,真好吃,可我一看表,呀,坐车要晚点了,我立刻狼吞虎咽地把汤圆吃完,拿起书包就飞奔到停车场。啊,还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最香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做汤圆的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一家去外公家吃年夜饭。一到家,我就看见舅妈正在和米粉,我就好奇地问:“舅妈,这是用来干什么的呀?”舅妈说:“这是待会儿做汤圆用的米粉团。”我一听是做汤圆用的,可高兴了。因为我虽然包过很多回饺子,可我从来没做过汤圆。于是,我自告奋勇地和妹妹一起帮舅妈做起了汤圆。

我先用力抓了一搓米粉团,然后转头看看舅妈是怎么做汤圆的。只见舅妈非常熟练地抓了一小团米粉团,搓成圆形,压扁,再裹上芝麻馅,把汤圆的四周往中间包,双手揉着汤圆不断地搓,不一会儿,一个雪白的汤圆就诞生了。看到舅妈怎么做的以后,我心里有了数,就学着舅妈的样子有板有眼地做了起来。一开始还挺顺利的,可是当我放完芝麻准备把它搓成圆形的时候,芝麻馅却全都露了出来,把汤圆都给撑破了。舅妈说这是因为我在汤圆里包的芝麻馅太多了,而且我在搓圆的时候压得不够紧,馅才会都露出来。经过舅妈的“及时抢救”,虽然外面有很多处都是黑色的,但大致还看得出是个汤圆。我不甘心,又抓了一团粉,认真地包了起来。这一次我总算是成功了,虽然外面有的地方还有些芝麻钻出来,但这可是我包的第一个汤圆,很有纪念意义。

晚上,外公把下好的热腾腾的汤圆端上桌来,我开始找起了我包的汤圆。个儿扁扁的,样子黑黑的,准是我包的。外公说:“第一次能包这样已经不错了,味道还是一样好吃的。”我听了心里比吃了汤圆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一场包汤圆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闹元宵”活动。

首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元宵节的来历: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仙鹤迷路而来到人间,却意外被不知情的人射死。玉帝知道后大发雷霆,立即下令天兵在正月十五这天烧毁了人间的房屋。有一位善良的老仙人,偷偷下凡将此消息告诉人类,并让他们在正月十五在家里点亮灯笼,燃放烟花爆竹。到了正月十五,玉帝看见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以为人类已经受到了惩罚,便忘了此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挂灯笼,成了“元宵节”。

听完故事后,我又参加了做“亲手搓元宵”活动,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面团,做元宵就开始了。我们把面搓成长条,然后揪下一小团搓成小圆球。一开始,我做得元宵大大小小,形状也不等。后来老师的指导我们要用力均匀,先搓成形,再看大了还是小了,再添加或减少面量,我试了这种方法后,果然做出了标准的元宵,看到这一个个元宵光泽雪白,如一颗颗大珍珠一般,我心里可高兴啦。

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冬至搓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了,老师说我们来一起搓汤圆了!

3.2.1.0耶!搓汤圆开始啦!老师把揉好的面团放在大家面前,大家像看到宝石一样,都马上围观了上去。老师说,我们要来比一比谁是“创意之星”。我一看到面团心里就想,我是应该弄个变形金刚呢?还是弄手机呢?不然弄马桶吧?……各种物品在我脑子里浮起,我都差点弄大便了!哈哈。我想还是先弄叶子吧,用先白面团做出叶片,再用红面团弄上细细的叶脉。我做完叶子之后又开始脑洞大开,我用白面团弄了一个潜水艇,结果老师说“哇!你这是在做金鱼吧?”呜呜……我做的就那么不像潜水艇吗?

没关系,我要继续做。突然我的脑袋里响起了熊出没的音乐,弄一个熊掌吧。我先用白面团弄了一片圆片,再用红面团弄四个小圆片,最后弄了一个大圆片放在下方。耶,可爱的熊掌完成了。柏宏也做了一个,可是三个小圆片分得太开,大圆片放得太下面,让我觉得是个“四不像”。接着,我又做了一个路障,用红面团做的,非常有趣。这时老师做了一个“似奶瓶非奶瓶”的奶瓶,我看了一眼快速地把上面奶嘴拿掉,装上木棒和轮子,奶瓶马上变成大炮,老师夸我特别有创意。我又想到精灵宝贝,做了个普通球,又想到冰淇淋等等。我把每个想到的东西都做了出来,千奇百怪的,就是没有一个像汤圆。

终于可以下锅了,煮十分钟左右。我们吃到了自己搓的汤圆,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甜那么Q,但是自己吃自己做的东西就是美味。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我摘下创意之星的“皇冠”。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冬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太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节。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 “面茧、粉果、元宝、汤 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 沙、芝 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这首清朝的《上元竹枝词》就反映了北京老早以前就有元宵节吃汤圆的习惯,并且当时已有以出售汤圆著称的字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