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不道德的行为作文【实用7篇】

浏览

4527

作文

7

篇1:不道德的行为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其一:

“这种肥料很好,洒在土里不会招虫子啊!”“是呀,要么我们拿点回去?放在向日葵里。”“好!”她们这样说着于是便弯下腰做着什么。

偷是什么?是没经过别人的同意便拿走别人的东西,借是什么?是与对方商量后有借有还的得到别人的东西。

放学了,学生像水一样“洒”了出去。我啃着烤肠,走在way to home。突然,两位妇女在做着什么,我好奇,于是便走上前去。不忍一问:“请问,两位‘小姐’,你们在干嘛?”那位高个子的妇女说“我们借小区的化肥种花。”那个“借”说的是多么的轻飘飘。我忍不住说:“阿姨啊,我想问你个问题,我犯了个错误,希望阿姨你帮我揭开。”阿姨很热心地问我:“好啊,小朋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阿姨,我最近犯了个错误我很郁闷呐,我拿了同学的橡皮没跟他说,我怎么办呐?这算什么行为呢?”那个阿姨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其二:

“哎呦,真他妈的晦气,又踩到狗屎了,不知是那家的狗乱大便?我要是找到他我一定XX他(她)”人们抱怨着,还时不时地冒出令人毛忽悚然的词汇。放眼望去,一泡狗屎正静静的卧在人行道上。这时,又一只野狗走了过来,肆无忌惮的在电线杆下放下了一颗核弹。然后便扫扫尾巴,若无其事地走了。

这种社会现象不是值得我们探讨吗?这两个小故事虽然事情很小,但却很典型、很深刻。我们的2010世博会要召开了,国民的素质教育问题是不是也应该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呢?如果我们不做好卫生新行动的话这不是给外国的友人门看笑话吗?所以保护环境不是重要任务吗?在这样的环境下(在世博会即将开幕的时候),那些破坏者不该蒙心自问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道德行为,点滴在心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同学们来说,道德两个字并不陌生。现在不管在电视、网上和大小城市的公益广告上不同出现“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和美、礼仪”等。折射出公民的修身养性的道德行为标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德育人、以德为美”。

我们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长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从小更应该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严于律己,宽与待人,孝敬长辈,礼貌谦让;敢担当、遵守法、诚守信、勤俭约、爱公物,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勇于进取,举此文明,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做,从身边做起,点滴做起,把良好的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捧上一杯茶、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难题,拾到东西要交公,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花草树木、课桌椅,上下楼梯不相互推挤,不在校园追打、喧哗,见到长辈、老师打招呼,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从点滴做起,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生活是一面镜子,有付出就有收获,得失成正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我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好少年。那么我们的内心充实,行为更洒脱,父母更欣慰,学校更和谐,民族更灿烂,国家更有希望,更能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道德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让我们追寻道德之光,向国旗致敬,做一个有道德行为规范的人,让道德在我们幼小的生命中绽放最绚丽的色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作文

全文共 231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能力

小学《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学生品德的形成与社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明辨是非,感知善恶,来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一、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

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喜欢把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时,我在教室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二、开展活动提高明辨是非,感知善恶的能力。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 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是怎么样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于是,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又如教育学生积极参与“12、8献爱心”捐款活动时。首先,我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有哪些弱势群体特别需要帮助、扶持和关心的(如:老、弱、病、残等人群)。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又有哪些人给予这些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获取温暖和光明等事例。最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弱势群体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么样?假如自己是这些老、弱、病、残者,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参与“12、8献爱心”捐款的态度。向学生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快乐。更要懂得关爱别人,具有互助互爱的精神,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其行为实践。

三、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又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方的父母离婚后,小方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小方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总之,《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活动型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孩子们才能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科学、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高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道德,行为的底线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得道路;道德,好似一团坚硬的巨石,敲打出希望的火;道德,如同一条宽阔平坦的道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道德,是人心中得法律。道德是人类的根本,遗失了它,等于失去了你的灵魂。

那么,道德是如何形成的呢?

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中有这样一条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样的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道德,是体现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素质,知识水平,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但是,美玉也会有瑕疵,不道德的行为仍随处可见;公交车上,有些人明明看到了老幼病疾,却把头撇向那人潮拥挤的街道,假装自己并非是无动于衷;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了一辈子的孩子,到头来却很少到家看望父母;綮事司机逃逸后,没有一个人帮助受害人拨打求救电话,或者是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虽然这些事你不做也不会受到法律制裁,但是试问,难道你心中就没有一点点的耻辱感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我们不予置评。

道德,从你刚出生就与你形影不离,它将告诉你做人的基本准则,告诉你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从小事做起,从细嫩之处做起,在做作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让道德扎根于我们的心灵,让道德之花开遍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道德是最美丽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道德,如此珍贵,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让道德的种子在我们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让道德之花永远询丽、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道德,行为的镜子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丑陋的行为,能在道德镜子里留下难以磨灭的污点。站在道德的镜子前,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妇女的形象吧。

有一次,我正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忽然,一阵“哗啦啦”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紧接着,一阵冰凉透过我的衣服,头上也感到冷冰冰的。我立刻伸出手拍了拍头发和衣服,想把水珠甩掉,再抬头往上望了望。只见二层的防盗网上还挂着几滴水珠,一位妇女正拿着刚洒下水的盆子放在一边,又不屑一顾地望望我,然后自顾自地拧开水龙头“刷刷”地洗起了衣服。我气愤极了。

不道德是什么?不就是那倾盆而下的污水与那不屑一顾的眼神吗?望着那妇女令人厌恶的表情与行为,我真想大声地质问她:“如果是你被淋着了,你会怎样呢?”是呀,我们只要多顾及一点他人的感受,就能使他人少遭受一些危害。

这件事让我想到了《意想不到的镜头》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翻译老陈与一位日本人富田先生在扬州西湖里边走边谈论着一些事。在途中,富田先生随手丢下了一只烟头与一个旧烟盒,这时,一个小男孩弯下腰捡起来,仍进一旁的垃圾箱。富田先生见了大为感动,连忙为他拍下了感动的镜头,并把他高高举起,由衷地夸奖道:“中国人,了不起!”

夸美纽斯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这小男孩用自己美好的行为表现出了他高尚的德行,也展示了中国人的尊严与形象。怪不得富田先生会说:“中国人,了不起!

“道德是一面镜子,从这上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形象。”这是歌德说的一句话。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让道德这面镜子,映出我们美好的形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不道德的行为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假文盲》这幅漫画有很强的讽刺性。图中画着在一个候车室,立了一个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母子上车处”。如果不是文盲或是瞎子都能看得到。但是,在牌子后面,却站着一对强壮高大的男人,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因为能力不够,所以站在了牌子后面。这位妇女眼中充满着极大的愤怒,她眼睛瞅着这些高大的男人,希望其中的哪一位能让给她位置。看吧!这些男人们是那样的冷酷,连看都不看那位妇女一眼,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却暴露了他们不道德行为

漫画反映的是在现实社会中随处可见的现象。这幅漫画中不仅讽刺了这些男人,而且讽刺了现在社会上许许多多不讲道德的人们。

比如在公园里,有绿色的草坪,上面写着“请不要入内,小草在睡觉。”可一个个“文盲”仍然在草坪上嬉戏、打闹。本来小草绿油油的,她装点着整个公园,好似公园中的绿色明珠,多美丽!可被那些“文盲”给糟蹋了。再比如,某汽车维修公司旁,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澈,鱼儿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河岸旁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准钓鱼,禁止入内”八个非常醒目的字,还用栏杆围起来。可一些“文盲”为了吃上鲜美的鱼肉,仍拿着鱼杆,翻进栏杆内去钓鱼。像这样的事例真是太多了,数也数不完。难道干这些事的人都是文盲吗?不是,是因为告示牌的能力不够吗?也不是。是因为现在还有一些人不讲文明,不讲道德。如果让世界上永远不再出现漫画中的这种现象,生活中,人们互相谦让,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同学之间互相关心,那世界该多么美好!

让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关心,多一些爱护,让这样的漫画彻底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吧!

嘘……!哨声吹响了,道德比赛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公共场合不道德的行为高考英语作文

全文共 1737 字

+ 加入清单

Immoral Behavior in Public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Immoral Behavior in Public.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我们经常在公共场合见到各种不道德行为,叙述你的一次相关经历。

2.这些不文明行为会有哪些影响。

3.我们应该怎样改善这种现象。

【范文】

To witness immoral behavior in public, one need only visit the Beijing subway.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took the Beijing subway. It was an early morning. I was in a hurry to go to school. When I was trying to get a ticket, I found a lot of people waiting in front of me, but nobody was in the line.

只要访问北京的地铁,就可以目睹公众场所的不道德行为。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在北京做地铁。那是一个清晨。我急于去学校。当我努力买票的时候,我发现很多人在前面等着,但是没有一个人在排队。

Immoral behaviors in public initiate a series of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ones is that it may exert a negative impact on our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 will keep ignoring other people’s rights and feelings, and in turn, we too will be disrespected some day.

公众场所的不道德行为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严重的是,它可能会对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将继续忽视其他人的权利和感情,反过来,我们也有一天会不被尊重的。

The reform of this phenomenon is certainly not easy. With an eye on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nd cost effectiveness , I propose that society make it clear in every way that people who fail to respect the common good will be seriously punished. Stricter policies for this should be made to correct this phenomenon as soon as possible.

改变这一现象肯定是不容易的。从实际的执行和成本效益上看,我认为社会应该在各方面明确指出谁不尊重共同利益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应该尽快制定这严厉的政策来纠正这一现象。

We all expect “A World without Thieves". Everyone shares the huge responsibility of demonstrating his or her justice at the proper time.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s vital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我们都希望“天下无贼”。所有人都该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在适当的时候展示他或她的正义感。个人的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公共场合不道德的行为高考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