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推荐优秀20篇

浏览

1259

作文

1000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篇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有宏伟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有美丽的神话,如女娲补天……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第二篇

要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数不胜数,如剪纸、对联、古诗、传统节目,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了。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华文化小学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传承着千千万万的中华文化,它蕴藏着无穷魅力,使我们为之向往,使我们心生感触。然而,在读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后,我对中国文化的感触更加深了。

中华文化不仅只有文学,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东西组合而成。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又从四大发明到数学医学……这些都把中华文化装点的灿烂生辉。

中华文化不仅仅是辉煌的成果,它更包含了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心血。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关汉卿、曹雪芹无不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奉献,正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和精神一代代的传承,才有了今天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还有着不可多得的精神。它热爱祖国、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改革创新。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精神,才使我们的中华文化更加伟大,是中国更加富强!

中华文化富含着许多传统美德。它会从人格修养、尊师爱亲、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四方面告诉你传统美德的重要和感动人心

在中华文化中,民俗特色绝对少不了。就拿我们熟悉的春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古尔邦节、那达慕这些比较重要的节日,都跟中华文化拖不了关系哦!

中华文化不仅在中国占据至高的领地,在国外也广泛流传。通过丝绸之路去往的各个地方,都有着浓郁的“文化味”。

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在于5000年以来许许多多丰厚的成果,付出巨大心血的文人墨客、不可多得的精神、感动人心的传统美德、丰富多彩的民俗特色、广泛流传的传统精神共筑而成的。他想永不可击的长城一样,扎根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起来,继续把伟大的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吧!

[中华文化小学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老师讲课提到家乡话可能将会被普通话取代,固然大家交流的障碍消失是好事,可这样我还是感到一丝丝担心。也许将来再也不会有方言了,再也不会看到那种本来就少见的文字,这样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知道它会不会也将被人们忘记?

轻轻的翻开了中华民族的史册,点点滴滴的文字,绘声绘色的画面,交织成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岁月,勾勒出中华民族久经不衰的历史。翻看史册,阅览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阅览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景象;享受了大唐盛世和平富饶的生活;欣赏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就在朝代的周而复始一点点流逝,传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被人忘记。

犹记得2014年,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2012年国庆前期央视推出的“幸福是什么?”电视台的记者奔赴各个地方采访了很多工作者。有些人的回答让人感动,有些人的回答让人感到无奈。“家风”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没有那么清晰了。“幸福”是经常会用到的,“家风”就很难回答。经过思考,很多普通老百姓回答:“家风是中国传统,不能忘。””做人要诚实、厚道。””别出去打人。”家风是家庭遵守的规则、道德。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长年品行的沉淀才能形成。

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很多新的东西浮现在人类的脑海里,很多旧的思想渐渐淡去。家风对现在的家庭来说已经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被遗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亲朋好友都是讨论如何赚钱、怎样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重提家风,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这是一种良好文化的回归,是一种智慧的挖掘。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但怎样弘扬传统文化呢?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和战士为维护祖国的尊严和获得祖国的荣誉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有多少先烈为国捐躯,然而有许多人面对物质的诱惑卖国求荣。我们时刻要重视祖国的利益。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一个人只要有坚强的信念,什么事都能成功。很多成功人士的以前是失败的,他们经过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勤俭廉政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美德。不要被金钱和物质所迷惑,不要被甜言蜜语动摇。我们要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勤俭。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很少人能注意他们。吃剩的菜和饭,他们不是选择倒掉,而是选择继续把剩菜剩饭吃完;破旧不堪的衣服,一般的人们都会选择扔掉,他们会用针细密地缝起来,因此,你会看到他们的衣服上有一个个补丁。

让我们牢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华之根祖文化作文1200字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怀念本是同根的祖先,何等的高尚。

灯火阑珊,漫步街头,几许伤感几许哀,念起自己其实是有依靠的,又是何等的温暖。

千年古树,万里长根。洪洞古槐,移民图腾。立汾水之滨,荫庇四海;连三晋之脉,根蔓五洲。干非高耸,却牵亿万儿女心;冠非翠峨,而引无数思乡鸟。文化之树,一树之体,载满笃笃乡情;精神之树,几仞之干,引来莘莘游子。

600多年来,不论官方的史称,还是民间的宗谱,都详实地记载了大槐树移民这一伟大历史壮举。巍巍大槐树几度枯荣,移民子孙生生不息。今天,古槐迁民后裔已遍布全国,乃至海外,世界上每lO个华人中,就有一名古槐后裔。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而今,不管身居何处的古槐后裔,都能在大槐树下找到自己的宗族之根,理清自己与先祖的衍生脉络。传唱数百年的“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正是根祖文化凝聚力的真实写照、正是海内外古槐后裔思念家乡的历史见证、正是数以亿计的移民子孙追根溯源的行动指南。大槐树根祖文化所体现、所代表的,是一种血脉亲情、民族感情、爱国之情,是华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一个载体。

洪洞大槐树对我来说有着太多值得去记忆的东西,一个气势恢宏的根雕大门总给人一种美的向往,这个大门我曾无数次的路过,每一次,目光滞留片刻,归家的感觉便会萦绕在周围,不觉的会向里瞅几眼,但仅能望及的是“根”字影壁,那映入眼帘的鲜红色“根”字,那是革命般的红色,有热情奔放的中华民族的影子,更渗透着中华民族的同心情结,

走进里面有颗大槐树,伤痕累累的树干记载了它的历史,刻下了时光的轮回。我们说槐是根,槐是祖,槐是神,思祖念槐;槐是家,槐是亲,槐是情,梦乡寄槐。大槐树祭祖习俗就是内份情的的演绎。它以大槐树为形象图腾,以洪洞地方文化为渊源,以移民史实和纪念移民为主线,以维系宗亲之情为精髓的。也难怪这里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可以毫不夸张的讲,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迁民姓氏牌位了,密密麻麻的牌位一共869个,也就是869个姓氏,陪同爸爸,我们一起寻找着我们毛氏的牌位,内种感觉真可以用眼花缭乱来形容,也可以说是历经千辛万苦寻找祖先,说来还是蛮有意义的。找到祖先后便要祭拜,一步步的形式是一种文化特色,但又是那么的真实,祖先的神圣让我们景仰,祖先的圣火我们不断传承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已渗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中华文化有着太多的精华,大槐树外,我们有曲径通幽,亭台轩榭的苏州园林,有绵延万里,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气势恢弘的紫禁城……作为华夏儿女之一,我们真的很自豪。中华的烽火文化是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骄傲。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祖国用文化将十余亿的心熔铸在一起,文化让祖国屹立于强国之林。因为文化,使我们感觉祖国日显壮丽;因为文化,使我们与祖国紧紧相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在清除洞窟中的积沙时无意的发现了一个隐藏的洞穴,洞内满藏着古物,从此,敦煌莫高窟出土了。当他发现后找周围的官员,官员们虽然知道洞窟的价值,但却因为运输和费用而搁置起来。

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给我以很深的感触:

“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变卖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做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

外国人尚知如此对待中国的文物,而与此同时的中国人、中国政府、中国官员却无动于衷。王圆箓王道士更是以令人难以想像的低价大批大批的将文物卖给外国人,他的确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今天,我们在痛恨王道士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省自己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吗?

就以这次历史老师留下的作业为例,的确没有引起我足够的重视。我以为这并不重要,但在昨天晚上老师教育以后,我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的确我不做作业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对老师不尊重,再往深处说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蔑视,对中国的不屑……我不敢正视我自己,现在我到底还有多少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

不仅我个人如此,整个社会亦如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洋事物、洋思想、洋观念涌入中国大地,冲击着古老的东方文化,改变着中国人的意识、观念。中国能否在这样的冲击下保持自己特有的文化理念,传统的中国文明。当今我们痛恨韩国用中国节日申遗,但我们为中国的文化又做了什么?

保持中国传统文明的长河,靠你,靠我,靠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统文化60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非常爱国,但常常遭到坏人的陷害。最后,屈原看着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跳入汨罗河死亡。屈原死后,百姓们非常伤心,纷纷来到江边去看望屈原,有位渔夫拿出饭团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树叶包饭,用彩带缠住,包成粽子投入江里。

所以从今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来纪念这位英雄。粽子不仅有着神话般的来历,而且有着特殊的味道。

粽子非常好吃,它的形状是四角形的。翠绿的芦苇叶是它的外衣,雪白的糯米是它的身体,鲜红的枣子是它的心脏。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叶子,洁白的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红宝石,晶莹剔透,好看极了,真是不忍心把它吃掉。但又受不了它那股芦苇叶香味的诱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甜甜的、黏黏的,吃在嘴里那清新的感觉,仿佛走入了大自然一般。所以,我非常爱吃粽子。

粽子虽然好吃,但别只顾着自己吃哦,也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尝一尝呀,让他们一起来感受一下端午节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二传统文化语文作文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数不胜数,如引人入胜的京剧、独特的书法和激情澎湃的龙舟竞渡。这些都会让很多中国孩子骄傲,想象,唤起他们美好的回忆。我痴迷于一个传统习俗,——舞狮。

舞狮已经流行了1000多年。相传舞狮是西域的一种风俗。狮子是文殊部落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成为一种庆祝形式。当然,我痴迷的是舞狮独特的造型和表演形式。“党党,党党。”锣鼓喧天,一个接一个。

这时候舞台就很神秘了。三只雄壮的狮子走了出来,它们的眼睛似乎燃烧着火焰,试图战斗到死。我看到一只“狮子”摇着头,流露出骄傲,给人一种傲慢自大的感觉。另一只“狮子”像猴子一样跳跃,不时在其他“狮子”身后盘旋,试图发起先发制人的攻击。还有一只“狮子”,穿着绯红色的盔甲,来回踱步,不时摇动自己的长发,仿佛在等待战争的来临。

战争开始时,我看到“狮子”们熟练地先开始跨栏,以躲避敌人的攻击。然后,他们开始了钻火圈的危险表演。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然后,“狮子”们展示了他们凶猛的一面,一起战斗,就好像他们在最后时刻捍卫自己的领土。看着这一切,你仿佛置身于茫茫大草原。“鹏鹏”掌声越来越热烈!这场舞狮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学习舞狮,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来继承和发扬这一美丽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传统文化的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提到中国古典文化,人们自然而然的会想到儒家、道家、法家等;然而很少人会想到阴阳家名家杂家小说家等等的古典学派,更没有人提及“诸子百家”中剩余的那一百多家学派了。为何儒家、法家、道家会在百家争鸣的局面下脱颖而出,其余各家却在历史的长流里销声匿迹了呢?来看看儒家的发扬历史吧!

在孔子时期,儒学刚刚创立,同样,也很不兴盛。孔子本人有着治世之愿望,却也只能在鲁国为吏。随后他周游列国,推荐自己的思想,却并不为人看中,在周游途中还几次险些丧命。可见,儒学并不为当时时代所认同。

儒家被奉为正统思想,是在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汉武帝所认同后才产生的。汉武帝为了更好地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需要一种能够顺应集权统治的治国方式与思想指导。而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说法,很好地反映出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采纳。假如没有董仲舒的话,儒学是否会对中国后世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还是未知的。

然而时代跃迁,现如今,儒学传统离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了。让现代人将几千年前的学术奉为圣典也颇不现实。如今信息文化交流速度得到了难以想象的提升,也不可能再产生一个像董仲舒一样提倡“惟‘儒’独尊”的思想家;就算有,也不会被当今时代认同。

传统需要继承才能够流传,而继承则需要当代人对传统的认可。很显然,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已经没有那么高了,中国传统文化目前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界。犹如杨修口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何让古老的观念能够活在当代,以生机勃勃的形态展现在我们面前呢?

要想让传统文化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不得不对他进行一些变化,让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如今的“传统文化”与历史上真正的传统文化也有很大不同。文化必须活在各个时代中,必须成立在不断的探索与重建中。这或许会改变甚至否认一部分原有的文化,但若不这么做,现今的传统文化就会很有可能沦落为未来的糟粕文化,民族历史也就变成了真正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统文化节日元宵节小学生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的欢闹悄然逝去,转眼间火红的元宵又即将来到。

我趴在光线淡暗的小书桌上,翻弄着那几张五颜六色被我叠得皱巴巴的却一道也答不上来的灯谜小纸条。

妈妈在乱七糟八的厨房里倒腾着,半透明的玻璃门关得严严实实。我知道,她在弄那糯米粉,做元宵。我走进了厨房,帮着妈妈忙碌起来。

右手抄起了一袋“老北京”汤圆粉,轻轻地撒了进去,像一盘细白的散沙悄无声息地扩散开来到米盆的角落。

撒进去后,再倒上清泉似的温开水,糯米粉随着温开水有节奏地调配得十分均匀。渐渐地糯米和水融为一体,我用手腕和手掌不断地按压着糯米团,/将碗里残留的糯米粘下来。一拉一扯,有弹性的糯米渐渐成为了一个大大的雪白糯米团。

从冰箱里取出赤红色细小的酥麻。酥麻中再放入红糖和白砂糖混合,成为香甜酥脆的酥麻馅儿。

再取出大拇指大的糯米团,在中间放呈小拇指大小的酥麻馅儿,再包裹起来不要露出一丁点儿来。慢慢搓成了一个甜美的小圆球。

放入煮锅里的汤圆冒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泡泡。升腾的热气像一层厚厚的白罩住了整个煮锅。一大股热气飘上空中渐渐形成一缕轻烟,慢慢消散。

煮好的元宵像一个个粉嘟嘟的小脸蛋冒着热气,品一品,外软内酥,香甜脆酥,仍有糯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二年级中华文化议论文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自幼,我就住在爷爷家。每每在蛙唱虫鸣的夏夜,听着小溪“哗哗”的歌声,拉着爷爷粗大温暖的手,坐在大交椅上,数着天上闪烁的星星,手上是那本《杭州的故事》,耳边是爷爷说不完的英雄好汉。直到月明星稀,夜深露凉时,才靠在爷爷肩上沉沉睡去。在梦中,我成了手持三尺青锋的小青,率领虾兵蟹将们,驱赶万顷波涛,漫上金山寺,去追杀那个不近人情的法海;在梦中,我又成了身披金甲的钱王,身后是百万雄兵,眼前是震耳欲聋的江潮,手持硬弓,搭上利箭,面对一次又一次袭来的潮神,毫不退缩;在梦中,我成了一手提酒壶,另一手执破蕉扇的济公,唱着“鞋儿破,帽儿破”的小调;在梦中,我成了头戴方巾,手持竹杖,足踏芒鞋的苏东坡,督率杭州的百姓,共同修筑西湖苏堤。

这样的生活已过去了很久,那本《杭州的故事》已不知所踪,直到某天再次读到这熟悉的书名,设法寻觅,但还是找不到这本书。直到有一次,我和爷爷翻箱倒柜,在一个隐密的地方找到了久违的它,它安静地躺在一角,我惊喜地翻开那旧得泛黄的书页,开始重温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夜深了,我仍在看书,那些故事太精彩了,直到我深吸一口气将书本合上,揉着那疲倦的眼睛,抬头望了一眼小闹钟,吓了一跳:“呀!凌晨一点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再不能从爷爷那儿满足求知欲了。手中那本《杭州的故事》成了我心灵的珍藏。孤独的我走遍书市,去寻找我新的慰藉。这里有“齐国、治家、平天下”的《论语》;这里有堪称千古绝唱的《史记》;这里有让人浮想连翩的《聊斋》。唐僧师徒的坚韧,梁山好汉的无畏,传授我做人要有理想;孔明的大智大勇,教我诚信最重要;《红楼梦》的滴血洒泪,让我懂得封建帝王的残暴。

如今,我长大了才懂得,是中华文化哺育了万千英豪,一脉相承写出了一笔笔辉煌。他们的名字叫勇敢、坚强、聪明、勤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有宏伟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有美丽的神话,如女娲补天……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重阳节,又名重九节、登高节、菊花节、茱萸节。我国古代把九定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月日并阳,两阳相重,两九相叠,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每到这一天,人们出游登高,赏菊花、饮菊花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时至今日,一些地区仍保存着这种风俗。政府还把重阳节定为“敬老节”,向老年人表达敬意之情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说它是封建迷信,倒也不全是。今天就让我给你讲一讲我身边的传统文化

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是春节,每到大年三十,家里的男孩们都要跟爸爸和爷爷去坟地“请家神”,家里的女孩都跟着妈妈和奶奶在家里打扫屋子,准备贡品。大年初一,任何人都不能往地上丢脏东西,也不能扫地,这样是怕脏了“家神”的身,房子里还要放两把椅子,是让最大的“家神”坐的。大年初二一早,又要把“家神”们送回他们该去的地方。

在大年初一,还要“贡鬼神”,鬼其实就是“家神”,神是天上的神仙们,有钱的人家要贡上整个猪头,比较穷的人家也要贡上一块猪肉,因为在古代,猪被人们认为是富足的象征,贡品要在大年初三才能吃,在贡完鬼神之前人们不能先吃饭,要在鬼神吃完之后,人们才能吃。

大年三十还要贴对联,“家和万事兴”,“招财进宝”,“万事如意”,吉祥的祝语应有尽有。大门上还都贴上福字,贴福字可是有讲究的,要把福字倒着贴,表示福到了!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一般都吃素饺子,代表一年幸福安康,包饺子的时候长辈总是包里边一枚硬币,谁吃到新的一年会好运不断,晚上吃面条,我们这儿统称“汤”,表示日子过得杠杠地!

初一早晨人们都早早的起来,穿上新衣服。真是“家家户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传统文化中,我们小孩最爱的就是收压岁钱了。传说,以前有一个叫“岁”的怪兽,在小孩睡觉之后把小孩变傻,以后,人们想出了镇压“岁”的方法:在小孩的枕头下面放一个红袋,里边放上钱,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压岁钱。

几千年来,在传统文化中,中国人最看重的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这也是中国人在传统文化中最讲究的。无论相隔千山万水还是近在迟尺春节都要相聚在一起。年,讲究的就是圆满、喜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的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了,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

年三十一大早,早起的小伙伴们就把爆竹放得“呯啪”直响,也把我从好梦中叫醒了。我起床后飞快地来到了姥姥家,过年了,我也得为这个家出点力,你说是吧?我帮着大人贴春联、切菜、准备年夜饭。我家的八哥和嘹哥似乎也被这喜庆的气氛给感染了,不住嘴地叫着“你好!你好!”。

今天每人都有分工的,爸炒菜,妈洗菜,姥姥准备碗筷,我的任务――是做一个水果大拼盘。我先从果篮里挑选出了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大橙子,又去买来了一串红提和几个猕猴桃。我把苹果和橙子削去皮后切开放在盘子中间围成梅花形,接着把红提从枝条上摘下用冷水洗干净,再用开水烫一下,放在盘子外围形成波浪形的花边,最后把猕猴桃剥去皮,横着切成片,叠起来放在果盘中央。现在,一个由我设计制作、用红色的提子绿色的猕猴桃黄色的橙子白色的苹果组成的水果拼盘已经完成了,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营养丰富。爸看了忍不住伸出了他的手,我赶紧把拼盘藏进了冰箱。太阳渐渐西沉,大家团聚在一起,一边吃着丰盛的年夜饭,一边愉快地聊着这一年的收获,真是开心啊!饭桌上爷爷还乐呵呵地给了我一个大红包。等大人们酒足饭饱,我迫不及待地端上了水果拼盘让大家品尝,大家都夸我做得美观有好吃呢!

晚饭过后,我们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看着春节晚会,赵本山的《不差钱》、马东的《五官争功》……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舞蹈《蝶恋花》等节目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随着“当当”的新年钟声的敲响,满天的烟花带着我们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飞上了云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文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小学生秉持的信念。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而古诗文就是这当中的一朵奇葩。古体诗一般又称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诗和七言诗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皆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中国文化真是源远流长啊!

而《论语》,也是一部代表着中国礼仪文化的名著。《论语》有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的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使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语录体”。中国现在发扬并学习的古代著作之一。

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例如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亦简称秦兵马俑或秦俑,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古代实行人殉,奴隶是奴隶主生前的附属品,奴隶主死后奴隶要作为殉葬品为奴隶主陪葬。兵马俑即制成战车,战马和士兵形状的殉葬品。

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什么弘扬文化的事迹。但是,我们从小接触这些代表着中国文化的东西,就是在传承,继承!这种文化,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祖国悠久古老的文化,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正因如此,我们才应该继承,传播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当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但不少民族文化传统也都因此遭到了严峻的挑战。例如我们的湛江有着蔚为壮观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单是各式各类的民间艺术形式就有一百一十多种。但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的民族形式被渐渐遗忘。像这样的民间艺术在湛江,中有在过节时才有的醒狮舞龙罢了。其它各地工艺文化,民俗文化的落没就更是不言韵。

中华民族炎黄之祖那辈流传下来的品德文化:谦卑、宽容、善良、诚信等,已经被经济飞速发展,给渐渐遗忘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侵蚀了这些民族品德文化,受到了金钱的迷惑,逐渐发展成了以看破我利益为中心的处理事情的心态。也慢慢养成了做事情不能集思广益,反而骄傲自大专制独行;对代事物无法容忍自身的损失,无法用宽容的心良去从容的应对;面对困难就放弃,无法迎难而上,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无法试图突破自我。人们不应想到是否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无法共存?是否文化与利益无法相融?

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中最古老的文化,从当初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文明社会,上至人类,下至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但现在也遭遇挑战,文化运用被大大简化,理在的信件,语言被大程度的简化,文字、语言不再优美了。写字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民族文化,保证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使这些最纯林的文化被遗忘。民俗文化、工艺文化、品德文化、语言文化程度是民族文化;根本,只要保护好,才可以保证一个民族的强。

[被遗忘的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观传统文化初二作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是什么,提高了人们的素质?是什么,在人与人之间搭建了友谊之桥?是什么,把我们带到和谐的社会?那是无处不在的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

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开展了有关“文明礼仪”的各项活动,同学们各个都积极背诵“礼仪歌诀”,正是有了这些歌诀,使整个学校的同学都变得文明有礼了,守秩序,守纪律。当然,我也不例外。

自从学习了关于“公共汽车”的礼仪歌诀后,一次,我乘公共汽车去图书馆,途中有老人家上车,车上的乘客纷纷把位置让给老人家,而我却在一旁若无其事。想起自己在学校里学习的礼仪歌诀,脸顿时红了,后悔当初没有给老人家让座,那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不就白学了吗?不行,我一定要使用好这些歌诀。这时,又有一位老人家上车了,我应该把座位让给她。我环视了四周,乘客们丝毫没有让座的意思。于是,我鼓起勇气站起来,对那位老人家家说:“老人家家,请您坐吧!”这时,汽车里的乘客都把赞许的目光投向我,仿佛在说:“现在的小学生真懂事。”

下了车后,我觉得天气特别晴朗,天空上白云漂浮着,似朵朵盛开的白莲花一般,路边的婀娜多姿的小花向我微笑,绿油油的小草为我刚才的表现鼓掌,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文明礼仪,陪伴在我们左右,是我们成长中的好伙伴。我们应该把这种美德发扬光大,让文明之花开遍社会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些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就是过大年,也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

每当过年,到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街上挂满了大红的灯笼,到处都是人山人海,人们忙着添置年货,家里也堆满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听妈妈说,这叫“年年有余”。家家户户都忙着大扫除,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也在家里帮着贴春联,贴倒福字,意思是说幸福就要来到我们身边了。

到了年三十,最高兴的就数我们这些孩子了,我们可以聚在一起放鞭炮,玩捉迷藏。最繁忙的要数爸爸妈妈了,忙了一天,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晚饭后,大家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幽默的相声、滑稽的小丑表演、优美动听的歌舞表演,家里一片欢声笑语。我还时不时地趴在窗台上看烟花,真是太美了!

我喜欢春节,这是个令人难忘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统文化八年级作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年的大怪物,每到春节它就会出来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红纸剪一个“福”字贴在门上,在红纸上写一些吉利话也贴在门上,那叫年的怪物怕红色就再也不敢来了。从此人们年年贴春联,;流传至今。每到过年,街上彩旗飘飘,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家家户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小朋友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到了晚上礼花满天,与家人一起吃饺子看晚会,精彩的表演引的我们哈哈大笑,如果天天过年该多好。

春节过后就是元宵佳节,也是团圆节,这天吃元宵、猜灯谜,寓意家家团团圆圆,合家幸福、安康,每人心中无比幸福快乐。中国传统节目丰富多彩,让我们的传统节日永远继承下去,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光辉灿烂。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剪纸。

舅妈会剪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窗花,非常漂亮,我很羡慕,于是缠着舅妈教我剪一些简单又漂亮的窗花。那天,舅妈拿出两把剪刀和两张白纸,要教我剪一个“喜”字。舅妈让我把纸对折,再写上半个“喜”字,然后慢慢地剪下来。一开始,我怎么剪都剪不好看,在舅妈的帮助下,我终于剪出了一个大的“喜”字,我喜出望外。舅妈不但会剪“喜”字,还会剪“凤凰”、“喜雀”、“蝴蝶”、“小鱼”、“小鹿”……个个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

妈妈还特意让我上网查找了一些有关剪纸的资料。原来剪纸艺术是从唐代一直流传到今的,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有些人,还能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剪成一张张“花草树木”、“山山水水”、“活泼的小孩”、“年迈的老人”等等,真是太神奇了。

剪纸不仅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还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设计出一张张美丽的剪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龙,一个多么神奇和有魔力的名字。龙为何物?早在《说文解字》中就有:“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图腾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它的形象在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逐渐丰满起来。人们普遍认为龙“角似鹿、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而龙图腾形成的原因,一种说法源自黄帝的釜山合符。《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这次“合符”不仅统一了各部军令的符信,确立了政治上的结盟,还从原来各部落的图腾上各取部分元素组合起来,创造了新的动物形象——龙。从此中原大地上就有了共同的龙图腾,因而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我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C”形青玉龙,具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辽宁阜新的兴隆洼文化查海遗址出土的红石堆塑龙,证明了中国龙文化至少已有八千年的历史;安徽凌家滩白玉龙、浙江余杭瑶山白玉龙……它们造型独特、形势优美,无不展现着龙图腾对我国上古时期文化的深刻影响。

随着朝代的建立和更替,龙又与帝王崇拜结合在一起,经久不衰。皇帝自称是“真龙天子”,借龙树立威信,以此获得百姓的爱戴与支持。天子更是身着“龙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龙也象征着皇权,逐渐活跃于宫廷建筑中,坐龙、二龙戏珠、龙生九子图等,连建筑大门门环的基座上,都有着龙的身影。龙的形象无处不在。作为中国礼制的核心用来划分等级制度的龙形纹,在北京紫禁城的装饰雕刻中也有很多表现形式,如观龙池、宁寿宫前的琉璃龙纹影壁,无论是木质镂空还是浮雕,都彰显着这座古代建筑群的庄严与大气。

龙不仅是皇权的象征,它还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文化生活中的节日习俗譬如端午节的划龙舟、春节的舞龙以及剪纸上各种龙的形象层出不穷;而文化习俗,“鱼跃龙门”、“龙翔风跃”、“龙翔风翥”、“飞龙在天”等成语同样寄托着人们美好祝愿;在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龙被奉为神兽,能乘云驾雾,兴云布雨……闻粽香四溢,听鼓乐震天,品文化精髓,“龙”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权力的象征,它不再专属于统治者,它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走进了千家万户。

经过岁月的沉淀,作为华夏文明的图腾,龙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着敢于创新、锐意进取、乐于包容,它是黄帝、炎帝一统华夏的威严;它是尧舜心怀天下苍生的仁善;它是秦始皇一扫六合、挥剑决云的气势。它是李白斗酒诗三百、东坡“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气,它又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英雄气概。它是虎门销烟的烈火,是武昌起义第一声枪声,是南湖荡漾的红船,是天安门前升起的五星红旗,是华夏子孙念念不忘的初心。

朋友,让正处于二十一世纪的我们走近中国龙图腾,走进它的精神内涵,勇于攀登,为国家、为时代,谱写出一曲激昂向上的生命之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小学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许多传统文化,比如:端午节赛龙舟,春节吃饺子……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春节倒贴福字的来历。

从前,有一个大官,他命令大家在过年的时候贴福字。在一次过年,那位大官想了解了解百姓过得怎么样。大官走在大街上,他发现了一位人家把福字倒着贴,于是,那位大官叫士兵把他们全家抓进了府里。大官审问其中一人,道:“你怎么把福字倒贴了?”那人颤抖着说:“大人,把福字倒贴,读起来就是福到,所以小人就自作主张将福字倒贴了……”大人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不但没有罚他们一家,还奖励了他们。

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真是奇妙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近年来,我们有幸接受越来越多的感恩教育,这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要进行道德教育就无法离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中华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和谐,要和谐就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是去破坏自然,去“人定胜天”。我们把天地比作父母,感恩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感恩大自然赋予了与人类生生不息、和谐相处的万物。有了这份感恩之心,我们就会赞美天地、赞美万物,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我们人类长久生存的金钥匙。1988年,75位诺贝尓奖得主在巴黎发表联合宣言:21世纪的人类要生存,必须从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老夫子那里汲取智慧;二十世纪70年代,英国大哲学家汤恩比教授说:要解决21世纪的人类问题,只有孔、孟学说。这些世界顶尖级的人物,懂得我们中华先祖留下的文化是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与大道,而我们更应感念祖恩,以中华文化之精神,重视我们的地球,重视我们的家园。

念及恩情,大莫过于父母的生养之恩。“大爱无疆”、“大道至简”、“大恩不言谢”;要真知和践行感恩,莫过于孝。如果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么很难相信他能对别人真诚。没有真诚就谈不上信用。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告诉人们要从真诚开始,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践行人性向善、择善固执、止于至善。孝,要有一体的观念,懂得孝就是要懂得感恩,把一体的观念落实到生活、言行中就是孝道。我们从对父母开始尽孝心,然后推广开来,对兄弟姐妹、对所有的亲人也有这样的爱心;对老师同学、对领导同事、对社会大众,不管到哪里,都用这种爱心对待所有的人。宇宙万物与我一体,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孝是感恩,孝是仁爱。真正懂得孝的道理,懂得感恩的情怀,就懂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孝的延续,不仅爱现在的大众,还要爱未来的大众。我们要关照未来,不能因为眼前的享受而把子孙未来的资源糟蹋了。如果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大自然的资源被破坏,将来吞咽这些苦果的必然是我们的子孙后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长久发展,就要对自然有恭敬心、感恩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心存感恩的心,感恩自然,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社会。孔子的门人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何谓“忠恕”?尽已之为忠,就是要竭尽自己之力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善待同学、同事、亲朋好友;“恕”寓意“如心”,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了“忠恕”之心,就能认真对待工作,处理好各种关系,就能够“团结干事”。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自立于社会,成就于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