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化自信议论文的论点(推荐20篇)

古希腊的米南德说:“勤奋可以赢得一切。”胜利和成功都是伴随着勤历的人。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都印证了这条真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关于文化自信议论文的论点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207

作文

187

篇1:中国文化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难忘那些品读诗词的日子:一个人,站在小区弧形的拱桥上,赏着这一方宁静,借着月光,凝望着平静如镜的潭面,不禁想起诗人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遂即跌入了诗词的幻想。

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纽带,贯穿古今。

做客李白,迷迷糊糊间悟到了他那“一人饮酒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对饮酒的狂爱。我知道:那是一种无伴也欢欢喜喜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是一种不醉不归的热情豪迈;那还是一种属于放荡不羁的游子的仗剑天涯;那更是一种一瓢葫芦、一把长剑的一曲长歌一剑天涯,在酩酊大醉里仍书写着千古绝唱,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怀?那醉酒的青莲剑仙仿佛又是那样接近,我仿佛又被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万丈豪情所撼动。

问道杜子美,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细细揣摩,终于品出了那家破人亡的凄凉,生于这个安史之乱、战火纷飞的时代,子美,这个苦命的“诗圣”,作的诗可谓论不尽的哀愁、道不尽的忧伤。八月,秋风怒啸,卷起了他屋上层层茅草,悲惨的是,仍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的酸楚。就是如此可怜的子美,也有“白日放歌须纵酒”的酣畅淋漓,不愧为唐的著名诗人。纵观杜子美,他的一生,不正好映证了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吗?

却看苏轼,他绝不仅仅是开创了北宋文坛的豪放派,更是胸怀大志,当他40多岁之时,仍能写出“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是何等的狂,词人仍欲像汉代羽林军一般“锦帽貂裘”,一展英姿,一展宏图。苏轼的豪放、视野广阔,气象恢弘豪放,不拘格律又恣意汪洋,处处都透露着他的一种英豪之气。

中国,这个名副其实的诗歌王国,孕育了千百年的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我们应取之精华,去其槽粕。诗词这条中国文化的血脉源远流长,诗词如纽带,把中国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古往今来,诗词总能承前启后,开创又一方天地。诗词作为一条纽带,真是必不可少又不可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拾文化自信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他的源头可以一直追溯至鸿蒙未开,天地未分之时,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足以令世界惊叹的文明。孤城绝塞,气势磅礴的万里长城,声势浩大,威严耸立兵马俑;有形象生动的甲骨文,有龙飞凤舞的狂草;有笔直端庄的正楷,有流畅连绵的行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国还有着一套庞大的礼仪,科举,官员制度,这种种的一切,让我们享有着数千年的辉煌历史。我们也因此逐渐产生了自负干。

然而,所有的骄傲,所有的自负,都伴随着炮火声被击碎,被摔破,那些所谓的五千年文明,在面对敌人的刀锋时,竟是如此不堪一击,那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一幅幅珍美的画卷,被肆意扔掷于地上,踩在脚底,好像我们的文明也被踩在了脚底,陷入沉睡。

我们不禁回想:“我们,做错了吗?”

于是开始广开言路,大招大揽,不断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但是我们又回首发现,自己究竟成了什么样子?这边一块,那边一点,中国人的意志也逐渐开始模糊,文化的辉煌好像离我们又远了一点。那种屹立于世界之巅峰的自信,不见了。

丢失了。

我们曾想丢弃耻辱前行,却不知道耻辱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如今的中国,各种文化互相交织,却是一派乱像,各种风格迥异的文化互相冲击,文化的多样性都有了,但是等这么多文化最终融合以后,所产生的那个东西,还是“中国”么?如今越来越多父母,自己的孩子还没理解几首古诗,就拉着他去学习英语,美名其曰:“英语是世界性的语言”殊不知,5000年前,又是哪里为世界之中心?就算如今偏移了位格,为什么不想着重回世界巅峰?而去选择别国的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最令人费解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这样,盲目追求外国产品,认为:“外国的就是最好的”,过外国节日,原本的文化被他们抛弃,原本中秋的明月,重阳的茱萸,变为了圣诞树,南瓜灯。就像外国人一样。或许文明没有地域性,但是文化一定有,不然为什么只有这片土地诞生了我们的文明?

他们为了追求而追求,身上那种身为礼仪之邦,天朝上国的自信,那种自付不会输给任何人的自信,好似被我们遗弃了。

如今的中国,文化乱象,急需寻找一支主心骨,作为文化融合的主体,这时候,我们理应高昂着头颅,露出不言而喻的微笑,然后洪亮的说道:“选中国文化!”

理应如此。

一个文明,一种文化若想要立足于世界之林,则必须要增强文化自信。当我们好不容易摆脱了,战胜了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为什么又不愿去拾起那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莫非我们摆脱了肉体的奴役,又要重新回到精神的控制上去么?

只有当我们内心重新拥有那种以一持万的自信之时,中华民族,华夏文明才有可能回到五千年前那,原本属于我们的宝座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化教养、艺术修行就是我们的自信》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你敲不敲钟,太阳也得升起,你走不走夜路,月亮也得升起,我从事戏剧,因为我的生命需要它。

戏剧人的文化自信在哪里?文是雅,艺是俗,我们干这一行的文化教养艺术修行就是我们的自信。

我之所以会干这一行,是因为我有“技”,身上有“活”,我找到了文艺这个能够和我心灵有所对应的行当,它使我幸福。别管我们挣多少钱,有多大名气,是不是干到第一第二了,这不重要。

在唱词念白的时候,我们陶醉于其间,在演角色的时候,我们浸润于其中,我们的自信来源于前辈,我们真的是学过来的,祖师爷给了我们这碗饭,不只是让我们活命,更是让我们得到快乐,快乐是我们干下去的动力。吃多少苦,受多少冷落,还得干,就像太阳和月亮,“天晓不因钟鼓动,月明非为夜行人”,你敲不敲钟,太阳也得升起,你走不走夜路,月亮也得升起,我从事戏剧,因为我的生命需要它。

△濮存昕出演话剧《白鹿原》剧照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先生说:“我的生命属于艺术,我的艺术属于人民。”戏剧人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和月亮,我们干这一行能让老百姓看戏、高兴,还能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念。我第一天站在台上为大家朗诵“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下面有人鼓掌,我发现我能干文艺,能像我爸一样演出,觉得特别快乐。

戏里充满了现代人、年轻人值得观赏、愿意观赏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我们的自信来源于生活本身。传承和创新本身就是一体两面。站在台上,即便你的一板一眼全是前辈的,你也在创新,因为你把活接下来了,在当下,你就是传承的一个环节,你没让它失了传、断了链,这就是创新。演新戏是创新,演老戏也是创新,戏曲行里面有太多老戏了,把老戏拿下,这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一定要学戏、拿活,把前辈的东西拿在身上,真的把自己摆进去了,就叫创新。

有人说为什么不创新,为什么老戏演了这么多年还在演,我说观众五年一拨、十年一拨,那些让坏人向好、向善的老戏,我想让年轻人一拨一拨地看下去。就像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要想让后来的人知道,今天就还得念他们的诗,只要我们个体本真的生命投入进去了,我们就是在创新。

演员需要去做传承的事情,我们被前辈影响过,还想影响后辈人,有多少人会喜欢上戏剧这一行,有多少人会成为文艺青年,有多少人想效仿我们,有多少90后、 00后会喜欢戏,会走进剧场。戏里充满了现代人、年轻人值得观赏、愿意观赏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来源。

△濮存昕出演话剧《李白》剧照我们表现出了中国人的生命自信和民族气质,人们就会敬佩那个演员,同时敬佩那个国家的整体文化。

我们自信因为我们有好的戏、好的曲牌、好的声腔,这门艺术是能够传世的。虽然我们有着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但我们的戏曲到外国去演,他们由衷地为我们喝彩,我们的话剧,到戏剧历史比我们更久远的国家去演,他们也真诚地为我们鼓掌,因为这是中国的。当我们站在西方人的舞台上,自信地表达着自己的角色时,他们看到了,哦,这是中国人对戏剧的认识,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认识,他们有着这样的认知力。

△濮存昕出演话剧《贵妇还乡》剧照我们在西方演易卜生戏剧,一个舞台监督对我说,我的哥哥跟你演过同一个角色,但是他没有你演得好,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上天梯的时候,观众都笑,而你们的戏里,上天梯的时候,观众是那么安静,大家最后给你们的掌声是由衷的,他说我觉得你们读懂了易卜生。

这时,我们收获了文化自信,外国人看到了我们解读西方经典作品的能力。我们的演员在舞台上表现出了中国人的生命自信和民族气质,人们看到好的演出就会敬佩那个演员,同时敬佩那个国家的整体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2007 字

+ 加入清单

江泽民同志曾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对长征精神作出过概括,他认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无论在中国军事史上还是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伟大壮举,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中,红军所表现出来不畏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已经突破了时空界限,深入人心,不仅在中共革命精神史上,而且在人类精神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延安精神: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现

延安精神是中共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现,其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中共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在延安精神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最突出的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延安时期鲜明地打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旗帜;二是延安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三是在延安时期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形成了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特征是实事求是。在延安时期,我党首次全面接受了实事求是精神的洗礼。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整顿了三风,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按照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全党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染下,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聚集到延安宝塔山下寻求真理,奉献青春和热血;正是源于这种精神,形成了改造中国社会的巨大能量,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西柏坡精神:迈入新中国殿堂前的精神洗礼

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包括:两个务必的精神,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敢于的精神,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抓住历史时机,展开战略大决战,展现将革命进行到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胆识和气魄;两个善于的精神,即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的精神。这些精神内涵都是在由革命时期向建设时期转变、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其中两个务必精神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特征。毛泽东同志将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提升到执政党建设的历史大课题的高度来认识,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长期执政的重大法宝和思想武器。西柏坡精神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执政后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上的高瞻远瞩。

综观中共革命精神史,从红船精神到西柏坡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都是党在奋斗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一脉相承,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完整的精神序列。

篇三: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在中国共产党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孕育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含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伟大革命精神,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巨大政治优势,对于推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教育部与中央党史研究室合作共建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加强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研究,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发挥高校优势、推进党史研究协同创新的积极探索,是落实中央要求、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举措。必须准确把握研究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努力建设党史和革命精神研究的高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宣传的阵地,积极挖掘革命文化资源、努力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智库。

要从四个方面加强研究中心建设。一要坚持以好的作风抓建设,将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运用于中心建设,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大力倡导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短、实、新的文风。二要高度重视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有志研究党史与革命精神、积极传播革命文化的党史人才队伍。三要按照有利于整合资源、有利于发挥优势、有利于突出特点、有利于推进工作的原则,积极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四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教育部将加强与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密切配合,加强研究中心理事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秘书处的建设,加大支持力度,提供有力保障;各省(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中心建设,切实履行指导和管理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四年级中国文化议论文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现在的中国人在过节日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习俗,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些文化习俗的传承都离不开中国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历史。然而现在的我们对中国文化又了解多少呢?

别的暂且不说,就说我国的唐诗宋诗,你对它了解又有多深呢?无论是唐诗的艺术魅力,还是宋词的小令,中调,长调,给我们的都是一些许许多多优美动人的画面,让我们回味无穷。

你看,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共同经历了李唐王朝从极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二人都是至交好友。李白才思敏捷,诗风豪迈飘逸;杜甫博大精深,诗风沉郁顿挫。他们是唐诗星空中最为耀眼的双子星座:一个浪漫奇迹,一个情深意永。而北宋词人李清照却展示给我们的是一个“愁”字。其中,她《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间接的给我们展示了她的无限“愁丝”。给我们的都是不同的文化感情色调。

其次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这四件东西,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们一直到现在都是功不可没的。你看我们现在用的作业本都是通过造纸术等一系列程序完成的。而火药在现今社会军事方面的功劳更是数不胜数;是它让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也是它让其他国家对我们所背负的“东亚病夫”有了新的看法。然而指南针在航空、轮船、交通方面的功绩也是闪耀夺目的,接着过来的“路位移”让我们这些对路途的不熟,也渐渐的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使我们到陌生的地区可以找到方向,这些发明,不正是传承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吗?

然而文房四宝也不占下风,你看哪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使人身临奇景,遨游世界,那飞扬的神笔挥洒出豪迈情怀,使人有一种想去了解“它”的想法。同时,也绘画出一张悠闲自若的画面,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从而让人们更加的想去“研究它”。

我想对于文化,既要传统文化,也要有创新精神。中华民族虽然遭受过外族的入侵和列强的蹂躏,但却是四大发明古国中唯一能保持自己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伟大民族。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要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既离不开生养,哺育我们的这块黄土地,也离不开及时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要学会观察文化现象,学会文化透视,发扬中华文化,传承其精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文化的保护议论文

全文共 122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像一望无际的大海,能容下各国的文化,又像一位慈善家总是在不停的支持各国文化的发展但是其他国家可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足以说明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我国的文化在近年来却却屡受破坏,但是我们国家并没有拿其他国家的文化在我国发扬事件做为原因,而是一直在寻找病因,而且还一直在电视广告、公益节目以及一些活动中去发扬中国文化。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因此我国一些社会组织也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为国文化传承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记得去年春节期间腾讯新闻报道“年味变淡”,也是,近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失去了以前的气氛。而西方的“圣诞节”在我不但国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爱好。而且也成为商家们促销产品的一种手段,而且西方公历每月14号的情人节也广受青年人们的青睐。在我的心目中西方的节日的确比我国的节日好玩的多,尤其是圣诞节是小孩们最喜爱的节日,因为他们都知道圣诞节的晚上会有圣诞老人送礼物来。而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约束的,例如春节时不能把自己家门前的垃圾扫走,不能与别人发生冲突,要和蔼可亲,在端午节时不能说端午节快乐,应当说端午节安康,因为这一天是为纪念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虽然这些节日都充满了快乐,但是却有这各种的约束,因此对于小孩,成年人来说这些是比效难克服的。

在我国虽然有很多国家的文化馆和宗教的寺庙等,但是在其他国家却不一样,因为他们只允许本国的宗教文化等以及世界三大宗教文化的发扬,对于他国的文化也不是很欢迎。因此圣诞节又是基督教所创,所以圣诞节流行了世界,而且一些人也认为过圣诞节是一种潮流。而我国的节日也只有海外华侨才会过,就连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在我国的地位都与世界三大宗教不相上下,因此我想年味变淡的问题应该就是这样来的。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不是纪念伟人就是纪念祖先等,而其中又有很多的规章、约束。这对于小孩来说,在我国应该只有春节比效好玩,因为那时候会有压岁钱。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圣诞节可以超越一切,在孩子心里都是玩,而孩子有是家长的心肝,所以年味变淡跟这点密切相关。

春节、端午节……都是纪念伟人、祖先养育之恩的节日,俗话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育。而我国的传统节日就是传承感恩的思想,因此我国的节日不紧不能“丢”,而且还要对他发扬广大,最好是能引入其他国家,让国外的民族一起度过中国的节日。如今在世界各地,各海外侨胞也在不停的传承的中国的节庆,还有在近年来我国的春节、农历七月七日情人节……已流传到国外,逐渐得到国外有人的认可。这表明我国的文化正走向世界,也说明我国是一个开放性的、不计前嫌的国家,能与各国共享文化。但是,仅此一点还不够。我国的文化不管是物质也好,还是非物质也好,我们应当好好保护、传承。因为只有政府保护是不行的,因为它更需要国人的支持和传承。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神,我们应当为它发扬光大,好好的保护它。要不然我国就称不上是“文明古国”得中国了。因为文明源于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双休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红安革命老区,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先后瞻仰了李先念故居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七里坪长胜街革命遗址群。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我们神情凝重,庄严肃穆,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的劳苦功高。面对鲜艳的党旗,在纪念碑下集体举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我们一路追寻着红安革命历史的足迹,追忆着红安英烈们的感人事迹。我们重温历史,体会感受着“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心灵一次次接受老一辈革命精神的洗礼。

在红安的两天日子里,感受最深的是红安人民的革命精神,纪念馆内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为我们述说着一全个个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一幅照片就是一段光荣的历史,一张行军图就是一段艰辛的历程,一件革命文物就是一本生动的党史教材。现代的声光画影中让我们感受到了红色风暴以及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烽火的峥嵘岁月。看着生动的历史画面和一件件文物,听着讲解员饱蘸深情的讲解,使我对红安革命先烈的发展历程及其创下的不朽功勋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一个个感人的革命故事在眼前呈现,一个个鲜活的革命人物在脑海浮现,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在眼前展开,两天的行程让我知识有增加、思想有提升、心灵有净化、党性有锤炼。

一部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自由的革命战役史;一部鄂豫皖苏区的革命斗争史铸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百折不挠、不胜不休的红安精神。我们来到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全面学习了这一段艰苦卓尽的革命战役史,学习了革命成功的宝贵经验,学习了伟大的红安精神,我们将传承革命精神,发扬革命精神。

学习红安精神,就是要学习红安人民创造的“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革命精神。为了革命理想,红安人民抱着革命必胜的信念,执着坚韧,发奋图强,作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学习红安精神,就是要学习红安人民创造的不怕牺牲、勇于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四十八万红安儿女在家门口赴汤蹈火,进行艰苦卓尽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十四万英雄儿女的宝贵生命。四十八万红安儿女,人人是英雄好汉;新婚的妻子送丈夫参加红军,娘亲送儿子上战场;妈妈将亲生儿子顶替革命红军前往刑场勇敢就义,真是感天动地。

学习红安精神,就是要学习红安人民创造的“一图两不图(图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忘我奉献精神。红安人民杀身成仁的品格和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托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本质,是完全的、纯洁的革命精神,永载史册,光照千秋。

这次革命传统教育让我们不虚此行,经历了一次革命精神的洗礼和教育,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心中充满了对烈士的敬仰和崇拜之情,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团结奉献,努力工作,求真务实,爱岗敬业,用实际行动为党旗增添光彩。

作为审计战线上的一名党员,以前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也有过消极情绪及退缩的想法。今天学习了红安革命史,深刻领悟到红安精神后,深切感悟到作为一名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党员,虽然不需要我们向战争年代的先烈们那样抛头额,洒热血,但我们要时刻牢记历史,传承和发扬朴素、诚实、勇敢、坚毅,不胜利不罢休的红安精神,并要把这种精神融进审计工作中,因此,我们要思考工作、做细工作、创新工作,不继推进工作向前发展,做忠于职守的行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尊重文化传承的议论文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__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承载着国家的的昨天和明天,只有让文化的传承和共享相得益彰,才能真正地释放中国活力。如此,兰州拉面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共享正是展现出了中国活力——脱贫。但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难免出现偏差——兰州拉面的总体质量,如此,我们更需让中华文化传承不失“风味”。

现有歌传,“有一个老人在南海画下了一个圈”,随后迎来了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向世界敞开了门户——中国,飞跃发展!随之而来,不仅是经济的冲击,更是文化的碰撞。面对着这些浪潮,我们更需要提高自身经济与文化的竞争力,才能拥有一席之地。而曾经有一篇文章提到,兰州拉面是老百姓的改变命运的“聚宝盆”。既然是能改变百姓命运的“聚宝盆”就更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满足人们和时代的需求,才能让这一碗“脱贫面”拥有持久的活力,才能让兰州拉面的物质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才能让中华文化传承不失“风味”。

林清玄的文章中讲到乾隆皇帝与一位禅师的对话:

“长江一日有多少船往来”皇帝问。

“两条。”禅师道,“一条为名,一条为利。”

如今,人亦多为两种,不为名则为利。但生活,不只是有铜臭那副丑陋的嘴脸,亦有诗画的远方。凭着一部纪录片走红全国的章丘铁锅,人人争相购之,“铁锅之迷”甚多。当铁锅供不应求之际,商家便开始掺假制假售假,以便获取更多的利益。而张氏父子,即便处于“铁锅热浪”之中,依然能坚持初心,用心打好每一口章丘铁锅,不受贿赂。后者所为于公有利于中华文化传统手艺的传承,于私他们问心无愧,实乃君子;而前者,造假售假获取利润,实属助长社会歪风之焰,无益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谓痛心!不禁反问:何为中华文化传承之意?何为传承之道?不为名不为利!中华文化传承不容得丝毫马虎,不容得弄虚作假,如此方能让中华文化传承不失“风味”。

文化乃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不可动摇。即便身处改革浪潮,金钱热浪,亦不可屈志焉。即便是一碗小小的拉面,一口小小的铁锅,其蕴含着的岂只是文化,更是国家民族的根基。林清玄有言: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若一碗面、一口锅都不能用心去“炼”,这何尝只是面与锅的问题呢?一个国家若要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不被同化,不被质化,就必须“炼”好文化,“炼”好中华文化传承之意,“炼”好中华文化传承之道,让中华文化传承不失“风味”。

奚以知其然也?纵横历史,守住文化方能守根护基。让我们携手前进,共举“中华文化传承不是‘风华、风味’的旗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化自信话题初中学生优秀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题记

从乔布斯到人大教授“财富逻辑”,从“杜甫很忙”到“梁林故居被拆”,在这些时事阅读中,我们学会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

在这一系列时事中,杜甫也学会了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骑白马的杜甫、送水的杜甫、高达战士、谈恋爱的杜甫……”如果杜甫穿越过来,看到这些他也只能哭之笑之了。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诗人的一生中都是在忧国忧民、怀才不遇中度过的。也许这就是中国诗人在写出流传千古佳作的前提吧。中华文化极其夺目的一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被贬,失宠,摔跤,悲随之来;外出走走,看看,就有了诗词。

范仲淹,被贬写《岳阳楼记》,才有了“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身处暮年的杜甫在陨落前二年亦写下了“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当然范仲淹比杜甫晚两百多年出生。中国文人的孤独不是一种脾性,而是一种无奈。

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中,“凡是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总不会以轻慢浮滑的态度来面对天地造化,他们总是以极度虔诚把自己和国家命运熔铸在一起。”

如今,网络上对“杜甫很忙”的涂鸦,把中国文人十年寒窗苦读、饱读诗书的君子品行与现代人的浮躁和价值取向的迷失形成鲜明对比。但原画中杜甫冷峻深思的表情却没变。我想,这些处于人为的,归根结底,涂鸦人想保留下杜甫那双深邃的凝望的眼眸。也许是想借杜甫来讽刺我们无聊的炫耀。

就像余秋雨先生写《文化苦旅》的警世意寓。在中国文化的航行进程中,我们也要像古文人一样“苦旅”。

我也曾想划过杜甫漂泊过的水路?可那亮晶晶的水路,竟会这般黯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自信的议论文500字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世界上,有一种声音可以让你在困难中充满力量;可以让你在悲伤中找到安慰;可以让你在就要退缩时又充满信心。这,就是父母的鼓励。在妈妈的一次次鼓励的声音中,我找到了自信的声音。

在炎热的夏天里,我又迎来了一次电子琴考级。望着一个个进去的考级者,我的心跳也随之加快,我闭上眼,不知该怎样来平复我怦怦乱跳的心,忽然,我想起了考级之前妈妈的话:“加油!充满信心,你会成功的!”慢慢地,我的心竟变得平稳和镇定起来,我知道,我想要的正是这种鼓励,我带着妈妈给予我的信心进去考级,,我流利地弹奏着一首首曲子,我相信我能考个好成绩。这一关,我带着自信的声音闯过去了。

“请竞选班干部的同学再回家准备一下,明天我们将竞选班干部!”老师的话在我耳边响起,我忐忑不安起来,在班中有许多同学都要竟选学习委员,并且实力都很强,跟我不相上下。我也知道语言表达能力一直不是我的强项,我的心里充满了担忧,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对我说:“别灰心,自信一点儿,只要尝试过了就行了!”第二天,我在竞选班干部演讲时,我给自已鼓劲:“加油!其实一点也不难!”演讲完后,我发现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看来还是我缺乏信心。带着妈妈对我信心的鼓励,老师对我的希望,同学对我的支持,我闯过了第二关。

要期末考试了,我加紧复习,在要考试的早晨,我又紧张起来,妈妈看见了,拍拍我的肩膀:“别紧张,将自已的水平按平常发挥就好了,你不会考砸的。”在考试时,我冷静、仔细地思考,认真、细致地答题,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且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

我终于明白:不是我不能做到,而是我没有信心,不敢去尝试,而妈妈,她为我提供了自信心的源泉。

直到现在,那三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我想,自信的声音,我也不会再忘记。

这是自信的声音,更是爱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文化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国,一个承载着无数文明的古国;中国,一个充溢着希望的国度。五千年来,茶叶的清香在空中散发出的是中国人的情怀,粉墙黛瓦在水乡中维持着的是中国人的传统,毛笔在宣纸上静静地转动书写的是中国人的历史。夏日的荷塘月色,冬日的雪映长堤,随着七弦古琴的乐律,在中国的万里疆土上,永久地连接着它的过去和未来。

文房四宝

我第一次接触到国画是八岁,当初只是学了一些皮毛,但在那短短几年间,我却爱上了这些染着悠悠墨香的水墨画,爱上了笔墨纸砚。而宣纸,它留给我的印象最深,不是多么华美的形象,而是洁如雪,雅若梅,粗看之下,仿佛夹杂着日月的明朗,。它的味道总是微微染上墨香,从不像生硬的浓香。宣纸的气息,是让人心安的淡雅之味,也许,这便是中国文化之真谛吧,不张扬,但清丽。像那些用笔尖晕染,勾勒出重重意境的水墨画一样,像不染凡尘,轻灵洒的脱仙人一般,在墨香中移步于历史的长河。

越剧

一截飘扬的水袖,一段铿锵的乐声,几声充满绵意的轻柔唱腔,从戏台上,书本上,甚至电视上,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念想。在各类戏剧中,我尤其爱越剧,那台上女子婉转的唱腔,时而啼血悲诉,时而略带豪情,那长长的袖一扬,动作轻缓舒展,唱腔绵长轻盈,浓妆艳抹,金银挂饰之下是灵动秀气的心灵。越剧的美,还美在它的语言,如:“牡丹谢,芍药白,海棠青,杨柳带愁,桃花含恨”。一字一句无不带着柔美、委婉之意。渐渐地越剧对我而言,那生动的形象不再在那电视上停留,而是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暗暗地传播着中国经典文化的美韵。

瓷器

光洁的表面,精美的青色花纹,是我对瓷器的印象,然而,这又是多么浅显的观察,它上面印的是落霞吗?要不怎有此番雍容。它上面印的是水流吗?要不怎有此番似柔似刚的风韵?景德镇瓷器上,精美的莲花给出了回答,它穿过历史的潮流,穿过年代的轮回,突破陈旧的灰土,在温润如玉的青瓶上,飞出了凤凰,绽开了锦花,光润的瓶身,在历史的沉淀中,静静地记录着那些金陵台殿雄伟和霓裳羽衣飞扬的那一瞬间,记录着属于中国的古典之美。

丝绸

柔软地似水,明艳地似光,绵长光滑的丝绸就像时间似的从我手中流开,针脚熙攘之间,一个个生动又抽象的物体在眼前一闪而过,闪金的线条流畅地在华美的“画卷”上穿梭,不带一丝生硬,灯光摇曳之下,在手间拂过的“咝咝”声浸透着空灵的清音,在空中久久地回响着,穿过了千年的时光,穿过了那遥远的“丝绸之路”,穿过了那阵阵驼铃,一直向未来飞去。

窗外,雨在不住地下,浸着清凉的水珠从黑青的瓦上滑落,随之染上了晕黄的白墙,在青石砖上连成一片,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水流。是的,在日月轮转,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之间,中华在静悄悄地雄壮起来,也在静悄悄地点燃着每个人心中的中国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自信的议论文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人说道。“自信能助人成功。”卢勤老师讲道。“我不明白有自信会不会赢,但我明白没有自信就必须会输!”

小学时,我的成绩顶呱呱,总就是名列前茅,深受老师的好评。在小学的六年生涯中,我总就是深感骄傲。

随着秋天的脚步,我上了中学了,小学的一切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学生活压得我喘但就是气来,作业堆如山,做完这科作业,那科又挤过来;英语单词成千成百,像得健忘症似的,朝读夕忘;早晚自修活整人,每一天双眼黑圈……初中犹如无指山,压得我毫无缚鸡之力,又得任其摆布,每一天“行尸走肉”。我越来越厌恶中学的学习生活,开始逃避他。

上课时,我根本不在听课,睡觉,睡觉,还就是睡觉,成绩一落千丈。考试名落孙山。一天比一天厌劣,我开始意识到人生的渺茫。我心中那团火焰灭了,我的心凉了半截,整天胡思乱想,整天沉迷在游戏中……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改变了我。

那天,我没去上学,在乡下的那条羊肠小道徘徊着,满面惆怅,遥望着远方的小河。这时,一个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劳作。他似乎看穿我的心思。果然,那个老人向我摇了摇手,我跟他来到一片枯草从中,四周野草都快枯死了,显得一片凄凉。这时,老人把一快压在枯草从中的大石搬开,我惊奇一看,哦!那就是一抹鲜绿。我感到异常惊奇。老人郑重其事地说:“你看,身边的小草都枯死了,唯有那一抹草被大石压着,但仍生长。它们虽然被压弯了腰,但还就是坚挺着,你说就是不就是?所以说,做人也就是这样!”

从那以后,我找回了自信,阳光地踏上了生命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现代汉族请拾起你的自信优秀议论文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在中国的历史之上“汉”从来没有消失过。长期占据中原的汉族,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之间从来都使人忽视不得。这是炎黄的血脉!这是我中华之组成的一大部分!这是我中华大部分荣耀的缔造者!汉,无疑是骄傲、自信的。而今日之汉族,使人唏嘘不以……

在大部分人眼里,汉族就是户口本上轻飘飘的两个字。它不可以使自己加分,而晚清也无疑是中华一耻,汉族一耻,就这样而已,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甚至在有些想要闹事人的眼里,说一句我大汉族都是欺辱少数名族!现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优惠政策,开国时期为了国家的和平我们没有说过一句不是。这样的政策延续至今,就是这样一个对我们汉族极其不公平的加分也一直存在着,我汉族的青年怨,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被欺负了,因为这就是事实!可到头来我们也仅仅是抱怨而已,都默认着这种不公平。我们从小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那一个个故事令人心血澎湃,激动不已。至此,我对我们这受过欺辱却又在英雄的鲜血之上建立起来的国家有了深深的归属感,我们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可是,没有人跟我们说过,汉族这两个字,在历史之上为它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数不胜数!在那改朝换代,在那如墨长发,锦绣华服被人野蛮的去除时,你想到的是什么?仅仅是剃发易服这轻飘飘的四个字吗?那你是否知道,这些,在汉民族的眼里,就是属于他们的荣耀,就是这汉族的脊梁,你若要毁这脊梁!毁这荣耀!那只能玉碎!在这场轰轰烈烈斗争中,被直接或间接屠杀的应在1000万人以上。1000万,这个数字!叫我看的寒毛直竖,我们的祖先为的到底是什么啊?!!!那样明知道是死却还奋起的勇气到底是从那里得来的?!!!

在了解这段历史的时候,我数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他们,他们一身华服满身鲜血,可脊梁却是挺得不能再直!我为他们而感到自豪,他们为的是汉民族的骄傲不被摧毁,他们是多么为自己的血脉中的“汉”而感到骄傲啊?!!!历史的更替无法阻止,直到了今日,汉族的人数不断地增加。可什么时候,我可以不在看到“我是汉族,没什么好的好吗,一点用都没有!”或听到“是汉族一点都不值得骄傲。”汉族的荣耀一直都存在!这是祖先一代一代传承到我们骨子里的东西!怎能忘,怎敢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议论文我追求自信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经在美国风靡一时的高空钢索表演者瓦伦达,技术高超,不幸的是,在一场重大表演上,失足身亡。事后才知道他上场前总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

这一个风靡美国,技术高超的人,都在压力面前倒下了,更何况我们平常人。瓦伦特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没有专心一致,没有足够的信心,想到的总是失败,不自信地面对,要知道害怕失败就是最大的失败,可见自信是多么的重要。

所以,在压力面前我追求自信!

在压力面前我不屈服,因为我追求自信。自信,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非比常人的境界。拥有了自信,压力变得不再那么可怕。自信可以帮我们在平凡的世界中洞察不平凡的事情。压力面前,面对心灵的明镜,看到自己的长处,这就是自信。

我追求自信,不仅仅是超人的心态。

在压力面前我不低头,因为我追求自信。自信是一种力量,是方向,是鞭策,更是一种泉水般不竭的动力。设想一下,如果瓦伦达上场前,为自己鼓劲,然后自信的面对挑战,而不是没用的不停祈祷,凭他的能力就不会失败,酿成悲剧。自信就是这么一种力量,无敌的力量,把你的潜力点滴不漏的发挥出来,在紧张中得到精神的放松。压力面前,还不放弃拼搏,这也是自信。

我追求自信,不仅仅是这种力量,更重要的就是超越。

在压力面前我能够微笑,因为我追求自信。自信是拼搏的号角,是奋进的动力,是一种不甘落后的思想,更是一种向往美好的超越精神。没有信心的人倒下了,自负的人也倒下了,而唯一有真正自信的人会笑到最后。压力面前,春笋顶破负压在脊背上的坚石,这就是自信。

海伦凯勒,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震撼了世界;音乐巨人贝多芬;一代著名画师徐悲鸿…,他们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常人少,而且有甚者耳聋眼盲,但他们摆脱了压力,走向了成功的辉煌之路。是什么塑造了他们,是自信不屈的精神!他们拥有自信,有拼搏,难道这不是一种超越的品质吗?当你超越压力的时候,压力已十分渺小,因为你已经战胜了自己。

到这里可以说,我拥有了自信,就能在压力面前大笑一声:“我能行!”而后微笑着迎接挑战。在压力面前我追求自信,记住瓦伦达的教训,以海伦为鞭策,希望所有人都能领悟自信,感受自信,拥有自信。记住,因为自信能让你在压力面前有不竭的动力,高超的境界和最重要的超越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体会之二:坚定“四个自信”,首先需要坚定文化自信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所以党员干部要首先增强和坚定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就不会有前三个自信。现在有的干部不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妙(有的甚至持否定态度);严重缺乏历史知识和文化涵养,对人民群众缺少人文关怀,甚至缺乏起码的恻隐之心;对于党的历史缺乏系统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没有真正理解。因此,要以“七一”讲话为指导,把学习党的理论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研究、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所以,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可以更好的认识我国的国情、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可以逐步增强和坚定“四个自信”。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党员干部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境界、增强干部的民本思想和爱民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理解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的基础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交相辉映,五色生辉。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关于四个自信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16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33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把坚持中国特色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驾齐驱。今年的“七一”讲话,总书记又强调了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提出文化自信时,对文化自信加入特别的阐释,说文化自信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这三个“更”,是对过去所讲的文化自信“更根本,更重要”的解释,也进一步阐明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间的关系。

文化自信是支撑“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一种广普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类的灵魂,也是信仰、信念的底气和支撑。文化自信历来就伴随着国家、民族、人类、个人从事的一切活动,成为弘扬和激励奋斗者取得胜利的精神食粮。中国文化从古代文化到现代文化,都成为民族振兴,社会前行的进军号角,成为滋养人类社会发展的阳光雨露,规范和教育着人们,引导和鼓舞着人们,从一个时代奔向另一个时代。而今天的文化自信,则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那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所以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交相辉映,五色生辉。文化自信存在于社会的一切行动中,同时影响着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文化深入于人的一切活动,一切方面,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他不像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有特定的固定空间和具体历史条件。道路自信说的是路径,方向,理论自信说的是行动指南,制度自信讲的是行为规范。而文化自信不仅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而且相互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利用,相互影响。文化自信贯彻于人类生存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自信影响广泛,成为“四个自信”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必须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内存于心将影响深远。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研部主任韩庆祥在解读文化自信时说: “文化自信更深厚,因为文化是人各项活动里面的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旦内化于心,就有稳定性和长期性。一旦文化自信树立起来,这个影响就不仅是深厚的,而且是长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从历史中寻找文化自信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在同一件文物上,用不同的方式来讲,传播的效果差异很大。身处互联网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作为电视产品,历史文化类栏目不能是阳春白雪的学术派,而应放下身段。《国家宝藏》力求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通过具有艺术观赏性的设计来为观众展出“国宝”,并对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历史进行充分解读。让观众在懂得如何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就像主题曲唱的:“一眼千年,沉默也胜万语千言,只有你有幸能描述这光明似箭。”

《国家宝藏》从一开始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这一追求,从第一期节目即可窥见一斑。首期展现了来自故宫博物院的三件文物,每一件都有一段“前世传奇”与一个“今生故事”,还有跟它一起血脉相依的守护人。这一切,都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这些文物历经风雨而来,每一个都是饱满的生命、岁月的传奇。

文物不是尘封的古董,《国家宝藏》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眼千年”中日日流淌、从未褪色的文化自信。这档雅俗共赏的文化节目,是续接历史、让昨天与今天生动对话的过程,是把历史辉煌与当代文明融合的过程,是让国宝级文物从冰冷的橱窗里“走”出来,让人感知其澎湃生命力的过程。这样的节目,也是让博物馆里的宝藏真正生发其独特价值,引发公众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骄傲自豪的过程。如此格局开阔、气势磅礴的节目,值得我们继续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绽开自信之花议论文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自信,才能有接下来的坚持不懈;自信,才能有后来的奋斗;自信,你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小学开始,体弱多病的我,生性怯弱,习惯了默默无闻,习惯了做他人身边的陪衬——一个普通的配角。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明明自己早就知道了答案,手却总是无力的摇摆在桌下,一脸羡慕的看着别人因为回答正确而受到老师的表扬:当自己的同学因为投稿成功而受到其他人的吹捧时,我默默从旁走过,坐在教室的那个角落——那个属于我的座位,从书包里翻出那一沓作文,紧握着却没有勇气去投稿:每当手工课时,有同学走出精美的模型时,周围发出一阵阵的赞叹声时,而我却看着自己藏在桌内的模型默默无语······

老师也曾多次找过我谈话,一次次涌上心头的渴望的火,却总是被自卑的凉水给浇灭。我自己也不停的问自己:为什么不大胆些,为什么不敢演绎出证真的自我?我渴望着被老师关注,渴望被同学们羡慕,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中演绎出真正的自己!

终于有一次,我在一次美术课上,在老师鼓励的眼神中,不由自主的走上了平日里只有老师才演绎主角的讲台上,等我反应过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握住了粉笔,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我努力的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把讲台想象成自己平时独处的小天地里,我深呼一口气,坚定的拿着粉笔,开始画。黑板此时成了我尽情挥洒的舞台,五彩的粉笔变成了我手中挥舞的彩带。霎那间,我觉得自己好像在翩翩起舞。不一会,单调的黑板在我的手下成了五彩斑斓、主题鲜明、青春色彩涌动的河流!

“画的真好!真是栩栩如生!”“真棒,没想到平日里默默无闻的她居然是深藏不露呀!”“没想到她居然有这样的绘画才能!”

那一天,我在讲台上大放异彩,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机会,让我展现自己的机会,而我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奖项。

岁月如歌,似水流年,我们既然来世上一遭,就不该匆匆走一遭,那么何不演绎一次真正的自己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自信的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名人传记中的《牛顿》这本书中的那一段想到了人要有自信心。故事情形是这样的:

牛顿小的时候常常被别人欺负,大家都认为牛顿是一个没用的家伙。当牛顿被别人欺负时,他只是挣扎,并不还手。有一次,牛顿正走在上学的路上,突然一个个子高高的同学走过来,把牛顿上学的路给拦住了,后面又有三个同学拦在那里。他们四个人一起骂牛顿,高个子的那个同学骂得最厉害。终于,牛顿火了,一拳打去,把高个子的那个人给打得趴在地上。其他三个人见牛顿这么厉害,害怕的逃走了。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牛顿以前不是那么懦弱的人,只是没有自信心。后来,牛顿的对手是一个比较难对付的人,可是他当时为什么要打那一拳呢?原因就是:他当时已经被他们骂得无地自容了,很生气,在加上当时他相信自己不是一个懦弱的人,要勇敢的站起来。怒气加上信心在加上实力,就等于力量。但力量的大小就在于你的怒气、信心、实力能不能发挥到最大,如果全部发挥到一定程度时,你的力量一定是很大的。

自信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东西,自信会给我们带来力量,自信会给你带来希望,老师、家长、校长等等,都强调我们要有信心。

信心,我们好好的用它,让它给我们力量吧,大家加油吧,用信创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2462 字

+ 加入清单

红岩精神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初期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中锤炼形成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之所以冠名红岩,是因为南方局的驻地叫红岩村。

红岩精神的科学命题

1985年10月1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主席、原南方局领导成员邓颖超同志重返重庆红岩村,深情回顾当年的革命岁月,题写了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红岩精神由此正式冠名,传扬开去。

1991年4月16日,江泽民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第一次视察重庆,他瞻仰了红岩革命纪念馆,亲笔题词:发扬红岩精神,沿着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道路奋勇前进。2002年5月,江泽民同志再次视察重庆,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培育和形成了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红岩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这段论述,充分肯定了红岩精神在党和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了它的时代意义和对全党全社会的巨大作用。

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胡锦涛同志到重庆考察工作时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这是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对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的伟大号召。

中国革命精神中的红岩精神

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过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奉献了井冈山精神,其内核是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努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政治勇气。在长征路上,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克服了千难万险,实现了战略转移,奉献出长征精神,其内核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奉献了延安精神,其内核是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完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决战,完成了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奉献了西柏坡精神,其内核是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两个务必的执政镜鉴,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并不断探索执政规律长期执政的伟大起点。

与这些辉煌胜利与伟大精神同样彪炳史册的是,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奉献了伟大的实践成就和光辉的精神成就。

在实践方面,南方局创造了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伟大业绩:坚持政策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维护国共合作,推进抗战向前发展,为实现和平民主团结而奋斗;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最大限度地争取中间势力,开拓统一战线新格局;开展国统区抗战进步文化运动,造就革命文化大军;突破国民党外交垄断,开展国际交往,为新中国外交工作奠定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把国统区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在精神方面,南方局培育形成了光耀千秋的红岩精神: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为争取抗战胜利和为新中国奠定政治基础的时代使命;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英雄气概。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

因此,红岩精神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丰富了与中国共产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建立的丰功伟绩相辉映的精神宝库。

红岩精神与延安精神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两大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全新精神风貌和崇高思想境界在那一时期的集中体现。红岩精神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国性的政党公开走向国统区的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沟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开端。红岩精神与延安精神具有同一性和继承性。

首先,它们都是我们党一贯指导思想和宗旨在这一时期的具体表现。它们的本质都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们都是我们党在政治上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党在幼年时期,曾犯过右的和左的错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所以屡起屡仆,屡仆屡起。遵义会议以后,我们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有长征的胜利,才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才有延安精神的形成。周恩来等到重庆,带来了延安精神,带来了实事求是的作风,特别是克服了党在白区工作中的一些错误,模范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了大后方的大多数群众。我们党走向成熟,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团结多数,统一战线。因此,红岩精神是党在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

其次,它们虽同时产生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但所处的具体环境又不同,这就使得红岩精神较之延安精神既有共同的时代特征、精神实质,又有具体内涵和独特个性。延安精神产生在抗日根据地,而红岩精神则产生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在这既是染缸又是虎口的重庆,要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是绝难做到的。这就决定了红岩精神所独具的鲜明个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适应城市政治斗争,在应对城市复杂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的过程中产生的。从这一角度讲,红岩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使其在当代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