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次回家为话题的作文(15篇)

浏览

699

作文

15

篇1:关于让爱回家话题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离开家的时间久了,心里总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迫切的想回家的想法。寒假暑假时,在家呆久了,感到无聊,就想出去透透气。一去就是七八天,一开始感觉外面的世界真好,可这种感觉往往坚持不了几天,我又会思念我的家,觉得家比哪里都好。

今天已经离家八天了,这是我在云南的最后一天。

走在异乡的小路上,我无心欣赏身边的风景,看还是会看的,玩还是玩的,笑还是会笑的,可心底下,又有一种藏不住的忧伤——我纯粹想回家,可外面的日子好像知道我的心思,故意要与我作对似的,我越是期待,它越是不给我希望——越过越慢。终于踏上回家的路上时,我心中的竟是激动不已。

我回想起唐山,我的家。

唐山是有味道的,人们的口音,那里的瓷器,那里的板栗,那里一切的一切,我都能闻出来。人对家乡是熟悉的,是爱的,是了解的。家是一个人一生的归宿,家能在你受伤的时候呵护你,能在你寒冷的时候拥抱你,能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突然觉得自己很荒.唐——到现在才明白,家是最好的。

我看着窗外掠过的景色,一座座青山,连绵不断;一条条江河,流向远方;一片片梯田,层层叠叠……这重复的景色让我感到厌烦……晚上我失眠了,凌晨3点就起来了,5点时又睡觉了,迷迷糊糊地睡到北京站。一觉醒来,大片大片的平原出现在眼前,我们终于到了华北平原。我好像见到了久违的朋友一样,好想扑倒地上给他一个拥抱。回家的感觉真好,好过在外面玩一百天——外面的世界是新奇的,家乡是熟悉的。

到唐山时,我心潮澎湃,不知所措,原来到家的感觉是这样美妙。看到家乡的一花一草一木,我自豪地说:“这就是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让爱回家话题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是忧郁的深蓝,时而庄重,时而神秘,渲染出命运的印象;生活是生动的翠绿,时而明快,时而清新,映照出青春的色彩;生活是热情的鲜红,时而温暖,时而奔放,诠释出生命的华章。是爱让蓝更澄澈,让绿更清新,让红更火热,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让爱情回家

蓦然回首,竟瞥见岁月的枝头,朵朵桃花俯首含笑。才猛然发现,时光的春风摇落了满地的花瓣。弯腰拾起片片粉色的记忆,宛若汩汩暖流,抚在手里,化在心里……

窗外的桃花开得正好,阳光也慵懒地洒满院子里的每个角落,门外时不时地掠过饺子的香气,门里煮饺子的水气氤氲整个屋子。“别烫着了,小心……”妈妈一如既往的像在我小时候一样喋喋不休,但那种微笑的唠叨却让人心里浮上一股暖意,就像锅里慢慢翻腾上来的茴香馅儿饺子一样。在沸腾的开水里,饺子显得越发的晶莹。自从爸爸生病后,妈妈经常做茴香馅儿的.饺子,用她的话说,都可以到饺子馆做活了。妈妈手艺的“突飞猛进”最主要是因为爸爸爱吃。我小心翼翼地把第一碗饺子端给爸爸,他脸上的笑容比窗外的桃花更灿烂。

桃花未开时,谁都不会多关注一眼干枯的树枝,就像饺子的香味只有煮熟了才会越来越浓郁,才会叫醒人们肚子里的“馋虫”。而人,也只有经历沉淀,才会更懂得珍惜。

印象中,爸妈会经常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要么就是妈妈唠叨爸爸抽烟太多,不做家务,要么就是爸爸一脸不耐烦的嫌妈妈永远像个复读机一样絮絮叨叨,甚至会因为饺子做什么馅儿吵得不可开交。当然最终爸爸会妥协,因为我和妈妈都吃不惯茴香馅儿的饺子,爸爸只能选择放弃。而这样的妥协又何尝不是因为爱呢?那时,我却无知地以为我和妈妈赢了,甚至会因此洋洋自得。

桃花年年会开,但是现在却开得更加安静,自然,少了最初的昂着头的娇艳。现在家里也听不到爸妈的争吵了。更多时候,会看到妈妈向朋友展示爸爸从外地给她买的镯子,笑的像桃花一样娇羞;会看到爸爸抢着做家务的身影,会在未进家门时就闻到阵阵茴香饺子的香味……

有时生活就是黯淡地天空,而努力才能渲染出澄澈的蓝;有时生活就是熄灭的烛,而努力才能勾描出火热的红;有时生活就是无月的夜,而努力才能点染上片片繁星。

不知道最浪漫的爱情会不会沉淀为亲情,但我知道,尽管时光会将片片花瓣摇曳坠落,尽管曾经各自骄傲,以为对方的妥协就是自己的胜利。但是,总有一天,我们让爱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终于可以回家过年了。

说起来不怕大家笑话,我是来自福建省一个小山村。从三岁就跟我家人来到上海。从小就听我爸说,我家乡是很偏僻,交通不发达的穷地方。但是我家乡很美,山清水秀的世外桃源。早晨起来,白雾茫茫一片,一眼望去,就像一头头骆驼的山峰,围绕我们村庄。山上一片片绿油油的荔枝树。荔枝树长的果实是以前我们村庄经济支柱。现在却卖不上价钱。我爸爸带我全家到上海来打工。为了能多赚一点钱,一直都没有回去过年。去年年底,我爸厂里没有事情做,就提前放假。我心里想,爸爸这次没有理由说不回家过年。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我向爸爸提出回家过年的想法,爸爸高兴的回答我:“今年我们全家都回去过年!我高兴级了,从此天天都在想,家里过年是不是和上海一样的?等一天又一天,终于到2月5号这一天,我们全家都踏上火车回家,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有那么多人啊!大家都很辛苦挤在一起。有的连座位都没有。但他们都没有感觉到累,大家兴致勃勃地交谈着,怎样把这年过好。在火车上玩累了,我就睡着了,突然就听到爸爸叫我:强,快点起来马上就到站了。下火车还要转客车才能到家,这一路上就听着我爸爸说,现在什么都变了样,路都比以前宽好几倍,山都没有了,都盖成工厂了。

过年了,家里和上海真的是不一样啊!一大清早就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整个村庄都是红通通的景象。

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恭喜发大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初旬的中国,寒冷却弥漫着忙碌与欢乐的气氛,大大小小的集市上,布满了出售年货的小摊,小老虎头、中国结、春联等,异常热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夹杂着缕缕寒风,但这丝毫也不能减弱人们过年的热情。

一晃到了腊月初八,人们用各种方式昭示着节日的到来。用薏米、红豆、各种干果,加上红糖等,和在一起,煮成甜滋滋、香喷喷,还冒着会热气的腊八粥;或者把大蒜泡在陈醋中,再加上适量的糖,制成爽口的糖醋蒜,吃起来别提多带劲儿了,看老姑吃了一口,我跟着也吃了一口,:“啊,好酸呀!”1月30过春节,各式各样的鞭炮在晚上响起,烟花的光辉映照出我们喜悦的笑脸;我们打开电视,换到CCTV1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有说有笑,可热闹了!除了与放鞭炮我们还吃了饺子。包饺子时,大家一齐动手,把馅料放在饺子皮中央,用饺子皮把馅料包裹起来,把边沿捏紧,饺子就做好了。我包的饺子像枕头,老姑包的像桃子,妈妈包的最漂亮,像闭合着的贝壳。

锅里的水烧开了,老姑把包好的饺子倒进锅里,那些饺子们像跳水运动员一样,一个个争先恐后扑嗵扑嗵地跳进了水里面。

过了一会儿,饺子煮熟了,老姑用漏勺把浮在水面上的饺子捞起来,放在碟子里,再加点酱油、香油、蒜泥、剁辣椒,端到桌子上来了。

我迫不及待,嘴向碟子凑过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舌头一碰到饺子,就情不自禁地说:“啊,味道好极了!”

一转眼,年的脚步又远去了,曾经热闹的街道也一下子安静下来,下一年的气息去向朴实的中国人召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回家过年,求的不是句句奉承的话语,不是盘盘美味的佳肴,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坦诚,是爱心饭中的温情。

回家过年,已成为年前最热门的话题,外地游子也早早地期盼着能回家过年,一大部分人已得到了回家过年的幸福车票,而还有的人坚守在岗位,还有的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回家,但相信他们的祝福早已传达给了家人。中央电视台也推出了相关栏目,看了让人感动,让人感受到了思念中的爱。

大街小巷到处年味十足,更勾引起人们回家的欲望。店铺里,飘着喜庆的年歌,百听不厌;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门窗上,贴着春联、窗花,红红火火……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走亲访友,人人满面春风,家家欢声笑语。

每年,我们家都会欢聚,寻找有些陌生的家的味道。每次我们都会拎回一些礼品,虽然分量不重,但“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礼品里包含着一份份思念,一份份关心。到家时,桌上已经摆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虽然不是山珍海味,但每个人都吃得格外香。男人们互相敬酒,女人们谈论购物时尚,小孩则谈论奇事,玩成一片,时而哈哈大笑,大家谈笑风生,无拘无束。饭后,舞龙,舞狮也开始了。锣鼓冲天,龙划过眼前象征着吉祥、尊贵、勇猛;狮摇头晃脑,寄托着太平、好运、威武,看得我们赞不绝口,热热闹闹,一家人带着美好的希望一起迎接新年的来临。晚上,吃一碗馄饨,意喻着“稳稳当当”,餐后,与自己的好伙伴或亲人并肩欣赏烟花,也别有一番趣味。但是,我也发现很多人沉浸在手机中抢红包,聊天,这是团结的日子,我想,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融进家的气氛,玩传统游戏,一年只有一次,好好珍惜吧。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归来吧,归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等萦绕耳畔的歌曲,还有 “三百六十日云终,故乡还与异乡同。”“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等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深深牵引着回家过年的人们的心。

家,是一个人心灵的归宿,回家过年,就是历经风雨的小船找到了温暖的港湾;家,是一个人熟悉的乐园,回家过年,就是失散的亲人找到了亲密的故友……过年回家看看,爱,一直等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适用话题:常回家看看、孝顺、赡养父母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从传统的孝道理念转化为现代孝道文化,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又要义务对称。

昨天是父亲节,就是在朋友圈一片晒父亲热浪中,北京房山区一位伤透心的91岁老父亲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告上法庭,只为他们能常回家看看,照顾自己。

杨老汉的诉求很简单,“一是弄点饭,二是弄点药,跟我发脾气不行”。他说,除做饭外,其实还是想多看看子女,攥着每月7000元的退休金,他并不差钱,缺的是子女的陪伴。

父母赡养可以分为物质赡养、精神赡养和生活照料三方面。对于不缺钱的杨老汉,他需要的是精神赡养也就是常回家看看,还有基本的生活照料。

“常回家看看”已经入法五年,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全票表决通过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常回家看看”列入法律条文之中。可是,五年下来,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一是孝道入法,难在执行。为了让法律能落地,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常回家看看”这一内容,各个地方纷纷出台配套的地方条例进行了强化,其中除了鼓励性的规定之外,一些地方还有一些创新举措。

比如,《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就规定,如果子女等家庭成员拒不探望老人,老人可以提起诉讼,要求他们履行探望的义务。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这一生效判决,相关信息将会归入信用平台,对当事人的买房、贷款等经济活动都将带来一定的影响。可现实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问题的,毕竟少之又少。

二是孝心入法,清官也难断家务事。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在调解过程中,因为年事已高,虽不能完全听清楚3个儿子的话,但杨老汉能从他们的表情、手势中感觉到,自己有些“不受待见”。“常回家看看”是一种道德良知,更是感情的自然流露。道德缺失,靠法律弥补是没有前途的。对于不孝者,强制手段也强制不出他们孝敬父母的热忱。

在问题的背后更有生活的压力。当一个常识性的人伦行为变成大众普遍关注问题,其背后必然折射的是社会的无奈以及亲情教化的缺位。

三是,我们在感恩父爱如山的恩情同时,也在反思如何去做一名父亲,如何做家长。有心理学研究指出,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很早就相对固定下来了。此外,早在10到11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完成了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变。所以,他律道德强制不出孝心,自律孝道在儿时就已定型。亲情教育才是王道。

杨老汉说:“我不知道能活到什么时候。”这种悲凉让我想起朱自清《背影》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如何从传统的孝道理念转化为现代孝道文化,强调两代人平等、自由、民主相处,又要义务对称,“孝”与“慈”相辅相成。只是无论作为子女,还是家长,都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让爱回家话题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回家,是回到一个避风的港湾;回家,是找到几许心灵的慰籍;回家,是点亮一盏迷路的明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诗文无一不表达了回家的心绪。

记得以前的每年暑假,我都会和我的奶奶坐上汽车到滨海去玩。因为那有我的表哥表姐,所以每次都是玩到快要开学了才回来。有一次,我才到的几天和哥哥姐姐玩得很快乐,可后来被我的表哥给欺负了。我顿受委屈,闹着要和我奶奶回家。可是,我奶奶不让我走,说玩到开学再走!

我一个人跑进房间,蒙着被子,眼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眼角慢慢滑了出来,一滴接着一滴……脑子里也浮出了一些记忆:对,是家!是家!想家的感觉也越来越浓,想起了我在家里不会受到欺负;想起了家中的爸爸妈妈,想起了有事他们会护着我的;想起了家附近的伙伴,想起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

遥遥思念的还有屋门我亲手栽种的银杏树,院子里一见到放学回来的我就直摇尾巴的大黄狗,一点一滴,一点一滴……就像雨后的春笋,那么清晰,那么明净。

也许渴望回家是在外心情不好时的习惯吧。过了今天,和表哥和好了,又忘记了回家!直到离开学还有几天的时候,爸爸打来了电话催我回家,内心深处才又重新升腾起想家的情绪!

终于踏上了回家的旅程,车窗外的景色很迷人,一排排树,一个个水塘,一座座房屋飞快的从身边越过,可我已经无心欣赏。总是在不停的问奶奶还有多远到家、还有多远……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飞回已经久别的家。

终于回到家了,又见到了那颗银杏树在风中婆娑起舞发出“沙沙”的响声,又听到了那条大黄狗熟悉的“汪汪”声,还有爸妈问不完的在外怎样、怎样……那时我深深的感到,回家真好!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的脚步不停的奔波着。不管路有多远,山有多高,家是我们永远的心灵的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二零xx年二月九日,正是我和爸爸妈妈回家过年的好日子,我和爸爸妈妈高高兴兴地,带着行李出发了。我们先乘公共汽车到火车站,检完票,我们等着火车来。火车来了,我们急忙找我们的车厢和号码,我们找好了,我才放松说:“终于可以回家里了!”“是啊!终于可以回家里了!”爸爸妈妈异口同声说。

我们这回坐的是硬卧,以前有一次我们坐的是软卧,今天我爸爸妈妈让我见识了硬卧,我爸爸妈妈称现在人不多,带我去看了看硬座,还看了看站票,我的感受非常大,因为每个的层次都不一样,待遇也都不一样,很复杂,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吧!

最好的是软卧:有两个桌子,一个在床这边,一个在有凳子的那边。还有,一个房间有四个床位,每个床位都比硬卧的床位宽一点,有门。每个人,都有两个耳机,一个电视。

比较好的是硬卧:有两个桌子,一个在床这边,一个在有凳子的那边。还有,一个房间有六个床位,只不过没有门,还有一个统一的小电视。虽然没有软卧好,但是至少能躺着睡和看电视。

还可以的是硬座:至少有座,有桌子,还有水。虽然没有硬卧和软卧好,但是也能凑合一下睡和玩。

最不好的是站票:只在火车里有个地方,没有座,更别说硬卧和软卧了。

火车上的人特别多,不难看出,有些有钱人也有买站票和座票的,有些没钱人也有坐软卧和硬卧。不管是软卧还是站票,这些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他们的眼里充满了回家过年的憧憬,虽然有些路途疲惫。正如歌里唱的那样:“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回家为话题4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唉,真悲剧啊,妈妈出差了,爷爷奶奶又在瓯北堵车了,我只好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我可是第一次独自回家。走在路上总觉得好像有坏人在盯着我,我不禁加快了脚步。不知为什么,每次一个人走在路上,我都会有这种幻觉。我心里暗暗埋怨着:哼,你个臭老妈,那么不负责任,让我一个人回家!回家找你算账去!

到了车站,记得上次和妈妈坐的是几路车来着?好像是105,但坐到哪个站点呢?不知道,算了,看到附近熟悉的建筑物就下来,应该不会错吧。

我壮了一下胆,上了公交车,我把包紧紧抱在手里,谨慎地打量着周围的人们,自言自语道:这人戴着墨镜,有点像坏人。那个人表情怪怪的,难道是小偷?……啊,脑子都快“爆”了,怎么看着人人都像坏人啊!

终于下了车,再过一条马路就到家了,可我一般不怎么独自过马路的!车来车往,万一出交通事故怎么办?我又给自己壮了壮胆,心想:同学们都说我是“女强人”,怎么能这么胆小呢?挤在人群中冲过去就行了嘛!我赶紧挨在一个大人边上,让她给我当“挡箭牌”,紧紧跟着她过去了。

终于到了家门口,我长呼了一口气,捏了一把汗,仿佛经历了“勇士大闯关”。唉,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独自回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以回家为话题400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最热闹的时候得算傍晚,塞车是常有的,狭窄的路面容不下太多的车辆。呆板的红绿灯指挥着,却如何也控制不了人们归家的心。像是步入了禁地,这,很静,可以听到石板上的敲击声,轻轻地伴着心跳。还可以看到的是一片隐隐的伤。这里是老人集聚的地方,周围一座座破落的土砖瓦房将这里围住,围成了一道抑郁的风景。日下西山,人们仅有的乐趣就是围着那石刻的棋盘,思索着那未完成的棋局。或是静坐在环流的清水边,水中倒映的是一抹残阳。她坐在那藤架下,爬满皱纹的眼角,折射落日的余光。她的眸凝视着远方,那云的彼岸,有她所牵挂的人。远走他乡的游子啊,你们颠沛流离在他乡之际,是否依稀记得亲人期盼的眼光。等有空闲时便回家,那誓言是否真是一时的失言,一句话,便是一生的等待。而那曾许下诺言的人啊,忘了一切,忘了回家,忘了秋日下梧桐叶落下的一地悲凉,忘了凉雨正冲刷这颓圮的篱墙,一点一滴,刻在亲人的心上。泪终是落下了,等待了太久,仅一滴,便穿越了今生所有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走在街上,碰着认识的人,都问这我同样一句话,这回家过年了吧?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启程就在这两天了。

有首歌不是这样唱的嘛,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

刚才,家里老爷子又打来电话问,什么时候回家呀?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虽然说我心里确实是有千万般不愿意回去过年,但是,不回去的原因也是,这里确实有事啊。

不然,我的那点点不愿意,又怎能阻挡得了他回家的脚步呢?

回家过年,回家过年,有钱没钱都得回家过年。只是,兜里没钱,也总归觉得,年难过啊。

想着过几天,朋友圈里又开始晒美食,晒新衣服,晒红包,各种晒。就祈祷着,自己的手机关机吧,关机吧。让我静静的在家陪老人家过个年就好。至于那些和过年相关的,就让我静静的忽略吧。

还记得当初听王宝强唱这首歌的时候,还是感觉听情深意长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年夜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

如今再听这首歌,总有种时过境迁的感觉。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是,谁又曾知道,我也想衣锦把家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让爱回家话题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家是什么?家是难舍的亲情。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孩子撑一方晴空;在这里……

——题记

孤独

天,冷;月,圆;人,静。

我挪着疲倦的步子,在冷冷的月光里,缓缓地行走。驻足,昂首,看着月亮,感受着她发出的微光,她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请帮我带句话给远方的爸爸妈妈:‘我想你们,回家吧!’”我的心不禁这样说。

幸福

我继续挪着疲倦的步子,缓缓地行走。驻足,我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破旧的矮房子里:

“孩子,去帮我拿以下大蒜,我做饭要用。”

“弟弟你去。我要切菜。”

“不你去”

他们推辞着,谁都不愿去,最后还是妈妈去了。他们积极的准备晚。突然,一只手拍了我一下,我转过头去,那位叔叔说:“小朋友,你站在我家门口干什么?需要我的帮助吗?”我匆匆的说了一句:“不用,谢谢!”便跑走了,藏在一棵树下,待那人进去后,我又站在他家门口窥视里面的一切。

他们见他回来,便拥了过去,他们一起坐在八仙桌,吃着准备许久的、蕴涵着哝哝亲情的晚餐,他们脸上洋溢着甜甜的笑容,那是多么幸福啊!

我走在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幸福的一家。他们是多么幸福、多么快乐!

呼唤

雨,从天而降;风,迎面而来;我,急速回家。

回到家,躺在床上,眼里流出一粒粒晶莹透亮的珍珠,它们是热的不象其他珍珠那样冰凉。我在回忆的陪伴下,进入梦乡:爸爸妈妈陪我一起散步……

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在外奔波的劳累与辛苦,我能感觉到我被你们深深爱着。但我还是想说:“您们回家休息一下吧!常回家看看,在这里有子女为你端茶,在这里……

为何我眼里常流着泪水,

因为我爱你们爱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年三十那天,我们一家坐火车到老家去过年。我蹦蹦跳跳地跑在最前面。

下了中央门汽车站,我看见汽车站旁边有几位男士,他们穿着打工的衣服,大概等不及换下来了,裤腿上还沾着泥巴。他们好象是一起的,只见他们一边走一边说着什么,左手领着塑料袋,右手拉着不是很新的拉杆箱,三步并作两步的向火车站方向走去。后面紧跟着一位瘦瘦的小伙子,他左臂下夹着一个大布袋,右臂下也夹着一个大布袋,布袋很大,一个布袋足足能放下三床被子。因为他很瘦,在两个布袋中间,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大箱子在移动。不远处有一位老伯,他身边的麻袋也是鼓鼓囊囊的,可能是在外打工不方便,人走东西也只能跟着。鼓鼓囊囊的麻袋比他的人还要大,他咬着牙吃力地背着,一会儿他又把那大大的麻袋索性扛在肩上,他的背压得低低的,嘴巴一张一合,在喘着粗气,向前走着。

火车站的售票大厅真是人山人海啊!每一个售票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像一条条长龙。旅客们在等待买票的时候可着急了。有的急得把脚跟抬地高高的,有的把脖子伸得长长的,不停地向前张望,还有的粗暴地敲起了售票处的台子,大声地喊:“怎么这么慢!怎么这么慢!”买好票的旅客都放下了心。有一位老伯看着自己买到手的票,看了又看,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里,还用手按了几下自己的口袋,才放心地向检票口走去。

我们因为跟着老爸沾点光,直接就向检票口走去。检票口人很多,可能是时间还没有到,许多人就在外等。可能是买好票了,心里踏实多了。有的人坐在自己的包上聊天,有的人走来走去,偶尔看看手机,有的人打开了照相机,照下了这难忘的一刻我和妈妈跟着老爸,也加入了回家过年的幸福的列车。

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多么艰辛,能回家就好。此时,我好像听到了响彻云霄的声音“回家过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回家为话题400字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放学路上,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回家,工人们三五成群地回家,就连天上的鸟儿也是。而我却是一个人骑着单车,慢慢悠悠在路上晃着。心里莫名出现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空虚。不错,这种空虚的感觉便是寂寞。以前,寂寞的感觉不知陪伴了我多少次放学,直到遇见她。

她叫婉,我们从相识到现在已经二年了。我们一直是同学,和她的名字一样,她是个特别活跃的女生。正是她的这股活力把我从寂寞的深渊里拉了出来,正是这股活力把我孤僻的性格变成开朗。我和婉虽说是好朋友,但我们的性格、爱好差异可不小。我喜欢安静,她却喜欢热闹。她老是坐不住

下雨时一条雨伞,二个人走在一起,边走边笑着,这些都是我前所未有的经历,她和我在一起的经历彻彻底底地把我心里的空虚填补完整了。

这次重演了久违的一个人回家,短短二十分钟的孤寂让我被记忆里的幸福笼罩,短短二十分钟的空虚使我懂得友谊的珍贵,也让我明白今天这份友谊,就是明天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回家过年的话题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春节了,我们一家都乘着车回到了家里。

年三十的早上,我们全家都忙碌地准备中午的午饭,我和姐姐则到集市上买东西,等到吃中饭的时候,我们就回来了,但还是要先贴对联再吃饭。我和弟弟妹妹们都成了“疯狂贴联手”。终于把对联贴完了,可以吃饭了,看着桌子上的菜,真是令人馋涎欲滴。吃饭前必须先放鞭炮、在大门前点上特大号的香烛,我迷惑不解的问爷爷:“爷爷为什么要点香呢?”“哦,那是应为老天爷饿了,所以我们要敬天。”爷爷说。我点了点头。开始放炮了,在放完炮以后,我们一家十个孩子、十个大人都上了桌。我们大人一桌、小孩一桌。爷爷看到这情景,情不自禁地说:“真是十全十美,十全十美呀!我们都拿起筷子吃饭还一边吃一边说。最开心的是晚上了,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晚上,我们吃的是汤圆,它寓意这团团圆圆。吃完饭以后,只要给大人磕一个头,就可以得到100元。到了家家户户放烟花的时候,只要你望天上一看,引入眼帘的是许多璀璨的烟花。我们家里有一个习俗就是要熬夜,而且不能叫别人的名字,要是鬼听到了这声音就不好了.

到了年初一地早上,家里已经有堆成山的垃圾了,我刚要扫地,爷爷就一把拦住我:”扫不得、扫不得。"我挠挠头说:“为什么呀?”后来我知道了,原来把垃圾扫出去就等于把金钱扫出去。早餐是甜汤,喝完以后还要把碗倒扣在板凳上。这表示甜甜蜜蜜的一年,把碗倒扣是让这甜蜜之气跑不出去。

家里真好,那里有城市感觉不到的风土人情,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