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蚯蚓日记读后感一年级1000字(推荐7篇)

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饱含着人生的清醇与忧愁;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生活日记。接下来开学吧给大家推荐了一些关于蚯蚓日记读后感一年级1000字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1785

作文

1000

篇1: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让人心痛的故事了。由于安妮一家是犹太人,在二战期间为了躲避纳粹的逮捕,一家人躲进了阁楼,一躲就是两年多。在这两年里,安妮在她的日记“吉蒂”里记录了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和点点滴滴。

从安妮的文字不难看出,她年纪虽小,但却心智成熟,天性乐观,洞察一切,明辨是非。之所以会读《安妮日记》是因为知道阿姆斯特丹有这么一个博物馆叫安妮之家。这个博物馆因《安妮日记》而闻名于世。于是怀揣好奇,开始看这本书。从序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折射的是二战时期被阴霾笼罩下的历史。也是从序言便知道,安妮一家的最终结局。直到现在写下“安妮一家的最终结局”,仍然抑制不住留下眼泪。安妮记录了他们在密室里的日常生活;记录了住在一起的人们心情变化,喜怒哀乐;记录了她对生活的惶恐和希望。文字生动而活泼,看书的过程中我分明看到了一部活生生的电影,看到安妮可爱的样子。

如果,如果在看安妮的日记之前,我不知道她们的结局该有多好。安妮一次次的写到战争到年底有可能就结束了,她们有可能就重获自由了。每次看到这些字眼,反而更加心痛,心痛即使她生性乐观,但现实却不是如她所愿。如果提前不知道结局,我一定像安妮一样,满怀希望,虽然当下生活艰难,煎熬,但终会过去。我会期待安妮回归自由的那一天,我会期待她穿上合身的漂亮裙子那一天,我会期待她畅快的呼吸自由空气的那一天。读日记的整个过程中自己的心情复杂而纠结,好像越往后她离自由越近,又好像越往后读,越接近她的悲惨命运。

不敢想象,安妮被抓到集中营会是怎样的心情。她聪明,成熟,心思细腻,活生生,该如何面对纳粹集中营地狱一般的摧残。不敢想象,当自己的所有希望全部幻化成泡影,该有多绝望,心痛。集中营的日子里,她还会不会经常想起她的日记本“吉蒂”。安妮逝世后的一个周,德军宣布投降。她最终的最终没有坚持到最后,没有看到黎明。战后,只有安妮的父亲生存了下来,此时的父亲又该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他为了保护妻女,从德国搬家到了阿姆斯特丹,又进而携全家搬进密室,可是,所有一切努力最终还是败给了残酷的战争。他拿到安妮的日记后,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她心爱的小女儿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的明明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明明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很久没有读到一本书,像《安妮日记》一样,给我带来如此强烈的心痛。愿世界和平,愿不再有任何人因为战争颠沛流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狂人日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寒假我读了鲁迅先生写的《狂人日记》。让我震撼不已,里面的主人公来到他哥哥的家里,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欢吃人肉的。当他发现的时候,那个小镇上的人已经开始筹备怎样将他杀了。他的哥哥跟是残忍,在几年前就把他自己的亲生妹妹的肉吃掉了,并且夹在自家的菜里,让家人也吃了许多。

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事啊!将自己的亲生妹妹吃了,连自己的弟弟也不放过。如果,他将主人公也吃了的话,那么他一定会感到还不知足。会将他的母亲也吃了、将自己的父亲也吃了。但是,小镇里的人也许也会将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这句话就是反应了那个小镇的现状。惨不忍赌啊···

···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

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小说的末尾那个“救救孩子”的呼声,是何等摄人心魄。对于孩子们的纯真,鲁迅流露出了那么沉重的凝虑,以为终于无法逃掉大人的阴影,也仍然无改于一生工作的目标“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现代白话小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具有开山意义的作品,已经显示出极其成熟的特色,使后来的许多研究者为之倾倒,究其原因,除了鲁迅深厚的文学素养外,我们也无法不叹服于先生的天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在慵懒的午后时光,我轻轻合上《安妮日记》的最后一页。闭上双眼,我看见了一位任性骄傲的小女孩正逐渐地蜕变成一位成熟稳重的少女,她,便是令我一见倾心的犹太女生:安妮.弗兰克。 In a lazy afternoon time, I gently on the last page of "Annie Diary".Closing my eyes, I saw a willful and proud girl who was gradually transforming into a mature and stable girl. She was a Jewish girl who made me feel at first sight: Annie Frank.

在翻开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处在花季中的少女,可以将自己的心事满满地记载自己的日记上;并不知道,原来日记也可以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安妮在她亲爱的日记本贝蒂中,婉婉叙述着。对自然强烈的渴望,对德国纳粹极度的愤怒以及惊险刺激的躲在屋檐下的逃亡生活,在一篇又一篇日记中,跃然纸上。

我咀嚼着日记本中的文字,慢慢地,细细地,唇齿间一阵苦涩在回荡。苦涩?是吧,苦涩。安妮的生活是苦涩的:从之前的小资生活沦落到如今每天只能吃同一样菜;从以前可以在浴室里尽情放歌到现在猫着身子踮起脚尖偷偷摸摸底在一个小木盆里洗浴;从之前对大自然的爱不以为然道现在只可以躲在肮脏的窗帘布后,窥视着大自然独有的魅力……

此刻,我从无尽的作业中抬起头来,向窗外放眼望去:蓝天,白云,柔软温和的如花生油一般的阳光,站在树枝上轻盈地在歌唱着的小鸟,一如每个周末的下午,但一阵莫名的欣喜与感动从内心深处涌出。我欣喜,欣喜着我可以无穷无尽地目睹大自然的婀娜多姿;我感动,感动着安妮让我再一次以感恩之心面对自然。

《安妮日记》让我明白了我为什么要活在这片土地,为了什么而生活。生活,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活地精彩,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去生活。珍惜所有你现在所拥有的,往往在你不经意间,它们就会从你的指缝间溜走,当你追悔莫及的时候,你也将无法握住它。人生,就是人们在不断启发并成长的过程,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我们蓦然回首,发现自己曾走过那么多曲折蜿蜒的成长之路,也许会不禁地赞叹,珍惜着过往的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屁孩日记的读后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讨厌看书,觉得书中的文字太繁杂,让人读起来很枯燥,根本没有兴趣去深入阅读。但是有这么一本书,即使是最讨厌读书的人,也会忍不住翻开这本书好好读一读。这本有趣、好玩的书,就是《小屁孩日记》。

这本书是一个美国中学生格雷的日记。他的日记跟我写的日记不同,每篇日记都配了漫画。他为自己瘦小的个子而苦恼,老是担心会被同班的大块头欺负,可是另一方面呢,他又为自己的脑瓜比别人灵光而沾沾自喜;他喜欢玩电子游戏,可是爸爸常常把他赶出家去,好让他多活动一下,结果他却跑到朋友家里继续打游戏,然后在回家的路上用别人家的喷水器弄湿身子,扮成一身大汗的样子;不过,一山还有一山高,格雷再聪明,在家里还是哥哥罗德里克的手下败将,而正在上幼儿园的弟弟都可以欺负他,无论怎么捣蛋,都有爸爸妈妈护着,常常让格雷快气疯了却又无可奈何……

格雷可以说是一个真正儿童的代表,他具有小孩子该有的所有品质,淘气、聪明、诚实、善良、勇敢、天真、滑稽、自恋。他的成绩不好,而且也不爱学习。在大人的眼中,他不是一个“好孩子”,而这些缺点却让无数的人爱上了这个“坏孩子”。如今的小孩,基本上丧失了儿童应有的品质,他们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学会了众多才艺。他们是众人眼中的“天才”,但他们却失去了儿童生涯中最宝贵的东西——童趣。过多的压力,让他们太早成熟,以至于还来不及享受儿童时期的快乐,就要过早面对这个残酷的社会。就拿朗朗来说吧,他从小父亲就逼着他学钢琴,学不好的时候就要打手,朗朗的双手可以说经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在父亲的强制性学习下,他的确成为了当今我国最具名声以及影响力的钢琴家,但他却完全没有体会到童年的快乐,他的童年可以说是一层灰霾,除了钢琴,没有任何值得怀念的东西。那么谁说“坏孩子”不如“好孩子”。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应该从今天开始写日记,日记其实并没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关键是你要用什么眼光来看待它。如果在日记上记录下自己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到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儿童时光是多么美好。儿时的事情又是多么有趣。从而会庆幸自己记录下了这些值得回忆和回味的东西。觉得自己的童年时光没有虚度,会感觉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啊!每天坚持写日记,哪怕只是画一幅画,都很有意义,天长日久,你就会发现写日记的快乐。

童年,是人的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它在人的生命中仅有10年,所以,请珍惜你的童年,不要让童年白白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年级日记去内蒙旅游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本想昨天下午去沙漠的,只是昨天刚好那里下雨(真不容易呀),就只能把它推后一天,先去成陵。于是,在阳光明媚的一天里,我们去了库布齐沙漠。

骄阳似火,和昨天的乌云密布迥然不同。因此,防晒是主要的。不只是“要面子”,而且还是防暑的方法。因此,我就被强行涂上了防晒霜,脸煞白煞白的。可惜这样还不够,我还把在草原带回的哈达(蓝的)蒙在头顶,下面系一块白毛巾,感觉像是个阿拉伯人(恐怖f子),很快,所有人都全副武装了。

到了沙漠是不能不骑骆驼的。虽然我已经骑过了骆驼,不过时隔两年,所以我决定再次体验一下。

骆驼和马不一样,它在休息时总是跪着,因此翻身上去并不难,只是,在它想要开始起身的时候,你就会感觉有些恐慌。毕竟它们是后面先起,不知道的人掌握不了平衡很可能会摔下去。另外,骆驼比马更胆小,你只要做什么大的动作让它看到,或者是叫得声音大了,都会吓到它,这样它就失控了,能做出什么事来不好说。

骆驼跑不快,只会慢吞吞的往前挪,因此不会像马那么颠。骑在上面的人不能自由的驾驭它们,因为它们本来就不被驾驭。它们只会跟着牵引者的绳子走,危险很小。不过,在它们站起和跪下的时候,都会有一点震动颠簸,因此还是比较刺激的。

虽说骑骆驼刺激,可是这行进时间和路线就显得很单薄了。最终还去了一个“动物园”,里面只有三只不动的山羊、几只山鸡、一只接近垂死挣扎的鹰和一只獾。这只獾的动作让我觉得挺有意思:被关在笼子里,它冲向一个角落,顺着墙壁往上抬头,然后仰面得几乎要摔倒,就重新翻身趴下,找下一个角落。

很快,骑骆驼就结束了。我们所有人在一个高大的沙丘上爬上爬下。为了防止沙子进入眼睛和身体,我又戴上了手套,把衣袖扎在手套里,又把额头上的哈达扯下来蒙住眼睛。哈达半透明,我看得清。就这样,我开始肢解这个沙丘。

下一个项目是滑沙。就是从一个100米高的沙丘上滑下来,下面垫着一个滑板,刺激的很。我和另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男孩一同滑下去,着地后还直喊刺激,于是又向上爬了110米,重玩了一遍。

有很多小孩都来玩这个游戏,全部平安着陆。而大人们,却一个个狼狈不堪。很快,一个阿姨从顶端就摔下滑板,从110米高的大坡上急滚而下,一位老伯也在接近地面的时候翻身下板,把大家吓了一跳。不过老伯拍拍沙,说:“好玩的很。”

虽然骑骆驼和滑沙的乐趣并不是很多,但是这次旅行中别人没有感受到的乐趣,我也体会到了。

我希望比别人多一份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年级我的老师日记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身边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的小学老师———付老师。

记得三年级的某一天,我把语文作业抄完后就飞奔出学校,结果我走到了半路才想起来黑板上还有数学作业没抄呢。没有办法,我只能飞快地跑回学校。到了班级门口,才发现门已经被锁死了。虽然透过窗子还能看见没有被擦掉的作业,但因为黑板反光,我眼睛瞪得大大的,还是看不清楚。我灵机一动,要不翻窗子吧!说办就办,我刚把腿抬起来,有人忽然拍了我一把,我一惊,就跳回了地上,扭头一看,原来是学校漂亮年轻的女老师,老师问:你在干什么?我把整件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老师,老师听罢说道:别着急,我帮你去教导处问一问,看有没有你们班的钥匙,你就在这儿等一下。

于是,我就静静地看着这位老师远去。不一会儿,这位老师快步走了回来,略有些气喘地对我说:教导处老师都已经下班了,这是我从总务处给你拿的钥匙,快去抄写作业吧!说罢她把钥匙递给我,冲我微微一笑。我立马打开教室门,迅速地记完作业,轻轻地关好门,这才猛地想起来,还没有对老师说一声谢谢呢。就这样,我满心遗憾地离开了学校。

从那次之后,只要是在学校里遇见了这位女老师,我就觉得特别亲切。

五年级的时候,这位漂亮的女老师竟然成了我的班主任,真是喜出望外啊!这时我才知道她姓付,是我们的付老师。从此,我和老师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记得开学不久,我的一个朋友邀请我星期日去她家陪她过10岁生日,我当时没多想就答应她了。到了星期六晚上,奶奶提醒我要去参加明天的一个比赛,我就想:算了吧,她家就不去了,还是比赛比较重要。结果第二天晚上我的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怎么没有去她家?我吞吞吐吐地说去参加比赛了,她失望地挂了电话。

这事不知怎么被老师知道了。等我说明完情况后,她立刻神情严肃起来,说道:你不去情有可原,但你答应同学了就应该及时说明情况,不能让人家老等着,如果是你过生日遇到这种情况,你心里会好受吗?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完她就走了。听了老师的话,我当时心里挺难受的,又后悔又自责,同时觉得老师的心真细,虽然是一件小事,一丁点的失误,老师都要给我指出来,帮助我改正,多么认真的老师呀!我今后一定要听老师的话,诚实守信。

付老师虽然只给我当了一年的班主任,但她平日里事无巨细地关心我,帮助我成长。她默默无闻地教给我们知识,还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的心中永远有她满含关切的目光。

付老师,我会永远记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安妮日记读后感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已逐渐淡出我们的心灵,但在这期间,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创作的《安妮日记》仍经久不衰。这本日记到底记载了怎样的生活?怀着一颗好奇心,我走入了安妮的世界。

安妮·弗兰克出生在一个犹太家庭,因为受到纳粹的迫害不得不与家人躲入了一栋办公楼内的密室里,开始了长达25个月的秘密生活。对于只有13岁的安妮来说,没有光明、自由的生活是灰暗不堪的,所以,写日记成为了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她的日记本忠实地记录了她这段非凡的生活。

在安妮日记中,我看到了那个时局动荡的社会下犹太人的悲哀,“不准出入任何娱乐场所,不准在8点之后出现在街上,不准使用任何代步工具,只能步行”,这些在如今看似荒诞的条约在当时却束缚着一群无辜的人们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胸襟上绣着的耻辱的黄星星”是那个时代纳粹对犹太人的犯罪象征,也是纳粹在他们身上烙下的邪恶印迹。

我可以想象出那时的犹太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摘下“犹太人”的标签,但安妮却从未怨恨过自己的身份。对于她而言,“犹太人”是上天赐予她的勋章,哪怕是面临被送往集中营受尽惨无人道的折磨的命运,她也一直坚定地信仰着自己的民族,并在这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仍为其他未躲开纳粹屠杀的犹太人担忧,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叹为观止。

“我患了感冒,老想打喷嚏,妈妈每次都紧紧捂住我的嘴,生怕我弄出声响……”这是让我最为之动容的一段文字,因为安妮的躲藏身份,她作为犹太人连一点打喷嚏的权力都无法获及,可是她由衷地感谢上帝,让她遇见密室里那些“可爱却忧愁”的人们。当安妮听见广播里传来同胞被杀害的噩耗时,她强忍泪水写下的“这真是一个奇迹,至今我还坚持我的信仰,尽管人们都有这样那样的荒谬和缺陷,但我坚信人们内心的最深处都是真正善良而美好的”更是让我震撼不已。安妮因被迫藏匿,所处的密室里时常断电断水、一日三餐都是腐臭的剩菜,甚至从不被允许拉开帘子窥视阳光,但她始终相信人性的深处仍是可以用爱唤醒的。安妮骨子里的刚毅与勇气我们无法想象:在炮火连天的屋外,她独自一人死守在密室门前放哨,防止有人趁火打劫;在昏暗幽狭的密室里,她完成了16万字的读书卡片以及各种课程的学习笔记……从《安妮日记》中我可以感受到,安妮如同一朵在销烟中默默盛开的花,当销烟散去,她散发出的人性的芬芳将让世界为之感动,也会让人们惊艳于她那怒放的姿态!

《安妮日记》不仅是纳粹对犹太人迫害的铁证,还显示出了一个少女在苦难中顽强生长的人性之美,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世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