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壮族三月三活动报道(汇集20篇)

我爱秋天,因为它象征着成熟,象征着美丽。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壮族三月三活动报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6962

作文

99

三月里的一次活动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的阵阵春风,送走了冰冻三尺的严寒,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班代表全校参加了一个叫“三五学雷锋”的活动

这一天上午,我们步行从学校出发,穿过了大街小巷来到了步步高的大广场,启动仪式开始了,领导在上面讲话,我们就在认真的听,听完后,我们就各自行动起来。

我们班的任务是从碧洲公园到二大桥中间路段捡垃圾。来到滨河路,老师便给我们分了工,有的发传单,有的捡垃圾。虽然只是一次活动,我们却兴奋得不得了!你可要知道,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啊!几个大胆的男生和我来到了河边的菜地里捡垃圾,我们惊讶极了!这里竟然有那么多的垃圾,这儿一些,那儿几个,这里哪里是菜地啊?明明就是垃圾场啊!我们飞快地捡了起来,突然我发现了两包沉甸甸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两袋过期的洗衣粉,我把它们塞到袋子里,袋子胀得更大了,我连忙把它拿起刚一扔,袋子便胀破了几个大洞,洗衣粉满地都是。我想:这些乱扔垃圾的人真是可耻啊!恨不得罚他们捡六个月的垃圾。这时,我感到腰酸背痛,看着伙伴们一个个满头大汗,真是又脏又累,但我们都为湘乡献出了一份力,想到这我又开心的笑了。

不一会儿功夫,我们责任路段面貌焕然一新。望着这满满的两大车垃圾,我思绪万千,我们的家园明天、后天、将来会怎样呢?想到这里,我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朋友们,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赶快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壮族三月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三月三,今天是传统的三月三上巳节,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相传,三月三是皇帝的节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在这一天有很多有很多习俗,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祀高禖,即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通过祭高禖、祓禊和会男女等活动,除灾避邪,祈求生育。

在古代,三月三是个亲水的节日。三月三这一天有春浴的习俗,这一习俗发源于周代水滨祓禊,魏晋以后,确定三月初三为春禊,是祓除灾祸,祈降吉福的节日,人们都会在水边沐浴,形成“东流水上自洁濯”的情景。

上巳节还演化出一段“曲水流觞”的逸事。魏晋时,士大夫在祓禊的同时,还要举行水滨宴会,谈文作赋,饮酒取乐。饮酒时,要将酒杯置于流水之中,酒杯随水流动,到谁的面前,就要饮酒吟诗。这个活动,在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被记为“曲水流觞”。曲水流觞的活动还远传到日本,形成日本的曲水宴与洗尘礼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座谈会活动报道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106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丰县公路管理站组织全站女职工参加了欢庆“三八”妇女节座谈会

座谈会上,该站工会主席王中海首先对在座的各位妇女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充分肯定了女职工在2015年全站工作中所作出的奉献,并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家能更加团结、热爱生活、努力工作,在2016年全站工作中继续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

座谈会上,“猜字谜”、“聊聊你的三八节怎么过”等系列趣味活动不时引得大家欢声笑语。

随后,与会女职工畅所欲言,对2016年工会工作提出开展小型趣味性运动会、县内特色镇村一日游、公益性活动等多项意见、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壮族三月三活动简报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听民歌、赏民俗、品美食、看美景……广西迎来“壮族三月三”节庆,广西将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等一系列特色活动。从3月29日至4月1日,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及旗下各平台将以“壮乡美景等你来”、“壮乡金花邀你唱”和“壮乡歌海随你听”三大主题活动进行大型融媒体直播,涵括全国近100家网络视听新媒体壮乡采风活动、壮乡金花选拔、网上歌圩等活动。

除了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外,活动还邀请了全国近100家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深入崇左、宁明、大新等地,通过直播、视频、图文、H5、VR等形式进行全景式融媒体报道,为广大用户烹饪广西“三月三”的民族盛宴。

金花选拔 线上线下联动引爆广西

从3月初开始,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在广西全区开展“壮乡金花邀你唱”主题活动。通过网络海选和线下选拔两种方式,在靓TV开设报名入口,征集能歌善舞、素质较高、有一定粉丝基础的“金花”。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宣传与选拔,全城掀起参与“壮乡金花邀你唱”活动热潮。无论是学生,还是白领等各行各业人群,都纷纷报名参与金花选拔比赛。最终,比赛通过演唱、民俗知识问答等方式对参选人员进行层层筛选,最终角逐出3位优秀的“金花”。这些“金花”不仅能够获得丰厚的奖品,还可入选“壮族三月三 八桂嘉年华”融媒体直播活动,成为人气主播。

在“三月三”期间,3位“金花”将跟随全国近100家网络视听新媒体深入崇左三月三会场,以直播的形式对山歌对唱、山歌舞台、民间歌谣等活动进行互动类直播。“三月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通过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及旗下各平台、腾讯、看东方、北京时间等平台进行同步直播,覆盖全网全平台。

百家媒体行 实现全人群全区域传播

崇左,是“壮族三月三”活动的重要会场地。3月30日当天,2017年崇左花山文化节将拉开大幕,热闹上演文艺、旅游、体育、民俗等七大板块100多项活动。

活动期间,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邀请来自中央媒体、全国重点商业网站、各省网络广播电视台、广西重点新闻网站、广西各地市主流媒体等国内、区内媒体记者、编辑,以及全国知名大V、旅游博主、网红、专业旅行杂志编辑、专家学者等近100名媒体记者深入崇左,参与“壮乡美景等你来”融媒体采风活动。

百家融媒体采风团将赶赴崇左进行深入采访报道,沿着扶绥——崇左市——宁明——凭祥——大新路线,对崇左三月三活动开幕式、“民族体育炫”分会场表演、抢花炮、骆越始祖祭祀大典等活动,以直播、图片、文字、视频、微博、微信、帖文等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

“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通过在各大媒体上开辟专题、专栏、专区、展播、话题等形式,对百家融媒体采风活动进行主题式集中宣传。

歌海直播 打造广西首场大型文化类慢直播

活动期间,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将开展“壮乡歌海随你听”主题活动,在广西“三月三”各地主要山歌分会场,通过架设定向摄像头,进行24小时不间断、无剪辑、跨时段地慢直播。

慢直播,简而言之就是无删减无剪辑地以视频的方式直播最真实、最直接的新闻现场。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直播,慢直播更真实,代入感更强,更易于与网友进行互动。

“壮族三月三”期间,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将在崇左、河池、钦州、柳州、南宁5个会场架设近10个慢直播摄像头,围绕崇左三月三花山节、河池拉浪林场三月三活动、钦州“壮族三月三”电商节、柳州本土原生态山歌展、南宁歌圩节等系列歌圩活动,打造广西首场大型文化类慢直播活动。

据了解,这次慢直播将采用云记者连线、网红直播、路况监控、电视台节目源、微信微博联动等全媒体直播方式,打破传统直播的单一模式,让观众全方位360度了解三月三活动盛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壮族三月三作文4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阳春_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迎来了一个节日,大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这,就是我们的“三月三”!

大家一定想问,三月三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三月三有多种不同的来历,但最著名的非“刘三姐”莫属。

相传,刘三姐的歌声婉转动听,被誉为“歌仙”,但她的山歌里,揭露了财主们犯下的滔天罪行,财主们对刘三姐恨之入骨,于是趁其上山砍柴的时候让她跌入山谷身亡。于是人们在歌仙逝世的三月初三唱山歌来纪念歌仙。这,也就形成了三月三最有名的习俗,歌圩节。

三月三不仅仅是壮族的节日,也是汉族、瑶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在一些地方,三月三甚至比过春节更重要。

三月三这一天,壮族人民家家户户制作五色饭,染彩色蛋,穿上节日盛装,赶去参加“歌圩节”。“歌圩节”的地点一般在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歌圩节”一般持续两三天,附近的群众无论相识与否,都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在“歌圩节”上,各村的花季少年,纷纷三五成群地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男青年先唱“游览歌”,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邀请歌”。得到女生回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了解后便唱“爱慕歌”和“交情歌”。分别时,唱“送别歌”。歌曲随心所欲地编,随心所欲地唱。亲切感人。

这,就是三月三,我们的三月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壮族三月三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年年三月摆歌台,声声山歌唱不绝……”在农历三月初三时,便是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歌圩节。

而关于歌圩节还有这样的一个传说。

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人们称她“刘三姐”。刘三姐聪明过人,经常有山歌歌颂劳动人民的辛苦,以及揭露财主们的罪行。以至于财主们一心想将刘三姐,除之而后快。在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下山时,一位名叫莫怀仁的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导致刘三姐不幸坠崖身亡。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三姐,现在每年三月初三这天歌唱,一唱便是三天三夜,从此,歌圩节便形成了。

“咚,咚,咚。”

听,这是哪的声音?原来,这是有人在跳竹竿舞啊。

一些壮族的原住民手持竹竿,对立面的站着。口中唱着山歌,手中的竹竿便跟着山歌的节奏上下摆动着发出“咚咚”声。唱起了山歌,那些手捧五彩糯饭的壮族老乡也跟着节奏跳起了竹竿舞。激昂欢乐的竹竿舞,不仅深深地感染着我们的身心,也使一些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进去。顿时,所有的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都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乐。

一曲竹竿舞未了,歌圩节的另一出重头戏――山歌对唱,开始了。

“林中千万树,单这颗匀称;林中这些人,数妹最心称。”在这个壮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里,壮族人民不仅会举行盛大的宴会,还会在这天择良人。若有能对上山歌的人,便是有缘人。

除了竹竿舞,山歌对唱等活动,壮族人民还在那三天里举行舞龙(狮)、斗牛、吃五彩糯米饭、抛彩球等活动,以示喜庆。

祭三姐,唱山歌,三月三,歌圩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报道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职业教育活动周是2015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除了全国搞一个总启动仪式外,主要在各地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宣传与服务活动,有的地方还搞了职业教育宣传月。从前两届举办情况来看,是越办越好、越来越有影响力。

一是开放校园,把中小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群众请到我们的职业院校,来体验职业教育、观摩教育教学活动、亲身感受职业院校育人环境,比如说,去年北京的一百多所职业院校在时长一个月的职业教育宣传月中,向社会、向中小学生敞开校门,举办各式各样的宣传体验活动;

今年各地都做了充分准备,组织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上海市继续开展职业体验日,网上报名,秒杀,非常受欢迎、火爆!四川省邀请大国工匠进校园,作“工匠精神 极致追求”专题报告;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等16所职业院校开展无人机操作、3D模拟导游体验、咖啡制作等60多项职业体验活动。

第二个是开放赛场,今年我们在20个省市区举办80多项技能大赛。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赛期间,各赛区都邀请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来到赛场进行观摩、体验,培育孩子们的职业兴趣,发现他们的职业喜好,做一些与职业启蒙相关的体验与展示活动。在此次天津主赛区,还将同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赛、职业教育国际研讨会、“一带一路”现代职业教育“鲁班工坊”国际活动、“脱贫攻坚 职教帮扶”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中国制造2025”现代职业教育 装备制造业产教对接会、全国大赛获奖选手就业洽谈会、“精彩十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果参观活动等。欢迎记者朋友们前往。

四个开放中的第三个开放是企业开放,我们发动行业部门特别是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这个组织的作用,发动国家和地方龙头骨干企业面向职业院校师生、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社区群众,开辟通道或展区开展工作现场体验观摩活动,介绍产业发展前景和生产流程、展示工匠、技能大师的技艺绝活,展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前景等。去年天津就有35家企业开放了自己的工厂,大家可以看厂区展览、看厂区生产流程,感受现代化生产过程的严谨和规范,引导广大群众尊重劳动。新疆的57家企业接待了近3000人次现场体验观摩活动。今年交通运输行指委已经部署了各企业委员,要面向交通运输职业院校的师生开展工作现场体验观摩活动。又比如山东省的活动周开幕式放在青岛举办,开幕式上将为青岛市首批职业教育体验基地授牌。等

第四个开放是院所。我们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以及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与中职校长联席会议等单位将围绕今年活动周主题“共筑职教梦 喜迎十九大”,通过举办论坛、讨论、展览、研讨会等形式,面向社会充分展示职业教育的历程、成果和展望(过去、今天和未来)。今年适逢中华职业教育社建社一百周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将举办2017年全国职业教育博览会暨中华职业教育社百年历史图片展;四川省将开展“中国职教质量万里行—四川行”活动;又比如,青海省以巡回演讲的方式举办“现代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教育论坛。等

活动周设计了四个开放,还有一个走进,这就是走进社区,前两次,我们称之为服务社会,意思一样,就是要用我们职业教育的成果和师生们掌握的技术技能为社区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一方面通过服务来检验我们所学技术技能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向社会介绍、展示我们的职业教育都能做些什么,让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干部了解我们的职业教育、从而增强理解,最终达到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

通过走进社区开展服务与宣传,也可以把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送到县、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主战场。还与普通中学密切联系,共同开发优质职业教育课程和活动项目,使得中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参与情况将纳入普通初中和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去年河南省在郑州的绿城广场举行为民服务活动,展示和服务的内容小到美甲化装,大到智能家居、汽车维修,展示和服务项目很多,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长春市近40所职业院校发挥专业优势,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汽车维修与保养、家用电器维护、健康指导、礼仪训练、广场舞表演、园艺插花制作等活动。今年,北京东城区教委每周定期在东四等8个街道的社区开设花艺、旅游英语等近40门课程。天津市教委将给每一位中小学印发一个有关在津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小册子指导,引导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了解大赛,去体验职业,每参与一项,将在小册子上记实性记录下来,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的一个方面。还有大连市将组织优质职业学校深入到信息比较闭塞的偏远农村地区进行现场宣传,向农村地区家长和考生介绍大连职业教育就读、资助、学习、升学、就业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壮族三月三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三,少数民族传统的节日,时间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古代称上巳节。魏晋以后,上巳节才改为三月三。后代的子子孙孙逐渐的在今天飙歌、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等。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是纪念黄帝的节日。同时,华历三月三日,古轩辕生于之世,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诞辰。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所以,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一大早我就起了床,看见妈妈在用一种我不知道的青菜煮鸡蛋。我禁不住好奇心就问:“妈妈,这是什么菜?为什么用它煮鸡蛋?”妈妈一边煮鸡蛋一边对我说:“这叫荠菜,荠菜味甘、性凉,对肝、脾、肾经、明目等效用。因为荠菜的谐音是“聚财”,所以民间传说,于三月初三这一天,在祭祖的时候,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煮上一大锅,全家都吃上一碗,食之既可交发财运,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

下午,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到久负盛名的鱼峰公园。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41位民歌手汇聚柳州市首届三月三“鱼峰歌坛”飙歌。壮族山歌、侗族大歌、苗族歌鼟(tēng)、蒙古族长调、回族花儿、陕西信天游、四川巴山背二哥……人们以歌叙事,以歌传情,咏叹生活的喜怒哀乐。原生态山歌盛宴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大饱耳福、眼福。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三月三,大家来飙歌;三月三;你我乐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壮族三月三习俗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音韵。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

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壮族三月三习俗

全文共 786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八妇女节活动报道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3月6日,在第107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塔城地区广播电视大学驻和布克赛尔县那仁和布克牧场阿尔合拉特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深入到冬窝子,在牧民的家门口,组织村民开展“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旋律,争创文明和谐家庭,共建平安和谐家园”为主题的庆“三八”妇女节综合文艺演出活动

地区电大第四批“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成员与全体村民集体见面,并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良好的祝愿。

地区电大驻村工作队组织牧民群众,首先开展了唱国歌、民族团结教育宣讲活动。牧民们穿着本民族服装,面对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通过开展面对国旗宣讲活动,教育各族群众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在一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筑牢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基。

活动中,驻村工作队与村党支部组织村民,评选出2016年度最美母亲、好婆婆、好媳妇、民族团结女模范和女致富能手等1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向参加活动的群众讲述先进人物的事迹,传递正能量。老党员欧尔拉·那木如说:“以前没有开展过表彰活动,通过今天的表彰活动,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引导更多牧民群众向先进看齐。”

牧民们自编自导的集说唱、舞蹈、游戏等文艺综合演出,充分展示了全村牧民群众的质朴勤劳、团结友爱、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特别是江格尔文化的传承人那木如·巴图那生及其孩子共同带来的江格尔说唱,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村民们纷纷表示:“今天我没白来,这次活动非常好,既看到了我们自己村民编导的歌舞,又亲自体验了游戏活动,希望今后能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

地区电大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利用群众聚集的有利时机,开展了草原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族团结进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组织牧场卫生院大夫为牧民开展了义诊活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壮族三月三的习俗汇总

全文共 222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壮族三月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板等也是有趣的节日活动。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壮族三月三习俗。

壮族三月三习俗

1、包五色糯米板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板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壮家人喜爱五色饭,把它作为幸福吉祥的象征。除了农历三月初三外,社日、中元节,甚至过年等,也有人做五色糯米饭吃。在孩子满月、新居落成等喜庆日子里,也要蒸煮五色饭分送左邻右舍。壮人也爱枫叶,认为枫叶能“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利和平安。所以,农历三月三做五色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口都插上一枝精心挑选的枫叶。甚至做五色饭的染料渣,也要撒在房屋外围的墙脚下,以求驱邪保平安。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对歌前,刘三姐的神像由众人抬着游行一周,人们祈求她赐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圩人人对歌如意。人们敬完了歌仙刘三姐,争相亮开歌喉,相互对唱,歌声此起彼落。男女老少在这歌圩中度过一个个不眠之夜。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铜鼓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也曾是传递战争信号、陪葬和祭祖驱邪的器物使用。壮族每逢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和盛大节日,都有打铜鼓、唱山歌的习惯,铜鼓文化已经成为壮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流传在壮族地区的铜鼓舞,表演时,一般是将四面铜鼓挂在村前的大榕树上,由四个小伙子敲击,作为伴奏;前面置一大皮鼓,由一老鼓手双手持棍敲击,他是舞蹈的主要表演者。他边敲鼓,边舞蹈,有正面打、抬腿打、转身打、翻身打等各种击鼓动作,节奏由慢到快,反复变化,舞姿灵活敏捷。另有两个小伙,一个左肩扛竹筒,右手持竹棍边敲竹筒边舞,另一个拿雨帽为击鼓者扇凉,边扇边舞,三人彼此穿插跳跃,配合自然协调,场面热烈,情绪欢腾。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壮族三月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是我们壮乡的传统节日。

今年的“三月三”又快到了。时间在飞逝,明天就是我早盼望来到的“三月三”了,我的心情哪,甭提多高兴了。

晚上,妈妈就开始作起“三月三”的食品准备。首先妈妈拿来红兰,炒了一下就滚了热水,就把红兰泡入水中,妈妈就用手co着红兰,不过多久,红兰便冒着热气,水变成了红紫颜色的了,香透了。我想……彩妈妈就把糯米洗好,泡入红兰水,等到明天早晨蒸。听了妈妈说明天蒸,我焦急了。但还是得明天吃上这香喷喷的糯米饭,因为明天是“三月三”嘛,这只是准备。然后,妈妈做另一种食品,就是鸡蛋。

第二天清早,我一骨碌地爬床来,穿上衣裤就闻到一股糯米饭的香味。于是,我赶忙来到厨房。早起的妈妈见了我说:“快快来吃糯米饭了。”我兴奋地欢呼起来,拧开饭jin的盖,哇,好香啊,只见饭jin里乘着美丽的糯米饭,有黄色的,白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我抓起一大把的糯米饭,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妈妈又递给我鸡蛋,我惊喜极了。于是,我又津津有味地吃起鸡蛋来。原来这些美味食品是妈妈一清早起来做的。我想:“……”这天,有的小朋友还结了个鸡蛋网,挂在胸前,网里放着个红通通的鸡蛋(那时**)。我们还拿着鸡蛋,和别的同学斗呢,真是有趣。

我想:人们为什么要做各种颜色的糯米饭,肯定是它表示着使人们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利的含义吧!鸡蛋呢,也许是祝愿我们小孩呢感快长快长,健康成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桂林第五届三月三歌圩节开幕时间及活动一览表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山歌群英会、角色反串、趣味三句半、桂林米粉大王争霸、状元文化演绎、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展示……4月10日,记者从桂林秀峰第五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节新闻媒体通气会上获悉,由秀峰区桃花湾景区管委会精心策划的本届民族歌圩节将于4月20日至21日在秀峰区鲁家村和“芦笛三村”拉开帷幕。届时,23项雅俗共赏、大众参与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将再次为前来观光旅游的市民游客呈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整合旅游景区资源,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是本届“三月三”歌圩节大幕开启当天的一大亮点。据了解,当天上午,桃花湾旅游景区将隆重向市民游客推出“阳太阳故居、阳太阳铜像、芦笛岩蜡像馆、刘三姐大观园那龙寨”等新增的系列文化旅游项目。这些新增的文化旅游项目经过周边几家旅游景区近一年的精心打造,将在歌圩节“集体亮相”并喜迎八方游客,标志着桃花湾旅游景区开启了“文化旅游与山水景观”完美融合的新征程。

本届活动以“旅游天堂·桃花湾”为主题,以传承广西传统“三月三”歌圩活动文化形式为基础,将“生态、旅游、饮食、文化”完美融合,内容雅俗同乐,群众参与性强,充分彰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其中,包括桃江山歌群英会、寻找桂林刘三姐、角色反串才艺大赛、趣巧三句半大赛、桂林米粉大王争霸赛、幸福家庭才艺大比拼、“团聚爱·桂林——情定桃花湾”大型单身联谊等七大主题文化活动;市民游客除了能亲身体验桃江傩影、状元文化展示、“时光穿越·梦回明朝”情景步道以及“浑水摸鱼”等文化体育活动之外,活动组委会还在鲁家村、庙门前村和正阳步行街组织了3个风味特色美食街,国内50多家富有各地特色的风味小吃云集其中,让市民游客一饱“口福”。

据悉,自2011年以来,为进一步挖掘弘扬民族民俗文化,提升广西首批特色旅游名村鲁家村,及广西首批五星级乡村旅游区鲁家村桃花湾生态旅游休闲区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秀峰区已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三月三”民族歌圩节。因该节庆活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市民游客誉为“桃花江畔的文化盛事”,2012年获得“全国最佳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节庆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壮族三月三活动的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时,方圆数千里的男女青年,都开开心心地穿上盛装来参加,少则几百人,多多则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响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则佳偶,别有风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的答应;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即编即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男女青年经过对歌接触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约下一次歌圩再会。

在歌圩上还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急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此外,还有抢花炮、演壮戏、耍杂技、舞彩龙、无彩凤、武术表演、唱桂剧等,整个山乡沉浸在节目的气氛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六一儿童节主题活动报道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5月25日,安居区西眉镇竹林村村小63名留守儿童拥有午餐饭盒的心愿在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得到满足。由遂宁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等单位指导,遂宁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遂宁微笑公益社等公益组织发起,30余名社工、志愿者及爱心企业、人士为他们送来了精美的午餐蒸饭饭盒和部分学习用具,并与他们一同参与、体验了一场别有生趣的游园活动,这是他们今年“六一”儿童节的第一份爱心礼物。

据了解,安居区西眉镇竹林村小学是西眉片区仅有的一所村小,全校共63名学生,其中50名学生双亲在外,13名学生单亲在外。夏天来临,为了减少这些留守儿童交通、中暑、洪水等安全事故发生,学校老师自发挤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学生中午在校蒸午饭,可是买蒸饭的饭盒却成为了这些困难家庭孩子的“难题”。

上午9时许,60余名志愿者早早的就来到学校,为孩子们提前欢度“六一”布置场地。

在庄严地国歌中,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完成了升旗仪式,并举行了一年级同学的入队仪式,志愿者为新少先队员系上了红领巾。

活动现场,志愿者为每位学生送上了爱心饭盒、书包、牛奶、笔记本、铅笔、学习和生活用品并祝他们六一快乐。“终于可以在学校吃饭了,好漂亮的饭盒。”收到礼物的孩子们特别的开心,终于不用这冒着烈日跑回家吃饭了。为了感谢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孩子们准备了手语舞、大合唱等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月地球一小时活动作文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后,大家就离不开电灯了;自从有了电冰箱后,大家就再也离不开电冰箱了;自从人类有了计算机之后,一家老小全要围着它转了……总而言之,从人类懂得有电的那一刻起,大家便再也离不开电了。

可你知道吗?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是“地球小时”,自然是要熄灯的啦!我匆匆洗完了澡,8:30,当钟表停在了时针与分针呈750夹角时,我悄无声息地拉下了家中的电闸,点燃了一根蜡烛,望着微弱的火苗轻轻地跳动,心中感慨万千。

我从书房来到阳台,小区里的大多数人家都熄灯了,透过窗户,微微能看见点点烛光在轻轻地跳动,仿佛在对我们微笑,对地球微笑。抬头仰望星空,天空似乎比平常更加清净,星星也似乎比平常多了许多,一闪一闪,有如钻石一般镶嵌在天空上,眨着眼睛在感谢我们熄灯一小时,拯救了地球千万年。深深吸气,平日不怎么清新的空气中也似乎弥漫着花儿的芬芳,使人精神一振,神清气爽……马路边,几盏路灯发出微弱的灯光,偶尔有小车或路人行过,大地间一派安宁和谐的景象。

地球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从盘古开天地到我们现在生活的21世纪,不少地方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每天清晨推开窗户,看到的是一排排的汽车奔驰而过;每次过马路,一股股难闻的汽油味扑面而来……地球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难道我们真的不能为她做点什么吗?一小时的黑暗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短暂的。但是,一小时的黑暗对于地球来说,她能得到许许多多的快乐!

虽然“地球一小时”的活动时间有限,但是,今后我一定会努力支持环保,不再过度地浪费地球资源,我要让地球永葆青春,永远不会衰老!

[三月地球一小时活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壮族三月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从我跟奶奶住在一起时,我就知道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要用地菜煮鸡蛋吃,还要喝地菜煮鸡蛋的水,那水一点都不好喝作文 ,还有一种很奇怪的气味,可奶奶偏要我喝,还说喝了就有好吃的东西,为了好吃的东西,我只好喝了。

我喝完之后就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农历三月三都要煮鸡蛋呢?奶奶说:“这三月三呢是个特别的日子。”“怎么特别呢?”我忙问,奶奶说:“传说呀,这三月三呢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就命令观世音菩萨洒下圣水,可这圣水被一种植物的东西——地菜,地菜吸引了圣水的灵气,所以大家都用地菜煮鸡蛋,还要唱地菜煮鸡蛋的水。”

原来这就是三月三,煮鸡蛋的来历呀!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壮族“三月三”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对歌又是三月三的一项主要活动,因此又称“歌圩”或“歌节”。

歌圩,是壮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也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壮族歌圩,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比较流行的是“赛歌择婿”的故事。传说在以前,有位壮族老歌手的闺女长的十分美丽,又很会唱山歌,老人希望挑选一位歌才出众的青年为婿。各地青年歌手纷纷赶来,赛歌求婚,从此就形成了定期的赛歌集会。阿昌族会街节是户撒和腊撒地区的传统节日。过去多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一般持续5 天左右,现在已改在国庆节前后的三天举行。

“三月三”,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兴高采烈地穿上节日盛装赶来参加,少者几百人,多达数千人或上万人。顿时,人山人海,歌声嘹亮,成了歌的海洋。搭彩棚、摆歌台、抛彩球、择佳偶,别有风情。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歌圩上,除对歌外,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幼儿园清明节活动报道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3月29日上午,清明节到来之际,岳西县双星幼儿园(天堂镇民办教育党支部)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整个活动庄严肃穆、井然有序。大别山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前,该园大班师生及家长列队向革命烈士默哀3分钟。面对英雄烈士墓,小朋友排好整齐的队伍依次献花。

副园长汪巧莲向烈士献词,表达了对烈士沉痛的哀悼和深切的思念。园长张红梅总结发言,勉励全体师幼继承先烈革命传统,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通过此次缅怀活动,该园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并接触到家乡的红色文化,感受中体会红色思想、红色精神。同时用自己的行动理解了传统节日纪念烈士的意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壮族三月三放假安排时间表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2015年“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20日至4月21日。由于4月20日21日是周一、周二,刚好与前一周的周六周日相连,所以今年的“三月三”就与双休日连成了一个4天小长假。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总结去年欢度“壮族三月三”节日的好经验好做法,组织引导开展好今年节日的相关活动,把“壮族三月三”办成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防止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确保人民群众度过一个祥和平安的节日假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