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文【经典20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小编收集了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欢迎阅读。

浏览

4506

作文

1000

介绍饺子的说明文5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名字叫饺子,是很多人喜爱的一种美食,是中华民族美食的代表。

我们是餐桌上的常客,更是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必备的,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的美食。

我的身材是半月形的,是由外面洁白无瑕的外衣包着我的身体捏成的,有些富有创意的人喜欢把我捏成三角形、元宝形……我也乐得做个百变的时髦宝贝,哈哈!

我的家族很庞大,有许多讨人喜爱的兄弟姐妹:山珍水饺、鲜虾饺、鱼肉饺、韭菜猪肉饺……无论你喜欢哪种口味,我都能满足你的味蕾,真可谓可咸可甜呢!

说起我们饺子的文化,那可真是博大精深啊。我们的馅料都有很多寓意:比如羊肉馅,为洋财之意,故为洋财饺,有祝您发洋财之意;再比如甜馅,意为添财饺,也为添才饺……说句悄悄话,过年时,给长辈们说祝福语的时候,用上我们饺子的这些文化,大人一乐,给你的红包可不要太多了!

我们饺子属于主食,含糖、维生素,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是由蔬菜和肉构成的。肉中有蛋白质,蔬菜有维生素、纤维素等。所以,一饺在碗,营养全面!在这里有个温馨提示:您在做馅时少放点油,少吃油煎饺子,以免油过多,不利于您瘦身美体。

我就介绍到这里了,剩下的靠你去细细品赏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文化中国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远,悠久的时光留下了无数经典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凝聚着无数中华儿女的智慧和心血。

中国文化体现在技术和工艺上,让世人赞不绝口。中国著名特种工艺品——景泰蓝,精致美丽,色彩斑斓;中国特有的手工工艺品——中国结,造型优美,色彩多样;名扬天下的中国武术,招式繁多,博大精深;有“苏绣鼻祖”之称的定州缂丝,精美绝伦,无与伦比……

中国文化体现在天工和神韵上,让世人心旷神怡。“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两岸猿声啼不住”的长江三峡,“日出江花红胜火”的如画江南,“北风卷地百草折”的边陲要塞……处处彰显着咱们中国是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当我们品尝着芳香怡人的清茶时,一股茶香,从鼻端沁到咽喉,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轻松愉快;当我们观赏着那栩栩如生的皮影戏时,那灵活的小人儿,在你面前摇摆,向你叙述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当我们欣赏着一幅幅字画时,一撇一捺中蕴含着别样的韵味……

中国文化不仅表现在一样样的艺术与技巧上,更表现在一个个传统节日上。例如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为国投江自尽,百姓为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诗人,便将糯米包好喂给鱼吃,让鱼吃饱后不吃屈原的尸首,之后渐渐演变为端午节。到现在每逢五月初五,我们一家人都会坐在一起吃粽子,有说有笑,其乐融融。人们还会举行赛龙舟比赛,男子坐在龙舟上,一艘艘龙舟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围观者在旁边呐喊助威,可真热闹!每年的春节也很不错,全家人欢聚一堂,吃饺子,贴春联,贴年画,人们穿上新衣裳去给长辈拜年。小孩子们最喜欢过年了,因为他们可以得到压岁钱。到了晚上,天空中不断绽放着绚烂的烟花,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人们个个欢呼雀跃,笑得合不拢嘴。说到吃的,有年糕、饺子、春卷……这些传统美食也都透露着中国文化的色彩。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凡是到过中国的外国人,无不为中国文化所折服,无不为中国文化所惊叹。现在,通过了解祖国方方面面的文化内涵,我打心眼里为祖国感到骄傲,为祖国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中一种从葬坑,就在秦始皇陵附近,它象征着秦始皇拥有着一支庞大的军队。

它是一位农民在打水井时发现的,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参观秦始皇兵马俑。

刚进一号坑就看见面前有一支庞大的军队展现在眼前,这应该就是守护秦始皇的军队吧!这些兵马俑站立整齐,各式各样,有的双手牵着马,有的手上拿着兵器,有的双手打开好像在射箭,有的双手放在胸前好像在驾车。我们继续往里走,发现还有更多兵马俑,有些早已出土,有的还在保护中。我最喜欢一个正在保护的24号俑,因为这个俑身披铠甲,头戴盔甲,站得特别挺,左手拿着兵器长矛,右手放在身子边,看上去非常勇猛。

我们来到二号坑,我一进门就看见了一个玻璃框,框里展出着一个完好无损的俑,这是一个跪射俑。他一只脚支撑身体,一只脚跪在地上,双手放在右侧,拿着弓箭,好像在往天上四处?望,观察哪里有目标。接着我看到了一个中级军官俑。他表情严肃,身披铠甲,笔挺地站立,手上拿着两把剑,好像在守卫秦始皇。

最威武的当然是高级军官俑了。他双眼望着前方,看上去非常威严,手下好像按着一把宝剑,随时准备大开杀戒。最可爱的当然是马俑啦!这是这么多马中唯一有尾巴的马。它长得非常高大、壮实,头上戴着铠甲,嘴巴和鼻子都被铠甲保护着,只有眼睛露在外面。我发现这匹马的前面有一个牵马的士兵,好像它的主人正准备驾马去巡逻呢。它的主人可能是一个巡逻兵。最酷的是一个立射俑。他眼望着前方,双手拿着弓箭,随时准备把弓箭拉足射向空中的目标。

这些兵马俑真是各种各样,栩栩如生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梨的说明文4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一个梨园,种着许多梨树。爸爸妈妈去梨园干活,我们姐妹俩也跟着去。

梨园是我们玩耍的好去处。春天,大人去杀虫。我和妹妹展开了“找虫蛹”比赛;夏天,爸爸妈妈忙,我们俩就举行了“装纸箱”比赛,把一只只纸箱装好;冬天,我们用剪下来的树枝“打仗”……最有趣的是用小梨子玩“射击”。

春末夏初,雪白的梨花谢了,树枝长出了一个个小梨子。一根树枝可承受不了那么多梨子长大后的重量,爸爸妈妈就开始把不大好的梨子剪去。我们俩每人手里拿着袋子,拾起掉在地上的梨子作为“弹药”。武器准备好了,就快“开战了”。我和妹妹一个站在沟这边,一个站在沟那边。我们俩分别充当对方的靶子。我掏出几个小梨子,向妹妹身上投去。妹妹一闪,躲过了飞来的“子弹”。趁我没注意,妹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掏去一大把梨子,向我扔过来。我虽然瘦,但也躲不过这样的“枪林弹雨”呀!“啪啪啪”我连续中弹,妹妹在对面可是幸灾乐祸。我也不甘示弱,往妹妹身上射击……梨园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渐渐地,我也明白了“好景不长”这个词的含义。我渐渐长大,要写作业,要上兴趣班,偶尔才去梨园一趟。我是多么怀念我童年时的梨园生活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过年传统文化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好!”听到这样的声音,大家都会猜到是过年了。去年过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春节期间人们都会放鞭炮、吃饺子、穿新衣,迎接春天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和叔叔一起到外面放鞭炮。

叔叔拿着炮盒拉着我说:“放炮时,要把炮扔远点……。”叔叔在给我讲放炮的注意事项。“好,开始放吧!”“叔叔,先给我做个示范,行吗?”我“可怜巴巴”地看着叔叔,“好吧!”叔叔一手拿着炮,一手打开打火机,随着炮的点燃,炮开始冒白烟。叔叔快速一扔,鞭炮在落地的瞬间炸响了。“你来。”我拿过炮,打火机还没开呢,我就急忙把炮扔了,捂着耳朵跑到一边哇哇乱叫。叔叔笑着抓住我,不厌其烦的教我。

终于,我拿着炮,手哆嗦着举向打火机,又是没点着。“再来,沉着冷静。”我暗暗对自己说。在经过了几次失败后,我成功地点燃了第一只炮,心里高兴极了。又放了几个,我再也不怕了。回家后讲给妈妈听,妈妈夸我很勇敢,还给我讲了放炮习俗的由来:是为了赶走一个名字叫年的怪兽。

现在想起来,我还是很自豪,我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心理。其实,做任何事情有应该这样:不怕困难,战胜自己,就一定能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瓜的介绍说明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西瓜了!一想到西瓜,就想到了那次精彩的吃西瓜比赛。

记得那时,老师正在挑选队员,首先上场的两位“小胖”挂起架势,好似等口令一响,就开始使出绝招。“开始!”老师口号脱口而出,两位“小胖”就如饿虎般“扑”上去,撕咬着自己的猎物,眨眼间,一具完好无损的西瓜被吃得“大卸八块”,先是被咬下,后来身上的肉被啃光,最后只剩下一具并不完整的尸骨被丢进塑料袋里。

第二波是实力相当的“壮士”与饿扁的“秀才”,一开始“秀才”正享受着自己梦寐以求的猎物,一小口,一小口的咬下来,再慢慢地吞了下去。可“壮士”就不那么斯文了,一上去就是狂啃乱咬,猎物的“血肉”从中流出,滴在地板上,看这形式“秀才”可急了,局面对自己毫无利处,他就学着“壮士”大口大口的咬,咬不快就吃少一点,加快速度,可谁知,“壮士”早吃好,正在一旁擦着自己的嘴巴呢!

第三次,哎,局面完全不像之前一样:一男一女,一矮一高,一瘦一胖,男士在体型上没有优势,而女士在性别上没有优势,这场比赛可是前所未有。“准备……”“哈哈”“预备——”“哈哈”,又是一阵狂笑,钟老师不得不停止口令,静静地看完这场“大笑比赛”。笑完了,老师大喊一声:“开始!”“哈哈。”姐弟两又笑起来,但弟弟反应较快,知道比赛才不是开玩笑的,于是架势咽起西瓜来,姐姐反应较慢,过一会才开始吃,但弟弟已经吃了大半,姐姐马上以4倍速吃了起来:一口两口,三口四口五口……只剩一口了,但旁边的弟弟加速了——他赢了!唉,我可是更好姐姐的呀!

这次的比赛真精彩,如果有下次,我一定要参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介绍樱桃的说明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学校的甬路两边,生长着几棵樱桃树。现在是春天了,樱桃树的树枝上长了无数个小花骨朵。那花骨朵有的小小的和黄豆粒那么大,呈黑褐色;有的好像要裂开了小小的嘴,呈红紫色;还有的已经裂开了小嘴在微笑,呈粉红色;有的半张着嘴,嘴中好像还含着金灿灿的花蕊,可好看了。

那樱桃树有很多的树枝,每一个树枝上都有不计其数的花骨朵。一阵风吹来,树枝不停地摇晃,树枝上的花骨朵也随着树枝一左一右的摇摆着;又一阵风吹来,树枝连同枝上的花骨朵上下的摇着,摆着,好像在和我们点头,又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我喜欢这摇头晃脑的樱桃树,所以我每天来到学校都会走到樱桃树前,用手摸摸它的树枝,动动它的花骨朵,再和它说说话。有时还和它比比个,看看我们两个谁高。可是每一次都是我矮它高。每一次都是我比不过它。我很伤心。

一天我又来到樱桃树下,我看见樱桃树上的花骨朵都开放了,粉红粉红的可好看了。那樱桃树如同一片粉色的霞一样。我把鼻子放在花上闻了闻,好香啊。那花香顺着气管流入心脏,真是让我心旷神怡,如痴如醉一般。突然有几只蝴蝶飞来落在花朵上,它们在花朵上不停地用双腿采集着花粉,不一会儿,它们的双腿上都有两个如同米粒大小的东西,蝴蝶们就带着那两个米粒飞走了,我想那大概就是蜂蜜了。

又过了几天,花落了。在樱桃树的树枝上长出了绿油油的小树叶。我仔细地看了看,在每个开过花的

地方,都有一个小小的绿茵茵的小樱桃。我摘下一个放进嘴里用牙一咬,哇,又苦又涩好难吃啊。我立即吐尽嘴中的樱桃。后来我才听说,我们学校的樱桃树是看樱桃,只能看不能吃。呵呵,我真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在遥远的两千多年前,是劳动人民以血肉之躯修筑了万里长城。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它因长达几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总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由人力完成,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十分艰难。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东至鸭绿江。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长城的总长度为8842351米,其中人工墙体长度为6254239.662米,堑壕和天然形成长度为25942342.265米。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32万米以上。

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嘉峪关,东到中国东北辽宁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崇山峻岭之巅,黄河彼岸和渤海之滨。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舞龙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古老的中国,历史悠久,我们的人民是龙的传人,所以龙是中华的象征,舞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舞龙是一种喜庆的节目,我们家乡,每当春节或家有喜事,都要有舞龙表演来庆祝一番。

大年初二的早上,小区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我透过窗户向外看,小区广场上,大路边,楼道旁,站满了老人、孩子…………个个欢声笑语。

我挤进人群仔细看,小区门口宽阔的广场上,一条龙精彩地舞动着,那条龙浑身是金黄与银白交错,闪闪发光。舞龙的身穿红色衣服,头裹红色头巾,显得很有精神。

最精彩的是舞龙了,一颗龙珠上下舞动,这条龙自然地摆开阵势,只见这条龙跟着龙珠,时而上,时而下,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前,时而后。有时扑,有时跳,有时冲高,有时卧倒。第一个舞龙人跟着龙珠跑,后面的舞龙人举着龙身随龙头缠绕舞动,龙尾随龙身摆动。欢快极了。

掌声,欢呼声,声声鼓劲,连烟火也似乎为他们大气。舞龙的人们更欢快乐,那条龙摆出各种姿势,分分合合,却一点也不会打结,我真佩服他们搞超的技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而且他有许多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让人孜孜不倦。

颐和园初始在北京,而且在北京也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颐和园的长廊非常的美丽: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所以才说移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长,而且五彩缤纷又美丽的长廊。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游人至此,居高临下,可以饱览昆明湖及几十里以外的明媚风光。昆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

颐和园里面有一座17孔的桥,名叫17孔桥。这座桥非常的大,很壮观。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

颐和园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多么的美丽,多么的令人流连忘返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世界文化遗产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好了各位旅客,我们已经来到了九寨沟,它的特点就是美。大家一定听过一句话,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大家看!这里的水多么得清、这里的花多么的艳。

对了,关于九寨沟还有一段传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叫达戈的男神,热恋着美丽的女神沃洛色嫫。一次,达戈用风月磨成一面宝镜送给心爱的女神色嫫。不料魔鬼插足,女神不慎打碎宝镜,宝镜的碎片散落人间,变成了114个晶莹的海子,像宝石一样镶嵌在山谷幽林之中。从此,人间便有了这处童话世界般的梦幻仙境九寨沟。

对了,九寨沟有长海、剑岩、诺日朗、树正、扎如、黑海六大景观,我们分头去仔细游玩吧。

很高兴今天能给你们做导游,大家一定觉得九寨沟很美吧。如果你们下次还来,我还会做你们的导游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作文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名扬中外的皇家园林,风景十分秀丽。

进了颐和园的北门,翻过一座绿树成荫的小山,就能看到一条雕栏画栋的长廊,这条长廊长700多米,一眼望不到头,里面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穿过长廊,只见一片清澈碧绿的湖水,水面并不宽阔却十分平静,那是昆明湖。湖边铺满了荷叶,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只只绿油油的小手,托着粉嘟嘟的荷花。一阵微风吹过,荷花就像仙女一样,在“小手”上翩翩起舞。不远处,一条条龙船慢悠悠地滑过波光粼粼的湖面,远处的小岛边,著名的十七孔桥,像一条银色长龙横卧在水上。蓝天白云,龙船小岛,都被湖水倒映着,映衬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沿着昆明湖,来到颐和园的后花园,只见一块巨大的怪石矗立在人们面前,它叫“青芝岫”,又名“败家石”,是中国最大的园林石,整块石头千疮百孔,怪石嶙峋。看,这里,一只母鸡蹲在山脚,正在保护它的孩子们,那边,一群白羊静静地站着,像是在等待牧羊人归来,中间,一只青蛙匍匐在山顶,好像随时会跳起来捕捉蚊虫……多姿多彩,令人印象深刻。

颐和园里处处是美景,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希望我还能有机会,再次去细细观赏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读后感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读过网站上的文章,内心久久不能平复,作者们的那一句句独到见解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文章的篇名叫《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文章的题目一下子就使我感到了茫然,仔细品读下来,才有所触动,有所感觉。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虽然这是引用的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名言,虽然只是那么短的一句话,但它已经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不可动摇。

接着作者的那一段极富表现力的排比句更是令我心潮澎湃。作者是这样写的:

对于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谁能不怀有最自然,最深厚的感情呢?哪个儿女不把对祖国母亲的这份强烈情感融入生命,并使之成为生命中一首激情高昂的主题歌呢?当杨利伟坐上“神舟五号”升空时,谁不为祖国的成就而感到震撼和自豪呢?当奥运健儿们站在奥运会最高领奖台上时,谁不为祖国取得的荣耀而感到骄傲呢?

这是对民族精神最生动的写照,这是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我联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勇夺中国人渴望已久的金牌的一刹那,那情景始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环绕,难以磨灭。当他跨过最后一个栏,飞快地冲过终点,以12.91秒的成绩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了在短跑项目上有史以来的第一枚金牌时,我心潮澎湃,我想在这12.91秒的时间内,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犹如滔滔的江水。刘翔的那块金牌里面不但包含了他多年来的血汗和经验的积累,而且还有激励他迈向巅峰的那一份强烈的民族精神。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种种复杂的情绪都升华了,自然地融合于节奏之间,变成了令人陶醉的旋律,民族精神。

其实,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民族精神激励着我们去努力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有了信心的支柱,就等于迈向了成功,有了正确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高尚的爱国情操;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有了祖国,就等于有了光辉灿烂的未来。

我们现在正处于学习阶段,让我们谨记运动员们的拼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为祖国的未来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请记住:有了民族精神,就等于有了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辩证对待中国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华夏悠悠五千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渲染中,也必定有落后文化的存在。因此,传承中国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辩证对待中国文化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中国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催生滋长了许许多多的现代文化,而给中国文化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人们急切地寻找传统中国文化的遗迹,用不知优劣的文化填补内心的空白。殊不知,这胡乱的填补让心灵这幅水墨画更加难以入目。辩证对待中国文化,让心灵的污浊真正得以净化。

儒学自古被广泛推崇,董仲舒甚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于修身立世皆为上品。而为了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道家顺势而生,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外拓疆土,内理百姓,法家义不容辞。而佛家,则给大彻大悟,于滚滚红尘无依无恋之人一个心灵的依靠。儒、道、法、佛,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这部激扬生命乐章的主旋律。

周武灵王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将“胡服骑射”引进自己的国家,毫不费力制服蛮夷之人。屈原投江,悲壮爱国动天地,留得端午动人间。庄子梦蝶,清静无为感世人,清韵悠长渡众生。

文化能给人以力量,振奋人心,腐朽的文化却也能毁人生、灭家国。

始皇嬴政创立“皇帝”,且开创了中央集权制。这一举措使权力高度集中,国力昌盛,却也能使人民怨声载道。强硬的独裁式管理终让一个王朝跌入失败的深渊。汉武帝曾是一个专制独裁且好战之人,但在暮年,他诚心诚意写下忏悔书,身体力行实现自己的诺言,甚至亲自下地耕种,使汉朝免于衰败,也为中国文化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清朝战乱频繁,且多是国际战争。连天战火、大炮轰响迎来了崭新的文化火苗。袁世凯复辟由称帝到取消国号不过短短十几天,而新旧文化的战争却在这十几天内悄无声息地进行。新文化终取代腐朽文化,成为新中国鲜明的旗帜。

历史给予的重任,自当双肩挑起。文化迷茫的时代,更应学会思辨。用睿智的头脑审视文化的优劣,用灵巧的双手缔造文化的美好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但我最喜欢过年。每到新年,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传说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长着锋利的牙,尖尖的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爬上岸,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里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可是不管怎样,“年”就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极了,但又无能为力。

这一年的除夕,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去避难。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他告诉村民“年”怕红色和响声,人们听了连忙准备了红对联贴在门上。晚上,“年”又来了,它一见红色,听到锣鼓声阵阵,吓得赶紧逃跑了。从此,村里太平了。以后每逢过新年家家户户都贴春联、贴年画、放鞭炮,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还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不止有传说,还有许多习俗呢!比如贴窗花、贴春联、贴年画、吃饺子,发压岁钱、穿新衣、放爆竹……其中,我最喜欢发压岁钱。因为,每到发完压岁钱,我都会跑到文具店,买新的文具,学新的知识。我还可以用压岁钱买很多的书籍和好玩的玩具。压岁钱还代表着长辈对我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我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我最喜欢热闹的春节了,你最喜欢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传统吉祥物说明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有5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历史有多长,我们传统吉祥物就有多久。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上古神兽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的神兽,有麒麟、凤凰、神龟和龙,它们在古代时被视为吉祥、有灵气的动物。麒麟样子像鹿,全身布满青蓝色的鳞片,头上长着独角,角上生有肉球,脚像马蹄,尾似牛尾,是有德行的仁兽,在古代帝王眼中麒麟是和平和权力的象征。凤凰则是高贵的形象,它有美丽的头冠,五彩的羽毛,综合了很多鸟的美丽特点,是人们想象中的鸟中之王,也是祥瑞的代表,古代的皇后、太后一般会用凤凰作为衣服上的花纹。神龟和龙大家都很熟悉,神龟是长寿灵气的代表,龙在生活的饰品中也经常出现,如古代皇帝的衣服上、皇宫的屋梁上、结婚时的礼服上,经常看见它的踪影,是高贵的象征,通常和凤凰在一起,寓意龙凤呈祥。

一些少数民族的吉祥物历史也很悠久。傣族是以孔雀为吉祥物,而白族却以金鸡为吉祥物。傣族人民爱干净,他们有盛大的泼水节,在傣族人的眼里,孔雀是纯洁高贵的象征,所以孔雀就成为他们的吉祥物了。白族人民勤奋,祈求全家能够光明、吉祥、幸福,金鸡就是这种含义,于是就成了白族人民的吉祥物。各民族都有不同的吉祥物,比如满族人民的吉祥物是象征着吉祥和顺的玉如意,还有蒙古族人民的骏马,壮族人民的绣球……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这么多美丽的吉祥物,是华夏民族一代代孕育出的艺术结晶,我们有责任让它们传承和发扬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文化的遗产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冯骥才先生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葬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

中国文化博大宽广,无处不在。不仅是书本中,她徜徉在江南的烟雨小巷,流淌在源源不断的黄河中,她盘旋在峭壁的飞檐上。而如今,我们却成了文化的刽子手,背叛着我们的文化。

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证词。秦时兵马俑如今依旧气宇轩昂,隋朝大运河仍是波澜汹涌。就好像孟姜女悲恸天地的哭声与纤夫的号子依然在耳畔萦绕。千年的文化,千年的历史沉淀下来了无尽的繁华、悲愤、浮沉与屈辱。文化抚慰了我们坎坷的心灵,将这一片肃然呈于世人。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大江东去中浪淘尽也,唯有那百年的古松,用年轮刻画着这些平平淡淡却又难以了却的文化情丝。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她本应褪去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唯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油彩般炫烂的花海,在那片金色的海洋中续写中国文化的新篇。然而,我们看到的只是路边那几排平房被嬉笑着的洋房所替代。千年的古槐只剩了干枯枯的树墩,写满沧桑与历史的土路被一条条水泥路所替代。

本应是烟雨茫茫、粉墙黛瓦、羊肠小巷的江南水乡,也已被繁华的霓虹装点地妖媚“靓丽”。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被赋予了宽广。当你走进岳飞一股浩然正气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时,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的祖先从远古走到今天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魂,这些遗产便成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名族的根。中国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的辉煌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我们炎黄子孙细心的呵护。唯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介绍银杏树说明文满分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小区道路的两旁种满了银杏树。楼下每天经过的小路旁也有一排银杏树。银杏树长得笔直笔直的,他的树皮是浅灰色的,摸上去很粗糙,还有很多裂纹,就像长着长着把皮撑破一样。银杏树的叶子很漂亮,像一把带着花边的半圆形小扇子。

冬天银杏树上一片叶子也没有,光秃秃的看着真孤单呀!银杏树看着这么孤单都是因为调皮的小叶子调皮的不能再调皮了,一到冬天就都藏起来了,所以银杏树才着么孤单。

到了春天,银杏树可高兴了,她顽皮的小叶子终于可以跳上银杏树了。开始时是一个个小绿球,慢慢地舒展开出一片片小叶子。银杏树可真高兴呀!他告诉小树叶以后不要再这样蹦蹦跳跳、

顽皮又捣蛋啦。

到了夏天,银杏树枝繁叶茂,叶子绿绿的,非常茂盛。银杏树说:顽皮的小树叶你终于不调皮了。人们看见顽皮的小树叶和高耸入云的树干这么漂亮,都夸奖种树的人种的好。

到了秋天,银杏树的果实渐渐长大,看上去很饱满。要是你不知道的话,我可以给你比喻一下:他的果子像一个个圆圆的胖娃娃,看来他每天吃的很多呀!银杏树的果子叫白果,还是一种药材呢。人们都说银杏树真厉害呀,能结出这么多,这么好的果实呀!银杏树树叶,和果实听了表扬快乐地过完秋天。银杏树可真好玩呀!我想他的秋天一定和我们的暑假一样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樱桃的说明文优质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四川,四川是中国粮食最多的省份。那里有很多好吃的,但是我就是爱那里的樱桃!

一提到水果这个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樱桃。樱桃属于蔷薇科落叶乔木和果树。樱桃色泽鲜红,雕刻精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医疗保健价值高,另有“韩桃”之称。樱桃叶子娇嫩,果实成熟时,树很美。单独种植、集群种植、群体种植都适合。如果开放樱桃园,花果盛开时,景色迷人。樱桃果可以鲜食,也可以罐装,还可以做成酒。枝、叶、根、花都可以药用。可用于治疗风湿、腰痛、腿痛、四肢麻木、关节部位不宜伸展、冻疮等症状。

五一前后,每颗樱桃都很时尚,稀疏的叶子覆盖着每一颗黄红色的果实,也就是樱桃,一颗颗鼓鼓的圆圆的。阳光下,从远处看,它们像又大又圆的小珍珠。据说黄鹂爱啄这种果子,所以叫“英涛”。俗话说,樱桃好吃,树难种。其实不然,樱桃树生命力很强,只要土壤有水分,养分充足,细心呵护。樱桃可以结出又大又甜的果实!

我爱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樱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介绍西瓜的说明文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哈哈……”听,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原来是商老师的课堂上在进行吃西瓜比赛。

你们瞧:这西瓜像一个大胖娃娃,它的肚子圆圆的大大的,还穿了一件绿色的外衣,上面还有一条条细长的花纹。用手拍一拍,它发出“砰砰”的声音,它好像在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可是一个香甜的大西瓜,快来品尝我吧。”闻上去一股淡淡的瓜皮味道,摸上去又硬又光滑,花纹有些凹凸不平,好像被磨了一下似的,小尾巴上有很多细纹呢!

不一会儿,只见商老师一手扶住西瓜一手拿起刀切向西瓜,“咔嚓”一声西瓜被切成了两半,露出了红色的瓜瓤,上面还镶嵌着黑、白、黄色的西瓜子,像小珍珠一样。不一会儿,老师把西瓜切成了许多小三角形,像一座座高楼,感觉空气都是香香甜甜的。

当商老师说吃西瓜比赛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大口大口的吃;有的一小口一小口的吃;还有的先咬一口西瓜尖再从左到右的吃,整个教室热闹极了。

看那一组,他们站在两盘西瓜的面前,弯着腰把身体凑近西瓜,低着头目光注视着西瓜,像小馋猫看到了美味的食物一样,连忙抓起西瓜凑到嘴边张开嘴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一块还没有吃完又抓起了另一块,下面的同学看见他们吃西瓜的样子都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而我是一小口一小口的吃,我不想吃的那么快,只想细细品尝西瓜香甜的味道。同学们个个都是吃瓜小能手。

这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吃瓜比赛呀!吃西瓜比赛,带给了我们无限的快乐,还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西瓜的观察方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166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古代的兵马俑便在其中。

兵马俑,即秦始皇兵马俑,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现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兵马俑是古时墓葬的一个类别。古代随奴隶制建立而盛行了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人殉,在殷商时期十分兴盛。在安阳殷墟王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周王朝之后,各朝吸取了之前暴政的教训,并强调“明德保民”,逐步减少了人殉,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秦代的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开。

人们在西安市一共发掘出了三个兵马俑坑,加起来19120平方米,足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兵马俑也最多。1974年3月,附近村民打井意外发现了一号坑,该坑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为13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着斜坡门道,气势十分宏伟。

在最早发现的一号坑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那么它们就是二号坑和三号坑了!1976年4月23日,考古队在一号坑的东北侧发现了还有一个兵马俑的坑,东西长96米,南北宽84米,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相当于14个篮球场,与一号坑十分相似,但阵型却复杂得多得多,它里面的兵马俑各种各样的,非常的齐全。三号坑是于1976年5月11日在一号坑的西北侧发现的,约为520平方米,相对来说,比第一二两坑更加小巧一些,但从布局来看,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而且三号坑保存得更好,颜色比较鲜艳。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向东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兵马俑就发掘于秦始皇陵东1千米处。秦始王继位后便开始兴建自己的皇陵,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当时秦国非常强大,还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城墙连接起来,修筑了长城,来抵挡匈奴的袭击,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秦始皇在位期间,还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做了众多创举,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啊!

兵马俑种类众多,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驭手俑专门驾驶战车,它身穿长袍,披着铠甲,手上还有护手甲,在古代战争中战车杀伤力极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骑兵俑,出土于一二号坑,共有116件,多用于暂时奇袭,因为兵种特殊,所以装束显然不同,他们头上戴着小帽,身披小铠甲,衣服短小轻巧,特点就是在行动中十分敏捷;军吏俑分为中下两级,坑中的数量不过十件,非常稀有,他们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从外形上来看,铠甲将军俑头戴长冠,身穿甲衣,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花结装饰华丽多彩;武士俑是军阵的主体,主要作用是作战的力量,平均身高约1。8米,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最多,也分为两类,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灵活机动,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立射拥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品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了弩兵军阵,他们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姿势标准,从这个兵马俑看出,当时秦国的射击技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兵马俑可真是丰富呐,看出了当时秦国军队人数众多,分工明确,级别分明,在战争中占有了很大的优势,可见当时秦始皇打仗时的轻松强大。

兵马俑不仅样式众多,建造工艺也十分的高超。

兵马俑主要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做成,在当时来看,这种方法的制作要求非常高,一要把握好火候,二色泽要鲜艳并要绘出和谐的彩绘,三要硬度高,不容易碎。兵马俑创作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制作者的手法十分细腻明快,把每个兵马俑的外形特征描绘得十分活灵活现,仔细看,连每个陶俑的装束和神态都不一样,把每个秦俑的个性特点全都描绘出来了,整个群体显得更活跃,真实富有生机,可见当时的秦朝是多么的强大,它们的制作者手艺也是非常高超。

兵马俑不仅蕴含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蕴含着秦始皇的坚定意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