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北京民俗的作文(实用10篇)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地域也非常的广阔,所以就成就了地方性的民俗了。接下来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安徽的民俗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浏览

5826

作文

10

篇1:北京胡同的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大胡同三千六,小胡同如牛毛”,这句话真说出了咱北京的一大特点。我家就住在城东的一个名叫东营房的小胡同里。当然,这条胡同只能算九牛之一毛了。

咱北京胡同的名字也叫绝。什么耳朵眼胡同,小半截胡同,笔管胡同,九道弯胡同……多么形象!用不着身临其境,就能知道这些胡同的样子。火药局,白纸坊,弓匠营……说的是老辈子这地方干哪一行的多,像我所住的东营房,当年一定是驻扎军队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好多胡同的名字里知道一些北京的历史知识。

我爱这些胡同言它们虽不宽敞,但车辆不多,来来往往的人都看着眼熟,再加上胡同口“站岗”的那些戴红箍儿的老奶奶们,给人一种强烈的安全感。在胡同里生活,用不着担心重大交通事故,失窃的可能也很少。你想,胡同里要是进来一个生人,谁不去多打量几眼、问个明白呢?街坊胜过最牢固的防盗门。我爱这些胡同。它们是我们的乐园。放学后,摆上两个书包当“大门”,就可以举行一场男孩间的小足球比赛。女孩子用石块画几个方格,就可以“跳间”,画一条横线,就可以夹包。不管是跳绳还是踢毽,都占不了太大的空间。只要完成了当天的作业,就可以兴高采烈地玩到天黑,家长从来不会千步。我爱这些胡同。同学间有什么事,交流起来特别方便。这道题不会做了,上隔壁同学家去问问,用不着让人家从“猫眼儿”里把你看个够,换上施鞋才放你进去。今天他病了,我就能及时把假条带到学校,用不着麻烦家长。同学们放学后聚在一起,在胡同里老槐树下天南地北地海聊一会儿,便觉得这一天过得有收获,有意义。

我爱这些胡同。胡同里头故事多。电影电视里好多吸引人的作品,背景都是北京的胡同。什么《城南旧事》、《四世同堂》、《夕照街》、《渴望》……离开了咱这胡同,作家们就少了一半生活。我写的作文,几乎每次都没离开胡同,是胡同给了我用不尽的生动的作文材料。

我在胡同里生、在胡同里长大。我爱北京的胡同。就算可后我搬进新建的楼房,我依恋胡同的心也不会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节民俗之北京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民俗,一些人可能只熟悉自己家乡的,却对外地的一窍不通。北京的习俗可是很有意思的哦……

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回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腊月初一,大街上卖粥果者排成市场。更有卖核桃、柿饼、枣、栗、干菱角米者,肩挑筐贮,叫而卖之。其次则肥野鸡、关东鱼、野猫、野鹜、腌腊肉、铁雀儿、馓架果罩、大佛花、斗光千张、楼子庄元宝。初十以后则卖卫画、门神、挂钱、金银箔、锞子黄钱、销金倒酉、马子烧纸、玻璃镜、窗户眼。廿日之后则卖糖瓜、糖饼、江米竹节糕、关东糖。糟草抄豆,是廿三日送灶时供给神马用的。又有卖窑器者,铜银换瓷碗,京城之香炉烛台;闷葫芦,小儿籍以存钱;支锅瓦,灶口用为助爨。至廿五日以后则卖芝麻秸、松柏枝、南苍术以供“煨岁”之用。腊月诸物价钱都比平日贵些,所以才有“腊月水土贵三分”的谚语。老年人到了这时,总要劝后辈谨慎花钱,于是又有“二十七八,平取品抓”之谚。

腊月八日为王侯腊,家家煮果粥。都在前一日备好米与豆,以百果雕作人物像生花式。三更煮粥成,全家聚食,馈送亲邻,为腊八粥。腊八粥,是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塘、琐琐葡萄,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净器皿,终夜经营,到天明时粥熟。除祀祖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并用红枣、核桃等制成狮子、小儿等类,以见巧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北京胡同的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胡同,星罗棋布,早就听说北京有名的胡同三六千,无名的胡同似牛毛.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静谧、整洁、和谐和安详的。当我进入胡同区,坐在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穿梭在齐整的四合院中却少了这种感觉。

北京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除了古旧的凸凹不平且积满泥水的青石板证明着它的历史,两边的房屋则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房屋虽极力想保持古朴的风格,但看起来格外别扭。家住与店铺混杂着,嗡嗡的苍蝇肆无忌惮地戏虐着墙角的垃圾。

穿过了烟袋斜街进入胡同区,才慢慢地找回了一点感觉。午后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仿佛隔市般。没有地图,只知道所有的胡同都“透气儿”,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瞎走。也正因这样,才令胡同之旅惊喜不断,充满趣味。

北京的胡同宽狭不一,宽的敞亮,狭的幽深.最狭的胡同数前市胡同,最狭处仅有40厘米,仅能容一个苗条的人通过.北京的胡同大来都只来知去,但也有弯曲迂徊的,有个叫九道湾的胡同,共有二十多个湾呢.我们参观的胡同,整个儿透出一股幽静、古朴的气息,为繁华的都市平添了许多古色香而又温馨、安静的韵味。有些胡同的地面用锓青砖或石块铺就,方方正正,像一块被削平的豆腐块,赤脚踩在上面冰冰凉凉的,让人心旷神怡。路边有的石板上布满了青苔,显得格外陈旧,充斥着岁月的痕迹.

傍晚的胡同则更有一番滋味。夕阳西下,天边的最后一抹霞光,照在各家各户的四合院里。人们纷纷搬出藤椅,拿着蒲扇到胡同里来纳凉,老人们闲谈着,儿童们嬉闹着,还真有些‘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

北京胡同虽然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是当我们走出胡同时,许多北京人还是不由地感叹到,北京的美都在胡同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北京胡同的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看惯了小家碧玉的苏州园林,眼前兀地现出气势磅礴的宫殿城门;听惯了温婉如玉的吴侬软语,一下子转为字正腔圆的气贯长虹;吃惯了江南小镇的家常菜,这次却端上来一碟热气腾腾的饺子。如此大的转变,如飞流直下三千尺般的跌宕起伏,让我有些适应不过来,但我知道自己的的确确地站在了皇城脚下。

一直想去领略紫禁城给人的震撼,走走孟姜女曾经哭倒过的长城,游览处于北方的南方园林——颐和园,逛一逛八大胡同,尝一尝冰糖葫芦,走一走长安街,看一看天安门,驻足在宋庆龄的故居前,停留在郭沫若的宅邸中,感受我们的首都,触摸它的文化脉搏。

来到北京的第一印象就是路宽。四通八达的,不似苏州巷子的九曲回肠,也不像上海高架的纵横交错,它是直的、通的、畅的,看了就让人心里舒适。北京的人也像北京的路,心胸也是宽的,不论走到哪边,只要你稍稍皱皱眉头,就会有北京人热情地指引你,让你丝毫没有在异乡的感觉。去的那天是大年初二,我们来到亲戚家,年味儿还是那么足,桌上摆着瓜果糖仁,茶水总是温的,暖气使家里暖和得甚至忘了外面是零下的严冬。听他们讲昨儿个守岁,大家都等着凌晨的梆子声,然后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煮饺子、放鞭炮,庆祝着“炮竹声中一岁除”。

和亲戚一起走在北京的胡同里,没有目的地,只是沐浴着胡同里的阳光,听着老北京的吆喝声。不远处传来花甲老人清脆而又响亮的京剧声。渐渐地,人声消匿了。这儿也许是住宅区吧,不似前面一段店铺林立的热闹,安安静静的。我走着,看着,拥拥挤挤的青瓦白房,老式的四合院,院中有一两棵古槐,靠近门口停着一辆破败不堪却未曾丢弃的自行车。我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北京最真实、最古朴的一面,我想,也是有北京人不愿去承受京城王气的,于是,他们便躲在胡同里,品品茶、翻翻报纸、听听收音机里的戏曲,偶尔哼上一两句,如此平淡过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北京胡同的民俗风情作文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中的北京胡同,是静谧、整洁、和谐和安详的。当我进入胡同区,坐在人力三轮车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穿梭在齐整的四合院中却少了这种感觉。

我的北京胡同之旅是从北京最早的胡同烟袋斜街开始,却全然没有印象中的影子。除了古旧的凸凹不平且积满泥水的青石板证明着它的历史,两边的房屋则丝毫看不出岁月的沧桑。房屋虽极力想保持古朴的风格,但看起来格外别扭。家住与店铺混杂着,内衣毫无遮掩地晾在街边,嗡嗡的苍蝇肆无忌惮地戏谑着墙角的垃圾。

穿过了烟袋斜街进入胡同区,才慢慢地找回了一点儿感觉。午后的阳光照在胡同里几棵稀疏的杨树上,又从叶隙间漏下来,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鸟儿、蝉儿似乎也不忍打破这份宁静,默默地不做声。远离闹市的胡同,有种清幽,仿佛隔市般。没有地图,只知道所有的胡同都“透气儿”,也就不管那么多了,瞎走。也正因这样,才令胡同之旅惊喜不断,充满趣味。比方说,拐两个弯儿,碰到了钟鼓楼,再走一段,摇曳风骚的柳荫后竟是恭亲王府,也就是大贪官和珅家的后花园。还有北京市第十三中学,竟是贝勒爷王府。嘿!坐在百年的老式建筑里学习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大概别有洞天。这所学校,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七拐八拐,撞到梅兰芳先生的故居。这是个标准的四合院,是有钱人家才住得起的宽敞房子。而今在电视上看到的四合院,也是几家合住,很少有独门独院了。

徜徉在胡同里,看路两旁的房子都刷上了青漆,有些地方青漆脱落了,露出了斑驳的墙壁。买一叠胡同明信片净是些残垣断壁,房顶上长了杂草,门口停辆破自行车;小贩担着担子,剃头师傅挑着挑子,磨刀的扛着板凳吆喝着走街串巷。夏日胡同里倒还凉快,冬天呢?寒风从胡同中穿过,雪阻住了路,卖炭的吃力地拉着三轮车艰难地前行……

是的,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一部凝固的历史,百年京城的人文缩影,就这样一点点地被高楼大厦蚕食着。许多人总在呼吁、呐喊:“把胡同留下一些给后代。”这想法固然好,可对那些三代同堂老少一室的小市民和普通老百姓来说,为了保留胡同而挤在斗室里,未免不公平。现在的胡同,还有早已模糊的石墩,失去了棱角的棋盘和参天的古树记录着胡同昔日的繁华。而这一切,是必然要被现代化的东西所替代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

我的胡同之旅将要结束时,我走进了一家清真北京小吃店,选了临街的座位坐下,嗅着炸糕、包子的香气,透过落地玻璃望着街上。华灯初上,胡同里的各个院落升起了袅袅炊烟,玩耍的孩子被母亲喊回家吃饭。我又环顾店内,八仙桌边的食客正大快朵颐。从人们脸上,我看不出对高楼的向往,也读不到对胡同的深情留恋,或许在胡同里生活已成为一种历史的惯性,也或许,他们从心底悄悄期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北京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每一个地区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风俗。提到风俗,我想起了我们的首都—北京。逛庙会、熬腊八粥已经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还想知道吗?那就让我来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风俗。

在每年的农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旧时北京的三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隆重热闹。在众多大小节日中,流传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如农历腊月三十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更岁饺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财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准扫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逛庙会。正月十九,为白云道教祖师邱处机逝世纪念日的“燕九节”接着是清明节的扫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以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这天要祭神、上坟、放荷花灯、船灯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喜爱当晚赏月、吃月饼、又有团圆节之称。

这一些民风民俗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即添加了节日浓郁的欢乐气氛,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风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个有趣的民俗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老北京的春节民俗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与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如,春节民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民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者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与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与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例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与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京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如长阳的巴山舞,蒙古族的赛马……但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北京的了。

想必去过北京的人肯定都吃过北京烤鸭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称,又有外国人的“到北京,两件事,游长城,吃烤鸭”之说,可见北京烤鸭是举世闻名的。吃烤鸭的最佳去处是王井府的“全聚德烤鸭店。”这家店创于130年前。北京城还有一个大店子,便是位于崇文门外的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1885年,比全聚德还早9年。全聚德烤鸭店以挂炉烤鸭闻名,便宜坊以焖炉烤鸭闻名。尽管两者风味大不一样,但是都在“烤”字上下功夫,所以被叫做北京烤鸭。

北京还有一个风俗,那便是满汉全席。夏天的北海公园里,35价中外游者身着皇、后、妃和朝臣的服装,依次进入彷膳饭庄。他们是这家御膳馆成立70年来的第五批品尝满汉全席的客人。重礼仪,讲排场的皇家气氛在身边缭绕。摆上桌面的共有130道,客人们分三个晚宴和一个午宴才能吃完。满汉全席最多可以达到134道热菜和34道冷荤,分六次才能吃完。满汉全席取材之广泛可谓是登峰造极。具体包括“山八珍”、“水八珍”、“陆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等;“陆八珍”为什蟆、驼峰、口蘑、玉皇蘑、凤爪蘑、玉米珍、沙丰鸡、松鸡等;“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鳖肚、鱼皮等。从材料上来看,不仅广泛,而且珍贵,其中许多在今天已经成为保护动物,永远也吃不到了。满汉全席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了。当然,除了满汉全席之外,仿膳也是宫廷菜肴。

春节是中国的头等重要的节日。被称为“中国人的圣诞节”,一般在每年的公历一、二月份左右。如同圣诞节一样热闹。在北京,商店张灯结彩,延长营业时间,供应大量年货。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灯和各种食品。1993年,为了保障安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使放爆竹这一传统习俗成为历史。

我真想去一次北京,去吃吃那里的北京烤鸭,在那里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的古老民俗

全文共 1196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最多的城市,306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故宫、天坛、八达岭长城、颐和园等众多名胜古迹。语文迷小编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的古老民俗,快来看看吧!

老北京的古老风俗不计其数,其中的民间行业活动别有一番风味,说说老北京七十二行,吹糖人儿、耍蝈蝈……现如今还流传与大街小巷,可大部分却已被遗忘,甚至有人闻所未闻。现在我们就一起到那古色古香的老照片里去感受一下老北京当年的行行业业。

跑旱船

中国汉族民间舞。流传极广,多在年节表演。用竹或秫秸扎成船形,围以纸或布,纹彩,系于表演者腰间或肩上 ,下端用表示波浪的蓝布遮住脚。各地船形样式极多,工艺精湛,一般长1.67~2.33米,大的可达3米多 。据传旱船是陆路地区人民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形式。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中晚期文献,距今已有1000多年。民间旱船,多扮成夫妻或父女,女的在船中,男的在船外,表现捕鱼 、行船的水上生活,主要技巧在女子,配合船的起伏摆动做出高难动作,表现风浪漩涡等。南方旱船动作轻柔,边唱边舞,北方旱船动作粗犷,有时几十条旱船相互竞技,场面蔚为壮观。类似旱船的还有跑驴、跑竹马,是将船形改为驴形、马形。跑驴多演农村小戏,如夫妻回娘家等,而跑竹马有时表演历史题材故事,如昭君出塞、关云长护送嫂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

做席

将芦苇用线绳结成席,盖房时将其盖在檩上,上面再用泥覆盖。

卖槟榔

叫卖槟榔糕的,槟榔为生津液助消化的中药。槟榔糕的制法是在熬糖时放入切成薄片的槟榔,然后制作成小块出售。售卖者背着盛有槟榔糕的木制匣子,并带着一个布口袋。买时可收现钱,也可用妇女梳落的长发换取,其布袋即装头发用的。售者的吆喝为“乱头发换槟榔糕!”

吹糖人儿

在北京走街串巷的小商贩中,最受小朋友们欢迎的是吹糖人儿的了。糖耗子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吹糖人儿的小贩从用布盖着的小铁锅中,挖出拇指大小的一块糖稀,放在手上揉成长条,然后放在木模子里,一吹,这条长的糖稀就膨胀起来,打开木模一看,竟变成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猴拉稀”就稍稍复杂些了,这是用手把糖稀捏制成一个小猴,立在一根小苇子杆上,底下是一个小糖碗,碗中放着一点稀糖糊糊,用一个耳挖勺大小的小糖勺舀着吃。

吹糖人儿的小贩要有捏制糖人儿的手艺,还要有丹田之气和用力吹气的本事。所以北京人常以“吹糖人的出身—好大口气”来讽刺爱说大话、吹牛皮的人。

吹糖人儿的小贩使用的主要原料是糖稀,这是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成本虽低,而获利甚微,所以又有“吹糖人儿的盖大楼——熬着吧”一语,用来形容事情实现很不易,从中也道出了昔日北京小商贩和民间艺人生活的艰苦。

据说吹糖人儿的这行生意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那时制糖人的糖稀还有一种香味,所以吹糖人的小贩都以“香印”作为叫卖声。到了宋朝,赵匡胤作了皇帝, “印”、 “胤”同音,而封建时代,为了避讳,吹糖人儿只好以打小铜锣来代替吆喝。这样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打铜锣就成了吹糖人儿这个行业的标志。

卖琉璃喇叭

琉璃喇叭是庙会或春节期间在厂甸卖的玩具。琉璃即玻璃。喇叭有两种:一种是小孩玩的,约一尺多长;另一种是成人玩的,长约三尺。同时出售的还有一种用极薄的玻璃烧制,状似葫芦的玩具,名曰“响葫芦”,北京又管它叫“倒掖气”、“扑扑噔儿”。所谓“倒掖气”是必须用呼吸的方法吹出声音;“扑扑噔儿”则是象声,因它全靠前面的玻璃来回震动,发出“扑噔、扑噔”的响声。

拾粪

也就是掏厕所的,身背木桶手拿木把铁勺,晚上时还会拿一三面用纸一面玻璃的诸葛灯。

卖玻璃镜

溶化后的碎玻璃作成薄片用纸镶好,上面画上图案出售。

串铃卖药

卖药小贩或行医看病的先生使用的响器。北京人叫其为“虎撑子”或“镯子”因像妇女所带手镯。此铃是以带有圆孔的熟铁片翻卷打成的圆环,比镯子略小,环内装几位铁制小圆珠,外面留有一条缝。郎中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伸入铁铃的中间的大孔内,用大指轻轻一托,手臂弯到比肩稍高再摇动,小圆珠发出一连串的铃声,随走随摇。卖药者身背药箱,肩搭褡裢,右手举一幌子,左手摇铃。听到铃声或看到幌子,就知道卖药行医的来了。

耍耗子

耍耗子的人背着个小木箱,箱内装着已驯练好的小白鼠。沿街吹锁呐。他身后跟的孩子较少,因为他平时不在街上演出,而是由主雇讲价钱,叫到家内去演。演出时,将木箱上的木架支起来,仿佛是马戏团高空演出木架的微缩品,有绳梯、吊杠等。每只小白鼠都会一两套诸如爬梯、钻圈、走独木桥等本领。

拉冰床

北京冬天的冰,给人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给人增加了一种便利,这便是冰嬉与冰床。冰嬉是古代冰上运动。

努尔哈赤举兵反明时,在关外拥有一支善于滑冰并配有冰橇、装备精良的作战部队。以后在清宫的御林军中的健锐营也有一支编制为1600人的冰上部队。

冰嬉是满族人的习俗。清代皇王们对于冰嬉十分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亲临检阅。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时期内廷供奉所画的《冰嬉图》。

民间的冰床是以木材制成床形,长五尺余,宽约三尺,可同时乘坐三四人。在木床与冰面的结合处以铁条镶嵌,以减少床的摩擦。冰床的主人在前牵绳以拉拖床体,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故又名拖床。由于惯性和速度的原因,牵绳急行数步之后,床主飞身跃坐床沿,此时冰床仍行走如飞。乘者心旷神怡,目爽气顺,家资富有的子弟,还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绞连在一起,置酒案于拖床上,饮酒赏景,由多人牵引,驰走如飞,其乐在陶然之中。

冰床还可做为交通工具,拉冰床的绳子是骆驼毛拧成的,以防冻手。拉冰床的鞋与众不同,是皮向内毛朝外的一种特制的棉鞋。

吞刀

簸米

设高桌一张用簸箕内盛米香茶等数盅站于桌上,打金斗而下而所盛之物一粒不撒。

蘸羊油蚀

将羊油烧化,将油浇在灯芯上制成蜡烛,分八支一斤十支一斤不等,颜色分红白两色。

雪花酪

冰激凌出现之前,我国有类似的冷食品,就是雪花酪。

明清时,北京出现了雪花酪的雏形;是用刨床,将天然冰刨出冰屑,再用果酪(果子干)、红果酪及浓酸梅汤浇入,在木桶或瓷盆内,用棍搅拌。然后盛入盅内,半饮半嚼。其名称传说不一,有的说叫“冰果酪”,有的说叫“雪茶”。说“雪茶”的人说,宫里忌讳“雪”字与“血”同音,中间加了一个“花”字,成了“雪花茶”。“雪花酪”大概就是“雪花茶”变来的。何时变的?不清楚。

雪花酪食之较冰激凌爽口,但制作全凭人力,是很中国的冷食。北京的天桥,天津的老三不管、鸟市都有制售的。

卖蝈蝈

娶亲通信

指甲草染指甲

耍火流星

耍者以绳子一根,两头拴铁丝笼,内盛炭火,名曰“火流星”。耍时,两手弄绳、飞旋,铁丝笼内炭火,上下飞舞,火花飞溅,形似流星。耍火流星或双手飞舞,或倒地翻滚,或凌空盘旋,有“二龙戏珠”、“飘洋过海”、“背流星”等名称。

翻跟头

桌子上面放一板凳,板凳上面再仰放一板凳,将头放在板凳腿上,两脚也放在另一头的板凳腿上,然后翻身。

高跷会

卖豌豆糕

把豌豆连皮焖烂,擦成软泥,堆成坨子,再走街串巷卖给儿童的,则称“豌豆糕”。卖豌豆糕的,一般有三种工具:一是手敲的大锣,用以招徕儿童;二是豌豆糕要成型,需要有模子;三是两根或三根大铁钉(其中一根钉子帽儿下缠有两三扣细铁丝)。

小孩子买豌豆糕,不叫买,而叫“抽豌豆糕”。因为买时,先要抽小贩手中紧握的钉子。抽赢了可得两块;不然只给一块豌豆糕。

卖估衣

北京有估衣行,天桥一带有估衣铺、各庙会有估衣摊。所谓估衣,即七八成新的旧衣服,刚做好还没穿的衣服卖到估衣行也得按估衣算,俗称“下剪子为估衣”。

估衣的成色很杂,上至绫罗绸缎,下至粗细棉布,款式能够隔朝接代,相差半个世纪,而且新旧程度也很难辨认。因此从当时社会人们的消费水平看,干这行确实有利可图。

估衣行的经营方式很特殊,以吆唤做宣传。伙计们每天照例把所有的货物逐件的折腾一遍,每拿起一件,都要吆唤出价码来:“这个吆唤卖,里面三新的大夹袄,就五吊八!”于是找来无数围观的行人.卖估衣讲究暗码儿和行话,谓之“暗坎儿”,也叫做“笔”,什么“老浑笔”、“柳字笔”、“桃字笔”、“番字笔”,直到 “杓字笔”,就是由一至十的数码。伙计们把一件估衣抖开先要翻过底襟瞧瞧码儿,然后马上进行心算,才能吆唤出来。

送报

送报的多为山东人在京开设报房,所有外省奏折及谕旨都由内阁发到报房,报房印刷后发到各官宅。

雨水泡

类似如今小孩玩的吹肥皂泡,只不过是在连阴天时用雨水加松香调成的液体,玩时用竹片做成圆圈沾着雨水向空中撒去,在阳光下五颜六色甚至是美丽。

耍双石头

摇车

卖仙鹤灯

用断香或庵观庙寺之残香,水浸令烂,捣和每料一斤。用樟脑二两,松香末一两,再捣烂和做成圆锭。每锭寸半长,如手指粗,一头平,一头圆,用针由平头处刺六七孔,约深寸二三分,不可刺得对穿,然后放入玻璃灯内,其烟自从嘴管而出,若灯芯一条,即可将火点其烟上,火即燃于烟际,离灯嘴半寸许。少顷,烟渐浓自能将火推开,极浓时能推火离嘴二三寸远,且超过其火光越亮,直至香锭烧烬,然后火始灭也。

收拾锡器

肩背口袋内装铁锉钳子等工具,手拿竹杆上拴灯台茶壶等器到住户门前吆喝,为人收拾锡器。

烙薄饼

用小米黄豆加水磨成糊,将其倒在饼铛上,用竹扒摊成薄饼即成。

耍碗

卖春联

卖鲜花

卖白薯

舍冰水

三伏天官宦之家在门前搭一席棚,放一木桶内盛凉水,上面放块大冰,上挂黄布四块写“皇恩浩荡”,如果是民间施舍就写“普结良缘”。

耍坛子

打蛋雀

是一种训化表演。表演者将用骨做成的小丸往上抛出二三丈高,小鸟用嘴接住又连打三个。

顶宝塔碗

乞丐人

踢球

贩骡马

架双拐

瞧香

瞧香的,即“巫婆”。北京人很少称巫婆而称瞧香的。由于昔日迷信成风,对于疾病成因及治疗法缺乏起码的知识,因此才使不少人,尤其是妇女们将治病的希望寄托于神灵,于是这种瞧香的便出现了。

一般是有病人家将瞧香的请至家中,先要以上好的方式进行招待,然后要照她的嘱咐设上香案摆上供品,她先磕头,接着她便胡言乱语装神弄鬼起来。这时主人家也要下跪向神许愿,最后瞧香的取点香灰充作仙药,让病人服下治病。

卖吊炉烧饼

其人用泥炉一个,内烧劈柴,铁链挂在梁间,以白面做成烧饼,上粘芝麻,放在泥炉之下铁盘内,少刻竟熟,名曰吊炉烧饼。

卖江米人

以糯米粉为主料,加小麦粉、水,着色,蒸成熟面团后,用刀、剪、簪、花纹模等工具,手工捏塑成民间小件玩赏工艺品。

瞽目人

北京瞽目人,在清初以前,也归“教坊司”所辖,而又单称“太仆院”,据传说有铁印一颗,铁马竿(杖)十三根,后雍正间裁除乐籍,瞽人也同时没了系属。至于传说:雍正帝因未登大宝前,传瞽人作乐未到,于是后来取消,这乃是齐东野语,不足置信。据说当初的太仆院,即在今大佛寺街瞽人会馆,未知确否?北京瞽人,数目虽不太多,却分了四五处聚会;

第一年代久远的要算大佛寺的“公益堂”,大佛寺街谁也知是因街西头有一大佛寺而命名,实东首亦有一庙,先亦称大佛寺,传说尚有“尉迟敬德督修大佛寺”的碑文。

此庙在康熙年中,即归瞽人所有,改祀乐卜先圣。此庙正门,巳不可见,第一汽车行即庙的正门前殿,后殿尚住瞽人,由旁开小门出入,此庙所住瞽人约十余人,即称公益堂的便是。

第二即为乃兹府路南三皇庙内的“务本堂”,为曲艺人才荟萃之处,此庙系在清道光年间由瞽人购置,此堂所属瞽人,有二三十人,翟少平、王秀卿即住庙内,王宪臣、张松山、曹雨亭、刘荩臣亦归此堂瞽友,不过因北新桥九顶庙弹套瞽人,声誉向在一般瞽人之上,百年来为王公府第所公认(前清时代一提九顶庙瞽人即为人特别重视),所以张松山等由其师父在世时,即相沿居住九顶庙,保持荣誉,终未迁徙,但也算是务本堂的会聚(王宪臣住名画家李雨林姻丈花园)。

第三是东裱褙胡同东口的“信义堂”,也是一处瞽人会所住处。

以上三处,凡北京内城的瞽人,都分别各隶一堂。不过最近西城,又立有一处“天成永和堂”,是为西城瞽人会所。北京外城的瞽人,有所谓“五会”,不过没有一定会所,临时召集,临时觅地罢了。瞽人所住庙宇,除个人在他庙租赁居住者外,皆为前辈瞽人集资所购公产,全称“三皇庙”。

瞽人所祀先卜先乐,计为五位,即天皇、地皇、人皇、旷祖(师旷)、朔祖(东方朔)。瞽人所学,不外“弹唱”、“卜算”两点,却多一半是全通,单学一点的很少,不过因某点专长,而专用某点便了。瞽人学艺,须有三位师父,第一是“业师”,即启蒙的师父,学弹唱基本功夫,卜算的《流年赶》、《开流书》,学成以后,好坏程度虽不可知,总以能拉出马竿去挣饭吃,即为业师所赐。第二是“保师”,保师固然是应负保证责任,保证业师必须尽心教授,保证徒儿必须学成供养业师,但除此之外,更须负“保徒”问业之责,不仅仅是一个保证人而已。 第三是“代师”,即瞽人从业师学成以后,如欲深造某项技能, 则须拜代师,所谓“拜门学某”的便是。

瞽目人的技能,除有特殊习艺以外,大部只分“算命”、“唱曲”两种。瞽目人算命,只有“六爻卦”、“推八字”两种:六爻卦以数的奇偶,占阴阳的推动,和有目人的蓍草周易相似,只要记清***卦的泰否,内外卦的配合,六爻的阴阳消息,便能应付一切,所以较比容易一些。占八字就太难了,谁也知道八字的四柱,由年上起月,只要记住“甲乙之年丙作首”的歌诀,就可以推出;日上起时,只要记得“甲乙还加甲”的歌诀便可以推出,至于某日是什么日干,那年有什么节气,交节时刻,有目人是须得翻《万年历》才能知道的,绝没有简捷方法。

但是瞽目人那能去翻书?所以瞽目人学推八字,首先要《开流书》,学《流年赶》,至少要背熟一百年的历书,一百年内的月建大小、二十四节气日子、交节时刻,都要知道的。不过瞽目人有个巧妙方法,只要记清每年正月初一日的日干,那一天立春,什么时刻,便可以推出一年的日干,也可以推出二十四节气,都是死盘子的。一年的大小建,以固定的字,编成歌诀,只记小建,加一天便是大建,例如:“正月寅山虎雷豹”,“正月观灯请会茶”,“正茶见秀明”,除去重字所有“正月寅山虎雷豹观灯请会茶见秀明”十五字,以任何一字都可以代表正月小建,每年七个小建,岂不是一句七言就可包括吗!虽然是巧妙方法死盘子,一百年也很难记,有目人谁也背不过来的。

至于我生、生我、我克、克我、比肩,以及正印、偏印、伤官、食神、正官、偏官,那就容易多了。以外灵机变化,地域感气等分别,就要看推八字的学识经验,又不止瞽目人为然了。 唱曲是瞽目人的主要技能,瞽目人唱曲,大半都会弹弦子,所唱歌曲大别为“细活”、“大路活。

卖艺

技勇石

技勇石 :清代考选武童用物,私家练武亦用之.此图表现的是考试中的一个场景.清代武举考试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

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共分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是武状元;二名是武榜眼;三名是武探花。前三名世称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多名,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二甲以下的都属三甲,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了。

考试办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试了弓马技勇,称为“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试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枝,三箭中靶为合格,达不到三箭者不准参加二场。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所谓“技勇”,实际上主要测膂力。一共三项。头项拉硬弓,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弓号自选,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号,试刀者应先成左右闯刀过顶、前后胸舞花等动作。刀号自选,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礩子,即专为考试而备的石块,长方型,两边各有可以用手指头抠住的地方,但并不深。也分为三号,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考场还备有三百斤以上的出号石礩。应试者石号自选,要求将石礩提至胸腹之间,再借助腹力将石礩底部左右各翻露一次,叫做“献印”,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有两项为头号和二号成绩,三号成绩超过两项者为不合格,取消三场考试资格。三场是考文,当时叫“程文”,也称“内场”,相当于文化课考试。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时定为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年间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到嘉庆年间,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干脆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

戗剃刀

剃头店的剃刀不快找此人戗磨就可锋利如新。

冲石磨

实就是修理石磨的,谁家的石磨有了毛病找他来修理拾缀。

卖糖瓜糖饼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祭灶王爷。

耍钹

表演者多为戏班中人,扮作道姑模样,在殿中完毕后耍手中铜钹,但见铜钹上下翻飞精彩异常。

卖凉粉

卖凉粉前挑一盘上放碗筷作料等物,后面的桶里放着凉粉,凉粉用铜片旋成细条。

三棒鼓

卖小鞋

四乡之人做大小小孩鞋数双,在花市或土地庙设地摊出售。

卖豆腐

蹬梯子

旧时一种杂耍形式,多为女童表演.表演时下面的人用脚蹬一梯子,女童立于上面作各种动作。

做潮烟

京中烟铺交款烟叶制成方块,用铁刨子制成丝叫做潮烟。

唱大鼓书

“大鼓书”是过去北方比较常见的一种曲艺形式。清朝末年开始在东北地区流行。民国年间形成了奉天大鼓(也称奉调大鼓、东北大鼓)、吉林大鼓(也称东城调,流行于吉林市一带)、江北大鼓(流行于松花江以北地区,又称“屯大鼓”)等几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流派,可见是相当盛行的。

唱大鼓书的服装、道具、伴奏都很简单。一只扁圆形的木框皮面鼓,支在几根竹棍组成的鼓架子上,演员一手击鼓、一手打板,伴奏有一把三弦即可。还有的甚至不用鼓,一人自弹自唱,用脚打板击节,类似“单弦”的形式。其实,东北的大鼓书就是由“弦子书”发展而来的,据说还与满族祭祀时萨满在三弦伴奏下唱的“神歌” 有着一定的关系。至于演员的服装,和说评书、相声一样,外罩一件长衫即可,早期演出也不用化妆,弦子一响、鼓板一敲就可以开唱。后来虽然有了女演员(俗称 “女大鼓”),也只不过略施淡彩,外穿旗袍而已。

卖鞋垫托垫

练皮条子

练皮条子用木棍三根绑一架子,上拴皮条两根,用手拉着表演各种动作。

剃头放捶

每日将头剃完,筋骨疼痛者,剃头的坐于高凳之上,其人躺在剃头的腿上,令其捶拿,其快活劲儿无比。这就表示了剃头匠除理发梳辫外,至少要学会按摩。这正像明代吴正伦《养生类要》辑古人对头发的经验,提出发多梳,能去风明目的养生之道一样。而清代北京的剃头匠除掌握梳、编、剃、刮、剪、剔、染等基本技能外,还会捏、拿、捶、按、掏、接、活、舒、补等医术,也正是为了使剪理发的内含更加全面。

钻火圈

箍桶

桶,并非制作木桶,而是用铅线圈将破漏或爆散的木桶重新束紧修复,其技艺主要在于“箍”而不在于“制”,当然也有木工的基本功。当木桶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就必须请箍桶师傅了:第一种是铅线圈腐烂脱落致木桶爆散;第二种是桶壁出现裂缝而泄漏及铅线圈老化;第三种是桶底泄漏或坍塌。送修的木桶除了第三种情况可以只更换桶底外,余者箍桶师傅均按如下方法修复:

一是清除木桶内壁的附着物及检查木板腐蚀状况,如污秽物、尿桶痞、屎桶痞等,如桶壁或桶底有个别木板腐烂则应依样仿制补上(木料由顾客提供);

二是根据木桶外壁上中下周长用适中铅线制作2至3个3股螺纹状铅线圈;

三是拆除废旧铅线圈并将已散开的木板重新组合恢复木桶原状,然后用新铅线圈紧紧箍住木桶的外壁;

四是套入一块圆木板(即桶底)并挤压至底部,令桶壁与桶底吻合,再用木屑碎填塞其缝隙,以防泄漏。懂行的人都晓得,第三道工序是难度大、技术性强的关键环节,也是箍桶师傅最得心应手的好工课。

卖图儿

卖图儿在京城各处采访厅闻异事,然后编印成册到处出售,与今天发行报纸近似。早期的“狗仔队”。

赶脚

类似如今的出租,赶脚的把驴拴于城根,有需要者就骑上它,赶脚的在后面紧随其后。

撞钟

撞钟,玩者两人以上,各用一个铜钱或钱大的铁圈,在墙上找块好石头,将钱撞在石头上,谁的钱远,就拿起来砸近的,若砸上就算赢了,若砸不准别的我钱,再由别人拿起来砸你的钱,谁砸准谁就为赢者。

抽糖人

其人用白糖人物禽兽,出售时用竹签32根上面刻上点数放入竹筒,让买者抽取,如成付为胜不成付为输。

过卖

类似现在的送外卖。

打连厢

打连厢,又名《打花棍》、《金钱鞭》、《霸王鞭》,是北方流行的民间歌舞。舞者化装扮成旦、丑等角色,手持“霸王鞭”表演。清毛奇龄《西河词话》:“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所谓连厢词者,则带唱带演”。清代民间画家所绘《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有“打莲湘”,文字说明为:“此中国打连湘之图也。其人乃戏班优〔伶〕扮成女子,手拿竹板、彩扇,用竹竿一枝,挖小孔,安铜钱数个,名为霸王鞭,在手中飞舞,或竹板上独立,口唱歌词,名曰打连湘’”。

劁猪

卖鲜花

打糖罐儿

道士化缘

道士身背画有神像的木牌,以及链锁和小磁娃娃等,手持铜钹沿街化缘,无子妇女用线拴其娃娃据说可得子。

打太平鼓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安徽等省区。

唐代已有。宋代谓之打断。明代民间称为太平鼓。相传,单皮鼓最早是满族猎民的围猎用具,出猎时边击边围,获猎后击鼓歌舞。清代杨宾《柳边记略》载:“满人有病必跳神,……跳神者……以铃(腰铃)系臀后,摇之作声,而手击鼓,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十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载涛、恽宝惠《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也说:“萨满乃头戴神帽,身系腰铃,手击皮鼓(皮蒙于圆铁圈上,下有把可持)。”清代李声振《百戏竹枝词》载,北京郊区流行打太平鼓: “太平鼓。形圆平。覆以高丽纸,下垂十余铁环,击之则环声相应,曲名《太平年》,农人元夜之乐也。”清人何耳《燕台竹枝词》也载有:“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早时,满族妇女敲击为其歌舞伴奏,近百年来,则常由男子演奏。

满族萨满祭祀用的太平鼓,鼓框用铁条弯成,鼓面呈椭圆形,长径48厘米,短径38厘米,鼓框高1.5厘米~2厘米,单面蒙以马皮、驴皮或羊皮。鼓柄长20 厘米左右,柄下端的大铁环直径16厘米以上,大环中串以直径6厘米的小铁环。鼓棰称鼓鞭,用竹制成,鞭长44厘米,鞭尾系以红绸巾为饰。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兴安盟流传的太平鼓,鼓框呈扁圆形,鼓面宽30厘米,鼓鞭用竹棍或细木棍制作,鞭尾系彩绸。

汉族民间流传的太平鼓,大小不一,鼓面呈桃形、扁圆形或团扇形,鼓面宽20厘米~32 厘米、鼓框高1厘米~1.5厘米、鼓柄长10厘米~15厘米,柄端缀以铁环或小铜钹。鼓面蒙以

羊皮或多层高丽纸。鼓框缀以彩球为饰。鼓鞭长34厘米。鼓柄和鼓鞭下端均系以红缨 穗或红绸巾。

太平鼓的鼓框均为铁制。虽鼓形不同,但鼓面都蒙以驴皮、马皮或羊皮,皮面光素或绘有花纹图案,鼓柄下端都缀有大铁环,环中还串有小铁环,其环形和数量各不相同。

演奏时,左手持柄举鼓,上下左右摇动,右手执鼓鞭敲击鼓面,可击鼓心、鼓边、鼓框或鼓背。击法有打、抽、叩、按、抖等,并同时振动铁环或小铜钹作响。太平鼓多用于舞蹈伴奏,常配合舞蹈动作敲击,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和集体等多种,常在农历正月新春或元宵佳节的喜庆活动中表演,是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舞具。咚咚的鼓声、飘舞的红缨,更增添节日气氛。

雇乳母

画扇面

每年立夏之后,画扇面的挎一扇蓝,上竖一杆拴各色线绳上有铁铃,同风吹叮当作声,人们就知是画扇面的来了。

剃头

修脚

卖零绸子

小贩从各处收来零散的绸子,到市场上出售。

医道

耍叉

北京杂耍武档中,耍叉是单一功,叉上有铁环,耍起来哗啦啦乱响,光闪闪上下飞动,叉还能在脖子上不用手扶,自动绕来绕去,十分惊险。

焊水烟袋

工匠用小风箱和小炉加上铜锡焊药可将损坏的水烟袋修复一新。

摆西瓜摊

卖皮鞭子

批殃榜

如果有人死了,家人请风水先生验看死者,开具殃榜(或殃书),上写死者生卒年月、火葬和出殡时日等,这就叫“批殃榜”。在古代,如果没有阴阳生开的殃榜,官府还不开入地埋葬的“许可证”。

点蒿子灯

汉族民间节日旧俗。流行于北京等地。农历七月十五,家家户户备蒿子一棵、荷叶一柄。在蒿子枝叶上挂许多纸条,里面包裹香粉,用火点燃,恰似星星闪烁。在荷叶中央,插一根蜡烛,名叫“荷花灯”。

卖大碗茶

窗户画儿

卖风筝

打梳头油

卖小金鱼及蛤蟆骨朵大田螺

换绿盆

专卖上釉瓷器,釉色多为绿色,瓶瓶罐罐等小玩意,居民可以旧物交换。

窝脖儿

解放前,在北京的马路上,常见有人窝着脖子,背着东西健步疾走。这是为人搬家或代人送嫁妆的。这种行业叫“扛肩”的,也叫“窝脖儿”。

过去,北京中上人家嫁女,多将嫁妆交与喜轿铺,由喜轿铺用红漆桌摆好,由人抬着(几抬、几十抬不等)穿街越巷,以示阔气。可穷人家嫁女,顶多有一大一小木箱,及脸盆、油灯等物,所以,只雇个“窝脖儿的”便一“窝”了事。“窝脖儿匠”常由喜轿铺代找。因此,这行人就归在喜轿铺的组织内。收入的二成交柜上入帐。“窝脖儿的”代人搬家,又须交车脚业包运人二成。因为,那时搬家多由车脚业包运。

另外,还有些“窝脖儿的”专归皇室懋勤殿绳子库管。这些人是专为慈禧太后扛运贵重陈设的。如夏天西太后到万寿山去避暑,“窝脖儿的”就得把她的心爱之物“窝”到那里去。每次窝运的官价是一两二钱银子,可实发不过八钱银子。

“窝脖儿的”“窝”法是:先将物品摆在一长二尺五寸、宽一尺七八,用软线绳捆好的长方木板上,然后请二人抬起,放在“窝脖儿的”肩上。窝脖人要在脖子上垫好一根板条(这条板的下面铺有棉布垫),蹲身低头将物件“窝”起。走时,他只用一手扶大木板边,一手前后甩动,二目向前平视,迈大步疾行。到地方后,下肩时也由二人抬下。

“窝脖儿”也须有一定的技能,没有技能就“窝”不了那些又长、又高、又重、又易碎的物件。比如“窝”夹几案,一条案有一丈三四尺长,外行人确是“窝”不走的。“窝脖儿的”还得善走,有健步如飞的本领。另外, “窝脖儿的”还须有拆装各式硬木家具的本领。如果不会拆,有些东西就“窝”不走。像“罗汉床”,不拆开运,扛在肩上,就像“窝”着一个小房子。

这个行业干久了,窝脖人都留下残疾。这就是脖上都有一个大包。有人还被压成驼背(北京人叫“罗锅子”)

锔碗

过去百姓人家,打破了碗舍不得扔掉,而是找个补锅锔碗的(补锅匠往往兼锔碗),修起来继续使用。锔,是指用一种弯曲的钉(称钯钉、钯锔或锔子),将有裂缝的器物接补起来。修碗的方法是打钯锔。手艺人将打破的碗片拼拢起来,用线扎缚固定,计算一下该打几个钯锔,做好记号,然后用金刚钻在瓷碗外壁接缝两侧分别钻出小孔,接着取铜质或铁质的枣核形钯锔(如钉书针大小)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最后在打了钯锔的地方涂上一种特制的白色灰膏,再用布擦拭,抹去多余的灰膏,一只碗就修好了。打过钯锔的碗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当然其他瓷器如瓷坛、瓷杯等也可以同样修复。瓷器的硬度很大,必须要用金刚钻才钻得了孔,因此民间有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的说法。

还有,百姓居家过日子都图个平安吉祥,万一小孩不慎打破了碗,家人不会责怪,而是连称“好局,好局”。“锔”与“局”谐音,“好锔”,原意是可以锔,而好局就变成“局气好”的意思了,意为好运即将来临。倘若瓷器摔得过碎,无法修复了,这时家人会说“岁岁平安”。“碎”与“岁”谐音,这里也是利用谐音讨口彩,化懊恼为欢喜,化不吉利为吉利的说话技巧。

磕泥饽饽

老北京庙会、集市上有卖泥饽饽模子的摊儿。先买回一些泥饽饽的模子,再从护城河外挖回些黄粘土,用水和好,放在模子里按实、抹平、磕出,就成了泥饽饽。泥饽饽种类很多,有狗、猫、虎、豹、鸟等。

卖桑椹大樱桃

扒糕凉粉

扒糕、凉粉是北京传统的大众化冷食,在市井食品中占有显著地位,集市、庙会及娱乐场所都有,每条胡同也都有小贩叫卖。扒糕是用荞麦粉做成一块块的饼,蒸熟、冷却后切成小块,佐料而食,利用荞麦又滑又凝的特性,冷食比热食好。

凉粉就是绿豆粉制成的粉冻,也是粉房的产物。滑嫩呈半透明块状,也以冷拌为宜。

扒糕、凉粉两种作一个担子上卖,凉拌的作料有酱油、醋、调薄的芝麻酱汁、咸胡萝卜丝,此外就是辣油、蒜汁和芥未汁,总之以酸、辣、凉为主,真正起调味作用的是芝麻酱汁。天热,扒糕、凉粉整块浸在冷水中,或用冰镇。冰上罩一层白布,架在板上,上面放凉粉等。扒糕用小刀切薄片,每块大约二个铜板。凉粉不固定,随买主任意买多少,用薄铜片刮成细条放在碗中,加上佐料,辣油、蒜、芥随买主意或要或不要。味道除酸、辣之外,取其凉。凉粉滑嫩易下咽,扒糕有韧性,要咀嚼,味较纯朴,从立夏卖到秋分,极受市民欢迎。

卖芝麻秸

老北京腊月二十五日以后,开始卖芝麻秸、松柏枝等物,为除夕"踩岁"做准备。

卖鸭蛋

小什不闲乞丐

故意在鼻子上涂上白粉的「小什不闲」乞丐,打著小钹,伶牙俐齿地挨门乞讨。

宰羊

烧包袱

旧时北京清明祭祖的主要形式是“烧包袱”。所谓“包袱”,被祭祀者当作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的“包袱皮”,即用白纸糊的一个大口袋。这口袋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有图案的,用木刻版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莲座牌位,写上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张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包袱里装有各种冥钱。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种各地不同,都是当地人认为的并且按祭祀者的经济能力能拿得出来的美味佳肴,或合于时令的特色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北京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这首广为流传的民谣概括地描述了从腊八到大年初一人们忙忙碌碌过节的情景。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儿”。这一天,家家户户要郑重其事地举行祭灶仪式。

灶祭之后,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家家要彻底清扫,人人都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民谚道:“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发师傅们这时也挑着挑子走街串巷,忙于为人理发。节前,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门上贴有”抬头见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贴剪纸。屋内摆设的八仙桌、太师椅带上桌围椅帔。条案正上方挂上有吉祥图案、语句的中堂、对联。条案前方桌上摆设五供、高足盘,放上蜜供或年糕。屋里挂起大红灯笼。墙上要贴年画、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守岁辞岁、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团圆饭、过桥、摸门钉、拜年等,活动繁多。举行”接神“、”接灶“仪式时,要将”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于案上。”百份“亦称”天地“,上绘有天地间诸神像。在”百份“前要摆设蜜供、年糕、饺子、苹果等祭品。夜深之后,人们点上红烛,打开大门,燃放鞭炮、烧”元宝“、”接神咒“,贴上准备好的新灶君爷神像。接神完后,一家人在神坛前行叩首礼,并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谱。

大年初一,人们纷纷外出拜年。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并说”恭喜发财“、”新喜、新喜“等等。初二祭财神,一大早人们就拜祭财神像,有些人还要到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烧香祭拜。初五又称”破五“。自这天起,年节期间的各项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后,虽然人们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复常态,但仍很有节日气氛。初八称”顺星日“,传说众星神于此日降临下界。当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闪现之时,人们在院中案上放置糕点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还要把”星神马“放在胡麻杆上烧掉。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春节活动的又一高潮和尾声。从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宫苑庙宇到处张灯结彩。入夜后,观灯者满街满巷,耍社火,放鞭炮。

据文献记载,过去北京城近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寺庙。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或其附近设有集市,故称庙会。北京的庙会以白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一年一度的厂甸,更是盛极一时。

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原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处机曾在这里居住,死后葬于此。白云观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开庙。传说十九日邱处机下界超渡有缘者,称”会神仙“,开庙时游人如云,各路民间花会多来此表演。大钟寺正名觉生寺。庙内的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钟,闻名中外。开庙时,庙中住持在其悬钮两侧孔下,系一小铜锣,游人登楼用铜钱投击小孔,传说击中者可得福。宣武门外琉璃厂会从初一到十六开市,人称”厂甸“。此处辽代为海王村,明代为琉璃窑厂,清乾隆时始成市肆。开市之日,商贩云集,凡文物、古书、首饰、珠宝、玩具、食品,应有尽有,为旧时北京春节最热闹的去处,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厂甸出售的各种民间玩具。逛厂甸的孩子,一般都要买风车和空竹,再买上一串春节才上市的大糖葫芦,捧在手里,走在街头,为节日增色不少。此外,还有风筝、毽子、泥人、鬃人等等。传统木版年画”新正逛厂甸“反映了这种节日景象。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要举行”跳布札“活动,俗称”打鬼“。雍和宫”打鬼“之后,北京的全部传统春节活动就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