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衣冠禽兽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合集5篇)

坏名声传得很远。小编收集了衣冠禽兽什么时候变成贬义词,欢迎阅读。

浏览

6396

作文

5

篇1:衣冠齐楚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齐楚是贬义词吗?衣冠齐楚是什么意思?衣冠齐楚怎么造句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衣冠齐楚是贬义词。

【衣冠齐楚的拼音】

yī guān qí chǔ

【成语释义】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衣冠济楚  、衣冠楚楚

衣冠楚楚的近义词造句

1、那些在厚厚的地毯上来回走动的衣冠楚楚的客人们,把他带回到过去的日子。

2、人们注意到有位神秘的、衣冠楚楚的绅士住在休斯敦校区散发有关一颗地外立方体行星的资料。

3、每时每刻都有衣冠楚楚的年轻企业家在机场着陆,前来吞噬这座城市的生产力。

4、他衣冠楚楚地前往赴约,希望能获得心上人的青睐。

5、面带微笑、衣冠楚楚的法佐·哈桑·阿比德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革命者。

6、因而当一年前金融崩溃来临时,衣冠楚楚的MBA打包走人首先从金丝雀码头开始看起来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

7、一些以后,两位衣冠楚楚的绅士找到了他并很有礼貌地邀请他一起散步。

8、这些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总是彬彬有礼,衣冠楚楚并急于热情为您服务。

9、最近,我的新闻工作者职业使我接触到一个男人,在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像是一个充满魅力、衣冠楚楚的绅士的完美化身。

10、电脑公司的概念视频关注的一般是不久的将来,那是做小生意或者准备销售报告的衣冠楚楚的人们眼中的好日子。

11、那伙衣冠楚楚的人物,平素里从来没人见过他们有一丝头发散乱,此时也会遭了梦魇股的衣冠不整地就跑到了众人眼前。

12、会场扼门打开,一群人衣冠楚楚地走进来,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13、他表面衣冠楚楚,私底下却做了许多不法的勾当。

14、苍井空回复说,“我脱光衣服躺在镜头前,是为了生存。而有些人衣冠楚楚的站在镜头前,却只是为了私欲和欺骗。”

15、突然进来一个衣冠楚楚的青年,彬彬有礼地向每一个人问好。

16、总统夫人说:“抗议者衣冠楚楚,衬衫笔挺,皮鞋铮亮,如果国家有100万营养不良的孩子他们就顾不上抗议了”。

17、因为我今天上午要会见一个大公司的总裁,所以我要如此衣冠楚楚。

18、今天是董事长的六十大寿,男同事个个衣冠楚楚,女同事则都打扮得花枝招展,一同前往赴宴。

19、别看他一付衣冠楚楚的样子,其实是个奸诈的小人。

20、没有敲门声门就开了,查普利衣冠楚楚的年轻助理贾森·里德利陪同FBI特工弗兰克·汉斯莱走进会议室。

21、王先生看来衣冠楚楚,举止温文儒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衣冠禽兽"以前竟然是褒义词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禽兽”一词,喻指其行为如同畜生的恶人。明代以前,人们要表述此意时,则常用“衣冠枭獍”(枭为食母的恶鸟, “獍”是吃父的恶兽)一词。

“衣冠禽兽”一词,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中期以前的“衣冠禽兽”是赞语,颇有让人羡慕的味道。明代官服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绣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绵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鸂勒鸟;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青袍,绣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绯袍,绣狮子;三品绯袍,绣老虎;四品绯袍,绣豹;五品青袍,绣熊;六品七品青袍,绣彪;八品绿袍,绣犀牛;九品绿袍,绣海马。因此,布衣做官被称作“衣冠禽兽”。

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 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官将声名狼藉。百姓视其为瘟神盗匪,于是便贬其义,称为非作歹的文官武将为“衣冠禽兽”。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晚明陈汝元的《金莲记》。清代以来,“衣冠禽兽”遂用作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8、“衣冠禽兽”的演变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禽兽”一词,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官员的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绘兽。文官一品绯袍,绣仙鹤;二品绯袍,绣锦鸡;三品绯袍,绣孔雀;四品绯袍,绣云雁;五品青袍,绣白鹇;六品青袍,绣鹭鸶;七品青袍,绣溪敕;八品绿袍,绣黄鹂;九品绿袍,绣鹌鹑。

武将一品、二品绯袍,绘狮子;三品绯袍,绘老虎;四品绯袍,绘豹子;五品青袍,绘熊;六品、七品青袍,绘彪;八品绿袍,绘犀牛,九品绿袍,绘海马。因此,人们称文武官员为“衣冠禽兽”,当时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赞美词。

明朝中晚期,官场朽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于是,“衣冠禽兽”就演变成为非作歹、如同牲畜的贬义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衣冠禽兽”原是褒义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禽兽”一语来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据史料记载,明朝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绘兽。品级不同,所绣的禽和兽也不同,具体的规定是:文官一品绣仙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云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鸳,七品绣鸳鸯,八品绣黄鹂,九品绣鹌鹑。

武官一品、二品绘狮子,三品绘虎,四品绘豹,五品绘熊,六品、七品绘彪,八品绘犀牛,九品绘海马。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穿红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绿袍。所以,当时“衣冠禽兽”一语是赞语,颇有令人羡慕的味道。

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文官武将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老百姓视其为匪盗瘟神,于是,“衣冠禽兽”一语开始有了贬义,老百姓对为非作歹、道德败坏的文武官员称其为“衣冠禽兽”。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明末陈汝元所著《金莲记》一书。清代以后,“衣冠禽兽”一语遂用做贬义,泛指外表衣帽整齐,行为却如禽兽的人,比喻其道德败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衣冠禽兽是褒义词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衣冠禽兽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出自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人人骂我做衣冠禽兽,个个识我是文物穿窬。”常用来指道德败坏的人,说他们徒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同禽兽。衣:穿衣;冠:戴帽。衣冠禽兽顾名思义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

但在明代中期以前,衣冠禽兽却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词语,本为褒义。因为按照明代服制的规定,当时的官员穿的袍子上是“文禽武兽”,只有“当官的”才能穿上绣着飞禽或绘着走兽的官服。

【成语释义】

衣冠禽兽一词在辞海和成语词典等很多工具书中几乎都被解释为贬义。比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辞海》中,即非常直接地解释为:衣冠禽兽,比喻品德败坏的人。谓这种人虚有人的外表,行为却如禽兽。

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对这个成语的解读同样态度鲜明。衣冠禽兽:穿戴衣帽的禽兽,比喻品德败坏、行为如同禽兽的人。

【用法】

清·李汝珍《镜花缘》:“既是不孝,所谓~,要那才女又有何用?”

【近义词】

无耻之徒、社鼠城狐、牛鬼蛇神、人面兽心。

【反义词】

正人君子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注意,“衣冠禽兽”从未被当作褒义词使用。个别人反复讲衣冠禽兽是褒义词,却说不出哪部书用衣冠禽兽夸过人。"禽兽"用作贬义词出现很早,远的不说,元曲就很常见,《汉高皇濯足气英布》:"哎.无知禽兽!"《地藏王证东窗事犯》:"把那禽兽剐割肌肉,号令签头."衣冠禽兽(衣冠中禽兽)意义很明确,穿得像人实同畜生,并非拿禽兽当赞语。

将"衣冠禽兽"和衣服联系到一起,出现在清代,《大义觉迷录》中说怀念故明衣冠的人嘲笑清人服饰是"孔雀翎马蹄袖,衣冠中禽兽",于是举出历代服饰"皆取禽兽之名状",反问"岂有自古以来用此等衣冠之人皆为禽兽可乎?"这里一嘲一辩都基于衣冠禽兽本身的贬义,全与明代服饰无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