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推荐四篇 作文(汇总20篇)

现在上海有三处地方有介绍当年的中国童军如何抗日的资料,当中最出名的莫过于中国女童军杨惠敏冒死送国旗振奋全国人心的故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作文推荐四篇 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453

作文

1000

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在二零一九年的二月,爸爸妈妈带着我、外婆和奶奶去长白山过了一个北方的春节。

年三十的那一天,我们去了一个当地人的家里吃年夜饭。一个阿姨说我可以跟他们一起学包饺子。她让我把手洗干净,学她包饺子。阿姨先取了一张饺子皮,把它放在左手的手心。再用右手拿着筷子,搛了一点肉做的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左手小心翼翼地托着饺子皮上有馅的地方,像摇篮托着小婴儿一样。接着,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几下饺子皮的中间。她用手指把饺子皮从右边往中间推一下,捏紧,再推一下,捏紧。重复几次,直到右边的饺子皮都被捏紧了为止。然后再换左手,重复刚刚的动作。最后,调整一下它的形状,一个雪白滑润的月芽饺子就完成了,躺在蒸笼里,散发出小麦的香味。我心想:原来做饺子这么简单呀!

后来,我包的饺子一个比一个好看,我在我包的饺子上作了记号。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脱掉鞋子爬到炕上,围着桌子盘腿坐下。在吃饺子的时候,我还吃到了自己包的饺子呢!我感觉自己亲手做的食物才是最美味的。

这个春节我过得很开心,我觉得非常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三年级关于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端午节到了,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包粽子,做香囊,更有激烈的赛龙舟。龙舟上,鼓手在拼命打鼓,“咚、咚、咚”,另外的人整齐地坐成一排,随着鼓手的节奏,在拼命地划桨,大家都沉浸在欢乐中。

在吃粽子、赛龙舟的背后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著名诗人屈原因为不忍心看见自己的祖国被毁,在江边写下了一首诗后抱石投江。事后,楚国人拼命在江边打捞他的尸体,人们把饭团投进江中,不让鱼虾吃他的尸体。后来慢慢演变成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我会和妈妈在一起包粽子。妈妈心灵手巧,动作娴熟,只见她先把糯米和粽叶洗干净,再把叶子弯成漏斗型,接着把糯米放进去,放上几个肉丁,最后用细绳包扎好,一个精致的肉粽就完成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开始包粽子,刚开始有点笨手笨脚,经常把糯米漏出来,但是经过我的努力,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传统节日高一的语文作文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爱的一个传统佳节是春节。过春节,也叫过年。意思是从这一年跨越到下一年。

过年的前些天,各家各户都已跃跃欲试了,争先恐后地到超市、商店去购买年货。我们也不例外。嗬!这儿被热闹、喜庆的红色包围了。只见超市的大门口、栏杆上,都有巨大的充气气球,上面有用金色的绒布拼出了“过年啦!”十分引人注目。大家伙儿的情绪全部都很高涨,有些窃窃私语,有些谈笑风生,还有些不顾形象地在往里面冲去,好像去晚了东西就没了一样。偶尔有经过的外国人,也微笑着点点头,看着那几个字用生硬的中文,一字一顿地说:“过年啦!”他的脸上神采飞扬,兴奋溢于言表。也许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过新年吧。那样子,有说不出,言不尽的欢喜和惊奇。经过的人都被他感染了呢。

再过几天,除夕夜——那可是最振奋人心的时刻了。那天,全家欢聚;那天,作文大家开心雀跃;那天,难以忘记。我们包饺子,吃年夜饭,看节目。全家欢聚一堂,屋里传来阵阵欢歌笑语声。老人们开心,小孩们快乐。浓浓的幸福将我们包围。

电视节目看到一半,突然窗外“嘭,啪”的声音传来。我一看,原来是烟花。如此绚丽多彩!我不禁蠢蠢欲动了。于是,我和爸爸也出去放。看着那五光十色的烟花,我不由自主地想象起来:有振翅飞翔的蝴蝶,有放声啁啾的小鸟,有的像大花盘,还有一朵像一只小心翼翼地张开雀屏的花孔雀……可是它们刚升上天空便结束了那短暂而璀璨的光芒。

我喜欢春节,因为可以给长辈拜年,他们会给我红包哦!还有一个原因,妈妈老家那里有个习惯,三十晚上的时候在枕头下藏几颗糖,初一早上醒来时,先不开口讲话,剥一颗糖吃了再开口说话,这寓意一年说的话都是甜甜蜜蜜的。

春节是个多么令人喜爱的传统佳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在这天,大家可以吃元宵,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祝大家开开心心吃元宵,高高兴兴猜灯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传统节日的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用许多传统习俗庆祝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开始为新年做准备。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买年货,贴烧烤架,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准备各种吃的,准备辞旧迎新。

新年快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民俗,是人们辞旧迎新、互致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古代,“新年快乐”这个词的原意是给长辈拜年,包括给长辈磕头、祝贺他们新年快乐、问候他们平安生活等等。如遇同行亲友,也要敬礼。新年祝福通常从家里开始。第一天早上,年轻一代起床时,应该向长辈致以新年的问候,祝他们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拜完之后,要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春节前夕叫除夕。除夕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谈笑风生到天亮,这叫守年夜饭。除夕夜零点钟声响起时,人们会吃饺子。古代称之为“分时”,除夕的分时是新旧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个时候吃饺子,意思是“年纪大了生孩子”。这也是“饺子”这个名字的由来。

除夕夜之后是元旦。从第一天开始,人们就应该探亲访友,互相拜年。新年快乐是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在拜年时,每个人都应该说一些吉祥的话,祝幸福和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优秀的三年级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快过年了,家人们开始准备过年要用的东西。我们到市场购买年货、对联、新衣服……家家户户户还必须大扫除一次,我们会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好在新年的时候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除夕。除夕十分热闹。这一天我们按照老规矩是要杀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赶着做年菜,到处都是香喷喷的味道。待所有菜上了饭桌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品尝年夜饭了。大家一边品尝美味的菜肴,一边兴致勃勃地谈论着。

吃了年夜饭,我们一家人坐在沙发上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时间过得飞快,马上就到十二点了,我们的心情也随着主持人口中的倒计时变得愈发激动。“三、二、一、零”,新的一年到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云霄,划破了夜空的寂静,在孩子们的欢呼声、大人们的议论声和鞭炮声里,我们送走了旧岁,迎来了新年。

大年初一,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们一般会到亲戚家拜年,一些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品尝着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的话儿。而最高兴的则是我们,可以拿到大把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欢天喜地跑到街上去买很多好玩的东西,只要嘴巴甜一点,多说些祝福的话儿,我们就可以大赚一笔了!

真是一个快乐的春节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传统文化初二作文题目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在南方,有香甜可口的汤圆;在北方有香脆多馅的饺子,不管是南方汤圆还是北方饺子,我都钟爱。

妈妈告诉我饺子和汤圆有区别,但是我看不出有多大的区别,因为我的馋嘴都很喜欢吃,我的眼里只有吃,哪还能看出他们的区别。

汤圆我喜欢在元宵的时候吃,代表团团圆圆,毕竟一家子在一起才是幸福美满嘛。每逢元宵时节,妈妈总会煮好一大锅汤圆,我在一旁看着那白白胖胖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往前去掐一口或者直接吞掉。汤圆们在锅里面沸腾,仿佛在里面狂欢似的,真令人喜欢。

“开动啦,小馋嘴。”妈妈亲切地说。我已经等候多时啦,终于来了,我都要等不及了。我立刻拿起筷子往下面夹起来,可是顽皮的汤圆们不让我夹,油腻油腻的,一夹起来,就会滑下去。所以妈妈让我用勺子来吃,这样以来,他们就掏不出你的手掌心了。

我们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都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圆圆的汤圆。我喜爱白白胖胖的汤圆,因为,他让我和家人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

到了冬天,唯有饺子令人喜爱,可口又多馅。有玉米馅儿的,有肉馅的,也有玉米火腿馅的,真是趣味多多。冬至的时候,虽然我们在南方,但是我也喜爱吃饺子,饺子给了我们温暖,让我们家庭温暖如初。

当然了,饺子什么时候都能吃,因为随便去街上逛一逛,都能看见沙县等小吃餐厅,都把饺子列为特色小吃。我每次去都会来几份。每逢晚上我肚子饿了,就会去买几份饺子充充饥,顺便也让家人们饱满。我喜爱多馅的饺子,因为饺子解决了我们的温饱,让家庭美满。

南汤圆,北饺子,我都爱,我都要;每吃几口口水流,家庭吃了幸福留,肚子饿了就找它。

中国传统文化,我真的超爱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华传统节日初中生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衣食住行都各有其特色文化所在,其中传统节日文化就犹如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的黄土,有其历史,有其深度,值得深挖。

自古,中国的节日就过得极为讲究。拿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来说,早在尧舜时期,春节就兴起了,经过代代传承,代代发展,春节的习俗就越来越多了,吃饺子、贴春联、放鞭炮、扫尘、守岁、拜年、看春晚……总能让一家老小热闹十来天。

在21世纪开始后,国外的不少传统节日也开始在我们“东方古国”流行开来。圣诞节时,中国的小朋友也开始期盼圣诞老人悄悄送来圣诞礼物;万圣节时,中国的学校里也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南瓜灯;情人节时,中国的影院餐馆也开始施行情侣半价等优惠活动。

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对西方传统节日过于重视从而淡忘了许多我国传统节日习俗。其实,我认为“罪魁祸首”不在西方节日而在于中国人对中国节日的概念。譬如说春节要吃饺子,但不代表有饺子就是过春节。现如今的多数年轻人别说做饺子,为家人做一顿三菜一汤的晚饭都很困难。为了延续节日习俗,一到春节,超市中的速冻饺子就成了热卖品,显然多数不会做饺子的人都选择了速冻饺子来过一个“有饺子的春节”。这就违背了过节的本意,春节本是一家人团圆的时节,春节吃饺子这个习俗也如此,不重在吃,而在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包饺子,老人包饺子皮,小孩和饺子陷,女人洗菜,男人煮粽饺子……裹的是一份热闹,吃的是一个团圆,而超市一袋一碗的饺子只能算是一顿便当,根本没有年味儿。

再说说现如今一些老学者对西方节日和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十分排斥这件事。我认为西方节日也有它的精华和历史。譬如说圣诞节,许多现代西方家长为了圆“圣诞老人”这一出“世纪大谎话”,会不约而同的在圣诞当晚给熟睡的孩子准备一份小礼物。当然,在他们小时候,他们的父母也是这么做的。这就好比我们中国春节时长辈给小辈红包压岁一样,也是一个节日文化。中国的青年人在西方节日时同西方人一样欢庆,这也不足为过,相反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尊重,不管怎么说西方人在咱中国春节时也会张灯结彩,也会放起鞭炮,收看春晚甚至尝试包饺子。

正值春节来临之际,望大家真正地投入节日习俗,用亲自劳动做出团圆,做出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京剧、茶、诗、词、饮食、画。。。。。。但人们接触最多的还是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多得数不清,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第一线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数不尽的故事。如,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怪,端午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此外,篆刻、剪纸等把我的祖国装点得绚丽多彩。暑假里,我还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了古代的指南针——司南、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中国人的造字等许多传统文化。做一个中国人真自豪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传统文化小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过大年是我们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家。他对一户老奶奶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奶奶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家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家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家是帮助大家都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家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一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每一年过新年前,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夜晚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过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传统文化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写的传统文化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我们大家都会的一种,而且它们各种各样,形态各异。你们想知道我说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吗?如果想知道,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我说得传统文化是“剪纸”,你们猜出来了吗?剪纸有好多种剪法,真是五花八门。可惜,我只会胡乱剪,不过,剪的也蛮漂亮的吗!

有一次,我拿出了一张正方形的彩纸,把它对折两下,就出来了一张小正方形彩纸,在用剪刀从它的一条边斜着剪两下,就出现了两个三角形,再在其余三条边上,剪出一些你喜欢的形状,最后,把正方形彩纸打开,一副彩色的“眼镜”就出现了!

怎么样,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文化——剪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统节日——清明节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文/陆星妤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时人们常常会吟诵这首诗歌,今天,让我来讲一讲我们家是怎么过清明节的吧!

今年清明节,我们去了大堰挖笋。在一座山中,那儿密密麻麻的都是竹子,有的笋已经破土而出,有的笋才刚刚拱动地皮,有的笋和我一样高了,还有的笋快成竹子了,我和大妈妈,哥哥,一起找一起挖。突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颗出土一点点的笋,于是,我们大家便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土弄松,就这样,第一颗笋便挖出来了。这颗笋还被爸爸啧啧称赞呢。

我们不仅挖了笋,还抓了小蝌蚪。一个圆圆的黑黑的脑袋,一条小巧玲珑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机灵的小蝌蚪。我们去姑婆家借了些工具,用来抓小蝌蚪,我们顺利地抓了好多好多的蝌蚪。

在我们童真童趣的心里,清明节一点儿也不忧伤,反而带着嘻嘻哈哈的愉快的心情度过的。我喜欢这个传统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节日三年级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从小时候认识字开始,都知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根深蒂固。中华文化是历史民族努力创造出的成果,如今,有其中一种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传承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的来源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先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国的传统节日包含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中元节、重阳节、除夕等重大节日,其中春节是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临近五月,五月的到来说明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还有其他名称,又称为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说起端午节,大家的第一反应一定想到的便是纪念古代诗人屈原,人们最熟悉的传统习俗莫过于吃粽子,赛龙舟,但其实还要挂艾草、点雄黄酒,吃五毒等习俗。

小时候,听到端午节来临便按耐不动,因为对于一年吃一次的粽子最为期待,每到端午节来的时候,妈妈和奶奶都会准备好做粽子的材料,粽子有甜的、咸的、豆沙馅的、没有任何调味的,作为南方人来说,粽子当然要吃咸的啦,南方人对于咸粽子没有任何抵抗力,糯叽叽的糯米中间包裹着花生,咸蛋黄、猪肉等各种调料,想想都忍受不了,这个时候我相信对于北方人来说,一定会反驳粽子当然要吃甜的,对于是吃咸粽子还是甜粽子这个世纪大难题,南北方人双方都无法理解对方,其实每个地方的习俗和口味都不一样,但一样的是,我们都在过同一个节日,都尊重传统节日,或许我们无法理解双方的口味,但我相信大家都在尊重对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传统节日的作文高1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最巨大的节日——春节。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得意洋洋,放鞭炮、贴春联……我们也不例外。我们清早六点钟就起床了,叔叔拿着开门炮,放在了地上。(过年放开门炮,是这里的风俗。)“准备开端放了”叔叔跟我们说。我听到后,就和我的表弟躲到左近的房后面了。炮声振聋发聩,吓得我的心怦怦直跳,开门炮放完后,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了屋里,屋子里不只伸手不见五指,而且还洋溢着许多的烟,呛得我又从屋里跑了出来,表弟看见我这副样子,就“哈哈”大笑。

放完炮后,我们就一同贴春联。奶奶从屋里拿出了胶水,爷爷站在凳子上贴春联。“新春大吉鸿运开,遍地流金广财进。”我读到。“这个春联写得多好啊!”贴完春联的爷爷说,“这个春联预示着我们以后又有鸿运,又能发财。”

贴完春联,我们就开端吃中午饭。吃完中午饭,我们就一同包饺子。包饺子的时分,应该在一个饺子里放上硬币,谁吃到了谁就有福。但是当饺子都快包完的时分,我也不见奶奶包硬币,就问奶奶为什么,奶奶跟我说:“上次包饺子,我包了一个硬币,让你表哥吃到了,他每次吃饭都饥不择食的,嚼两下就咽了,这次也一样,他咽下的时分觉得嗓子咯疼,然后就吐了,把吃下去的全都吐出来了。从今往后,我们包饺子就不放硬币了。”“哎,哥哥真不幸!”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普通不睡觉。到了晚上,我们先盛一碗饺子供神,然后我们就开端吃饺子了。吃完饺子后,我们有的聊天,有的看春节晚会,有的打麻将,还有的打牌……可快乐了。

在这新春之余,我真心的祝福一切的人新春快乐、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传统节日四年级的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温州,温州人就爱走南闯北,因此许多人因工作离乡。春节的来临,人们总会跨越广阔的土地,与家人团聚。

温州的春节也别有一番特色。腊八那天,家中必有一碗腊八粥,糯米,黑米,花生,白云豆,赤豆,莲子,米仁……五颜六色,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瞧,我妹接二连三地喝了好几碗。

腊八后,便是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灶王爷要向上天禀报善恶,因此都要祭灶。

除夕前后,总是有许多人去捣年糕,象征“年年高”。捣年糕是很费力的,一边打一边翻,必须一气呵成。木榔头不能被黏住,不然就打僵了。打成大块年糕,然后切成长方形年糕,可以放上好几个月。

除夕时,门外贴上春联,加点红火。买些鞭炮,手上挥舞的棒状鞭炮、五十炮的条形鞭炮以及最便宜的落地炮。晚上还会吃分岁酒,用的都是传统的高脚碗,按老人们的说法,就是温州人追求的“圆,红,稳,余,吉,全”。还有一样与高脚碗相配的,便是胡萝卜,点缀起来,年味十足。饭前,便是我们最兴奋的时刻——拜年。向长辈们拜年,还能获得一个大红包!

转眼间,便到了元宵节,这是第一个月圆之夜。吃上汤圆,挂上灯笼,走上大街,道上有颇多灯谜,家家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过了灯节勤劳的中国人像蒲公英,飞向世界各地。家乡春节总是让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三大传统节日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中国三大传统节日是哪三个节日吗?那就是春节、中秋节和端午节这三个节日。我来给你们讲一讲它们的传说吧!

春节的传说——“年”:中国古代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头上长了两个触角,非常得凶猛。“年”常年居住在深山中,每到除夕会走出深山,吞食牲畜,残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逃往山顶,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爷爷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老爷爷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年”发现村里气分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爷爷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爷爷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村里周围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

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很久以前,后羿到山中狩猎的时候,在一棵月桂树下遇到嫦娥,二人便以月桂树为媒,结为夫妻。

有一天,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焦了庄稼,烤死了草木,人们没有了食物。后羿听说后,立刻那起弓箭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

后来,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逢蒙听说后前去偷窃,偷窃不成就要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离开后羿,嫦娥便留在了月亮广寒宫。

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情所打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后羿相会。

端午节的传说——屈原: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这就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的传说,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传统文化[400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舞龙、舞狮、贴春联、剪纸……

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舞龙,最喜欢的是贴春联。因为每到过新年都会有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极了。这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但是你知道吗?过年里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听吧。

传说中,在一个僻静的山谷里,住着一个叫年的怪兽,每到新年的晚上,怪兽就会去袭击山角下的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知道会来怪兽把门锁的紧紧的,可是不管怎么样年还是会进来偷吃村民的东西。伤害人畜;大家害怕极了,但是又无能为力。

第二年的大清早,人们就纷纷地收好东西准备去城里过完年才回来,这时一位仙翁走过来告诉人们说:“怪兽害怕红色和响声有。”就这样人们听了以后就回到村里买了春联贴在门上;到了晚上年又来了,它一看到红色就开始害怕了,人们见到有效果又敲起了锣鼓。这时年更害怕了吓得连忙就跑了。

从此,村庄就和平了。之后人们每逢过新年都会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色的春联,放炮竹。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211 字

+ 加入清单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重阳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每年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吃团年饭,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人们买了许多礼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会拿出礼花放。到了晚上8点春节连欢晚会开始了,人们坐在电视前收看。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这一天人们会吃元宵,猜灯谜,还会到公园里观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

全文共 400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习俗: 熬年守岁

【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天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清明节】时间: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那一天,公历4月5日左右)习俗:扫墓、踏青。

【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

【重阳节】时间: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

【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习俗:喝腊八粥。

【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而今人称春节,是在采用公历纪元后。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元宵】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包饺子、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元宵即圆子,用糯米粉做成实心的或带馅的圆子,可带汤吃,也可炒吃、蒸吃。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据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惠帝刘盈死后,吕后篡权,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陈平等人在吕后死后,平除吕后势力,拥立刘恒为汉文帝。因为平息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汉文帝都微服出宫,与民同乐以示纪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在“太初历”中就把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

【寒食】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相传,春秋时晋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大臣介子推曾割股啖之。重耳做国君后,大封功臣,独未赏介子推。子推便隐居山中。重耳闻之甚愧,为逼他出山受赏,放火烧山。子推抱木不出而被烧死。重耳遂令每年此日不得生火做饭,追念子推,表示对自己过失的谴责。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

【清明】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天气转暖,风和日丽,“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清明节由此得名。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历代文人都有以清明为题材入诗的。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端午节是我国较为古老的传统节日。每逢阴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都要在江河湖海上举行赛龙舟,还要吃粽子、戴香袋、踏青采艾蒿等,这些活动已成为千古不变的习俗,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续着。

若说到端午节的来历,人们首先就会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楚襄王宠信奸佞,屈原因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秦国趁机进攻楚国,楚地千里疆域毁于一旦。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屈原抱巨石投汩罗江而去。当地百姓闻听屈原投江,纷纷前来救助,他们顺流而下,一直追到洞庭湖,也未寻见屈原的尸体,湖面上舟船往来穿梭百舸争游的场景蔚为壮观。这一日正是阴历五月初五日。后来,每逢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意在怀念屈原。人们还把粽子投入水里,只为了喂饱鱼龙虾蟹,保全屈原的尸身不被吞食。

【乞巧】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少女节或七夕。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七月七的一大趣事。七夕节又称为“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相传,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中秋】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据史书记载:“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嫦娥此举所付出的代价是罚作苦役,并终生不能返回人间。李白为此颇为伤感,写有诗句:“白兔捣药秋复春,女亘娥孤栖与谁邻?”嫦娥自已虽觉月宫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圆夜清之时,返回到人间与夫君团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须回到月宫。后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与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许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时,祈求“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年复一年,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来庆祝。

【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唐人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句。 重阳节又名重九节,九月九,荣萸节,菊花节等。重九日是古代即有的庆祝风俗。唐代把重阳正式定为节日。在唐代,重阳节人们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曾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行。据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威夫人被吕后惨害后,侍候戚夫人的宫女贾也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传出: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都要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于是,重阳之俗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并逐渐盛行。

【腊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这是古代岁末祭祀祖先、祭拜众神、庆祝丰收的节日。腊日通常在每年的最后——个月(腊月)举行,南北朝时腊日已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有吃赤豆粥、祭拜祖先等习俗。佛教的腊八粥后也渗入腊日习俗。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小年】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除夕】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家家在打扫一清的屋里,摆上丰盛的菜肴,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或喝酒聊天,或猜谜下棋,嬉戏游乐,谓之“守岁”。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统节日四年级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春节,大家一般都干些什么?放烟花、吃团年饭、领红包、守岁、贴春联……

过春节时,我最喜欢的便是吃团年饭。

到了晚上,我们家就要吃团年饭了,远方的亲人都会赶回来,一家团聚。厨房里外婆、奶奶、姨妈、妈妈忙活着,菜香从门缝里逃了出来,涌进我的鼻子里,这时,我的肚子已经敲打着“饿”的时钟了!哎,什么时候开饭啊?会做些什么好吃的呢?

等了好久,一大桌香喷喷的菜终于上齐了,我恨不得一下就飞过去,但是,可恶的爸爸把我拦住了。还说什么要先让过世的亲人吃,只见他盛了几碗饭,他拿来纸钱在桌子下点着,嘴里还念念有词,请过世的亲人都来吃。

终于开饭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桌子中间的一盘披着黄金甲的红烧鱼,口水都差点流到我的碗里了!我正伸手要去夹,又被爸爸拦住了。我嘴里哼哼道“为什么不让我吃鱼!”爸爸哈哈大笑道:“因为中间这条鱼是‘看鱼’不能吃,它的寓意是‘年年有鱼’。”原来还有这个说法呀!

就算不能吃鱼也有一大桌子的菜呢!白白的、滑滑的年糕、香香脆脆的土豆片、被红汁包围的红烧肉、油而不腻的猪肉、白嫩的豆腐……我恨不得把它们全塞到我的嘴里。

以前我还小,不懂得过年的寓意,不过我现在已经明白了。过年是要一家团聚,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是准备要迎接新的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古诗

中国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最喜爱的是古诗,它在中华文字出现之时就有了。我读过好多古诗,有《山行》、《望天门山》、《静夜思》……古诗大多是来抒发感情的,我个性喜爱。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爱上了《草》这首诗,它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写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竟然连小草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必须要变得坚强一些,不能让“野火”伤到我们。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妈妈离开的时侯,我就会个性悲哀,这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会出此刻我的脑海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喽!”人们的叫声把我的脚勾了过去,啊,芙蓉广场的菊花白如玉,黄如金,红如火。白菊花那娇嫩的样貌最引人注目;黄菊花又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了过去;红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胁人们:“谁敢但是来!”菊花美丽动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好优美呀!

古诗就是这样抑扬顿挫,栩栩如生,古诗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爱。

展开阅读全文